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蒼南 »

蒼南風情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蒼南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蒼南風情

錢庫的會龍宮與“會市”

會龍宮

錢庫的會龍宮,又稱娘娘宮,于清乾隆四年(一七三九),由錢庫四扇民眾捐募興建。其中蘇家店捐贈民田一畝作為宮址,同時又捐銀十兩題柱。籌建頭家有方星君、黃鳳錦、章元榮、董德茂、金昌友、林亦占、謝鼎傑、方明烈等八人,宮廟歷時二年建成。

會龍宮因位於南北運河,東西兩渠以及鶴鸋河等五條大河會合之處而得名,又因宮中祭祀的主要神祗是陳十四娘娘.故又名娘娘宮。昔年,在籌建會龍宮的同時,錢庫民眾不忘吳越王的恩惠,所以又在會龍宮的東首另建一座偏殿,名日“保寧廟”。這座保寧廟官方稱“錢武肅王廟”,百姓只知有庫官而不知有錢武肅王.所以都稱庫官爺廟。會龍宮建築的總體結構是:前門有四大金剛;二進中央是戲臺.兩邊是廂房,戲臺前是天井,並翼以兩廡。正殿當中是陳十四娘娘的神龕,兩邊分別是土地爺爺和法通,法清。後殿當中供奉北斗娘娘。會龍宮的戲臺建築十分考究,台頂飛簷翹角,藻井(雞籠頂)呈六角形,各格之間用小型斗拱,並精雕細刻、鎏金繪彩,其間還描有許多戲劇場景和人物.

會龍宮建成不久,錢庫民眾又於乾隆廿二年(一七五七),在會龍宮前建造一座永慶橋,使會龍宮與錢庫三條街(東西街、橫街)不再隔河相望。這不僅有利於錢庫南北的交通.也使會龍宮的民俗文化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和傳播。錢庫就在這時候創立了兩個節日:將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作為庫官爺生辰節:將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作為陳十四娘娘生辰節。在這兩個節日裏,祭祀歡慶的場面十分隆重,其主要民俗活動有抬佛遊四扇,唱娘娘詞、演戲、跳馬燈、滾花龍、放煙火、吃福酒等等。錢庫三條街還家家戶戶張燈結綵,迎賓接客。隨著這兩大節日的建立,還形成了兩大廟會(即集市貿易)。至清道光年間(一八二一~一八七五)回龍宮建造已近百年,錢庫民眾又籌集鉅資對其進行~次較大的修葺。

解放後,會龍宮一直作為當地廟會期間的祭祀、娛樂重要場所,不少京劇團、越劇團、文工團先後到這裏獻藝。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扇:指車頭一扇、全加垟一扇,倪處、黃判橋一扇。金處、三秀橋一扇。

  法通、法清都是陳十四娘娘的兄長,也很有法術。

章嶽棠

 

“會市”

錢庫的“會市”,按傳統規定是一年三次,分別定于古曆正月十五、三月廿三和五月初二。據傳,錢庫的廟會是為紀念陳十四娘娘的生日,其實不然。陳十四娘娘的傳說始於明代,至今一直流傳,但史志中並無記載陳十四娘娘其人其事。錢庫的廟會由來已久,據查始於五代時期,是為祭祀吳越錢謬而設的。

清.乾隆《平陽縣誌》記載:“錢王司庫官蓋錢俶(錢鏗的孫子),以~鄉財賦給願齊(五代時的高僧),特于江南設諸所(錢庫、棉嶴、茶亭、鹽亭)以徵收之。”錢庫,因吳越王錢繆為徵收一鄉的賦稅在此設司府庫而得名。後人為祭祀吳越王錢謬,宋以後還在鎮東邊角建有錢武肅王庫。鄉民為祈求保一鄉之安寧,又稱錢武肅王廟為“保寧廟”,四季祭祀並設廟會以祭之。宋代邑人徐起演有詠吳王廟詩記載:“天睛四塞藹蒼蒼,古殿秋陰下夕陽:急管尚傳流水咽,殘碑容覆落花香;綿嶴錢庫遺千秋,澗藻溪毛祀一鄉;玉輦不遊芳草合,屯雲翠蓋寄寒蟬。”出此可見。錢庫的“會市”始於五代時期,並非始於明代。

錢庫地處鼇江之南的水網平原。水系發源於望洲山、烏石嶺、鯨頭以及金舟鄉諸山的南北兩大河,貫穿全鎮;然後從肥艚的陰均、東魁陡門以及龍港的金釵河陡門人海。其地河渠縱橫交錯,小池塘星羅棋佈,可謂之水鄉澤國。站在振興大橋遙望市中心,錢庫儼如浮在水面上的街市。

民國年間,錢庫的“會市”雖然熱鬧、但由於當時的社會複雜,土豪劣紳不斷製造事端,“趕會市”的人們總是提心吊膽,速去速回、不敢久留。五十年代初期,勞動人民翻身作主,錢庫人為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政府利用“會市”,組織物資交流,因此,錢庫的“會市”不僅具有文化意義,更有了經濟涵義,也就更熱鬧了。

錢庫不但有其悠久的歷史,而且錢庫之名被商人視為吉祥,況且便利的水陸交通,使四鄰八鄉的商賈以及能工巧匠都喜歡聚此經商,街頭巷尾傳誦的都是生意經。錢庫人對市場經濟資訊極為敏感。錢庫的方圓面積不到二平方公里,經商的約有一千五百多人,各種各樣的作坊不計其數,尤其是錢庫的東西街,可謂“一步一攤,三步一店”。各式各樣的商品琳琅滿目。錢庫市場上既有大百貨叉有小百貨。既有山珍海味又有南北果品,既有副食品又有名酒與飲料,既有糧食又有棉布,既有木材又有鋼筋水泥建材之類的物資。據說僅南北貨就有二百多個品種,大小百貨約有一千多個品種。商品流通區域甚廣,福鼎、泰順、文成、平陽、里安等地的客商經常雲集此處,使之成為浙閩兩省邊界六個縣的商品貿易集散中心,錢庫不但早已是江南(鼇江之南)的三大經濟重鎮之一,也是溫州農村的“十大商品市場”之一,近年來,又連續三年躋身於溫州市三十經濟強鎮行列。

九十年代以來,錢庫的“會市”不再是一年三次了。錢庫人為了開拓市場,適應商品經濟發展,幾經努力,又將九月九重陽節那一天定為每年的第四次“會市”日。這是一年四次“會市”中規模最大的,也是最熱鬧的。古曆九月初九,大清早,煙花爆竹聲四起,河面上的舟楫數以千計,河岸上人來人往。大街小巷懸燈結彩。交易場上更是熙熙攘攘,有工業品也有農副產品,有生產工具也有生活用品,有兒童玩具也有學習用品。娛樂場上鼓樂齊鳴,笙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即有舞獅又有滾龍,既有跑馬燈又有劃龍舟,既有賽拳又有弄棒,真是熱鬧之極。

 

金鄉廟會           作者:陳克勇

金鄉城隍廟與廟會

金鄉城隍廟現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大門右側牆上刻有《樂善施捐揚美德修復衛城城隍廟》碑文,闡明了城隍廟的由來及與廟會的關係,內容大致如下:

明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奉明太祖朱元璋“並海置衛”之旨,信國公湯和在東南海疆興建金鄉衛城,以抗倭患。六百一十餘年來,金鄉衛城不僅以抗倭赫赫戰功著稱於世,而且留下諸多文化遺產,它是金鄉人民的無價財富!

坐落在鳳儀街的衛城城隍廟,是始建于明初後經重建的古城廟所。它的整體建築雄偉肅穆,廟門偉岸,昭示“到此方知”。廳堂三進,四合院結構,龍角挑簷;院後一座石橋跨池,池水清澈:中院設石柱古台基,拱形台頂.頂蓋木雕精湛:城隍爺駕位正堂,威嚴赫赫,院內列數神像,栩栩如生。以城隍廟為中心的衛城清明節廟會,城隍爺下殿,清道巡街,鳴鑼開道。火銃震天,熱鬧非凡,出衛城靖海門,設案祭祀于南郊洗馬橋,追悼抗倭將士忠魂。城隍廟不但是衛城二十二座廟所建築之典範,更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之場所。

二○○一年四月,修復城隍廟得到金鄉鎮人民政府的重視、支持和籌委會成員的無私奉獻,終於實現了幾代金鄉人修復城隍廟的夙願。特在此恭謝父老鄉親,社會賢達、善男信女、樂善施捐者,並刻碑榮列芳名,彰揚善德,祈保國泰民安,康壽千年!

