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寺廟供奉神衹選介
一、佛教
釋迦牟尼
佛教創始人。姓喬答摩,名悉達多,釋迦族人(釋迦牟尼意則“釋迦族的聖人”)。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其生卒年代,北傳佛教推斷為西元前
565年-前
486年。相傳他29歲時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種苦惱,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及其梵天創世說教,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遍訪名師。經過
6年的苦行,悟到苦行不能達到解脫,棄而至菩提伽耶,在菩提樹下靜思“成道”,得世間無常和緣起諸理,即在鹿野苑開始傳教,為阿若憍陳如等
5人說苦、集、滅、道“四諦”以及“八正道”等,佛經稱為“初轉法輪”。其後一直在印度北部和中部遊行教化,信眾許多,尊之為佛陀。80歲時,在拘屍那城附近的娑羅雙樹下入滅。弟子將他一生所說的教法記錄整理,通過幾次結集,成為經、律、論“三藏”。隨著傳播範圍的擴大,佛教逐漸形成為世界性的宗教。釋迦牟尼在佛教場所和典籍中又有“佛陀”(覺者)、世尊(於世獨尊)、如來(如實道來)等尊稱。
文殊
文殊師利的略稱,亦稱妙吉祥、妙德等。佛教大乘菩薩。專司“智慧”,常與普賢並稱,為釋迦牟尼的左脅侍。塑像多騎獅子。相傳山西五臺山是文殊顯靈說法的道場。
普賢佛教大乘菩薩。與文殊並稱,為釋迦牟尼的右脅侍,專司“理”德。塑像多騎白象。中國佛教尊為四大菩薩之一。相傳四川峨眉山是普賢顯靈說法的道場。
阿彌陀佛也稱彌陀,從梵文音譯而來,意譯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大乘佛教佛名,佛經說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寺院佛殿中常與釋迦、藥師並列在一起供奉,稱“三尊”。
觀音菩薩
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本從梵文譯作觀世音,因唐人諱李世民的“世”字,故簡稱“觀音”,佛教大乘菩薩。佛經稱他為廣化眾生,能示各種形象。佛教說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有求必應。中國寺院中一般塑像和圖像多作女相。通常為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同右脅侍大勢至合稱“西方三聖”。相傳浙江普陀山是觀音顯靈說法的道場。
大勢至
佛教大乘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與阿彌陀佛及左脅侍觀音合稱“西方三聖”。佛經說他能以智慧之光遍照一切,使眾生得力脫苦,故名。
善財龍女
觀音菩薩的左右站的童男童女,為觀音菩薩的左右脅侍。善財,亦稱善財童子,佛教菩薩。據佛經說,福成長者有
500個兒子,善財是其中的一個小兒子。出生時,各種財寶忽然從地下湧出,故起名叫善財。但他卻看破紅塵,天生不愛財,視金錢如糞土,認定萬物皆空,發誓修行成佛。受文殊指點,南行參訪53位“善知識”(名師)而成菩薩。因曾從觀音受教,故善財童子的造像常被塑立在禪宗寺院中的觀音造像左側。龍女,佛經上說她是二十諸天之一婆竭羅龍的女兒,聰明伶俐,8歲時偶聽文殊在龍宮說法,幡然覺悟,遂去靈鷲山禮拜佛祖,以龍身成佛。龍女的造像常被塑立在觀音造像的右側。
藥師佛
從梵文音譯而來,全稱為藥師琉璃光如來,又稱太醫光佛,大乘佛教的佛名。為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經》說他曾發十二大願,説明眾生醫治病苦,消災延壽,滿足眾生一切願望。
地藏
佛教大乘菩薩。佛經說他曾受釋嗹之囑,於佛滅至彌勒出現之前,現身六道,救度天上以至地獄一切眾生。認為他像天地一樣,含藏著無量善根種子,故名。中國佛教尊為四大菩薩之一。安徽九華山
是地 藏 顯靈說法的道場。
達摩
菩提達摩,亦稱達摩(?-
528年),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人。被尊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相傳為南印度人。南朝宋末航海到廣州,又往北魏洛陽傳佈禪學,後住嵩山少林寺。傳說其曾以一葦而渡江,並面壁十年達悟而名揚於世。
金剛
梵文原意是指古印度一種最堅硬的兵器金剛杵。後又引指手執金剛杵的警衛佛的夜叉神,稱執金剛。不少寺院的山門內塑有金剛。
四天王
古印度神話稱須彌山腹有四天王天(為欲界六天之第一天),佛教也採用其說,稱四天王各護一天下: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持琵琶,主樂神;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執寶劍,能令他人善根增長;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執絹索,能以淨眼觀察護持人民;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執寶幢,有大德,護持人民財富。因稱“護世四天王”,俗稱“四大金剛”。
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漢族地區寺廟的大雄寶殿兩邊一般供有十八羅漢像。十八羅漢是由十六尊者再加上其他兩尊羅漢組成的。在慶友(即難提蜜多羅,斯里蘭卡人)所著《法住記》中記述有十六位尊者,也稱十六羅漢,又稱為住世十六尊者,都是釋嗹牟尼的弟子。以後,在十六尊者之外加上嘎沙鴉巴(降龍)尊者和納達密答喇(伏虎)尊者,組成十八羅漢。其名稱為:
1.
舉缽羅漢(迦諾迦跋厘惰闍尊者);
2.
伏虎羅漢(賓頭盧尊者);
3.
