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節慶習俗
傳統節日
春節
武夷山市民間以立春為新的一年起始,民諺說:“新春大似年。”立春到來,家家舉行“迎春接福”禮儀,每家在廳堂近天井邊,設立桌幾,講究的人家還要在桌幾前沿圍上精緻的繡花圍布,桌面上除擺一碗充實凸尖的米飯和酒、茶外,還用碗或缽盛細沙植上蔥、白菜或冬筍,端擺案頭。米飯、蔥、白菜、冬筍的腰間,箍上一圈紅紙條以示吉祥。立春時刻到來之前,家家挑水灌滿水缸,稱為“冬水”,用此水浸粿,則米粿不易發黴。立春後的水(不分河水井水)稱為“春水”,浸泡食物容易發黴。
立春之時,家家儀式擺畢,焚香燒紙,燃放爆竹,頂禮膜拜。堂壁上貼上春牛圖及“迎春接福”條幅,祈禱春至福臨,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擺設到元宵撤除。
農曆十二月廿三日和廿四日,為民間送灶神日,昔分官家廿三日,民家廿四日,簡稱“官三民四”,所謂“官家”指有人做過官吏的家庭和考取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家。這種活動由各家自行安排進行,儀式是將廚灶打掃清潔,在灶前擺上魚肉等菜肴和酒茶(茶用茶葉),再將新灶公神像更換上,如無灶公神像則用大八開的紅紙寫:東廚司命府君香位,左聯:上天奏善事,右聯:下地降吉祥,然後點香燃燭焚化金銀箔、紙錢,頂禮叩拜,懇求灶神上天奏本時,隱惡揚善,來年為本家帶來大吉大利。至除夕年宴前,儀式如上述,迎接灶公爺下凡過年,然後家人才擺桌吃年飯。
農曆十二月廿五日是塵生日,這天每家都進行清掃房屋上下左右塵埃和房前屋後垃圾及陰溝,洗擦桌椅板凳,一為清清潔潔過年,二為消除火患,是一年一度的清潔大掃除。
此俗仍沿襲。
每年除夕的前一天,家家祭祀祖先,從當日上午就開始籌備過年的菜肴,諸如宰雞、鴨、鵝、煮豬蹄、蒸肉丸子(裝成什錦),蛋灌腸以及全魚經熱鍋溜半熟等,用盤碗盛好,擺供在祖先牌位前,點香燃燭、焚化紙錢,頂禮叩拜,謂之祭祖。
此俗現只有少數農村流傳。
春節俗稱“過年”,時間從農曆正月初一至元宵。春節為武夷山市民間大節,外出人員必須回家團聚。歡樂氣氛之高、禮儀之重、時間之長,各時節之最。其禮節習俗有:
慰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每年春節前幾天,政府民政部門、機關單位、鄉鎮廠場、居委會向管轄內的烈軍屬、老紅軍、老革命接頭戶、老交通員、老遊擊隊員、鄉蘇維埃委員和離、退休幹部職工開展慰問活動,組成慰問隊伍到慰問物件之家送春聯、慰問信和禮物,並進行敘談,聽取意見,祝賀慰問對象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慰問物件以茶、煙、糖果接待慰問隊伍,氣氛熱烈。
分年
即送年禮,在近親之間履行。春節前夕,由子、婿、侄、甥之輩向父母、岳父母、伯叔、舅父母、姨姑家送禮物賀年。友好之間也有互送年禮的。長輩接到小輩的年禮之後,或回饋禮物,或用紅紙包給小輩壓歲錢,不回也可。年禮全屬食品之類。
拜年
在近親之間進行,由小輩帶著子女和禮品到長輩家中拜年,祝賀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拜年必備冰糖或白砂糖一包,意祝長輩生活甜蜜。長輩要留來拜年的小輩就餐,並給未成年的小輩包壓歲錢,勉勵他們健康成長,奮發向上。拜年也有大概的定日,一般正月初一是子女向父母拜年日,初二是女婿向岳父母拜年日,其他親友不定日,但都在春節期間,互相拜祝。
封門、開門
