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安溪 »

安溪縣古文化遺址

作者:佚名  來源: 《安溪縣志》1994.04.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安溪縣古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遺址

人類歷史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在一萬年至四千年以前。這時期由母系氏族轉變為父系氏族階段。其主要標誌是出現磨制石器,並能製造陶器。安溪自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八八年間,先後調查發現新石器時代及商周時代遺址十七處,主要分佈在:

參內鄉:參山村石墓頭山;大厝村後溝山;祜水村。

鳳城鎮:吾都村過溪山。

金穀鄉:金穀村望雲山(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洋內村瓊林寨。

湖頭鎮:郭埔村郭阪山、中寮山;橫山村睏口山。

長坑鄉:長坑村虎頭山。

龍門鄉:榜寨村庵墓山,寮山村新田石勤櫥山。

蓬萊鎮:美濱村路尾山、上塘山、油園宮後山;聯中村大墘楊厝山尾。

白瀨鄉:長基村臨溪山。

龍涓鄉:吉山村太古湖。

從這些遺址地表採集到的殘陶片和石器來看,在同一遺址中包含著不同時代的遺物。既有新石器時代的黑沙陶、紅沙陶;也有商周時代的印紋硬陶;個別遺址與崇安漢城出土的陶質、紋飾相一致。因此,安溪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特點,不是純粹的,而是拌存多時代的遺物。它的發現填補了三個歷史時期的空白,是安溪文化發展史上溯到四千年以前的實物依據。

 

古冶煉場遺址

安溪礦冶業,始自唐五代,盛于兩宋,曆明清以至現代,經久不絕。特別是宋代,安溪礦冶業在全國佔有一定地位。

一九六○年以來,特別是一九七八年以來,經考古發現很多冶鐵、銀、銅遺址。主要的四十多處,概括以村為單位略述如下:

尚卿鄉:福林、尤俊、青洋、科名;

長坑鄉:珊屏、南斗、長坑、青苑、衡陽、西溪;

湖頭鎮:竹山、產墘;

湖上鄉:珍地、雪山;

祥華鄉:白玉、珍山、祥華;

感德鄉:槐植、潘田、洪佑;

桃舟鄉:棠棣、桃舟;

劍鬥鎮:由義、前爐、橫口、劍鬥;

福前農場:外林。

其中福林冶銀;青洋、南斗、竹山、產墘冶鐵遺址,列入縣文物保護單位。

概言之,尚卿、長坑、湖頭、福前等地區,多為五代、宋代冶煉的居多,但以宋為主。規模較大,有的村四、五處,有的幾乎遍及整個村莊,鐵渣堆積高達三、四米左右。湖上、劍鬥、感德、桃舟、祥華等地區,多為明、清時期冶煉的;個別如橫口是民國時期的遺址,其規模相對較小,堆積層較薄。這一發現填補了安溪歷史諸多空白。安溪古代礦冶業蓬勃發展,居全省首位。它與泉州港對外貿易發達有關。

 

古窯遺址

安溪陶瓷窯址,在縣境範圍內,系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一九七四年至一九八八年多次調查與復查,共發現一百五十五處,其中宋元三十六處;明清一百一十九處。以村歸納窯址數,分述如下:

宋元陶瓷窯址

城廂鄉:南坪村一處;

長坑鄉:三村村六處,珍田村一處(陶窯);

龍門鄉:桂瑤村六處,溪阪村一處,龍門村三處(瓦筒窯);

魁鬥鄉:魁鬥村十五處,鎮西村一處;

湖上鄉:湖上村二處。

明清瓷窯址

參內鄉:鎮東村五處;鎮中村四處,祜水村二處;

城廂鄉:古山村二處,霞寶村一處;

金穀鄉:河山村三處;

蓬萊鎮:新林村四處;

魁鬥鄉:大嶺村一處,溪東村三處,魁鬥村二處,鎮西村四處,尾溪村六處,

    佛仔格村六處,貞洋村六處,鐘山村二處,奇觀村三處;

尚卿鄉:翰苑村十三處,銀坑村十處,科名村三處,福林村一處,科洋村二處,

    青洋村二處,灶美村三處,尤俊村一處;

龍涓鄉:珠塔村五處,福昌村四處,吉山村五處,莊灶村二處,黎山村二處,

    灶坪村二處,長塔村一處,石塔村一處、半林村一處;

長坑鄉:雲集村二處,月眉村2處,扶地村2處,衡陽村1處;

藍田鄉:後清村二處;