喜慶羅漢(迦諾迦伐蹉尊者);
4.
看門羅漢(注荼半托迦尊者);
5.
長眉羅漢(阿氏多尊者);
6.
靜坐羅漢(諾距羅尊者);
7.
挖耳羅漢(那伽犀那尊者);
8.
騎象羅漢(迦哩迦尊者);
9.坐鹿羅漢(賓度羅跋囉惰闍尊者);
10. 開心羅漢(戍博迦尊者);
11. 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
12. 托塔羅漢(蘇頻陀尊者);
13. 芭蕉羅漢(伐那婆斯尊者);
14. 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
15. 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
16. 降龍羅漢(慶友尊者);
17. 笑獅羅漢(伐闍羅弗多羅尊者);
18. 沉思羅漢(囉睺羅尊者)。
韋馱
梵語的譯音,亦稱韋天將軍。佛教護法天神。傳說為四天王中南方增長天王的八將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將之首。其造像一般穿古武將服,執金剛杵,立于天王殿彌勒像之後,面對大雄寶殿內的釋迦牟尼佛。
關聖大帝
關帝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一員大將,名羽,字雲長,山西解州人,戰死於荊州。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在明初成書後,關羽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明代關帝崇拜迅速發展,封號在明末上升到“伏魔大帝”,清朝又封其為“宣德關聖大帝”。在百姓眼裏他是和文聖人孔子並列的“武聖人”。明、清朝廷對關帝的重視,更推動了各地對關帝的崇拜。
伽藍大王
又稱伽藍神,佛教寺院中守護神的通稱。佛寺以美音、梵音等18神為守護神。後世又以隋智顗建玉泉寺見到關羽像的傳說,將民間信奉的關羽列在伽藍神之內。
清水祖師
釋普足,宋代名僧。俗姓陳,稱清水祖師。宋景祐四年(1037年)正月初六日出生於永春縣小岵鄉。幼年出家,後參拜大靖山明禪師為師,深有領悟。辭歸後移居麻章庵,修造橋樑數十處,還廣施醫藥,設壇祈雨,懇誠感人,眾口爭傳其效應,由是名聲大著。宋元豐六年(1083年),應邀到清溪(今安溪)祈雨,果沛甘霖,得眾挽留,駐錫張岩山(今稱蓬萊山)。見是處石泉清洌,因改名為清水岩。自此,為民祈雨,修橋造路,施醫濟藥,甚著效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日,普足在清水岩坐化。南宋隆興二年(1164年)至嘉定三年(1210年)40多年間,曾
4次獲得封號,每次敕賜2字,計得8字,即“昭應廣惠慈濟善利”,並加“大師”二字稱號。
900多年來,清水祖師成為閩台民眾信奉的主神。詳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清水岩》一文的介紹。
顯應祖師
俗姓黃名惠勝,永春桃源人,宋宣和六年(1124年),自永春到安溪感化裏(今湖頭鎮)西南隅的小尖山的峰頂築居修行。他精通禪理,博學多才,好義樂施,所到之處廣行善事。曾不惜曝身求雨,為民排憂解難,深受眾生歡迎。後移居大尖山(又名翠屏山)繼續修行。宋紹興四年(1134年),顯應在大尖山坐化,百姓為旌表他的功德,依山建寺,奉稱顯應祖師。詳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泰山岩》一文的介紹。
惠應祖師
俗姓張名道源,宋紹定年中(約1230年),在德化的九竇溪背負一神人渡溪,被傳授心法道術,自此靈驗非常。後在今長坑鄉田中村境內的山上修築泰湖岩。百姓奉稱惠應祖師。詳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泰湖岩》一文的介紹。
三代祖師
民間又稱三代浮佛。據《德化龍湖寺譜》記載:三代祖師俗姓林名珌,法號自超,宋隆興二年(1164年)十二月初四辰時出生於德化縣上湧瑩格墩,相傳為“毗舍浮佛轉世現身”,12歲在南京少平寺為僧,15歲時遵師囑遠遊四方。他遍曆名山大川,當雲遊到德化太湖山時(後稱龍湖山,又名金碧峰),見四山環抱,一水迂回,宛然為小天竺勝景,在鄉人盛情挽留下,便擇址創建龍湖寺。自此,通曉法術和天文地理的自超熱心為眾善信擇福、選吉日,治病驅邪,造福四方,由是聲名大振。宋嘉泰二年(1203年)十二月初四,自超坐化于龍湖寺,“紫雲結頂,神光貫天,跏趺不倚,顏若生時”,時年僅39歲。眾人稱奇,謂為再生佛也,遂塑像奉祀,尊崇為“臨濟正宗,龍湖法派,萬代碧天——卓錫開基碧水三代祖師”。詳見金穀鎮《定明院》一文的介紹。安溪供奉三代祖師的寺廟共有40多座。
大德禪師
俗姓楊名延德,北宋名將。麟州(治今陝西神木北)人,北宋名將楊業的第五子,相傳武功在七兄弟之上,卻不喜歡戰爭,天生慈悲心腸,一心向佛。後在五臺山出家。
二、道教
盤古
神話中開天闢地的人。三國時徐整所著的《三五曆記》載,傳說盤古生於天地混沌中,後天地開闢,天日高一丈,地日長一丈,他日長一丈,如此
18000歲,天就極高,地就極低。南朝梁任昉所著的《述異記》亦稱,所有日月、星辰、風雲、山川、田地、草木、金石,都是他死後,由身體各部變成。
元始天尊
