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武夷山 »

武夷山市佛教

作者:佚名  來源:《武夷山市誌》1994.01.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武夷山市佛教

流傳和發展

漢代,佛教雖然傳入我國,但由於武夷山適逢“(漢)武帝盡遷閩越人至江淮”,境內空虛。唐以前,境內人煙稀少,佛教信徒寥寥。隋唐之際,中原內亂,大量士大夫轉徙至境內定居,佛教傳入武夷山。

唐朝開國之際的武德元年(六一八),就已有僧人在武夷山茶洞創建境內最早的寺廟“石堂寺”。貞觀年間(六二七~六四九)武夷山立為新豐鄉。先民由於家園初立,限於生計,因此以佑民、祈福面目而出現的佛教開始流行,寺廟漸多。明確記載建于唐代天寶至後晉天福年間的寺廟就達二十餘座。甚至還有奉旨敕建的寺院。此外,開元、天寶年間,武夷山人士哀壽曾自主在銅鈸山建庵,佛道高超,頗為後人所重,影響深遠。天寶七年(七四八),唐玄宗李隆基派遣登仕郎顏行之至武夷山封名山大川,並立碑“禁樵采”,影響了寺院在武夷山的建築。唐以後由於道教漸漸佔據了武夷山,又由於種種神靈仙跡的傳說盛行,佛教略受衝擊,山內佛寺的建築落後于宮觀,規模小,而且分散。

唐代以信仰道教為主,統治者對佛教屢有貶抑,但境內佛教卻發展得較為迅速,禪風漸盛。唐末著名詩僧貫休屢有詩文寄贈武夷山僧,濃郁的宗教氣氛,還培育出了以扣冰古佛為代表的一批高僧,對佛教的傳播和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

在唐末及五代十國時期,佛教影響廣泛。仕宦、權貴往往以舍金建寺、助佛勸善為榮,並進一步推動了佛教繁榮。宋以後道教在武夷山勃興,佛教的影響才漸漸轉弱而遜於道教。

唐會昌四年(八四四)誕生于吳屯的翁乾度,雖出身於權貴家庭,卻在少年出家,法名藻光,在清潭寺等廟念經求佛,數得善施。鹹通二年(八六一)在師僧的支援下,擴建居禪的寺院。三年又再募捐創建新寺。乾符元年(八七四)石雄富戶陳祐舍資建成寺院,一應俱備,請藻光住持,並正式開席授徒,擴大了武夷山佛學的影響。當地望族、曾以上書請改溫嶺鎮為崇安場而著稱的彭璫,深明禪理,曾編著《禪定錄》、《冥陽文》等,用以教授藻光。乾符六年,他還專建廣福庵,請藻光主持,並得以與其究禪講論。深厚的佛教文化背景,為藻光佛學研究提供了豐厚的土壤。藻光曆久參悟佛法,頗得真諦,成為一方高僧,前來參悟拜訪的僧徒甚多,聲名遠播。“聲譽大卓,道場與天臺、曹溪並峙。”後唐天成三年(九二八),閩王王延鈞遣使齎書邀請他前往閩都坐禪講經,他成為王者之師。直至當代,在閩浙贛一帶都有很大的影響,連峨嵋等佛教聖山至今都還供奉著他的神像。

此外,南唐保大十三年(九五五),僧福祥還曾在武夷山大王峰下建“大雲寺”。

入宋後,武夷山佛教保持了相當長的繁榮時期,高僧名師迭出,僅被記載在佛教名籍《五燈會元》中的就有近十名。道教的興起,與佛教相互滲透影響,為佛道增加許多神奇的色彩,甚至還有以道法盛名的道士轉而成為省悟真諦的名僧,如號為吳十三的道人,最終歸入佛籍,成為宋代最有影響的從道入佛的人物。扣冰古佛,曾在武夷山獲一異僧傳授的“驅魔利人”之術,每每以道法而驚世駭俗。有關他的傳奇中,有大量的帶有神靈怪異色彩的內容,也有許多驅鬼神的事蹟,甚至如投偈驅龍為雨。他對《易》經頗有研究,每每以《易》說來解釋種種事蹟,還宣揚“上感神天,則可下役蛟龍”之論。道流入佛,增添了佛教的奇跡,而儒林入佛,則更顯佛學的深邃。崇安縣令、北宋名臣趙抃親躬佛事,史論評他“擯去聲色,關心宗教”。世居武夷山的一代名儒胡安國、胡寅、劉勉之、劉子羽、劉子翬等均深研禪理,與僧眾過從甚密,卓有影響,均屬宋代著名的居士。大理學家朱熹年輕時也曾參禪事佛,深悟其理,爾後集儒、釋、道之大成,蔚成大觀,成為我國古代繼孔子之後最有影響的大思想家、哲學家。

朱熹的青年時代,武夷山人文薈萃,學者、名流迭出。他們又往往儒、釋並重,使佛學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峰,高僧們每每又使學者們折服,他們各自傳播著法門、臨濟、曹洞等不同的佛學體系,盛況空前。五夫人游氏出家,號道謙,師事臨濟宗大師圓悟及開徑山法派的大師宗杲,又隨師居徑山,盡領玄旨。道謙回崇安五夫裏後,居開善寺,建密庵,他還請師傅宗杲至開善寺升坐。宗杲又稱大慧,是臨濟宗的重要傳人,以“看話禪”著稱於世,稱“大慧派”或“徑山派”,開一代禪風。他的駐足,使武夷山禪風日熾。道謙曾集其妙語為《大慧語錄》。它是朱熹早年最為珍愛的書籍之一,對傳播與發揚禪宗頗有影響,朱熹還曾居住在佛寺隨道謙學禪。

