蒼南宗教
蒼南縣宗教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及已失傳的摩尼教。佛道兩教歷史最久,影響最大。同時在民間先後產生了諸多神祗,也相應出現了奉祀的廟(男神)、宮(女神),幾乎遍及各村落。這種鬼神崇拜不完全具備宗教特點,沒有系統的教義、經典,故志中不加記述。
第一章 佛教
第一節 流傳
舊志載,平陽縣佛寺始于隋代所建石峰庵。直至唐景雲年間(七一○~七一一)才出現名尼玄機(住大日山,今平陽縣垂楊鄉。事見《五燈會元》)。會昌五年(八四五)武宗下令滅佛,僧尼被勒令還俗。至大中元年(八四七)宣宗恢復佛教。是年,蘆江(今蘆浦)始建報恩院。此後十二年中,各地陸續建有景福禪院(在廈材,今沿浦鄉下在)、延壽寺(在馬站鐵場)、護法院(在今望裏鄉)等。鹹通年間(八六○~八七四)最盛,蒼南境內新建九所,其中有金鄉靈峰教院、淩雲寺、盛陶薦恩院、泥山鹿鳴院、孫店湧泉觀音院(蒲門延福院)等。五代末,吳越錢俶在台州刺史任期內,與同鄉僧願齊參拜德韶,受到暗示,回錢塘,繼承王位。願齊來南雁蕩山定居,為南雁開山祖。錢椒為建普照道場,分建十八所寺庵,以江南諸鄉的棉、絹、茶、鹽等賦來贍養他師徒百餘人,促成平陽縣佛教的普及和南雁風景區的開發。宋初,有名僧子環,住北皋嶴烏石山麓寶興寺,事見《續傳燈錄》。又有景南,住三峰院(在今雲岩鄉),“外若不檢而內行精嚴”,據稱坐化時“蓮香滿院”,被信徒漆身保存,元至元間被毀(見《溫州府志》)。宋時,寺庵擁有較多田地,可減免賦役徭役,故僧侶大增,應化(在鳳嶴)、騰雲(在橋墩)、廣福(在三峰)、瑞應(在藻溪)諸寺先後興建。至鹹淳年間(一二六五~一二七四),有三段祖師在玉蒼山開基,先後建萬行、法雲、東隱諸寺,法雲寺素有“平邑第一叢林”之稱。元大德九年(一三○五),平陽州判皮元重修陰均陡門,致書蘆江報恩寺僧智融求助。智融遂攜短疏,沿門勸募,十一月動工,次年二月修成。元至正七年(一三七四)又有僧道成協助陳文雋修築陰均埭。這種以出世的精神入世的遺風,歷代相承。明洪武元年(一三六八),知州梅鎰重修陰均大堤水門,淨明寺僧一寧主動參加,竭智盡力,人稱其“沉靜寡欲,故能成功”。
明、清以來,佛教經歷幾度興衰。清末有名僧 蓮,二十歲入玉蒼山法雲寺剃度,自學文化,梵行精純。著有《法華演義》廿二卷,《淨土百八詩》一卷,並有《法蓮詩草》、《法蓮賦鈔》行世。其徒一淨(法雲寺住持)及徒孫授濟、授慈(騰垟人),也都以戒行知名。
民國以後,江南僧侶中知名者有二:一為諦印(一九八三~一九六○),三峰(在雲岩鄉)人,俗姓黃。十九歲入玉蒼山法雲寺為僧,後從名師芝峰、諦閑、高曼等參學九年,受三藏,通詩文,並同情革命。操行端方高潔,言傳身教,每登臺說法,聽眾信服。晚年回鄉為廣福寺住持,率全寺僧人宣導農禪並重,自力更生,一日不作,一日不得食。又有昌定(一八九四~一九七五)炎亭人。少年不識字。於金山寺受戒後,歸炎亭前嶼結茅種番薯自活,堅持戒行,過午不食。湧泉觀音院(在平等鄉)請為住持,甚受信徒崇敬,被尊為“聖僧”。因不堪煩擾,遂又遁回前嶼,徒眾為建海潮寺。曾任平陽縣人大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和縣政協第一二屆委員。
第二節 活動
蒼南佛教宗派源流失考。現在各寺庵基本都成淨土道場,除早晚課誦外,一般以念佛為主。佛事則有梁皇懺、三千佛懺、萬佛懺、地藏懺、大悲懺、藥師懺、水懺、淨土懺、放焰口、打水陸等。懺法已轉為祈禱,以迎合民間追求現實利益的心態。施主佈施財物,可以指定僧尼拜何種懺、誦何種經咒、行何種法會。
佛教徒出家者,有比丘(即和尚)、比丘尼(即尼姑),均落發受具足戒;僅受十戒者有式叉摩那(帶發修女)、沙彌(男)、沙彌尼(女)。以上稱“五眾”。還有在家受五戒的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合稱為“七眾”。五眾中男性所居為寺、院,女性所居為庵、堂。至優婆塞、優婆夷及有自願出家及未受五戒的齋公、齋婆聚居者,亦稱“堂”。個別的稱為“居士林”。