又稱玉清元始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中的第一位神。元始天尊在道經中的出現比太上老君遲,但地位最高。《太玄真一本際經》解釋說,無宗無上,而獨能為萬物之始,故名“元始”;運道一切為極尊,而常處三清,出諸天上,故稱“天尊”。據道經描述,天尊稟自然之氣,在宇宙萬物產生以前就已存在。其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淪壞,也絲毫不受影響。每當新的天地形成,天尊就下降人間,向世人傳授奧秘之道,稱為“開劫度人”。元始天尊住在三十六天的最上一重天“大羅天”中,其仙府稱為“玄都玉京”。盤古是元始天尊的前身。作為天界最高神的元始天尊,實際是道教最高信仰“道”的神格化。元始天尊一般供奉在道教三清殿的中央,頭罩圓光,手執丹丸,或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萬物未生”時的“無極”。
靈寶天尊
又稱太上道君、上清靈寶天尊。道教最高神“三清”的第二位神。道經《雲笈七簽》有“三元”的說法,認為大道“生乎妙一,分為三元”。其中第二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住在上清境,稱禹餘天。後來道教宮觀供奉的三清神像,一般稱作“靈寶天尊”。在道教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邊,手持太極圖(或手執如意)。
道德天尊
又稱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的第三位神。道德天尊的神形實際是根據先秦時代老子的形象演變而成的。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道家學派的創始者。曾擔任周王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國家圖書館和博物館的館長),後來見周朝衰微,便辭職西去,不知所終。著有道、德上下篇五千餘言,留傳於世,稱為《老子》。相傳為張陵所作的《老子想爾注》有“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的說法。從此,老子神化為道教教祖,長期受到教徒的尊奉。《抱樸子》對老君的形象是這樣描述的:老君身長九尺,黃皮膚,高鼻樑,尖長如鳥嘴,眉長五寸,耳垂齊肩,額有三紋,足有八卦,穿的五色雲衣,住的金樓玉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隨從四周,出行時以神獸為先導,頭上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儼然是最高神的形象。老君在民間信仰中不及玉皇大帝尊崇有權勢,但在道教中卻具有相當特殊的地位。從古至今,很多道教信徒都相信太上老君是“無上大道”的化身,是永世常存、常分身救世的至尊天神。
玉皇大帝
全稱為昊天金闕至尊至皇大帝,是道教尊神中的主神。隋唐時代,“玉皇”信仰已經普遍流行。約在唐宋之時成書的重要道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詳述了玉帝的出身和來歷:很久以前,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淨德和王后寶月光年老無子,於是令道士舉行祈禱,後夢太上道君抱一嬰兒賜與王后,夢醒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生于王宮。太子長大後繼承王位,不久舍國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過三千劫始證金仙。又超過億劫,始證玉帝。玉皇大帝雖然在道教神系中地位不及“三清”尊神,但在民眾宗教信仰中作為最高神崇拜。玉帝統轄天神、地祇、人鬼,實際就是天上的皇帝。
王母娘娘
又稱西王母、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是道教女仙中的最高尊神。葛洪《枕中書》稱她為元始天王與太元聖母之女,號“太真西王母”。以後,道經又宣稱她是“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為太陰之精,女仙之宗,與太陽之精東王公相對,“共理二氣,調成天地,陶鈞萬品”。凡登仙得道之女仙,皆隸屬於她。明清之時,玉皇大帝成為天界最高尊神,西王母又成為玉帝之王后,經常賜福賜壽給人間的善男信女。
張天師
又稱為高明大帝、祖天師、玄壇天君,即道教的創立者張陵。道教尊稱為張道陵。相傳是漢留侯張良的八世孫,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相傳他擅長用符水為民治病,功績漸著。後自稱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歷代皆受朝廷封號:唐天寶六年(
746年)敕贈天師為“太師”;唐僖宗敕封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宋理宗敕封為“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正一靜應顯佑真君”;元成宗加封為“正一沖元神化靜應顯佑真君”;明洪武元年(1386年)改封天師為真人。張陵是道教的創始人,又是相傳為道然高妙、降魔伏妖、神通廣大、白日升天的仙人,在道教中地位本極崇高,加之歷代神話故事的渲染,在民間影響亦著,其奉祀至今仍有影響。
至聖先師
又稱孔夫子、孔子,儒家的宗師,也被道教尊為神明。孔子諱丘,字仲尼。春秋時代的魯國人。周靈王一年)前
551年(八月二十七日生,周敬王四十一年)前
479年(逝世,享年73歲。生有聖德,學無常師,嘗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習琴于師襄;不恥下問,以為“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所以孔子學問甚為廣博。他初為魯國司空,周敬王二十年(前
