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佛教
傳入和發展
安溪佛教于唐代天寶十四年(七五五)傳入。唐末宋初,已建有寺院十五座。宋代允許佛教寺院可擁有適量的田園山林,享受免賦稅徭役的特殊待遇。因此安溪增建寺院四十六座,是最多的一個朝代。元代佛教新生一個“白雲宗”。然而安溪無受影響,依然保持原狀,寺院亦無增建。明代,由於朱元璋當過八年和尚,下詔:“不論山林城郭,鄉落村中,任他(僧)結壇上座。日則講經說教,化度一方;夜則取靜養心。”安溪崇信佛教再度興盛,增建寺堂院四十座。清代開國後即崇信佛教,安溪增建寺堂院三十一座。民國時期,安溪民俗仍崇信佛教。
一九四九年後,安溪佛教隨之變革。儘管安溪佛教生活比解放前曾一度有所抑制、停滯以至禁止較大規模的佛事活動,但對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佛教寺院和人民的宗教信仰,並沒有運用行政手段強行制止或予以取締。隨著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廢除了寺廟的地租剝削,僧人也逐步變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一九七八年撥亂反正後,落實宗教政策,開放了寺院。根據此次修志普查,全縣現有一百九十四座的寺院中,已修復一百七十座。其中由華僑及港澳臺同胞捐資修建的五十三座,由華僑與當地群眾合資修建的五十座,由當地群眾集資修建的六十七座。尚未修復的二十四座。已修復的寺廟中,有的擴展成為旅遊區,有的雕樑畫棟,電燈照明,煥然一新。
寺院庵堂
唐代,長坑建補陀岩,城廂建宗教院、覽苑院、閬苑岩,參內建植福堂,龍門建青林岩、勝閣岩,金穀建定明院,湖頭建成道院,供奉釋迦如來。
宋代,鳳城建鳳池庵、百草庵、觀真庵,參內建石堂庵,蓬萊建清水岩、寶光堂、朝真庵、祈雨堂,湖頭建泰山寺,劍鬥建海潮庵、小橫庵、東山岩,感德建崇海堂、福全岩、寶王殿、南華岩、建昌樓、三懷庵,龍門建千福院,大坪建瑞雲堂,龍涓建護國岩,長坑建太湖岩、榮濟院,藍田建石灰庵,供奉釋迦如來。
明代,鳳城建淩雲堂、錢江庵,湖上建懸鐘岩,感德建圓通殿,桃舟建吾山寺,長坑建達摩岩、公評庵、廣雲殿,藍田建延福庵、寶積堂、福鼎岩、延福堂,祥華建石門殿,豐田建靈山岩,福前建福濟殿,供奉釋迦如來。
清代,劍鬥建禦水寺,官橋建萬安院、啟明堂、寶豐堂、南泰堂、鬱美庵,虎邱建騎虎岩、鎮寶殿,蘆田建寶峰岩,龍涓建仙峰岩,豐田建崇福堂,供奉釋迦如來。
重點佛寺
清水岩寺
始建于北宋元豐六年(一○八三)。位於縣城西北二十公里的蓬萊山,為安溪二十六個山岩中的名岩。清水祖師(俗名陳普足)未來蓬萊山前,岩上已有如來偶像存在,普足本人亦祀奉如來,況且他原為僧人出身,故清水岩此時應為佛教寺。至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陳普足在岩圓寂,終年五十五歲。他原為永春縣僧人。北宋元豐六年,清溪縣(現安溪縣)大旱,當地群眾請其前來祈雨。初結庵于張岩山,後改名為清水岩。陳普足在岩采藥行醫,修橋鋪路,有利於民。他四出募化,三次經營,寺廓初奠,經十八年的創建,清水岩告成。
由於鄉人深感普足多行善事,德高道深,於其圓寂後,乃運石造塔,築亭於岩,刻木成像,崇奉為佛。從南宋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至嘉定三年(一二一○),這四十七年間,曾四次獲得朝廷敕封。每次封二字。累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名聞遐邇,為民眾崇奉。主殿為西土“神祇”,此時應為道教。然而現在已為清水岩寺,寺中如來,信徒供奉,亦為佛教。
