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蒼南 »

蒼南陳姓

作者:佚名  來源:蒼南縣史志辦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蒼南陳姓

陳姓始祖——陳胡公

陳胡公,據《史記.陳杞世家第六》記載,出自媯姓,是虞舜的後裔。他們住在媯水旁,子孫把地名作為姓氏——姓媯。周武王滅商之後,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媯滿在陳這個地方,為陳侯,稱胡公滿。奉侍帝舜的祭祀,就是陳胡公。胡公滿傳至十世孫陳完,陳國內亂,逃到齊國,到楚惠王時滅陳國,子孫後裔,以國為姓,稱陳氏。

 

淵源

陳姓的起源與演變陳姓出自媯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周武王滅商後建立周朝,追封先賢遺民,尋求虞舜的後人,得胡公滿,封於陳國,建都于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並將自己長女元姬嫁給他,以奉守舜的宗祀。陳國故址在今河南省東部和安徽省的一部分。西元前四七九年被楚國所滅。陳國公子完,逃奔齊國,其後人以原國名“陳”為氏。另據《魏書.官氏志》載:後魏複姓侯莫陳氏改為漢字單姓陳氏。南北朝時,鮮卑族一支居於庫斛真水,世代為渠帥,後隨北魏孝文帝南遷。孝文帝實行漢化改革,令鮮卑族複姓改為漢字單姓。侯莫陳氏遂改為陳氏。

相傳黃帝與西陵氏之女生有三子,昌意、玄囂、龍苗。昌意之子為高陽氏顓頊,接黃帝之位;玄囂之孫為高辛氏帝嚳,繼顓頊為帝;龍苗之後南移為南蠻之祖。帝嚳娶陳鋒氏之女,生子放勳。放勳繼位後稱堯,堯傳位與舜。舜的部落居於山西永濟蒲州鎮南的媯水旁,舜氏族以河水之名姓媯。西元前二○七○年,禹繼舜而建立了夏朝。夏王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古城在今河南虞城西南,史稱有虞氏,後稱虞國。現虞城西有商均墓村,有商均的墓地,居於媯水旁虞鄉的舜的後裔虞遂,被夏王遠封於遂,故地在今山東寧陽西北。商朝時,商王改封虞遂的後裔於陳,古城在今河南淮陽東南。陳所處之地為帝堯的母親陳鋒氏部落的故地,因而稱為陳,媯姓陳國誕生於商朝。

西元前一○四六年周滅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以取代親商朝的虞遂後裔的陳國。陳國在西周時期是十二諸侯之一,國勢和地位僅次於“五霸”,東周之後國勢急劇衰落,西元前四七九年春秋末期,楚惠王最終滅了陳國。陳國子孫遂以國為氏,河南淮陽是陳姓的發源地,至今淮陽便冠有“老陳戶”的別稱。陳姓得姓由商朝的陳國算起,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國亡之後,普遍使用陳姓的歷史也有二千四百多年。

西元前六七二年,陳厲公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以後,陳完後裔世代為齊相重臣。西元前四百一十年,裔孫悼子建立田齊,西元前三七八年薑姓齊國滅亡。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滅田姓齊國,統一中國。齊王田建的第三子田軫,在齊國亡國之前投奔了楚國,出任楚相令尹,封為潁川侯,封地在今河南長葛市北,並恢復陳姓,陳軫是潁川陳姓的始祖。這支陳姓成為當代陳姓中最重要、最大的支派。潁川派後裔東漢名臣陳宸的故居在河南長葛東古橋鄉陳故村,二千年來沒改過村名。

 

潁川郡

潁川郡。秦王政十七年(西元前二三○年)初置。以潁水得名,治所在陽翟(今河南省禹縣)。東魏又移治潁陽(今許昌市),轄境相當於今河南省南部。戰國時,陳軫曾任楚國相,封為潁川侯,由此陳氏望族出於潁川。

 

堂號

據史書和《陳氏宗譜》載,陳姓有潁川、汝南、下邳、廣陵、河南、德星、德聚、繩武等八個堂號。

德星堂

奉祀潁川郡陳姓共同始祖上古聖君虞舜、東漢潁川郡侯陳實及其派下的陳姓列祖列宗。

聚德堂

供奉陳姓到台港肇基始祖,延平郡王鄭成功麾下大將、官拜統領的陳澤,稱為“霞宅”支派。

 

蒼南陳姓遷徙

陳姓徙遷與演變陳姓入遷蒼南歷史悠久,人物薈萃的望族。據考證,蒼南陳姓以福建北移為多,北方南下者少,最早是五代,其次為宋代,三者為明代,最遲是清初。但從這四方面探源,由於年湮代遠,清初又值“奉旨遷界”,氏族星散,世系鴻支俱難稽考。經各地《陳氏宗譜》記載,反復對照史志資料,基本上確認入遷蒼南的陳姓為“南朝派”、“龍湖派”和“太傅派”。

南朝派,即武帝陳霸先於五五七年登位起,至後主陳叔寶於五八九年降于隋朝止,其後裔子孫以“皇室苗胤”自詡,故稱南朝派。

陳叔寶第八子陳莊的裔孫陳檄,唐僖宗時官光州固始令,光啟元年(八八五)乙巳,為避秦宗權之亂,隨州刺史王緒入閩,居於建安(今建陽),孫陳德誠,南唐保大年間官和州刺史,交泰元年(九五八)戊午,棄官來橫陽(今平陽)隱居南雁蕩山。北宋建隆二年(九六一)辛酉,轉遷江南下澇(今龍港鎮下澇村)定居,繁衍成族,支系分居陳良、陳家宅、湖前和宜山、錢庫、金鄉、赤溪、礬山、馬站等地,以及平陽、裏安、樂清等地。