在金鄉城隍廟大門左側的石碑上刻有“城隍廟簡介”,有如下內容:

在道教的神仙世界中。城隍相當於舊時的七品——縣令老爺,屬陰間父母。亦稱各所大統領。

城隍原是民間神祗。《史記》中南北朝時都有城隍的記載。到了唐代,城隍之設很普遍。明代對城隍更為重視。洪武元年,詔封天下城隍神,以帝、王、公、侯、伯稱之。洪武四年,特敕郡邑裏社以城隍爺主祭,監察善惡。未幾,複論儀注:新官赴任必先謁神與誓,期在陰陽表裏,以安下民。於是城隍之重於天下,無以復加也。城隍的“神通”,也越來越大,且被許許多多諸如“天地儲精”、“山川鐘秀”、“威靈顯赫”、“聖道高明”、“有求必應”、“如影隨形”、“代天理物”、“護國保安”、“普救民生”等等光環籠罩,誰還敢不對之頂禮膜拜?

另外,各地的城隍據說都有來歷。金鄉城隍之來歷,並貞確切的考證。據王氏族譜記載,金鄉城隍為泰宇公,但只是“有此一說,僅供參考”而已。現將王氏族譜的原文摘錄如下:

金鄉王氏始祖泰宇公,原系浙江寧波鄞縣白塔寺前人,後來平陽縣金鎮(即今金鄉鎮)授指揮職,任都困,待人接物,指陳時事,皆有儒者之風度。在他年過古稀之時,其同僚為修城牆,欲下達急令,不計代價,要在短時間內修復,以顯政績。泰宇公即審時度勢,主張根據實際情況,勿妨民傷財。他的主張正好符合上級的意圖,並在實際上減輕了老百姓之負擔。

泰字公的原配李氏及繼配童氏皆為賢內助,其為人樂善好施,口碑極佳,為女中丈夫也。夫婦同心同德,自古至今,皆人生之大幸。

泰宇公歿,被封為金鎮城隍。今湖裏墳塋在焉。

各地城隍大都有封敕之來歷。金鄉鎮城隍之來歷,有此一說,此外似無其他的文字資料,故錄於此,僅供參考。

金鄉城隍廟大門前的對聯與全國各地差不多。其中有兩副是通用的。如:

  世短世長,依勢難留後世;人多仁少,為人必得存仁。

橫批是:到此方知

還有一聯是:

  陰報陽報早報遲報終須有報:天知地知人知鬼知何謂無知

 

金鄉廟會的文化特色及其歷史緣由

金鄉的城隍廟會,包含著別的地方極少有的獨特的內容:即追悼明代為抗擊倭寇而犧牲的官兵,此舉已成為金鄉數百年來的民風民俗。這是一種融入了愛國主義精神的難能可貴的廟會文化特色。當然,作為一種社會風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歷史淵源。

明洪武二十年,信國公湯和為了抗倭,不顧年邁,受命於朱元璋來此築城建衛。當時,金鄉衛是浙南抗倭中心,與北方的天津衛、威海衛、浙江的溫州衛齊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

明代時,“金鄉衛”有指揮司、指揮使(正三品)、指揮同知(副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及千戶等官員九十七名,旗軍四千九百二十八名,戰船十五艘,負責防禦北起飛雲江南岸,南至福建沙埕沿海一帶,下轄蒲門、壯士(在今漁寮)、沙園(在今里安縣)三千戶所。民國時期劉紹寬等編纂的《平陽縣誌》及各種文獻資料均記載金鄉抗倭的許多史實,在此就不贅述了。

在漫長的近二百年的抗倭戰事中,那些駐守金鄉的官兵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以至於獻出寶貴的生命。清代徐煥之曾有《平橋洗馬》七絕一首:“汗馬功成百戰收,平倭遺事說金舟。橋頭一派蒼涼水,猶為英雄咽暮秋。

金鄉衛洗馬橋附近的義塚共六處,為抗倭將士的安葬之所。其中甘溪頭規模最大,至今仍有石碑在道旁,上刻“義塚”二字。“義塚地”,即是群眾自發建成埋葬死屍之地。一般來說,抗倭戰士是入編的人員,如戰死了,會有安葬忠骨之墳塋(金鄉南門還有一座“孤魂寺”,據說是抗倭戰士犧牲者及其他魂靈的歸宿。兩廂有三問平房,供奉木主靈位。寺有主持,常念經超度眾亡靈。春秋兩季還放河燈、海燈,悼念英魂)。首任指揮張候麒之墓穴就是在近代才發現,地點亦在義塚附近。義塚者,顧名思義,是安葬無人認領屍體之場所。所以抗倭陣亡將士即便有安葬在義塚者,想來也極為少數,但墳墓亦多在甘溪頭附近。所以,金鄉以城隍廟為中心的清明及七月半的廟會,其中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去義塚地進行隆重肅穆的祭奠,以紀念先前抗倭官兵的英魂。當然。也撫慰廣大的死者之陰魂。

 

清明廟會

金鄉城隍廟會,一年中有五次:正月開印,拜玉隍經;清明出巡;五月十一城隍生日;七月半打藍盆;十月廿五城隍娘娘生日。雨九月半廟會,原是以東門大廟為中心的,後併入城隍廟會。

在以城隍廟為中心的清明廟會中,憑弔祭祀活動通常是這樣安排的:在清明節的前幾天,先由“銅山跳”清道。銅山跳由七爺、八爺二人組成。七爺矮,八爺高。銅山跳清道,一方面是要求有關人員打掃衛生,另一方面也是通知群眾,城隍將要出巡了。然後在清明節前一天,銅山跳仍出來,並城隍爺下殿,鳴鑼開道,火銃震天,威嚴肅穆。後遊行隊伍(銅山跳不再跟隨,主要是正副元帥在前,後有太子及城隍爺等)至義塚地前設案祭祀,即舉行悼念活動,緬懷為抗倭犧牲的官兵及其他死者。悼念活動歷時兩小時左右,其中一項重要的程式是宣讀祭文。

清明節那天,還舉行盛大的遊藝活動,遊藝隊伍較長。在此不妨實錄二○○三年抗倭文化節時隊伍的排列順序:領隊——王主冥司——開道大鑼、馬號——水鼓亭——銅山跳——城隍福主大旗——金雞報曉——宣傳標語牌——迎旭門一一龍舟隊——腰鼓隊——彩旗十六面——小六曹(一至十號,小孩扮,一般人數不限,扮狀元、榜眼、探花等等,坐轎)——軍樂隊——皂隸、難香、背枷、囚車(其中皂隸類似公差。難香、背枷、囚車裏的人是扮演表示懺悔、許願、請求寬恕的罪人卜一無常——戚帥大旗——被俘之倭寇——大炮兩門——“戚繼光”(騎馬)——靖海門——又彩旗十六面——笙隊一一小六曹(十一~二十號)——鄭帥大旗——被俘之倭寇——大炮兩門——“鄭成功”(騎馬)——來爽門——水鼓亭——七星八煞(相當於御林軍)——醜翠(四隻花船)——望京門——大六曹(大六曹是吏部、兵部、工部、禮部、刑部、戶部,每部一人妝扮,坐轎)——軍樂隊——城隍彩旗——燒香鍋——太子香亭——宮女(十四人)——太子轎——燒香鍋——開道大鑼——府尹牌——福主香亭——宮女十四人——城隍福主大轎——迎香群眾——什錦隊(中樂)。

這是二○○三年四月五日下午遊行時,隊伍排列實況。六日晚再次出遊,內容大體相同,只增加娘娘轎及宮女等。當然,每次遊行隊伍的排列並非完全相同。前面說過,廟會的遊藝活動.會隨著時代的變遷,伴隨著民間信仰而不斷發展、完善的。有時,在遊藝隊伍中還有大大小小造型各異的提燈和抬燈。