清水岩從北宋元豐六年至南宋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的一百八十年中,除祖師二次修建改建岩寺外,後經弟子楊道、惠清等住持岩事,募捐改建擴建。元代雖兵亂遭焚,但一果上人及弟子崇遠的重建岩寺,擴營及整修所有殿閣,奠定了“帝”字結構,九十九間的規模,是安溪空前的佛教史跡。
元末明初,該寺又受兵燹,寺宇僅存佛殿一座,破屋三間。明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寺僧正隆住持岩事。他四出募捐,致力修建,經營二十二載,殿宇恢復壯觀。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知縣廖同春建覺亭及開覺路。明永曆十年(一六五五),知縣周宗璧建清水法門,改塑四尊佛像,並親自追回該岩以前被占地界。明末清初,岩宇將塌,知縣謝宸荃重修。康熙、雍正年間僧人頂覺、玄覺等九人先後修葺局部寺宇。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住持僧人智慧全面整修大殿、釋迦樓、昊天口、觀音樓等。
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清水禪林首次被毀。三十年,住僧禮缽、僑胞柯賢樹重修大殿和釋迦樓等。三十六年,該岩遭受風雨襲擊,殿后牆被洪水衝破多處,砂石泥礫堆積數尺。
一九五三~一九七六年,該岩歷經坎坷起伏,直至一九七八年後全岩整修一新。殿宇分三層,背山面壑,重樓複閣,飛簷翹角,粉牆綠瓦,外表呈“帝”字形。由釋迦樓、祖師殿、檀樾祠、芳名廳、僧舍、客房、法門、昊天口等群體組成。佈局嚴整,獨具一格。景點有“金魚戲水”、“百鳥翱翔”、“垂柳飄綠”、“月照荷塘”等。一九七八年冬,成立“清水岩園林管理處”,對岩寺進行比較全面徹底的整修。一九七九年三月,將整裝後的清水祖師偶像迎上岩殿。隨後開闢盤山柏油路,架設電燈、電話;增建“清水山莊”、旅舍、餐廳、服務部、停車場等;服務設施相繼配套。
東嶽寺
始建于唐末宋初。原為東嶽廟,祀奉青帝,系為道教;清末民初供奉西國如來,道佛結合。康熙版《安溪縣誌》記載;“宋初建山麓,有東嶽行宮,邑人多遊焉”。清康熙十二年(一六七四)知縣謝宸荃重建。六十年知縣劉懋齡重修。雍正二年(一七二四)知縣邱鎮重修馮虛閣。乾隆八年(一七四四)知縣王植重修。後住寺的德輝和尚募建方丈釋子寺和檀樾祠。
寺位於縣城北郊鳳山山麓,坐北朝南,背山面溪。左眺達於百草庵;右覽達於觀真庵。登上頂峰可俯覽城郭。面向筆架山,有萬盞燈光帶月橫,一條銀練繞明堂之感。據吳姓族譜中載,寺有張瑞圖親題“鳳麓古刹”和“慧光普照”兩匾。
寺系土木結構,前後兩殿一閣。前殿祀東嶽大帝和閻羅塑像,左右為福、祿、壽三星君;殿后則為東西鐘鼓亭,沿石階而上則是“馮虛閣”連大殿。殿中為觀音菩薩塑像。背後則為釋迦如來三尊立體塑像。殿前東西兩側塑韋陀等立體塑像。殿東側祀地藏王菩薩。殿西側祀注生夫人。殿外為池頭宮,接連新建“集賢堂”,以紀念劉乙、詹琲兩賢士,並作為現代書法、楹聯學會、詩社、南音的文娛活動場所。寺之東畔為檀樾祠,祀鄉賢禦史張讀和吳姓檀樾牌位。再東畔為釋子寺。隔釋子寺丈餘有僑親陳美英捐鉅資67萬元建新城隍廟。俯下南側正在建“萬善堂”、“德輝塔”。兩側為山門。
清代中葉以後,外侵內患,民生凋弊。東嶽寺周圍樹林每被砍伐。民國時期更趨荒廢。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整片樹木基本被砍光。鳳山成為禿頭山。寺內菩薩和功曹、羅漢塑像成為灰泥,形成寺空、佛毀、台拆、僧散的景象。寺閣成為農業中學教室和建築社倉庫。繼由先聲村蓋兩座茶葉初制廠堵塞古刹面前。整個寺宇由於久年風襲雨剝、蛀腐,大有傾塌之危。