500年)任大司寇執行相國的事務,誅殺亂政的少正卯後,魯國大治。其後周遊列國13年,終以各國君主遠賢人親小人,不見入用,時年已68歲;遂無意仕途而從事學術工作。刪詩書,訂禮樂,贊周易,作春秋,並從事教學工作,以詩書禮樂為內容,授徒3000多人,身通六藝的有72人。孔子的學說,經過後世儒者的加工改造,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成為2000多年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正統和規範,對後世影響巨大。歷代帝王對孔子加封“至聖先師大成文宣王”等各種諡號,並尊其為聖人。孔子在專廟奉祀,始于春秋之時。經過歷代的發展,各州縣皆建孔子廟。明永樂年間(1403-1424)以後稱“文廟”、“孔廟”。
玄天上帝
又稱玄武、真武大帝、玄武大帝、真武帝君、蕩魔天尊,為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指二十八宿中的北方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後為道教所信奉,與青龍、白虎、朱雀(即朱鳥)合稱四方四神。在民間有很大影響。《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宣稱,玄天上帝原來是淨樂國太子,長而勇猛,誓願除盡天下妖魔,不統王位。後得真人傳授無極上道,入太和山修道,功成德滿,玉帝敕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並將太和山改名為武當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當之”。由於帝王的提倡,玄武神信仰在明朝達到鼎盛階段,宮廷內和民間普遍建立玄武廟。現在廟中供奉的玄武神像,其像披發,黑衣,仗劍,踏龜蛇,從者執黑旗。
黃帝
原為歷史傳說人物,後被道教尊奉為神。相傳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是最傑出的中華民族古代領袖。他曾聯合炎帝打敗了九黎族。其後黃帝與炎帝發生衝突,黃帝戰勝炎帝而定居中原,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故黃帝被公認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伏羲
又稱伏戲、庖犧、包犧、宓羲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神之一。伏羲教民織網捕魚,以供民食;教民飼養六畜,以充皰廚,以為犧牲,奉祀神明;規定男婚女嫁之制;見神龜而畫八卦;療民疾,救民於病患之中;功成作樂,斯桐為琴,繩絲為弦,桑為瑟。眾多的發明創造,使伏羲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神;因幫助百姓治療疾病,後來人們就將其奉為“醫王”。
神農大帝
稱開天炎帝、藥王大帝,是中華民族始祖神之一。炎帝神農氏,是上古帝王。生於姜水,以薑為姓。神農出生後,三日即能言,五月即爬行,七月長齒,三歲便知農業之事。他始制禾耕,教民務農,故號“神農氏”。以火德王,又稱炎帝。在位時,嘗百草以療疾病。傳說中的神農,身長八尺七寸,牛首人身,長相十分怪異。農民、糧食商、藥商祭祀他為掌管五穀豐穰及藥草之神,都奉他為守護神或祖師爺。現在各廟宇所祀神農大帝的神像,頭角崢嶸,袒胸露臂,腰圍樹葉,赤手跣足,手上還拿著串串金黃色的成熟稻穗。
慈航真人
慈航真人即佛教中所供奉的觀音,道、佛二教互相滲透、互相吸收,共同信仰。據《歷代神仙通鑒》卷記載: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傳商王時修道於此,已得神通三昧,發願欲普度世間男女。嘗以丹藥及甘露水濟人,南海人稱之為“慈航大士”。由於她能夠應時現身,救苦救難,普渡慈航,所以道教將其稱為“慈航真人”,又因為她善於救助婦女兒童,助人孕產,所以道教還將其奉為送子娘娘。
九天玄女
亦作玄女、元女、九天女,又稱九天娘娘,原是中國古神話中的女神,後為道教所信奉,成為道教神系中地位僅次於西王母的女神,在民間亦有深厚的影響。民間傳說,九天玄女常以救助危難、諳熟兵法、替天行道之女仙形象出現。在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就有授宋江以天書,並助其破陣的描寫。
三官大帝
簡稱“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源於原始宗教對天、地、水的自然崇拜。東漢中後期張陵在蜀中創立的五斗米道吸收傳統的民間信仰,尊奉天、地、水三官為主宰人間禍事的大神。一說為金、木、水三官,具體化為守衛天門的唐、葛、週三將軍。也有說三官指堯、舜、禹三帝,為元始天尊吐氣化成。《重增搜神記》的說法比較普遍,稱三官是陳子禱與龍王三女所生三子,皆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故元始天尊封長男為上元一品九氣天宮紫微大帝,住玄都元陽七寶紫微上宮,總主天帝神王、上聖高真、三羅萬象星君;次男為中元二品七氣地官清虛大帝,住無極世界洞空清虛之宮,總主五嶽帝君與二十四治山川、九地上皇、四維八極神君;三男為下元三品五氣水官洞陰大帝,住金靈長樂宮,總主九江水帝、四讀神君與三河四海之神。此說將三官與“三元日”相聯繫,稱天官誕生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地官生日為七月十五,水官生日為十月十五。每逢三元節,信仰者皆至廟宇懺悔罪過,祈福免災,故又稱三官為“三元大帝”。三官中以天官信仰最為普遍,民間視為“福神”。
