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大事記夏商-清
唐以前
夏朝初(西元前二十一世紀)
相傳長壽之神彭祖(鏗)隱居於此,與兩個兒子彭武、彭夷開發蠻荒大山,後人稱其定居之地為武夷山,把二兄弟神化為武夷君。
夏朝中葉(西元前十九世紀)
武夷山已有古代越族人聚居,其部落首領之遺葬安放於武夷山岩洞之內(今發現之一號船棺,經測定為距今約三八四〇年,即西元前十九世紀)。
商朝時期(西元前十六世紀)
古代越族人繼續在武夷山生活和繁衍。武夷山遺留的架壑船棺與虹橋板經科學考察,是當地先民在當時的殯葬遺跡。
周朝時期(西元前十世紀)
古代越族人在武夷山一帶,從事簡單的耕織和漁獵生產活動(從出土的石鐮、石刀、石網墜、石箭鏃和絲、麻、棉織品等進行考察論定)。
春秋(西元前七七〇年~西元前四七六年)
武夷山一帶屬越國的一部分,居民為古越族。
秦始皇三十年(西元前二一七年)
秦始皇設閩中郡,武夷山一帶屬之。
秦末(西元前二〇七年)
各地諸侯抗秦。武夷山一帶的閩越族部分居民參加閩中郡的部隊,北上協助劉邦入關滅秦。
漢高祖五年(西元前二〇二年)
武夷山一帶隸屬會稽郡,歸閩越王管轄。
漢建元六年(西元前一三五年)
武夷山一帶歸東越王餘善所統治。
漢武帝元鼎元年(西元前一一六年)
餘善佔據會稽郡之地,反抗漢朝中央集權。
是時,餘善構築六座城固守。今武夷山市城村的閩越古城即為六城之一,城內築有宮殿。古漢城面積四七.三萬平方米,城內探明大型建築群四處,有居住區、冶鐵作坊、烽火臺、排水系統、道路等,出土大量陶、鐵、銅制生產、生活用具和兵器。可見當時的繁榮景象,為閩中重鎮。
漢元封元年(西元前一一〇年)
漢朝廷四路出兵入閩平叛,其中一路自分水關進軍,直抵王殿村,摧毀城池,消滅閩越部,將閩越人北遷江淮一帶。
漢武帝時代(西元前一百年左右)
漢武帝劉徹派遣使者到武夷山,用幹魚祭祀武夷君,藉以安撫居民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隨後,漢朝廷將這一帶區域隸屬會稽郡。
漢永建六年(一三一)
把會稽郡分為東南都尉。東都尉為臨海,南都尉為建安。建安這一部分管轄範圍包括今武夷山市一帶。
漢建安十年(二〇五)
孫權派遣賀齊將軍佔領上饒,劃上饒的一部分及建安縣西北部桐鄉置建平縣(即今建陽),其管轄範圍包括今武夷山市區域。
三國.吳永安三年(二六〇)
改會稽南部都尉為建安郡,轄區包括今武夷山市一帶。
晉太康元年(二八〇)
建平縣改為建陽縣,今武夷山市區域歸建陽管轄。
南朝宋時期(約四七九)
著名文學家江淹讚美武夷山為“碧水丹山”。此美稱沿襲至今,成為武夷山之別名。
南朝梁時期(約五五五)
文字訓詁學家顧野王定居武夷山講學著述將近二十年,史載:“崇人知學自野王始。”
隋開皇九年(五八九)
廢建安郡,改為建安縣。今之建陽縣、武夷山市地域屬泉州(今福州)管轄。
唐
武德四年(六二一)
建陽複為縣,今武夷山市為其地域,屬建州管轄。
武德八年(六二五)建陽縣(含今武夷山市地域)並屬建安縣。
貞觀初(約六三〇)
潤州(今江蘇鎮江一帶)人彭遷任左牛衛上將軍,後定居建安縣溫嶺東岸之潺口,召集農民墾辟荒地九十余處,形成較大的居住點,取名新豐鄉,為武夷山市最早之雛形。
垂拱四年(六八八)
複置建陽縣,今武夷山市區域歸屬建陽縣。
唐代(七世紀)
在當時隸屬建陽縣的今武夷山市一帶區域,居民大量砌築梯田,生產稻米。“……下自橫麓,上及危巔,一體之間,栽作重磴,即可種藝。”山區經濟得到開發。
是時,武夷茶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現,開始享有盛名,後發展為臘麵茶,並列入貢品。唐元和年間(八〇六~八二〇),孫樵《送武夷岩茶與焦邢部書》說:“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稱武夷茶為“晚甘侯”,這是武夷茶最早的文字記載。
天寶七年(七四八)唐玄宗派遣登仕郎顏行之到武夷山封名山大川,頒佈禁止砍伐森林的命令。隨後,在武夷山洲渚之間創建天寶殿,即今武夷宮的前身。
廣明元年(八八〇)在吳屯裏建造瑞岩寺。五代王延鈞稱閩王時(約九二七~九三五)扣冰和尚在此卓錫。一九八八年恢復對外開放。
光啟元年(八八五)
河南固始籍的王潮、王審知兄弟隨王緒部隊入閩,隨部隊避亂入武夷山一帶的河南籍人有胡、劉、周、李、張諸姓。
