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武夷山 »

潁川堂陳氏宗譜世達公派下(部分)世系傳

作者:佚名  來源:陳萬眾  更新時間:2012年04月15日

潁川堂陳氏宗譜世達公派下(部分)世系傳

1世:陳達(247—329)匡公次子,(原名世達,因避李世明諱而改),字大義。西晉時期人。魏齊王(曹芳)正始八年丁卯( 247年)生。時逢八王混戰,匈奴、羯起兵反西晉,當長江中、上游陷入大混亂之時,江南還是較安靜之地,中原部分士族和民眾開始渡江避難。晉懷帝永嘉元年丁卯( 307年)七月,以琅琊王司馬睿為鎮東將軍,都督揚、江、湘、交、廣五州諸軍事,駐建鄴(今南京)。建興四年丙子( 316年),湣帝被俘,西晉亡。次年南方官僚與南逃之北方士族擁立司馬睿為晉王,是為元帝,建都建康,史稱東晉。南遷時,陳達以丞相掾,曆太子洗馬,出任長城令(今浙江長興縣)。悅其山水,遂家居下若裏。嘗謂所親曰:“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二百年後,吾子孫必鐘斯運”,後果如所言。東晉成帝鹹和四年己醜( 329年)十月卒。娶仲氏,生子二:康、於。

2世:陳康( 267—?)達公長子,字永寧,東晉時期人,西晉武帝泰世三年丁亥( 267年)生。晉元帝初至江南,利用北方士族武裝力量和重用北方士人,穩固政權。因此,陳康繼為丞相掾,名聲昭然。娶徐氏,又汪氏,生子二:英、雄。

3世:陳英( 296—?)康公長子,字時亨,西晉惠帝元康六年丙辰( 296年)生,仕晉,為盱眙(今江蘇盱眙縣)太守,政聲洋溢。卒於官。娶歐陽氏,生子:公弼。

4世:陳公弼(320—404)英公之子,字伯輔,東晉元帝大興三年庚辰( 320年)生。仕晉,官至尚書郎。協修法制,揆明典章,江右偏隅,稍至小康。安帝元興三年甲辰( 404年)七月卒。娶唐氏,生子:鼎。

5世:陳鼎( 345—?)公弼之子,字元用,東晉穆帝永和元年乙巳( 345年)生。仕晉,官為步兵校尉。狀貌魁梧,議論英偉,才智俱優,時稱賢宰輔。娶劉氏,又高氏,生子三:桉(譜作安)、定、寧。

6世:陳桉( 371—?)鼎公長子,東晉簡文帝咸安元年辛未( 371年)生,南朝宋武帝時(420—422),拜散騎常侍。生三子:高、太、洪。洪遷居江西新建。次子、幼子,舊譜有載,俱未詳。

7世:陳高( 398—?),桉公長子,字世仲,南朝宋時人。東晉安帝隆安二年戊戌( 398年)生。為散騎侍郎。娶湛氏,生子一:泳(一作允)。

8世:陳泳(422—501)高公之子,字可久,南朝宋時人。宋武帝永初三年壬戌( 422年)生。仕齊,任懷安令(一作淮安令)。勤于民事,桑麻布野,德政俱佳。卒于南朝齊和帝中興元年辛巳( 501年)。娶沈氏,生子二:猛、伯先。

9世:陳猛(445—485)泳公長子,字仲戒,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乙酉( 445年)生。仕梁,任長安太守,一說為安城(今廣西賓陽東)太守。據傳,有術士於徽州績溪修文鄉,見一吉地有王氣,後過吳,幸遇陳猛待之殊,厚又多其德,遂獻其地曰天子墓,所曆三世。陳猛卒于南齊武帝永明三年乙丑( 485年),引舟逆江數百里葬於其地。今堂封尚存。娶唐氏,又胡氏、馬氏,生子二:道臣、道卿。

   陳伯先,永公次子。官明城太守。娶趙氏,生子:嶠。

10世:陳道巨( 464—?)猛公長子,(譜作道臣)字紹虞,諱夔,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甲辰( 464年)生。仕梁,官至太常卿。娶陸氏,又於氏,生子:文贊。墓葬長城理箬寺後,後尊為陵。10世:陳道卿,猛公次子;仕梁,官至太守。娶曹氏(一說宋氏),生子二:文輔、文英。後不詳。

11世:陳文贊( 480—?)道臣之子,(《陳書•高祖紀》作文瓚),字師錫,南齊高帝建元二年庚申( 480年)生南梁時,贈侍中。梁敬帝太平二年丁醜( 557年),陳霸先受梁禪,改元永定,追封為景皇帝,廟號太祖。卒葬長城西北五裏,墓號瑞陵。娶湛氏,又魏氏、蔣氏,生子三:談先、霸先、休先。

12世:談先( 499—?)文贊公長子,(《陳書•二八》作道譚),字興治,南齊東昏侯永元元年己卯( 499年)生。仕梁,官至東宮直閣將軍。初,高祖(霸先廟號)追封胞兄為始興昭烈王,後其子頊表追為皇帝。葬長城縣西北五裏,墓號明陵。娶丁氏,生子二:蒨(曇茜,茜同蒨)、頊(一作曇頊)。

