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武夷山 »

武夷山市道教

作者:佚名  來源:《武夷山市誌》1994.01.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武夷山市道教

傳播和發展

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時期,並依託於道家的學說,道教于東漢末年逐漸形成一個體系,並有了相應的組織。由於道教是多源、多管道逐漸融匯而成的,因此內容駁雜,教派紛呈。占卜、相術、符咒、巫術、氣功、內丹等內容都是道教有機的組成部分。

漢武帝于元封元年(西元前一一○年)平定閩越國,“詔軍吏盡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閩越)地遂虛”(《史記.東越列傳》),武夷山由此荒蕪,並錯過了魏晉道教大發展和大繁榮的時期。

唐以後,武夷山的社會經濟逐漸繁榮,武夷山民的神仙信仰隨著道教的發展而日漸復蘇。唐天寶年間始創屋宇於“洲渚間”,用以祭祀武夷君,進入武夷山修道的羽流漸多,如孔、莊、葉三位道姑就曾居天柱峰下修煉。貞元年間又有錢郁霄、劉永志、李氏等三女在武夷山、建陽交界的白塔山上修煉,被後人譽為“三皇元君”。有高陽酒徒之稱的詩仙許碏則至武夷訪道,並在崖壁間題詩。隨著道教的發展而開發的武夷山,其峰巒溪澗的命名因此而帶上濃郁的道教色彩。

唐中葉,道教將虛幻的神仙們居住的“福地洞天”發展成為遍佈全國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體系。武夷山由於古老的神靈仙異之跡而躋身於其中,它最初被列為第十三福地,爾後又列為第十五洞天,後又確定為第十六洞天,並為世俗確認,武夷山因此在道教的福地洞天體系中佔有一個確切的位置。武夷山的道教由此而繁榮。

五代十國時期,王審知主閩時,增飾武夷山的宮觀,並將天寶殿改為武夷觀。後晉天福元年(九三六),王繼鵬弑父王延鈞,繼任為閩王,稱為昶,為主暴佞。他的叔叔王延羲為避禍而佯狂。昶王為此而賜以“道士服,置武夷山中”。

南唐保大元年(九四三),元宗李璟之弟李良佐慕武夷之名,欲入山訪道。在朝廷任觀察使的武夷人彭保廉受皇上之托,於保大二年護衛禦弟“駕幸閩山武夷修養”,並宣旨“敕有司創建宮觀”,改賜武夷觀為“會仙觀”,冊封李良佐為“演道沖和先生”。由於禦弟駐足,元宗再頒賜武夷山“方圓一百二十裏與本觀護蔭,並禁樵采、張捕”。會仙觀由此一躍成為欽定的重要的道教宮觀,奠定了武夷山道教堅實的基礎。觀內所用的銅鐘則是在金陵鑄造的,重達千餘斤,通過水運航海入閩。李良佐坐化時,恰是侄皇李煜(李後主)亡國不久。他的弟弟李元真還至武夷山與其相聚。由於李良佐的住持,“會仙觀”聲譽甚隆,為世所瞻,他也因此被後世視為武夷宮觀的開山之祖。武夷山道教的發展和宮觀的建設由此達到它的第一個高峰。

宋代,由於皇族篤信道教,武夷山的道教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崇道的宋真宗趙恒于咸平二年(九九九)賜禦書“沖佑”額開始,僅宋代皇帝頒賜垂顧武夷仙靈的前後就達三十三次,或賜錢、賜田產,或敕封武夷神靈,或遣使投送金龍玉簡。武夷山成為我國重要的道教活動中心之一。天聖年間,朝廷確定全國十個洞天為投送金龍玉簡之所,被排在十大洞天之外僅列為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的武夷山卻躋身於其中,武夷山道教至此發展到它的最高峰。道士還編造“武夷仙靈瑞世降為人主佑濟世民”的神話,並廣為傳播,迎合了皇帝崇道心理,而且又擴大了武夷山仙靈的影響,武夷君等仙靈因此而一再受到封贈。至嘉熙二年(一二三八),武夷君已被加封為“顯道普利沖元真君”,成為道教顯赫於世的重要神靈。宮觀屢次擴建,為道士提供優越的修養環境,因而吸引了許多道士在此駐足,如呂洞賓、知微子、王文卿、高文舉、白玉蟾、江師隆、張三豐等先後來到武夷山,他們或流連,或住持。

武夷山道教由於巧借山水,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影響。過往的仕宦權貴、詩客文人,流連于山水之間,無意穿梭於武夷山道教的規範之中卻屢屢為道士、為宮觀題字賦詩,詩賦記載又進一步促進道教的發展。南宋以朱熹為代表的學者在武夷山聚徒講學、深研學問,使武夷山成為理學名山,理學家與道士互為影響。宋以後的道士還接受朱熹的“正心誠意”的學說,將其融匯入道教修煉之中,成為道士們追求的一種境界。白玉蟾在武夷山以獨特的內丹大法創紫陽派。他的修煉以精、氣、神為核心,摻合理學和禪理,“心通三教,學貫九流”,發展和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和理論。

宋以前武夷山道教以神仙道為主,入宋後隨著丹道的發展而成為金丹派南宗的根據地,並發展為金元全真道南宗。武夷山由此成了全真道南宗的源頭。明朝以後,武夷山道教保持了長時間的繁榮,各種流派及方術盛行,有雜占、辟穀、符咒、內丹、外丹、氣功等。明代的武夷宮曾稱為“名山巨構”,為世矚目。爾後由於道教由盛轉衰,其影響也隨之減弱,道士雖曾遍佈山中,但由於道教的發展落後於時代的發展,又由於社會和政治的原因,入清以後則更顯衰微。民國時宮觀有時竟空虛破敗無人住持,有的則靠出租田產、茶山維持。這種境況一直沿續到二千世紀七十年代以後才漸有改觀。

八十年代,由於落實黨的宗教政策,道教活動走上正軌,活動逐漸恢復,尤其是開放了武夷山桃源觀,吸引了東南亞及港澳等地特別是臺灣省的大量道教信徒至武夷山進香。除了在武夷山風景區的宮觀以外,在白塔山、蓮花山、天花仙人洞等地均有道教活動。

 

