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古塔、古渡口、古城址寨堡、古石雕岩畫
德化古塔
德化古塔見於史載者有上湧雙塔、珷霄塔、城關南塔、城關西塔、步濂塔、駟高塔、鵬都塔、文峰塔和塔兜石塔等處。目前尚存的有駟高塔、文峰塔和塔兜石塔,餘皆廢。
駟高石塔
位於潯中鎮世科村,地處滻溪北畔。清嘉慶年間(一七九六~一八二○年),為郭文南所倡建。塔的結構為石砌實心,呈六角形,分五層。每層的密簷角雕有鳳鳥(今毀),上部為六角攢尖式石頂。頂上以石葫蘆作為塔刹,素面,高十四米,底圍十.三米,分六面,每面一.七米。
塔兜石塔
位於南埕鎮塔兜村,傳為宋代當地胡姓紀念塔。該塔為石砌實心,二層,六角形,頂有葫蘆,底層高○.四四米,有一“寶”字,塔簷邊長六x○.三三米;二層高一.五七米,塔簷邊長六x○.二八米,頂葫蘆高○.五二米,塔全高二.五二米。
文峰塔
位於蓋德鄉鳳山村,為元代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年)間徐真孫、真觀、真蔭等所倡建。石砌實心,四角三層,四邊規格相等,全高五.五米。塔基每面長一.四七米,其造型底層最高,向上逐漸縮小。第一層高一.八米,每面寬一.一五米;第二層高一.一米,面寬○.九五米;第三層高○.八米,面寬○.七五米。各層挑簷的長度分別為一.四七、一.二七和一.○七米,挑簷的厚度均為○.一五米。刹頂飾雕石葫蘆。
古渡口
船溪兜
在南埕鎮南埕村。昔為渡船停靠處。據當地任姓口傳,該族明代洪武年間到此開基時,這裏的木船可通到閩江,遂有“船溪兜”之名。後河床淤積,該地逐漸成為河灘,為墾植耕種所代替。
大通渡
在龍門灘鎮碧坑村。昔為仙遊縣西部至德化北區要道。碧坑鄉人張德三曾充獻田租一千六百斤作為渡船工工資。今已廢。
南埕小溪渡
在南埕鎮南埕村。該地早時建有木橋,因常被洪水沖毀。清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鄉民林廷敬、林國選兄弟創建義渡,充南埕洋田租一千二百一十斤為渡船工工資,糧自輸納。已廢。
張濟渡
在南埕鎮塔兜村,昔向有渡船舟子,因索費多,民甚不便。清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年)鄉民張天球充田租二千五百斤作為修船費用及船工工資。後鄭似錦、鄭兼才經此,複勸張木元充租五百斤,並報請知縣申允繼勒石以志。今渡口仍保留古渡口的石塔。
石柱渡
在水口鎮村場村石柱。已廢。
村場渡
在水口鎮村場村。昔為德化往永泰要道。清嘉慶初年鄉民許世安、黃世縈、吳有濟同充義渡田租三百斤,並勒石碑以志,今渡口已為公路橋所代替。
湖阪渡
在水口鎮湖阪村。一九六二年建起公路橋,渡口遂廢。
溪頭渡
在水口鎮湖阪村。在湖阪渡下三裏。光緒壬寅年鄉民黃體文、黃允德等募捐田租二千余斤為船工工資,過者免費。渡口西岸溪邊的巨石上刻有“大方廣佛華岩經”大宇,昔為鄉民焚香祈求通渡平安之地。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立的“義渡”石碑,仍保存於公路旁,記載溪頭渡捐錢造渡船姓名和金額。一九五六年修通了公路,渡口遂廢。
古城址寨堡
太平城
在南埕鎮南埕村海拔八百五十六.一米的山巔上。宋末元初,蘇十萬在此建城屯兵抗元。清初,林忠亦屯兵於此抗清。在長約一千二百米、寬約九十米的頂峰築有三寨,寨城地基尚好,中寨為自然大石寨,尚存營房地基遺址,寨牆外周圍有跑馬路,全長約一千五百米,最寬處約十.五米,已荒廢,雜草叢生。
