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市四九至九五年行政區劃
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六月,福鼎解放初期全縣劃為四區一鎮:第一區前岐轄原前岐鎮、沙埕鄉、橋亭鄉、佳陽鄉;第二區秦嶼轄原秦嶼鎮、店下鄉、巽城鄉、硤門鄉;第三區點頭轄原點頭鎮、白琳鎮、磻溪鄉、管陽鄉、蔣陽鄉;第四區南溪(先設在南溪,後在庫口)轄原南溪鄉、西陽鄉、貫嶺鄉;縣轄的桐山鎮轄原桐山鎮、玉塘鄉、大山鄉、秀嶺鄉。四區一鎮共轄二十個鄉(鎮)。同年十月七日,崳山島解放。十一月,全縣劃為五個區:桐山鎮改為第一區,前岐改為第二區,秦嶼改為第三區,點頭改為第四區,庫口改為第五區,共轄二十三個鄉(鎮),一百八十三個行政村。
一九五○年六月,在原五個區的基礎上進行整編,增設第五區管陽,第六區店下,第七區白琳等三個區公所;原第五區庫口改為第八區;並設桐山、秦嶼、點頭三個鎮。全縣設八個區,九十八個鄉(街),一百九十四個行政村。
一九五二年五月,增設第三區沙埕,第六區磻溪,第十區大山;原第三區秦嶼改為第五區,第四區點頭改為第八區,第五區管陽改為第九區西陽,第六區店下改為第四區,第八區庫口改為第十一區貫嶺。全縣為十一個區,下轄一百二十七個鄉,三個鎮,四個街道。
一九五四年十月,增設二十三個鄉(鎮)。
一九五五年一月,崳山島劃歸霞浦縣海島區轄。二月二十七日臺山島解放,歸第三區沙埕轄。九月,全縣重新調整為十個區:第一區桐山改為第一區鎮西,第九區西陽改為第九區管陽,第十一區貫嶺改為第十區貫嶺;撤原第十區大山;秦嶼鎮升為縣轄。全縣共轄一百四十五個鄉(鎮)。
一九五六年一月,各區以區駐地取名。四月,精減機構,全縣撤磻溪、貫嶺兩個區,改為八個區,只設縣轄桐山鎮,前岐、秦嶼、白琳、點頭四鎮為區轄。全縣共轄八十八個鄉(鎮)。
一九五八年八月,撤區、鄉(鎮)。全縣建立桐山、南溪、庫口、貫嶺、前岐、佳陽、橋亭、沙埕、店下、巽城、秦嶼、硤門、竹下、白琳、磻溪、桑園、赤溪、點頭、柏柳、管陽、西陽、唐陽共二十二個人民公社,轄一百五十六個管理區,四百八十個大隊,一千零八十七個生產隊。
一九五九年四月,原有二十二個“小公社”並為桐山、點頭、管陽、白琳、磻溪、前岐、沙埕、店下、秦嶼、硤門十個“大公社”。
一九六一年六月,社改區,十個大公社改為十個區公所,下轄八十三個人民公社。城關鎮為縣轄。前岐、白琳、點頭、秦嶼4個鎮為區轄鎮。
一九六二年十月,崳山島從霞浦縣劃歸福鼎縣,由秦嶼區轄,成立崳山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當年,全縣共有四百七十五個大隊,五千零五十九個生產隊。
一九六三年四月,撤銷沙埕鎮、白琳鎮;由桐山區劃出城關大隊、流美大隊、向陽(灰窯)大隊,設縣轄桐山鎮;點頭、前岐、秦嶼三個鎮為區轄。全縣共十個區和一個縣轄鎮,下轄八十三個鄉(公社)、三個區轄鎮。
一九六八年六~十二月間,將原十個區改為人民公社,並新設南溪、崳山兩個人民公社。全縣共有十二個人民公社和城關鎮,下轄八十四個管理區,二百九十六個大隊、街道。
一九七○年七月,柘榮撤縣,乍洋公社十一個大隊劃歸福鼎縣轄。十月,調整社隊。城關鎮改稱城關公社,轄原城關鎮的四個街、三個大隊(城關、流美、向陽)和原桐山公社的十四個大隊以及原南溪公社的浮柳大隊,共二十二個大隊;南溪公社劃出一個大隊後,又從桐山公社劃入四個大隊,由原來的八個大隊增至十一個大隊,社址遷玉石;桐山公社劃出十四個大隊歸城關公社,四個大隊歸南溪公社,一個大隊歸前岐公社後,由原來的三十二個大隊減為十三個大隊,社址遷貫嶺;前岐公社劃出二個大隊,店下公社劃出一個大隊歸入沙埕公社,共轄二十二個大隊;點頭公社劃出二個大隊劃歸白琳公社。是年,全縣為十四個公社,二百一十六個大隊,三千一百五十三個生產隊。
一九七五年三月,柘榮複縣,乍洋公社劃歸柘榮縣轄。
一九八一年八月,從城關公社劃出四個街、三個大隊,恢復縣轄桐山鎮;城關公社更名為桐城公社。
一九八二年八月至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全縣進行體制改革,實行區、鄉、村建制,除桐山鎮不變外,相繼將原有的秦嶼、前岐、點頭、管陽、桐城、貫嶺、沙埕、店下、硤門、崳山、磻溪、白琳、疊石十三個公社改稱為區,前岐、秦嶼、沙埕、白琳、點頭為區屬鎮、全縣設一個縣轄鎮,十三個區,五個區屬鎮,二百零八個鄉。
一九八七年七月,進行區改鄉,鄉改村。罾坪大隊劃入桐山鎮。桐山鎮轄四個居民委員會和四個村民委員會。至一九九○年底,全縣劃為七個鄉、七個鎮(包括店下鎮),二百六十個村(居)(其中居民委員會十八個),三千六百四十二個村民小組(其中居民小組二百八十個)。
一九九二年六月,省民政廳批准貫嶺撤鄉建鎮,硤門鄉改稱硤門佘族鄉。同年十一月,省民政廳批准磻溪、管陽、崳山撤鄉建鎮。一九九三年三月,省民政廳批准桐城撤鄉建鎮。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三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福鼎縣設立福鼎市;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正式授牌、授印設立福鼎市,轄十二鎮二鄉,二百六十八個村(居)委會。
一九九五年福鼎縣行政區劃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