龍門鄉:溪窯村二處;

大坪鄉:福美村二處。

以上窯址主要分佈在縣境西南部、中部、東北部等十二個鄉(鎮)四十六個村莊,以魁鬥、龍涓、尚卿、長坑、龍門等五個鄉(鎮)最為密集。瓷系有青瓷、青白瓷、青花瓷為主;少量白瓷、黑釉瓷、黃釉瓷等。器形有碗、盤、粉盒、□、洗、壺、瓶、軍持、杯、高足杯、燈具、罐、爐、缽、甕、瓷窗櫺等。紋飾有刻花、劃花、印花、堆花、青花、釉上紅彩、印青花等。燒制方法有單件匣燒、支釘燒、支圈覆燒、多器疊燒。其品種多,紋飾豐富,數量巨大,範圍廣,規模大,僅次於德化,居全省第二位。安溪古代瓷業的蓬勃發展,主要是資源豐富,水路交通便捷,對外貿易的繁榮,它隨著“海上陶瓷之路”源源不斷地遠銷日本東南亞、非洲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外經濟和文化交流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印書局遺址

南宋印書局遺址,在縣城上西街農機公司內,為縣文物保護單位。根據乾隆版《安溪縣誌·古跡(附)》載:印書局在縣治琴堂之右。陳宓刊《司馬溫公書議》、《唐人詩選》;周珒刊《西山仁政類編》、《安溪縣誌》、《竹溪先生奏議》、《庚戌星曆封事集錄》、《宋書》、《後村先生.江西詩選》、《張忠獻、陳複齋.修楔序》、《文房四友》、《王歐書訣》等書。印書局為縣令陳宓倡辦於南宋嘉定三年(一二一○),是當時閩南唯一官辦的印刷業,對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作出一定的貢獻,為研究文化、印刷、造紙史提供了重要佐證。

 

漢化阿拉伯後裔僑居遺址

南宋時,漢化阿拉伯(回回)人蒲氏、金氏僑居的遺址,位於安溪縣城水門,即今西門至南門外沿溪古船運碼頭,及城內部分地方,和對岸“法石”村。系一九八○年調查發現,為縣文物保護單位。迄今“頂蒲”、“下蒲”、“蒲厝巷”、“蒲厝街”、“蒲園”、“蒲園堂”等地名仍沿舊稱。原水門街內(古稱蒲厝街)一條長一百一十米、寬二.一九米,鋪砌卵石的街道,近年城建改為水泥路面。一九四九年前後,當地群眾,曾在“蒲園堂”遺址,亂石中,發現一方蚯蚓字石刻,今遍尋不得。根據嘉靖《安溪縣誌.職官》載:“蒲開宗,嘉泰四年(一二四○)任(主簿)”。由此可知,蒲壽庚的先世,整個家族由粵入泉,首先在安溪立足,既官又商,具有中外關係史的研究價值。

 

古寨堡遺址

宋,小尖寨遺址:

位於金穀鄉洋內村與湖頭鎮山都村交界處,海拔約七百米。因年代久遠,遺址幾湮沒,依稀可辨一些基石。據《安溪縣誌.寇警》載:“紹興十三年(一一四三),臨汀寇至,統制劉寶即小尖山築寨禦之。”所謂“臨汀寇”者,是安溪縣還集裏曾少龍、陳大刀、詹鐵叉等農民起義軍聯合“數萬寇掠郡邑”。此寨之築,是在“掠郡邑”之後。後來,雙方曾在這裏展開劇烈戰鬥,爭奪這據點。迨明嘉靖二十五年,“劇寇”陳日暉又聚黨據大、小尖出掠。可見這個寨堡,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元,龍居大寨遺址:

位於蓬萊鎮龍居村,縣文物保護單位。寨址築在大寨山上,山勢險峻峭拔,中心制高點自然石上,鑿一石交椅;面前是一片較平坦的山地。西南與東北的山脊上,兩端各殘存十多間牆基石。水源從內村埋倒虹汲引水入寨。系為元至正十四年(一三五四)李大(岱戴),在此據險稱“帝”,進行多年反元鬥爭的主要據點。

明,白葉堡遺址:

在祥華鄉白葉阪村。界於泉、漳、延三府邊境,地勢險要,崇山峻嶺,洞穴深邃,森林茂密。明嘉靖年間,以陳日暉為首,聚集饑民起義,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被官軍鎮壓。為防後患,於二十八年建此城堡,調泉州衛官軍二百人,和源口巡檢司添額兵員一百名,屯守駐防。從現存城堡殘跡來看,依山構築在山侖脊上。坐北朝南,東西約寬一百米,南北縱深一百三十米,總建築面積約一.三萬平方米。殘存基石斷牆,基礎為巨石壘築,糯米灰混凝土夯築為牆。城牆殘寬2.6米。堡內已墾種地瓜。殘基可辨,房屋約百餘間,中為泉州衛分司廳,西為武所,東為巡司。城北東側立地一石碑,陰楷“安溪城隍神位”六字。

清,營盤寨遺址:

在長坑鄉玉湖村。順治二年(一六四五)王姓族眾集資建寨避賊。寨築在一突兀山丘上。今安(溪)祥(華)公路邊。占地約六畝,東西寬,南北窄。已夷為平地種茶葉,但輪廓可辨。寨中心遺存一座以三合土灰圓封頂的豎井墓葬。此為順治十年(一六五三)十一月間“海寇”黃沖(昌)等率兵入山追糧,群眾被圍困十四天,寨中臨時鑿井無水,寨牆被爆破一角,乃放火自焚,閤寨赴難,三百二十多具煨骸埋入枯井中。今王姓族裔年逢農曆十一月二十三日,即到此祭祀。

清,芹案寨遺址:

在祥華鄉美西村。清道光年間(一八二一~一八五○),詹經力(人稱詹百萬),因冶鐵起家,成為巨富。在百余米高的突兀山頭,建一座芹案寨。基石疊砌過門楣,混凝土築牆,寨牆厚三米,平面呈長方形,東向,占地約千餘平方米,牆已傾頹,基石也局部倒坍。寨內依山建三列廊屋式房舍。東、南、北三面辟拱門,南門楣額石刻“芹案寨”三字。門前山澗旁建生活區。寨前山腳及南、北夾峙山麓建四座頗精緻的房屋拱衛。寨後街道一列殘基。後因“寇亂”,子孫星散,房屋頹廢或夷為平地。

 

古橋樑

龍津橋:

在安溪縣城南端,橫跨藍溪,南北走向。據載宋紹興八年(一一三八)始以舟為浮橋。慶元五年(一一九九)至嘉泰二年(一二○二),始創石址木梁,上覆以屋,凡四十三間,長六十八丈,廣二丈四尺。元至正以降,屢有興廢,或連舟二十餘艘,或並木為浮梁,或以舟渡。一九八二年十月,始建五孔四石墩二台雙曲拱橋,淨跨四十米。上部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長二百五十一.二三米,寬十二米,高十五米。歷時三年八個月竣工。為城鄉交通要道。

鳳池橋:

在縣城西門祥雲渡。始建于宋開禧三年(一二○七)。嘉定六年(一二一三),縣令陳宓易以石址木梁,上覆以屋四十六間。後圯,以舟為渡。一九六二年十月在原址創建九墩八孔懸挑式鋼筋混凝土裝配式橋樑。長二百三十七.八八米,寬七米,高十二.四米。東西走向。兩側雕飾扶欄,工藝精緻,品質較高。今名為安溪大橋。

瑞雲橋:

在藍田鄉進德村。縣文物保護單位。建于宋代,現存建築為明末遺物。一九九○年,縣交通局資助重修。單孔,木構橋廊式,重簷屋頂,南北走向,長十四.七米,寬五.一米。深五間,寬三間,中間為行人通道,次間設椅座。橋上設龕祀觀音。並懸一匾,為張瑞圖題“津梁大幹”四字。橋旁立一明崇禎間重修芳名碑。是研究橋樑史的實物資料。

附:澳江橋

在城廂鄉雅興村,原名磐石橋,因橋跨澳江故名。縣文物保護單位。建于一九二三年僑胞集資興建。石構,南北走向,長一百二十米,寬六米,高十八米。三孔拱券橋。橋面平鋪,兩側扶欄、望柱均有雕飾,是研究華僑史的實物例證。

 

摩崖石刻

“仙字”摩崖:

在龍門鄉榜寨村光孝彎。一九八七年調查發現,臨溪山莊一岩石,寬約五米,高約三米。豎書陰鐫九個字,字徑十釐米左右。古往今來,無人辨識,故稱為“仙字”。從書法來看,已具規律化,其旁似有小字,但風化利害,模糊不清。當地有幾戶顏姓,年逢清明節,多備菜蔬燒香禮拜。經墨拓仍難辨,乃逐字揣摩,依樣描摹起來。一九九○年間,不幸遭當地群眾建房屋,炸石取材,受破壞,今僅存三字。其時代待考。足供研究文字史的重要資料。

