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霞浦 »

霞浦縣橋涵

作者:佚名  來源:《霞浦縣志》1999.12.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霞浦縣橋涵

古橋

境內古橋,最早是唐代趙仙娘在今北壁鄉四門橋村建的四門橋。該橋長十五米,寬三米,高九.二米,立四墩,各設閘,上鋪石板,旁有石欄,經歷代修理,保存基本完好。宋代建有龍首橋、文翁橋、金波橋、宣化橋、藍溪橋、赤岸橋、安民橋、市橋(又名曲溪橋)、南門橋、福星橋等。其中赤岸橋,在今州洋鄉橋頭村,為閩浙古驛道的重要橋樑,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建,明、清重建,石結構,長六米,墩高二.四米,面寬二.六五米,石板平鋪。元代建有漈溪、攀龍等橋。明代建有東升橋、迎春橋、彩虹橋、歐公橋、吃緊橋、駟馬橋、阮當橋、永康橋、朝天橋、金台橋、月波橋、羅公橋、仙郎橋、黃岡橋、龍溪橋、通濟橋、楊家溪通津橋、太平橋、載俶橋、八鬥丘橋、附鳳橋、石浿橋、塘前橋、官洋橋、崇儒橋、箭坑橋、蝦蛄橋、賜作橋、臨清橋等,結構多為石板橋、石拱橋、石墩木板橋或木拱橋。其中明天順間(1457~1464年)建的臨清橋,在柏洋上萬村,系半圓木拱橋,全長十八.八米,高五.三四米,面寬四.一米,上有橋亭,經清代重修,保存完好;明天順四年(1460年)建的楊家溪通津橋,石板橋樑,長一二三.三米,寬二.八八米,時為閩浙交通要津,後幾經重修,仍毀于水,今存殘橋。至民國初,全縣共建古橋一一六座。新中國成立後,多數古橋改成公路橋涵或鋼筋混凝土便橋。至1990年,全縣尚存古橋六十四座,其中長達五米以上的主要古橋有二十八座。

 

現存主要古橋情況表

橋 名

結 構

橋址

今鄉村

橋長

面寬

孔數

始建

時間

附  注

四門橋

石拱橋

北壁四門橋

15

3

3

唐 代

 

赤岸橋

石板橋

州洋橋頭

60

2.6

10

北 宋

 

慈壽橋

石板橋

溪 南

34

2.5

7

北 宋

原名藍溪橋

福星橋

石拱橋

下滸赤壁

10

2.5

2

北 宋

 

東升橋

平板石橋

松城東關

7

3

1

明 代

又稱二橋

迎春橋

平板石橋

松城東關

5

5

1

明 代

又稱頭橋

月波橋

石台木橋

松城萬賢

10

4

1

明 代

今改建

羅公橋

平板石橋

松城西關

7

4

1

明 代

又名通津橋

太平橋

平板石橋

松城萬賢

15

7

2

明 代

又名吃緊橋,

今改建

東關橋

平板石橋

松城東關

11

5

2

明 代

原名歐公橋,

今改建

臨清橋

半圓木拱橋

柏洋上萬

18.8

4.1

 

明 代

 

西庵橋

平板石橋

松城中乘

12.5

5

1

清 代

今改建

龍津橋

平板石橋

松城西關

6

3

1

清 代

今改建

州下亭橋

石拱橋

松城俊星

36

5

 

清 代

今改建

觀音亭橋

平板石橋

松城西關

7.5

1.5

1

清 代

今改建

洪下橋

平板石橋

松城萬賢

7

5

1

清 代

今改建

永安橋

平板石橋

州洋小嶺

15

2

5

清 代

 

上村大橋

石台木橋

鹽田上村

12

2

4

清 代

 

水頭溪橋

石拱橋

鹽田南塘

45

1.5

 

清 代

 

坡頭橋

石板塘橋

沙江坡頭

6

2

 

清 代

 

雙拱橋

石拱橋

水門小竹彎

42

2.5

2

清 代

 

雉溪橋

石拱橋

牙城雉溪

18

1.5

5

清 代

 

華安橋

平板石橋

牙城後山

44.3

1.6

12

清 代

又稱後山橋

馬宅橋

平板石橋

牙城雉溪馬宅

10

2

 