五代時期
後樑開平三年(九〇九)
王審知受封為閩王,祖籍河南京兆的翁承贊為冊副使,隨後留閩,任閩王宰相。翁承贊後定居于吳屯(即今武夷山市吳屯鄉)。
是年,閩王王審知擴建武夷山的天寶殿,改名為武夷觀。
閩永隆三年(九四一)
閩王王曦治閩期間,官方接受本邑人彭漢的建議,劃出建陽縣的西北鄉設置溫嶺鎮,此地即今武夷山市的南鄉一帶。
閩永隆六年(九四四)
南唐元宗李璟之弟李良佐到武夷山修道,李璟為此重修武夷觀殿宇,改名為會仙觀。
南唐保大三年(九四五)
南唐征閩,兵下建州,南唐將領查文徽以張、陳二將為副將,屯軍於五夫裏。是年八月,閩王朝覆滅。
南唐保六九年(九五一)
邑人彭璫呈報朝廷將溫嶺鎮改為崇安場(取崇地安寧之意),朝廷核准。
宋
淳化五年(九九四)
崇安場升為崇安縣,縣署所在地設在營嶺。至道年間(九九五~九九七)建造縣署。
咸平元年(九九八)
建陽所管轄的上梅、下梅、會仙、周村、將村、黃村六裏劃歸崇安縣。
大中祥符二年(一〇〇九)
朝廷增修武夷山會仙觀的殿宮,改稱為沖佑觀,宋真宗趙桓頒賜觀額。沖佑觀成為北宋六大名觀之一。
天聖三年(一〇二五)
二月。遭暴風雨襲擊,位於武夷山五曲的石堂寺淹沒倒塌。
景祐元年(一〇三四)崇安籍著名詞人柳永登進士第,他在及第之前即從事詞的創作,被稱為北宋初年第一位大量製作慢詞的大詞人。
慶曆二年(一〇四二)
崇安縣知縣趙抃主持修水利,修築陳灣陂,並築石堤,引水經石雄入城直到城南郊區,灌溉農田萬餘畝。趙抃死後,諡為清獻公。此條貫穿城區的灌溉工程命名為清獻河,延用至今。
元豐五年(一〇八二)
朝廷將建陽所管轄的五夫、從政、籍溪、建平、豐陽、節和、長平等七裏劃歸崇安縣。
紹聖二年(一〇九五)
知縣王壋在營嶺的右邊興建學宮。
崇甯元年(一一〇二)
崇安籍學者胡宏生於五夫裏。胡宏等是繼楊時之後在南宋傳播洛學最早的一批理學家。
崇寧二年(一一〇三)
崇安籍人彭路應試,中特科狀元。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
方臘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在浙江展開攻勢,崇安縣戒嚴。
宣和三年(一一二一)
江西饒州人程振任武夷山沖佑觀第一任提舉。至南宋末年,先後有陸游、辛棄疾、朱熹等二十五任提舉(主管)。
靖康二年(一一二七)
正月,靖康之難中擔任河東割地使的崇安籍人士劉〇出使金營,不受利誘,不屈威脅,自縊身死,隨後移葬于崇安五夫裏拱辰山。
建炎元年(一一二七)
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南方人口增加,經濟繁榮,交通漸趨發達。由崇安至江西鉛山“車馬之聲,晝夜不息”。這一條路成為閩贛主要通道。建陽刻本多經此運銷外地。
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宋將苗傅、劉正彥叛亂,流竄浦城,被韓世忠所擊敗。叛將餘黨張逵率殘部侵入崇安,被殺。苗傅和部將程政匿身于崇安南村,為崇安人詹標所捕獲。
建炎四年(一一三〇)
甌甯人範汝率農民起義軍攻陷建州。建州知府劉子翼把治所遷至崇安。
紹興元年(一一三一)
死于靖康之難的崇安籍人劉〇之子劉子翬棄官回鄉,任武夷山沖佑觀的主管。
是年春,擔任諸路都統制的崇安籍著名將領吳玠、吳璘在和尚原率軍擊敗兀術所率領的金軍。
是年,廖公昭、熊志寧率農民起義,攻陷建陽、崇安
紹興三年(一一三三)
三月,崇安籍將領吳玠、吳璘與金兀術大戰于仙人關,金兵慘敗。
紹興六年(一一三六)
知縣蔡傳素重建縣署。
紹興八年(一一三八)
崇安籍學者胡安國著《春秋傳》,被高宗皇帝譽為“深得聖人之旨”,升為文閣直學士。同年去世,被諡為文定公。
紹興九年(一一三九)
擔任四川宣撫使的崇安籍人吳玠病故,追封少帥,賞錢30萬。
紹興十三年(一一四三)
十三歲的朱熹隨母親定居五夫裏,拜崇安籍學者劉子翬、劉勉之、胡憲為師,直到六十二歲才移居建陽。
紹興十七年(一一四七)
朱熹自五夫裏赴建州應試,中舉。次年,又登進士第。
隆興元年(一一六三)
六月,著名學者、朱熹之師李侗從延平赴信州鉛山。秋時從原路返回,經崇安五夫裏造訪朱熹,為朱熹入朝奏事籌措計策。
崇安籍人翁德輿應考,中特科狀元。
乾道三年(一一六七)
五月,崇安籍將領、陝西河東路宣撫招討使新安郡王吳璘病故,贈太師稱號,追封為信王。