南宋初,由於武夷山學者對禪宗的迷戀,使武夷山的佛教發展到新高峰。南宋後,由於道教勃興,並在武夷山佔據了主導地位,佛教才日漸轉衰。明以後,佛教在學者中回應甚微,佛教的信仰退為民間流俗,但它在民間所具有的影響極其廣泛,曆久不衰,至今依然是在群眾中影響最大的宗教。

清代,由於地方經濟的發展、道教的衰敗,佛教復興,並逐漸在武夷山內立足,先後在碧石岩、虎嘯岩、慧苑、竹窠、彌陀岩、天心岩修建了佛寺。聚集了若干頗有造詣的高僧,如清代著名的畫僧原濟(石濤)就曾入武夷山;黃道周的門人盧壽宗也在武夷山出家,法號超位,與師兄明覺俱有盛名,皈依者甚眾;其弟子鐵華上人居武夷山五十年後,於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雲遊京師,傳播佛法,朝野震動,世稱他與師伯大興禪宗之盛風,並使武夷山躋身於佛教的“華胄八名山”。光緒八年(一八八二),擴建天心永樂禪寺,後由德容大和尚住持,吸引了許多僧侶,盛時有一百~二百人,成為一方禪林,佛法大興,前後開設七場大戒,普渡眾生,成為僧俗朝拜受戒的道場,陳寶琛還曾贈匾。清末民初,佛教受到地方經濟的影響而衰退。

閩北蘇維埃革命時期,由於國民黨軍隊經常駐紮於廟宇之內,破壞嚴重,寺院難以為繼。據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五月統計,境內僅有寺廟六座,僧人二十名。大多寺廟人去樓空,結構完整的往往需雇人看管。至民國二十八年時,僅有老尼覺普主持募化重修城關西門街的慈雲寺。抗日戰爭勝利後才逐漸恢復佛事活動。

為了弘揚佛法,民國三十二年八月成立中國佛教協會福建省崇安縣支會。民國三十六年六月召開第一次會員大會。碧石、彌陀、慧苑、天心、天遊、竹窠、燕子窠、虎嘯、萬壽宮、清源岩、磊石岩、蓮花峰、天福寺等廟的四十四名僧侶出席大會。會上成立理事會,由碧石寺住持覺修任理事長,並由佛協會組織成立“復興武夷山古跡委員會”。十二月,永樂禪寺還舉行一次傳法受戒大會,並祈“世界和平,國運昌隆”,各寺弟子雲集,會期二十天。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召開基本團體會員大會,有四十六位僧侶出席會議,選舉寶林寺住持星雲為理事長。當時道佛處境相同,幾近合流,往往同居一處,如瑞岩寺有僧人二名,道士三名,道士也參加佛教會,出席會議。

一九五三年統計,全縣尚存永樂、寶林、彌陀、白雲等四個寺院,僧人二十七人。爾後,由於宗教政策的失誤,限制群眾的宗教信仰,要求僧道自食其力,僧人逐漸還俗。“文化大革命”衝擊之時,寺廟全被佔據它用,宗教被當成迷信活動而禁止。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落實宗教政策,人民群眾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許多寺廟重新恢復。一九八八年,經中共建陽地委批准,正式開放瑞岩寺和萬峰寺。一九八九年開放天心永樂禪寺。與此同時,建寺修廟之風大盛,其中也混雜著少數封建迷信職業者,以騙取財產贏利為目的,干擾了群眾正常的宗教活動。一些新修建的寺廟佛道混雜不辨。一九九二年初,全市寺、觀已達一百七十三處,佛寺占絕大多數。

一九九三年,按照國家的宗教政策,進行宗教活動場所登記,並進行廣泛的學習、宣傳和培訓工作。全市宗教界受教育人數達五千七百二十八人次。十月,通過第一批登記的佛教寺廟十座,管理組織的成員數(僧人)三十四人。

 

深遠的影響

自僧藻光在瑞岩開設道場,為世人所敬重,被尊為(閩)王者師,武夷佛教影響由此波及閩都,其影響曆久不衰。藻光被後人稱為扣冰古佛,又稱為辟支佛,成為閩籍香火最盛的佛教(菩薩)神靈。在閩、浙、贛甚至遠至四川等地都有影響。他圓寂後,閩王曾封其為“妙覺通聖大師”。南宋紹興六年(一一三六)五月,賜號法威大師;紹興二十一年奉旨加封為法濟慈濟大師;乾道元年(一一六五),又加封妙應;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再加封至法威慈濟妙應普照大師;寶祐元年(一二五三)再奉詔加封為靈感法威慈濟妙應普照大師。曆獲高宗、孝宗、理宗三皇的敕封,特別是宋理宗推崇理學,崇尚道教,卻累封佛教之神,可見藻光影響之大。