清 代

又稱雉溪橋

林洋橋

木 橋

柏洋林洋

7

3

1

清 代

又名林家洋橋

西門橋

平板石橋

長春洪江

3.5

1.5

1

清 代

 

盛丁橋

平板石橋

長春大京

30

2.1

 

清 代

 

浮山橋

平板石橋

三沙浮山

20

3

 

清末

民國初

 

 

公路橋

1955年溪柄至後港公路開工後,修建公路橋樑,限於當時的技術水準和戰備形勢,所建造的公路橋,大部分是木台墩木面橋和石台墩木面橋。1964年以後,木橋逐步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或石樑結構橋樑,新建橋樑全部按國家技術標準設計、施工。到1990年,全縣公路橋七十二座,總長一六四二.八九米,其中長二十米以上的二十座,重點公路橋三座,國家投資一六〇萬元。

官嶺尾大橋

位於小浦線霞浦段56K+27M處,橫跨杯溪下游兩岸。1955年始建,為排架樁木結構橋樑。1964年,改建為裝配式鋼筋混凝土T型橋,長一二七.三四米,九孔,跨徑十二.五米。橋樑下部為鋼筋混凝土排架樁柱式墩台,橋面淨寬六米,兩岸引道計五七六.六六米。工程費用五十萬元,全部由國家投資。1965年投入使用。

洪山大橋

位於沙閭線117K+88M處,跨七都溪兩岸,是霞浦縣現有最長的一座公路橋。橋長二〇九.六米,七孔,跨徑二十五米,高十三.二五米,橋面淨寬七米。橋樑上部為七乘二十五米等截面空腹式懸鏈線雙拱橋結構,下部為雙排三柱式鑽孔灌注樁水台橋墩及三排鑽孔灌注樁空腹式橋臺。工程投資六三.二八萬元,1974年12月動工,1975年12月建成通車。

下宮石橋

在長春鄉長溪村水尾宮長溪入海處,為石砌墩台的空腹式石拱橋。1974年動工,1975年建成。橋長六一.五米,三孔,跨徑十五米,面寬六米,是霞浦最長的公路石橋。

  

全長二十米以上公路橋樑情況表

線路名稱

橋  名

所在鄉村

結構形式

橋  長

橋面
淨寬


建成年份










花園裏橋

三沙隴頭

石 拱

料石V型

27

3

6

7.1

4.8

1960

1964

新橋頭橋

水門青嶴

實腹石拱

料石V型

20.45

2

5

6.1

5.4

1960

1964

後港中橋

州洋後港

鉿T型梁

鉿架樁

84.36

6

14.03

6

6.7

1960

1964

院前橋

州洋青福

石 拱

塊石V型

26.8

1

15

6.3

5.5

1955

1964

太平橋

鹽田村裏

石 拱

塊石V型

23.5

1

13.2

6.5

4.3

1955

1964

官嶺尾大橋

鹽田官嶺尾

鉿T型梁

鉿排架樁

127.34

9

12.5

6

9.34

1955

1965



牙城橋

牙城

石 拱

石台樁

46

1

 

7

 

1979

 

洪山大橋

牙城洪山

懸鏈線雙拱

鉿排架樁

209.6

7

25

7

13.25

1975

 

沙頭橋

州洋沙頭

T 梁

料石V型

44.22

3

12.96

7

4.45

1988

 

溪頭裏橋

長春長溪

石 拱

塊石V型

40

1

25

6.5

5.2

1967

 



路口橋

崇儒路口

石 拱

石台墩

31.44

2

10

6

3.1

1960

1969

崇儒橋

崇儒

石 拱

料石V型

32.4

1

20

6.2

6

1960

1971

阪頭橋

柏洋阪頭

石 拱

石台墩

21.6

1

10

6

7.2

1960

1969

福壽亭橋

柏洋長岩

石 拱

石台墩

30

3

7

6

7.2

1960

1969

沙閭支線

南門橋

松城萬賢

鉿板梁

石台墩

27.2

2

12.1

6

5.2

1960

1964

野貓嶺橋

松城野貓嶺

鉿板梁

塊石V型

62.6

3

15.46

7

 

1960

1979

長滸線

下宮石橋

長春長溪

空腹石拱

石砌墩台

61.5

3

15

6

 