深遠的影響

武夷山道教的影響,深遠而又廣泛。秦漢時以武夷君為代表的神仙傳說,即已廣泛傳播。隨著神仙信仰和方仙道的興起,武夷君成為世人崇拜的神靈。在道教尚未形成的西漢時期,漢武帝于元朔年間(西元前一二八~一二三)派遣使者至武夷山祭祀武夷君,在幔亭峰留下漢祀壇等遺跡。

漢武帝曾祭祀過黃帝、太一、陰陽使者等神,而武夷君則是最早受到皇帝祭祀的神仙,並因此成為道教前期神仙信仰和方仙道的代表。皇太姥及魏王子騫等十三仙的傳說,又進一步擴大了武夷仙靈的影響。武夷仙話的繁榮,有機地融匯入東漢以後形成的道教信仰之中,在多源的道教之中佔有獨特的地位。作為神仙道教的發源地之一,它是神仙信仰的淵源和代表。神仙之事是武夷山最為卓著的事蹟。道教將原始信仰中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演化成天、地、水的三官崇拜,在漢代成為最有影響的神靈。唐中葉,太子文學陸羽曾撰《武夷山記》。文中翔實記載了武夷君在幔亭峰上宴請鄉民的神話故事,並稱“武夷君為地官也”。在他之前的南朝陳時,顧野王就稱武夷山為地仙之宅。隨武夷君而衍生的皇太姥、控鶴仙人、魏王子騫等十三仙以及彭祖隱居武夷時茹芝飲露、乘風禦氣等神話,極大地提高了武夷山的影響,並因此能在唐末形成的道教神仙們居住的福地洞天系列中,躋身成為第十六洞天。在武夷山前期的開發史上,閩王叔王延羲、南唐元宗禦弟李良佐等曾在武夷道觀住持,促使宮觀在建設之初就有不同凡響的意義,並因此而吸引更多的羽流高士來此駐足、修煉。高士們在山中修道煉丹,又豐富和促進了我國道教的發展。如北宋道士王文卿(一○九三~一一五三),卜築八曲石鼓道院,融符籙、內丹於一爐,成為道教神霄派的創始人,後為自號“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所敬重,被任命為道教中最高職位的命官“金門羽客”。他弟子撰集的《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則是神霄派最重要的經籍。在止止庵和沖佑觀住持的道士白玉蟾廣收弟子,致力於傳播丹道,建立了稱為“靖”的教區組織,在武夷山創立了紫陽派(又稱內丹派南宗),形成正式教團。白玉蟾的丹道理論重視對儒學及禪道的融會,是神仙道教的代表派系。他的理論和學術思想,是對道教理論和思想發展的重大貢獻,對宋元以後的道教的發展影響很大。他曾被邀請主持玉隆宮、瑞慶宮的國醮大典。他所著的《武夷集》、《玉隆集》、《上清集》等數十卷文稿均被收入正統《道藏》,被視為重要的道教典籍,影響極為深遠。由白玉蟾編創的“玉蟾功”法,流傳至今,被譽為“東方神功”,有關部門還成立了“玉蟾功醫理研究會”等組織。屬紫陽派的內丹大家李道純、金志揚等入元後則成為全真道南宗的代表。金志揚號金蓬頭,在閩浙贛一帶具有很大的影響,道法深厚。

宋紹定間,武夷山道士江師隆奉詔赴錢塘滅水災,“大獲靈應”,被皇帝拜為“金門羽客”。

武夷山道士還將宋代皇帝敷衍成是“武夷仙靈瑞世降為人主”這個神話,並廣為流傳,使人們對武夷山仙靈又增添了一種更為市俗的敬畏。到元代,大學者熊禾還撰文以為這是武夷山的一大榮耀:“宋三朝聖君賢佑,皆神瑞世之應,其靈明英粹,為大聖大賢,生人顯著而迭出,則未有若武夷者也。”宋代皇帝對武夷山也格外寵倖,屢屢賜贈,或詔擴宮宇,或賜錢、賜田產。武夷君、十三仙等神靈則屢受皇上封贈,成為威靈天下的真君神靈。為了統治的需要,朝廷還將武夷山列為投送金龍玉簡的十洞天之一。自乾興至熙寧末,遣使投送金龍玉簡凡二十次。武夷山成為崇道的帝王們鉤通與神靈聯繫的重要樞紐,武夷君等神則成了帝王們求福祥、祈國泰民安的偶像。嘉熙元年(一二三七),朝廷還在武夷山敕建靈寶道場。“命道士廿一員設醮,以三百六十分位告盟天地”,祈求神靈佑國佑民。次年還加派觀察使致祭。為瞭解求一方或水或旱等天災,朝廷甚至不惜路途遙遠,派遣使者入武夷山恭請魏王子騫、張湛等真君遺骨用以祭祀。明世祖朱元璋曾召請曾在武夷山修煉的著名道士張三豐。嘉靖年間,皇帝還敕令欽差到武夷山尋訪著名道士汪三寶、劉端陽。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皇帝又敕賜《道藏》一部,共五三○五卷四八○函。

武夷山道教甚至還對佛教產生影響。五代時武夷著名高僧扣冰古佛,就以能念咒驅鬼、行法術占驗而負盛名,帶有濃厚的道教色彩。道教對學者的影響更為深遠。著名學者楊時隱居武夷山時,曾感歎“幔亭寂寞仙何在?勾漏丹沙早晚成”。居於武夷山的朱熹一生嚮往內丹之道,自言“異時每欲學之,而不得其傳”。他與武夷山道士過從甚密,曾為沖佑觀道士高文舉編纂的《武夷山圖集》撰序,還以“崆峒道士鄒祈”化名撰《周易參同契考異》,此書功力深厚,集注精闢。他深研道教經籍,撰有《陰符經考異》、《周易本義》、《易傳》等多種著作,發微奧秘,識見卓超,他提煉出的“由無極而太極”的理論被他引入並奠定了理學體系的基礎。朱熹還曾親研丹法,著名歷史學家袁樞與其為道友。他曾寄丹砂給朱熹,並贈詩:“丹砂九轉世莫傳,羽衣婀娜飛朝天。點石成玉公須專,丹火已灰當複燃,離龍坎虎元又元,不須人間詢謫仙。”由此可見朱熹對道教的迷戀和用心。朱熹的老師胡憲還撰有《南華真經解》,他的弟子詹體仁曾撰《莊子非》,另一門人蔡元定則撰《陰符經注解》。