歷代政府對僧尼的增加、寺庵的興建,有所控制。然並未認真執行。至清末,今蒼南境內有寺庵一百五十四所,常住四眾(除式叉摩那)四百五十人,其中僧尼二百九十四人。解放初,有寺庵一百六十四所,常住僧尼四百五十七人。歷經土地改革、合作化,僧尼多返俗從事勞動。“文化大革命”期間,境內寺庵不超過五十所,僧尼數減至三十餘人。一九七八年後宗教活動趨於正常,老弱僧尼或回寺庵,或新收沙彌、沙彌尼。至一九九○年,全縣新舊寺庵已達一百二十三所,常住僧一百七十六人、尼九十人,沙彌十七人、沙彌尼九人,優婆塞、優婆夷五十四人。
第三節 組織管理
明清時,縣設僧會司,由司法主持。清正五年(一七二七),僧會設平陽城南東林寺。司二十九年(一九四○)十二月,平陽縣成立佛教協分會。會址在城南保靈寺(寶林寺),會員;三人。民國三十年正月,在平陽仙壇寺培訓十字會僧尼救護隊,參加僧尼三十余人(僧人)。次年又在萬全寶興寺舉辦冬訓,參加琶五十人(僧四十)。訓練內容有包紮傷口、擔傷兵等。
解放初期,僧徒漸減,宗教活動較為沉,一九五七年後,由於“左”的路線影響,繼之十年動亂,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都未能貫徹。一九八五年五月,始成立蒼南縣佛教協會(會址在瑞岩寺)。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八年,在瑞岩、龍眠(龍泉)、圓覺諸寺舉辦過四期僧尼培訓班。另派青年比丘七人,分赴北京、莆田諸佛學院進修。一九九○年十二月,派比丘尼參加平陽縣佛教會在興善寺舉辦的第一期比丘尼學習班,學習《菩提心文》、《四分律藏》及《佛教徒與兩個文明建設》、《四愛五有教育》,培養既懂佛學知識又能積極參加四化建設的住持人材。
第二章 道教
第一節 傳佈
唐末,有道士馬湘(號自然)、王延叟師徒於松山(在橋墩鎮)西壑修煉,後南遊不還。宋初,吳越歸宋,原節度使林倪(字仁藥)棄官歸隱蓀湖(在望裏鄉一帶),“習長生久視之道,壽百有二歲”。道術傳至其裔孫升真,升真傳同鄉虛一,再傳至林坳林靈真。靈真舍己宅為丹元觀,自稱水南先生,綜合道教符篆三宗(靈寶、天師、上清)之大成,成為一代宗師,是著名的東華派(或稱水南派)創始人。故蓀湖一帶有“道鄉”之稱。同時又有黃茅道人鄭洞真、陳丹華,拜南宗五祖白玉蟾(葛長庚)為師,結茅於斜溪裏(肥艚方城底)靜修。宋亡後,修職郎興化司尹參軍林任真亦歸隱蓀湖,研習水南家學,並於莒溪修建岩真觀。明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一),金鄉衛首任指揮使張候麟于金鄉獅山麓建德清觀(後改名環綠觀),聘請龍虎山楊伯實主領觀事。成化十四年(一四七八)鄭仲素主持此觀,增設煉丹室,延納官員往來。
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刑部主事為“勘複環綠觀”撰碑文,溫州知府捐俸助修,道在蒼南境內流行。至清代,委羽山道人紹林於雲臺山(在金鄉)建三元道觀,煉丹清修。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初,邱長春所傳全真道龍門派度下第十三代楊來基大開戒門,共傳度十四個弟子,至十四代翁複泉、陳複朴兩支又有擴展。十九代林圓丹、薛圓順分棲於雲臺山、望州山,開創江南龍門法派支派。林圓丹傳吳明善、蔡明金;吳明善傳方至通、林至金、林至廣;方至通授徒多至十八人。薛圓順傳薛明德;薛明德傳吳至榮、石至鶴;石至鶴授徒二十一人;吳至榮傳王理湘;王理湘授徒更多,有七十三人,其中蒼南境內即占七十人。