文昌帝君
相傳為中國古代學問、文章、科舉士子的守護神。該神在道教神系中地位甚高。追溯本源,文昌帝君應是“文昌星神”與四川地方“梓潼神”相結合產生的。經書《孝經授神契》說: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輔佛並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宮”。道教吸收此種信仰後,稱為“帝君司命之神”,分為左、右。左司命稱韓元信,右司命稱張子良,顯而易見是漢高祖功臣的神格化。梓潼神原是四川地方的守護神,名張亞子。傳說他因報母仇,遷至梓潼,曾仕晉為將,臨陣戰亡,蜀人為之立祠祭祀。唐朝時屢次顯靈,唐玄宗封為“左丞相”,唐僖宗封為“濟順王”。相傳玉皇大帝命他掌文昌星神之府並主人間祿籍。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加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自此,文昌星神遂與梓潼神合二為一。明代時“天下學宮皆立文昌祠”。清代每至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生日,都要由朝廷派官員前往祭祀。舊時全國各地建有大量的文昌廟,奉祀文昌帝君。其神像大多為雍容慧顏,坐下駕白驢,有天龍、地啞二位神童陪侍。今四川省梓潼縣七曲山有古文昌宮一座,殿堂相連,結構宏偉,是文昌帝君的發祥之地。
關聖帝君
簡稱關帝,又稱蕩魔真君、伏魔大帝等。道教護法天神之一,與華光大帝、趙公元帥、溫瓊元帥並稱“護法四元帥”。據《三國志》記載,關羽字雲長,武藝超群。東漢末年,輔佐劉備建立蜀國,被封前將軍,死後追諡“壯繆侯”。古代的關雲長是集忠、孝、節、義於一身的典型代表,自宋代起即受帝王青睞,多次受朝廷的封號。明朝初年,與嶽飛同祀於武廟。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從此,“關聖帝”的信仰就在社會上普及開來。清朝時期,關羽奉祀列為國家祭祀的要典。康熙五年(1666年)敕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通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羽贊宣德關聖大帝”,勒石立碑于洛陽關林,得武帝尊號,與孔子並列。關羽儼然成為人神之首,遂與文聖孔子齊肩而成為武聖。
馬元帥
亦稱華光大帝、靈官馬元帥、華光天王、馬天君,是道教護法天神之一,與趙公元帥、關聖帝君、溫瓊元帥並稱“護法四元帥”。相傳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故民間又俗稱“馬王爺三隻眼”。相傳玉皇大帝看他是位將才,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稱為“華光天王”。《三寶太監西洋記》中描繪馬元帥的形象是膚,白如雪;一稱元帥二華光,眉生三眼照天堂;頭戴父義攢頂帽,五金磚在神兒藏。
玄壇趙元帥
亦稱趙玄壇、黑虎玄壇、趙公元帥等。道教護法天神之一,與華光大帝、關聖帝君、溫瓊元帥並稱為“護法四元帥”。《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趙公明原為終南山人,秦時避亂山中,修道功成,玉帝降旨召為靈霄副元帥。他能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祛瘧,治病禳災,訟冤伸抑,買賣和合,可謂神通廣大。舊時民間多奉作財神或門神,信奉者甚眾。
溫元帥
道教護法天神之一,與華光大帝、趙公元帥、關聖帝君並稱為道教“護法四元帥”。相傳為浙東溫州人,姓溫名瓊,字子玉,一說字永清。14歲即通曉儒、釋、道及百家之言。26歲舉進士不第,遂撫兒歎曰:“吾生不能致君澤民,死當為泰山神,以除天下惡厲耳”。無意間抬頭,看見一條蒼龍口吐寶珠,拾起來吞下以後,忽然變得青面赤發,手握法器。於是,驅妖除魔,無往不利。東嶽大帝聽說他很勇猛,召為佑嶽神將。不久,玉皇大帝敕封他為“亢金大神”,賜“無拘霄漢”金牌一面,禦敕隨時出入天庭,並賜玉環一隻,瓊花一朵,奉旨巡察五嶽名山,慈惠民物,驅邪伐妖,“東嘉之民敬而輔之”。祭祀溫瓊元帥的廟宇,有的叫溫將軍廟,有的叫廣靈廟,其中最有名的是溫州忠靖王廟。
中壇元帥
姓李名哪吒,或稱哪吒太子、大羅仙等。道教以他為護法神將,凡瘟疫或驅邪消災,都祭拜太子爺以化難解厄。據說哪吒是殷紂王時代李靖將軍的兒子,長大後,曾拜太乙真人為師,法力高強,勇武絕倫。哪吒生性頑皮,大鬧東海打死了東海的敖丙太子。為了不累及父母,哪吒割肉還母、刻骨還父,以報答父母大恩。哪吒死後,其師太乙真人收其魂魄,用蓮花化身,並賜給他風火飛輪、長矛以下山輔助武王伐紂,降妖除魔,極盡少年才俊。玉帝封他為三十六天將第一總領使,永鎮天門。道教奉他為五營神兵神將的統率之一(中營中壇元帥)。凡道士施法時必恭請哪吒相助,驅邪押煞。
武穆岳王
岳王諱飛,字鵬舉,宋湯陰人。宣和中以敢戰應募,隸于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軍。宋高宗手書“精忠嶽飛”四字,旗以賜之。複破李成,平劉豫,斬楊麼,累官至太尉。又授少保,為河南北路招討使。未幾,複大破金兵於朱仙鎮,正欲指日渡河,真搗黃龍。時秦檜為相,力主和議,欲盡棄淮北之地以媚金。一日降十二金牌召飛返,並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他,被捕下獄死,時年39歲。道經中列嶽飛為護法元帥之一。舊時道士設壇驅妖降魔時,總要召請各路有法力的神明,而在所請的諸神中,最常見的神明就是岳元帥。民間將岳飛與關帝合祀武廟,為道教所奉武財神之一。