自除夕起至正月初三日,每天夜、晨實行封門、開門習俗。在這三天,每晚關門,每晨開門都要點香燒紙以求“封門大吉”、“開門大發”,門上也貼上書寫“封門大吉”“開門大發”的小紅紙條幅。在每晚封門之後,不到第二天開門時間不再開門,外人有事在門外對答。正月初一這天開門,按當年皇曆上所定的時辰統一行動,故每年正月初一開大門時爆竹齊放,響聲雷動,硝煙彌漫。這是一年之中最喧鬧的時辰。
團拜
八十年代初,中共崇安縣委、縣人民政府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上午邀請離退休老同志、科局級以上幹部、駐軍首長和在外地工作回鄉度節的領導幹部歡聚在政府會議大廳,黨政領導致祝詞後,與會人員邊暢談舊歲事績和新歲目標,邊飲茶嘗果,相互賀年,共祝健康和祥,萬事如意。
舞稻草龍
一些兒童用稻草紮成五節,首尾紮成龍頭龍尾樣,各安放在小竹或木棍上,配上鑼鼓,插上香火,到各家串舞。各家要給舞龍兒童包送紅包,俗稱此龍為五穀龍,雖然捆紮簡單,隊伍小小,為兒童所辦,但在龍燈之中地位最高,各種龍燈若與相遇要給此龍讓路。
黃龍拜府
城區和較大村莊,群眾用竹篾編成圓柱體框架七節和龍頭龍尾各一個,框架外用紙糊密,紙上畫龍鱗,龍頭龍尾用布紮成,裝點龍角、龍嘴、龍眼、龍鼻、龍牙、龍尾,兩側用紅布牽連一體,稱為黃龍。框架和頭尾各分開安在棍架上,內可插點蠟燭,再用紅布做圓球燈兩個,狀似龍珠。春節期間,群眾以此龍燈配上鑼鼓、花燈、燈籠到當地和異地機關單位、寺廟和群眾家中串舞,俗稱黃龍拜府。黃龍所到之家,必先送帖通知,約定日期前往拜府(均在晚上六~十時之間)。受帖之家須以鞭炮迎送,並備糖果和點心接待舞龍隊伍,還贈紅包一個。各地舞龍收入扣除開支,所剩經費供辦公益事業。每年的黃龍舞至正月十六夜,舞罷置於河邊廣場燒毀,稱祭龍。
扯燭橋
採用普通長凳兩頭各鑿一小圓孔,以便凳凳栓接,能曲轉。凳面安裝燭座兩個,以插蠟燭或竹筒火把,晚上活動時凳龍上火燭點燃,配上鑼鼓,沿路行走或左右舞擺,白天則在田裏拉扯,似拔河狀,雙方不肯服輸,不斷充實力量,長久相持,群眾圍觀。這一娛樂形式只在楓坡村有,活動時間在每年農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
體育活動
從八十年代初起,縣(市)體委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上午八時組織城關機關、學校、居民中的體育愛好者開展環城跑,由公安、交警維護跑線秩序,並派警車、摩托開道和隨護,醫院派救護車跟隨。參加活動人數近千,年長者七十余歲,年幼者七~八歲。到達終點者,每人發給紀念品一份。
天、地生日
天生日
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家家點香燒紙,燃放鞭炮,以慶天公壽辰。民間習慣,這天不洗衣服、不晾曬衣物。
地生日
在每年農曆正月初十。家家點香燒紙,燃放鞭炮,慶祝大地壽辰。民間習慣這天不洗馬桶之類的髒物。
元宵
元宵節,武夷山市民間稱為“上元”,時為農曆正月十五日。這一時節標誌著春節結束,人們要轉入正常的生產和生活,所以歡度這一節日也是隆重的。民間歡度元宵儀式有二:
娛樂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較大的集鎮,如城關、赤石、興田、星村、五夫舉行燈會,各家自製花燈,晚飯後人們自動持燈集中沿街遊行,並以鑼鼓笙簫助樂。較小的集鎮則舉行抬菩薩配以鑼鼓遊行娛樂。八十年代,縣(市)政府在城關組織花燈、龍燈、花船、彩車、高蹺等在主街流動表演競藝,並燃放焰火,以娛萬家。
元宵筵
元宵晚餐時家家備豐盛酒席,家人團聚,以吃薄餅為主。薄餅又稱“春餅”,用麵粉漿均勻地攤在燒燙的平面鐵鍋上,燒成薄如白紙的圓形面皮,以炒豆芽、韭菜、香菇絲、冬筍絲、瘦肉絲作餡,以薄餅卷而食之。
寒食與清明
寒食節