這兩個支派中,圓順這一支派流傳最久,影響最大,特別是宜山八岱人薛明德(一八六五~一九三○),一生為游方道人,徒步游遍五嶽及各名山,肩負一鏟,沿途掩埋人畜骸骨。在各地修建道觀九次,又經坐山入關,收徒二十九人。據劉紹寬所記,他還是民間八卦教中震教派的首領。光緒二十六年(一九○○)江南“神拳會”就由他印發“青龍山(望州山)福壽堂”票布,作為入教的符記。神拳會被鎮壓後,他又率“拳民”轉入隱蔽活動。
民國二十四年(一九三五),望裏鄉龍隱觀、宮西山紫雲洞及平陽東嶽觀有道人王理湘、石至鶴、繆宗喜等四人,發心打撈江南方(岩)金(鄉)線等河道水荷(即眼眼蓮),曆三年始告成功。平陽縣長徐用為開慰勞會議,並贈匾三方,懸於三個道院中。近百年中,從圓順十九代起,至現在已繁衍到二十六代,從解放前的六十三人增至二百四十五人。
此外縣內全真道尚有以劉長生為祖師的“劉祖派”和以朱嬋媛為祖師的“仙姑派”。的“仙姑派”。
第二節 流派
全真派
系宋乾道三年(一一六七)王重陽所創,是道教中丹鼎派與佛教禪宗及儒家理學相融合的產物。主張全形保真、性命雙修。男稱道人(乾道),女稱道姑(坤道)。避葷酒,不婚娶,住道院,奉香火。受牒于太上老君。在統一戒壇確定戒師、戒子後,經戒師講課、戒子考試及格,發給戒書、戒板和戒牒。未受戒者稱“嗣師”,已受戒者為“宗師”,曾任方丈者為“律師”,職司戒壇傳戒者為“大師”。通稱“煉師”。一九九○年,蒼南縣全真教受戒者六人(其中大師一人,宗師五人),道徒二百三十九人。修行方式為闡教、誦詩、禮懺、丹煉內養。民國後期,已偏重於誦詩禮懺,甚至以此為營業。八十年代,蒼南縣有七個叨科組(每組五至七人),為人行壇做法事,其內容與科儀都與正一派相同。
正一派
亦稱:“正一道”、“天師道”,受度牒于江南龍虎山天師張真人(張道陵後裔),稱“受篆”。教徒男性稱“師公”(褫公)、道士,不出家,生活與常人同,故稱“俗家道士”。行法時搖鈴、持笏、吹法螺、念經咒,為人建齋醮,招魂超度,求雨禳災,兼理還願、逐煞、收驚等法事。方式有五鬥醮、發財醮、保安醮、超宗醮、做普利、拜玉皇懺及開燈等,從中獲取報酬。天師道在明天啟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由閩南傳入,至民國時漸趨衰落。“文化大革命”初期幾近絕跡。一九七八年後又恢復活動,目前蒼南縣正一派道徒約三百餘人(包括末受篆的學徒),傳授至今已六十五代。
第三節 活動
蒼南道觀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宋政和年間(一一一一~一一一八)禮部侍郎陳桷在廈材所建穀神道院。蒼南道觀都屬師徒相承的子孫堂體制,可收徒弟,沒有正式掛單規則。觀中有住持(或稱“當家”)。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統計:平陽縣全真派教徒為七百○二人(男五百八十一,女一百二十一)。三二年平陽縣道教協會會員四百二十二人,宮觀二十一處。至解放前夕為三十一處。解放後,道人響應政府歸農號召,或還俗、或刻苦自養(清修與勞作並重)。“文化大革命”中宮觀大都被毀。一九七九年後,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始又恢復活動,道觀也陸續修復。一九九○年,蒼南縣有道觀七十八處,全真道人二百四十五人(其中坤道一百人)。
第四節 組織管理
明、清兩代,千陽縣設有道會司掌其徒眾。民國初年,士紳劉紹寬、陳筱坨等士紳及林圓丹等十道人發起成立溫州道教分會,印發《道教分會溫郡第一次佈告》。至抗日時期道教分會尚存。一九八五年五月,蒼南縣成立首屆道教協會。教管方面,以道觀為單位實行二級管理,即住持(代監院)及護法二級。並組織觀管理會或堂務管理小組。道教徒生活來源有三:勞動收入;施主佈施;誦經禮懺收入。
第三章 基督教
第一節