宋代朝廷為了安排閑冗官員和持不同政見者,採取“予祠”的方式安排這些人員到宮觀任虛職,即提舉或主管宮觀領取俸祿。陸游、辛棄疾、劉子翬、朱熹等五十六人曾先後主管或提舉沖佑觀。劉子翬在主管沖佑觀時,還曾上《重修三清殿疏》。

 

宋朝提舉或主管武夷山沖佑觀人物表

姓 名

籍 貫

曾 任 官 職

到 職 年 份

任職

生卒年份

程 振

江西饒
州樂平

吏部侍郎、開封知府

宣和三年(1121)

提舉

1071~1127

許光亨

福建

龍溪

相州通判、少卿兵部尚書門下侍郎

約北宋末

提舉

 

劉子翬

崇安

五夫裏

興化軍通判

紹興二年(1132)

主管

1101~1147

胡世將

晉陵
今常州

監察禦史、禮部侍郎、川陝宣撫副使

紹興二年

提舉

1085~1142

李文淵

福建

松溪

知富陽、鄞縣知南劍州,累官至右朝請大夫

紹興二年

主管

1084~1146

陳 戩

福建

松溪

鞏州教授,監察禦史,戶部員外郎,太常少卿,知泉州

紹興三年

提舉

1080~1133

趙令衿

 

泉州知府、尚書都官員外郎

紹興七年

主管

 

汪 杞

徽州

婺源

朝散大夫知韶州府

乾道末(約1173)

主管

 

王 鎮

山西

陳留

 

約隆興、乾道間
(1163~1173)

主管

 

王正夫

 

 

淳熙元年(1174)

主管

 

王師愈

婺州

知長沙、嚴州,荊湖北路轉運判官

淳熙初

主管

1112~1190

黃永存

福建

邵武

尚書郎軍器監、淮南轉運副使

淳熙二年

主管

 

朱 熹

長期在

崇安縣

五夫裏

定居

知南康軍、提舉浙東茶鹽公事、煥章閣待制兼侍講

淳熙三年

主管

1130~1200

呂祖謙

浙江

金華

著作郎兼國子院編修

淳熙年間

主管

1137~1181

張 維

南劍州

劍浦

汀州推官、閩縣令、廣南西路提點刑獄

淳熙五年

主管

1112~1181

張 栻

綿竹
今四川

吏部侍講兼侍講、知江陵府兼湖北路安撫使

淳熙七年

提舉

1133~1180

袁說友

建安
今建甌

主簿、樞密院編修官、浙江安撫使參議官

淳熙七年

主管

1140~1204

王次生

山東

長清

 

淳熙八年前

兩任

提舉

 

陳安節

江西

弋陽

知南劍州

淳熙八年前

主管

 

辛棄疾

山東

曆城

江西提刑、潭州兼湖南安撫使

淳熙八年首任,慶元四年(1198)再任,開禧二年(1206)三任

兩任

主管
一任

提舉

1140~1207

傅自得

福建

晉江

漳州、泉州通判,知興化軍、建寧府

淳熙八~九年

主管

1115~1183

趙善俊

福建

邵武

甌甯知縣、郴州知府、淮南轉運副使

淳熙九年

主管

?~1195

江文叔

福建

侯官

靜江府教授,建甯府、泉州府通判

淳熙十四年

主管

 

鄭 僑

莆田

鎮南軍節度判官、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

淳熙間

主管

1174~1189

張 郯

和州

烏江

主簿,樞密院編修,建寧府通判,知真州、鄂州

淳熙間

主管

1174~1189

許 開

江蘇

丹徒

中奉大夫

淳熙間

提舉

 

陳舜申

福建

連江

湖南姊歸教授、漳浦知縣

淳熙末

主管

 

徐 定

福建

晉江

秘書丞兼秘書郎、知潮州

淳熙末

主管

?~1191

王自中

浙江

平陽

知邵州、知興化軍

紹熙元年(1190)

主管

1140~1199

薛叔似

浙江

永嘉

國子監編修、湖北通判、福州知府

紹熙元年

主管

?~1221

陸 遊

浙江

紹興

四川制置使司參議官,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公事

淳熙十六年至慶元五年

四任

提舉

1125~1216

周必正

江西

盧陵

知南豐、舒州、贛州,提舉江東常平公事

紹熙年間首任,嘉泰年間(1201~1204)兩任

兩任

主管

1124~1205

李 祥

江蘇

無錫

主簿、湖南轉運副使

慶元元年(1195)

主管

?~1201

李 

福建

霞浦

浙江提刑、江西轉運判官、吏部郎中

慶元元年

主管

1132~1202

黃 度

江西

新昌

知泉州、福州,官至寶文閣學士

慶元元年首任,嘉泰年間再任

兩任

主管

1138~1213

葉 適

浙江

永嘉

知蘄州、吏部侍郎寶文閣待制兼江淮制置使

慶元初

主管

1150~1223

曾 漸

江西

南城

工部侍郎

慶元初

主管

 

洪 秘

江西

鄱陽

 

慶元年間(1195~1200)

主管

 

黃 掄

福建

羅源

廣南路轉運使兼勸農使

慶元間

提舉

 

張秀樗

浙江

永嘉

 

慶元年間首任,嘉泰年間再任

主管

 

彭龜年

江西

清江

國子監丞、吏部侍郎兼侍讀

嘉泰三年

提舉

1142~1206

劉光祖

四川

陽安

殿中寺禦吏,知眉州

嘉泰年間

主管

1142~1222

張 琯

江西

宜春

知信豐縣、奉新縣,太府寺丞

嘉泰年間

主管 

 

林大中

浙江

永康

太常寺簿、監察禦吏,吏部侍郎

嘉泰年間

提舉

1131~1208

陳景思

江西

弋陽

官至太府卿兼夏官侍郎

開禧二年(1206)

主管

 

鮑 潚

浙江

永嘉

 

開禧間(1205~1207)

主管

 

魏了翁

四川

蒲江

兵部郎中,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知福州

嘉定元年(1208)首任,紹定二年(1231)再任

兩任

主管

1178~1237

張忠恕

四川

綿竹

知灃州,知湖州,知贛州

一任為嘉慶五年,二任為紹定三年

一任

主管
二任

提舉

 

趙善湘

浙江

寧波

金壇丞,余姚令,婺州通判,淮西提點刑獄,知紹興府兼浙江安撫使

嘉定八年(1215)