城隍廟在七月半左右,打藍盆,拜佈施經,亦三天。七月半,民間稱鬼節。第一天超陰,第二天晚上,放河燈.放海燈。當太陽下山後,護城河及城內河上,便有許許多多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河燈,人們倚靠河旁石欄,遊目暢懷,河中點點滴滴紅光,水火相融,藉以緬懷先輩,不失為難得的一大景觀。第三天,保陽,下午再去義塚地祭祀。

 

九月半廟會

金鄉不僅有上述的清明和七月半左右的城隍廟會,此外九月半廟會,是全鎮各廟的總廟會。九月半的廟會原是慶賀東門大廟英烈大帝的生日,後融入了民間的許多遊藝活動。習慣是東門拔大龍,南門紮大鳳,西門、北門抬閣及舞獅。而且金鄉還有“東門龍頭、南門拳頭、西門行頭、北門想頭”之說。意為東門總是紮大龍出遊,南門除了紮大風還常有武術表演,西門抬閣人物衣飾亮麗,行頭花俏,北門抬閣造型別出心裁,構思巧妙。

我們採訪了一直參與並負責制作大龍的一位健在的老者,並作了詳細的筆記。他說:

大龍:全憑手工製作。龍身分三節,長二十四米,高三.五米:龍嘴長三.二五米;寬一.九米,口中龍珠轉動,噴雨吐霧。兩支龍角長各三.六米,龍頸周圍七.二米,龍鱗黃藍相間,瑩光閃閃。龍的背脊及腰腹下分佈著八仙、牛郎織女等神話人物。這些人物製作生動傳神,並設有旋轉的裝氍。龍全身分佈著大小彩燈一千二百盞。

但這位老者又說明:大龍尺寸並非絕對固定,可根據當地街道大小及其他因素,按一定比例機動靈活。

紮風,一般是請城外的竹匠,由金鄉本地的藝人設計、配合.根據當時街道的實際情況,規範尺寸。一般鳳高約五米,身長約四米,兩翼平展寬約八米,尾羽長約八米。鳳嘴銜花枝.腳踏白雲、鳳身以肚金背綠為基色,羽翅五彩紛呈。

抬閣:是融繪畫、戲曲、彩紮、紙塑藝術於一爐的遊藝活動。據傳是明末清初時出現,當時由多人用肩扛。一般有平閣、高閣之分。平閣又名低閣。高閣原稱鐵枝,鐵制主枝有蕉葉形、葫蘆形兩種,一般長五至五.五米,最高達八米。下盤四四方方.中間有洞,鐵軸插人洞中,可轉動。鐵制主枝又分許多分枝,為上、中、下三架,孩童可扮飾戲曲人物,或站或坐於分枝上.鐵架為人物的衣衫、道具所遮掩,不露痕跡,襯以亭臺樓閣。人物多據《西遊記》、《白蛇傳》、《八仙過海》等傳統劇碼某一場景扮飾。上、中、下三架又稱上盤、中盤、下盤。上下盤約三、五人。中盤通常只有一人。所飾人物,或坐或立或轉動、翻騰,做各種看似驚險的動作,實際上均有難以發現的巧妙的安全保護裝置。抬閣,雖有扮飾,表演成份卻很少,基本上屬於造型藝術。

一個地方的民風民俗,包括節日的祭祀、慶典活動,都有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只有深入地瞭解,才能了然。金鄉衛從明信國公湯和築城開始,直至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倭患取得決定性勝利,經歷了二百餘年之歲月。這些抗倭官兵有不少就是現代金鄉人的祖先。所以,盒鄉清明節的廟會包含了對抗倭官兵的的祭祀活動,反映了金鄉人民自發的對抗倭先烈及祖先的崇敬與悼念。而九月半的廟會,一般是以娛樂為主。當然不管清明還是九月半的廟會,自古以來還包含物資交流的商業活動,這一點,與各地的廟會差不多。

 

鯨頭廟會        作者:揚仁育

鯨頭,位於雲岩鄉,以其“楊府廟”名聞遐邇。鯨頭廟會,一年之中舉行多次,以演戲、趕集為主要內容。就演戲而言,每年農曆五月十八、十月十五為“額子戲”,每次廟會多者三台戲,少者一台戲;四月初一為采戲,正月廿八為福案戲(不定期,時演時停)。據當地耄耋老人回憶,清末和民國時期,為鯨頭廟會匯演的班社有“大三慶”、“金福連”、“同福”、“品玉”、“江南春”、“大馬歌”、“小馬歌”等等;解放後,有“巨輪”(昆班)、“更新”(亂彈)、溫州京劇團、溫州和劇團、溫州甌劇團、平陽京劇團、平陽越劇團等以及外省的劇團,如河北梆子劇團、武漢京劇團、福鼎的“華聲”京劇團、福鼎、松政的越劇團等。

廟會緣起

鯨頭的廟會及其酬願演戲.是為紀念楊老爺而舉行的。

楊老爺何許人也?據明萬曆《溫州府志》以及樂清、里安、平陽等縣誌記載:(楊老爺)唐時人,姓楊名精義,安固縣(今屬里安市)人。又據一九八五年從里安陶山碧山鄉龜岩村挖掘出土的大清光緒四年(一八七八)“楊老仙翁正直真君福佑聖王行實”的殘碑記載:楊精義,生於唐太宗貞觀甲辰年(六四四)五月廿四(鯨頭原祀五月十八,待考),系居安固縣廿八都萇芬西村人也。唐高宗總章己巳年(六六九),中二甲進士,官封都督大元帥。夫人葛氏,子十人。六十五歲辭歸原祖山一崗,名日北山,創一松古寺(今名碧山寺)修道。嗣後雲遊至鯨頭龍虎溪畔,見一古硐,即今“靈岩古硐”,後倚天然屏障,前有溪水長流,故而寓居此洞修煉。里安陶山白岩山白岩硐楊府廟後山,有一天然大石,至今尚存摩岩石刻“飛參靈岩”四個大字,這說明里安陶山“白岩硐”與鯨頭“靈岩古硐”倒有一段因緣。

鯨頭廟會與其他地方廟會有所不同,故介紹鯨頭廟會,先從廟宇、戲臺、廟制、廟祝、廟田、廟路等說起:

廟宇

鯨頭楊府廟分上殿、下殿兩部分。上殿始建于采神宗熙寧七年(一○七四),為花崗岩構築的三間廟宇,偎依於峻岩嶙峋的靈岩古硐入口處。廟柱上有筆者早年所撰的一酬對聯:“西麓龍蟠千秋威靈耀日月;東山虎踞萬載顯赫並乾坤”。下殿建於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九一),咸豐、同治年間曾多次重修。至民國年間其規模已具五進廟宇。目前廟宇占地面積四千八百多平方米.建築面積二千八百八十多平方米。已故的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美籍華人(博士)楊忠道先生、原中國書法家協會秘書長謝雲先生、北京大學教授谷向陽先生以及臺灣前海軍參謀長蔡祖象先生分別為楊府廟撰書楹聯或匾額。

戲臺

鯨頭古戲臺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清嘉慶十三年(一八○八)重修,保留單簷建築原貌。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由五扇首事魏啟蠶發起修建,改清時單簷為重簷,正面台柱選用深山珠樹,經久耐用,永不蟲蛀,至今完好,尚存亦莊亦諧、耐人尋味的楹聯:“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該戲臺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年新建的戲臺耗資二百多萬元,雕樑畫棟,十分壯觀。

廟制

楊府廟下設五扇,分三十東,施行輪流祭祀制度。廟字社下五扇即為鯨頭、山前、山門頭、三峰、梁峰等五個村莊,轄有二十二個自然村,分別為鯨頭街、鯨頭內,油車、石崗下、陳厝、羅厝、三峰、坑內、四岱、粱厝、山門頭、山前、下棋垟、富邊……等地方,共計二千○二十七戶,八千五百七三人。

廟祝

鯨頭楊府廟的廟祝(廟裏管香火之人),歷來採用聘用制.但五扇之內的信士不能擔任此職,且三年一屆予以調換。換屆聘用的辦法獨特:先由廟外之人預先報名若於,由值年首事主持。報名應聘者按順序一齊跪在楊府上聖案前祈禱.然後首事在案前通報應聘者姓名,家庭住處,言及某某人能否擔任廟祝,念畢,將“聖卦”(俗稱仙杯)丟上一人多高,落地時連中“三聖卦”者(“一陰一陽”為一聖卦),即可取其為廟祝,否則,以同樣辦法另行選用。這種含有迷信色彩的辦法選聘廟祝,表面上看來童叟無欺,但實際上是給首事的一個“退身法”。

