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居住習俗
住宅
鄉人住宅,大都沿襲有頂、下“落”(院)的五間或三間的土木平屋,過去多數土牆,少數木棟。全座完整的不多,多數只有頂落或下落。感德、桃舟等地,雖個別建有樓式,但很簡陋,且多圍天井作豬圈,堆雜草作廄肥,影響居室衛生。民家或祠堂的屋脊兩旁裝有“龍尹”(北方叫鎮火獸)的,是當過官的“官”房。有的屋上或屋前後,為祭“煞礙”,裝上“石敢當”或八封。如湖頭的舊衙和宗成土樓;霞春及參內的大古厝;蓬萊的龍居頂、下土樓;上智、科港、溫泉土樓及白頭格的幾座“大厝”;後垵的新、舊土樓;南斗的井兜土樓;龍門的福海土樓;藍田的和交及進德土樓;龍涓的玳堤、山后、灶坪、清坪洋土樓;金穀的豎溝及芸美、洋內土樓;西坪的赤石及平源壩田土樓;官橋的曾郁土樓等等,都是以前較大的建築物。各土樓光土牆厚度就有五、六尺或八尺,斷面可容十人座的大方桌。有的土樓,住幾十戶、百多口。民國時期,多卿詹方珍的綜合小“堡樓”,地下有隧道,樓中有“士兵工廠”;東溪陳錚的大土樓(已毀),山仔頭郭宗的大堡樓(已毀),也是較大的建築物。清末以來,湖頭地區的民屋較多用灰牆,比土牆牢固。三十年代後,龍門、官橋、蓬萊、墩阪等地的僑建新宅樓房,不少採用石條、木棟或鋼筋水泥建築,屋頂飛簷走脊,屋內灰廳石庭,門柱雕刻屋號冠頭楹聯,上油漆,牆壁粉飾白灰,光源足,空氣新。蓬萊的魁頭和龍門各有三層九十九間的大樓,都是鋼筋水泥的樓房。
八十年代後,城鎮擴建成風,層樓縱橫,櫛比鱗次,拉成“五裏街”、“蜂窩路”,辟新市場,增店面,配居室;公私套房,會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具備;窗裝玻璃,地鋪花磚舒適大方。農村建樓也相習成風,但居住破舊房舍的也還不少。
排設
民間住宅大廳,設有祖龕和神龕,龕前有長案,案上香爐燭臺,廳邊放置織布機、紡車;下廳放土礱、石磨等。一遇令節或喜喪節,即於大廳堂舉行典禮;常時,即在上下廳紡織。近代,新房廳面縮小,大都排設會客幾桌、沙發、電風扇等等設置。
過去民間,房內一般只置眠床和衣櫃、桌椅,少數較優厚家庭,多些簡單的妝台和漆椅等。五十年代間,有個別人置備收錄機。八十年代後,城鎮住房,大都有新式高低床和包括電視櫥、寫字臺、衣櫥、梳粧檯、玩具櫥以及軟沙發在內的“組合傢俱”的陳設,還有電風扇、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收音機等現代化的電氣設備。農村青少年的房間,也多漸向現代高檔傢俱發展。一些翁嫗房中,先後出現電風扇,有的床上也安裝有微型電風扇,但床桌還尚古式,墨守“床不對門,櫥不對床”的老規矩。
出行