主管

?~1242

黃 幹

福建

閩縣

知漢陽軍,知安慶府

嘉定八年首任,嘉定十一年再任

兩任

主管

1152~1221

顏耆仲

福建

龍溪

通判,知江陰軍,提舉淮東常平、樞密院副都,知池州、太府少卿

淳佑間(1241~1252)

主管

 

江萬里

江西

南康

知吉州,知隆興府,福建安撫使,左丞相兼樞密使

寶祐三年(1225)

提舉

1198~1275

吳叔告

福建

莆田

校書郎、秘書郎,著作佐郎兼權都官郎中,知漳州

寶祐四年

主管

 

陳 昉

浙江

永嘉

司農丞,吏部侍郎,知福州,工部侍郎,知建寧府,吏部尚書

寶祐五年

提舉

 

薛居實

浙江

鄞縣

知興化軍、提舉常平茶事

缺載

主管

 

張 鈞

江源

 

缺載

主管

 

注:本表根據方彥壽《武夷沖佑觀五十六位提舉、主管匯考》。該文載《閩學通訊》第三十四~三十五期。

明代盛行於世的《先天太極圖》,即“陰陽魚太極圖”,儼然是太極圖之宗,它取代了唐宋以來流行的形形色色的各種太極圖,號稱為“天下第一圖”,是中國文化的象徵。它的產生至今還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個謎。據元代學者袁桷《清容居士集.易三圖序》說明,這個圖原是出自遁於武夷山、建陽一帶的宋末遺民謝枋得,並說謝枋得“之學為彭翁,彭翁之傳為武夷君爾後莫知所受”。後人有許多猜測,有人以為這個武夷君或許是居住于武夷山的蔡元定。任繼愈在他主編的《中國道教史》中認為“武夷君即號為武夷翁的白玉蟾”。束景南教授利用科技手段最終認定“古代太極圖就是用內景感受記錄的腦電圖”,說它是內丹大家白玉蟾修煉時感受的記錄。確切的說法應是:武夷山(君)在這張圖式的產生和傳播的過程中佔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武夷山道眾對道教發展和繁榮的一大貢獻。

唐宋以來,武夷山的道教通過文化藝術等管道對中國傳統文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李商隱、徐凝、楊億、柳永、趙抃、李綱、李彌遜、劉子羽、韓元吉、陸游、辛棄疾、虞集、薩都刺、劉基、王守仁、鐘惺、黃道周等著名文士學者接踵入武夷攬勝,撰寫了大量描繪武夷神仙靈異的詩文,成為我國文學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武夷仙話甚至還直接走進禦定的《方輿勝覽》和文學名著《徐霞客遊記》、《聊齋志異》、《封神演義》、《隨園詩話》等。

 

宮觀

武夷山的道觀,主要分佈在景區,盛時有數十座,依託於景區,相得益彰。最有影響的有:

沖佑觀

唐天寶年間,曾在武夷山創建屋宇,稱“天寶殿”,用以祭祀武夷君。閩國時,閩王王審知曾賜錢增飾稱為武夷觀,主祭武夷君。南唐保大二年(九四四),唐元宗李璟弟弟李良佐辭榮入道,至武夷山修煉,元宗下詔:“備木植,別擇高爽清淨去處,鼎新創造。”賜額將武夷觀改為“會仙觀”,並將方圓一百二十裏的整個風景區賜“與本觀護蔭”,武夷山因此成為欽定的道教之山。

宋真宗于咸平二年(九九九)為會仙觀禦書“沖佑”額。大中祥符二年(一○○九),宋真宗又下詔“宏廣觀基,增修屋宇”至三百餘間,“賜田百斛”。紹聖二年(一○九五),宋哲宗下旨擴建宮觀,並改“會仙觀”為沖佑觀。元符元年(一○九八),哲宗又下旨賜錢八十萬,賜田十頃。沖佑觀在南宋又發展成為全國的六大名觀之一。自唐宋以來,歷代朝廷、士宦賜贈的田產累計共有一萬一千餘畝,雄厚的經濟實力基本保障了宮觀道眾的用度。

紹定二年(一二二九),由被宋理宗拜為“金門羽客”的著名道士江師隆主持擴建,“增廣殿宇,堂、廚、廊、廡一新”。元泰定五年(一三二八)改稱為沖佑萬年宮。明代又改稱為沖元觀。正統四年(一四三九)七月遭受火災,接著又遇兵燹,宮觀頹敗。天順至成化年間(一四五七~一四八七)屢有增修,但規模已不如從前。弘治末年(一五○五)道士詹文皓募捐增修,嘉靖四年(一五二五)又受火災。第二年由沖元觀提點詹本初主持修復擴建。依次鼎新擴建了玉皇閣、十三仙殿、三清殿、法堂、山門、兩廊,耗費二年之功始成。沖元觀煥然一新,冠冕宏敞,允稱“名山巨構”。整個宮觀的結構是:正中前方是牌坊,依次是洞天門、望仙橋、拜章台、二門、漢祀亭、三清殿、賓雲亭、玉皇閣和法堂,另有東西二廊、東西二道院和持正院、賓雲院、中和院、存正院、正普院、清隱院以及其他的堂、祠、軒、廡等。洞天門上懸“升真元化洞天”匾,門旁有坊,上懸宋學者游九言大書的“武夷山”三字。二門上懸“敕賜沖佑觀”匾。漢祀亭、拜章台是每年中秋祭祀武夷君之所。由於該觀是武夷山最大的宮觀,因此又常被人稱為武夷宮。爾後演變成所在地的地名。

清以後,由於道教衰微,武夷山道教也受到影響,雖偶有增修,但宮觀難免頹敗,至乾隆初(一七三六),宮觀已傾圮大半。至民國,道士只剩下幾個,勉強維持。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由省政府主持修復三清殿,改為中山堂,佔用大部宮觀改做它用。爾後,道士將道房改為觀,立武夷君、魏王子騫神像,其時尚有一定規模,神像高達四五米,甚有氣勢。一九四九年以後,道教活動漸停,“文化大革命”中道教活動因受衝擊而中斷,神像全被砸毀,觀室被佔用做茶葉收購站。八十年代初,中山堂改為“名家贊名山”陳列室,內設國際蘭亭學院。有關部門又投資百萬元,重新修復觀宇,於一九九一年十月竣工,現暫設朱熹紀念館於此。