在清明前一日。武夷山市民間,寒食節歷來並未寒食,度日如常,只是此日不掃墓。現在此風俗已不存在。
清明節風俗有:
掃墓
在清明的前三日至後四日家家上墳掃墓。由家長帶領兒孫祭掃祖先塚墓,剷除墳地的雜草、荊棘和清溝、添土,還帶上魚、肉、米粿、酒菜在墓前擺供,並點香、燃燭、燒紙錢、放鞭炮,祭奠祖先。墳墓如要動土修葺,唯清明節與冬至之日可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弘揚先烈革命精神,機關學校在清明節組織幹部、學生到烈士陵園和烈士墓掃墓和敬獻花圈。
製作清明粿
農家採集焦曲(鼠曲草),煮爛剁碎和入米漿,製作成粿,抹圓抹薄,包裹餡菜,稱“焦曲粿”,其味香清,除自食外,還贈送親友。
端午
端午節為民間又一大節,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節日習俗有五:
劃龍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只有城關、星村舉行,是民間自行組織的,由群眾自願捐款製作龍舟。城關龍舟有三條,一稱黃龍、二稱青竹蛇、三稱水雞角(一種水蛇名)。每年五月初一龍舟下水,停靠河岸邊,供群眾自由劃行演練。初五下午,舉行競賽。競賽時各舟人數相等,各人持一小槳以劃舟,各舟再配鑼鼓以指揮劃式,一人掌舵,以速度快慢為勝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一活動由體委組織機關單位團體參加,端午節在城關溪面舉行競賽,觀眾甚多。
包粽子
此習俗在農村和一部分城關市民中流行。粽子製作是在過濾的草木竹灰水中浸透糯米,使其含堿變為金黃色,然後摻入浸透的米豆,或包排骨、瘦肉,用箬竹葉包裹,再用粽櫚葉條捆紮入鍋煮熟,稱為粽子,自食和饋贈親友。
吃螺螄
端午節民間有殺雞宰鴨辦節宴的習俗。在宴中必須設炒螺螄一碗,河螺、田螺均可,傳說此餐吃螺螄可使人眼睛明亮。
壓節
女兒出嫁第一年,娘家要在端午節前送粽子、扇子、糖果給婿家,以轉送近親,俗稱“壓節”。
衛生活動
武夷山市居民在端午前一二天,家家戶戶在大門口和主要的房間門口懸掛葛藤、艾條、菖蒲,用以驅邪。端午節早晨,在牆腳、小溝邊和其他陰暗處撒上石灰,用以殺蟲。有些人家在節日中午還飲些雄黃酒(今已無),以解身上之毒。知草藥者,在這天到山野去挖掘草藥,曬乾保存,以供防病治病之用。
七月半
農曆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是武夷山市民間流傳的“鬼節”。供奉祖先香位的家庭,一般都在前一天晚上,置辦雞鴨魚肉(煮半熟)在供桌前擺上,並點香燃燭,焚化紙錢、冥洋、封包,意在供死者在陰間受用。
十五日晚餐時,把前一天擺供的菜肴煮熟後一家人共進,飯後一般不出門玩耍,待到九時許,即由住處沿街道、巷路行進,逢門點香、焚化紙線、金銀(即錫箔),直到第一道三岔路口為止,稱“燒路紙”。如家庭未設祖先香位的,封包隨帶到三岔路口焚化。化畢返家關門不出。
冥洋圓形,用厚紙外噴銀錫粉製作,狀似銀元。封包是用較厚的一張大白紙裁成大信封似的包裹,內裝冥洋、紙制金銀和用五色紙制的衣服鞋帽、金銀首飾等;另一種稱“籠仔”,系用硬紙皮做成小箱匣樣,外敷紅紙,內裝同上。封包與籠仔外寫故人姓名、生前住址及奉送人稱呼、姓名等,如郵寄狀。
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在武夷山市民間,這也是一大時節。在這前幾天,人們各自購備節品,並以月餅加上自家製作的食品子贈送親友,向親友賀節。
子,系民間自製食品,用糯米7份、大米3份,摻拌浸透,磨成米漿,壓出水分達半幹,抹成小圓餅,內盛糖豆砂或鹹醃菜、甜醃菜等包合,以芭蕉葉包裹,蒸熟,隨時可吃。