清水岩摩崖石刻:

宋,出水石崖刻,在覺亭西路旁。豎鐫陰楷“頭陀應員等開墾蔬園十餘丘,無水灌溉,於鹹淳丙寅(一二六六)春,佛旨出泉,引為萬年清潤者”。三十三字。反映宋代大量開發梯田,水利資源的重要性。

明,“六老同遊”崖刻,在石粟櫃路旁。豎鐫陰楷“萬曆戊戌(一五九八)冬十月,晉江莊國禎、林雲程、黃鳳翔、林喬相,南安歐陽模,安溪詹仰庇同遊此。”三十四字,四行每行九字。

明,“曲水流觴”崖刻,在清珠簾崖壁上,豎鐫陰楷“萬曆辛醜(一六○一)春日,建覺亭、開覺路、引水流觴,共醉千仞崗頭。清溪令廖同春偕邑士紳李椿、詹仰憲。”三十七字。

明,“功德林”,在覺亭路側,豎書陰楷“功德林”三字,字徑三十三釐米。署款“萬曆辛醜(一六○一)裏人口佳喜舍”等字。

清,“喜舍緣銀”崖刻,在覺路,豎書陰楷“漳州府龍溪縣二十七都池宅社龍池宮林眾弟子喜舍緣銀五十兩,內三十四兩買起崇善裏岩山土名深內租田一十五栳,配民米一鬥四升,付清水岩東西住僧收管,歷年以為祖師佛前香燈之資,其餘系修理岩宇,立石為記”。

雍正辛亥(一七三一)二月 日施主文昌、士芝、宣國、楊大義緒曾

                         住持僧徹明、雪冠同立。

“裂竹”兩字,在法門前崖石,陰隸,字徑八十乘五十釐米。佚名,無款識。

“靈淵”在聖泉路下,陰篆,字徑七十釐米見方。

“映月池”,在火化台西南田中。行書,池已辟田,僅有崖刻可稽。

“洗心”在護界宮內,陰鐫行書,字徑七十釐米。與廈門南普陀二字相仿。

“人間天上”,在清水岩左崖壁。陰楷,字徑約1米見方。上款“清水岩”,下款“益陽王道純”。王于一九四六年任安溪縣長。

“佛”字,在祖師殿后,獅喉崖壁,陰鐫行書,字徑二.二乘一.七米,為民國時主持僧禮缽所書。

梁披雲題刻:在鬼洞崖壁。陰鐫行書“魔氛一掃;清水如來。”等八字。梁為當代澳門書法家。

胡平題刻:在方鑒塘之側,行書陰鐫“情通四海暖人心,祖國文化催人進”等字,上款“清水岩留念”。下款“胡平一九八七年九月十四日。”胡氏時任福建省長。

臺北龍泉岩謁祖崖刻:在覺路頂,陰楷“臺北縣林志峰、蘇深祥、吳素花;桃源縣邱星微、陳德龍、林美美、陳三郎同游清水岩”。此為一九八八年間,登岩詣謁的留刻。

明,青林岩摩崖石刻:在龍門鄉溪窯村,岩宇建于五代十國,早年廢棄,是安溪縣佛教遺址之一。殘存崖刻有:陰楷“眾香國”;行書“歡喜地”;草書“龍池一滴”,下款“翰山裏人李其蔚書;重眉禪師”。散見於岩宇周圍岩石上,以明刻為多。

清,澳江摩崖石刻:在城廂鄉澳江石門內,此地是古代市集,交通要道、石壁上經加工,陰楷橫鐫“天旌孝義”四字,字徑四十乘 七十釐米。下署“旌表例贈文林郎故儒士淩志棟孝義碑”十六字。

清,“澳江渡眾訂渡資”崖刻:在城廂鄉澳江南岸。古代行旅必經之地。今渡廢。溪岸榕樹下一石,陰楷全文六十八字,五行,行十四字,主要內容規定水位收取渡資,不得濫取,違者聽眾究辦,以示過客。最後署“許家眾等講白”等字。

明,吾宗水文崖刻:在官橋鎮吾宗村西北漈口山麓。巨石陰刻“萬曆四年洪水至此”。下刻一條長橫線。據此目測,當年洪水可淹沒官橋,龍門平原大部分地區。是研究水文的重要資料。

 