人選後的廟祝其主要職責:一是替楊老爺換龍袍和內衣褲、帽、鞋、靴;二是管理燈火,以保安全不出事故;三是給琉璃燈添油,保護日夜長明;四是每逢初一、十五早晨擂鼓三通,以祈求合境和諧平安;五是每天傍晚打掃場地.清理什物,保證環境清潔衛生;六是保管好各地信士以新換舊的物件,並經常進行翻曬,以防蟲蛀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七是三年屆滿必須辦理移交手續,才可離任;八是短少物件應照價賠償。

舊社會農民收入低微,生活貧窮,點佛燈時只用“八燈,蠟燭,民間俗稱“三拜燭”,意為燃香後拜三拜蠟燭快點完了,故名。當今社會,人們手頭寬裕了,點佛燈也闊氣了,故由當初的“三拜燭”逐步上升為每對蠟燭重十斤、百斤、千斤,甚至萬斤。近年來朝山進香的信士也驟然增加,特別是正月初一,一天一夜,香客就達到數萬人,不亞于福建莆田湄洲媽祖廟的盛典。

廟田

鯨頭楊府廟的廟田為正月廿八的福案所設。據世居鯨頭的黃加位、李賢清、楊德榮、楊仁趾等耄耋老人回憶,在少年時就曾聽到上輩講述擔任福案首事的經歷。鯨頭福案創立于清雍正年間(一七二三~一七三五),至今約二百多年。昔日,籌辦福酒的經費來源是由江南垟、江西垟的三十人人股,即集資設置廟產三十畝田地,每年以田租收入作為籌辦福酒費用,人股者三十年才輪到一次擔任福首(長壽者一生最多只能輪到兩次)。家底殷實者,可操辦豐盛場面,超過部分自理。家底一般者,在田租收入範圍內開支。凡擔任福案首事者,必須在上,一年飼養一隻福豬,正月二十八上殿酬願那天,請紮紙工匠給福豬(宰殺後)的耳朵戴上金紙耳環,耳朵後插一對神花;米塑工匠做米棵“八仙”、“楊家將”等歷史人物(俗稱擺祭),動用八仙桌五至七張(俗稱一張一貢),上面擺設三牲福禮,桌子背後設置紙紮牌坊。酬願隊伍伴隨著樂隊吹吹打打,從主辦人家出發,備燈山一座,鐵皮香爐一個,以供沿途村莊信士點燈、燒紙迎送之用。最後由老人擎香跟隨福案隊伍到楊府廟,請褫公通詞念祭文,祈保地方合境平安。中午福酒完畢.每股份豬肉一刀.約一.五市斤至二市斤之間,米塑人物各一個。最後舉行來年福首交接儀式,移交田產契據。

解放後,楊府廟的田產全部收歸國有,在土地改革期間,分給缺地的貧苦農民,契據當眾焚化。

廟路

即通往楊府廟的道路,古名“龍船路”。顧名思義,是鯨頭新春正月劃太平龍必經之路。廟路的盡頭,楊府廟前原有旗杆鬥四對,于清嘉慶十二年(一八○八)敕賜,(解放後經幾次運動被毀)和樟、榕兩株大樹,歷時二百多年。西首的榕樹被白蟻所毀,東首的樟樹於一九五八年被砍用於造船,從此廟路失去,一道風景線。廟路的起點為鯨頭橋,原名“石拱橋”,始建於南宋年間,位於鯨岷雄偉之山峽,金靈航道之要衝(一九六二年為加寬河道,便利江南與南港的水路交通,拆掉石拱橋下的石閘,從此江南各地的船隻可以直通江西垟各村莊)。鯨頭橋的橋頭兩旁,原有榕樹兩株,為興修南港、江南水利挖掉北首一株,現存南首一株,至今仍然枝葉茂盛,覆蓋全橋。是鯨頭百姓酷暑炎天乘涼歇息的好去處.也是鯨頭的標誌性風物(據一九九八年縣有關部門鑒定,樹齡已達一百七十八歲)。從榕樹下的鯨頭埠通往楊府廟的“廟路”,從前為塊石築就。歷經數百年,香客日夜行走,路面被磨礙發出亮光.且年久失修凹凸不平,給來往行人帶來諸多不便。一九八七年,錢庫信士楊金標、陳士林與本地信士陳達淼、吳傳金、孫步高等人發起重建廟路,鋪設花崗岩石板路面,寬六尺五寸,長二百一十丈。而且,利用建路的餘款新建重簷碑亭兩座,一日:“聖旨亭”,其聯日“古洞光照耀,蒼岩風來儀”;一日“天門亭”,其聯日:“鯨山岌巔千壑秀:靈岩勝跡一泉幽。”上句指鯨山海拔高度三百六十三.四米,山上松柏蒼翠長青、下聯指龍虎溪下有一“龍井”,甕形,口小肚大,潭水長年碧綠(以上兩聯均為筆者撰並書)。龍船路兩旁以楊姓人居多,他們耕種山園以度生計,並賣點香燭以補家庭收入之不足。故鯨頭“楊氏宗祠”于清成豐年間也建在龍船路。每逢會市,各類商販均在路旁擺攤交易,出售各色各樣的農耕器具和日用品。政策開放後,新建的靈溪——宜山公路開通,由五扇信士發起自籌基金,加之各地香客贈助,新建連接宜、靈公路岔口鯨頭新村直通楊府廟的八米寬水泥大道。新村路段取名“紫荊路”,至新橋頭。新橋頭到楊府廟的路段取名“楊府路”。近年又興修鯨頭至流石、後硐宮楊府廟至藻溪;鯨頭至聯友、瑞岩、王公門等內線路段,連接靈宜公路網,大大方便大小汽車往返通行,對雲岩鯨頭發展工副業和旅遊業起了重大的作用。目前,全鄉建有紡織、造粒、塑膠、固特精膠劑廠等四十餘家。

 

廟會鉤沉

四月初一廟會

四月初一,原來不是“廟會日”,是由鯨頭一些老年信士發起倡儀,於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創立的,至今僅有八十五年歷史。四月初一,正處於立夏與小滿兩個節候之間,也是播種和插秧的重要農業生產時間。因當年,這個季節農傢俱緊缺,於是由當地孫維新為首發起倡議,林、王、陳、楊等姓老人和議,創辦四月初一會市,久而久之,便成為鯨頭楊府廟的廟會。四月初一廟會,一為春耕季節農傢俱交流,二為人們忙中取閑享受看戲等文化生活,並聘請江南武術名師來鯨頭進行武術表演。此間還有“做百戲”、“變魔術”、“賣膏藥”等等.筆者童年時曾親眼看到江淮大力士周榮江表演揮舞一百二十斤大刀以及雜技等。本地吳成權、楊立紫(已作古)、秫香排三位拳師也曾舉過此一百二十斤“鐵柄大刀”,至今傳為佳話。在舊社會,會市主要交流買賣的有鐵器、木器、篾器以及其他生活必需品。

鐵器主要有:犁壁、犁鏵、鋤頭、雙齒、控錐、蕃茹插、鋸板、飽刀、菜刀、柴刀、草刀、田圈、割稻刀、火鉗、鐵錘、鐵勺、鐵鑊(規格尺六至二尺四)。其中鐵鑊是名聞江南的雲兜鑊爐韓氏祖傳工藝。據志書記載,韓氏先祖于清高宗弘曆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由福建漳州尤溪遷居我地雲兜,鑄造飯鑊、湯罐、相傳一家人五世同堂,計有六十多人口合夥未有分家。

木器主要有:凳、椅、桌、櫃、貢植、吹甑、萍托、穀耙等。

篾器主要有:萍筇、大小籮筐、籮蓋、蕾茹筇(自栽毛竹自編)、穀篩、篾簟、米篩、笊籬、箬笠(閩語笠鬥),箍桶篾、畚箕、魚籪、初生“百二天”內小孩筇籃(倒窩),百二天至對周坐椅、對周站窩(小孩站立用);大、中、小竹交椅,六合(擔“四樣”走親戚用具)以及多種多樣日常用的籃,如長柄籃、圓籃、扁籃、腰子籃(一般富戶所用走親戚送禮品的籃)等。