鴉片戰爭後,基督教中新教(又稱耶穌教)隨帝國主義的侵略傳入中國。民國《平陽縣誌》載:“基督耶穌有新舊教,教內又分諸會,各自擴張範圍”。最先傳入的是中華基督教內地會,繼之為基督教循道會、耶穌教自立會、基督複臨安息日會、基督徒:聚會處,陸續在今蒼南境內修建教堂,;至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蒼南境內所建教堂(點)六十五處,信徒共九千三百五十三人。
第二節 教派及教案
中華基督教內地會
是美英等國基督教(新教)對中國進行傳教活動的“差會組織”。多半為浸禮宗,其次是信義宗、監理宗、長老宗、公理宗、自由會等聯合而成,專司對中國派遣傳道士,在中國內地宣傳福音,直接建立教會。同治六年(一八六七)英國傳教士曹雅直來溫傳教。九年,受內地會派遣由溫州來平陽縣城,在西門外太保殿設點佈道。十年由英人衛秉忠接替。信徒日增,頗受差會重視。十二年,又派朱牧師來平陽,於第三年在縣城西門蓮池巷建成內地會教堂。並開辦書院。光緒六年(一八八○),仙居龍船崢村楊道生等到該堂禮拜,成為內地會在江南的首批信徒,也是基督教傳入江南的開端。九年,錢庫金家烊村、項家橋村及肥艚等地出現了第二批信徒。十三年,先後建立錢庫東街、肥艚、朱家鬥分點駐堂。同年,王良牧師調任永(嘉)、樂(清)、瑞(安)、平(陽)、泰(順)五縣聖工,差會又派英人白德鄰、伊寶珍(女)來充實聖工力量,與天主教雙管齊下,勾結政府,強行購地建堂,欺壓百姓,與原有民族信仰衝突,遂釀成嚴重教案: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初——,鄉間盛傳廟中神像多被暗中毀壞,定系教會所為,曾在南港獲一人。鄉民轟起揚言欲拆教堂。溫處道宗湘文聞訊派兵彈壓。激起當地民憤,遂拆毀蕭江渡教堂及龍船坤等地教民住宅。後經縣紳調解,賠款四千四百元始平息。而教士從此氣焰益張,教民中強者倚教淩人,弱者借教自衛。二十六年六月,爆發了回應義和團運動的“神拳會”,提出“除滅洋教”口號,並仇視教民,又毀教堂及教民房宅。十一月,“神拳”被鎮壓。據劉紹寬日記:“溫州道府教案計毀華式耶穌教堂約三十餘座,毀教民房舍七百餘家;華式天主教堂約十餘座,毀教民房舍一百八十七家。”事後,清政府向耶穌教、天主教共賠償撫恤白銀一萬二千六百一十八兩。在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衝擊下,有民族意識的教徒開始覺醒,紛紛要求教會獨立,收回教權。民國七年(一九一八),王良牧師召集五縣內地會代表協商,宣佈內地會實行自治,並易名為“中華基督教自治內地會”,以楊作新(麻步人)為平(陽)、泰(順)總會首任華人牧師,設總堂於平陽西門,逐漸擺脫差會的羈絆。楊牧師重視自傳人才培養,於民國十二年,選拔青年黃履銓等六人送長沙神學院和杭州真源神學院學習,畢業後分配為平、泰等地牧師。至一九一九年,平陽內地會堂點共三十五個,其中蒼南境內內地會堂點九個,信徒一千五百○八人。
循道公會
其前身“偕吾會”為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鴉片戰爭後,由英、美、加拿大傳入中國。清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偕吾會傳道員曾數次來蘆浦街上逐家佈道,分發《福音》活頁和《四福音》單行本,引人信教。次年,在蘆浦創建縣內第一座偕吾會教堂。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併入基督徒聚會處。