碑刻

唐,“郡主墓道”碑。一九八六年間,在城廂鄉磚文村王公宮出土。王公宮前身為顯應廟。根據清乾隆版《安溪縣誌》卷之十。“寺觀”記載:“顯應廟,在縣南厚安村。神姓陳名潼,唐時人。大順中,長官廖儼招集流民,以神為都將,戍溪南。既歿,民即舊壘祀之。宋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賜今額。嘉熙三年(一二三九)重修,邑人餘克濟記,即今之鄉約所也。”王公宮“文革”中遭毀。一九八六年,僑胞集資重建,從覆盆柱礎下,挖出一方殘碑陰楷殘存二行書“郡主墓道”碑,殘高○.七四米,寬○.六七米,厚○.一四米。字徑二十七乘二十五釐米。認真細察,不僅書法好,刻工也是高手,能夠根據運筆用力之輕重而刻深淺,刀法恰當,神韻絕倫。根據字體初步推斷應為唐中後期之遺物。似此,後垵一帶曾埋葬過皇親國戚。這是一個重要發現。死者是誰?值得探討與研究的。今碑收置在文廟。

宋,“敕威鎮廟聖祖神道”碑:在金穀鄉河美村威鎮廟道旁。碑高一百四十釐米,寬七十三釐米、厚十四釐米,字徑二十六乘二十五釐米,今築亭保護。

宋,“岩圖”碑:在清水岩石粟櫃頂。碑以二方花崗岩石合併為一。高二.七五米,寬○.九七米,厚○.一五米。以半浮雕刻載宋代清水岩的岩宇、亭台、山門、舍利塔、道路等,以圖像在碑上顯示無遺。並附有建築度數。是全國罕見的珍貴碑刻。今築重簷式護碑亭保護。

“佛國”碑:在蓬萊鎮彭格村公路邊。花崗岩質地。高一.五米、寬○.七米、厚○.一米。陰鐫行楷,書法剛健。無款識。

“仙苑”碑:在城廂鄉仙苑街後山頂。碑高一.四八米、寬○.七四米、厚○.一米。碑面陰鐫:“仙苑”二字。字徑五十八乘六十釐米。筆法蒼勁。署款“晦翁書”。碑背陰楷:“此碑原在薛阪,相傳沒潭中,每夜有光,漁人以為怪,采得之乃出,置磐石上。其渡遂以“仙苑”名。丙申書院成徙此。”(注:指考亭書院),最後署“邑令曾之傳記”等六字、曾為康熙五十一年至五十五年任安溪令。民國間書院廢,碑仍歸原地。

明,“重修安溪開先令詹公祠記”。一九五八年,該祠被拆建為銀行。其裔將碑收藏起來,“文化大革命”期間,星夜轉移而倖存。今徙多卿靈惠廟,陳列在文物展覽室裏。碑黑葉岩質地,額圓抹。高一百四十釐米、寬五十二釐米、厚二.五釐米。額橫鐫陰篆“重修安溪開先令詹公祠記”十一字,禮部尚書黃鳳翔撰文。主要內容敘述建祠歷史沿革。迨至嘉靖之季,毀於倭寇。其裔孫仰庇,乃于萬曆辛醜(一六○一)重修。全文陰楷十六行,行四十字,字徑二.六釐米。保存尚完好。

明,“安溪縣新築泊岸記”:原碑立于縣治東南溪岸。近年縣府基建,在監獄舊址出土。今收置在文廟。碑高二.三八米,寬○.八八米,厚○.一四米。碑額抹角,邊飾卷草紋。額陰篆四行,行二字:“安溪縣新築泊岸記”等字。教諭滕養志撰文。主要敘述縣令章廷訓于萬曆二十三年(一五九五)四月至二十四年(一五九六)五月築泊岸等功績。全文楷書十二行,行五十四字。最少九字。字徑三釐米。

明,“父子侍禦”坊額。一九八七年間,縣輕工局基建宿舍時出土。徵集入文廟。坊額長方形。縱高○.六二米、寬二.三米、厚○.一三米。橫書陰楷“父子侍禦”四大字。字徑五十四乘五十八釐米。為萬曆間,旌表邑人詹源、詹仰庇父子兩人皆官侍郎的稱譽。

明,謝逢春暨胡氏神道碑:在城廂鄉土樓村崎頭街路旁。碑額抹角。碑高二.二米,寬○.六六米,厚○.一五米。晉江蔡清書,孝子謝弘等立。陰楷二行書“有明湖廣興國州同知謝公暨安人胡氏神道”等18字。字徑十三乘十六釐米。原碑被砸斷三段,今粘接仍見傷痕。