扣冰對武夷山民俗的影響則更深遠。自唐代以來,“每歲仲春,邦人迎(神)入邑”。為此還要建道場、香齋,並選一百名壯漢輪流接送。屆期萬眾雲集,甚至福州、浙江、江西等地信徒都結伴而至,香花燈燭極其誠敬。後發展至村坊、市鎮,不分遠近輪流迎請神佛恭奉,仲冬方可迎回瑞岩寺,可見迎神風俗之盛。城關則舉行蠟燭會,二月初六在西門、南門設燭輪,初九舉行祭社,陳設極其豐盛。蠟燭會還有“搶佛”之風,村坊青年以杠請古佛為榮。一年一度的蠟燭會,長盛不衰,是古代武夷山一年中最為熱鬧、最有影響的盛會。一九四九年後,受社會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已演變成為農用物資交流會。

據記載,扣冰曾“屢屢顯靈”,傳雲南宋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範汝為起義,率義兵入境,因夜夢古佛阻截,遂撤兵退去。紹興五年(一一三五)大旱,縣令請佛禱之,“甘雨大沛”。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閩北大旱,郡守親自請佛,“既至,而風雨大變”。寶祐元年,郡守趙汝騰迎佛座入城,“雨暘皆從人願”。這些掌故為古佛增添了許多神靈色彩,進而擴大其影響,贏得更多的信仰。扣冰因此成為最受邑人崇拜的神靈。

對神靈的信奉,則滲入生活的許多領域,求籤拜佛、占卜休咎,成為一種風俗。有關的記載屢見不鮮,傳說吳屯儒生翁德輿,在會試前到瑞岩寺求籤叩神,擲連十聖,再擲又連十陰,夜又有異夢。後援筆題壁“欲蔔三生謁爾神,如何十聖反連陰,料神不泄天機密,我是明時第一人”。果然于南宋隆興元年(一一六三)登第為特科狀元。連狀元都不能免俗,何況他人?這種渲染無疑又為神佛增添了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每有大事,如喪葬、買賣、行旅、考試等等,當事者大都要叩神求籤以求神示。

佛教不僅影響到普通人的生活,而且連仕宦名流也參與其事,以參悟求禪為樂事。理學家胡安國深通禪學,他曾受命撰《春秋傳》——此書被欽定為經筵讀本,被學術界推崇為注釋《春秋》的權威著作,史學界論其“志在春秋、憂國愛君,遠而彌篤”。作為一代儒宗,他也被佛學界視為典範,佛學界以胡安國兼通儒釋的範例來駁斥信佛有害論:“而于禪學,(胡)深參獨到又如此,則禪何害于忠孝哉?輒誚學禪者有害于忠孝,夫亦未之思也!”他的兒子胡寅,初極詆佛,晚乃知歸,王隨冊《傳燈錄》為《玉英集》,公為作序。他是上封祖秀禪師的弟子,屬臨濟宗南嶽下十五世。縣令趙抃居士是蔣山法泉禪師的弟子,屬雲門宗青原下十二世。曾在武夷山隱居築水雲寮的理學家遊酢,也是居士,曾謁福甯禪師,研討學問,後精閱佛典,深信不疑。他在致呂大臨的信中曾說:“佛書所說世儒亦未深考,前輩往往不曾看佛書,故詆之如此之甚。”極力張揚佛學。劉子羽居士是徑山大慧的弟子,屬臨濟南嶽下十六世。劉子翬“嘗修開善院,屢延名德主之,共為法喜之遊。僧中凡有撰述,多出其手,光揚大法為獨至”。他與胡憲、劉勉之等居五夫時與開善寺高僧道謙過從甚密。劉子翬接受的是天童正覺派的默照禪,以主靜作為自己思想學問的主旨。他以思徹禪師為師,隱居二十多年,獨居一室,危坐或竟日夜,啞然無一言。道謙遵奉的是大慧派的看話禪,兩種派系截然不同。大慧宗杲禪師曾著書《正邪論》貶斥正覺派,劉子翬學問深厚,就所持的佛學觀點還與大慧宗杲開展過一場激烈的論辯。《大慧語錄》中還記載著大慧對劉子翬的挖苦,說他“中得毒深”、“被此輩(正覺、了堂禪師)教壞了,苦哉!”他還多次致書劉子翬,闡述自己的觀點,認為劉子翬靜坐參禪,“豈非虛妄之本乎?”。劉子翬的兄長子羽信奉大慧的看話禪,為大慧所盛讚。大慧還至五夫開善寺升座講禪。劉子翬還屢屢“要逞自家話”,闡明自己的觀點,大慧則批評劉子翬:“會修行,卻不會禪。”

