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縣佛教道教傳播
佛教
唐開成三年(八三〇年),性空(俗姓蔡)和皈寂(俗姓柳)二位禪師攜銅瓶、鐵缽到縣境與寧德交界的閩坑嶺傳播佛教,法曹楊鬱和縣人黃俞施山建龜山寺,這是福安修建最早的佛寺。境內所傳佛教有禪宗南宗臨濟和曹洞二個支派。據《龍岩寺碑》和《慈雲寺譜》記載,唐代長安招提上人雲遊至長溪西鄉(今福安市境),宣傳佛理、弘揚佛法。每到一處,先擇地勢優雅幽靜處建茅房作為寄足之地,隨後建造寺廟,從事佛事活動。被《祖堂集》選載的唐代福安籍高僧有靈岩和尚、羅山和尚和山谷和尚三人。靈岩和尚(俗姓陳)和羅山和尚(俗姓陳)均受業於境內龜山寺,靈岩師承岩頭和尚,是六祖慧能所傳第六代法嗣。稍後,山谷和尚(俗姓鄭)在慈雲寺(在賽岐廉首村,唐大順三年建)出傢俱戒,師承保福和尚,是雪峰和尚的徒孫,六祖的第七代法嗣。山谷和尚博通經論,律部精嚴,長於講述百法,他久住浙江,得保福和尚密傳。漳州太尉欽仰其道行,邀他前往宏揚佛事,不久離漳州,遊歷京城,得賜號“山谷”,成為一代名僧。五代間(九〇七~九六〇年),境內共建有寺院二十一座。
宋代,因朝廷重視,佛教趨於鼎盛。福安縣新建寺廟二十一所,寺院佔有大量田產,逐漸莊園化。全縣計有僧人三百余人。
元代,民族矛盾深刻,社會動盪不安,佛教傳播亦受影響,在元代的百多年間,境內僅新建龜山寺和接待庵二所,但卻不乏高僧。縣人元聳禪師(俗姓鄭)在寧德漈山寺剃度後,曆主名刹。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在福州鼓山湧泉寺擔任住持;元貞元年(1295年),入京召對。他四度擔任雪峰寺住持,賜號“佛慧妙辯”,元大德二年(1298年)圓寂。
明初,一度對佛教採取限制措施。洪武年間(1368~1398年),撤並二十六所佛寺,一些佛寺荒廢,時境內僅餘寺院十一所,僧尼人數銳減。明後期,被撤並和荒廢的佛寺相繼修復,僧尼人數有所增加。清初,因朝廷重視,佛教有所發展,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福安全縣共有寺廟八十三所。清後期官府通過獻田助學對寺產加以限制,佛教趨於衰落。而民間燒香念佛卻很普遍。
民國時期,寺院田產多被征作教育經費,除幾處大寺廟尚能維持外,一般寺院中僧尼徒眾人數很少,田產也有限。民國26年(1937年),福安縣只存寺院四十所、僧尼二百人,其中僧一百七十人、尼三十人,只及清乾隆年間僧尼人數的一半。為此,佛教界人士發起自救運動,收到一定成效。到民國34年,全縣佛教寺院恢復到九十多所,但僧尼卻只有一八五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福安有寺廟一〇五處,常住教徒二五九人,其中僧尼一四四人(僧、尼各半),居士一一五人(男25人,女90人)。據1957年福安縣佛教協會調查統計:全縣有寺庵
一〇七所(其中二十三所無常住信徒
);僧尼三一九人,其中比丘僧六十六人、比丘尼二十九人、沙彌三十人、沙彌尼四十八人、優婆塞三十一人、優婆夷一一五人。住寺教徒最多的觀宗庵有二十六人,少的只有一~二人。絕大多數系當地人。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下的十三人,占4.07%;二十六~五十歲的一四三人,占44.83%;五十歲以上的一四五人,占45.46%;年齡不詳的十八人,占5.64%。各寺院在廢除封建剝削和壓迫制度後,僧尼參加生產,自食其力。根據對四十三所寺庵一七〇位僧尼重點調查,其中從事手工業者二十八人,占16.47%;參加農業生產的六十七人,占39.41%;以行醫和從事手工業、副業為主兼作佛事以及靠子女資助的
四十八人,占28.23%;六十歲以上無勞動力的十七人,占10%。80年代起,福安佛教實行“禪農並重”、“禪工並重”,努力發展寺廟經濟,積極培養僧尼人才,佛教界對外友好往來也有新的發展。1988年全縣共有寺廟一六九處,住寺四眾(比丘僧、比丘尼、沙彌尼、居士)一一七三人,其中僧一六一人、尼一八七人、沙彌尼四十八人、住寺男女居士七七七人。1990年住寺四眾一四六四人,其中僧二〇五人、尼四七〇人、居士七八九人(男二六五人、女四二金人
),約占寧德地區住寺四眾的四分之一。
道教
