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福鼎 »

福鼎市民間文娛活動

作者:佚名  來源:《福鼎縣誌》2003.11.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福鼎市民間文娛活動

民國時期及其以前,福鼎民間文化活動的主要形式是“社戲”。社戲內容豐富多彩,即在民俗節日及迎神賽會時群眾自發組織各種戲劇、燈彩、歌舞活動,春節期間尤為熱鬧。社戲主要有聘請戲班演戲、舞燈、高蹺、台閣、打拾錦、放花樹、玩花燈等多種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除桐山“溪江戲”因與封建迷信緊密聯繫而停止外,其他民間文化活動仍延續不衰。每年春節,由街道主辦的高蹺、台閣、街頭劇等豐富多采的民間文化活動,使傳統節日更加熱鬧。每到元宵節,農民自行組織的龍燈、獅燈、馬燈、敲鑼打鼓遊街走鄉。常有做壽人家特意請龍燈隊到家打鬧一番,以增加慶賀氣氛。縣、鄉人民政府還常於元宵夜舉辦焰火會。此外,“文藝踩街”成為新興的民間文化活動形式,常在重大節日或配合中心宣傳,由縣文化部門統一佈置,組織若干單位與學校,準備最有代表性的節目進行化妝沿街表演遊行。“踩街”是綜合性文化活動,集各種民間文藝表演於一體,隊伍龐大,場面壯觀,沿途鼓樂喧天,載歌載舞,具有很大的宣傳力和感染力。一九八四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時,踩街活動尤其隆重盛大,隨著遊行隊伍,三十三輛佈置新穎華麗的彩車魚貫而行,彩旗飄舞,鞭炮震耳,激動人心。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福鼎撤縣設市慶典遊行和文藝踩街活動,呈現福鼎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盛況,紅旗隊、摩托輕騎隊、銅管樂隊、花束隊、舞龍隊、獅子舞隊、魚燈隊、腰鼓隊、大鼓隊、錢鼓隊、鼓號隊、彩車隊、扇子舞隊、呼拉圈隊等三十六個遊行方陣和三台鐵技台閣、九條龍燈、十二只獅燈、三十六條魚燈、三十六頭馬燈等文藝踩街隊伍把慶典活動推向高潮。全市彩球飄蕩,紅旗如潮,龍騰獅舞,火樹銀花,處處洋溢著無限的希望和生機。

 

舞燈

主要有龍燈、獅燈、馬燈、魚燈、連燈。縣城的菜園裏、溪西橋和城郊的鎮邊、西園(今稱西門)、外墩、丹岐等村都有龍燈隊,每年春節把龍燈修整一新,正月初十出村,在城裏和郊區巡迴表演。獅燈即“抽獅”,管陽西陽村人尤精此藝,以紗布做成獅身,吊綁在木架上,操縱繩子,或收或放,使獅身隨配樂做出滾爬、躍立各種姿態。另一種獅燈俗稱“打獅”,近似雜技的舞獅,以人套獅身舞動。馬燈主要在前岐、店下一帶,表演者裝扮成戲劇裏人物,人身前後綁上篾編紗布糊的馬頭和馬尾,邊舞邊唱馬燈調。魚燈主要在翁江村一帶。沙埕鎮每年元宵夜各家做一個丁字形燈架,家家連接,名“連燈”,全鎮三千~四千盞燈聯成長龍,各境還抬出地主神香亭,配以樂隊巡遊各村,十分熱鬧。

 

踩高蹺、扛台閣

鐵枝高蹺的扮演者都是兒童,用四五尺高木棍綁其腿上,扮演古裝戲劇人物,邊踩邊歌,生動活潑。台閣有兩種形式,一為“平杠”,單層結構,由八人或十六人抬,扮演者立於平臺上。另一種稱“鐵枝”為三四層結構,高十米左右,主要特點是鐵枝過機技巧,支撐之主鋼筋掩飾貫穿在演員衣飾或道具之中,演員在鐵枝末端細枝淩空聳立,搖搖欲墜,驚險無比,令人叫絕。