劉子翬以天童派的靜觀默照,為朱熹留下了“不遠複”的三字元遺言。而朱熹在初居五夫不久,首先就在劉子翬家中遇見道謙禪師,為其學問所折服,爾後多次叩問,並在道謙的密庵寄齋食粥學禪,以道謙編的《大慧語錄》作為佛學讀本。朱熹十八歲“請舉”,欲參加會試。劉子翬“搜其篋,只《大慧語錄》一帙爾!”朱熹赴京參加科考時還曾特往徑山叩訪大慧禪師。朱熹在《語類》中還說明,“及去赴試時,便用他(道謙)的意思去胡說。試官為某說動了,遂得舉”。可見他是以道謙的禪訣而一舉高中進士的。他還說明“熹於釋氏之說,蓋嘗師其人,尊其道,求之亦切至矣”。朱熹登科歸裏之後,又飽讀了大量的佛學經典。佛教徒以“牧牛”比喻人的內養。劉勉之曾為佛典《牧牛圖》作過詳盡的注釋。而朱熹十餘年間出入佛老,以儒兼佛,以“牧齋”為自己的書齋命名。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朱熹初會李侗,因他在談吐中帶有濃重的佛禪之氣而受到指責,並由於李侗的影響,其學術思想漸漸發生了轉折。但他青年時對佛學的迷戀,為他日後創立融儒、釋、道之大成的朱子學體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他所耽迷的禪宗的禪悟、華嚴宗的思辨,後來都被他加以儒家思想的改造,融化在自己的理學體系之中。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官方統治哲學和思想,朱子理學具有豐富的佛學精髓。武夷山佛教通過朱熹的理學,進而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發展,發生重大的影響。

 

寺廟

寺廟的建設與地方經濟及民間信仰的程度有密切關係。古代寺廟的建設一則靠募化,再則靠仕宦富戶的舍建,也有少量是由地方政府奉詔敕建的。寺廟的建設規模則差異甚大,小的只是幾間木屋,大的則華宇連綿,雕樑畫棟。但由於建築材料大都以木材為主,因此難免火焚兵燹之虞。歷代的重修也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因此寺廟興廢更迭,屢興屢衰,難以保持其歷史的連續性。

武夷山的寺廟,宋以前就已經遍佈各處,具有相當規模。明以後,武夷山景區內的寺廟建設漸盛,清末轉衰。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貫徹改革開放政策,提高了群眾的生活水準,使寺廟的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時期。

武夷山市可稱地靈人傑。武夷山許多寺廟都與歷史名人有著深厚的淵源關係。

瑞岩禪寺

建于唐廣明元年(八八○),是扣冰自擇場地創建的一所寺院。在此之前,扣冰古佛先後修建過清潭寺、興福寺。此外富宦們還先後為他舍建過桃枝寺、大智寺和廣福寺。瑞岩寺占地總面積約三千三百七十五畝,規模巨集麗,堪稱一方名刹,世稱其可與天臺、曹溪並峙。宋熙寧三年(一○七○)賜名“壽聖”,隆興初(一一六三)賜名瑞岩,所以人們稱其為瑞岩壽聖寺。歷代迭有增建。有山、水、岩、洞、塔、橋、亭、閣、樓、殿之勝,古樹崔巍,蔚為大觀。趙抃、朱熹、劉韞、劉子羽、李佑、黃嘉賓等先後寫下數十篇讚美詩文。劉子翬寫道:“尋師捫壁入仙源,萬澗冷冷佩玉喧。繞座銜花來白鹿,聽經獻果下元猿。千林紅葉新霜染,一霎腥風嘯虎蹲。說與世人渾不信,個中別是一乾坤。”形象而完整地溶進了古寺創建的事蹟和傳說。瑞岩背倚大山,依勢而建,錯落有致,中有“龍井”,能浮銅幣,人稱“飲之祛病”。傳說建寺時,所有木材均由井中浮出。井中尚餘一截,千年不腐。寺前有溪,因古佛扣冰所浴,故稱扣冰溪。有長數十米可以遮避風雨的亭橋,被稱為扣冰橋。但寺廟卻於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因戰亂焚毀。民國二十六年由地方士紳主持重建。“文化大革命”中,佛像被毀,僅剩三寶佛。一九七九年因在寺內辦工藝廠,用火不慎,釀成火災,古佛殿、觀音殿、古佛亭化為塵灰。寺後大片古樟林于七十年代初竟被盜伐一空,僅有一株巨大的千年銀杏並三株大樹倖免於難。一九八四年,由鄉民集資重建古佛殿,一九八六年重建觀音殿。一九八八年經中共建陽地委批准對外開放。一九九○年新建客堂,寺廟現已有一定規模。

中峰寺

建于唐中葉,位於上梅寂曆山,遠離塵囂,竹木掩映,雲徑幽奇,天籟禪機。唐行儒禪師曾于寺中降虎故而稱奇,有伏虎壇等遺跡。北宋著名詞人柳永曾在寺內讀書,並有詩詠之:

  攀蘿躡石路崔嵬,千萬峰中梵室開。

  僧向半空為世界,眼看平地起風雷。

  猿偷曉果升松去,竹逗青溪入檻來。

  旬月經遊殊不厭,欲歸回道更遲回。

天心永樂禪寺

初建時稱為山心永樂庵。因該刹地處武夷山風景區的中心,故稱山心庵。清康熙年間,章堂岩鐵華上人的弟子果因和尚重光這一名構,稱為天心永樂禪寺。清光緒八年(一八八二)重建。光緒二十六年,名僧德容由鼓山至武夷山為住持。他主持大興土木,廣增佛殿,弘揚佛法。至民國三十六年,該寺還先後傳了七堂大戒,曹洞鐘鼓遍天下,武夷山道場遂為世人所矚目,因此被視為佛教的“華胄八名山”之一。香火盛時,寺內有僧眾百餘人,極一方勝概。寺廟南北長一百七十米,東西寬一百五十米,占地二.六萬平方米。寺外古樹蒼鬱,蔚為壯觀。寺廟依中軸建有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法堂、庫房、齋房、禪堂、客堂、香客樓以及鐘鼓樓和偏殿,飛簷曲欄,壯麗雄偉。殿宇基本保留至今。由於年久失修,“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占為民居,因此破壞甚大。一九八九年後,該寺正式對外開放。一九九○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至武夷山,為該禪寺題額“天心永樂禪寺”。九十年代初,居民逐漸遷出,至一九九二年已全部搬遷。與此同時,各界人士又策劃組織永樂禪寺的修復和改造工程。一九九二三年建成山門一座,並勸募投資八十余萬元新辟由馬子坑至天心的公路,方便前來膜拜的香客和遊覽的旅客。寺廟的修復工程由南京東南大學主持設計,天王殿及香客樓(又名卻塵樓)已於一九九三年底奠基。

慧苑寺

在武夷山玉柱峰下,清初建。寺廟隨山勢起伏,層層疊疊,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有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等建築。寺後有大山、竹林,寺前為奇峰、山澗,環境優越。殿內抱柱有一幅對聯寫道“山居偏隅竹為鄰,客至莫嫌茶當酒”,是武夷山最負盛名的對聯之一,迄今仍為人們所喜愛。大殿外則是一幅“澗繞流香心洗滌,峰擎玉柱佛莊嚴”的對聯,巧妙地把寺院前後的景觀嵌入聯內,頗有韻味。一九四九年後,該寺漸被佔用,後分配給農戶居住。

境內的古代名寺還有東報恩寺、方居寺、開善寺等。這些古寺都與古代名宦、理學家結下不解之緣。

名宦、著名居士趙抃為崇安縣令時,曾為東報恩寺題詩,刻於石壁間:

  松撼寒聲竹鎖陰,梵宮瀟灑稱行吟。

  庭前花意自榮落,門外山光同古今。

  夜謁近軒弦月滿,晚鋤尋藥亂雲深。

  中間著了休休事,不信歡愁解到心。

崇安籍著名理學家胡安國遠在千里之外的京都,卻還時刻掛念故鄉的寺廟,曾寄詩贈給他的弟子雲居寺嗣公和尚:

  十年南北斷鴻鱗,夢想雲居頂上人。

  香飯可能長自飽,也應分濟百年身。

由於佛教鼎盛,寺廟又建于幽雅僻靜之處,僧眾又往往在研習儒學方面有相當造詣,因此吸引了許多學者名流、仕宦子弟來寺結緣,他們或造訪名僧,或探研學問,或事佛參禪,或拜師求學。以五夫開善寺堪稱典型,朱熹不僅在此讀書研習佛理,他的老師胡憲、劉子翬、劉勉之以及客寓名人呂祖謙等都與寺僧過從甚密。

明以前建立的寺廟主要有:

石馬寺 後樑貞明三年(九一七)建。

峽門寺 後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建。

興國寺 後晉天福年間(九三六~九四三)建,明永樂初(一四○三)重建。

保福寺 後唐長興二年建。

興福寺 唐鹹通二年(八六一)建。

唐興寺 唐代敕建“興國禪寺”,俗稱湖潭寺。

開平寺 宋太平興國元年(九七六)建。

南邑寺 後周廣順元年(九五一)建。

地藏寺 宋治平二年(一○六五)建。

石台寺 唐文德元年(八八八)建。

西方寺 唐嗣聖三年(六八六)建。

觀潭寺 唐會昌六年(八四六)建。

歸化寺 宋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建,清嘉慶九年(一八○四)焚毀。

西湖寺 後唐天成年間(九二六~九二九)建。

崇福寺 後唐清泰元年(九三四)建。

長樂寺 唐大中十一年(八五七)建。

真如庵 在澄溪,明崇禎年間約(一六三七)建。

回龍寺 後晉天福元年(九三六)建,宋了空禪師曾居此。

聖曆寺 後晉天福年間建。

永豐仁壽寺 後唐建,宋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再建,又名桃枝寺,扣冰古佛曾居此。