明,安溪縣五侯(“五侯”應為“王侯”,即縣令王賢卿,好事者添刻致有此誤)斷朝天岩山碑,在藍田鄉藍一村尾庵門口。碑花崗岩質地。額抹角,高一.八四米,寬○.七五米,厚○.一二米。全文陰楷十一行,行二十八字,字徑三.五釐米。萬曆丙午年(一六○六)孟秋,邑庠生鄒牧薦撰文。風化厲害。主要內容紀載朝天岩山,原為公山,竟被豪強徐毓懷,偽造憑證,霸佔為已有,引起眾憤;到縣衙控告,王侯勘查詳問,果斷判決,庶民感德,有樵采之地。為恐日後複生是非,乃勒石為記。碑末署裏班與會首各十一人同立。

清,戎侯重修安溪縣儒學文廟碑記:在文廟戟門東盡間。碑由碑身與碑座組成。碑高二.八五米,寬一.二米,厚○.二米;碑座高○.二二米,寬三米,厚○.三五米。碑額抹角,浮雕雙龍對峙須彌座豎匾。上陰篆“皇清”,下篆二行“重修學宮碑記”。陰楷全文十七行,行三十四字。陳遷鶴撰文,冠以領銜,字跡模糊。主要敘述康熙三十七年(一六七八)四月至三十八年六月,知縣戎式弘捐俸倡建欞星門及騰蛟、起鳳二坊。

文廟“下馬”碑:一九八七年間,在縣幹部招待所廚房出土,徵集入文廟。碑額圓抹。高二.二米,寬○.六二米,厚○.一四米。陰楷“奉旨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十四字。“奉”字單行,降二字。“旨”字以下為一行。字徑十乘十二釐米。

清,賢良祠碑刻:

康熙禦書《太極圖說》全文,嵌在廳堂牆上。大理石質地。碑刻橫披式,縱高○.四八米,橫六米。“文革”遭琢毀十之八九。

康熙視察永定河禦書二塊,每塊一.一八乘○.四米,僅見“察永定河”等四字。下鈐蓋“康熙宸翰”;“敕畿清宴”等二方篆印。破壞嚴重。

康熙“巡子牙河建壩詩”碑刻:在賢良祠內,大理石質地,嵌在牆壁上。共六方,每方陰刻行書十字,每行二字。碑縱○.三四米,總寬五.三米。碑上陰篆“康熙御筆之寶”一方印,印徑六.五釐米見方。此為康熙三十九年(一七○○)二月,李光地任直隸巡撫時,奉命治子牙河等河患,工竣,扈從康熙視察,康熙親撰律詩一首賜李,以示褒獎。現將全文錄下:

  暫別宮槐幸子牙,近村處處少人家。

  清和微暑浮畦麥,綠樹初陰接岸沙。

  堤外草荒艱籽粒,澱中水淺捕魚蝦。

  黃童白叟望霖雨,霖雨先施莫自賒。

  巡子牙河建壩詩

“夙志澄清”碑刻二方,各陰鐫行書二字。每方○.六乘一米,尚完好。

恭臨唐太宗書勸農詔:陰篆印章二方,分別為“康熙宸翰”、“敕畿清宴”。破壞嚴重。

“教忠堂”碑刻二方:每方○.八八乘○.六三米、“忠”字上頭篆印“康熙御筆之寶”印徑六.七釐米。

“榕村”石匾一方,行書,匾面積一.一八乘○.六米。署款“元輔李公命書,雲間王鴻緒。”等字。

“諭祭文”碑:在賢良祠,原石碑亭毀棄,碑倖存。碑額浮雕雙龍托須彌座匾,匾中陰篆“諭祭文”三字。碑邊飾雲龍戲珠。碑座一.一二乘一.一一乘○.三米;碑身二.五五乘一.○三乘○.一七米。銘文陰楷一百八十七字,計九行,第一行二十四字,最後一行九字,其餘七行均為二十二字,字徑六乘五.五釐米。

清同治,“官定糧價牌”:在湖頭鎮橫山村明教堂前。碑座毀棄,倖存碑身一通。碑額抹角。素面,碑高一.四七米,寬○.七二米,厚○.二米。碑額自左至右,鐫刻陰楷“官定糧價牌”七字,碑文共四百九十六字,分為十五行,行三十五字。是研究經濟史和農業稅的重要實物依據。