會真觀

在沖佑觀東面,另有一座觀宇,主祀魏王子騫和他的從神潘遇。道眾取同宴幔亭之義而稱之為“同亭”。宋政和五年(一一一五)宋徽宗賜額“會真”,因此亦稱為會真觀,又稱會真廟。有仙宮廟、仙君廟、文昌閣等附屬建築。明代道士裴洞清等曾主持修復改建。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崇安縣令林一煥迎請所謂仙人徐熙春的遺蛻禱雨,因獲應,又在此增建了會仙樓。清以後,該觀與沖佑觀互融為一,統稱為“武夷宮”。

止止庵

位於一曲水光石後。傳說是皇太姥、張湛及魚道超、魚道遠的修煉之所。爾後又有晉代的婁師鐘、唐人薛邴避此修道。宋代李陶真、李鐵笛、李磨鏡接踵居此,名之“止止庵”。南宋名臣李綱曾至此造訪道人。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名士詹琰夫出資重建止止庵,並延請著名道士白玉蟾住持。由於環境絕佳,又有高士駐足,因此風流相繼,屢有道眾居此,甚至還有程斯道在此獲異書、黃鹹中在此遇仙等神話。後人還在觀後建祠,祭祀被封為紫清真人的先輩道士白玉蟾。明景泰中(約一四五四)道士王宋端、江一真等修復觀宇。正德末年(一五二一)方道明增建。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李元陽主持增建玉皇閣。清順治十六年(一六五九),由韓士望主持重修。民國三十年,曾將該觀改為“墨三(顧祝同之表字)圖書館”。五十年代後被拆毀,現僅剩遺跡。

升真觀

宋鹹淳五年(一二六九)夏,道姑游道淵、江妙靜、江妙正等在正一道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的支持下,在大王峰頂原為道院的舊址上建升真觀,有太清殿、法堂、通天台等建築。由於工程艱巨,曆十餘年至祥興二年(一二七九)冬才告竣。學者熊禾曾為之撰記。觀後即宋代天子遣使投送金龍玉簡的升真洞(又叫投龍洞)。傳說魏王子騫、張湛等十三仙就曾隱居於此。該觀地勢險峻,被視為“星辰可摘攀,仙家第一關”。明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趙維垣等曾於此重創道庵。但明以後荒廢,現尚有通天台、天鑒池等遺跡。通天台又稱禮鬥壇,因宋道士吳懷玉曾於此禮鬥而得名。

天遊觀

位於天遊峰頂。宋白玉蟾曾記仙掌峰“岩頭早有煉丹台”。宋道士劉碧雲、張希微在天遊峰建天遊觀。明正德年間(一五○六~一五二一),潘參、蔡潮曾修葺增廣。嘉靖五年(一五二六),沖佑觀提點詹本初重建。明嘉靖年間,樊獻科捐資在觀前建仙掌亭,後稱之為“一覽亭”。天啟年間,督學葛寅亮將亭改建成為天遊閣,又在亭後增建“純陽祠”。清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縣令王梓又在亭後增建太虛亭、碧雲亭。民國二十五年由福建省政府主持,將天遊峰統建為公園,將天遊觀改為紀念堂。八十年代初旅遊部門重建,改為服務設施,匾曰“遨遊霄漢”。

和陽道院

元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道士彭日隆主持在九曲平川創建和陽道院,規模巨集麗。工作一直沿續至延祐七年(一三二○)才完成,號稱為“沖佑之亞”。元代最榮耀、秩視一品的正一天師第三十八代“正一教主,三山符籙”張與材入武夷山,將其更名為清微太和宮。元學者虞集為之記。該宮前設都宮門,有寥陽殿、道紀堂、清虛堂、凝雲閣、宜晚亭、雲堂、齋堂、大音閣、朝元閣等建築。可惜在百年後的永樂十四年(一四一六)被大水沖毀,僅留下“道院洲”之地名。

石鼓道院

宋初建,位於鼓子峰上。開創道教神霄派的著名道士王文卿曾隱此修煉。此道院建築獨特,宋代就被稱為“仙家鼓樓”,明大臣曹學佺稱之為“棧道勾連”。明弘治間曾受火災。嘉靖時,道士江子靜重建,並名之為棲仙館,後稱“棲仙庵”,內有迎仙亭、拂雲石及雲影池。明學者徐熥在文中記“院中道人二十余”,可見頗具規模。但清初為僧所占,改為佛寺,稱為蓮子庵。順治年間(約一六五○)還曾增修,現已廢棄,屋室無存。

此外較有影響的道院有:

桃源觀

在小桃源。原為佛寺,于後唐天成二年(九二七)為山崩所毀,後為道士所占。元、明、清三代屢有增建,稱為三元庵或稱石堂庵。清以後稱為桃源觀,民國二十四年,華僑胡文虎捐資重修。七十年代後修繕,現是武夷山較為完整的道觀,是武夷山道教活動的中心。一九八三年,經批准對外開放。

復古庵

在大王峰畔,又叫彭山精舍。宋時建。明嘉靖中(一五四○年左右)重建,後有復古洞。白玉蟾曾在此煉丹。元道士金志揚、余複嬰曾於此修煉。明以後一度被改為佛庵。

雲龍道院

在幔亭峰下,傳為彭祖隱居之所。明萬曆初(約一五七三)陳洙複建,稱為一水草廬,爾後道士虞啟祚擴建,稱為雲龍道院,後廢棄。七十年代末在原址上建武夷山莊。

仙女梳妝樓

在幔亭峰右換骨岩雲虛洞,傳為唐天寶年間(七四二~七五五)孔、葉、莊三女道修煉之所。樓設洞內,依勢變化,頗有特色,遺跡尚存。

常庵

在兜鍪峰麓,宋紹定年間(一二二八~一二三三)宋理宗敕建並賜額。明以後廢棄。

雲寮

在九曲溪南赤霞岩下,歷來是道姑的修道之所,上有赤霞洞。朱熹、蔡元定及陳省曾屢次造訪。

毛竹洞

在九曲溪南鷂子岩下,北宋道士王通及知微子曾居此修煉。

元元道院

在接筍峰頂。明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道士汪三寶、劉端陽創建。樊獻科為其題額曰“懷仙館”。另有仙奕亭、石井。二道士逝後的藏蛻之所分別稱為癡頤窩和南溟靖。明萬曆五年(一五三七)朱氏道士又新創為清真道院,又稱清微真館。清順治十五年(一六五八)道士金象再建,改為隱屏仙居。