 

打拾錦

隨著高蹺、台閣出街,除一般樂隊外,還有一支獨特的樂隊,在四人抬的八音棚(樂棚)下演奏優美的樂曲,稱為“打拾錦”。“拾錦”樂曲源於清末。清時,昆劇團常來福鼎演出,群眾十分喜愛昆劇音樂。城關南門施姓大家,每年都聘請來演“溪江戲”的昆劇團樂師教唱昆腔,並成立家族專門樂隊,長年練習演奏,挑選出昆樂中的“想當初”、“佛前燈”等十個曲牌,配合打擊樂,組成獨具一格的演奏曲,取名“拾錦”,以曲笛、竹胡為主,配以中胡、大胡、三弦、月琴等十來種民族樂器合奏,曲調優美動聽,群眾十分喜愛,相繼流傳沙埕、前岐、點頭、秦嶼,成為福鼎民間音樂的“陽春白雪”,至今流傳不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參加省、地群眾業餘文藝會演,深受好評。

 

放花樹、玩花燈

舊時每逢元宵節,福鼎城關由宮租開支請泰順工人紮花樹(焰火),在小西關(今體育場)、南校場(今茶廠)、太爺前(今縣政府前)等地輪流燃放,其花樣妙趣橫生,有“老鼠上樑”、“猴子磨面”等。兒童還在元宵夜提著自製的各種花燈上街遊玩,許多商店也在店門懸掛花燈,歡度元宵。

 

聘請戲班演戲

在民俗節日期間,城關、點頭、白琳、秦嶼、沙埕、店下等集鎮從溫州、福州等地請來“同福”、“品玉”等昆劇、越劇、京劇、閩劇名班演出。有的地方甚至同時聘請兩個劇團賽台。窮鄉小村在春節時也請木偶戲或布袋戲演出。城關則以“溪江戲”最為熱鬧,民國時防洪不力,頻年災患,群眾出於迷信,以演“溪江戲”來祈神保安。每年汛期來臨,就聘請溫州最好的劇團連演一個月,演出費用主要由大帝宮宮租負擔。溪江壩內側有專搭的戲臺和神台。

 

木偶劇

福鼎木偶劇於清宣統二年(一九一○年)由浙江金華浦江傳進“金山戲籠”開始,繼而由浙江泰順的守耕、守雨師傅到福鼎邊遠地區傳授提線木偶,當時有管陽沈青黃中金、棗嶺頭潘振略、疊石關爺雄、桐城莊玲、秦嶼石亥窯等五個木偶班,為第一代。民國三十四年前後,又新發展了管陽天竹徐振朝、徐振嬌、張庭官、點頭柏柳吳阿龍、貫嶺排頭阿慮等五個木偶班,為第二代。民國三十七年有管陽沈青黃太生、白琳翁江姚仁貴二個木偶班,為第三代。一九五四年有店下東岐鄧正武、前岐梅溪蘭思秋、管陽天竹葉鄭清、白琳康山徐茂進、白琳翁江陳玉生五個木偶班,為第四代,代代相傳。至一九九五年,全縣已發展有二十六個木偶劇團。一個木偶劇團的掌班人員,一般八~十人,有時六~七人。

木偶劇團演出的舞臺為臨時搭蓋。木偶人頭是掌班人員自己雕刻的。木偶劇團上演的劇碼大部分是民間流傳而經過藝人加工、整理口授的,沒有正式的演出本和樂譜。曲調是根據京劇基調、板式來套行當的唱詞,即席拉唱。木偶戲有長有短,主要劇碼有《呼家傳》、《楊門女將》、《征東》、《征西》、《跑城》、《五虎平西》、《四進士》、《梅花劍》、《五鳳樓》、《借東風》、《白牡丹》、《鬧花燈》、《失空斬》、《八卦圖》、《林公判》、《滿天飛》等近百本戲。木偶劇團多在邊遠的山鄉和海島漁村巡迴演出。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