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縣古建築
寺觀廟堂
五華寺
位於蓋德鄉吾華村。唐鹹通間(八六○~八七四年),四川僧人陸無晦在此結庵坐化,鄉人建寺祀之。正殿保存完好。一九八八年重修。
戴雲寺
位於赤水鄉戴雲村。南北朝,即有僧人。泉州開元寺僧袒膊(名知亮)于唐大中十二年(八五八年)逝世後,遺體運往戴雲山塑像祀奉,後其師慈感亦在戴雲山坐化。戴雲寺始建于梁開平二年(九○八年),今寺宇附近尚存有南宋建的石板橋,大殿正中有清康熙、乾隆年間部分維修的遺跡。民國廿九年(一九四○年)重修。寺內尚存明萬曆間進士、書法家張瑞圖題刻的“豪餘精舍”殘匾和部分殘缺的木刻楹聯。
程田寺
位於城關縣陶瓷機械廠內。五代後唐名僧行端坐化於此。村民程國知獻田建寺,故名。昔為全縣四大名刹之一,明洪武十六年(一三八三年)曾在此設僧會司。清代多次維修。現僅存大雄寶殿,為陶瓷機械廠倉庫。
香林寺
位於葛坑鄉湖頭村,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年)始建,名西林寺。宋天聖元年(一○二三年)僧了他擇今地重建,次年更名香林寺。一九七九年失火遭毀,僅剩東樓及山門部分建築。
龍峰岩
位於赤水鄉吉嶺村雲頂山(即“尖山”)。山巔昔為北宋道人崔法興說法並坐化之地。南宋期間在此建雲峰寺,石門遺跡仍存。明代,移建今地,易名龍峰岩。建築面積一千四百七十五平方米。正殿至今保存明、清兩代的匾額、壁畫和木楹聯等。
西天寺
位於潯中鄉祖厝村。始建于宋代。今寺系清代重修,懸山式木質結構。寺記憶體有清代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進士李道泰等捐鑄的鐵鐘一口;雍正十年(一七三二年)的牌匾和明代天順間(一四五七~一四六四年)、清代乾隆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的題刻木板楹聯七對;還有西天淨土歷代祖師古檀木牌;清代雕塑的地藏王佛一尊和清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年)銅香爐一個,“文化大革命”期間,寺曾破壞,一九七九年以來重修。
東山岩
位於美湖鄉洋坑村,原名東埔庵。宋熙寧三年(一○七○年)僧人陳真應在佛山崎坐化,後人在此建岩塑像祀奉。木構歇山頂建築。今正殿四壁留存清代壁畫八幅。
獅子岩
位於春美鄉新閣村,奉祀宋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年)圓寂于此的僧人陳妙慈。岩宇為單簷歇山式木結構。今岩宇為民國期間重修。
大卿宮
位於潯中鄉丁墘村。始建于宋代,紹興二十年(一一五○年)知縣事林及捐建石樑。宮內保留有明萬曆三十三年(一六○五年)知縣俞思沖題記、部分古代木刻漆金楹聯和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壁畫,宮外有一清代石碑,鐫刻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南樂縣知縣陳應奎妻鄭氏捐資創建宮前大卿橋的事蹟。
金液洞
位於蓋德鄉三福村。奉祀元代在此修煉的道人吳濟川、徐友山。始建于元末明初(一三六 六~一三六八年)。現保存有明洪武五年(一三七二年)石雕蓮瓣式香爐、清代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年)知縣和鹽鼎題,釋子道煉刻的楹聯殘版和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連士荃的墨蹟及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石刻碑記。
永安岩