七月,發大水。朱熹奉命巡視水災。
是年,知縣諸葛廷瑞建趙清獻公(趙抃)和胡文定公(胡安國)祠。
乾道四年(一一六八)
四月,崇安籍人士劉珙(劉子羽之子)兼參知政事,同年八月改任他職。
是年,發生饑荒。朱熹、劉如愚呈請知府發放糧食,賑濟饑民。
乾道七年(一一七)
朱熹在開耀鄉五夫裏建成社倉,賑濟災民,緩和官民矛盾。
乾道八年(一一七二)
十二月,朝廷向全國頒發朱熹在五夫裏宣導實行的《社倉法》。
淳熙二年
四月,朱熹、呂祖謙自崇安出發,特約江西學者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在鉛山的鵝湖書院進行學術討論。這是唯心主義內部的一場著名爭辯,史稱“鵝湖論辯”。
是年,江西學者陸九淵任崇安縣主簿。
淳熙三年(一一七六)
八月,朱熹奉詔主管沖佑觀,為期二年。
淳熙五年(一一七八)
朱熹為已經逝世了三十二年的崇安籍抗金名將劉子羽撰並書寫神道碑。次年,劉公神道碑屹立在五夫裏蟹坑的劉子羽墓前。一九八一年五月,移置武夷宮。一九八五年十月,作為“武夷山史跡”之一,被列為福建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年,崇安籍人詹騤應考,中狀元。
淳熙六年(一一七九)
九月,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的大詩人陸游奉旨北上臨安,經過崇安武夷山時作《泛舟武夷九曲溪至六曲,或雲灘急難上遂回》一首。
淳熙七年(一一八〇)
知縣趙彥繩重修學宮,沒收東山、白雲、鳳林、聖曆、四慶等寺田作為學宮的學田。
淳熙十年(一一八三)
朱熹在武夷山五曲構築武夷精舍(後為紫陽書院),著述講學共八年,著《四書集注》等。四方文人墨客、求學士子慕名雲集武夷山中,講學論道,飲茶作詩,在武夷山留下大量詩篇文章、摩崖石刻,不僅把武夷文化推向鼎盛時期,武夷茶也名氣大揚。
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
棄疾任武夷山沖佑觀主管,為期三年。甯宗慶元四年(一一九八),再次任主管,兩年任滿。垂暮之年,第三次任沖佑觀提舉。
紹熙元年(一一九〇)
陸游任武夷山沖佑觀主管,為期二年。慶元元年(一一九五)第二次擔任武夷山沖佑觀提舉,為期三年。
慶元三年(一一九七)
十二月,朱熹因觸犯權貴韓侂胄被誣為偽學之首,撤煥章閣待制兼侍講之職。他的學生蔡元定也貶謫道州。
慶元六年(一二〇〇)
三月,朱熹在建陽考亭逝世。他的學友和學生不畏朝廷禁令,雲集建陽參加葬儀。朱熹之墓建在建陽縣的唐石村(今黃坑鄉)。
嘉泰三年(一二〇三)
清江人彭龜年以集英殿修撰提舉武夷山沖佑觀。
開禧元年(一二〇五)
閩縣學者、朱熹女婿黃幹主管沖佑觀,為期兩年,嘉定九年(一二一六)再次主管沖佑觀。
開禧元年(一二〇五)
崇安籍將領吳璘之孫吳曦在蜀降金,自稱蜀王,引金兵入侵蜀地。吳曦僭位四十一天之後被誅,宋軍迅速收復失地。
是年,浙江永嘉學者葉適因遵韓侂胄之命北伐金國,措置失當,奪職後主管武夷山沖佑觀達十三年之久。
嘉定年間(一二二〇年左右)
城北兩條河交匯處經常氾濫成災。知縣傅壅築河堤防水,這條河堤稱為“傅公堤”。
知縣趙必願在城南郊區興建繼賢橋,並設立均惠倉,儲備糧食,以備荒年。
寶慶元年(一二二五)
邛州(今屬四川省)理學家魏了翁任武夷山沖佑觀提舉,僅數月離任。後於紹定四年(一二三一)第二次任沖佑觀祠官。
紹定三年(一二三〇)
朝廷追贈朱熹為徽國公。
淳祐元年(一二四一)
月,朝廷把朱熹列入孔子廟祀奉。
淳祐二年(一二四二)
在五夫裏原朱熹讀書之處興建屏山書院。
淳祐五年(一二四五)
知縣陳樵子在城西郊區建社稷壇。
淳祐六年(一二一六)
理宗皇帝親筆禦書朱熹所制定的《白鹿洞書院學規》,並頒發全國學宮立碑。
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
六月,發大水,淹死多人。福建主管運輸的官員饒虎臣發錢五十萬、米五千石,賑濟崇安災民。
縣署設立“舉子倉”,對因家貧而無力生育和撫養嬰兒者給予賑濟。
景定二年(一二六一)
知縣林天瑞增建武夷精舍古心堂,設山長。
咸淳元年(一二六五)
知縣劉漢傳重建濟川橋,更名廣福橋。
知縣劉漢傳重建大成殿,改教堂為明倫堂。
德祐二年(一二七六)
曾任高州(今屬廣東省)知府的崇安籍人士陳學心響應江西人謝枋得的抗元主張,死守安仁縣(今湖南省),城破戰死。