三國時期境內即有道教活動。宋代是道教活動興盛時期。時縣內有鄧、詹(號元成和尚)、陳(孺)三位道士,分別寄寓棲雲寺、仙聖寺和龜齡寺修煉道術,慣用符籙,“驅魔逐疫”,稱三仙師。乾道八年(1172年),有位名叫莊元美的道士,號陀羅仙,能“劍畫鬥文,咒除疾病”,後書偈而化。另有陽頭井後人陳樂仙(一作陳藥山),學有道術,善用符水“驅除瘟疫”。宋淳祐八年(1248年),知縣林子勳在縣城南郊溪口建真慶觀,為境內最早修建的道教宮觀。元代,道教活動仍較頻繁。
明代道教趨於世俗化,但教團道教仍有一定實力,正德年間(1506~1521年),大留(今甘棠鎮)張景真領道會司銜赴京,以符籙聞名,留京被封為真人,各地跟隨他學道術者頗多。
清代,當局限制道教承傳,教團道教漸趨衰落。清末,道會司連紹良住真慶觀修煉。這時期,民間通俗形式的道教很活躍。部分正一派的道士不出家,平時與俗人相同,只在舉行法事活動時才著道裝,人稱“道師”和“巫師”。前者主要替死者超度亡魂,後者主要從事齋醮、祈雨、設壇、“驅鬼”活動,道師人數尤多。
民國時期,教團道教仍有一定的影響。民國09年(1920年),社口人郭細妹(道名明心)為全真道龍門派第二十代弟子,先後在社口建道觀四座,授徒傳教。民國24年,全真道龍門派第二十三代宗師道姑王蘭英到柘榮傳道,傳授靜修內功,從者甚眾。民國26年,福安縣有道觀十一處、道徒二百多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道教徒在政治上享有平等權利。根據1957年調查,全縣有道教三十六個堂、道徒一一九人。其中先天道一〇二人、瑤池道十七人,先天道在家茅女四十二人。“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道教活動一度中斷。八十年代,全真道龍門派再次傳入福安。1990年,福安登記在冊的全真道龍門派道徒七十三人。居住叢林的道徒三十一人,其中乾道八人、坤道十人、居士十三人;居家修煉的居士三十九人。此外,另有坤道五人在外地全真派叢林修煉。福安道教除全真道徒外,還有部分正一派道士。
宮觀
宋淳祐八年(1248年),知縣林子勳在銅冠山麓建真慶觀,這是福安修建最早的道教宮觀。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知縣李有朋將真慶觀遷建縣北,後經多次重修。萬曆年間(1573~1615年),分別在縣城鶴山和南郊溪口橋頭建鶴山觀和東嶽觀。清代蘇陽有崎頭觀和南宮觀。民國26年(1937年),福安境內有道觀十一處。1990年,福安市共有道觀七處,建築物十六座,建築面積六三四二平方米,均為全真道子孫廟。
1990年福安市道教宮觀分佈情況表
宮觀名稱 |
地 址 |
創建年份 |
建築物 |
建築面積 |
真空宮(又稱三清觀) |
康厝秦家店 |
1952 |
2 |
738 |
青松觀(又稱錦屏宮) |
陽頭對岸美人山 |
1978 |
2 |
660 |
景雲觀 |
康厝秦家店 |
1980 |
2 |
240 |
龍源觀 |
社口後溪村 |
1986 |
1 |
220 |
鶴山觀 |
棠發洋鶴山 |
1989 |
4 |
3432 |
三清觀 |
康厝秦家店石枯井 |
1990 |
2 |
270 |
牛童宮 |
賽岐宅裏 |
1990 |
3 |
782 |
寺廟庵堂
唐開成三年(0838年),蔡、柳二禪師在福安與寧德交界的閩坑嶺修建的龜山寺是境內興建的第一座佛寺。是時至唐末的七十多年中,境內共興建佛寺十六所。依次為:龜山寺、棲善寺(又作棲雲寺)、棲隱寺、靈岩寺、龜齡寺、崇仁寺、黛凝寺、石門寺、龍岩寺、雙岩寺、崇福寺、慈雲寺、獅峰寺、曹山寺(宋代改建韞玉禪寺)、文殊院和上東庵。這些寺院構成福安佛寺的主體部分,在歷代佛教的傳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五代時期增建資福寺、寶林寺、南峰寺、禪寂尼寺、東峰尼寺等寺院五所。