農具主要有:水車骨、水車板、水車頭架、犁腳、大小糞桶、糞揭、尿盤以及老式手搖紡車(後改為腳踏)、掮穀風車等。

五月十八廟會

鯨頭五月十八廟會,為紀念楊老爺誕辰而舉行,是全年三次廟會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一次(五月十五至五月十九)。其時,前來酬願進香、看戲、趕集的,人山人海無法統計,少說也有數萬人。主要來自浙南、閩東沿海一帶的漁民與商賈,也有更遠的客人。從五月十八鯨頭停車場的各類汽車牌號看來,有京、滬、蘇、浙、贛、黔、閩、湘、豫、粵、皖、晉等等。五月十八廟會,正處於夏收夏種之前,農家趁此機會趕集,購置農具或傢俱。是非常必要的。如農事上須用的有水車的車骨、車水板、簟、大小籮筐、畚鬥、稻桶、稻桶梯、稻桶簟、谷篩、谷爬、田圈、割稻刀、竹木扁擔;鐵、木、篾工匠所需的刨刀、鋸板、鐵鱧、篾刀、車鑽、斧頭等;家家戶戶日常需用的籃子,如扁籃、園籃、長柄籃、筲箕、腰子籃等。五月十八是入夏季節,人們從集市上購置芋蚊帳、篾席、草席、竹床板,竹交椅,笠鬥,有篾打尖頂笠、平頂笠(俗稱里安笠)。此外還鹹草編草帽、席草編草帽和驅蚊納涼的必需品扇子,有竹篾編的、鹹草編的、席草編的、紙糊的、桐油油的,還有絲綢扇。

今蒼南境內是土紡土織之鄉,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明、清及民國時期的鯨頭會市普遍出售結婚用的大花被和日常的手織裙子、花被單,還有民間常用的“圍身攔”、“手巾布”、“肚兜布”、手織的四方塊裙仔(尿布)等等。如今時代變了,廟會上市的物品也不同了。今年五月十八廟會,筆者逛了一圈市場,目睹各種新款式、新潮流的服裝,有適合於年輕男女的、也有適合於中老年婦女的,還有老年人便裝。特別是各種童裝,真是千姿百態。琳琅滿目。各種現代化玩具有全自動、半自動、會飛、會走、會爬、會發音的,令人眼花撩亂。市場上還擺滿各種化妝品,有高級雪花膏、高級面油、皮鞋油、洗髮劑等,為男女青年服務的東西也進入廟會期間內交流。進入市場的還有家用電器、各種文化用品,如收錄機、光碟、書畫(現寫現畫現賣)等。

十月十五廟會

金秋十月,古稱“陽月”,又稱“小陽春”。據民俗通書萬年曆記載:十月是冬季第一個節候,群眾中曾流傳“立冬、立冬,滿蟬空”的口頭禪。這個月是秋收結束後的農閒時節。鯨頭楊府廟於每年十月十四至十七日演出“額子戲”。相傳唐玄宗開元壬辰年(七五二)十月十五.是楊老爺坐洞修行羽化登仙之日,後人故在此日舉行廟會予以紀念。

鯨頭楊府廟十月十五廟會,鄉風民俗,別具一格。據統計閩東、浙南等地楊府廟大小將近五百座,唯獨鯨頭楊府廟十月十五廟會,要請鄰廟杜三侯王(民間稱:地主廟)聖駕來楊府廟看戲,何況儀式又非常隆重,稱其“請香案”(俗稱:抬香案)。鯨頭楊府廟為何有此舉動,待考。據傳,創建杜三侯王廟:一是說為紀念晉時杜預(二二二~二八四),字元凱,京兆杜陵(西安東南)人(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一是說為紀念里安杜山頭杜天官後裔(二者待考)。據鯨頭村九十五歲老壽星黃加位老先生講述:“少時就聽祖上說曾有‘抬香案’慣例,傳至今天。”可見此慣例遠遠超過百年歷史。杜三侯王廟屬鯨頭三扇管理,此廟正月十三燈上殿至十六燈落殿。筆者幼年時曾隨父輩到“地主廟”慶元宵吃鬧燈酒。該廟日常祀神采用“輪燈牌”的辦法,從年頭到年尾三百六十五天,不管風、霜、雨、雪輪流“點佛燈”,今天輪到張三點佛燈,明日“燈牌”交給李四“點佛燈”,幾百年來天天如此。

鯨頭楊府廟十月十五做戲,前一天由頭扇、二扇共六東負責“請香案”,故每六年輪到一次。在接交之日後,首事的頭等大事就是選定“三、六、九”日,預約或到市場購買“戲頭豬”,即請香案用的公豬一隻。選定後,其豬的腰間需披上大紅綢布,到家時需用百子炮迎接。說來也怪,這只“戲頭豬,從飲食起居至大小便都能善解人意,且乖巧成長,確實令人不可思議。

十月十四“請香案”

十月十四一早,首事召集社民數十人,根據各人的特長委以有關任務,破篾的破篾,紮采的紮采,寫字的寫字、搗糜粢的搗糜粢、搬桌椅的搬桌椅、採辦的採辦,各司其責,有條不紊。被聘的米塑工匠,做米塑“八仙”人物和花卉壽桃五個,每個五斤重,另用二十斤糜粢做一個大壽桃,正面為米塑“老壽星”(如“南極仙翁”)和“捧桃童子”。還須置備壽麵二十廳、壽燭一對、壽酒一鐔以及各種祭品。然後用五張“八仙桌”,桌面上擺設五貢禮品,八仙桌正面掛上刺繡龍鳳或花卉刺繡桌圍,桌面左右兩角按上雕刻木欄杆。“八仙桌”後置篾紮紙糊的彩色牌坊一座,正中橫額貼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海晏河清”、“和諧平安”等。彩色牌坊兩旁襯以兩副對聯:“通四海之財源;賜萬民以福澤”、“民豐物阜家家樂:五穀豐登處處春”,其周圍串上各種紙紮花卉。

十月十四,恭請“杜三侯王”香案後吃罷福灑,首事召集年輕壯漢、划船打槳內行人,安排接戲籠。這是鯨頭楊府廟特有的風俗。首事根據劇團人員、行頭多少,派出河坭船(三把槳)若干隻,到某台基(指宮廟戲臺,通稱台基)接戲籠。凡江南地區演出最後一場戲,既歡迎且又害怕鯨頭楊府廟派人接籠。戲演完三出(折)稍作休息後剛開演時,鯨頭接籠人員即進入其後臺,搬的搬,抬的抬,名義上協助戲班整理行頭,實際上帶有邊搬邊搶的舉動。而當地首事、群眾和劇團人員對此司空見慣,歷來諒解鯨頭楊府廟接籠的習慣,其中也帶有恭敬鯨頭楊老爺的因素。解放前一年,在江南周家車(今江山)曾出現精彩的一幕,戲剛剛演完,一位在“關公掃台”中扮飾關公的演員尚未卸裝、洗臉,外面已喊開船了,他只得身穿蟒袍、肩扛大刀,急匆匆跑到埠頭坐船去鯨頭楊府廟。還有,接戲籠的壯漢們在歸途中奮力揮槳划船爭第一,分乘多隻河坭船的演員們也興高采烈地為各自船隻的劃槳壯漢呐喊助勁。當第一隻船到達鯨頭埠時,第一、第五扇的首事以“三步連”、“百子炮”迎接,併發一個紅包。戲籠到埠,一片歡鬧。人們揹的揹,抬的抬,很快將其運到楊府廟。這時演員們飯畢隨即勾臉化妝,然後步行至楊府上殿(即靈岩古硐)獻演《大八仙》,以示慶賀。後回到楊府下殿,登臺又演《大八仙》。至演完三出(折)彩戲之後,場內“三步連”、“百子炮”響徹夜空.值年頭家發給戲班利市紅包。這種演戲風俗,一直延續至今。十月十四傍晚,信眾列隊恭迎“杜三侯王”到楊府廟看戲,民眾組成的儀仗隊,鳴鑼開道,“三步連”、“將軍令”聲傳山野,大蜈蚣旗頭令中書:“奉旨敕封靈岩古硐楊府上聖”,儀仗隊肩抬五貢至七貢禮品,如三牲福禮、葷素供品、五個花粿、壽麵、壽燭、壽酒,大壽桃安裝在“大糠佬”內由數人抬著走。儀仗隊:一隊從頭扇首事(鯨頭內)家中出發:一隊是從二扇首事(鯨頭)家中出發,至龍船路匯合,兩隊人馬按一、二扇自覺互為穿插,組成秩序井然的大隊人馬。近十多年以來,因楊府大道修成,隊伍出發後至楊府路彙集編隊,徐徐行進,伴隨著禮炮聲、嗩呐聲、馬號聲,浩浩蕩蕩直到杜三侯王廟。先由劄生宣讀祭文,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然後奉請杜三侯王金爐到楊府廟,供奉于楊府銀鑾殿,面對演出中的大舞臺。這次“請香案”所用的大壽桃、壽麵等贈給戲班人員作點心,以表謝意。當晚扛香案回村備辦福酒,以保合境人人身體康寧,萬事如意。