謝枋得固定信州(今江西省)抗元,城破後流落建陽和崇安武夷山中,賣卜為生,後被押送到大都(今北京)強迫出仕,謝絕食而死。
元
至元十六年(一二七九)
福建行省招討使、右副都元師高興奉招入朝,經過武夷山,制辦貢茶。至元十九年,由崇安縣官承辦,設立焙制局,採制貢茶。大德六年(一三〇二),在武夷山設立禦茶園。至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廢除貢茶制度。
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
被招降的抗元農民領袖黃華再次反元,率十萬眾,號稱宋祥興五年,黃華率軍攻陷崇安後圍攻建寧府。元派浙西宣慰使高興、行省左丞劉國傑等先後平叛,黃華兵敗自殺。
元貞三年(一二九七)
縣署設置惠民藥局,為勞民施藥。
至大二年(一三〇九)
七月,發大水,傅公堤、繼賢橋都被毀壞,很多居民淹死。達魯花赤完成禿不久修復傅公堤。
皇慶二年(一三一三)
在全國學宮頒發崇安籍學者胡安國的《春秋傳》和朱熹的《易本義》、《詩集傳》、《四書集注》以及蔡沈的《書集傳》,作為科舉進士的經文定本。從此崇安縣於元明兩代在學術上一度處於全國領先地位。
延祐年間(一三一四~一三一九)
災荒,饑民相食,崇安人江志變賣家產,賑濟饑民一千多人。
至治二年(一三二二)
縣尹劉元祖(字濟川),興建陳灣陂石閘,調節水量,方便群眾。陳灣陂石閘後被命名為濟川閘。
泰定元年(一三二四)
縣署設置平倉,向貧民施米。
至元六年(一三四〇)
縣尹吳世顯設置平倉(官倉)。
至正三年(一三四三)
朝廷用清江人杜本為翰林院待制,杜本拒不赴任,隱居武夷山,教誨崇安籍人藍仁、藍智成為名詩人。
至正十年(一三五〇)
信州(今屬江西)鉛山人周良率農民起義軍進攻分水關。縣尹彭庭堅率兵抵禦。
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
崇安五夫農民暴動,任德用率兵鎮壓。
至正二十五年(一三六五)
六月,吳王朱元璋的部屬參軍胡深、廣信指揮朱亮祖攻克崇安,立孔楷為縣尹。
至正二十六年(一三六六)
八月,元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陳友定率兵複占崇安。縣尹孔楷被殺。學宮、武夷精舍毀於戰亂。孔楷是孔子後裔衍聖公孔洙之子,葬於將村(今屬星村鎮)的遊嶺。
至正二十七年(一三六七)
二月,吳王朱元璋部廣信衛指揮沐英自鉛山破分水關攻佔崇安。
明
洪武年間(約十四世紀末葉)
朝廷減輕崇安貢茶稅額。全國貢茶稅額定為四二〇〇百斤。建安、崇安兩縣貢額冠全國,共二三五〇斤。
永樂十三年(一四一五)
秋,發大水。縣庫和縣署官吏宿舍兩廊倒塌。沖壞民房無數。
永樂十六年(一四一八)
彭先生(佚名)編纂崇安第一部縣誌。
宣德十年(一四三五)
創建文肅公遊酢的祠堂。
正統元年(一四三六)
下詔書為先賢謫系子孫免差役。朱熹子孫免五十丁石;蔡元定子孫免十九丁石;游酢子孫免十六丁石;熊禾子孫免八丁石。
正統二年(一四三七)
朝廷頒令把崇安籍學者胡安國、蔡沈從祀孔子廟。
正統七年(一四四二)
浙江青田農民葉宗留、王能等聚眾千餘人,佔據崇安與江西交界的封禁山開挖官礦,自稱大王。不久由崇安出江西鉛山,與明領軍戴禮遭遇,敗退至鉛山的車盤坑,後轉攻浦城。
正統十年(一四四五)
官采桐木關銀礦,直至明武帝正德五年(一五一〇)才停采,前後陸續挖采六十五年。明孝宗弘治三年(一四九〇)年產銀一千一百兩,其他年份不詳。
正統十三年(一四四八)
在五曲武夷精舍舊址建朱文公祠。
正統十四年(一四四九)
葉宗留聯合沙縣農民起義軍鄧茂七、鄧茂八進攻崇安,殺都指揮吳剛,並派遣周明松轉戰各鄉。不久鄧茂七被禦史丁瑄在延平(南平)誘殺。葉宗留也被部下陳鑒湖所殺,起義失敗。
景泰三年(一四五二)
訓導李讓主修縣誌,聘請崇安籍人邱錫任纂修。
成化三年(一四六七)
朝廷追封宋朝崇安籍名儒胡安國為建甯伯,蔡沈為崇安伯。
成化十七年(一四八一)
知縣余衍重建繼賢橋,改名為青雲橋。
弘治三年(一四九〇)
崇安有四萬餘人,經濟繁榮,交通發達。明文字學家王世懋《閩部疏》載:“凡福之綢絲、漳之紗絹、泉之藍靛、福漳之杏、福興之荔枝、泉漳之糖、順昌之紙,無日不走分水關及浦城小關,下吳越如流水;其航之海而去者,尤不可計。”(分水關在崇安和江西鉛山交界之處。)
正德元年(一五〇六)