陳叔寶第九子陳恮的裔孫陳謀,唐文宗時官禮部尚書,太和六年(八三二)奉旨齎詔監王審知為閩王,因之隨王入閩定居,遂為閩肇基始祖。陳謀次子陳發(名肇七)、三子陳達(名肇八)于唐僖宗光啟元年(八八五)避黃巢兵亂,入遷金鄉坊下開基,繁衍成族,支派分居舥艚東浦口、浦頭匯、浦南、炎亭崇家嶴、乾江湖山頭等地。

陳叔寶弟陳叔明裔孫陳兼,世居福建泉州赤岸,至十一世陳千一,於北宋慶歷年間入遷江南11都儒田(今仙居)開基創業,為仙居始祖,繁衍成族。陳千一長子陳玉涯遷居樂清翁垟,次子玉潮遷居平陽榆垟,三子玉沙侍奉父母留居古裏,爾後裔孫陸續分居望裏護法寺、龍港新美洲、湖前、靈溪、馬站、中墩、金鄉、炎亭、大漁、舥艚、雲岩對口,以及平陽、溫州、玉環、象山、福建福鼎、霞浦以及江蘇省等地。

陳兼第五子陳歸的裔孫陳 ,唐時官閩長溪縣令,遂寓長溪赤岸上垟,傳至十六世陳六一(名勳,號珪庵),因有同根異派早居浙江平陽,於南宋淳祐年間遷居江南十一都夏堡(今陳家堡)開基,繁衍成族,後裔支派分居小陳家堡、大樹下、大河川底和望裏、錢庫、龍港、金鄉等地。

陳歸另一裔孫陳瓚,官橫陽縣令,居城南鳳凰山下,後遷居江南廿都下絳裏(今陳家殿),繁衍成族,後裔支派分居錢庫、宜山、蘆浦、靈溪、觀美、赤溪、雲岩等地。

陳瓚的堂兄弟陳瑄,官永嘉教授,致仕時與兄同居鳳凰山下,後遷居江南 十一都柘園,繁衍成族,後裔支派分居雅店橋、新垟和金鄉、錢庫、靈溪、莒溪、浦亭等地。

陳叔寶堂弟陳叔彪子陳瓊,陳朝亡國時避難平陽縣的仙口,陳瓊子陳尤元由仙口轉遷北港新垟開基,繁衍成族,其裔孫陳宗旦(字元旭,號晴嵐)南宋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戊申科進士,官貴州判官,榮歸後遷江南15都陳營(今江山北店),後裔分居大店、宜山八岱、東跳等地。

陳叔寶堂弟陳叔澄裔孫陳廷宵,官福建行營兵馬使,後避亂住長溪(今霞浦縣)赤岸。陳廷宵孫陳昭文,後周時官信州通判,遂居於江西廣信府弋陽縣孝城鄉,生子陳瀚。父子宦游至樂清翁垟定居,為翁垟之始遷祖。爾後其裔孫于明朝末年間陸續入遷靈溪官堂、岩頭、黎灣,江山東莊、雅連、棋盤,雲岩對口,中墩、大坪、龍沙瓠瓢潭,蒲城、龍頭鼻等地。

龍湖派,“開漳聖王”陳元光,字廷炬,號龍湖,唐總章二年(六六九),隨父陳政出鎮福建泉州。唐垂拱二年(六八六),奏請朝廷批准,設置漳州郡,任漳州刺史。經過數代的繁衍生息,成為漳州望族,後裔子孫,則稱“龍湖派”。龍湖派入遷蒼南有二支:一是陳元光第三十世孫陳元選、陳元擇兄弟,先由漳州龍溪縣遷泉州同安縣東堤後窟,旋遷平陽縣五岱山(今蒼南縣五鳳鄉)定居,繁衍成族,後裔支分三十都孤雲嶺、塘灣,三十六都木橋頭,觀美過港,宜山八岱,蒲門深灣、洞、雲遮、陳道門和平陽縣的墨城、荊溪,青田縣八都,以及福建霞浦、福鼎等地。另一支是陳元光第二十九世孫陳子富與堂弟陳子美、陳子毓的後裔,陸續由漳州龍溪縣天寶鎮入遷蒼南。這支有昆仲十八人,都是“丕”字輩,即十八丕,分居蒼南的有:丕祈、丕裕、丕禧、丕爵居觀美華陽;丕福居蒲門車嶺腳;丕儒居宜山東跳;丕玉居藻溪矴埠頭;丕咸居西垟坡;丕顯子孫分居陳宅、仕家垟、韓家垟、希賢、士升、錢庫和平陽北港;丕田居十八都墩頭,子孫支分雲岩鯨頭、二十六都山門頭、蒲門沿浦、垟心;丕封子孫居浹底園、王公門、礬山石壁頭、觀美馬加垟;丕育分居藻溪昌門宮、後板路;丕愈居藻溪雷打龍;丕聲子孫居四十九都董家潭等地。

另外,藻溪元店、盛陶下井橋、高嶴、下山虎、橋頭灣、繁枝、蒲門大嶺內、頂高垟、金鄉湖裏等地的陳姓,都屬龍湖派裔孫。

太傅派,始祖陳忠,子陳邕,唐中宗時官太子太傅而得名。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 七三六),為避宰相李林甫陷害,陳忠父子由京城長安南遷福建,子孫興旺,分徙於漳州、泉州各縣,其裔孫分別於明萬曆至清道光年間陸續入遷蒼南,散居蒲門小岵、長沙石堡、寮基大貢、霞關嶴內、甘溪龍頭頸、王家垟、南坪、赤溪下宅、龍沙吊壁燈、藻溪盛陶、楊府宮、藻溪街、元店、望裏嶴內、礬山亭子腳、舥艚、莒溪、橋墩碗窯矴埠塘、騰垟東橋頭、靈溪江南墩、馬站橋頭半山、靈溪山東、礬山南下、中墩等地。