1975

 

柏溪橋

下滸柏溪

鉿T型梁

石台墩

34.6

2

11.2

4.5

 

1975

1980

鹽坡線

鹽田橋

鹽田

鉿T型梁

塊石V型

55

3

12.7

6

 

1979

 

羅江線

羅江橋

州洋江邊

鉿 梁

塊石V型

57.55

2

25

7

 

1979

 

 

鄉村路橋

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農田基建、城鄉建設,以生產大隊(行政村)投資為主,採取“民辦公助”方式,建造一批人行橋,即鄉村路橋。至1990年,全縣共有鄉村路橋四十八座,其中石橋十六座、木橋一座、鋼筋混凝土橋三十一座。

松城鎮 八十年代建鳳凰池橋,氣象弄橋,古井弄橋,張家弄橋,銀行弄橋,酒廠橋,州前嶺橋,紡織廠橋,三八弄橋,關帝廟市場東橋、西橋,下弄街一橋、二橋,登仁坊弄橋,河尾弄橋,西關直街一橋、二橋、三橋、四橋、五橋、六橋、七橋、八橋。1990年建王爺宮市場東橋、西橋,王爺宮一橋、二橋。

州洋鄉 五十年代建丁步頭橋,1972年建利埕橋,1980年建下村拱橋。

崇儒鄉 1959年建崇儒橋,1980年建東杞拱橋,1987年建上村橋。

柏洋鄉 1972年建溪兜橋,1973年建溪兜裏橋、長岩橋、長步頭坑橋,1984年建黃土丘橋、周厝坑橋。

鹽田鄉 1972年建村裏橋,1973年建南塘拱橋。

牙城鎮 1980年建東街頭拱橋。

溪南鎮 1972年建鎮江碼頭橋。

下滸鎮 1984年建延亭橋。

北壁鄉 1984年建白頭橋。

三沙鎮 1983年建溪坑橋。

沙江鎮 1984年建村後橋。

海島鄉 1984年建文澳橋。

 

涵洞

1955年,修建福安溪柄至霞浦後港公路,同時建造涵洞。翌年四月竣工通車,全長六〇.五三公里,有涵洞八十六道,平均每公里有涵洞一.四二道。1958年08月,霞柏公路破土動工,接著霞閭、霞沙公路相繼開工。沙閭線霞閭段長六十公里,有涵洞二二八道,平均每公里有涵洞三.八道;南屏至溪南公路,長二六.四公里,有涵洞一三五道(其中大石拱涵十二道一六五.四米長,蓋橋明涵三道十二米長),平均每公里有涵洞五.一道;霞柏線三八.七五公里,有涵洞一〇七道,平均每公里有涵洞二.七六道;沙閭線水門至牙城段不足二十公里,有涵洞一五六道,每公里平均有涵洞七.八道。至1990年,全縣公路計有大小涵洞一三三九道,平均每公里有涵洞二.六道,其中小浦線霞浦段橋樑多,涵洞較少。

 

磴步涬路

磴步頭磴步,在州洋鄉下村村,共一〇一齒。

竹下磴步,在州洋鄉竹下村小澗溪,共三十六齒。

石浿塘磴步,在州洋鄉青福村,兩岸起步各有一二十齒,中間激流以亂石代磴,枯水可行。

上村磴步,在崇儒鄉上村倒流溪,五十年代建橋後,少有人行。

左嶺磴步,在崇儒鄉左嶺村。

小馬溪磴步,在沙江鎮小馬村,磴齒不甚齊全。七十年代通公路後,行人稀少。

□港磴步(亦稱下徐磴步),位於水門鄉下徐村,共九十五齒。

鼻仔頭磴步,位於溪南鎮台江村鼻仔頭溪。

南山邊磴步,在長溪三河松城鎮俊星村境,有五十多齒。

河中磴步,在長溪三河松城鎮俊星村境,有四十多齒。

竹江涬路,在沙江鎮竹江至小馬海塗上。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竹江人鄭志鼇獨資創建。東西走向,全長近四公里,寬一米多,以石板鋪於灘塗上,途經七條小港汊,均架石便橋,每隔一段路旁設石垛,供挑擔交會時避讓。涬路以潮退後能在海塗上步行如陸路而得名,漲潮時不能通行。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