發生饑災,持續到次年,多盜竊,開始築城牆防衛,東門叫“朝宗”,南門叫“阜民”,西門叫“瑞成”,北門叫“拱極”。
正德十年(一五一五)
知縣王和重修朱文公祠,置田一百畝為祀產。
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
八月初一中午日蝕,星象盡見,家禽鳥獸歸巢。〔日全食據觀察考證,最近五百年僅於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七月,在黃河流域見過一次,這條已說到日全食程度,是否有誤,記以存疑。〕
嘉靖七年(一五二八)
建造天心庵,後改為永樂禪寺,為武夷山最大的寺院。寺院座落於武夷山風景區中樞,幾經修繕。一九八九年恢復對外開放。
嘉靖九年(一五三〇)
長期寓居崇安的理學家蔡元定從祀孔廟。
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
兵憲王庭把學宮遷到營嶺南麓,大門向南。三十一年少參丁以忠把學宮大門改為向東。
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
八月,叛兵袁三、黃鳳自信州(今屬江西)進攻崇安,大肆殺掠,城關中區倉及青雲橋均被毀。
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
下詔書免除朱熹子孫的差役。
詔令,定居在建安、甌甯、建陽三縣的朱熹後裔各免糧五十丁石。謫傳子孫加免三十丁石。
隆慶元年(一五六七)
總兵官戚繼光馳援閩粵,伐倭告捷,北上之時暢遊武夷山,並在一曲勒石紀念,刻文為:“大丈夫既南靖島夷,便當北平胡虜,黃冠布袍,再期遊此。”並賦詩一首。
隆慶二年(一五六八)
六月,刮大風。大風拔起樹木,壓倒學宮兩邊廂房,毀壞民房。
隆慶三年(一五六九)
知縣余乾貞主修縣誌,聘請崇安籍人丘雲霄任纂修。
興建中區倉。
隆慶四年(一五七〇)
知縣余乾貞在白華山麓修築城牆,有四扇城門,東門叫“賓日”,南門叫“問津”,西門叫“慶平”,北門叫“拱極”,又開五扇水門,分別叫做“鹽埠”、“集賢”、“毓秀”、“太平”、“埂頭”。
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
黃嘉賓、翁懋勳列入鄉賢祀奉
萬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
督學徐即登請他的老師李材到武夷山講學。
萬曆三十年(一六〇二)
五月,在武夷山沖佑觀頒發道藏四八〇涵
萬曆三十五年(一〇六七)
知縣虞大複設置裴村公館
萬曆三十七年(一六〇九)
知縣虞大複重建蔡文節公(文定)祠。
明萬曆四十年(一六一二)
知縣虞大複在原址改建學宮。
萬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
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徐霞客(字宏祖)作武夷三日遊。寫《遊武夷山日記》,後收入《徐霞客遊記》。
天啟元年(一六二一)
知縣呂光洵、餘乾貞入祀名宦
天啟三年(一六二三)
縣丞葛大成入祀名宦
崇禎五年(一六三二)
知縣郭之祥在北門牛氏巷遷建學宮,學宮大門朝北。
崇禎十一年(一六三八)
知縣柴世埏在毓秀門外重建青雲橋。
清
順治三年(一六四六)
八月,清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經浦城仙霞關攻佔崇安。
是年,明朝舊將崇安籍人詹士龍、熊貴起兵抗清。熊貴縱兵洗劫際下村,危害鄉民。
順治四年(一六四七)
七月,明朝舊將王祁奉明宗室隕西王朱常潮之令,起兵于建寧府,收復崇安。崇安西北鄉熊應堤、熊鼎魁、周立、東鄉韓國輔、南鄉章八、蔡赤肥等群起響應。順治五年四月,清兵攻克建甯,朱常潮、王祁戰死。崇安縣經此戰亂,人民流離失所,大片田地拋荒幾十年沒有耕種。
順治六年(一六四九)
編查戶口,為一〇五八九戶、四〇八〇三口。
順治九年(一六五二)
遁跡武夷山虎嘯岩為僧的崇安籍人陳德容率抗清起義軍攻下崇安縣城。後在清千總宰調鉉反撲下退出縣城,南撤建陽。順治十四年,總督李率泰招安陳德容,起義失敗。
順治十年(一六五三)
瘟疫流行。
順治十一年(一六五四)
崇安籍人桓夢龍起事。
順治十四年(一六五七)