耶穌教自立會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一)九月,《辛丑合約》訂立,“幾搖國本,創巨痛深,於是教民悟其倚勢陵轢之非,平民覺其積怨尋仇之失。”(見民國《平陽縣誌》)基督教中有識之士便有傳教自由的主張。二十九年,上海閘北長老會牧師俞國楨首創“自立長老會”,又三年,組成“中國耶穌教自立會”,主張教會自立、自養、自傳,不受西差會管轄。而蒲城教徒在自立長老會成立時(一九○三),便已買來三間房屋建立自立會聚會點。接著,縣城、金鄉、赤溪等地都先後建立聚會點。宣統二年(一九一○)春,俞國楨稟請浙江巡撫部院,批准設立平陽自立會分會。五月,分會正式成立,在 鄉設四十個堂點,信徒約二千人。民國一至五年(一九一二~一九一六),俞三次來平陽佈道。九年,中國耶穌教自立會全國代表會議後,平陽建立分總會(曾稱“浙閩分總會”),至二十八年,浙閩邊區五縣堂點發展到七八十所,信徒約八千人。此後,因部分信徒改入“基督徒聚會處”而有所減少。至一九四九年,浙閩教區形成七個牧區,在蒼南境內的有四個牧區,共三十三個堂點,信徒五千八百四十五人。
基督複臨安息日會
系基督教新教派之一,屬美國複臨派。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民國二年(一九一三)望裏溪頭埠聚會點信徒要求自立會牧師來當地施洗,不允,遂去請溫州安息日牧師來村施洗。次年,該村自立會改歸安息日會。民國八年,村中青年信徒陳友石被介紹到上海三育大學深造。次年,村中創建第一座安息日會禮拜堂。民國十五年,陳友石畢業回來傳道,在蒼南境內建立堂點十一處,信徒一三五三人。
基督徒聚會處
又名地方教會。主張一地只建立一個地方教會,屬長老宗。一八八○年成立於美國馬里蘭州。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倪柝聲在福州成立基督教聚會處,因使用《小、群歌集》,故亦稱“小群教會”。橋墩王天佑等受《基督徒報》、《復興報》影響,宣傳“小群”教義,從內地會、自立會帶出一批信徒,建立平陽縣第一個基督徒聚會處於橋墩五岱山新村,並與倪取得聯繫。十四年,橋墩王禹亭于酊步頭(在碗窯鄉)也建立一個聚會處。數年後,信徒大增,在江南、南港等處都建立教會組織,成為溫州地區活動中心。二十四年,王誠信于江山河口宮耶穌堂辦培靈書院。兩年後遷至方岩下,易名培靈小學,學生一百五十人,均為基督教徒子女。至一九五○年停辦。一九五七年,全縣聚會堂點六十九所,信徒二萬四千三百五十二人(其中蒼南鏡內堂點三十五所、信徒八千○三十人)。
教堂
一九四九年基督教各教派在今蒼南境內建立堂點九十五所,發展信徒一千九百三十五人。至一九九○年,堂點增至一百二十三所,教徒四萬七千六百一十六人。
第三節 三自革新
一九五○年七月二十八日,以吳耀宗為首的中國基督教愛國人士聯合發表《中國基督徒在新中國建設中努力的途徑》(簡稱“三自宣言”),號召教徒自立,徹底割斷與帝國主義的聯繫。當時今蒼南境內教徒在宣言上簽名表示擁護的達一萬二千餘人。一九五四年九月,平陽基督教三自革新運動委員會成立(一九五六年改名“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自立會先後選派楊惠民等六人參加金陵協和神學院、燕京學院進修,並精簡專職教牧人員,逐步擺脫西方差會的傳統控制,形成中國牧師本身的神學體系。五十年代後期,宗教活動受到限制,“文化大革命”期間,宗教信仰自由更受到壓制。一九七八年後,逐步恢復原聖職人員的職位和基督教徒的宗教活動。
一九七九年內地會與自立會合一,組成中國基督教平陽縣教會(又稱“合一教會”),建立教務機構,各區設區會,每區會設五至七名執事。一九八三年十一月,成立蒼南縣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蒼南縣基督教協會。兩會在自治、自養、自傳的基礎上,提出治好、養好、傳好口號,先後選派十名青年教徒到南京協和神學院、浙江神學院、華東神學院進修。一九八四年分江南、南港兩片舉辦培訓班,從而提高聖工素質。