宋代,福安縣新建寺庵二十一所,依次為:仁王寺、寶林寺、雲林寺、興慶寺、祥雲寺、支提寺、觀音寺、寶幢寺、報恩寺、鎖泉寺、仙聖寺、青雲寺、白蓮寺、棲靈寺、大凝寺、興雲寺、資聖寺、西林天福寺、五峰寺、羅漢寺、際山寺。元代,有記載的新建寺廟只有龜湖寺和接待庵二所。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整頓佛寺,限制寺院發展,撤並寺廟二十六所,分別併入棲雲寺、靈岩寺、獅峰寺、資福寺和龜湖寺,加上廢寺,時全縣僅存佛寺十一所。其中建于唐代的寺廟保留棲雲、靈岩、獅峰、資福四所,建于宋代的寺廟僅存西林天福寺一所,建於元代的寺廟有龜湖寺和接待庵二所;另有明代新建的天堂庵、仙嶺庵、觀音堂、普光堂四所。至明後期,被撤並的佛寺逐漸恢復,且尼庵空前增加,至崇禎十一年(1638年),全縣共有寺、庵、堂七十三處,其中寺三十五處、庵三十一處、堂七處。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全縣寺、庵、堂、閣增至九十處,其中寺四十二處、庵四十處、堂六處、閣二處。光緒十年(1884年),寺、庵、堂增至一〇二所,其中寺四十三所、庵四十七所、堂九所、閣三所,幾乎前朝所有的舊寺都被修復利用。
民國時期,佛教衰微,部分寺院荒廢。民國26年(1937年),境內有佛寺四十所,僧尼二百人。民國34年,全縣共有寺、庵、堂九十多所,僧尼一八五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安定,人民信仰自由,境內佛教寺廟逐漸修復。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修復並新建一批寺院。1990年,全市有寺庵堂二〇三所,建築物三二二座,建築總面積十三.七七萬平方米。其中現存興建於民國以前的佛教寺廟共有一〇七所,建築物二〇八座,建築面積十.二八萬平方米;1949年後新建的佛教寺廟九十六所,建築物一一四座,建築面積三.四九萬平方米。1949年後所建寺廟以甘棠種德禪寺為最大,建築面積達一.五五萬平方米。
民國以前福安縣興建寺廟分佈情況表
|
地 址 |
創建時間 |
建築物
座 |
建築面積
平方米 |
棲雲寺 |
阪中湖口 |
唐大中元年(847年) |
3 |
860 |
靈岩寺 |
溪潭城山 |
唐咸通元年(860年) |
2 |
300 |
龜齡寺 |
社口龜齡 |
唐咸通元年(860年) |
2 |
455 |
崇仁寺 |
上白石財洪 |
唐咸通元年(860年) |
2 |
1350 |
黛凝寺 |
溪柄井頭岩 |
唐鹹通二年(861年) |
2 |
400 |
石門寺 |
城陽石門院 |
唐鹹通五年(864年) |
2 |
518 |
龍岩寺 |
城陽龍潭 |
唐鹹通十一年(870年) |
2 |
304 |
崇福寺 |
阪中蘆陽 |
唐光啟二年(886年) |
4 |
889 |
慈雲寺 |
賽岐廉首 |
唐大順二年(891年) |
2 |
1620 |
獅峰寺 |
溪柄樓下 |
唐景福元年(892年) |
5 |
15550 |
韞玉寺
曹山寺 |
賽岐蘇陽 |
唐景福二年(893年) |
2 |
1050 |
上東寺 |
甘棠倪下 |
後樑開平三年(909年) |
3 |
550 |
東峰寺 |
甘棠上塘 |
後樑開平五年(911年) |
2 |
800 |
資福寺 |
灣塢仁倉裏 |
後唐天成五年(930年) |
2 |
927 |
寶林寺 |
溪柄馬厝 |
後唐清泰元年(934年) |
3 |
650 |
仁皇寺 |
溪尾林洋 |
宋乾德二年(964年) |
1 |
110 |
保林寺 |
灣塢保林 |
宋乾德四年(966年) |
1 |
200 |
雲林寺 |
溪尾坎下 |
宋乾德五年(967年) |
1 |
30 |
報恩寺 |
溪柄山下 |
宋咸平六年(1003年) |
2 |
360 |
興雲寺 |
溪柄榕頭 |
宋景德元年(1004年) |
2 |
1500 |
天福寺 |
溪柄西林 |
宋景德元年(1004年) |
4 |
1320 |
白蓮寺 |
灣塢爐下 |
宋景德元年(1004年) |
3 |
1100 |
鎖泉寺 |
曉陽鎖泉 |
宋景德元年(1004年) |
2 |
740 |
五峰寺 |
康厝彭洋 |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
2 |
220 |
天竺寺 |
甘棠奎住 |
宋皇祐六年(1054年) |
1 |
100 |
昭明寺 |
灣塢舟山 |
宋開禧元年(1205年) |
3 |
700 |
普照寺 |
康厝 |
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 |