編查戶口,全縣9358戶,32327人。
順治十五年(一六五八)
知縣韓士望修築城牆。
順治十七年(一六六〇)
知縣韓士望在西門重建崇賢書院。
康熙元年(一六六二)
設置分水關巡檢司。同年,知縣嚴雲官修大成殿。
編查戶口,全縣10543戶,33945人。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
發大水,推蕩山坳等地,二萬多畝的農田被淹沒,沖毀橋樑七座,城牆崩塌二十多丈,知縣嚴雲官、遊擊張光然重修橋樑和城牆。
熙四年(一六六五)
免荒田錢糧七二〇〇餘兩。
康熙七年(一六六八)
鹽務改歸商辦。
知縣章尚忠、門可法重建福星橋。
康熙八年(一六六九)
知縣管聲駿重建啟聖祠。
康熙九年(一六七〇)
知縣管聲駿主修縣誌,聘請崇安籍人衷光烈任纂修。
是年,編查戶口,計三三一六九人。
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
春,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回應吳三桂叛亂,佔領崇安之後,任命林經國為知縣。兩年後,耿精忠降清,叛亂平息。
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
豁免錢糧。
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
邵武籍人江幾(外號江拐子)、楊一豹在崇安縣境的黃崗山、白塔山一帶起兵反清,遊擊韓六合和知縣金章率兵抵抗,第二年先後被巡撫吳興祚和巡道佟國左招安。
九月,江西人呂貴、蘇亮起兵回應鄭經(鄭成功之子)的反清行動,自稱都督,率三千多人佔據崇安嶺陽關。遊擊李英、知縣金章率兵攻破嶺陽關。呂、蘇所部死亡八百多人,被俘二十六人,反清失敗。
康熙三十二年
穀類大豐收,加派鹽額一百引(清每引一百斤)。
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
順昌人王岩泉率眾在建陽、崇安交界的白塔山起義。知縣孔興璉命令崇安人吳聖德招募鄉勇鎮壓起義軍。王岩泉被俘,起義失敗。
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
撤銷大安驛丞。
康熙四十五年(一七〇六)
下詔頒發宋儒匾額。御筆親書賜頒予崇安籍學者胡安國的匾額為“霜松雪柏”,蔡元定為“紫陽羽翼”,蔡沈為“學闡圖疇”。
康熙五十年(一七一一)
發大水,縣境北鄉受災特別嚴重。
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
升先儒朱熹配享大成殿,並為先賢。
康熙五十二年(一七一三)
知縣梅廷雋在營嶺改建學宮,學宮大門向東。
擴建建於南宋時期的孔廟,主要建築是大成殿。
康熙五十三年(一七一四)
發大水,城牆倒塌,橋樑毀壞,田園被淹沒,黃柏、石雄、三渡受水災特別嚴重。
雍正元年(一七二三)
發生旱災。官府按照平價賣糧救濟災民。
是年,食鹽改為官辦。
雍正二年(一七二四)
持續兩個月無降雨,米價昂貴。
雍正三年(一七二五)
虎患,傷一百多人。
食鹽改為商辦,崇安食鹽定額為一七〇篷(船),每篷十引(每引一百斤),共一七〇〇引,崇安食鹽不敷民食。
是年,知縣陳同善在城東郊區建先農壇,發生饑荒時,開倉賑濟。
雍正五年春(一七二七)
知縣吳祥請求增加配給食鹽數量。
雍正七年(一七二九)
以崇賢書院為基礎,設正音書院。
雍正九年(一七三一)
西北鄉蝗蟲傷害莊稼。
雍正十年(一七三二)
夏,發生火災,燒毀星村民房一百多家。
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
知縣劉〇主修縣誌,聘請崇安人張林任纂修。
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
再次增加配給的食鹽數量。
乾隆元年(一七三六)
在學宮頒發十三經二十一史。
乾隆三年(一七三八)
因上年饑荒,知縣翟淵請求豁免荒田賦稅銀二千二百多兩。
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
八月初一,發生火災,燒毀城關橫街、前街、後街、官巷口、鐵井欄、朱家巷民房數百家。
乾隆十五年(一七五〇)