東報恩寺 唐咸通元年建。俗稱東寺,有漆觀音像,又古甕中盛有舊醢,

     曆久不壞,傳均為唐代舊物。趙抃曾有詩記之。

西中峰寺 唐乾寧五年(八九八)建。

真如寺 在漿溪,土名長瀨,宋元豐三年(一○八○)建。

復興寺 原名崇福寺,清乾隆五十四年(一七八九)建。後因山崩寺毀,複建時改為今名。

清龍庵 明代建。

鬥台庵 明初建。

岳山寺 後樑龍德三年(九二三)建。

招福寺 唐會昌六年建,又名福安寺。

雲際寺 後唐長興年間(約九三二)建。

白雲寺 後晉天福二年建。

大同寺 宋開寶年間(九二七年前後)建。

新興寺 宋天聖六年(一○二八)建。

徐源寺 宋咸平二年(九九九)建。

護安寺 在彭屯,唐天寶年間(九○四~九○七)建。

東山寺 在塔頭,後唐清泰元年(九三四)建。

大智寺 宋建隆元年(九六○)重建,邑儒翁夔為扣冰古佛居禪創建。

靈濟寺 宋康定二年(一○四一)建。

定光寺 舊名圓徹寺,唐乾寧年間(八九四~八九七)建。

    宋隆興年間(一一六三~一一六四)賜額。

大黎寺 後晉天福八年建。

清潭寺 唐鹹通二年建,行全禪師居此,藻光於此出家。

西峰庵 俗稱佛母庵。

崇福寺 宋嘉定八年建(一二一五),寺後有卯齋石,卯齋和尚坐化處。

太平寺 宋淳化二年(九九一)建。

暨曆寺 宋乾德二年(九六四)建。

延壽寺 宋開寶元年(九六八)建。

祝聖寺 後周顯德六年(九五九)建,宋元祐三年(一○八八)賜額。

    政和年間(1111~1117)為凝真觀,靖康年間(1126)複改為寺。

黎山寺 唐鹹通二年建。

烏山興福寺 地多古松怪木神鴉,人常懼之,唐鹹通五年行全與藻光重建,

      寺後有壇,俗傳為扣冰佛撒麻降魔處。

石龍寺 與浦城交界,宋縣令趙抃曾至此禱雨,並有詩記之。

 

僧人

佛教徒一旦剃度為僧侶,一般不事生產,沒有子嗣。佛教過盛之時,占去了國家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被詬為“不忠不孝”。歷代均有限制釋流、滅佛之事,如唐大中十年(八五六)十三歲即已出家的藻光,直到二十二歲時才“舉於有司,得度牒”,祝發受戒,真正跨入佛門。武夷山人彭保廉在後周顯德年間(九五五~九五九)任修撰,卻曾奉旨廢天下佛寺二千三百餘座。

僧尼主要靠施主貢獻及募化為生。明以後在武夷山中的僧尼輔以經營茶葉。由於寺僧精於製作,茶葉“價倍翔”。民國時,有的寺廟則將施贈或自辟的茶山或租或典,藉以維持生計,而豪強違約強佔,屢有糾紛。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七月,中國佛教協會整理委員會理事長章嘉為此還專函致縣政府,要求落實各岩產權。

武夷山僧人早年以本地人居多,爾後才漸有外人長居駐錫。當地的佛徒不僅在當地事佛求禪,也有轉至域外修成正果的。如宋代的普明舜禪師,就長居杭州徑山,為第十一代祖,並有四卷語錄行世。歷代在武夷山居禪,卓有道行、廣弘佛法的高僧主要有:

道一禪師

俗姓馬,漢州人,容貌奇異,牛行虎視,引舌過鼻。唐開元中(約七二七)習禪于衡嶽之傳法院讓和尚,並得密授真傳。後入閩創寺,寺廟所在之嶺稱做佛跡嶺。世論“閩中諸釋久滯權漸,忽聞頓旨,翕然趨向”。其禪化大行,“七閩禪學實師為之肇”。貞元五年(七八九)三月四日造化,元和中(約八一○)諡號“大寂禪師”。其弟子慧海、志賢等均有建樹。慧海以禪學為僧眾折服。志賢雲遊五台,後居太原世泉寺。“道俗學禪者,接踵交集,鹹資法味”,諡號大遠禪師。

哀公禪師

名壽,大渾裏人,家貧業農,事母至孝。“蓬跣不畏寒暑。嘗耕烈日中,輒有雲覆其上”。結庵銅缽山(銅鈸山),巨石大木皆獨力運之。臥不設榻,危坐達旦,能預知人之休咎。每施水療疾,雖沉痼者立愈。既施米四五石,則頂載而去,陟險如飛,行人驚異。唐貞元二年(七八六)四月八日,通告大眾,積薪跌坐,頌偈而焚。

伏虎禪師

名行儒,居中峰寺。景福元年(八九四)裏中有虎患,眾避之不及,而禪師卻能降馴惡虎,騎虎出入。寺中有伏虎壇,遺跡猶存。

扣冰古佛

吳屯人,生於唐會昌四年(八四四)二月八日,俗姓翁,河西節度使翁承欽子。十三歲依吳屯清潭寺行全為師。先後助師修創清潭寺和興福寺。唐鹹通八年(八六七)落發受戒。“先以講說為眾俗歸”。有一僧箴告他:“汝之道行當證無上,殆非諸祖之可班也,勉之勉之。”藻光由此益發精研,久之超悟。唐鹹通十一年參拜雪峰開山祖師義存(八二二~九○八)。大師曾驚歎:“汝異日當為王侯師也。”藻光延留數日即歸。藻光又往往在荊棘荒蠻中坐禪靜悟,傳說有虎踞左右,因久居之,“彌猴供果,群物侍伴”。唐廣明元年(八八○)藻光擇地建造瑞岩寺,其譽播于方外。“遠而荊楚陝川,無不聞其高風,造庵拜謁。至於高僧行者,悉皆杖錫叩缽,願求參悟。”天成三年(九二八)閩王王延鈞禮聘至福州)“敬事為王師”,被稱為國師。屢“勸王以百姓為念,勿多殺”。未幾於鼓山坐化。“王以酥油香薪化師身,與弟子法雲捧師骸骨仍歸瑞岩,施錢十萬,建塔於瑞岩寺院法堂之後,號‘瑞應寶塔’,以金瓶儲舍利子,並封藻光為妙覺通聖大師。”宋以後多次封贈,寶祐元年(一二五三)加封至靈感法威慈濟妙應普照大師。由於藻光冬日扣冰而浴,故稱其為扣冰古佛。又因世傳他的母親夜夢辟支佛,藻光爾後誕生,故又稱藻光為辟支佛。