位於九仙山麓赤水鄉銘愛村。唐代開元年間九仙山寺僧鄒無比在此墾種荇菜,故地名為“荇菜”。明代天順年間,史雲濟在此出家,史氏坐化後,銘山周進宗與侄兒周瓊六捐獻山場,籌建岩宇,取名“永安岩”。明嘉靖初,周進宗孫孟十等取史氏遺骸塑像祀奉。岩宇系木構,歇山頂式,由三大殿及觀音樓、地藏殿、護界亭等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為八百二十九平方米。正殿的中梁用塊木組成的藻井,圓天畫著太極圈,結構獨具一格。現保存明進士賴垓的“法雲真際”牌匾。
龍圖宮
位於潯中鄉隆泰村。始建于宋,今為清代遺物,內有清光緒年間壁畫和柱梁畫。
玳瑁岩
位於霞碧鄉石室村。唐宣宗間,仙遊度尾留埔村正覺禪師(法名智廣)雲遊駐錫處,與戴雲僧袒膊往來,智廣坐化後成寺。今寺為明末建築,清乾隆、光緒間兩次大修。一九七九年以來屢有小修。
天馬岩
位於德化、永春兩縣交界的天馬山麓。明成化十一年至十六年間(一四七五~一四八○年)保存完好。
永茂堂
位於三班鄉泗濱村。顏氏宗祠。歸德場場長顏仁鬱誕生地。今堂為清光緒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一八九八~一九○○年)所修,有清代進士王必昌的楹聯。
鄧氏家廟
位於潯中鄉蒲阪村。建于明萬曆間(一五七三~一六二○年),為清雍正五年(一七二七年)榜眼及第鄧啟元故居。主屋和左側書軒保存完好,祠內保存有“榜眼及第”、“烏台重望”、“兩江巡按”、“翰林院編修”、“賜進士出身”、“湖北大主考”等牌匾。祠後有一株植于明萬曆年間的柏樹。
錦屏堂
在赤水鄉戴雲村李山,系陳姓李山始祖祠堂。始建於五代後周年間,一九八九年重修。
鳳陽堂
位於美湖鄉陽山村。系當地陳氏宗祠,始建於南宋。今為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複建。用地面積二千五百多平方米。主體廡殿式樓閣結構,左右書院樓閣有如鳳鳥展翅,院樓前壁開放兩圓窗,狀如鳳眼。
石塔
駟高石塔
位於潯中鄉世科村,清嘉慶年間(一七九六~一八二○年)建。石砌實心,呈六角形,五層,每層各有密簷角雕有鳳鳥(今毀),上部為六角攢尖式石頂。全高十四米,底圍十.三米。
塔兜石塔
位於南埕鄉塔兜村。宋代建,石砌實心,二層,六角形,全高二.五二米。
文峰塔
位於蓋德鄉風山村。元代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年)建,石砌實心,四角三層,全高五.五米。
橋梁
暗橋
在上湧鄉西溪村。系唐僖宗年間(八七四~八八八年)所建,條石幹砌,寬二.八五米,長十米,高七米。
梁橋
在上湧鄉上湧村。始建於北宋。乾隆九年(一七四四年)重修。
尖嶺橋
在赤水鄉戴雲村。宋淳祐十年(一二五○年)建,長二十一.八米,寬一.五米,高約十二米。
登龍橋
位於潯中鄉蒲阪村。始建于南宋,稱為惠政橋。清代多次維修。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年)重建,更名登龍橋。光緒三十年(一九○四年)水毀。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修建,民國十四年竣工。該橋為長廊屋蓋梁式結構,全長五十.四米,寬三.八五,兩個石墩,橋外有兩層重疊的雨披,斗拱和屋樑刻有精細的花卉圖案。橋的北側有豎立重建登龍橋碑記的崇善所。
通駟橋
位於潯中鄉龍翰村,元泰定元年(一三二四年)創建。單拱砌卵塊石,高八米,長十一.七米。橋頭豎有石碑。
上漈橋
在美湖鄉上漈村。建於明嘉靖以前,清嘉慶十二年(一八○七年)重修。廊屋式石木單拱結構,長十六.一米,內寬四.一米,高八米。
西城橋
在湯頭鄉嶺腳村。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建,架木建屋。清初屢毀屢建。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年)重建,長十丈,廣一丈四尺,高三丈,為單拱卵塊石砌成。
廣濟橋