到了八十年代,政通人和,古刹重修,宗教文物受到保護。部分退休人員不忍坐視名勝古跡湮沒,自覺聚合,重開寺門,打掃整理,邀集原住持僧人返寺,共同主董修葺事宜。旅星劉君返鄉省親,拜訪古刹,願予鼎助。劉君返星備述于王瑞璧。王關懷桑梓,籌集二十余萬元,由陳德耀主董修葺,於一九八七年動工修建東嶽寺二殿一閣,新建晦翁亭、蓮花池亭、集賢堂,以及塑造菩薩功曹佛像和木雕設備等。在短時間內已基本完成。寺內留有東南亞書法家、鄉賢王瑞璧,安溪籍臺灣書畫家汪濟誠的墨寶,為古刹增添光彩。整個寺宇煥然一新,為前所未有。一九八五年,縣人民代表大會把“鳳麓春陰古刹”列入待建的鳳山公園範疇,首批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年列入省重點規劃的“安溪旅遊區”。
崇奉活動
有住持僧人的寺院(如清水、東嶽)均有如下的崇奉活動。這種活動是根據兩種不同的物件而舉行不同的儀式。
崇拜程式
靜壇。檢查祀壇是否潔淨、整齊、有條有序。
誦經。誦《大聖經》、《金剛經》、《彌陀經》、《觀音經》。
獻敬。擺上香花水果,名曰“香水會海”。
卸壇。燒金帛、放炮。
演戲。(任選節目)配有南音、鼓吹、奏樂。
崇拜儀式
第一種個人膜拜:洗手、焚香,擺糖果品,說明來意,何地何人,祈求什麼,後焚燒金帛,放鞭炮等。
第二種集體崇拜:遴選代表一人。洗手,擺糖果品,焚香,講明來意,獻默求問,焚金帛,放鞭炮,後抽籤等。
崇奉者(包括個人和集體)。分食素和不食素兩種。食素又分
一年三次:即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這三天食素叫觀音食素;
每月初一、十五日,兩天食素。
在佛生日期間,各地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香火繚繞寺廟。和尚除在寺做法事外,還被信者請到家做法事。
文化、民俗
安溪佛教與文化
教與文化關係密切,影響頗深。佛經、佛旨通過善言懿語的文字表達;加上廟觀寺宇的莊嚴肅穆,環境的幽雅,文人詩家,達官貴人的筆墨題志,造成了一種特殊的氛圍。清水岩海拔七百六十七米,自然景觀幽雅,怪石嶙峋,樹木蔭翳,石泉清冽,奇花遍佈,寺前壑深林密,曲徑通幽,松濤浪滾,雜以鐘鼓餘音。歷代騷人墨客,登臨題詠:“巍樓高閣依雲跡,曲徑通深達法禪”。“古木常青鴉戀宿,喬松永翠鶴思眠”。“鮮花蕊蕊含春色,流水聲聲奏管弦”。“佳景不虛遊客趣,蓬萊即是一西天”。據查現存文物六十六處。其中宋代二十九處,元代一處,明代八處,清代五處,近代二十三處。
這些奇特的風物景觀和人文景觀,使清水岩成為聞名遐邇的旅遊勝地。一九七八年後對該岩的全面整修後,香火更盛,遊者日增。從一九八三年起,中共福建省委書記項南,省長胡平、江一真、副書記賈慶林,省委常委溫秀山;泉州市委副書記石兆彬等均曾到此遊覽。有的並題詞鐫石留念。一九八八年重陽節,世界大僧伽協會副會長、菲律賓高僧釋瑞金;新加坡佛教名僧妙燈法師;以及中國佛教協會秘書長林子青等組成的佛教訪問團一行二十六人,到岩訪問並題詠。每年遊客達七十多萬人次。
東嶽寺風光旖旎,松柳疊翠,泉水清涼,鳥語花香。宋理學家朱熹標題“清溪八景”。東嶽寺的“鳳麓春蔭”為八景之冠。東嶽寺對聯:“不盡松風吹鳳麓,無窮山水照龍津”。此寺為避暑勝地,遊人至此,心曠神怡。五代文人劉乙及開先縣令詹敦仁之子詹琲曾讀書隱居於此。明監察禦史安溪人詹仰庇,晉江榜眼黃鳳翔,南安籍太守林雲程等六人亦曾登閣遊覽過,並題詠。清安溪知縣又是書法名家謝宸荃聯詠:“座上綠垂詹令柳,眼中青是晦翁山”。
全縣二百多個寺廟均有文物古跡,文豪詩宗題寫楹聯和壁間留韻詩詞,在群眾中已成為一種影響廣的文化。
安溪佛教與民俗
民間的“謝神”、“迎神”等活動是人們虔誠和篤信佛教的表現。歷經起伏盛衰演變,已成為一種民俗。按一般規律是冬日謝神,春日迎神。