 

蒼南陳姓人口

蒼南陳姓人口發展史 蒼南原屬平陽縣,於一九八一年從平陽析出建縣。據民國《平陽縣誌.食貨志》記載,在歷史上陳姓也是平陽縣人口第一大姓,北宋紹聖年間(1094—1097)統計,平陽縣總人口36772人,陳姓約5730人;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統計,平陽縣總人口61290人,陳姓約9560人。元至元年間(1264—1294)統計,平陽縣總戶數53072戶(沒有統計人口)。明洪武年間(1368—1398)統計,平陽縣總人口170358人,陳姓約26570人;景泰三年(1452)設置泰順縣,從平陽縣歸仁鄉析出38都、39都和40都劃入泰順縣,是年統計,平陽縣總人口減至85841人,陳姓約13380人;嘉靖年間(1522—1566)統計,平陽縣總人口86719人,陳姓約13520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統計,因平陽沿海遷界,逃亡人數43200多人,實際住居人口43554人,陳姓約6780人;宣統三年(1911)統計,平陽縣總人口467960人,陳姓約73000人;民國9年(1920)統計,平陽縣總人口674765人,陳姓約105280人。

 

蒼南縣(一九九○年)陳姓人口

一九九○年七月一日零時,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資料,全縣陳姓在籍血緣人口為十六萬二千九百四十七人,占全縣總人口 百分之十五.六,名列全縣第一位。以人口多少為序分鄉鎮列表如下:

蒼南縣分鄉鎮陳姓(一九九○年)人口統計表

鄉鎮名稱

人數

鄉鎮名稱

人數

鄉鎮名稱

人數

鄉鎮名稱

人數

金鄉鎮

12816

對務鄉

2737

白沙鄉

1673

魁裏鄉

853

仙居鄉

7232

大漁鄉

2712

南水頭鄉

1535

莒溪鄉

835

望裏鎮

6884

蘆浦鎮

2650

滬山鄉

1412

南坪鄉

788

舥艚鄉

5623

橋墩鎮

2610

項橋鄉

1388

岱嶺鄉

710

平等鄉

4872

括山鄉

2517

龍沙鄉

1375

漁寮鄉

699

靈溪鎮

4654

瀆浦鄉

2468

赤溪鎮

1363

城門鄉

683

錢庫鎮

4373

鐵龍鄉

2446

湖前鎮

1281

雲亭鄉

637

宜山鎮

4332

龍港鎮

2442

蒲城鄉

1274

半垟鄉

631

江山鄉

3979

觀美鄉

2394

中墩鄉

1270

華陽鄉

630

礬山鎮

3812

靈江鎮

2371

浦亭鄉

1177

昌禪鄉

563

藻溪鎮

3497

陳東鄉

2336

南宋鄉

1172

霞關鎮

484

繁枝鄉

3441

馬站鎮

2086

挺南鄉

1152

澄海鄉

680

新城鄉

3427

沿江鄉

2065

黃壇鄉

1103

大龍鄉

464

新安鄉

3315

鳳江鄉

2015

南堡鄉

1030

天井鄉

464

炎亭鎮

3221

渡龍鄉

1970

信智鄉

1002

鳳陽鄉

434

五鳳鄉

3066

雲岩鄉

1914

夏口鄉

980

埔坪鄉

417

海城鄉

2995

石砰鄉

1857

鳳池鄉

954

碗窯鄉

232

龍江鄉

2992

沿浦鄉

1767

大觀鄉

862

騰垟鄉

136

 

蒼南縣陳姓(二○○○年底)人口統計表

鄉鎮名稱

人數

鄉鎮名稱

人數

鄉鎮名稱

人數

鄉鎮名稱

人數

靈溪鎮

19450

藻溪鎮

8737

赤溪鎮

3235

五鳳鄉

3311

龍港鎮

26260

橋墩鎮

4762

舥艚鎮

9773

昌禪鄉

608

宜山鎮

7324

觀美鎮

3265

雲岩鄉

2067

岱嶺鄉

766

錢庫鎮

10150

莒溪鎮

1402

括山鄉

2718

蒲城鄉

1377

金鄉鎮

13841

礬山鎮

5680

石砰鄉

2005

漁寮鄉

755

蘆浦鎮

2862

南宋鎮

1266

仙居鄉

7810

中墩鄉

1372

望裏鎮

7435

馬站鎮

3912

新安鄉

3580

鳳陽鄉

469

大漁鎮

2929

霞關鎮

2108

鳳池鄉

1030

龍沙鄉

1485

炎亭鎮

3489

沿浦鎮

2596

騰垟鄉

147

浦亭鄉

1271

 

蒼南縣(二○○四)陳姓人口

二○○四年七月一日,據縣公安戶口統計資料,全縣陳姓在籍血緣人口增至十八萬四千二百八十七人,占全縣總人口百分之十五.○八,名列全縣第一位。其中三萬以上有龍港鎮、二萬以上有靈溪鎮、一萬以上有金鄉鎮、五千以上有錢庫、舥艚、藻溪、宜山、望裏、仙居六鄉鎮。鄉鎮以人口數為序列表如下:

蒼南縣二○○四陳姓人口分佈表

鄉鎮名

人數

每平方

公里

人數

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分佈

龍港鎮

38199

460.23

下澇、新美州、洪宮、三大屋、陳家宅、韓家垟、陳宅、仕家垟、希賢、陳華垟、吳蘭樓、 周家車、施良虹橋、西河東垟、月星、大店、東莊、梁宅、雙直門、壽山、王家門、河底高、流浦、黃家洞、東排、西排、瓦窯頭、七河、二河、新垟、 殿后、下東莊、劉店黃頭塗、新美洲、繆家橋、上廠陳、浦後、湖前、西橋、陳良、匯龍、新陡門、環河、 凰浦渡頭、陳家宅、下屋陳、虹橋。