道瓊首座

江西上饒人,拜洪州景祥為師,稱其佛學已經“飽參”,叢林以耆德尊之,為臨濟宗南嶽下十二世。居開善寺,並設木庵。宋紹興十年(一一四○)冬,信州太守以超化革律為禪,迎道瓊為第一祖,卻被道瓊拒絕:“吾初無意人間,欲為山子正為宗派耳。”他甚至還書偈寄弟子慧山:“口嘴不中禪老子,愛向叢林鼓是非。分付雪峰山首座,為吾痛駡莫饒伊。”幾可與許由洗耳媲美。

了空禪師

姓程名自然,星村人。好讀書而慕禪。學《禮》于回龍寺,以僧惟靜為師。刻苦窮經,博通奧義,才思敏捷,文不加點,頗有盛名。漫遊京師時,朝臣們爭以箋疏委之,操筆立就。宋咸平中(約一千)弘法京師,眾稱義虎。後奉旨出使西域取經,得石銚,用來煮藥療病,無不立愈者。詣闕奏對御賜紫衣金欄,賜號“了空大禪師”。章元振曾為之撰贊辭:“雲何是了,觸事皆曉,雲何是空,觸處皆融。道了未了,談空非空,皇皇四達,無往無蹤。”

嗣公和尚

曾隨胡安國的父親胡淵學習,後入釋籍,住持雲居寺,不問世事,與胡安國友善,胡安國因惜其才曾寄詩勸其出山。

祖鑒禪師

名從密,字世疏,汀洲人。拜臨濟南嶽下十三世泐潭應乾為師。宋宣和六年(一一二四)應中丞翁彥國之請居瑞岩寺。扣冰古佛在辭眾往閩都時曾言:“二百年後再歸埽堂。”祖鑒至此竟有故地重來之感。又恰適扣冰坐化二百年之際,扣冰留下的丈余袈裟,祖鑒披之又極為適體。祖鑒於十二月二日坐化,亦為扣冰證聖之日。世人以為古佛再世。

道全和尚

居西山安福寺,深究經典,恰應扣冰佛留下的一句箴言:“瑞岩一片雲,西山全是佛。”

卯齋和尚

姓彭,吳屯人,居吳屯崇福寺。以少食稱奇,每日卯時進餐一次,爾後在寺後的盤陀石上坐禪終日,風雨中只用一頂斗笠遮蓋。一百零五歲時趺坐而逝,因而號卯齋,坐石也因此被稱為卯齋石。

道謙禪師

姓游,五夫裏人。家世業儒,早年喪父母,因孤苦而願從浮圖。初到京都師事圓悟大師,再師大慧宗杲。有一次宗杲令其往長沙通書,他因參禪二十年無所得力處,又畏路途奔波,而欲荒廢。師兄宗元勸其只要“著衣吃飯,屙屎放尿,駝個死屍路上行”就行了。半年後返寺。師稱奇:“這漢和骨都換了也!”悟得密傳心印。宋紹興八年(一一三八)歸鄉居仙洲山開善寺。與邑儒劉勉之,劉子翬等友善相與探討學問。道謙曾收集其師言論編成《大慧語錄》、《大慧普禪師宗法武庫》等書,朱熹曾隨其學禪。他以佛兼儒之學,教授朱熹援佛入儒之妙,朱熹頗得教益。道謙後又曾建密庵居住,誨人不倦。世稱其“言如雲廓天布,以授學者,與浮詞濫語何啻天冠地履”。紹興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卒于盛年。逝世前弟子曾求示教,道謙笑道:“萬法本空,三界非有死生,于何安著忍為駭俗態耶?”又再撰一詩《送人》示寂,詩雲:“二三盡雪山藏路,一兩點花春信梅。將此贈君持不去,請群收拾早歸來。”僧眾們認為他的去世“于師已無恨,惜乎法門不幸耳!”道謙師兄宗元是建陽人,居竹源寺。朱熹曾言:“康節(邵雍)數學流源于陳希夷(陳摶),康節天資極高,其學只是術數學,後人有聰明能算,亦可以推。村僧宗元,其人聰敏,能演算法,看《經世書》,皆略略領會得。”可見其術數學問不在理學大師邵雍及道教大家陳希夷之下。

圓悟禪師

建安人,號肯庵。居開善寺,學貫儒釋,能畫能詩,為眾所推崇。與朱熹相交頗深,並為朱熹所重,曾和朱熹《詠梅》詩雲:“可憐萬木凋零後,屹立風霜慘澹中。”為文士詩人所讚歎。他還曾撰辭贊朱熹:“岩岩泰山之聳,浩浩海波之平,凜乎秋霜澄肅,溫其春玉發生;立天地之大本,極萬物之性情。傳先聖之心印,為後人之典型。”圓悟圓寂後,朱熹也撰詩祭之:“一別人間萬事空……”