2 |
440 |
觀宗庵 |
韓陽官屯 |
宋寶慶元年(1225年) |
6 |
5649 |
福蘭堂 |
曉陽 |
宋嘉熙元年(1237年) |
1 |
300 |
三寶寺 |
韓陽湖山 |
宋淳祐元年(1241年) |
3 |
899 |
六祖寺 |
溪潭廉村 |
宋淳祐元年(1241年) |
3 |
1320 |
香泉寺 |
韓陽天馬山 |
元皇慶元年(1312年) |
3 |
887 |
欏嚴寺 |
灣塢龜頭鼻 |
元延祐七年(1320年) |
1 |
600 |
蓮峰寺 |
曉陽白雲山 |
明景泰六年(1455年) |
3 |
756 |
金爐寺 |
賽岐蘇陽 |
明成化元年(1465年) |
2 |
798 |
興慶寺 |
溪潭潘溪 |
明成化元年(1465年) |
3 |
1110 |
法山寺 |
溪潭漱尾 |
明弘治元年(1488年) |
2 |
1500 |
法華寺 |
下白石半山 |
明弘治元年(1488年) |
2 |
400 |
五福寺 |
城陽秦溪 |
明正德六年(1511年) |
1 |
80 |
積慶寺 |
穆陽蘇堤 |
明嘉靖二年(1523年) |
1 |
433 |
白蓮堂 |
陽頭 |
明嘉靖十年(1531年) |
1 |
300 |
天堂寺 |
韓陽天馬山 |
明隆慶四年(1570年) |
2 |
907 |
鼇峰寺 |
賽岐店前 |
明萬曆元年(1573年) |
2 |
920 |
景福寺 |
溪柄溪南 |
明萬曆三年(1575年) |
4 |
660 |
龍泉寺 |
賽岐廉首 |
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 |
2 |
680 |
興隆寺 |
韓陽後壟 |
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 |
2 |
900 |
福泉寺 |
曉陽 |
明天啟元年(1621年) |
2 |
380 |
寶元寺 |
溪柄馬厝 |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 |
2 |
432 |
修泉庵 |
城陽岩湖 |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 |
1 |
300 |
隆興寺 |
穆雲隆坪 |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 |
3 |
550 |
玉泉寺 |
上白石佳漿 |
清順治二年(1645年) |
1 |
540 |
龍朝庵 |
曉陽穀口 |
清順治十年(1653年) |
2 |
240 |
祿福寺 |
阪中湯洋 |
清康熙元年(1662年) |
1 |
80 |
三 寺 |
灣塢半嶼 |
清康熙元年(1662年) |
2 |
600 |
仁壽堂 |
城陽上沃 |
清康熙七年(1668年) |
1 |
200 |
西興寺 |
阪中長汀 |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 |
1 |
633 |
福慶寺 |
阪中蘆陽 |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
2 |
697 |
喜雨庵 |
甘棠北門 |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
2 |
570 |
福泉寺 |
溪柄王河 |
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 |
1 |
600 |
清涼寺 |
溪潭洋頭 |
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 |
2 |
1263 |
白蓮寺 |
賽岐象環 |
清乾隆二年(1737年) |
1 |
370 |
靜雲寺 |
溪潭薛阪 |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 |
2 |
800 |
鳳山寺 |
溪潭芹洋 |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 |