靈溪鎮

24874

287.56

宮後陳、山東、五垟、河尾莊、靈堡、平南河邊、大浹頭、塔里、雙家垟前垟、鎮江、岩頭、 四大、魚塘口、下莊垟、橋底、新港、五愛鳳嶴、畔垟、門前、後蔡、支造橋、楊家周、葉家垟、狀元內、西程、埭頭、嶼湖、河口、官堂、東垟、 上街頭、溪心、西山、望鶴港邊、橫嶼、東大廈、尤家衕、郭家車、南水頭、陡門頭、三山門樓底、餘家橋、 棋南、五垟江南墩、夏姑橋、河尾州浦口、北山下

金鄉鎮

13473

309.37

金星、泮河西、靈峰、前半垟、湯鑒垟、黃坭嶴、湖裏、前堡、瓦窯、溪頭、倒橋、梅嶺腳、涼亭、珠梅嶺、十八步、龍蟠巷、上乾頭、洪嶺、東田、朱照垟、金鄉四巷、金鄉七巷 。

錢庫鎮

9894

475.68

陳家堡、小河川底、桐橋、黃判橋後岸、蘇家站、垟西蔡裏、繆處、西堡、仉處、金加垟、前官、

垟頭。

舥艚鎮

9118

506.60

泮河西、方城底後陳、北嶺陳家、舥艚、大埠頭、老陡門、下乾頭、東浦口、陳處、浦頭匯、 包處、浦南後陳、仙坭船、倪家堡、老台、中段。

藻溪鎮

8596

113.55

建光、高嶴、下灶、盛陶、丁步頭、蔗嶴、流石、草鞋亭、楊府宮、平水宮、青山內隔頭、加針坑、小心垟、元店、繁枝、西垟坡、白墳、 橫圳後爿、丁嶴、毛徐、萬裏、歐山、狗灣、圍墩、東湖、江邊寮、龍船坑、草白、獅子、昌門宮、藻溪街、雷打龍 。

宜山鎮

7660

593.80

甲底、陳家巷、宜一、金家垟、陳家寺、謝垟底、東跳、水亭、 宜二上市頭、八岱、珠後、三進屋、下市街、闊橋底、河西邊、上河頭、北店、大店、東支離破碎下連、上東莊、周家車、棋盤、後垟增、王公門 。

望裏鎮

7266

224.26

河口、新民寶山、浹底園、下堡河頭仔、金家莊、宮西、溪頭、豬肝山、東山頭、護法寺、仙居山、烏石嶺三叉路、北茶寮、南茶寮

仙居鄉

6869

858.63

仙平、安居、雅店橋、木橋頭、神宮橋、朱家鬥、柘園、翁處、江西岸。

橋墩鎮

4700

58.46

柳垟、馬渡、後隆、五岱寮、天星、墓庵、新嶴、黃檀口、碗窯、鳳嶺、小沿、寨下、橋墩街 。

礬山鎮

4290

81.02

南下、白岩、內街、王家洞、西坑半山窯、水尾、古路下崗尾、王西坑下半山、獅頭腳、 甘茶中覽、石壁頭、嶺腳山、牛運壟、青山後、赤垟珍珠巷、四大王、中村、南下橋頭、阮家山、亭仔腳、市場尾、半山窯 。