12世:陳霸先(503-559)文贊公次子,字興國,小名法生,南朝陳創建者,西元557—559年在位。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癸未( 503年)生。霸先身長七尺五寸,少倜儻有大志,不事生產;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多武藝,明達果斷,為時人所佩服。太平元年( 556年)九月,任梁丞相、錄尚書事、鎮衛大將軍、揚州牧、晉封義興郡公。次年九月,為梁相國,封陳公,十月進封陳王,同月,迫梁敬帝禪位自立,仍建都建康,以姓為國,號為陳朝,改元永定,降封梁敬帝為江陰王(後被害)。在位三年期間,為政寬簡,但政局仍不穩定,時南方經濟稍有恢復。永定三年( 559年)六月,病死于建康旋璣殿,葬于萬安陵(今江蘇南京石馬沖)。諡武皇帝,廟號高祖。卒後,兄談先長子陳蒨繼位,即陳文帝。霸先娶章氏(一說配王氏),生子四:克、昌、立、權。

   陳休先,文贊公三子,字興康,梁文德主帥。後封昭傑王,改南康忠壯王。娶尤氏,又余氏、沈氏,生子五:曇朗、擬、袞、晃、炅。

13世:陳曇蒨(522—566)談先公長子,(《唐表》作曇茜),字子華,西元559-566年在位,為文帝,是陳朝第二位皇帝。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壬寅( 522年)生。少時沉敏有識量,留意經史,武帝甚愛之,常稱為吾家英秀。太平二年( 557年),封臨川王,後即帝位七年,改元天嘉。在位期間,擊敗湖州刺史王琳與北齊永嘉王蕭莊聯軍,收復江、郢二州,又平定陳寶應等割據勢力,進一步穩定和鞏固陳朝政權。天康元年丙戌( 566年)卒。年僅四十五歲。葬永甯陵(今南京市)。有男十三。長子:伯宗,先封臨海王,後即帝位二年多被廢,史稱廢帝,為南朝陳第三任皇帝。其餘俱封王,各鎮其地。

   陳曇頊(530—582)談先公次子,(《唐表》作曇頊),字紹世,陳文帝蒨之弟。西元569~582年在位,陳朝第四任國君,為高宗孝宣皇帝。南朝梁武帝大通二年( 530年)七月生。為人寬洪大度,淵敏軒豁,多智略,有勇力,善騎射。梁元帝時為直閣將軍,入侍江陵為中書侍郎。承聖三年( 554年),西魏攻梁陷江陵,被俘入關右。陳代梁,武帝永定元年(此年十月之前還是梁太平二年),遙襲封始興郡王。文帝即位,改封安成王。天嘉三年( 562年),頊自北周還,授侍中、中書監、中衛將軍、遷使持節,都督揚、南徐、南豫、東揚、北江五州諸軍事,進號驃騎將軍。次年,加封儀同三司。六年,遷司空。天康元年( 566年),廢帝伯宗立,拜司徒、任尚書令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光大二年( 568年),進位太傅,加殊禮。次年,因廢帝年幼仁弱,遂以宣太后的名義稱文帝遺志廢其為臨海王,自立為帝,改元太建。在位期間,與北周通好,聯合進攻北齊。太建五年( 573年),令吳明率兵北伐,攻佔北齊數十城。但在收復淮南失地之後卻滯兵不進,坐失統一中原之良機。九年( 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次年,與北周戰于彭城,大敗,淮南之地複失。十四年壬寅( 582年)正月卒,年53歲,葬顯寧陵(今江蘇江甯縣牛頭山)。諡宣帝,廟號高宗。有男四十二:長子叔寶(後主)、二子叔陵(始興王)、三子叔英(豫章王涪陵太守)、四子叔堅(長沙王遂甯郡太守)、五子叔卿(建安王都官郎、上黨通守)、六子叔明(宜都王鴻臚少卿)、九子叔獻(河東王子孝寬為汶城令)、十一子叔齊(新蔡王尚書主客郎)、十二子叔文(晉熙王宜州刺史)、十三子叔彪(淮南王)、十四子叔重(始興王太府少卿)、十五子叔儼(尋陽王)、十六子叔慎(岳陽王)、十七子叔達(義陽王隋朝為絳郡通守,唐朝為禮部尚書)、十八子叔雄(巴山王)、十九子叔虞(武昌王高苑令)、二十子叔平(湘東王胡蘇令)、二十一子叔敖(臨賀王儀同三司)、二十二子叔宣(陽山王涇城令)、二十三子叔穆(西陽王)、二十四子叔儉(南安王)、二十五子叔澄(南郡王靈武令)、二十六子叔興(沅陵王給事郎)、二十七子叔韶(岳山王)、二十八子叔純(新興王河北令)、二十九子叔謨(巴東王)、三十子叔顯(臨海王鶉觚令)、三十一子叔坦(新會王涉縣令)、三十二子(叔隆新甯王)、三十三子叔榮(新昌王內黃令)、三十四子叔匡(太原王壽光令)等。

 

族裔:陳萬眾QQ337569630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