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縣畲族風俗
霞浦畲族遷居境內後,雜、散居於漢族地區,長期受漢族民俗文化影響,尤其新中國成立後,民族關係和畲族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許多畲族風俗習慣逐漸漢族化。到八十年代末,畲族風俗習慣除服飾、婚嫁、節慶、信仰等方面保留部分傳統民俗特色外,其他多與漢族習俗相同,有的只是物質條件上形成的微小差異。
傳統節日
春節
正月初一零時,畲村各家爭先“開正”:爭點第一支香,爭挑第一擔水,兆事事領先吉利;小孩爭先上山搖毛竹,期望快快長大;主婦撥開灶膛“隔年火種”,堆上幹枝葉讓其自燃,寓自然興旺。當天,鄰里串門賀歲,主客圍坐火堆旁,邊吃茶點邊烤火,俗稱“看家火”。在初五以內,多舉行祭祖,俗稱“做頭祭”,祭畢聚餐,俗稱“食太公飯”。春節期間,男子主動操持家務,讓婦女歇年。青年男女成群結隊赴會賽歌,或串門唱和,或攔路盤對。春節結束,舉行“開年駕”送年。
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俗稱“做十五”。各地畲族歌手相邀赴水門半嶺觀音亭,舉行元宵歌會。溪南牛膠嶺等畲村,還舉行隆重的敬神敬祖活動。
三月三
農曆三月初三,俗為“上巳節”,舉行敬天地、祖宗活動。山區畲民還取烏飯樹葉熬湯煮飯進食,俗稱“食烏飯”。
清明節
農曆清明日至穀雨前,擇日清掃墳墓,用糍製成錐形、餃形或盤瓠形象的“三陀冥齋”供品祭祖。
五月節
農曆五月初五,又為畲族“盤護忠勇王”神誕。多在廳堂擺設香案,上供“菅粽”或“橫巴粽”,隆重祭祖。
封龍節
農曆夏至後第一個辰日,亦稱“分龍節”,畲族青年男女雲集,舉行賽歌盛會。
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畲族鄉村多舉行賽歌、祭祖活動。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畲族男女青年成群結隊登高,舉行歌會,其中到小洪山、目蓮山登高、賽歌的人數最多。
祭灶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舉行祭祀灶神活動。有些人家在夜深時把破爛衣服或熬藥碗悄悄拋棄野外,俗稱“送窮”、“送病”。
民族服飾
上衣
畲族女子上衣,布色純黑,傳統式樣分西路式、東路式二種。
西路式,流行於縣西、南、中部和東部一些畲村,是霞浦畲族的代表服式,故又稱“霞浦式”。式樣為左、右衽斜角大襟式小袖服,比漢裝偏長二寸許,小立領、無口袋,前後衣片等長,可正反兩面穿用。領口釘一銅質或銀質圓扣,繡花若干組,分“花領”、“一行領”、“二行領”、“三行領”。服鬥刺繡紅花1~3組,分稱“一紅衣”、“二紅衣”、“三紅衣”。衽角至腋下以布條制琵琶帶系結,衣衩內緣和袖口亦繡制花邊。老婦和少女裝花飾偏少。
東路式,又稱“福鼎式”,流行於縣東部水門、牙城、三沙等地大部分畲村。為右衽大襟式小袖服,複領,領口較高,只供單面穿用,其他與西路式相似。盛裝領口添加兩紅絨球,俗稱“楊梅花”,布托葉十餘片;右大襟有兩條紅飄帶,袖口裝飾花邊,有的在衣後裝飾銀制小薄片。
男子上衣,普通裝色黑(青)或藍(靛藍),式樣同漢族。結婚禮服,多靛藍色,通常為右衽大襟無領長衫,裾長過膝,領口及大襟釘銅扣或布紐扣五枚。有的在胸前刺繡方形盤龍圖案,四周滾鑲紅白相間的添邊,衩口繡以雲紋。隨葬禮服,式樣同婚禮服,俗謂“死人扮禮身”。
褲子
畲族男褲色重靛藍或黑,女褲重黑色,式樣同於漢族。有的女褲稍短,至小腿之半,稱“半長褲”。
大裙
畲族女子結婚專用。有筒式和圍式兩種,皆黑色、素面、四褶,長過腳背,故又稱長裙。婚禮時,系於衣內,同時系束寬大的綢布腰帶,或系佩藍色綢花。今多改穿紅色長裙。
圍裙
圍裙即畲族婦女勞作所用圍兜,俗稱“攔身裙”,由裙頭、裙身、裙帶組成。西路式裙身黑色,呈梯扇形,上方及腰線兩側鑲紅、黃、藍、白、綠等色相間的添條彩邊,沿彩邊刺繡圖案,多一式兩層次,呈馬蹄形;裙頭藍色,兩端布耳系裙帶,帶末端為穗狀。東路式裙身長方形,通常上中部加一層淡綠色綢布為裝飾,裙帶為編織有幾何或文字紋樣的花帶。