七月,發生水災,大水流入城內,河邊居民多人被淹死。石雄、廣福、永寧三座橋被沖毀。
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
董天工(崇安籍人)修纂《武夷山志》,共八冊二十四卷。
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
知縣毛大周修築城牆,由崇安籍人藍之〇主持。
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
知縣李〇在營嶺建景賢書院,崇安籍人彭宙訓建鹽埠門浮橋。
是年,瘟疫大流行。
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
發大水,鹽埠門浮橋被淹沒。
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
知縣王起士興建教諭署。
是年,把巡檢移駐五夫。
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
人口激增,全縣二一二七〇戶、一〇四九二一人。
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
夏,下暴雨,冰雹。冰雹大如雞蛋,毀壞屋瓦,傷害家禽、農作物無數。
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
縣丞從城關移駐星村。
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
知縣宋瑞金重修城牆。
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
發生火災,燒毀南門外民房一百多家。
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
六月,發大水。
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
發生火災,由毓秀門燒到南門。
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
為了進攻佔據臺灣抗清的林爽文,清軍經過分水關,故一度改分水關為得勝關。
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
發生火災,由毓秀門燒到道姑巷。
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〇)
七月,發大水,十四日分水關精高岩石縫內,突然洪水湧出,山崩地陷,上篷店、中篷店、下篷店到黃連坑房屋蕩然無存。
清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
五月,發大水,二十二日曹墩大水暴漲,毀壞田園房屋,多人淹死。
嘉慶元年(一七九六)
夏,發生旱災。
六月,梅溪發生火災。
清嘉慶五年(一八〇〇)
三月初一,前街發生火災。
春,崇安籍人朱斌等重建永樂橋,改名為屏南橋。
春,北鄉發生蝗災。
嘉慶七年(一八〇二)
夏,發生旱災。
嘉慶八年(一八〇三)
八月,赤石發生火災。
嘉慶十年(一八〇五)
夏,發生饑荒,官府按照平價賣糧賑民。
八月。公館發生火災。
嘉慶十二年(一八〇七)
四月,暴風雨和冰雹造成災情,毀壞石雄裏的橋樑、房屋,壓死數人。
七月,縣城火災,由城關橫街燒到前街、後街、鐵井欄。學宮、明倫堂、景賢書院均被燒毀。
嘉慶十三年(一八〇八)
知縣魏義名主修縣誌,聘請主簿章朝〇任總修。
道光三年(一八二三)
法國神父羅公正在星村掛墩建立天主教堂,採集三一〇〇〇多種珍貴生物標本,並私帶出國。現陳列于大英博物館等。同治年間(一八六二年左右),教堂改屬福建省管理。
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
秋,食鹽漲價。
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
夏,連下數月大雨。
道光十五年(一八三六)
夏,兩個多月無雨,稻苗多半枯死,米價上漲。次年,發生饑荒,每石米竟達銀七兩。
道光二十五年(一八四五)
發生火災,燒毀黃土街民房一百多家。
咸豐七年(一八五七)