安溪多山,以前行人皆步行;官紳豪富來往和娶新娘、送病人時,才乘轎仔。通舟楫的沿溪居民,可乘船抵泉州。縣城到仙苑,還曾設有輪渡。從仙苑到澳江和從源口到溫泉,清至民初有薄底船通航(主要運鹽)。二十年代間,從同安至縣內科港已通汽車。三十年代,廈門通安溪的“安同”公路和安溪通南安的“溪北”、“溪南”公路,通湖頭的“安湖”公路等先後都已通車,方便行旅。但那時車輛少,人們“活錢”也缺,外出的很多尚靠步行。解放後,大力建設公路,交通網覆蓋全縣,各鄉、鎮、場所在地全部通車。四百二十六個行政村基本已通公路。每天有班車通省內外十四個地市縣,大大解決遠行的艱難。抬人的轎子,早已無存。六十年代後,船運也由漸少而不見。一九七○年,漳泉鐵路的漳平梅水坑到安溪福德段通了火車;一九七八年,福德至劍鬥也通火車。七十年代後,各地的自行車日多,更方便行旅。八十年代後,兩輪、三輪和四輪的摩托車,也出現載客,各地鄉村小道,多可通車;許多機關單位,亦先後置備專用小汽車,民間私人也競相購置大巴、中巴、小巴等客車,參加運客。各地大小站,都有專車日夜為人載運,公路上步行的人,所見不多。
建房
定向 破土
過去人們蓋房屋,都要請“風水先生”(堪輿師)擇測基地,用“羅庚”(羅盤)勘定坐向,安裝“合磚”,再擇吉日“破土”動工。
“修規尾”
房子開工砌基、舂土牆(或砌磚牆),工序做到正廳兩邊牆的中尖峰,叫“修規尾”,俗語:“修規尾,吃雞粿”,主人家要宴請工匠,酒筵必具雞和糯米制的甜“軟丸”,土俗叫“軟粿”,並且要送“紅包”。
“升梁”
升中梁,是建屋程式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升梁要擇吉日,梁中包紅布,兩端懸一對燈籠和紅紙貼書寫“升梁大吉”和“添丁進財”字樣,並備新花布給匠師吊升中梁,所有木匠,也各給“汗巾”與紅包彩禮,且宴請所有匠工,酒筵中必具“雞粿”,請親友作陪,親友則送燈籠、鞭炮或聯幛慶賀。
其他還有奠柱礎石、安砛、鋪碣、大門扇合攏等等,也都是建居工程中的幾個環節,主人家都要逐項為匠師掛彩送紅包。新大門扇貼紅紙寫“安門大吉”字樣。
遷居
新宅建到一定段落,(一般是五個外門先裝好),便可先遷居,俗叫“徙新厝”。主人要全新製備一套傢俱,並貼紅聯、舂米圓紮粽、蒸發糕入新宅,有的還宴客。
原住同屋的鄰戶,卻制糯米甜丸,備一把大秤,在廳龕上點上香燭,拜請“土地公”用秤“照分”,留住“宅龍”,俗叫“留龍”。當新遷戶搬遷,慣用紡車紡出大門時,原住鄰戶卻用掃帚掃入,並隨即關上大門,意恐“風水氣”都被紡出(迷信遺習)此俗已漸廢。
點梁 進主“關土地燈”
起蓋新居,工程完畢,搬徙入宅後,還要點梁、進主和“關土地燈”,才算完整。點梁、點“主”和點“土地公”,採用公雞的雞冠血,取靈雞精英之意進行“點眼”。點眼時,備新毛筆、新鏡子、新小刀等各一件,朱砂或辰砂少許,公雞一隻。點梁時,先排上牲、楮、筵席,敬獻魯班,請木匠師宴“尺竿”(建這屋特製的木尺竿),又事先於頂落的梁正中處包紅布掛上八卦,中寫“太極”,下落梁正中的紅布八卦寫“兩儀”的圖樣,兩旁還貼上“詩書濟美”“丁財兩旺”等紅采帖,系上一對燈籠和一副“子孫袋”(袋內裝新筆、墨、硯、書本、日曆、及茶葉、大麥油麻種籽),然後割刺雞冠,彩筆取靈血,先點頂落梁,再點下落梁,點亮頂、下落中梁的燈籠,每一過程都由匠師念好句,如:“梁木深山成大材,魯班先師教我來,琢磨中梁鎮中峰,新居允出狀元公”。