馬站鎮

3759

104.42

馬站街、金山、橋頭、後峴、小姑、中姑、山邊、石頭崗、下堡園、三墩洲、棋盤、車嶺腳、嶼頭、頂魁、下魁、大貢 。

炎亭鎮

3567

254.78

西沙、東沙、崇家內嶴、馮家、北嶺腳、燕窩、倒橋坑棉嶴。

新安鄉

3350

408.54

大樹下、東夾頭、大河川底、陳鑒垟。

觀美鎮

3340

78.59

馬路木橋頭、馬聯竹排頭、雙溪水碓頭、馬家垟、樓下、燕子窩、大貢頭、頂垟坑內、碗窯尾王邊、茂竹、西古、九甲、觀美街 。

赤溪鎮

3322

66.44

園林石碧腳、流岐尾、半垟、後垵、白灣、信智、韭菜園、割藤垵、園嶼沿田廠、大腳蝦、 北嶴內、胡井青山、過溪、三步擂、棕利頭、南嶴、塘頭牛寮、赤溪街。

五鳳鄉

3290

113.45

嘉隆、五岱寮、半山、同平十三畝、小垟、鳳村、竹腳內、磜底坑口、水溝 。

蘆浦鎮

2796

466.00

蘆浦街、前垟底、前陳、林家院。

大漁鎮

2699

168.69

北行街、大嶴蘆竹灣、小漁、大嶴心、清深底宮腳

括山鄉

2590

107.92

小陳家堡、大莊、新嶴後西厝、牛條垟、仰頭山、將軍嶺腳、東括內、順嶺崗尾 。

沿浦鎮

2516

74.00

下在、沿浦街、新塘、李家井中墩、嶺尾拱橋內、老虎垵破塘、牛乾、南堡嶺、木林三門江、沙嶺、外垟 。

霞關鎮

2085

60.52

霞關、礁坑、小、長沙石寶、仙岩、路尾壩頭、路尾陳良底、陳家坪、南坪坑仔尾、嶴內、路尾、深灣、十五畝、卓垟、後坪、三星 。

雲岩鄉

1988

152.92

垟心、鯨頭石崗下、上對口、下對口、中對口、山前、鳳山山門頭、士金兠港頭 。

龍沙鄉

1796

54.43

沙坡、吊壁燈、玉沙、沙灣、石塘、東角、平橋、食水坑、瓠瓢潭、百步嶺、蘇地內 。

石砰鄉

1763

176.30

坑南、橫山幹坑、北山、橋南、內湖嶴內、外嶴。

蒲城鄉

1348

149.78

城南、城西、城北、甘溪龍頭頸、牛乾嶺四畝田、西門外大嶺。

南宋鎮

1332

60.55

南宋、坑底、古樓山、柯嶺腳。

莒溪鎮

1331

26.36

西廳、王家墳、雲山街、莒溪港內。

浦亭鄉

1330

48.72

燕頭樟嶴、嶺頭、內樟嶴、大亭、北嶴、小玉蒼、張家腰新嶴、鋒底、下嶴、麗灣浦尾。

中墩鄉

1289

128.90

中墩、海濱、下厝、王家山隔頭、小嶺、尖礁。

鳳池鄉

1078

77.00

板嶴、漁池隔頭、白水、灣旦溪頭、大坡。

岱嶺鄉

758

37.90

雲遮東坑內、雲山、坑門、朗腰、南山、大厝基、壩頭、雲遮瑤坑、八畝。

漁寮鄉

714

42.00

羅家山、關頭大厝基、瓦厝、虎井雲芝陳、王孫、打石坑、後大瓦厝、交椅寬頂高垟、霧城南山 。

昌禪鄉

660

18.86

陳家擂。

鳳陽鄉

509

24.24

龜墩北山、嶺邊楊家坑、鶴山中崗。

騰垟鄉

138

6.90

東垟橋頭、後車。

  

蒼南陳姓人物

在我縣的歷史上,陳姓的人物輩出。據《宋史》卷三七七、《宋元學案》四六、《元書》卷九二下、《元詩紀事》卷十九、明萬曆《溫州府志》、明隆慶《平陽縣誌》、清乾隆《平陽縣誌》、民國《平陽縣誌》、《水心文集》、《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國人名大辭典》和《蒼南縣誌》等史志記載,自宋、元、明、清四朝,蒼南籍陳姓人物共有一百零二人。其中,朝官四人,將軍五人,狀元二人,探花一人,進士六十九人,舉人七人,地方官六人,貢生七人,其他一人。

陳經邦:字貴新,浦源(今龍港鎮平等陳家宅村)人。

    北宋大觀三年(一一○九)己醜科進士,官迪功郎。

陳 桷:蒲城城西人。

    北宋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壬辰科進士第三名探花,南宋高宗時官禮部侍郎。

陳經德:平等陳家宅人。北宋太學生。

陳存心:仙居雅店橋人。南宋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戊申科進士,官寧國節度簽書推官。

陳 鼇:金鄉坊下人。南宋紹興八年(一一三八)戊午科武狀元,官東南第八將。

陳 鶚:陳鼇弟,金鄉坊下人。

    南宋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壬戌科武狀元,官東南第十將。

陳端彥:龍江下澇人。南宋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乙丑科進士,官建寧縣令、歸州判。