謝神,以五穀豐登,生活安定,闔家安寧作為謝神的前提。謝神由法師主持。整個過程分為起鼓辭曹、參香、結界、清水、靜壇、獻牲、安壇、祝盛、開經、做供、入燈、獻熟、入醮、送上界、犒天將、普施、辭神、送當境佛。當晚:造橋、過限、造塔、過關、拆橋。
迎神,據有關資料記載,迎神歷史悠久,自唐至今一直延續下來。明朝朱元璋篤信佛教,影響頗廣,故最為盛行。儘管清末民初趨於衰微,但依然習俗未改。安溪雖有佛教、道教之分,但迎神儀式則大同小異。各個鄉鎮均有此例。
傳播
宋元以後,各地紛紛為清水祖師塑像立廟,供奉膜拜。明代以後更加擴展,閩台以及東南亞等信仰清水祖師的人們,紛紛建寺供奉。明末鄭成功收復臺灣時,許多安溪人隨之渡台,把清水祖師也分爐帶去。清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二),李光地舉薦施琅平臺,和以後的林孺總兵的鎮台,更有大批安溪人到台。在臺北平原和山區進行墾植時,以安溪人翁來為首於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六七)建“艋舺祖師廟”,為臺北最大的清水寺廟。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起義,東南各省戰爭劇烈,安溪人南渡甚多。咸豐三年(一八五三)和清朝末期,安溪人出洋更多,佛教的傳播隨之發展。
同治十三年(一八七五)在仰光市郊四英里處創建“福山寺”,還有放生池、小花園。一九五四年重修,懸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到緬甸時題的“百福相藏嚴,千山鐘神秀”的對聯。一九五九年該寺又擴展曠地,增辟花園;內部添建亭臺樓閣、藏經樓、雨蓋籃球場、戲臺等。光緒八年(一八八二),印尼雅加達建“丹戍加乙祖師廟”。馬來西亞華人林梧桐等於雲頂創建的清水祖師廟,名噪遠近。新加坡華人創建蓬萊寺,於一九八七年組團回安溪清水岩恭迎清水祖師塑像,在廈門南普陀宿夜,次日搭航抵新加坡,供奉於一九八九年開建的新廟寺。臺胞仿照安溪蓬萊清水岩建築的“清水祖師廟”達九十八座。僅臺北地區就達六十三座。最近隨著海峽兩岸的經濟、文化交往日繁,臺胞到清水岩迎清水祖師雕像回台供奉的達百尊。
名僧名人
玄應
五代時住持龍安岩(即青林岩)。他為民施醫濟藥,廣行善事。宋建隆三年,御賜“紫方袍”,被稱為“清豁禪師”、“性空禪師”。
陳普
詳見本章第二節“重點佛寺”
惠清
南宋寶慶年間,住持清水岩。原出身於儒家,為僧後改建恢廣岩宇,功跡顯著。
惠然
南宋景定或鹹淳年間到宋末元初,住持清水岩。景炎二年(一二七七),清水岩發生火災而離岩。住岩期間,曾募建永安橋於後垵。
一果
南宋末期到清水岩,至元皇慶年間卒。曾重建岩宇。
崇遠
住持清水岩于元皇慶年間(一三一二~一三一三),至明初卒。繼續一果未竟之業,完成岩宇構築。此外曾在安溪縣城創建登山橋和龍津橋。
正隆
長居於清水岩始於明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萬曆十八年(一五九○)卒。住寺期間曾募建岩宇,經二十餘載始完成。
楊銳峰
他居化龍岩,深通禪理,能文有勇略。順治十二年(一六五五)至十三年,林日勝、林興珠聚眾於永春帽頂山,劫掠居民。銳峰與李日□謀劃,令其徒晦潭同鄉眾破賊巢,遠近寧靜。著有語錄雜作。李光地為他作傳。
智慧
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住持清水岩。宣統元年(一九○九)卒。持守戒行,收納弟子七十多人,分住各寺。興修岩宇全部完成,名著遐邇。
禮缽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住持清水岩。一九五七年卒。生前清苦奉佛,修岩宇,功跡頗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