點“土地”時,請道士割刺雞冠蘸雞血為“土地公開眼”,大意,念:“靈雞本出扶桑,今日在我手中,老君令取精靈,良時點眼開光”。然後把土地塑像,放在廳堂地面鋪好的“笳籮”之上,進行“關土地燈”。要新鬥燈一隻和廿四粒饅實,表示廿四山,並點亮廿四支燭火,經道士“作法”念咒,然後抱土地公進龕、安爐等程式,道士逐一念好句。以後,就請地方紳官為之進主,一般進主程序:先排好神主及新筆、鏡、刀、朱砂(或辰砂)於桌上,點主官就位,念:“金雞精靈出扶桑,今日在我手中藏,孔子賜我文章筆,卜取精英一點紅,”接著割刺雞冠用筆尖取雞血和辰砂在鏡上混磨。點主官按次序點主、讀主、念好句,讀到最後的“神主”兩字時,緊接著便是高呼“進……”,在拉長呼聲中,把神主進上廳龕,所有旁人都助呼“進”……,神主定位後,又安好祀爐。再後,便是祝梁、祝土地,祭神主,各備祝文拜跪叩祝。還要專請提線木偶的“田都元帥”(相公木偶像),來鎮宅、“摸煞”,從廳堂而下廳而左右房舍、旁廊、庭砛、天井;屋前、宅後、溝廊、秀土等等各處,都通過“相公”“駕”到,念好句取吉利,逐處都要燃帛放炮,這樣才算全面完備。
送禮
相探
過去親戚來往探親,都不空手,要帶“手巾頭”(面線)作見面禮。講究門風的,帶較豐厚的糖品:如蓼花、麻棗、冬瓜糖,或特產“鐵觀音”茶葉,有的甚至送衣料。主人招待煙、茶、點心,中午留請午飯或酒宴。過去,客人如帶有小孩初次來家的,主人要另以烏、紅、白線十二條(閏月加一條),俗叫“長壽帶”,連紅包送置小孩衣袋中,祝小孩“快長大”(亦平安之意),俗叫“結衫帶”。七十年代後,親戚相探,一般從簡,但對交厚的親朋,禮尚往來,則多帶時鮮糖果,或上等茶葉,有的甚至饋送香菰、木耳、筍乾、紅菰等特產。
探病
村俗探親友病,多在白天。往時,帶些“豆腐乾”給病人“下飯”。今城鎮則不分晝夜,多帶香蕉、時果或冬瓜糖品,給病人“鮮嘴”。病人稍好了,鄉俗還用兩個熟蛋和一小“手巾頭”(面線),為病人“脫殼”(意脫掉厄運)。
洗塵
有僑親自南洋或臺灣等地回來,親戚備雞或鴨、豬腳,用紅線系足,並紅紙箍蛋,饋送洗塵,俗叫“脫草鞋”(以前遠行都穿草鞋,後對遠歸洗塵者都稱“脫草鞋”)。主人泡咖啡接待,送些自外帶回的毛巾、牙刷或洋針洋線、萬金油、藥材和布料。後來,這些東西已不稀罕,僑客常以“紅包”或進口布料作為回禮。
送順風
有親友外出遠行,饋送以本地土特產如茶葉、熟地、桔糖等,或設宴餞行,祝其一路平安。接禮外出的,到達目的地後,要寄信或錢幣回送,叫探候信。
通禮
過去,逢人即打恭、作揖與拜跪,民國以後,對長輩,以脫帽、鞠躬禮,平輩或較親熱者,行握手禮;同行時,讓長輩走在前面;在室內坐,見長輩進,馬上起立招呼讓座;敬茶亦敬老為先;上下樓梯時,要攙扶老年人,乘車要讓座。春節,遇長輩,必向祝福問好;在長輩面前,不亂言談。受別人送禮和別人給己方便,要說“謝謝”;別人向你說謝,你要回說:“不用謝”;托別人做事,要說“請”、“托”或“麻煩”。
八十年代後進入別人套房、客廳要脫鞋,不弄髒地板,已漸成為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