雲窩道院

在上雲窩,原為茅廬,是宋代著名道士陳丹樞居止之所,累有道士居此。有水月亭等建築,白玉蟾曾為之撰記。存石臼、丹灶、石門等遺跡。

棘隱庵

陳丹樞女弟子劉妙清創建在雲窩右。明天啟六年(一六二○)被改設為王陽明祠。

山當庵

又名仙山庵。在仙游岩西北穀中。背負三仰峰,居四峰環抱之中。明嘉靖間曾重修。

蒼屏道院

在蒼屏峰南,宋代鄭簡堂建。清順治年間道士金象又複建為茶隱寮。

碧霄道院

在三仰峰碧霄洞。白玉蟾等曾在此煉丹,屢有道士居此。清代名士周士芳在此修煉多年。

知白庵

在三仰峰右,明萬曆初(約一五七四),道士黃合賢創。明末名道士張蚩蚩曾居此。後屢遭兵燹,清順治十七年道士虞善長重建,樓號為“積翠”。另有仰雲庵,在知白庵右,萬曆中建,清道士王文宗重修。

天壺道院

名天壺觀,宋建。在天壺峰右,有石泉,傳為白玉蟾煉丹之所。學者杜本為其書匾。明以後廢棄。

靈峰觀

在九曲溪北靈峰。元代餘藥坡創建,初名靈峰道院。後由太守奏請更名為元都觀。元著名書畫家趙孟頫曾為之書額。明成化十八年(一四八二)道士王道元重建。

凝雲道院

在馬頭岩。原稱凝雲庵或凝庵。明隆慶初(一五六七)道士張德思建。內有凝雲閣、息機窩、鳴球亭、湧翠台、蓮池、桔隱石。清代改為凝雲道院,占地十畝。林則徐曾為題匾。一九四九年以後道士還俗,道院被占為民居。八十年代末,居民遷出,一九九三年始複為道觀。

養恬庵

在杜轄岩,傳有杜氏、葛氏隱此修煉。有會仙洞、小會仙洞。明萬曆初(約一五七三),道士程常靜于此建呂仙亭、會仙樓、雲水樓、靜環室。明朝吳中立曾在此勒字,稱之為“景陽洞天”,遺跡豐富。

水簾道院

在水簾洞。宋道士江成真建,稱清微洞真觀。明嘉靖間楊本空創修亭宇,稱水簾道院。一度更名為白龍觀,有浴龍池、潛龍井、雙龍宇、洽龍亭等。道士王廣曾坐化於此,並留下遺蛻。

神通道院

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熊道士在神通岩辟穀煉真,創建道院,民國時曾增修,至今遺跡尚存。

在武夷山景區之外,尚有少量道院。城內有含真道院、太清觀、丹碧道院,均已廢。在星村鎮與建陽縣交接的白塔山上有龍濟道院,于唐代鼎建,香火不斷,明洪武三十一年(一三九八)及清道光十年(一八三○)均曾修建,一九八二年後由鄉民投資重修。在星村還有書堂道院、祥岩道院和東山道院;在洋莊鄉黃連坑有望仙道院,宋代為祭祀徐熙春而設立,清嘉慶年間重建。在分水關有集仙道院;在武夷鄉有上清道院、招仙道院和棲雲道院;在城東鄉有雲岩道院、龍鼎庵;興田鎮有佑賢道院、靜安道院、元真觀;在嵐谷鄉有南澗道院等。此外還有翠巒道院。

據民國三十六年統計,武夷山天遊觀、馬頭凝雲道院、萬年宮、止止觀、神通庵、桃源庵、蓮花庵、上谷庵、白雲寺、霄碧洞、下梅的真武廟、五夫的昭應廟以及星村的關聖廟、天后宮、奶娘廟和城關的廣福寺、葛仙庵和福安寺等有道教活動。至民國三十八年僅馬頭、碧霄洞、蓮花峰、神通岩四處有道士;馬頭、蓮花屬隨山派,神通、碧霄屬龍門派。

道觀一般靠募捐、施捨自養,靠做道場收取費用,有一定的田產,自耕或出租。如止止庵曾擁有號稱“閩茶第一枝”的白雞冠名叢;天遊觀有“大紅袍”茶及茶山數十畝。民國十八年在城內建的廣福寺設寺之初就置田產十畝,以供日常需要。民國二十五年神通岩道士二人有茶山十餘畝,耕地三畝。馬頭凝雲道院道士三人有茶山、耕地三十多畝和岩茶廠二座。

一九四九年以後經過土地改革,田產歸國家所有,也分配少量土地供寺廟以應正常需要,寺僧靠勞動自養。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以來,道教活動漸趨正常,僧道靠募贈維持,縣(市)政府還撥款對重要的道觀進行修復,如一九八○年撥款四萬元對桃源觀進行整修。許多道觀經過修復後恢復正常的宗教活動。至一九九三年底,已有武夷桃源觀、碧霄洞、馬頭凝雲道院、星村蓮花山、城關天花仙人洞以及分佈於其他鄉鎮的五十餘處寺觀開展了道教活動。

 

道士

漢朝以後,羽流方士接踵而至武夷山修煉。宋、元、明較盛,高道輩出,或辟穀,或煉丹,或符,流派紛呈,有的為民眾所崇拜,有的則倍受朝廷敬重。著名的道士有:

張仙

晉人(或曰後漢人),至武夷山隱其姓名,《閩大記》記其名淡。有人以為其音與傳說中的十三仙之一張湛相重而不取,言其名為垓。在大王峰石穴中坐化,留下屍身不朽,背上有白點,手上有傑字。後世有人為其飾服,在風雨中衣飾成灰而肉身完好。明萬曆間楊四知為其塑身並設欄保護,遺蛻至清末尚完好。千年不朽,為後世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

王延羲

閩王王審知之子。其侄王繼鵬弑其父王延鈞纂位,自稱為閩王,號“昶”,被稱為昶王。天福元年(九三六)昶賜道士服將王延羲安置在武夷山中修道。天福四年七月王延羲殺侄主昶取而代之,成為閩王。稱大閩皇帝,號曦。改元永隆。