主要禁忌三條:

  凡儀仗隊經過骯髒地帶,村居信士自覺用秋稻桿焚燒、淨化。

  凡月裏底女人.未超過四十天,一律不准接近或窺視經過的儀仗隊。

  凡身體不乾淨的人或神經缺陷的人,不准接近儀仗隊。

十月十六下午。戲演到三出(折)休息時,首事頭頂金爐由老人護駕,吹吹打打恭送杜三侯王回宮,安位原神龕上。同時.請禮生宣讀祭文安位詞,祈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合社平安,天下升平

 

南貨店及其風俗           作者:周功清

舊時的南貨店主要為村鎮的居民提供辦事(紅白喜事)、過節、民間信仰、交際禮儀所用的物事。走進南貨店。最為醒目的是蠟燭架,倒釘在天花板上,長釺上插著一根根蠟燭,煞是好看。講究的,燭架上還精雕細琢。據說,在本縣金鄉.南貨店主怕大暑天蠟燭會融化,就在店裏挖口井,上墊木板.然後擱上蠟燭。一般南貨店前掛著“本店備辦南北果品、兩洋海昧、大金燈料、細芯堅燭”的字樣,所以日常所用的油鹽米醬在這裏是找不到的。南貨店櫃檯不高,成曲尺形,靠牆的是一排櫥子,放各種貨品,櫃檯上方懸一球狀的線球,東西包好,一扯,遞給了買主。

一般的南貨店備有一百多種的物事,但平時很多東西並沒有什麼人買,多為備用。食品一類全為乾貨。包括南北果品、海貨、菜蔬、糕餅、糖類。常用海貨計有蟶乾、明脯(墨魚鯗的雅稱)、蝦幹、螺肉幹、鰻鯗、纖鯗、丁香(小銀魚)、白鯨(此白鯨非彼白鯨,是一種透明的小魚)、贛幹(淡菜千)、海茜(俗稱破網,但這種名稱海頭人最忌,所以又把它叫作海大麥)、紫菜(破網、紫菜本屬植物,只因長於海中,列入葷菜),比較富裕的人家偶爾需要更好的乾貨,店裏有時也進諸如乾貝、海參等珍貴海貨。南北果品也很豐富,南貨有荔枝、桂圓(即龍眼)、蓮子、花生、柿餅,北貨有紅棗、元棗(俗稱黑棗,開店人忌“黑”字,實為紅棗製成)、核桃仁。菜蔬類包括香菇、木耳、金針、筍乾等。糕餅類有餅乾、餅子、豆酥糕(以花生、芝麻為主料,是糕類中最好吃的,一般的店是做不好的。藻溪“裕和”是當時比較有名的南貨店,但他們家的小孩卻去“新仁和”買豆酥餅吃)、炒米糕、炊糕、軟糕、陰糕(糯米蒸的,較軟)、五仁糕、百子糕、狀元糕(家生男孩分狀元糕)、炒米糕、白糖炒(炒米糕的一種,以白糖為佐料)、炒米、油泡棗、芙蓉糖:節時又有月餅、巧舌(農曆七月七的一種油炸的薄似舌頭的麥食,取意:食之可能言善辯)。糖則有白糖、紅糖、冰糖。其餘的如索面(長壽麵)、粉幹。各式紙為紙蓬(最粗糙,一用包裝,二用於去世的老人)、南屏紙(用作草紙,也作煙紙,有時捲煙,有時作水煙的引信)、花箋紙(一作影寫,二作紙錢,舊時老人去世,要送紙一兩刀,上放蠟燭一對,主家的幫人用錢砧在紙上敲出一個個的錢印來,充當冥間的錢幣)、五色紙(紅、綠、黃、藍、黑、白,用於“開火光”)、金銀紙(喜事用大金紙,喪事用金銀紙)。紅白喜事少不了的還有筆墨、菜油、紅粉(兒童過周歲外公送的年糕上須用紅粉點一點)、燈籠、燈芯、蠟燭、鞭炮。過年過節免不了還要賣對聯。

賣這些東西並不簡單,店主須洞悉人情世故,方可把生意做圓。做事的人家購物時,一般帶有褫公開出的單子,黃紙上寫著:“燈籠一對,蠟燭三對,菜油二兩……”只須依樣畫葫蘆,逐樣找出來。辦酒所用的盤腳,也在這裏買齊。一般辦酒是八盤腳,也有六盤腳,所用的有鰻鯗、纖鯗、螺肉於、明脯、螃蟹、花蛤、薄披(熟肥豬肉切成片)、牛肉等,這些倒也罷,大多是約定俗成。但更多的時候卻得步步小心,一不小心就可能說漏嘴,犯了忌諱。比如有人來買壽席(又叫太平席.老人去世後鋪在棺材裏),你問:要幾領壽席?犯了忌諱。當做紅白喜事的人同時來買東西,有經驗的人要把太平席和十二張紙蓬偷偷放在櫃檯裏,怕辦紅事的入看到:當然就更忌放東西時放錯了籮擔。因此開南貨店要到大店鋪當學生,俗話說:要三塊板出來才行。這裏面的學問確實不少,比如紅自喜事,一般是好分的,開火光是白事,人人都懂。但做蘸卻屬紅事。舊時結婚,也需用大金紙,有一個人已結了兩回婚,去南貨店買貨。店主曾在藻溪“春生”學過生意,真正三塊板出身,一不小心,說漏了嘴:“你要多少金銀紙?”問大金紙倒可,但金銀紙不行。主家倒不覺得怎樣,但旁人卻不依不饒,只得放炮掛紅。賠禮道歉。所以你要去當學生。須三年時間。最初去時,學的只是最基本的本事。南貨店到了中午,生意要淡些,學生就要卷紙蓬,卷了一疊又一疊。第二天早上,農村裏的頭面人物或是熟客到來,店主會客氣地讓進店,敬上煙。這樣,學生就要撥開火鍋,點燃紙蓬,讓客人吸一筒。這算是做學生的本色。之後,就是在學生意的同時學禮節。具備了這些本事。才算得上三塊板出來的。

到了逢年過節,南貨店就更熱鬧了。正月拜年,興送包頭,包頭又叫風鼓包,用紙蓬包裹。上小下大,酷似風鼓,禮品就放在裏面,量很少,卻好看。因為送禮的人很多,所以南貨店往往在農曆十二月廿六“做馬牙”,大請師傅,當作過年,接下來就開始忙了,包包頭一直要包到正月。拜年一般送餅乾、炒米糕、油泡棗(條狀油炸物)、柿餅、索面。到七月七,送巧舌,一般是外公送給外孫輩。第一次最隆重,必須送足十二種:椒鹽巧(以椒鹽為佐料,屬巧舌中最美味的)、珍珠巧(細而小,撒滿芝麻)、松巧、麻巧(較粗)、雙麻、馬跟酥(一種菱形的油炸麵食,上面撒滿芝麻)、油酥(又稱小兒巧,製成小孩狀)、餅乾、菊花餅(形似八瓣菊花)、杏元餅乾(以蛋為主料,一面平,一面半圓形)、薄脆、炒米糕、白糖炒、玉蘭片(俗稱風消.年糕切片,油中炸。略透明)。八月十五更有風味,店裏掛滿“大餅畫”,有戲曲故事、吉祥人物、四時花卉,一張畫裏分許多小畫,有完整的故事過程,外公、舅舅來買大餅,就可以挑喜歡的一張,店主把它剪下來,包在大餅上面,用細紅繩系著,連同麻果(中空,外塗芝麻,內放紅糖,在鍋裏煎成)、點心,就是中秋的禮品。