綁腿
綁腿又稱腳綁或腳暖,畲族婦女用於裝飾小腿部,兼有防護、保暖作用。綁腿多用白色龍頭布縫製,呈三角形,通常高二十八釐米,長五十五釐米,末端有紅色纓絡和紫紅色長襟,包紮後紅纓絡垂於小腿上。七十~八十年代,逐漸少用。
鳳冠
鳳冠又稱“公主頂”,是畲族女子結婚和隨葬的專用冠戴。冠體正中上部裝飾一精緻銀框小方鏡,配以微型剪、尺、書、鏡等,寓趨吉辟邪之意。冠頂呈金字塔狀,貼綴銀片若干,左、右、後側掛銀蝶、銀片串、料珠串等飾物,頂端裝飾二片三角銀片和紅纓絡。鳳冠所用銀片均鏨鑿吉祥圖紋。婚禮鳳冠,另羈系一塊長方形銀牌與九串薄銀片組成的銀飾遮面,宛如垂簾,俗稱“線須”。東部地區的鳳冠,表現畲族圖騰信仰,形似牛角,有側垂葉、後脊和飄帶、木簪、銀片、料珠等構式構件。
帽子
畲族男子專用於婚禮與隨葬的黑緞宮帽,俗稱“紅纓帽”或“紅包帽”。帽沿寬且外敞,頂綴直徑約二釐米的銅質圓球或紅布球,並系以紅纓穗。民國以來,漸改用圓沿禮帽。
鞋子
畲族傳統鞋子,為圓口、黑布、千層底或木底,有外突紅色中脊的“有鼻鞋”。女子專用中脊一道、方頭“單鼻鞋”,鞋口邊緣繡花或以色線鑲制,男子專用中脊二道、圓頭“雙鼻鞋”。民國以來,傳統有鼻鞋多作為婚禮與隨葬專用鞋,平日用鞋與漢族相同。
髮型
畲族男子髮型與漢族無異。女子傳統髮型:未婚少女通常盤梳成扁圓形,以兩束紅絨線分別飾於發角、發頂,額前留“劉海”。或以紅絨線夾雜發中,梳辮挽盤頭上成圓帽狀。已婚婦女,西路式髮型為古典式畲族“盤龍髻”,又稱“鳳凰髻”,以竹籜捲筒、紅絨線和大量假髮夾雜紮成盤龍狀高髻,大銀笄橫貫發頂中央,髮式猶如蒼龍盤臥,昂揚屈曲,獨具一格。東路式少婦髮型,前部梳攏于左耳上,後部盤於頭頂,額上裹青帕;中老年婦女則在腦後綰髻,大而扁平,外罩發網,額上裹青帕。
首飾
霞浦畲族婦女的傳統首飾多為銀製品,主要有頭笄、頭簪、頭釵、頭花、頭夾、耳環、耳墜、耳牌、戒指、手鐲、腳鐲、胸牌、項圈、肚兜鏈等。其中:頭笄長約十釐米,形如二片垂葉連成的彎弓,上鏨鑿圖騰花紋;頭花上鏤人物、動物圖案,製作精細;耳環形如倒置的問號。八十年代,金首飾逐年增多。
婚嫁習俗
霞浦畲族婚俗,獨具一格的有“做表姐”、“做親家伯”和成親習俗中的部分禮儀活動。
做表姐
畲族姑娘出嫁前,按婚禮盛裝打扮,到母舅家做客半個月至三個月,藉以探望親友和學習對唱畲歌,稱“做表姐”。舅家邀請村中善歌的年輕小夥子陪伴外甥女學歌練對,按程式學練對唱邀請歌、小說歌等,以便婚禮會歌和婚後參加各種賽歌活動。
做親家伯
男方在成親前兩天,請一出眾歌手作“親家伯”,與媒人一道送“盤擔”到女家。當晚,女家設宴招待。席間,女家遣一婦女,一手端盤,盤中放大蝦、豆腐、肉骨、二條紅帶;一手執火把伸到“親家伯”胯下,俗謂“抓石□”(古為火把引石□跳躍,親家伯須把石□抓住),向“親家伯”討喜錢。雙方以歌代言,討價還價後,“親家伯”將預備的紅包用盤中紅帶系好,由對方分發給席上親友。席罷,“親家伯”與女家歌手舉行會歌、答唱,分出輸贏方休。若“親家伯”輸,便接受對方的友善“處罰”。
成親
霞浦畲族古老的迎娶禮俗,由新郎率若干儐相,漏夜提燈籠往女家迎親。新娘穿草鞋、打雨傘,由兄弟與伴娘相陪,午夜離開娘家,隨新郎徒步而行,俗稱“走嫁”。改行花轎迎娶後,當花轎到達女家時,女儐即上前攔轎盤唱吉利歌,兒童上前“討轎包”,新娘開始哭嫁,唱《哭嫁歌》。唱罷,梳妝,再唱《梳妝歌》。繼之,舉行新娘跪拜祖先、父母、與兄弟“分飯”、唱《祝福歌》“分五穀”、家人哭唱“啼發家”、新娘哭唱“啼上轎”等禮儀,而後起轎上路。新娘至男家“拜堂”成親,新郎行跪拜禮,新娘只揖納“萬福”。婚宴至半席,新娘出廳為賓客敬茶,女歌手代唱《敬茶歌》。客席散後,開設“新郎酒”。入席者通常穿長衫戴禮帽,席間每個程式皆唱誦歌令,並輪番與洞房內新娘、伴娘盤對喜歌。水門茶崗等佘村還有十男十女盤歌陪唱等禮儀活動。酒席至“下四盤”(最後四道菜)轉入鬧洞房。叫門、進門、翻床、找“鳳凰蛋”等,每個程式都唱誦相應歌令,終合唱《喜慶歌》,再回廳續席吃“下四盤”。次日晨,新婦下廚房,剖南瓜“開金”,取籽包于圍裙交給婆婆,稱“阿嬤抱孫”。第三天“回門”做客,住二~四天返回,婚禮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