又名雙翰下橋,在春美鄉雙翰村。昔為德化至大田的交通要道。始建于明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一九七二年由華僑捐資重修。橋長二十四米,內寬五.五米,頂梁和斗拱刻有虎豹獅象和花卉紋飾。
謝公橋
位於國寶鄉國寶村,明崇禎間(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謝啟衷重建,故名。石砌單拱,橋面寬四米,長十米,拱跨十米。
銘新橋
在大銘鄉大銘村。始建于清雍正八年(一七三○年),廊屋式木質結構,橋墩石砌,長三十.七六米,寬四米。
登龍拱橋
在美湖鄉美湖村。清乾隆七年(一七四二年)建,石砌單拱結構,長十六米,寬四.六二米,高十六米。
山茶橋
又名長壽橋、永革僑。在上湧鄉曾阪村。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年)建,民國二十九年重建,廊屋式木質結構,墩為條石幹砌,長二十.四米,內寬二.一米,高十六米。
蕉溪支澗拱橋
位於雷峰鄉蕉溪村。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四年),竣工於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年)。橋高十.五米,單拱,跨度十九.五米,橋面寬三.三米,卵石砌成。
宴林口橋
又稱上林橋,俗稱暗林口橋,位於蓋德鄉林地村。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清末重建。一九五九年再次修建。石墩廊屋式木質結構,橋外有層重疊的雨披,長二十七.三米,寬三.四米,高三.九五米。
濟虹橋
在蓋德鄉有濟村。始建於明洪武三年(一三七二年),天啟二年(一六二二年)重建,一九八四年重修,石墩廊屋式木質結構,橋外有層重疊的雨披,長三十三.三米,寬六米,橋身高三.八米,橋墩高六米。
承澤橋
又名濟美橋。位於水口鄉承澤村。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年)建,後多次維修。廊屋式結構,長二十二.五米,內寬三米,木板橋面,四個木腳分兩組由雜木支撐,別具一格。
上述古橋,今仍存。
溪圳
丁溪
位於潯中鄉丁溪村。為北宋元符期間(一○九八~一一○○年),楊梅村人林程捐資五十萬緡買田開鑿。明天啟年間,重浚。
丁溪陂
又名林厝圳。起于丁溪村雙魚山下,經縣城南門阪、塔岸街至寶美村下董阪,全長一公里多。系林程開鑿丁溪以後,續開的第二條水利工程,引丁溪水灌溉城南的大片土地。
古井
龍眼井: 在法院門口街道正中,開鑿年代不詳。
水口井: 在水口鄉湖阪村武當寨內,鑿于清初。
雲居井: 位於城關塔峰山麓,清初已有該井。一九七四年九月修,易名雲溪井。
桂陽寨井:在桂陽鄉桂陽村桂陽寨內。明萬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年)開鑿。
摩崖石刻
九仙山摩崖石刻
以九仙山氣象站為中心,可分為東、西、南、北和中部5個摩崖石刻區。目前已發現五十處。年代可考的為元、明、清歷代石刻。
中區,共二處,均為楷書。即:
“尺五天”、“峻極於天”。
東區,共十二處,均為楷書。即:
“甘泉”、“傲雲”、“說法台”、“無比鄒師涅架台”、“護界將軍”、“回照池”、“山高水長”、“雲梯”、“山鬥”、“雲關”、“魁星洞”、“觀自在”。
西區,共四處,均為楷書。即:
“龍泉”、“彼岸”、“補陀”、“補陀岩”,邊刻有“元至元甲申年”(1284年)的年款和“伯貫”二字名款。
南區,共二十八處,楷、行二種字體。即:
“明鏡”、“寶林”、“大千世界”、“蓬萊第一”、“天然室”、“鄒師禪定”、“雲路”、“洞裏乾坤別,山中日月長”、“仙光”、“直入□砑洞,摩雲逈接天。漫言勾漏隱,到處可探玄”、“兜率陀天”、“飛升台”、“縈紆絕頂鎖蒼苔,洞口千秋珠樹開,大藥已隨真鼎去,月明贏得列仙來”、“峭壁青冥上,留雲一徑穿,尋山人不識,更有太華蓮”、“洞門封薜荔,石徑繞松筠,過關此頭去,人天更不分”、“聖門”、“入聖”、“丹鼎何年鶴馭,白雲此處仙家”、“天鼓”、“漸入佳境”、“小石天”、“松徑”、“第一山”、“法水流香”、“玉液”、“坐禪石”、“高山仰止”、“直上雲霄”。