鼎盛時期,南貨店不僅擴大貨源,而且自產自銷。由此,南貨店設置有店堂、帳房、蠟燭間、倉庫,雇有許多師傅、幫工。藻溪“長泰”裏有糕餅房、做面房、倉庫,雇用了十幾個師傅,“長泰”庫房之多,有一個故事見證。一次一個小偷進去了,卻因人來往太多,出不去,只好躲在裏面,呆了半個月,後來在庫房裏數小偷拉的大便,竟有十五堆,才知道小偷躲了十五天。早期,南貨店的經營,與酒店、醬園、水作店,是不相混雜的,各司各職,後來大概出於競爭,或者經濟不景氣,地方上的小店漸少,獨剩下南貨店,但已兼賣醬酒、日常用品,以及小孩喜歡的糖果、小玩意,成了真正的雜貨店。而且收斂原先的嚴肅感,融人了市民社會,成為談天說地的場所。那番熱鬧的景象,成了鄉村又一道風景線。於是,南貨店更多地活在人們的記憶裏。

 

擂鼓相罵保平安          作者:周功清

往昔。每年正月十三到十五,橫陽支江邊的郭家車村和雙樹村的村民就聚集在江兩岸,擂起鼓來,相互喧罵。罵到熱鬧時,全村老少出動,場面嚇人。除了動口,還動手,雙方互扔石子、泥塊,那時候,這江還是很窄的,泥石很容易傷到人。

就這樣,相罵持續了三天時問。當人們擔心這兩岸的百姓低頭不見抬頭覓,今後如何交往時,到了正月十六,渡口上又響起了咿咿呀呀的船槳聲,江兩岸此起彼伏的是阿爺喚孫聲,阿舅呼甥語。原來兩岸還始終連姻,正月裏他們又忙著走親戚呢!渡船上,昨天打罵最厲害的兩個人相遇,不再是怒目相向,而是伸手相互敬煙。

這就是當地的奇風異俗:擂鼓慶豐年,相罵保平安。

橫陽之江的兩邊有兩個村落。江北岸的村落是郭家車村,原屬靈溪鎮瀆浦鄉;江南岸的是雙樹村,原屬渡龍鄉。

不知何時,有一天,江邊突然浮來兩個牌位,兩岸的人趕緊打撈,各打撈上一塊牌位,原來都是“看牛大王”(這是民間信仰裏的一個小神)。雙方都不甘心,想再爭另一塊“看牛大王”的牌位,於是隔岸相罵,由此演繹成民俗。爾後兩岸各自在本村建一座小廟,都為“看牛大王”廟。雙樹村的小廟就在一棵奇樹旁;郭家車村的“看牛大王”廟瀕臨江邊,後來幾次興修水利,疏浚大江,郭家車村的小廟就被拆了。

以後,凡每年正月十三到十五,兩岸百姓就在“看牛大王”廟旁的大堤上,聚眾擂鼓相罵。所罵的物件多是對方在地方上比較有名望的人,或者是比較有錢的人家。這一罵,無形中把這些人的弊病顯露出來,使地方上的人們在為人處事上自會多修德行,而不敢再為所欲為。一年一年的相罵中,兩岸逐漸形成約定俗成的規則:相罵不過三天,到了第四天,雙方不管此前罵得多厲害,都不可記仇,而應該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過一般。由此,這種奇風異俗倒起了保地方平安的作用。到了豐年,人們乾脆在正月的這個日子裏擂鼓慶豐收。確實,兩岸村民上百年來一直和睦相處。兩地隔江相望,互有渡口相通。而兩地村民婚嫁往來不斷。後來,雙樹村在“看牛大王”廟旁建了一個官,這個宮供奉著五顯爺,但它的名稱一直不稱浙南民眾熟悉的“五顯殿”,卻俗稱“相罵宮”。其名稱就是來自這個奇風異俗。後來這段故事在重修雙樹宮時,繪成壁畫,裝飾在“相罵宮”的廂房兩壁。

本來,宮的旁邊還有一棵樹,這樹很奇妙.一樹開雙枝,同幹不同樹。一枝為棠梨樹,另一枝不知名,樹幹有合抱粗,人們也不知這樹是怎樣長成的,只覺得很神奇。地方也因樹得名,稱“雙樹村”。樹旁的宮廟,也被稱為“雙樹宮”。可惜,在五八年大煉鋼鐵期間,這棵樹也被當作柴火給燒了。

這種風俗延續了上百年,至一九六五年時,兩地村民卻因塘堤修築等水利之事而在爭吵中發生了鬥毆,出了人命,於是政府明令禁止這風俗,以免再生事端。由此這種風俗遂絕。

長期的相罵,倒罵出了橫陽之江兩岸村民的交往。為了便於往來,人們在江的兩邊開設渡口。渡口的位置就在“看牛大王”廟上游一百米處。也栽了兩棵樹,一棵是樟樹,一棵是榕樹,對岸的郭家車渡口上也是綠枝依依。歲月流逝,人們在相罵聲中繼續往來,渡口扮演著溝通的角色。可惜、渡口除了兩棵樹外,就什麼也沒有了,碰到颳風下雨,或者赤日炎炎,過渡的人只好苦挨。後來.政府為了方便群眾,就在渡口的塘堤兩邊各建了一個涼亭,因相罵曾引起械鬥,此民俗被禁.為了表達兩岸長期平安的心意,遂命名兩亭為“友誼亭”。

現在,奇風異俗不再,但渡口還在咿呀聲中維繫著兩岸村民的交往。

 

民俗文化三題          作者:鮑克讓

扇子

古往今來,流行於我縣民間的扇子種類有竹扇、紙扇、棕櫚扇、席草扇、鹹草扇、麥稈扇、櫚油扇、鵝毛扇等等,絕大部分由本地的能工巧匠自製。

竹扇扇面由水竹或茅竹削成的細篾絲編制而成,以扁平的竹柄支撐于扇面正中位置,有圓形、四角形或六角形等,扇柄兩邊的扇面編成簡單對稱的圖案,並著色。棕櫚扇由福建、廣東等南方地區購進的乾枯棕櫚葉為原料,順其自然,加工成扇。此扇以原有的葉梗為扇柄,將四展的葉子修剪成圓形,由細篾絲或布包鑲圓邊即成。為了使其更加美觀,工匠有時予以裝飾他們首先用毛筆蘸墨汁在淡黃的扇面上書寫諸如“清風徐來”等字樣,然後將扇面置於悶燈(即加玻璃罩的煤油燈)上面熏烤,待扇面蒙上一層淡黑時,再用清水洗去墨寫的字樣,於是扇面上就出現黑底白字,淡雅素潔,惹人喜愛。過去風行的紙扇多為摺扇,扇面或白、或黑、一般均綴以簡約的字畫,但大都由制扇工匠所為,極少有名家手跡。書寫的除了“清風徐來”之類,還有諸如“掮掮有涼風,日日在手中,年年五六月,夜夜拍蚊蟲”等鄉問俚語式的詩句。畫的則以梅花、蘭花、青蛙、小鳥、遊魚等題材為主,也有畫上山水風物的,故這種扇有“手上風景”之美稱。最為簡捷而叉便宜的要算利用海塗成草曬乾編織而成的成草扇。除了搧風納涼,還有“搧風點火”的功能,人們普遍將其用於灶膛、火爐的鼓風。我縣民間扇藝最為精湛的要算殿堂廟字的儀仗扇,或稱掌扇。這種崩子柄艮扇大,華麗典雅,平時在神靈(地方神)塑像兩旁供奉著,每當神靈塑像因求雨等舊佑出巡,均有人伴隨隊伍,在神靈頭上高擎掌扇。以顯其“朽水泥胎”的威靈顯赫,如蒼南風池東嶴宮的掌扇,上綴一條昂頭舞爪、栩栩如生的盤龍,系一位篾匠高手精製而成,後毀于“文革”期間。我縣流行的扇風俗,比如清末民初的私塾一蒙館先生,每年的端午佳節要給每名人室弟子贈送一把摺扇,其弟子報以紅包一個。新婚夫婦的頭年七月韌七,女方父母要給新婚夫婦及其父母、兄弟(包括配偶)姐妹各送一把扇子 ,第二年(七月七)開始,每次只送兩把扇子。