在正常宗教活動的同時,基督教中也出現逆流。一九七八年,龍港新美洲村出現“呼喊派”,攻擊三自愛國運動,嚴重影響社會秩序,一九八三年被政府取締。一九九○年仍有活動,再次被取締。
第四章 天主教
第一節 傳入
清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天主教由溫州傳入平陽,在九凰山麓購置五間舊式樓房作為祈禱所,由溫州總堂派司事負責管理。光緒三十一年,平陽縣各地有教堂十余所,信徒二千余人。寧波教區主教遂批准成立平陽天主教本堂區。宣統元年(一九○九)于乎陽縣治南門外昆山麓創建天主教堂。
江南天主教最初由錢庫黃某傳入。光緒二十八年(一九○二),眾教徒在黃家(一說在金加洋)設臨時祈禱所。後二年,錢庫開始建堂。此後,金鄉(一九○四)、宜山(一九○五)、蒲門(一九○八)、林家院(一九一八)、石塘(一九一八)牛乾(一九一八)等地也買地動工建堂。民國十年(一九二一)開始又先後建立滬山、橫瀆浦、橋墩、騰洋四個堂點。諸堂點均歸乎陽本堂區管轄。十三年,錢庫天主堂始駐有神甫。寧波教區主教戴安德(法人)親臨視察後,十大弓年批准成立錢庫天主教本堂區。首任神甫吳欽華。二十一年戴安德又到錢庫本堂區主持開堂大典,將江南、蒲門四個區的公所或祈禱所(即堂點)劃歸錢庫本堂區管轄。而滬山、橫瀆浦、橋墩、騰烊四堂點仍歸平陽本堂區管轄。每個堂點均有司事照管教會事宜。二十九年,今蒼南境內有錢庫,蒲門兩個本堂區,均由寧波教區管轄,按級接受外國津貼。三十八年六月,溫州教區正式成立,時,蒼南轄境內駐有神甫二人,堂點二十二所。
第二節 現狀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政府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天主教活動照常進行,但仍受外國勢力操縱。一九五○年錢庫堂區,組織“聖母軍”(聖母禦侍團)八個支會,進行反革命活動,受到人民政府取締。一九五七年,天主教徒開展反帝愛國運動,實行自治、自養、自傳,獨立自主辦教會,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遵守國家政策法令,積極參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一九五八年起,天主教活動停止。“文化大革命”期間,錢庫、蒲門等地天主堂改為群眾活動場所,教徒仍分散農村設點聚會。一九七八年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貫徹。一九八六年春耶穌復活節,蒼南天主教中心錢庫天主教堂恢復正常活動,教產陸續收回,人民政府撥款七萬元,修理聖殿和鐘樓。溫州教區委派黃浩然神甫常駐錢庫主管教務。一九九○年,蒼南縣天主教除錢庫總堂(包括仙居、西烊,項橋三聚點,有信徒二千五百人)外,尚有堂點二十九所,信徒二萬一千五百四十七人。
第五章 摩尼教
摩尼教或稱明教、大明教、明尊教,以創始人摩尼命名。教義由古波斯教、佛教、基督教等融合而成。教徒無私產,戒葷酒,日吃—餐,每年穿一件新衣。北宋時由福建泉州傳至今蒼南境內。民國《平陽縣誌》引陸遊語雲:“(明教)燒必乳香,食必紅菌。男女不親授,遇婦人所作食,則不食”。元末,本地詩人陳高《竹西樓記》雲:“(炎亭)有潛光院……明教浮圖之宇也。明教之始,相傳以為自蘇鄰國流入中土。甌閩人多奉之。其徒齋戒,持律頗嚴謹:日一食,晝夜七持唄詠膜拜。”同時鄉人孔克表曾撰《選真寺記》,亦以為“蘇鄰國教”。今潛光寺已廢,選真寺亦改樣,唯此碑記尚存,在括山鄉下湯(古稱鵬山)。元以後,本地摩尼教流傳情況已不可考。
摩尼教在世界上早巳消失,我國所存遺跡也屈指可數,《竹西樓記》、《選真寺記》是十分珍貴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