德化地處戴雲山區腹地,位居要衝,地形險要。歷代兵事頻繁,築寨堡歷史悠久。鄉民多築寨堡作為避亂自衛之場所,有的作為發難爭雄之據點。寨堡遍及各村,寨多設于高山之上,堡多立於山村之中。隨著年代久遠,兵事更迭,寨堡都已毀廢,有的已無從考查。
大興堡
大興堡,俗稱“大興土樓”。位於三班鎮碩傑村,為裏人鄭展樞建於清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年)元月。
大興堡為單簷歇山式土石木結構,平面呈長方形。城牆東西最長為六十四.五米,南北最寬為五十六.九六米,高十.二米,上蓋灰瓦。全堡占地面積約三千六百四十八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四千零三十六平方米。城牆底部呈封閉式,壘砌溪石,高達四.五米,寬達三.六米;上部運用傳統的“大牆版”夯築三合土牆(黃土、小沙石、石灰等),高五.七米,厚○.四三米,四周開有四十餘個銃眼,東、西辟有大拱門各一座。東門為正門,門楣上鐫刻“大興堡”三個端莊遒勁的楷體大字。門高二.七米,寬一.九四米,深一.七三米。西門為後門,略小,高二.五米,寬一.五三米,深一.三八米。西城門用青條石(俗稱“青溝石”)砌成,質堅光滑,石塊嵌接緊密。原來每座城門均安裝有內外二道四扇厚達○.二米的木質門。民國中期,外道門毀於匪。城門內有一條曲尺形石臺階可通城垣。東北、西南隅各有凸實的角樓一座,面積約十一平方米。
堡內建築佈局對稱嚴謹,軸線分明。以橫貫東、西門的通道為中軸線,沿中軸線有二十九.一七米,寬五.二五米,面積二百零六平方米的寬敞天井,天井兩側建有單簷廡殿式屋頂的閣樓,兩廂格式大體對稱。每層進深二間,面闊十至十五間。上層中央為廳堂,其中北樓大廳為議事司祭祀壽慶等大事之用,每座樓東西兩端有簡易木梯。
環繞城垣四周架設雙層倚樓。東、西兩列倚樓長約為五十八.七五米,南、北兩列倚樓長均為五十一.一米。屋頂為硬山式。樑柱斗拱托瓦簷,木構組織簡單壯碩。上層寬四.九米,下層寬五.九米。
全堡共有房間二百四十間。
堡內西南、東北二處原有水井,今存一井。
在二百餘年的慢長歲月裏,古堡屢經戰火兵燹。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奎鬥“民軍”徐飛龍率部侵佔該堡,與省防軍陳國輝部隊攻陷三班,揚言要血洗三班。經鄉紳求情,交納三萬銀元,拆毀土堡護厝。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鄭氏族人重修大興堡。
長福堡
長福堡,又名寶美土樓。座落潯中鎮寶美村。系裏人蘇明裕、蘇重光兄弟同建于清乾隆六年至九年(一七四一~一七四四年
)。耗費近十萬銀元。
長福堡平面呈長方體,周長一百六十八米,深三十七米,占地面積一千七百九十三平方米。堡牆底基厚二.一米,高十米,牆的外殼○.五米採用石灰,溪沙和紅土夯築,內牆厚一.六米,用田土夯壘。壘牆總體積三千三百六十立方米。環牆設槍眼百多孔,以備防衛。東、西、南三面各用一.三長條石嵌砌拱門,裝厚木框門板,外封鐵皮加固(鐵皮已毀)。民建寨堡通例只設東、西二門,因堡主人,有從六品銜封贈,故加設南門以示殊榮。
堡內建回形四合院,杉木結構三層樓房一座,房頂單簷歇山式,青瓦蓋面,青磚石灰砌脊,梁架繁密,結構合理。計用圓柱五百四十根,檁梁五百六十八支,樓檁四百六十支,橡條、樓板厚如框。全座設四大廳堂,其餘隔為一百四十二間居室。四周走廊、巷道、梯階等,佈局寬綽,通行便利。天井原建有涼亭一座,六方體、二層閣樓式,圓天頂,風格別致,已廢。