1 |
340 |
長華寺 |
灣塢馬頭 |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 |
2 |
362 |
桃源寺 |
溪柄黃蘭 |
清嘉慶三年(1798年) |
2 |
366 |
龍岫庵 |
範坑馬頭 |
清嘉慶五年(1800年) |
1 |
100 |
廉宗寺 |
賽岐廉首 |
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 |
2 |
720 |
翠林庵 |
曉陽東山 |
清道光四年(1824年) |
1 |
300 |
青峰閣 |
曉陽穀口 |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
1 |
300 |
清泉洞 |
穆雲桂林 |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
1 |
660 |
鹹峰寺 |
範坑鹹洋 |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 |
1 |
800 |
浮山寺 |
城陽占洋 |
清光緒元年(1875年) |
4 |
900 |
白雲庵 |
甘棠春雷雲 |
清光緒元年(1875年) |
2 |
530 |
天明庵 |
曉陽盧家 |
清光緒六年(1880年) |
1 |
300 |
慈林寺 |
賽岐利園 |
清光緒九年(1883年) |
3 |
2640 |
福勝寺 |
溪潭阪中 |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 |
1 |
40 |
佳地庵 |
溪潭岑頭 |
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 |
2 |
350 |
隆雲寺 |
溪潭洪口 |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 |
1 |
21 |
華岩寺 |
溪潭周華 |
民國二年(1913年) |
2 |
460 |
金峰寺 |
城陽馬上 |
民國五年 |
1 |
1000 |
金竹寺 |
賽岐金鐘山 |
民國七年 |
2 |
820 |
光明寺 |
溪潭潭頭 |
民國八年 |
1 |
650 |
金山寺 |
潭頭柯洋 |
民國八年 |
1 |
233 |
西和堂 |
穆陽蘇堤頭 |
民國九年 |
1 |
660 |
淨心寺 |
潭頭東昆 |
民國十四年 |
1 |
278 |
淨光寺 |
穆雲桂林 |
民國十四年 |
3 |
660 |
慈雲寺 |
康厝 |
民國十四年 |
2 |
440 |
蓮峰寺 |
甘棠北門 |
民國十四年 |
1 |
360 |
介岩寺 |
城陽中村 |
民國十七年 |
1 |
90 |
守松堂 |
社口後門山 |
民國十九年 |
2 |
400 |
種德寺 |
甘棠北門 |
民國廿一年 |
5 |
15504 |
羅漢寺 |
康厝沃裏 |
民國廿二年 |
1 |
198 |
福泉寺 |
城陽阮家山 |
民國廿三年 |
1 |
100 |
萬壽寺 |
賽岐 |
民國廿四年 |
5 |
6547 |
橋頭寺 |
溪柄茜洋 |
民國廿四年 |
2 |
195 |
松濤洞 |
社口後門山 |
民國廿五年 |
1 |
300 |
如仙庵 |
社口後門山 |
民國廿五年 |
1 |
100 |
富井堂 |
灣塢爐山 |
民國廿五年 |
1 |
300 |
彌陀寺 |
康厝洋溪坪 |
民國廿七年 |
1 |
384 |
端雲寺 |
下白石大梨 |
民國廿九年 |
1 |
320 |
東峰寺 |
範坑東洋 |
民國廿九年 |
2 |
320 |
福善寺 |
康厝沃裏 |
民國卅年 |
1 |
150 |
靈峰寺 |
社口龜齡 |
民國卅年 |
2 |
480 |
回龍寺 |
甘棠小留 |
民國卅年 |
2 |
937 |
極樂寺 |
賽岐金鐘山 |
民國卅六年 |
3 |
1020 |
圓通寺 |
賽岐下港 |
民國卅六年 |
2 |
375 |
五福寺 |
社口龜齡 |
民國卅七年 |
1 |
4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