清,“知縣黃家鼎重修文廟東廡碑”:一九八六年在文廟東,幹部招待所廚房出土,徵集入文廟。碑寬○.七四米,高一.五米,厚○.二三米。碑額抹角,邊飾單線框。陰楷五行,行十~十三字,共五十九字,字徑十乘八釐米。全文如下:緒二十年夏五月安溪文廟東廡圮,知縣黃家鼎捐廉重葺。教諭施天恩、訓導鄭錫仁、典史徐之鋆;紳士王如錫、吳道貞、吳桐、王國瑞等監工勒石以記。

忠義廟重修碑記:在湖頭鎮和聲大橋西畔,忠義廟北廡牆上,黑葉岩,碑○.四五乘○.二七米。陰楷十八行,行十七字,字徑一釐米。主要內容敘述天啟元年(一六二一)李懋檜建是廟,因年久損壞,嘉慶二十年(一八一九)重修。

光緒“威鎮廟重修芳名碑”:在金穀鄉河美村威鎮廟門口。碑寬○.七六米,高二米,厚○.一米。陰楷“重修廟宇捐資開列于左”:主要開列實叻、金門商號及個人捐資名單。是研究華僑史和金(門)、安(溪)關係史的實物例證。

清、蒲氏墓碑:原在城廂鄉澳江,作為曬穀場欄柵。今徵集在文廟。碑寬○.四米,高○.三八米,厚○.○九米。陰楷“考嘉善蒲公墓”六字,字徑七乘十釐米。是研究漢化阿拉伯人僑居安溪的實物例證。

民國,中山紀念堂奠基碑:一九八七年間,縣科委基建。在中山紀念堂舊址出土。今徵集在文廟。碑高○.六三米,寬○.三七米,厚○.一一米。周刻重框。碑面陰鐫魏碑書法。銘文如下: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中山紀念堂奠基

  陳拱北敬題

 

造像

宋,金沙岩造像:在龍門鄉美內村,雙髻山腰,古時山中曾流出金沙故名。縣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宋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天然石洞,座西向東,上覆巨石如屋,中屹立一石,石上半浮雕刻一坐態祖師,嘴帶微笑,兩眼垂視,臉部扁胖,略有所思。光頭,袈裟服飾,雙手藏袖,線條流暢,造型逼真。前面是人工建築石門窗櫺,門楣鐫刻“金沙岩”三字,兩旁對聯“金拂袈裟空色相;沙岩石洞悟禪機”。四周以石環築,呈圓形石室洞,洞內四周相通。前半部寬深六乘五.三米,高一.八五米,洞外南側山坡上,一沉地巨石上,鑿一洞穴,可能為開山禪師埋骨之地。可惜骨灰罐無存,穴上置一石雕僧帽。岩宇周圍,多奇岩怪石,溝壑山泉直瀉,茂林異樹,掩映其間,清涼幽靜,別有天地。

明,達摩造像:一九八八年在縣城大東街武廟遺址出土,花崗岩質,浮雕,坐態,光頭,凹眼,凸目,高鼻,豐腹,身穿袈裟,衣薄有飄拂感。左手捏珠,舉至胸前,右手撫膝,側視,神態如生。應為明代作品。造像石高○.八七米,寬○.五九米,厚○.三米。今收置在文廟。

 

廟宇

新城隍廟:

在鳳城鎮東嶽寺東側。一九九○年間新加坡僑親陳美英女士捐鉅資並集資興建,費資百余萬元。建築面積一千一百平方米,占地二千多平方米。平面五進,依山遞落十層。東南向。第一進,面寬五間,辟三門,簷口輝綠岩龍柱,門堵、窗櫺分別以青白石雕刻:鯉魚跳龍門、雙龍戲珠、雙獅拋球、獅鳳牡丹、松鶴蓮荷、竹鹿等。屋架構件,如吊筒分別透雕花竺、垂蓮、嫦娥奔月、吹簫引鳳。第二進,城隍殿,為主體建築,重簷歇山式。寬深各五間,前加拜亭。後簷當心間,設龕祀清溪顯佑伯主,三尊坐態神像,兩廊祀考功司、賞善司、懲惡司等六司,及八爺九爺、馬夫等塑像,森嚴肅穆。拜亭一副聯對:“寵錫袍冠八閩第一;褒封伯爵五邑無雙”。三進為城隍父母寢殿;四進為羅漢殿,五進為釋迦殿。整個廟宇朱牆綠瓦,飛簷翹脊,剪貼堆塑,飛金走彩,古韻新風,豐富多彩。建築獨具風格,為安溪縣繼承傳統工藝的新成就。