陳季平:龍江下澇人。南宋隆興元年(一一六三)癸未科進士,官寧海丞。

陳 遠:仙居柘園人。南宋隆興二年(一一六四)甲申科進士,官中憲大夫。

陳 仁:仙居柘園人。南宋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乙酉科進士,官戶部主事。

陳季禮:湖前西浦人。南宋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辛醜科進士,官龍圖閣直學士。

陳 峴:字泰南,陳桷孫,蒲城城西人。

    南宋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以博學鴻詞科賜第。

    曆官秘書郎、禮部郎中、廣州知州兼勸農事、

    廣南東路經略安撫使、兵部侍郎等職。

陳麟之:仙居柘園人。南宋紹熙元年(一一九○)庚戌科進士,官括蒼太守。

陳宗遇:字逢春,金鄉前半垟人。南宋紹熙二年(一一九一)辛亥科進士。

陳子式:仙居柘園人。南宋慶元二年(一一九六)丙辰科進士,官無錫知事。

陳元玨:字國玉,金鄉東田人。南宋進士,官龍嚴尉。

陳應鼇:仙居柘園人。南宋進士。

陳 蛟:仙居柘園人。南宋嘉定武科進士,英勇抗金義士。

陳可書:錢庫陳家堡人。南宋鹹淳釋褐進士,官銓部。

陳士龍:龍港江山北店人。南宋慶元二年(一一九六)丙辰科武進士,官廣東總管。

陳季永:金鄉坊下人。南宋慶元五年(一一九九)己未科進士,官藤州知州。

陳 嶸:浦西(今龍港湖前)人。

    南宋紹定二年(一二○九)己巳科進士,官肇慶知府、京湖宣撫使。

陳唐器:仙居柘園人。南宋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辛未科進士,官通議大夫。

陳遇明:仙居柘園人。南宋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辛未科進士,官監登聞鼓院。

陳師川:龍江下澇人。南宋嘉定十年(一二一七)丁醜科進士。

陳子道:龍江下澇人。南宋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庚辰科進士,官處州教授。

陳夢龍:龍江下澇人。南宋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庚辰科進士,官雲南禦史。

陳 桃:力修從父,字壽翁,江山陳營人。

    南宋寶慶二年(一二二六)丙戌科進士,官廣東提點刑獄。

陳夢弼:江南浦源人。南宋寶慶二年(一二二六)丙戌科進士。

陳力修:陳營(今江山月裏)人。

    南宋紹定二年(一二二九)己醜科進士,官工部都水主事。

陳 瑀:仙居柘園人。南宋紹定五年(一二三二)壬辰科武進士,官忠訓郎。

陳廷秀:江山陳營人。南宋紹定五年(一二二二)壬辰科武進士,官知吉陽軍。

陳 伋:金鄉東田人。

    南宋嘉熙二年(一二三八)戊戌科進士,官福建汀州通判、閩清縣令。

陳元普:龍江下澇人,南宋嘉熙二年(一二三八)戊戌科武探花,官雷州知州。

陳 棚:金鄉人。南宋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辛醜科進士,官朝散大夫。

陳直甫:金鄉東田人。南宋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辛醜科進士,官臨縣尹。

陳夢柱:金鄉東田人。南宋淳祐元年(一三四一)辛醜科進士,官廣東提幹。

陳懋欽:龍江下澇人。南宋寶祐元年(一二五三)癸醜科進士。官戶部侍郎。

陳基先:龍江下澇人。南宋寶慶元年(一二五三)癸醜科進士,官高郵知州。

陳子美:字克允,懋弟,龍江下澇人。寶祐元年(一二五三)癸醜進士,官鐃州判。

陳換武:龍江下澇人。南宋寶祐元年(一二五三)癸醜科進士,官建康教授。

陳 泉:金鄉東田人。

    南宋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乙丑科進士,官雷州教諭、江西萬年縣令。

陳正夫:(江南)陳庫人。南宋鹹淳四年(一二六八)戊辰科武進士,知藤州。

陳若水:仙居柘園人。南宋鹹淳四年(一二六八)戊辰科武進士。

陳淳辰:仙居柘園人。南宋鹹淳四年(一二六八)戊辰科進士,官河源縣令。

陳 素:錢庫陳家堡人。南宋鹹淳四年(一二六八)戊辰進士,官護駕防禦。

陳天佑:江南陳庫人。南宋鹹淳四年(一二六八)戊辰科進士,官石門縣令、騰州知州。

陳天錫:金鄉東田人。南宋鹹淳四年(一二六八)戊辰進士,官陰縣縣令兼勸農事。

陳 郁:江山陳營人。南宋鹹淳五年(一二六九)己巳科武進士。

陳 鵬:江山陳營人。元大德四年(一三○○)庚子科武進士,官福建遊擊。

陳 高:錢庫項橋一帶人。文學家。元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甲午科進士。

陳允耕:仙居人。明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甲子科武進士,官寶慶推官。

陳叔文:錢庫陳家堡人。明洪武八年(一三七五)乙卯科進士,官剡城縣副堂。

陳 訥:龍港新渡村人。明洪武二十一年(一三八八)戊辰科進士,官刑部主事。

陳以誠:字天佑,仙居柘園人。

    明洪武二十二年(一三八九)己巳科武進士,官雷州經歷。

陳誠福:陳高之子,錢庫項橋一帶人。明永樂九年(一四一一)辛卯科武進士。

陳 端:金鄉坊下人。明永樂十年(一四一二)壬辰科進士,官南昌通判。

陳 永:字惟修,金鄉人。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庚子科進士,會試中式卒。

陳士域:字良遠,號善石,仙居柘園人。明宣德二年(一四二七)丁未科進士。

陳 宣:錢庫人。

    明成化十七年(一四八一)辛醜科進士,官工部主事、刑部郎中、雲南參政。

陳典學:仙居柘園人。明萬曆十年(一五八二)壬午科進士,官靜海知縣。

陳光奎:號慎江,金鄉人。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丙戌科歲貢。

陳九韶:號秋塘,金鄉人。清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庚辰科恩貢,官訓導。

陳瑞麟:字定亨,仙居人。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癸酉科武舉。

陳雲彪:字虎臣,仙居柘園人。清光緒元年(一八七五)乙亥科武舉。

陳振熊:字渭臣,金鄉人。清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己醜科武舉,

    官宋埠汎把總管帶,瑞平練軍代理,江口舥艚汎千總。

陳王緒:字籍卿,金鄉人。清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乙未科舉人,官歸化典史。

陳慶揚:字籍卿,金鄉人。清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丁酉科武舉。

陳 懿:字公美,陳桷父,蒲城城西人。

    以子陳桷貴贈通直郎、以曾孫峴再贈銀青光祿大夫。

陳汝賢:陳桷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朝請大夫、四川達州知州。

陳 昕:陳峴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迪功郎、監官主纂。

陳 暕:陳峴之子,蒲城城西人。南宋官通仕郎。

陳 昉:字叔方,陳桷曾孫,蒲城城西人。南宋曆官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

    工部侍郎、吏部侍郎、戶部侍郎兼中書門下省公事、吏部尚書等職。

陳 均:字子公,陳昕之子,蒲城城西人。曆官西安縣令、中奉大夫、直煥章閣、

    鎮江知府、樞密院都承旨兼檢正中書門下公事等職。