扇子,是中華文化的產物,大約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據晉人崔豹的《古今注》記載,最早的扇子出現于殷代,用雄雉尾製成,但當時只是一種裝飾品。到了漢代,扇子才開始用於消暑納涼。自魏晉以來,義人雅士在扇面上題詩作畫成了時尚。這種扇面書畫,以書為正面,畫為反面。扇子在戲曲舞臺上作用不小,尤其是京劇演員,持扇通過拿、揮、轉、托、夾。合、遮、抖、撲、拋等動作變化,向觀眾展示了劇中人物的性格、心情等等,梨園稱為扇子功。

隨著空調設備和電風扇進入千家萬戶,扇子的功能正在逐步消失。但作為一種雅俗共賞品位很高的文化產物,扇子的欣賞、審美價值大大超過了原來的實用價值,扇文化應該得到發揚和昇華。

 

竹編

我縣不少山坡溪畔長滿了竹。翠綠的竹,挺拔多姿,飄逸清雅,令人賞心悅目,成為義人雅士歌詠、丹青高手描摹的對象。更為重要的是,竹的用途廣泛,竹製品走進了千家萬戶,小到竹筷、竹籃、竹扇、竹筆筒、竹簫、竹笛、竹籮、竹篩、竹扁擔,大到竹床、竹席、竹簾、竹書架等等,無不是用竹所編紮、雕鑿而成。還有那散落於青山綠水之間的竹亭(蒼南莒溪鎮幽篁亭),飄浮于峽谷碧波中的竹筏,淩駕於溪澗塘河之上的竹橋,掩映於嵐影溪光中的竹樓,環繞於花圃菜園四周的竹籬,都具有其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都是中華民族竹文化的組成部分。

竹的纖維長且韌,富有彈性,是竹編工藝品的原料。歷代工匠們破竹取篾,編紮成各種玲瓏剔透,別具風韻的竹藝術品。蒼南縣民間的竹編工藝品技藝最為精湛的算檻、酒杯、灑瓶、酒壺、茶壺等。墭的用途是盛放敬獻神靈的貢品(故有貢墭之稱),或作為親戚結婚、做壽等需饋贈的“四樣”禮品(即雞、魚、肉、糢糍)的器具,可謂民俗文化的物化。墭有四角形和圓形兩種,兩頭成一擔。每頭由篾制的四格(即四層)疊加而成。兩側自底部至頂部,以竹片夾製成框架,上設銅鉤,便於挑運。墭的工藝水準高低,體現於上格頂蓋的竹編技藝。其上面用黑色篾絲(用篾絲埋於污泥中漚制或用悶燈即加玻璃罩的煤油燈薰制)和本色的篾絲交串穿綴,形成“福祿壽喜”、“吉祥如意”等字樣或鹿鶴同春,雙龍戲珠等簡約古樸圖案。而且,檻的頂蓋周邊都要用同樣辦法鑲編鎖銅圖案(竹編的一種樣式),具有濃厚的裝飾趣味。昔日殷實人家,都請篾匠編紮一副精美的四角形桌罩,其罩蓋上一般以黑、黃兩色篾絲串綴成排列整齊的萬(刑)字閣或“山海奇珍”等字樣,四邊綴以鎖銅圖案,整個畫面自然流暢,疏密有致。而輕巧典雅的湧杯、酒瓶、酒壺等,則用纖細的篾絲編綴完畢後塗上一層清漆(防滲漏),晾乾後即可使用。還有昔現象。匾額,可以單獨使用,但更多的是與楹聯相匹配。如莒溪鎮劉基廟的大廳內,懸掛著諸如王蘧常、周穀城、沙孟海、方介堪、郭仲選、蘇淵雷、張鵬翼等知名人士撰書的“帝師”、“王佐”、“一代人傑”、“功在民間”等匾額和許多楹聯,真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另如碗窯三官廟戲臺上,“以古鑒今”這一匾額,襯以深入淺出,情趣盎然的一副楹聯:情節新奇出人意料,機關巧妙娛我視聽。雲岩鄉鯨頭風景名勝區的古戲臺(系清代建築)上,高懸書以“醒世”字樣的匾額,其兩旁的楹聯為“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亦莊亦諧,耐人尋味。金鄉籍新加坡華僑宋禧和先生為悼念在家鄉逝世的母親,出資在獅山公同建亭。“懷萱亭”這一匾額,伴以暢曉達意的楹聯:寸草難酬慈母恩,一亭長系遠遊情。還有我縣民間布袋戲的小戲臺上,也懸掛著一塊匾額,其上鐫有“黃樑夢”三個字,告訴人們,戲文中演繹的興衰哀榮皆是黃粱一夢,不必當真。匾額兩側的楹聯為,“是是非非非是是,真真假假假真真”,可謂深入淺出,充滿哲理。

匾額,一般為長方形,木結構(今有鋁合金、有機玻璃或以塑膠為原料的匾製品),但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萁寬與長不湊正數,如八十釐米X二米的匝額,實際上只有七九.九八釐米X一.九八米。而且釋、道兩教承制的匾額,不但撰書的內容不同,匾面雕飾的陪襯人物和吉祥物也不同。道觀的匾額通常襯以浮雕的八仙,底部兩個腳座飾以浮雕仙桃,匾面的周邊綴以萬(型)字圖鎖銅圖案。佛寺的匾額,其面上常襯以浮雕十八羅漢,一般上綴鏤雕的雙龍,下綴雙鳳,典雅古樸,引人人勝。匾額的色彩有紅底金字、黑底金字、紫底金字、藍底金字等等,其書寫的字體楷、隸、行、草均可。匾額上題詞的雕刻有凹凸兩種。但由於金字光的折射,凹形的雕刻字樣看起來仍為凸形。許多書法名家撰書的匾額則是山水園林名勝中不可缺少的點綴。如著名書法家趙朴初和謝雲先生(我縣宜山三大廟地方人),分別為我縣鯨頭風景名勝區題寫“楊府殿”和“靈岩古洞”匾:被人譽稱“詩書畫”三絕的蘇淵雷先生為錢庫鎮四面環水,一橋相連的“綠波亭”,江南夢園的“觀瀑亭”,宜球…之巔的“群樂亭”,靈溪公園山上的“晚晴亭”、“半天亭”題寫的匾額等,都為我縣的匾文化增添了光彩。

昔日,我縣各地凡有科舉及第者,官方、民間都贈匾致賀。清乾隆年間,我縣浦亭鄉大亭地方的吳方略(字洪初)得中進士。當時的主考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莊有恭親筆題有“進士”字樣的黑底金字的匾額由官方送至大亭,懸掛于吳宅廳堂(此瓦于文革時期被毀)。

昔日,我地殷實人家或書香門第長輩的壽辰吉旦,有官療和親朋晚輩送匾致賀的鄉風。但不同年階的壽匾題詞內容大有講究,六十歲題為“杖鄉之慶”、七十歲題為“杖國優遊”、八十歲題為“杖朝之慶”、九十歲題為“耄齡鶴發”、一百歲題為“福臻期頤”。民國十五年,平陽知縣傅某,為浦亭鄉溫垂珠先生夫婦壽旦獻匾,匾額上有著名書法家馬公愚所書的隸體“杖聯鄉國”四個金色大字,並鐫刻有“知平陽縣事傅為溫垂珠先生德配粱孺人雙壽大慶”字樣,下首飾以精美的雙鳳牡丹浮雕(此匾也毀于文革動亂期間)。建國後,也有為耄耋老人的壽旦獻匾的盛事。一九九○年四月四日上午,莒溪鎮兩廳村一家農舍的大廳內,紅燭高照,鞭炮齊鳴。副縣長潘竹明帶領有關部門和當地區、鎮的領導向百歲老人楊大金(術匠出身)祝壽,並贈送了書有“共祝期頤”四個大字的壽匾。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