湖頭關帝廟:

在湖頭和聲大橋西畔。背依街,前臨溪。始建于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嘉慶二十四年(一八一九)重修。“文革”中毀棄殆盡。一九八九年間“三胞”以李先生為首集資重建,廟宇三進,土木結構。第二進為主體建築,重簷式,徹上露明造,寬深三間,左右翼以廂房。廳龕祀關羽,兩廊塑“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神像以及馬夫、涼傘夫等。縣令丁鏜曾立“至誠感神”匾,至今猶存。大門額上朱書“關帝廟”三字,一對聯為“志在春秋功在漢;心同日月氣同天”。三進,祀關羽父母(襲封)。及檀樾李懋檜、李先春神位。北廊牆嵌三碑,分別為康乾間獻租養僧;嘉慶重修記事;一九八九年重建芳名等碑記。整個廟宇樸實無華。

龜峰堂:

又名石堂宮。在參內鄉大厝村。坐北朝南。始建無考,遺留柱礎為明代形制。因年久失修傾圮。一九八八年僑親集資重建。單體結構,重簷式,堂前辟三門,出簷廊,寬深三間。神龕雕飾精緻,屋脊剪瓷堆塑。祀保生大帝。聯對多副,擇一、二錄下:“保生救時救世封大帝;妙道醫國醫民號真人。”;“坐龜翁對龜峰勝地千秋長泰;稱大道封大帝威靈萬古尊真”。堂前西立一方一九八七年“重建龜峰堂志”。其地古榕掩映,又居鬧市,地位誘人。

達摩岩:

在長坑墟後獅子峰頂。因宋僧達摩居此故名。一九五八年毀棄。一九九○年鄉人集資重建。西向,單體木石構築,重簷式,抬梁架,徹上露明造,寬深三間,神龕雕飾精緻,祀達摩,辟三門,岩前以鋼筋水泥拓寬門庭,周圍有“湧泉菩薩”、“三友”樹等八景,有林泉之趣,怪石之奇,景色宜人。今辟盤山公路可達,將拓為旅遊點。

 

墓葬

林建猷墓:

在龍門鄉桂林村與同安交界處的紅石侖山麓。林建猷(一八○五~一八五六)字孝丕,號鴻軒。初任陳化成水師提標左營額外外委把總,轉戰閩、浙沿海,屢建奇功,升為福建水師提督。墓石構、夫妻合塋,“風”字形,望柱一對,規制恢宏。

葉淵墓:

在參內鄉參山村石慕頭山麓。葉淵(一八八九~一九五二)字貽俊,號采真,參山人。北京大學畢業,歷任集美學校校長、校董會主席,廣西省教育廳長、集友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等職。才華橫溢,對教育、交通、經濟建樹良多。為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的得力助手。墓石構,坐東向西,規模宏大,占地約五五畝。碑高一.三七米,寬○.六一米。碑額圓抹,嵌一圓形瓷彩頭像。碑面陰鐫行書“葉淵號采真先賢之墓”九字,字徑八乘七釐米。左右翼石分別鐫刻“生於一八八九年二月十六日,卒於一九五二年七月廿九日”,下署“南洋廈大、集美校友會;安溪同鄉會立”。祭台及欄杆邊堵,分別以刺雕、浮雕、透雕人物圖、花鳥圖、麒麟、雙獅、竹鹿、松鶴、龍鳳圖等,工藝造詣極高,富有觀賞價值。庭前基座上,嵌三方磨光輝綠岩,組成半弧形的墓誌銘,高一米,總寬二.九八米,陰楷志文與銘頌,系南洋廈大、集美校友與安溪同鄉會同拜撰。全文四百零七字,共三十七行,行最多十三字,最少八字,建築獨特。

李愛黃墓:

在湖頭鎮湖二村,白翠岩山麓,夫妻合葬。李愛黃(一八八八~一九四三)字翼天,號愚軒居士,湖頭人。一九○五年就學福州商業學堂。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後,加入同盟會,後任國民黨福建省党部執委,國民大會代表等職務。著有《愚軒偶錄》等書。原墓單體葬在寨兜田洋。一九六四年間,因開水渠,檢骨遷葬今地。墓石構,碑長方形,額刻國民黨党徽,陰楷二行書“立委員愛黃;夫人林志得”十字。(“立委員”系為後裔誤鐫)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