中秋夜晚,家家老幼團坐於樓臺、院圃賞月,啖吃月餅,品飲香茗。
中秋節夜晚,還有青少年在空坪上用斷磚頭、破瓦片砌搭成寶塔,內以柴火燃燒,燒至塔身通紅,撒以食鹽,噴以煤油,使劈拍作響,火焰四射,讓群眾觀看。還有青年婦女三五成群,乘月色到他人菜園中挖幾棵芋子煮吃,祈求早生貴子。園主對此行為視而不見,不防不追,作為娛樂。
除夕
除夕慶典
除夕前兩天,家家戶戶殺雞宰鴨,灌腸鹵肉,製作什錦(肉丸子),並以朱紅染豔,製成熟食。除夕之夜,家家戶戶菜肴充盈桌面,以慶一年之終。菜肴基本上是地方風味,酒是家釀酒,就席者為自家老幼,也可請孤獨親友參加。自家如有缺席者,必擺上一副餐具,空占一席,表示圓美無缺。席上必有魚,意為年年有餘,肉丸子(現又名文公菜)意為團圓,年糕意為年年高升。除夕慶宴,以慢節奏和恭賀新禧的吉利語言,邊吃邊敘,盡歡而散。
守歲
除夕宴後,全家老幼圍坐炭火爐邊飲茶、嘗果,敘談家常和來年計畫,稱之為守歲,認為漫談時間越長,則越能延年益壽,實則亦是幫助消化、防火防盜之法。如去睡覺,則稱“納福”。
歡度除夕的風俗,仍在流傳,甚至更加興盛。
時令節日
重陽
農曆九月初九日,為武夷山市民間傳統的重陽節日。這個節日民間沒有相應的活動,大多數農家只是蒸些九層糕贈送親友,並略為改善生活。僅南路興田一帶很重視過重陽,民諺傳“小小過中秋、大大過重陽”,在重陽節的飲宴盛于中秋佳節。
九層糕用大米漿蒸制,一層蒸熟再添一層,共九層,分甜味和鹹味兩種。取鹹味者,米漿中加入鹹菜幹;取甜味者,米漿中拌糖,其味可口。
一九八八年,縣政府定重陽節為敬老節,各機關單位在敬老節前幾天就開始對離退休老同志進行訪問,組織座談,瞭解他們生活和身體狀況,為他們解決具體困難,並組織老人開展娛樂活動。此後每年例行。
立冬
此時節農曆無固定日期,按曆書而定。這時節是武夷山市民冬令進補的開端。這天,人們多數要吃麻糍粿、燉雞、煮狗肉、燉豬腳、吃參茸等。農戶每家都打麻糍粿,並贈送沒有製作麻糍粿的親友,用以補冬。
麻糍粿是糯米蒸熟打爛成糍,沾糖拌芝麻或黃豆炒研的粉末,其味香甜細膩。
冬至
冬至是武夷山市最冷時節的開始,民諺有:“不到冬至不冷,不到夏至不熱”、“冬至前凍皮不凍骨,冬至後凍骨又凍皮”之說。
民間如要修整墳墓,可在這天進行,除這天和清明外,其他日子不可擅動墳墓。
其他節俗
二月二
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武夷山市廣大城鄉居民稱二月二為土地公生日,有的人家供奉泥雕塑像,沒有塑像的寫上“本宅土地神位”都行祭奉,祈求禽畜興旺,人丁平安。這天要蒸上蛋糟一碗(用兩個蛋沖溫水加鹽打溶蒸熟)和米飯、酒一起擺供,並焚化紙錢。
四月八
農曆每年四月初八日,武夷山市民間流傳兩個鄉俗:
牛節
民間傳此日為“牛魔王”生日。農家在此日放牛特別早,讓牛多吃青草,並以糯米打糍喂牛,讓牛休息一天,有“牛休四月八、人歇端午節”之諺。
送毛娘
(一種在瓦片下棲息的小毛蟲)民家在這一天打掃屋頂、樓板,還炒大豆、花生,以清屋內毛蟲。民諺雲:“四月八、炒毛辣”(毛辣即小毛蟲),有的人家還以紅紙寫出“四月初八嫁毛娘,萬家千戶降吉祥,嫁得毛娘深山去,千年萬載不回鄉”的小條幅,貼在壁上。
四月初八這一風俗今也淡化。
七月七夕
農曆七月初七日,雖是神話中牛郎織女相會之日,但武夷山市民間也借意確立兩項風俗。
夫妻相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每年七月七夕,出門的男女須趕回家相聚,相仿牛女相會,使愛情深篤綿長。
洗燈
武夷山市歷史上民間諺語傳“七月七夕,燈盞生日”,這天許多民家將油燈擦洗乾淨,並在燈柱上箍上紅紙條,裝飾一新。
此風俗今已不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