丹山寨
丹山寨,俗稱大寨,位於楊梅鄉上雲村。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由裏人林光圳獨資鼎建,計耗資白銀十三.六萬兩,歷時十二年始竣工。
丹山寨由內、外兩道呈橢圓形的寨牆組成。內、外兩道寨牆中間有一條環寨馬路,外寨牆今已毀沒,只遺殘基斷垣。內牆周長二百八十米,直徑八十七米,高五.六米,底寬約七米。牆基砌大塊山石,上夯摻有碎石、瓦片的赤土,要害部位還摻有三合土,異常堅固。牆頂寬
六.四米,上建屋架,覆蓋瓦片以遮風雨。
內、外寨原來有四座寨門,後因有人向官府告發,稱其越封建等級制度,有造反嫌疑,遂堵塞北門,僅留東、南、西三門。東南二座寨門均用長條巨石砌成,南門高三米,寬一.八米。頂用○.九米長的整塊條石雕成圓拱形。門楣上鐫刻“聚奎樓”三個楷體大字。右邊鎊刻“雍正甲寅十二年鼎建,武陵王廷英書”字樣。石門左右二側有一對麒麟浮雕,靠門外側,又懸雕刻一對小石獅。寨門內外各設兩層厚達二十五公分的木質大門,用方塊鐵片串連。東門高三.八米,寬二.五米,圓拱,亦系用長條巨石砌成。
寨牆東、南兩側,在牆角上築有兩座炮樓,向外開有瞭望窗和射擊孔。
寨內現存較完整的古建築有“聚奎樓”一座,座落在寨偏東南方向。結構形式為木結構九扇十開間,兩層,中為巷道。全樓計有房間六十餘間,但大部分僅剩梁架。西、北兩面有樓門供進出。東、南側倚依大寨牆身邊緣。大樓二層兩面環有廊。東北側有天橋連接寨牆,溝通裏內交通聯繫。退可守,進可攻。設計巧妙,易守難攻。靠寨牆二層上房間東側為廚房,西側為住房。全樓實內長四十六.一米,寬十六.五米。底層四周環砌石板。
寨內西半邊的開闊地上,新建有五座土木結構、每座各兩層的民房。
永嘉寨
位於赤水鎮永嘉村,始建于明代,初為土木結構建築,明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年),當地村民改建為石砌大寨,民國後期,寨內尚有“四廳朝向”完整的屋宇,住有人家。今屋宇已毀,僅一座豎於高臺的正廳石砌門框牆垣、城門保留基本完整。北門外有一口小井。
寨坐北朝東。東牆外沿全長六十八.三米;西全長六十四米;北全長五十八.五米;南全長四十三.一米。西北角和東北角各有一角樓平臺;西北角台二.六x三米;東北角台五x五米。西北角寨牆高九.五米;西南角城牆高十四.五米,該二處為全寨城垣的最高點。東門為正門,呈拱形,橫截面呈梯形,門高二.八米,寬一.七三米;北門較小,呈長方形,高二米,寬一米。整個建築占地總面積為三千三百九十平方米。
桂陽寨
位於桂陽鄉桂陽村。明萬曆前有舊寨,稱為太平寨,系當地林氏聚居。明萬曆十七年(一五八九年)四月,眾議把舊寨五百四十三.一丈,擴大三百四十二丈,計八百八十五.一丈,更名為下新寨。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年)修建,並架東西門頭三廳和寨門樓共占地八百四十八丈,萬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年)三月,在寨內鑿井,十一月再次修建,第二年(一六一八年)十二月築寨門,重建寨下城,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年)十月,加固舊寨上下城牆八百八十六丈和城門。萬曆四十八年(一六二○年)六月重修被暴雨沖崩的舊寨東西和北邊寨牆。清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年)四月廿四日,林俊起義軍攻陷德化縣城,是月底再修太平寨東西門,今存寨門遺址系當時維修時所留。