魁星
又稱奎星,是道教與民間所崇奉的主掌文人命運之神。在科舉考試中,文人考取“五經”(即《詩》、《書》、《易》、《禮》、《春秋》五部儒家經典)之第一名稱作“經魁”,又稱“五經魁”。因“魁”與“奎”同音,又有“首”之義,於是後人即將主掌文運之奎星改為“魁星”信仰,予以神格化。魁星的典型形象為一赤發青面撩牙之鬼,立於鰲頭之上,一腳向後翹起如“魁”字的大彎鉤,一手捧鬥,一手執筆,相傳其用筆點中者就會文運、官運一起來,所以在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均十分崇拜魁星。
雷公電母
雷公是司雷之神,屬陽,故稱公,又稱雷師、雷神。電母是司掌閃電之神,屬陰,故稱母,又稱金光聖母、閃電娘娘。雷公電母原來是管理雷電的神明,但自先秦兩漢起,民眾就賦予雷電以懲惡揚善的意義,有代天行道、懲罰陰過、震死暴雷的意思。道教繼承中國古代對雷公電母的信仰。雷公神像作力士狀,裸胸袒腹,背插雙翅,額具三目,臉赤如猴,下巴長而銳,足如鷹爪。左手執鍥,右手執錘,作欲擊狀。自頂至旁,環懸連鼓五個,左足盤躡一鼓,世稱“雷公江天君”。電母之像則容如女,貌端雅,兩手執鏡,號稱“電母秀天君”。
四海龍王
傳說中司興雲降雨之神。“龍”起源於古代氏族崇拜。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龍有九似;頭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龍被想像成為一身具備各種動物之所長,成了一種神異之物。龍王是水族的總管。古人認為;東南西北四海都有龍王管轄,叫“四海龍王”。四海龍王,即東海敖廣、南海敖欽、北海敖順、西海敖閏。道教認為;江河湖海,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龍王存在。龍能生風雨、興雷電,人們祭祀龍王,多把它作為興雲播雨之神。
呂洞賓
道教八仙之一。相傳為唐代人,姓呂,名岩,字洞賓。道教和民間為他編織了很多仙話,以“劍仙”、“酒仙”、“詩仙”聞名於世。相傳他得道成仙之前,曾流落風塵,在長安酒肆中遇漢鐘離,“黃粱一夢”,遂感悟求其超度。經過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乃得受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後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自稱“一斷貪慎,二斷愛欲,三斷煩惱”,並發誓盡度天下眾生,方願上升仙去。宋代封為“妙通真人”,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後世又稱“呂純陽”。王重陽創立全真道後,被奉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稱為“呂祖”。
田都元帥
雷海青,唐代著名的宮廷樂師,笙簫鼓笛,一應樂器,樣樣皆通,尤精於琵琶,因而深得唐明皇的賞識。因不事偽朝而被安祿山肢解示眾。其忠義事蹟流傳出去,唐玄宗聽到後,十分感動,封其為“天下梨園都總管”。雷海青死後,忠魂不泯,玉帝嘉其忠勇義烈,招其至靈霄寶殿,禦封為“九天糾察使提點昭烈侯”,掌管玉府風火院。唐玄宗在避難四川途中,曾三次被叛軍追及,即將遇難之時,雷海青都在天空出現,率領天兵神將前來救駕。因為旗幟上的“雷”字被雲霧遮掉上半部,只顯出下邊的“田”字,所以被人稱為“田都元帥”。
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是閩台兩地民眾普遍信奉的一位醫神。祭祀他的廟宇遍佈海峽兩岸。俗姓吳名夲(音滔),字華基,號雲沖,宋太平興國四年(
979年)出生于安溪石門。他天資聰穎,長大成人後博覽群書,曾拜名師,精于醫道,經常替人解救危急,不取分文,遠近稱頌。傳說他17歲時西王母傳給他降妖伏魔之術與濟世良方,於是他精通黃帝醫術,在治病之時,還著作醫書。後來考中科舉,官至禦史。傳說仁宗皇帝的母親曾患乳疾,經多方醫治無效,後請來吳夲,藥到病除,完全治好了太后的病。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初二,吳夲擇地顯化漳州白礁,乘鶴升天,其後神異,不可枚舉。自宋迄明,敕封十五次,為“無極保生大帝”。今奉祀保生大帝吳夲的廟宇僅在臺灣就有數百座。
城隍神
簡稱城隍。原為民間信仰之地方守護神,後為道教所信奉。開始在吳越地區流行,南北朝時正式稱為城隍神。唐朝時封爵,五代時加封為王。宋代列入國家祀典,府、州、縣皆立廟奉祀。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大行封賞城隍神,京都地區封有六王,府、州、縣城隍相應封為公、侯、伯,城隍神廟,遍佈全國。以後整頓祀典,取消神爵,下令各地城隍按行政機構名稱稱呼,城隍廟之規模也模仿各級衙門建造,儼然形成一套完整的陰間王朝官吏系統。城隍神的職掌,原來主要為守禦城池,保障治安。道教吸收其信仰後,擴大為護國安邦,祛惡除凶,調和風雨,管領死人亡魂等事。甚至各級官員赴任,皆要按例至城隍廟宣誓就職,以取得其保佑。明清以後,各地城隍廟除在城隍旁邊塑牛頭、馬面、黑白無常外,還塑有十殿閻王像。
土地