吳十三道人

居仙洲山,由道入佛。每有疑問,即叩請諸禪師。後以道謙為師,結庵於密庵旁,“遂往給侍”,執弟子禮。宋紹興十年三月八日,忽兒猛省,參得禪旨,占偈呈道謙師:“元來無縫罅,觸著便光輝,既是千金寶,何須彈雀兒。”道謙答曰:“啐地折時真慶快,死生凡聖盡平沉。仙州山下呵呵笑,不負相期宿昔心。”

祖庭和尚

江西人,姓揭氏。習儒時曾遍遊講肆。一次大界、宗泐兩位高僧過武夷山,祖庭即往拜訪。宗泐曾於明洪武十年(一三七七)受詔注釋佛經,並於次年率徒三十人往西城求經。祖庭被兩位高僧的學問所折服,而求師事,削髮為僧,居東村庵。曾賦詩諷時事雲:“除卻淵明賦歸去,更無一個肯休官。”灼見實為深刻。其禪師雖精通三乘,而專以淨土法門為旨,為世所重。明正統七年(一四四二)八月十一日書偈“心源湛寂息馳求,一室安身萬事休。不動干戈家國泰,天長地久幾春秋”。沐浴更衣,趺坐而寂。停龕六旬,異香馥鬱,緇素傾響,俱歎稀有。和尚另有語錄存世。

元鏡禪師

字晦台,建陽馮氏子,為曹洞宗大師壽昌弟子。結茅於武夷山虎嘯岩,後又至一曲石瓶岩下。一日,指著岩下對道盛等弟子說:“此處可埋我”,遂寂。有語錄、詩集行世。因號東苑鏡,故又稱東苑鏡禪師。

道盛禪師

字覺浪,別號夢筆丈人,浦城張氏子。少年時習儒,後出家隨元鏡禪師,並曾師從壽昌、博山等禪師,後歸武夷山侍從元鏡。在虎嘯岩頂拜經三載,佛光灌頂,“盡得曹洞宗旨”。師傅逝世後,他因眾所推崇,先後出坐道場五十餘處。“開法南都,宗風大振。”其門皆遁跡巨公,影響甚大。其弟子大盛(字石潮)居武夷山多年,博洽能文。後為金陵天界方丈,並有詩、文集行世。

僧衍操

姓劉,字松山,漳浦人。有家學淵源,足跡遍四方,為學者所敬重。晚年為僧,至武夷山居山北梧桐窠。深研禪理,手不釋卷,著有語錄八卷、詩集十集。

僧海靖

延平人,原名胡獻卿。善詩畫,有才氣,曾受命隨天使出訪,至琉球,以繪畫才能“圖其山川以歸”。爾後入武夷山為僧。

僧超位

姓黃,號壽宗,漳浦人。曾師從學者黃道周,好學善詩,居武夷山。曾歸故里奉侍老母數年,後攜母回武夷山,在山北章堂岩結茅以居。又再入筇岩修築“莫庵”,坐禪繼日,不苟言笑。皈依者甚眾,名震京師的鐵華上人為其高足。

釋超全

俗姓阮,號夢庵,廈門人,本名吳錫,或旻錫,字疇生,從文忠公曾櫻為學,隨師助鄭成功抗清。順治八年(一六五一)清兵攻破廈門時,曾櫻自盡殉節,阮旻錫冒死“出其屍”,葬于金門。料抗清無望,遍曆山川後入居武夷山,自稱輪山遺衲。著《海上見聞錄》兩卷、《幔亭游》詩文一卷。其中的《武夷茶歌》等詩文,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屢為學者們所引用。

鐵華上人

字明開,漳浦人。繼承超位禪師衣缽,居筇岩“莫庵”五十餘年。清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正月,以七十四高齡杖錫入京師,朝野為之震動。誠親王躬身拜訪並叩請禪宗大略,書“洞天花雨”額賜之。朝中文士多有題贈。戚麟禪驚呼:“天下名山數武夷,偶飛一錫到京師”,潘錦則寫道“他年若肯結蓮社,終為陶淵過虎溪”,表達了對他的仰慕之情。太史陳夢雷認為“鐵公和尚與其師伯明覺禪師先生大振宗風”。明覺禪師曾蒙清世祖皇帝召對說法,並賜紫衣敕印,頗有影響。

超煌禪師

又名元煌,字泉聲,俗姓陳,馳名漳泉。善詩畫,過武夷山一見難忘。“嘗主浙江天童法席。”清康熙四十六年尋居虎嘯岩天成禪院,並加改修造。過往權官名流,屢往造訪。

興覺和尚

晉江人,本儒家子。少年即皈依青獅庵妙岩長老,剃發為僧。以嚴戒自律,“一瓶一缽,日惟汲泉煮茗而已”,善詩文,為名士所重。甯化雷金宏有詩追憶“我昔游武夷,忽忽十六秋。青獅長假館,長老有妙岩。旋烹岩頂茶,清香一室噴。何日再同游,九曲峰峰遍”。漳浦蔡葛山贈詩“不怕秋風粗布衲,最宜泉水本山茶”。

德容和尚

俗姓陳,原為鼓山方丈,于清光緒二十六年(一九○○)至武夷山居天心永樂禪寺,主持大興土木,廣增廟宇。永樂禪寺由此鼎盛,僧眾近二百人。他還主持在永樂禪寺開設戒壇,廣弘佛法。永樂禪寺由此一躍而成十方禪林,為僧眾信徒所崇拜。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