三月十六日,太平軍王國宗部進軍崇安,知縣王某棄城逃走。太平軍占城十日後向建陽進發。
四月,農民葉豬仔、食不了等聚眾在五夫洪山起義。聯首張光煦率領聯兵殘酷鎮壓,起義失敗。
咸豐八年(一八五八)
二月十六日,太平軍楊儀清、楊輔清率部襲擊崇安縣嶺陽關,佔領嵐穀。十八日,太平軍從苦株林經後洋出西鄉,攻陷浦城。四月,崇安知縣莫自逸、遊擊王興棠率兵勇三千多人由黎口進駐西鄉,反撲浦城。太平軍奮力抵抗,王興棠兵敗遁逃。太平軍俘殺外委(清代的額外低級官員)劉忠孝,擊斃鄉勇六百餘名。
六月初三,部分太平軍進攻分水關,崇安知縣莫自逸由浦城回師抵禦。太平軍從關側攀越,由蕭家地小徑包抄守關清軍,擊斃知縣莫自逸,佔領崇安縣城。
七月,曾國藩命令援浙之部隊由江西鉛山南下崇安“圍剿”太平軍。太平軍從崇安、建陽撤往建寧。
咸豐九年(一八五九)
夏,紅巾軍首領郭萬忠等率領起義軍餘部由建陽進攻崇安縣澄滸,遭到鎮壓。
咸豐十年(一八六〇
太平軍被殘酷鎮壓之後,崇安知縣採取讓步政策,豁免新舊額賦,同時為被太平軍擊斃的原知縣莫自逸立祠享祀。
同治元年(一八六二)
六月,發大水,西北鄉洪水暴漲,飄蕩田畝無數,房屋倒塌,多人壓死。
同治二年(一八六三)
三月,豁免或緩交西北鄉蒙受水災地區的各種稅收。
縣署在交通要道設卡徵收厘金(一種商業稅,主要對過往物貨課以百分之一的捐稅。一米的百分之一為一厘,故統稱為厘金,但各種稅率不限於百分之一)。
同治五年(一八六六)
二月十五日,陳順光、張老三、陳奴奴、熊八妹率領齋民起義軍攻佔縣城,擊斃知縣申其昌和遊擊臧全宗。次年,閩浙總督左宗棠派遣提督黃少春鎮壓。起義軍退到信州上饒、鉛山境內,陳順光被俘犧牲,起義失敗。
光緒四年(一八七八)
知縣楊成章建學宮,由崇安人萬方焜主持。
光緒五年(一八七九)
在光化寺設佛惠倉。萬方焜主持募捐幹谷八百多石,充實佛惠倉的存糧。
光緒十年(一八八四)
七月,明倫堂燒毀,繼由萬方焜重建明倫堂。
冬,發生火災,橫城街和嵐穀街先後燒毀民房幾十家。
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
七月,發大水。洪水漲至城關,東門、北門民房淹沒,各鄉農田、房屋、橋樑、作物受到損害。
十二月十二日,哥老會起事。清知縣陳銑、遊擊孫東軒率軍鎮壓。哥老會首領蕭青雲被殺,起義失敗。
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
崇安籍人朱敬熙在城南郊區建垂裕橋、餘慶橋。
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
崇安籍外交官員彭光譽著《說教》九篇,向國外介紹儒家思想。
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
十月,發生火災,裏壟全村被燒毀。
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
知縣張翥在東門建縣署。
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
五月,水災,五夫玉虹橋沖毀。吳屯灶丘下村漂蕩成河。
光緒二十八年(一九〇二)
五月,水災,星村石橋沖毀,將村裏、黃村裏、周村裏的田地、房屋大多被淹沒。
光緒二十九年(一九〇三)
知縣王國瑞設崇安縣中西學堂。次年,改為官立高等小學堂。
是年,火災,燒毀大渾民房數十家。
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
蝗蟲吃盡所有竹葉,造成蝗災。
光緒三十一年(一九〇五)
開始創辦崇安縣新學,開耀初等小學、星村啟蒙小學、五夫高等小學校先後創建。
西班牙人李俊德神父築天主教堂于南門外。至民國初,又陸續設天主教堂於星村楓坡、五夫等處,教徒百余人。
光緒三十二年(一九〇六)
城鄉均設有去毒社,禁止鴉片煙。
是年,發大水。東鄉溪頭村山崩,水勢洶湧,民房十餘家被沖成沙洲。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
十月,崇安籍人洪乃勳率民眾驅逐清知縣曾光禧,公舉朱敬熙監督縣事。
十一月,崇安籍人劉繼堯追隨陳其美在上海舉行反清起義,在攻佔造船廠中擔任前鋒,立下殊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