李良佐

字之輔,南唐元宗李璟的弟弟,性淡泊,保大二年(九四四)入武夷山修道,元宗為其敕建會仙觀。他居武夷山三十七年,致力於開發武夷山弘廣道法,卓有影響,後坐化於清虛堂,被稱為武夷宮的開山之祖,後人設廟祀之。

鄒道士

趙抃在崇安為縣令時為錄事,奉公甚謹,一介不取。趙任滿,因廉貧難歸,鄒將祖上田產變賣以贈,爾後棄家,在大王峰升真洞修道,得九轉丹訣真傳,坐化於幔亭峰。

吳懷玉

居武夷山,曾在大王峰頂禮鬥,老無衰顏,視人間“俗無可觀”因而行坐閉目,人稱之“眇翁”。有一次醉酒之後他指著武夷君及魏王子騫神像說:“歲右戊子降為人主……,三十有八載,當撫平四海。”爾後被敷衍成影響極大的“武夷仙瑞世之說”,九六歲無疾而化。

知微子

樵陽人孫氏,入武夷山結茅於一曲毛竹洞,藥餌松飲水,得沖舉術,著有《知微子》一書行世,大文學家蘇軾為其作序。

葛真人

居二曲靈岩石穴中,傳昔有巨蟒居洞傷人,葛氏設法除之,在其地創庵,後稱為葛仙館,又有馘妖洞之稱。

邱公

在九曲靈峰左石室中修煉。一日坐化留詩曰:“本是瀛洲仙子,徉徜元化洞天,笑指蓬萊歸去,沖飛直入蒼煙。”為後人傳頌,修煉之所迄今仍名邱公洞。

徐熙春

邵武人,原為商人,在城南遇武夷山道士,“遺贈五花草食之,由是絕粒”辟穀,後入武夷修煉,坐化于大王峰東壁,遺蛻不朽,被後人視為神仙。後人還稱其地為徐仙岩,屢迎取遺蛻祈禱,求滅水患或求雨。

王文卿

江西南豐人,號沖和子,又名癲道人,傳其夜行遇雨迷路,得神霄雷法真傳,宣和間居武夷山石鼓修道,後被薦于朝,宋徽宗拜其為太素大夫,因施法驅鬼止雨有功拜為“金門羽客”,賜號沖虛通妙先生,卒于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因曾被徽宗命為侍宸,故稱其王侍宸。其道術頗有影響,創神霄派,弟子眾多,支流繁出,其言論由弟子整理成集,頗有影響。

陳沖素

字虛中,宋道士,居武夷山。曾著《中歸指南》,世以為其文盡發內丹三要之旨,是重要的道教經典,卓有影響。傳說他在入道之初,“嘗與樵者飲,忽僕地,夢入一洞食青靈芝,隨之辟穀”。

李鐵笛

原名陶真,東京人,宋熙寧末至武夷山居止止庵。好吹鐵笛,每作穿雲裂石之聲。傳說有一次過節,道士各招飲,“李俱赴之,諸房笛聲一時同發,眾駭之。”爾後至通仙岩修道。留下一道詩與道友話別:“毛竹森森自剪裁,試吹一曲下瑤台,當途不遇知音者,拂袖白雲歸去來。”不知所往。

郭道人

自稱臥雲子,能預知禍福。宋紹興年間(約一一五○)於湖州拜洞陽子諸葛行正為師,得其密授,爾後同入武夷山修道,乾道中與其師同日坐化。

王通

江西永平人,在武夷山毛竹洞得道,修得飛神禦氣、呼召雷雨之術,極靈驗,為道眾所服。宋治平三年(一○六六)坐化于黃柏山,詔封其為洞明普靜真人。

陳丹樞

在武夷山雲窩鐵象石上結廬修煉,絕粒辟谷,白玉蟾記其“年已七八旬,猶方瞳漆發,其顏猶童,終日凝神不語。與寢,談笑與常人異。所附身僅一破衲”。廬即稱“雲窩”,接踵有後人在此修道。

劉妙清

女,東陽人,美麗,有才情,“娉婷嫵媚,使人駭心動目”,少時曾淪落風塵。忽一日猛省,因久慕道術,入武夷山師事陳丹樞,並在仙掌峰下結庵“棘隱”以居。恬淡清苦,遺世出塵,白玉蟾曾屢為之題贈詩、文,嘉定後入九曲而逝。

白玉蟾

字如晦,號瓊琯,又號雲外子或瓊山道人、武夷翁、武夷散人。本姓葛名長庚,祖籍福清,生於瓊州。師事著名道士陳楠學內丹,並相從雲遊各地,南宋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入武夷山,居止止庵及沖佑觀。他還在此收受彭耜、留元長等著名道士為弟子。時而蓬發赤足,時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狂放不羈。嘉定十五年四月赴臨安伏闕上書,卻“因醉執逮京尹”未果。死後詔封為紫清真人。白玉蟾被稱為全真道南五祖之一,創內丹紫陽派,爾後發展為南宗。他精研道法,“參受大洞法,奉行諸家大法,獨于雷法尤著驗”,多次“為國升座”,主持國醮。著述甚多,有《武夷集》等六部數十卷文稿,均被視為重要的道經,對後世道教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而且詩文俱佳,善草書,有龍翔鳳翥之勢。

黃咸中

東陽人,慕道入武夷山,居止止庵。遇異人東南子授以仙術,贈以方寸銅印,並言佩之可濟世延年,為其更名“慶雲”。後遍遊名山訪道,住洞空山二十年,再歸武夷山修煉,號洞空子,年九十坐化。

江師隆

號三白,建陽人,是儒家子,通經史,風儀秀拔,標格出塵。尊父命入武夷山訪道,得雷霆秘術,能致晴雨,南宋紹定年間(一二三○年左右)應詔赴錢塘滅水患,大著靈效,敕封為“金門羽客”。後乞歸武夷山,受賜以禦書“常庵”;命建州官府為其鼎建于一曲溪南,並領旨“督(京都)臨安諸祠觀”,他曾主持大修沖佑觀。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詔准其上書請加武夷君十三仙封號之事。後坐化于常庵林壑堂。

彭日隆

號隱空,崇安吳屯人,他“未嘗學問時,讀《清靜經》有悟”,故入萬年宮受戒學道。後遇異人傳授雷法,禱雨極驗。他曾傾數十年之功在九曲創和陽道院,後更名“清微太和宮”。曾自贊:“五五二十五,只管從頭數,到底一也無,松梢月當午。”卒時七十五歲。