陳洪范:仙居柘園人。南宋慶元五年(一一九九)己未科進士,官樂平縣令。

陳 文:金鄉坊下人。南宋棄家從軍,隸韓世忠部下水軍將領。嘗誡二子曰,世治習學,

    世亂學武,建功保國,系此時也。後二子均考上武科狀元。

陳 玉:金鄉坊下人。與陳麟之同科進士,官安豐教授。

陳宗旦:江山陳營人。南宋甲科進士。

陳 烈:字居晦,江山陳營人。南宋武科進士,官長溪縣令。

陳振孫:字伯玉,江山陳營人。南宋甲科進士。

陳 過:字聖規,振孫子,江山陳營人。南宋甲科進士,官監察禦史。

陳堯英:江山陳營人。南宋太學生。紹興年間屢次上書陳述國策,不見用。遂閉戶著書。

陳 懿:仙居柘園人。進士,官河陽知縣、中書舍人。

陳 楠:仙居柘園人。進士,官國史編修、禮部郎中。

陳安順 :仙居柘園人。進士,官仙居縣令、朝議大夫、直制煥章閣。

陳大靜 :仙居柘園人。進士,官廣州知府。

陳伯清:仙居柘園人。進士,官龍泉主簿。

陳 穩:仙居柘園人。進士,官眉州馬軍指揮使,吉州刺史。

陳 慶:德誠之子,字帝龐,仙居柘園人。明賜進士。

陳良翰:進士,官左司諫。

陳 密:仙居柘園人。進士,官金華訓導。

陳 善:金鄉東田人。明景泰年間進士。

陳 侶:陳宣從子,錢庫項橋一帶人。明正德年間貢生。

陳 煥:陳宣之孫,錢庫人。明隆慶年間舉人。

陳誠初:錢庫項橋一帶人。明永樂九年(一四一一)辛卯科舉人。

陳 序:錢庫人。明以子陳宣封雲南左參政。

陳 老:蒲門城內人。抗倭義士。明嘉靖年間倭寇登犯蒲城,陳老英勇殺敵,壯烈犧牲。

陳彥生:仙居柘園人,明嘉靖歲貢,官楚府教授。告休家居,著述甚。卒年一百零五歲。

陳 鶚:彥生父,仙居柘園人。明正德貢生。

陳 瀾:彥生兄,仙居柘園人。明正德貢生。

陳錫琛:泥山(今宜山鎮)人。清宣統初舉孝廉方正。

陳元梅:仙居柘園人。元代武科進士。

陳 鄂:仙居柘園人。明成化年間歲貢生,官清州教授。

 

附錄

陳姓在歷史上的分佈和遷移

先秦時期,陳姓主要活動于河南、安徽、湖北地區,秦漢時期,陳姓的足跡已踏上了湖南、江蘇、山西、山東。

西晉末年,中原動盪,居民紛紛南遷,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已經是陳姓主要的迂回遷移的地區。同時,中原地區大姓林、黃、陳、鄭率先進入了福建,到南朝時,陳姓已經成為福建的四大姓之一,主要是潁川派陳宸的後裔。陳宸十世孫陳霸先,在南京建立陳朝,史稱陳武帝,南朝陳國封了許多陳姓王,王孫遍佈長江與珠江之間,對陳姓在東南地區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唐朝初,以河南固始人為主力,陳政、陳元光父子率五十八姓經江西攻入福建,祖孫四代一直任漳州地區的行政長官,後人尊陳元光為“開漳聖王”,其後裔成為閩粵臺地區和南洋諸島陳姓的主要派系。唐末固始人王審知在福建建立了閩國,大批中原陳姓再一次移民福建,從此,陳姓成了東南地區的第 一大姓。

由於陳姓主力早在秦漢時期已遷離北方,東晉、隋唐的北方地區戰亂對陳姓的傷害相對要輕。陳姓在宋初由福建大批遷入廣東的潮州和梅州地區,北宋末年,河南陳姓南逃抵廣東南雄,由北向廣東各地散移。在宋、元、明時期,陳姓在南方得到了穩定的發展,陳姓在贛浙閩粵湘五省繁衍最盛,最終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當然,陳姓中也融入了南北民族的血液,如漢晉時期的匈奴人、北魏時期的鮮卑人、金代的女真人和清朝的滿洲八旗諸姓,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逐漸同化成漢族。

宋朝時期(西元九六○~一二七九年),陳姓大約有三百餘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三.九,排在王、李、張、趙、劉之後,為宋朝第六大姓。陳姓第一大省是福建,約占全國陳姓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八,占福建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三。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西、浙江、四川,這四省陳姓大約占全國陳姓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七;其次分佈于河南、廣東、江蘇、湖南,這四省的陳姓又集中了百分之二十六。全國形成了以閩粵贛湘、蘇浙、四川、河南為中心的四大塊陳姓聚集地。

明朝時期(西元一三六八~一六四四年),陳姓大約有四百二十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四.五強,為明朝第四大姓。宋、元、明六百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百分之二十,陳姓人口增長比全國人口的增長要高得多,六百年中陳姓人口純增長率高達百分之四十,淨增加了一百二十萬。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百分之十九.八)、江蘇(百分之十三.四)、江西(百分之十一.三)、福建(百分之十一),這四省陳姓大約占陳姓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四;其次分佈於廣東(百分之九)、安徽(百分之五.四)、山東(百分之六.四)、湖南(百分之四.七),這四省的陳姓又集中了百分之二十.六。浙江為陳姓第一大省,占浙江總人口的百分之五.五。東南和兩廣地區的陳姓在這六百年中有了穩健的發展;而宋朝的陳姓大省四川陳姓人口卻減少了七成,西南和西北地方仍舊是陳姓分佈最少的地方。宋、元、明期間,陳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向東南和南方地區遷移,四川地區陳姓人口主要向廣東和湖南地區流動。全國重新形成了浙蘇皖魯、贛閩粵湘兩大塊陳姓人口聚集地區,陳姓聚集重心開始裂解,向東、向南分離。

當代陳姓的人口已達到五千四百三十六萬,為全國第五大姓,大約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四.五。根據新華社北京二○○六年一月十日發佈:國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百家姓》順序已經新鮮出爐,陳姓保持第五位。從明朝至今六百年中陳姓人口由四百二十萬激增到五千四百萬,增長了近十三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九千三百萬,當代的人口按十二億計,人口增長了十三倍。陳姓人口的增加速度接近全國人口的增加速度。這一千年中陳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態勢。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廣東、四川、福建三省,大約占陳姓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其次分佈於浙江、江蘇、河南、湖北、湖南,這五省又集中了百分之三十。廣東為當代陳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陳姓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四.七,占省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省份是福建(百分之十四)和臺灣(百分之十二.二)。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分水嶺,以北少陳姓、以南多陳姓的分佈局面。長江以南形成了粵閩和浙蘇兩個陳姓高聚集中心,然後向西梯度地減少,形成長江流域陳姓分佈區。北方地區形成河南山東經渤海連接東北三省的陳姓分佈帶。