北區,共四處,均為楷書。即:
“只有天”、“摩雲洞”、“面壁”、“齊雲”。
石牛山摩崖石刻
目前能辨別清楚的題字石刻有十四處:
“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長生路”、“石壺福地”、“洞天”、“大寬台”、“振衣到天門”、“第一山”、“白雲山”、“蓋雲山”、“靈霄台”、“福地”、“雲視”。
金龜石石刻
位於水口鄉承澤村,上刻:“芳石台”及殘缺詩刻,並有“至正辛醜”、“弘治壬戍”年款。
泰華洞摩崖石刻
位於水口鄉淳湖村與尤溪交界的太華山頂峰。洞頂有“佛法僧”3字,傳為南宋道人章朗慶所書。
佛石摩崖石刻
位於水口鄉湖阪村,豎刻“大方廣佛華嚴經”字,右下方刻有“陳清天書”。周圍有長方形的直線框和蓮花瓣紋飾。
龍拱橋摩崖石刻
位於美湖鄉尊美村登龍橋頭摩崖上,鐫刻“懸車束寫”四個大字,為乾隆七年(1742年)林峰鐘倡建拱橋時所刻。
楓坑摩崖石刻
位於三班鄉奎鬥楓坑。楷書“太平年”三字。
虎賁山摩崖石刻
位於雷峰鄉李溪村虎賁山,計三處,均為楷書。即:“有這亭”,清順治進士李道泰所題刻;“玄門”、“風穴”。
美坑洋摩崖石刻
位於楊梅鄉楊梅村美坑洋,共8字,狀如符籙。據福建師大劉蕙孫教授鑒定,系女真文字,金兵過境之遺留。
柱峰岩摩崖石刻
位於水口鄉村場村,元至正二年(1342年)刻,共670多字,記載修建柱峰岩捐資姓名和金額。
古碑刻
“錦韋二碑鄉溪橋記”碑刻。位於雷峰鄉潘祠村與潯中鄉龍翰村交界處,清乾隆十五年(一七五○年)立。
“重表前功”碑刻。位於水口鄉榜上村通往石牛山的石路旁。清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立。
“重建登龍橋並建橋亭”碑刻。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立,共二塊,立於潯中鄉土阪村登龍橋頭崇善所。
“龍湖寶地”碑刻。位於美湖鄉上漈村龍湖寺遺址,清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年)立。
“德化永春兩縣界碑”。位於蓋德鄉鳳山村與永春縣交界處。明萬曆元年(一五七三年)八月德化知縣事秦霑立。
“德化永春兩縣界碑”。位於蓋德鄉鳳山村與永春縣交界處。清光緒元年(一八七五年)十月永春知州同德化知縣合立。
金液洞碑記。位於蓋德鄉三福村金液洞內,清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立。
永安岩“記功碑”。位於赤水鄉銘愛村永安岩外,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立。九、天馬岩碑刻。位於德化、永春兩縣界山天馬岩。共兩方,一為《天馬岩佈施山地記》,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年)立;一為《重建天馬岩序》,光緒廿四年(一八九八年)立。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碑刻。一九八三年在舊縣衙遺址內出土。現存放縣府內。
石刻造像
彌勒石刻造像,位於九仙山彌勒洞裏。為天然巨石雕成。僧鄒無比于唐開元四年(七一六年)坐化前所雕。彌勒佛趺坐式。雙手置於膝上,袒胸露腹,神態端正慈祥,線條簡練,高二.七米,座寬三米,周長八.九米,保存完好。
戴冠觀音石刻造像,位於九仙山西側補陀岩洞前露天之處。高一.六五米,上身高七十七釐米。
岩畫
在蓋德鄉吾華寺側岩石上,為唐代鹹通年間(八六○~八七三年)蜀僧陸無晦坐化前自刻的半身畫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