又稱福德正神,或者土地爺,有些地方的土地廟中還配祀有土地奶奶。他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較低,但在民間信仰極為普遍,是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流行於全國各地,舊時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祀奉土地神的現象存在。土地神的形象大都衣著樸實,平易近人,慈祥可親,多為鬚髮皆白的老人。很多地方將土地公視為財神,成為香火最盛的神仙之一,也印證了“有土斯有財”的社會心理。土地神在城鎮稱為“福德正神”,在鄉村稱為“土地公”。
黑白無常
“無常”是城隍廟不可缺少的要角。凡是城隍出巡賽會,必在行列的最前端。“無常”又稱七爺、八爺,又叫長爺、短爺(高爺、矮爺),或稱黑白無常鬼,習慣上又稱為謝、范二將軍,從祀在城隍廟,專押解人犯去神祇前審判。相傳七爺姓謝,名必安,因為他身高臉白,所以有長爺及白無常的稱呼。八爺姓范,名無救,因為他身矮臉黑,所以又稱為短爺及黑無常。據說,他們都是福建閩縣人,自幼結義,情同手足。有一天,相偕走至南台橋下,天將下雨,七爺要八爺稍待,回家拿傘。豈料七爺走後,雷雨傾盆,河水暴漲,八爺不願失約,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不久,七爺取傘趕來,見八爺已失蹤,痛不欲生,遂吊死在橋柱上。閻王爺嘉勳其信義深重,命他們在城隍爺前捉拿不法之徒。又有說,謝必安,就是酬謝神明則必安;範無救,就是犯法的人無救。
灶君
灶君,又稱灶神、灶王、灶王爺、東廚司命等。《周禮》載:“顓項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火神也。祀以為灶神。”《淮南子.時則訓》稱:“炎帝作火,死而為灶。”灶神之職先是主管一家的伙食,以後變為操掌一家禍福的保護神。道教後來吸收了這一信仰,將其視為玉皇大帝的使者,令其常住人家,監察善惡,錄人功過,定期上報。原上報時間不定,宋代以後,大都認為是臘月二十三日,人們為防他胡奏遭殃,故每到祭灶之日,就祀以芽糖,意用粘糖糊封他的嘴,形成中國特色的祭灶風俗。
正順尊王
世人尊稱為境主公。俗姓謝名枋得,南宋愛國志士、詩人。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詳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安山廟》一文的介紹。
惠澤尊王
俗姓葉諱森,是南安淩雲葉氏肇基祖葉三翁的第十一世孫。自幼聰穎,少豪傑,心誠而喜靜,不茹葷,不受室,以慈善稱譽鄰里。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年僅20歲的葉森端坐而化。鄉人為紀念他,立廟奉祀。後屢著靈應,有德于民,有功於朝。傳說曾五次得到朝廷的封號。詳見參內鄉《點金堂》一文的介紹。
裏主尊王
民間俗稱“尪公”,龍門鎮溪內靈護廟所奉的主神,參內鄉參山村教海宮稱為“武安尊王”。俗姓張名純,隋末唐初間任縣官之職,為官廉政愛民。因中原大亂,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張純以押遷官的身份,帶領一批民眾,遠涉千山萬水,移民至安溪縣依仁裏(今安溪縣龍門、官橋一帶)定居,開荒造田,安家落戶。張純逝世後,百姓為報其恩,於五代後周顯德三年(
956年),在溪內建靈護廟,並塑神像供奉。
詳見龍門鎮《靈護廟》一文的介紹。
楊府真人
俗姓楊名筠,字叔茂。自幼好學,熟習易學,精通地理、天文及陰陽。他施醫濟藥,惠及黎民,深得百姓愛戴,後羽化為神。傳說他顯靈,三天內治癒唐太宗李世民的母后的重病,得唐太宗敕“楊救貧”封號。民間有諸多傳說。詳見城廂鎮《進法殿》一文的介紹。
張府大人
俗姓張名慈觀,亦寫自觀,字克勤,又名祥,亦稱沙,信眾又稱張府公、張府聖君、張公法主。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七月二十三日出生於永福縣二十九都(今永泰縣嵩口鎮)和平鄉感衣裏月洲村。相傳10歲時在高蓋山上巧遇仙人,得賜仙桃,自此苦學武藝。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棲身白雲寺(即白雲堂,位於今永泰縣赤錫鄉東坑村東南),拜龔龍樹法師為師,學經典,練法術,脫俗入道。18歲時,得師傳五雷天心法及七星劍一把,又與仙游蕭明、閩清章敏一同上江西閭山問道,拜周佐道長為師,精研武藝和道家經典、草藥醫方等。功成後攜師授風火輪功夫,雲遊閩地解疾苦,手提寶劍斬邪魔。宋淳熙十年(1183年)三月初八,45歲的張慈觀在德化縣石牛山麓的九龍潭羽化。人們塑其神像,建石壺殿奉祀。參內鄉祜水村《瑤山館》一文亦作介紹。
蕭府大人
信眾又稱蕭公法主、蕭公聖君。俗姓蕭名明(亦寫信),字重興,出生於南宋紹興十一年(1141年),仙游東鄉龍坡社八姓莊(今仙遊縣榜頭岐圳村)人。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與張慈觀、章敏同往閭山,拜周佐道長為師,取道名朗瑞,練就一身好武藝。乾道四年(1168年),與張慈觀、章敏到德化石牛山鬥鬼降妖。淳熙十五年(1188年),蕭明在南平濛蕩山蕭公洞羽化。德化民眾塑其神像與張、章同祀于石壺洞。
章府大人
信眾又稱章公法主、章公聖君。俗姓章名敏,閩清縣九都人,與張慈觀、蕭明為道友同上閭山問道,取道名朗慶。宋乾道四年(1168年),與張慈觀、蕭明到德化石牛山鬥鬼降妖。後在石壺洞修煉,並於淳熙九年(1182年)在石壺洞羽化。嘉泰二年(1202年)進士黃龜朋曾撰聯“破洞伏魔開福地,傳經度法保生靈”掛於洞宇中。自此,張、蕭、章三府大人威靈顯赫,香火傳播閩中、閩南、閩北及東南亞各地。