在近六百年期間,陳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元、明期間的流動有很大的區別,由東南部向華中、華北有一定的回遷,向西和南部地區的回遷十分強勁,這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和南方的遷移。同時,黃河下游的陳姓人群出現向東北地區移民。

 

當代陳姓人口的分佈

陳姓是中國十大姓氏之一,在廣東、福建、臺灣地區最有影響。陳姓人群大約占了當代人口的百分之四.五,即每一千個中國人中姓陳的人至少有五四個,總人口大約在五千四百多萬。

陳姓人口單位面積內密度最高的地區在廣東東部、福建、江浙、四川東南,每平方公里的陳姓人口達到十五.二人以上,尤其在閩粵的漳州和潮州地區、上海、浙江東北,每平方公里的陳姓人口在二十三人以上。陳姓分佈密度最高的(十五.二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區僅僅占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十五.六,陳姓人口大約九百四十七萬;十一.四~十五.二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八.七,陳姓人口大約一千○二十四萬;三.八~十一.四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九,陳姓人口大約二千九百三十五萬;不足三.八人/平方公里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四.八,陳姓人口大約五百二十九萬。

陳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表明:陳姓分佈很廣,但不均衡。在臺灣、福建東南,陳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百分之十一.四以上,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九。然後,向西北方向比例逐漸地減少,在東起浙江東部向西南至廣東南部寬一百公里的地帶上,陳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在百分之九.五~十一.四,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一.一。再向西北,在東起浙江杭州灣向西南至廣東雷州半島前寬百二~二百公里的地帶上,此比例在百分之七.六~九.五,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二。再向西北,在東起江蘇南部向西南至廣東雷州半島直至海南寬二百~三百公里的地帶上,此比例在百分之五.七~七.六,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四.五。在東起江蘇北部向西至四川盆地、雲南東部,向南至廣西的廣闊地帶上,此比例在百分之三.八~五.七,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十六.一。雲南西部、西川西部、青海東部、陝甘甯、河南、山東、山西南部、河北東部、內蒙古東部、東北三省、新疆西北,此比例在百分之一.九~三.八,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三十.七。青海湖以西、山西北部、河北西北、內蒙古大部,此比例在百分之一.九以下,覆蓋面積占了總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四十四.七,其中比例在百分之一以下的地區占國土面積的三成二。

 

陳姓歷代名人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陳姓歷代名人一千二百一十八名,占名人總數的百分之二.六八,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位;陳姓的著名文學家占中國歷代文學家總數的百分之三.九四,排在第五位;陳姓的著名醫學家占中國歷代醫學家總數的百分之四.四,排在第三位。

在歷史的長河中,陳氏人才輩出,彪炳於史冊者數不勝數。西元前二○九年,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人陳勝,領導九百戍卒,舉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曾在陳(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西漢時,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陳平,在惠帝、呂後、文帝三朝任丞相;還有抗匈奴名將陳湯。新莽末年有綠林起義軍將領陳牧。東漢有法律學家陳龐,“忠義老臣”陳蕃,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陳琳。西晉有史學家、《三國志》作者陳壽。十六國時,前趙人陳安,組織武裝反抗前趙統治,光初五年(三二二)稱涼王。北魏時,有涇州屠各胡(匈奴的一支)武裝起義領袖陳瞻稱王,年號聖明。唐代,陳氏有三人任宰相,還有文學家陳子昂、陳鴻,詩人陳陶,高憎陳偉(即玄奘),大將陳玄禮,浙江農民起義女首領陳碩真曾稱文佳皇帝。五代、宋初有著名道士陳轉。北宋有音韻家陳彭年,詩人陳師道,醫學家陳自明。南宋時,陳姓最著名的人物是思想家、文學家陳亮,他才氣超邁,力主抗金,屢次被捕,出獄後志氣益勵;提倡注意事業功利有補國計民生的“事功之學”,其攻論氣勢縱橫,筆鋒犀利,詞作感情激越,風格豪放。南宋時還有詩人陳與義,學者陳傅良,畫家陳居中,藏書家陳振孫,江西農民起義領袖陳顒,湘、粵、瑤、漢人民聯合起義領袖陳峒,贛、閩、粵邊界地區農民起義首領陳三槍。元初有福建漢族、佘族人民起義首領陳吊眼;元末湖北沔陽人陳友諒稱帝,建都江州(今江西九江),國號漢,年號大義。明代,陳氏最著名的人物是明末畫家陳洪緩,他擅出人物、仕女,評者謂其力量氣局在唐寅、仇英之上;也工花鳥、草蟲,兼能山水,與崔子忠齊名,有“南陳北崔”之稱。此外明代還有旅行家陳誠,學者陳獻章、陳建,畫家陳道複,散曲家陳鐸,音韻家陳第,戲曲作家陳與郊,外科學家陳實功,文學家、書畫家陳繼儒,史學家陳邦瞻;明清之際有思想家陳確,散文家陳貞慧。小說家陳忱。清代,廣西臨桂人陳宏謀,乾隆時歷任陝、湘、蘇等省巡撫及湖廣總督,任職期間興修農田水利,提倡植樹、養蠶、種山薯,均有成效,是一位很有政績的地方官;福建同安人陳化成,歷任總兵、提督,一八四二年六月英艦多艘,後率孤軍奮戰,與所屬官兵英勇戰死,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清代還有詩人陳共尹、陳文述、文學家陳維崧、陳沉,女文學家陳端生,經學家陳奐、陳立、陳喬樅,學者陳壽祺、陳澧、水利家陳潢,醫學家陳修園,篆刻家陳豫鐘、陳鴻壽、金石學家陳介祺,太平天國將領陳玉成、陳得才,上海小刀會首領陳阿林。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