江成真

號心隱。少年即入武夷山修道,拜張岩隱為師,“清修甚謹”,再獲法師黃雷淵授以清微雷法。後游龍虎山,為天師所重,命主凝禧觀,因遇大旱,祈禱顯應,被朝廷命為建寧道判,故又被稱為江道判。晚年再入武夷山,居水簾洞創水廉道院,修丹靜養。

張德懋

居武夷山天游觀修道,曾拜茅山宗著名道士杜道堅為師。其師號南穀子,在宋末元初極有影響,在理論上頗有建樹,以博學高行名世,他對《道德經》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開拓。張德懋還隨其學上清秘法,卓有造詣,曾攜徒漫遊京師,聲震朝野。

趙嗣祺

龍泉人,生於元至元十六年(一二七九),幼即不凡,久慕道學,二十四歲至武夷山隨張德懋學道。十餘年足不出山,刻研窮經,凝神宴坐。師見其道法已成,于皇慶間(一三一二~一三一三)攜其雲遊,並叩見師祖杜道堅。杜公一見而大奇之,置於觀中,以便於朝慕咨叩,爾後又薦其游京師,以弘廣道法,王公貴族多慕而與之交。延祐元年(一三一四),有旨命其主持仙都山玉虛宮,“兼少微山紫虛觀提點,代祀太華、嵩山、王屋、濟源……箴祠事于龍虎山”。卓有影響。

王與敬

號秋岩,三山人,於武夷山入道後雲遊訪道,被薦於朝,元至大二年(一三○九)迄還武夷山,“奉旨歸山”,主管沖佑觀,賜號“至道玄應通妙法師”。

金志揚

號野庵,永嘉人,素不櫛發,人呼為金蓬頭。于龍虎聖井山入道,研究內丹,出於全真道南宗,以法術為眾所信服,頗有影響。後入武夷山修道,居一曲復古洞,及止止庵,冬不爐,夏不扇,至元年間(約十三世紀八十年代)坐化。

林文能

號存心,三山人。“博覽群書,聰慧,頓悟經道元妙,善熊經烏伸之術”,不畏寒暑,居大王峰頂修道,設廬于天鑒池畔。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於元泰定元年(一三二四)薦於朝,有旨宣召,辭疾不赴,賜號“講師”,後坐化于大王峰,年九十五歲。其弟子程斯道於至正年間(約一三六○年前後)曾被詔至京都,賜號“通元子”。

張三豐

名通,又名全一,號玄玄子。由於不修邊幅,人稱張邋遢,曾自稱是“大元遺老”。據傳其體姿豐偉,須髯如戟,一餐能食升米或一月不食,能預知吉凶禍福。終生浪遊,曾居武夷山中。朱元璋屢尋不得,明成祖曾屢詔不至,被後人尊為神仙,極受道流的推崇。

汪三寶

字麗陽,號癡頤,鉛山人。與建昌劉端陽(號古松)為道友,以詩文書畫相交,嘉靖初(一五二二)一同入武夷山,開闢接筍峰,並在山上設元元道院,閉戶清修,飄然出塵,有《野懷散稿》詩文集行世。嘉靖四十三年欽差巡按姜儆與巡按福建禦史高邦珍曾至武夷山造訪二位道士。

張延安

崇安人,於武夷山入道。嘉靖年間曾雲遊京師,因祈雨為驗,詔封為“贊教真人”,後歸武夷山坐化。

黃合賢

號知白,大樑人。少好道,入三茅山,得一高夀長者秘授,年過七旬顏如童子,晚年入武夷山,創知白庵于七曲三隱後。明萬曆年初(約一五七三)神宗詔擇高真編修《道藏》,黃合賢因博學被薦,頗受寵褒。

王廣

崇安人,明嘉靖年間學道于水簾洞,勵志勤苦,後得異人指授,“每行,人遠望之有兩身焉”。自擇日期灑沐浴更衣,別眾端坐而逝,留下全蛻不朽,至清末尚完好。

程艮初

歙西人,明萬歷時居杜葛岩修煉,日織草鞋以市為生,後坐化洞中,經年不朽,鄉民以草鞋仙名之,並鑿龕置其遺蛻。清文人曾記其“衣朽無存,而皮肉未毀,瞑目趺坐,鬚髮宛然”。

任圓智

號若愚,鉛山人。入武夷山修道,精於術數學。嘗至建甯訪學者任上卑,叩問《易》學,歸武夷山時上卑稱之“吾儒之易,今盡為道人得去”。抵山三日坐化,葬於兜鍪峰下。

金象

字乾陽,號鶴奴,新安人。初為儒生,後入三茅修道,繼居羅浮山二十年,爾後入武夷山,結廬於大隱屏之巔,匾曰“隱屏仙居”,年逾七十陟險如坦途。狷潔沖靜,能詩,善書畫,康熙初年(約一六六二)坐化。

李東來

居武夷山修道,性落拓,善畫竹。有強索者,則有意不恭,墨汁淋漓,滿幅狼藉,索者只得訕訕而去;而每遇至交,則精筆佳意,輒自贈之,人以為寶。

龔儒仙

壽甯人,原為儒生,性孤介,不諧於俗。入武夷山幔亭峰學道,能詩書,有奇氣,居斗室中,圖書滿案,整而潔,嘗自言“半日讀書,半日靜坐”。民國三十年卒於城村。

明以後道教衰落,武夷山道眾漸少,山中寺觀林立、道眾芸芸的景象不復再有,道門冷落。民國時期,道士們甚至參加佛教活動,參加佛教組織,如民國三十三年、民國三十六年均參加“佛教支會”,道士甚至居於佛寺,民國二十五年,有三名道士長期居於吳屯瑞岩寺。此外僅蓮花峰有道士三人、馬頭岩三人、神通岩二人、碧霄洞四人而已,爾後又略有增加。四十年代中期境內共有道士四十人。但一九四九年僅剩下七人,分居於桃源洞、蓮花峰、馬頭岩、天遊岩、碧霄洞和神通岩。

五十年代以後,道士基本還俗,停止正常的宗教活動。一九七九年以後,落實宗教政策,恢復正常的道教活動。至一九九三年底已有十二名道眾分別在桃源觀、城關天花仙人洞等處居止。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