桂陽寨今遺址保留尚完整,內尚存部分寨屋,住有居民。有些寨屋已毀,墾植耕種。
下湧寨
位於上湧鄉進入下湧村的格口的山巔,面對公路。該寨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年)十月,倭寇千餘人入侵下湧,對該寨猛攻半個月,不能取勝,後扶傷退去。
今該寨寨屋已毀,牆基和寨門尚存。
下井寨
位於國寶鄉國寶村。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年)十月,為抗擊倭寇侵犯而築的。倭寇攻下湧寨慘敗後,退入國寶村,鄉民集于寨中,“寨基高四五尺,負竹筏屋門以禦矢石,竟日不避,倭亦重傷歸營,民乃下拾取戰具,次早,倭見之,輒去,過邑西門,往攻仙游五十余日,總兵戚繼光援至,倭遂潰。”(見清乾隆版《德化縣誌》
)
今寨已毀,遺址尚存。
新石器時代遺址
一九五八年,福建省閩南新石器時代遺址調查組來縣調查,在城郊潯中鄉丁溪村雲尾山、牛尾寨、駟埔山發現三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雲尾山遺址:
在村北側,鄰近公路高約十五米的山坡上,從開墾的地表上採集少量陶片和二件殘石琢。
牛尾寨遺址:
在雲尾山之北,相距不遠,西南靠公路,西北是車站,高約二十米,遺物暴露於山頭南邊,有石器、陶片等,數量不多。
駟埔山遺址:
與上述二處遺址相接近,地表遺物集中於山頂,只有陶片和少許釉陶。無發現石器。
以上三處共得石磷、網石、殘石琢、殘石器、陶片(不豐富,以硬陶為主)。出土遺物由省博物館收存。
美湖後坪山遺址:
位於美湖鄉衛生院後面(即後坪山)面臨河溪的向陽小坡,距衛生院三十米的山腰上,一九七四年三月間,美湖中學在開山種茶時發現。範圍東西約三十米,上下約二十米,採集石矛、石磷、石斧各一件,同時發現有零碎的印紋陶片和數十件有程度不同的打擊加工痕跡,類似新石器中較早的括削器和尖狀器的石頭。出土遺物現由縣陶瓷博物館保存,其中石斧
一把於一九七九年送晉江地區參加《建國三十年來出土文物成果展覽》時遺失。
以上遺址均毀。
古窯址
德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重要產瓷區之一,德化窯址於一九六一年五月由福建省人民委員會公佈列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屈鬥宮德化窯址”(包括潯中、三班、蓋德三個鄉鎮宋至明代的窯址)於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公佈提升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近四十年來的普查,迄今全縣已發現唐宋元明清歷代古瓷窯址二百三十八處,古陶窯址六處,窯址遍佈全縣各鄉(鎮)。
現將一九七六年重點發掘的碗坪侖宋代窯址、屈鬥宮宋元時代窯址和全縣已發現的古瓷窯、古陶窯遺址簡介於下:
碗坪侖古瓷窯