大使公
張巡(709-757年),唐鄧州南陽(今屬河南)人。開元進士。安史之亂時,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抵抗安祿山軍。至德二年(
757年),移守睢陽(今河南商丘),與太守許遠共同作戰,阻止叛軍南下,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堅守數月不屈。睢陽失守後,與部將南霽雲等同遭殺害。民眾愛戴其忠義,尊奉為神。民間又俗稱“大尪公”。
二使公
許遠( 709-
757年),唐杭州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人,字令威。安祿山叛亂時,被唐玄宗任為睢陽太守。至德二年(
757年),遭安祿山部將尹子奇圍攻,與真源令張巡協力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堅持數月,阻止叛軍南下,兵糧俱盡後城陷,被執送洛陽。在安慶緒兵敗時被殺。民眾愛戴其忠義,尊奉為神。民間又俗稱“二尪公”。
池府大人
相傳俗姓池名然,字逢春,明代南京人。明萬曆三年(1575年)武進士,欽命授漳州道台,忠君愛民,為官清正。相傳身逝後,玉皇大帝嘉其義行,特降旨敕封為王,並授代天巡狩總巡王之職。詳見城廂鎮《崎頭館》一文的介紹。
杏春真仙
民間信奉的醫神。相傳生時行醫濟世,深受百姓尊敬,逝後被民眾奉祀為神。城廂鎮的聚善堂、良師館、回龍社,魁鬥鎮的清風洞,蓬萊鎮的平湖寺,均奉祀杏春真仙。有靈地理,善藥簽等諸多傳說。
董公真人
民間又稱董公真仙。俗姓董名伯華,安徽省桐城縣人,生於隋朝初年的農曆十一月二十七日。他自幼心地善良,聰明過人,後得仙人傳授,滿腹經綸,知天文,識地理,又精通醫術。功成,他雲遊四方,采藥煉丹,為民治病。他在除蛇精中偶得一支寶“拂塵”,自此,驅邪鎮煞,除妖滅魔,更加聞名遐邇。隋開皇十三年(
593年)中甲子日,董伯華在慈化寺中化身成佛。詳
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進寶殿》一文的介紹。
三寶尊王
民間流傳,三寶尊王系五代開閩王王審知的化身。王審知(862-925年),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唐末,從其兄王潮起兵,唐光啟元年(
885年)入據福建。王潮死後,他繼任威武軍節度使,盡有今福建之地,後樑開平三年(
909年)封為閩王。在治閩的29年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受到百姓的敬仰、愛戴。詳見參內鄉《荷仁宮》一文的介紹。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南宋大臣、文學家。理宗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1259年)蒙古軍攻鄂州(治今湖北武漢),宦官董宋臣主張遷都。他上疏請斬董宋臣,並進禦敵之策,未被採納。後歷任刑部郎官、知瑞贛等州。德祐元年(1275年)聞元兵東下,在贛州組織義軍,入衛臨安(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出使元軍議和,被扣留。後於鎮江脫險,流亡至通州(今江蘇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與張世傑、陸秀夫等堅持抗元。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進兵江西,恢復州縣多處。不久為元重兵所敗,退入廣東,堅持抵抗。次年在五坡嶺(在今廣東海豐北)被俘。元將張弘範使寫信招張世傑,他堅決拒絕,書所作《過零丁洋》詩以明志。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迭經威脅利誘,始終不屈。於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他於所遭險難及平生戰友事蹟,都作有詩歌,題名《指南錄》,可稱詩史。在大都獄中所作《正義歌》尤為世所傳誦。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陸秀夫
陸秀夫(1236-1279年),字君實,楚州鹽城(今屬江蘇)人,南宋大臣。寶祐四年(1256年)與文天祥同中進士。初為李庭芝幕僚。德祐二年(1276年),臨安(今浙江杭州)陷落,時任禮部侍郎,和將領蘇劉義等退溫州,後在福州擁趙昰為帝,繼續抗元。趙昰死,他又和張世傑等立趙昺為帝,任左丞相,在厓山(今廣東新會南)堅持抵抗。厓山被攻破時,背負趙昺投海死。有《陸忠烈集》。
忠翊尊王
原名張世傑(?-1279年),南宋抗元將領。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少從元將張柔,後奔宋,因戰功升都統制。德祐元年(1275年)元兵南下,他率部入衛臨安(今浙江杭州),收復浙西諸城,旋在焦山(在今江蘇鎮江)江中大戰,失利。元軍迫臨安,他和文天祥主張背城決戰,為丞相陳宜中所阻。次年臨安失守,率軍由海路至福建,與文天祥、陸秀夫等立趙昰為帝,聯合陳吊眼、許夫人等少數民族部隊,堅決抵抗。兵敗後,仍率水軍在廣東沿海堅持。景炎三年(1278年)趙昰死,又立趙昺為帝,任少傅、樞密副使,奉昰居厓山(在今廣東新會南)。與元將張弘範在海上決戰,兵敗突圍,遇颱風舟覆溺死。民間尊為“忠翊尊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