碗坪侖宋代古瓷窯,在縣城西部蓋德鄉蓋德村,距縣城約七公里右側的山坡上。窯址面積約一千五百平方米。一九六六年二月普查發現,一九七六年六月九日至七月十六日由省、縣、廈門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聯合組織發掘,揭露總面積八十七.二五平方米。在第二層(上層)、第三層(下層)發現殘窯基二處,出土各種瓷器和窯具共一千七百餘件。
上層窯頭尾已被破壞,窯殘長十二米,寬二.六~二.八米殘高○.一五~○.二五米,窯壁用長方形磚砌成,兩壁有殘窯門五處,該層系青瓷與黑瓷共存的堆積,迭壓在白瓷堆積之上,出土釉、黑釉和醬釉瓷器四百九十七件,產品有碗、盤、碟、缽、罐、壺、瓶,以碗、瓶為主,造型以瓶和軍持為優。有迭燒、芒口覆燒、套燒、支燒和扣燒等方法。出土的生產工具二十七件,有墊圈、墊餅、墊柱、匣缽、筒形墊具、試片、磨缽和鐵刀。在中部偏東的古瓷堆積層,出土了早至唐“開元通寶”,晚至南宋“建炎通寶”的十四枚銅錢,根據瓷器的造型、紋飾、釉色和制法特徵推斷,該層為南宋的龍窯。
下層發現一個窯頭和近似半橢圓形的殘窯基,殘長約三.七米,身寬一.四米,殘高約○.七米,窯頭券頂已經倒塌,火腔、通火孔及窯壁保存尚好。出土的生產工具有墊托、託盤、墊柱、匣缽、支圈、墊圈、墊餅、缽模、小碟模、帶把模具一百一十七件。瓷器產品均為白瓷器,有碗、盤、碟、洗、缽、壺、瓶、盅,粉盒的數量最多,品質最好。部份產品因火候差異呈青白或灰白,乃至牙黃。燒制方法以支燒為主。根據瓷器的造型、紋飾、制法等特徵的綜合分析,該層為北宋的龍窯。
碗坪侖的產品,形式多樣,坯體多採用輪制,模印和胎接成型。上釉技術主要採用蘸釉和蕩釉兼用的方法。北宋器物的碗、盤、粉盒盤口特大,花紋富麗而注目。產品造型精緻,圈足寬矮規整,胎質薄細,緻密度高。釉色滋潤,白裏泛青。裝飾方法以刻花、劃花、印花為主,線條簡潔粗放,流暢明快。紋飾以蓮荷、牡丹、雲水、蕉葉和纏枝花為主體,兼有篾紋、菊瓣、葵紋、麥穗、卷草、珠點、魚、鳥等幾十種,構圖嚴謹,生動秀麗。南宋碗坪侖窯,改生產青瓷和黑瓷兩大系統,除以碗、盤、缽、罐、壺等日用瓷外,還新生產了大量造型美觀,形式多樣的荷口花瓶和軍持。這些產品質堅胎厚,圈足外敞,同類器形式變化多樣,造型端莊持重,釉色青裏閃灰,透明如鏡,體現了南宋瓷器注重釉色的時代風格。器表多素面,花紋較前期顯著減少,那種圖案規整、線條粗放、豐富多彩的紋飾,已為少量劃刻粗糙和模印的瘦長蓮瓣紋、雲水紋和絃紋所代替。新興的用毛筆書寫款識的方法,為後期瓷器裝飾的多樣化開闢了新的途徑。
碗坪侖窯址出土的軍持、粉盒和腹部凸印蓮瓣紋的青白釉小花瓶產品,在東南亞一些國家也有發現。證實它是一個重要的外銷瓷窯址。
屈鬥宮古瓷窯
屈鬥宮古窯位於潯中鎮寶美村破寨山西南坡上。
這座於一九七六年由省、地、縣、廈門大學歷史系聯合發掘的宋元時代古瓷窯址,範圍較大,東西寬約三百米,南北長約一百五十米。挖出的窯基全長(坡長)五十七.一米,寬一.四~二.九五米,共有十七間窯室,出土了八百多件生產工具和六千九百七十多件完、殘標本。
屈鬥宮窯窯頭火腔和窯床基本保存完好,從窯基現存構造看,窯體寬大,火腔狹小,呈半圓形,火腔與窯床交界處,保留有五個通火孔。窯室一般呈長方形,兩邊都留有火路溝。室與室之間保留有隔牆(或稱擋火牆),隔牆底設通火孔,由殘存隔牆觀察,隔牆系由窯室底部砌疊至窯頂部。窯室底部傾斜,有分間(或室),但不分級。上鋪石英細砂,砂上放置匣缽或托座。
窯基共殘存十四個窯門,其中十一個開在東邊,三個開在西邊。窯身兩壁外附有護牆,一般建立在兩個窯門的中間,以保護窯壁。窯頂全部坍塌,從窯室內出土的模形磚考察,窯頂應為拱形。
根據窯基出土的現狀和結構分析,它既不同于龍窯,也不同於階級窯,而是屬於由龍窯發展到階級窯的一種獨特的窯爐類型——“雞籠窯”。
屈鬥宮窯出土的生產工具印製銅鑼盤,小盤、直道紋洗、蓮瓣紋碗、纏枝紋盒和軍持的印模,制坯(修坯)用的轉盤,有敲開匣缽的鐵窯刀,有作為承托各類匣缽的匣缽墊,有裝燒各種器物的匣缽(平底缽、凸底缽、圓底缽)和匣缽蓋,有覆燒芒口碗的支圈,有蓮瓣紋碗和洗形器對口燒的托座,有放置支圈用的墊底餅,還有墊圈。出土器物的品種有碗、盤、碟、壺、罐、瓶、洗、盅、盒、高足杯等十餘種,而每種又各有不同形狀的變化,多樣別致。瓷器的釉色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近乎影青系統的白釉,有的潔淨滋潤,光澤強,紋飾從釉色反映出來,顯得非常美麗;二是白釉有的潔白無疵,滋潤純淨。此外,或灰或黃,或深或淺等不同色調,都是在焙燒過程中未燒熟和生燒所造成的敗色。裝飾方法有印花、劃花、貼花、浮雕等。紋飾有弦紋、卷草紋、籃紋、雲紋、直道紋、篾紋、錢紋、鳳紋、蓮瓣紋和人物,還有蓮花、梅花、葵花、菊花、牡丹等花卉,尤其盒蓋上的圖案花紋,更為豐富。有的圖案花卉中還有“福”、“壽”、“/”、“般”、“金玉”、“金玉滿堂”、“壽山福海”、“長壽新船”等吉祥字眼。這些花紋和文字都是模印陽文,線條比較流暢,反映了當時制瓷匠師的高超藝術水準。
從屈鬥宮窯基內出土的器物和堆積層中器物排比,廢棄年限應在元代。
屈鬥宮窯中出土的軍持、盒、小瓶、飛鳳碗、執壺、弦紋洗、高足杯、瓷壺等同類器物國外都有發現。它為研究宋元時代的燒造規模、燒制工藝、窯爐發展和瓷器外銷都具有重要的價值。
屈鬥宮窯址的發現,引起了國內外陶瓷專家、考古工作者和史學界的重視,紛紛到此參觀考察。現已建了窯棚,加以保護。
古陶窯址
至一九八八年,全縣四個鄉鎮五個村中發現古陶窯遺址八處。即:
潯中鎮隆泰村的“樂陶窯”和“三車洋窯”;
春美鄉尤床村的“洋頭窯”、“侖頭坪窯”及古春村的“蓋德尾窯”;
楊梅鄉楊梅村的“王坑窯”;
赤水鎮永嘉村的二處陶窯。
古石雕岩畫
石刻造像--彌勒石刻造像
位於九仙山彌勒洞內。為天然巨石所雕成。據舊縣誌記載,該石原形酷似仙人張果老,沙縣僧人鄒無比在隔壁天然室石洞修真。時聞鄰洞群仙奏樂,無比厭之,遂把張果老形象巨石改雕成彌勒,仙樂遂絕。鄒無比後於唐開元四年(七一六年)坐化。由此可證該石刻造像系唐開元四年前所雕,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為福建年代較早的石刻造像之一。
彌勒佛趺坐式,雙手置於膝上,袒胸露腹,神態端莊慈祥,線條簡練,高二.七米,座寬三米,周長八.九米,表面雖略有風化,但保存依然完好。
位於九仙山西側補陀岩洞前露天之處。
石刻造像全高一.六五米,上身高○.七七米,右腳平放于左腳膝上,右腳垂直,足不外露。雙手下垂置於膝部。衣袖略卷,手的下部露出,服飾講究對稱,圖案線條較為精細。頭部已斷,頸部留有插孔。喉嚨部位有一圓狀的石頭插柄,頭與身分成兩段雕刻而後銜接而成。面部已風化。
造像背後的石洞,有一元至元二十一年(一二八四年)字刻年款。
岩畫
在蓋德鄉吾華寺側岩石上,為唐代鹹通年間(八六○~八七三年)蜀僧陸無晦坐化前自刻的半身畫像。據《德化縣誌》記載,陸無晦塑像背後藏偈雲:“當年學道白雲邊,這點靈光徹發先;五朵華開金布地,一源泉湧日中天。遺像岩頭神自遠,全真石上虎知禪;古今荒志乾坤在,薪火相傳無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