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鄉鎮(場)
鳳城鎮
自五代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建縣迄今,一直為安溪縣治所在地。位於安溪縣東部,北緯25°04′,東經
118°10′,面積十一.三八平方公里。宋為歸善鄉永安裏,明為在坊裏,清仍之。民國先後為縣城區,城苑鎮。解放後的建制先後為龍城區,第一區,城關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屬城關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建立城關鎮,一九六九年六月併入城廂公社;一九八○年八月恢復鎮建制。一九八一年十一月易名鳳城鎮。一九九二年轄六個居委會和四個村委會以及鎮辦大嶺茶果場,5854戶,27681人。
官橋鎮
位於安溪縣東南部,北緯
25°01′,東經118°05′,距縣城14公里。東與城廂鎮、南與龍門鎮毗鄰,西與虎邱鎮、北與蓬萊鎮接壤,東南面仁峰村的大尖尾山和南安縣翔雲鎮梅莊村交界,面積一百零五.四平方公里。宋分屬歸善鄉依仁裏和積德鄉新溪裏;明清分屬依仁裏、新溪裏。民國初分屬新崇龍區和依新區,後為第一區、官溪鎮。解放後,先屬龍城區,後為第二區、第五區、官橋區;一九五八年九月,成立官橋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官橋區,下轄十三個小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為官橋公社;一九八四年八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一個居委會和二十八個村委會,以及鎮辦聖泉岩茶場、官橋茶果場、益林林場、嵐風格林場,14435戶、69180人。
蓬萊鎮
位於安溪縣東部,北緯
25°08′,東經118°05′,距縣城十六公里;東與魁鬥鎮、西與尚卿鄉相連,南與官橋鎮、城廂鎮毗鄰,東北與金穀鎮、湖頭鎮接壤,西南與虎邱鎮交界,面積一百二十二.八六平方公里。宋分屬修仁鄉崇善裏和金田鄉龍興裏;明分屬崇善裏、興一裏、興二裏;清仍之。民國為興善區、第一區、第二區、蓬萊示範鄉。解放後,先後為清溪區、第三區、蓬萊區;一九五八年十月成立蓬萊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蓬萊區,下轄十個小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為蓬萊公社;一九八四年八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一個居委會、三十個村委會和鎮辦新林場,14438戶、67812人。一九三三年五月,登山村是安南永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府——官橋區革命委員會所在地,蓬溪村、中芹村還進行過著名的岩山反擊戰和芹山保衛戰。境內的清水岩寺,乃名聞閩南、臺灣及海外的古刹,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列入省級名勝風景區。
湖頭鎮
清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的故鄉。位於安溪縣東北隅,北緯
25°14′,東經118°02′,距縣城35公里。東連金谷鎮,南鄰蓬萊鎮、尚卿鄉,西與長坑鄉、湖上鄉接壤,北與白瀨林場、永春縣達埔鎮交界,面積九十九平方公里。宋分屬修仁鄉感化裏、來蘇裏,明清分屬感化裏、來蘇裏。民國先後為來感區、第二區、第一區、清溪鎮。解放後,先後為清溪區、第四區、湖頭區;一九五八年十月成立湖頭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湖頭區,下轄九個小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為湖頭公社;一九八○年八月,析湖頭公社轄的湖頭街及鄰近四個生產大隊建立湖頭鎮;一九八四年四月湖頭公社改為湖頭鄉;一九八七年六月撤銷湖頭鄉,大埔、後溪、登賢等二十五個村委會歸屬湖頭鎮。一九九二年轄六個居委會、二十九個村委會和鎮辦半山林場、大寨後茶場,14051戶、67477人。
劍鬥鎮
位於安溪縣北部,北緯
25°19′,東經117°55′,距縣城五十八公里。東與白瀨林場相連,南與長坑、湖上鄉毗鄰,西與感德鎮接壤,北與永春縣一都、玉鬥、坑仔口等鎮和橫口鄉交界,面積一百二十一.四一平方公里。宋為金田鄉常樂裏,明、清為常樂裏。民國先後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樂德鄉。解放後,先後屬清溪區、第四區、第五區;一九五二年七月建立十二區;一九五五年九月改為劍鬥區;一九五六年六月分屬湖頭區、長坑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成立劍鬥人民公社;一九六○年一月併入感德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區,屬感德區;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成立劍鬥公社;一九八四年八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十四個村委會和鎮辦尚山坑茶場、小蔡林場,6328戶、36172人。是安溪名茶鐵觀音主產區之一。
感德鎮
位於安溪縣西北隅,北緯
25°18′,東經117°51′,距縣城七十公里。東連劍鬥鎮,南與長坑、祥華、豐田、福前等鄉場接壤,西與桃舟鄉毗鄰,北與永春縣一都鎮和橫口鄉交界,面積二百二十一.七八平方公里。宋為金田鄉感德里,明清為感德里。民國先後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長康區,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十月分屬潘桃、樂德鄉。解放後,先後屬長康區,第五區、十三區;一九五五年九月建立感德區;一九五六年六月改屬長坑區;一九五八年十月成立感德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感德區,下轄十一個小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為感德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二十二個村委會和鎮辦福德林場,8801戶、44622人。該鎮是安溪名茶鐵觀音主產區之一。
桃舟鄉
位於安溪縣西北部,北緯
25°21′,東經117°46′,距縣城九十六公里。東連感德鎮,南與感德鎮小舟、尾厝接壤,西與漳平市象湖鎮交界,北與永春縣一都鎮毗鄰,面積一百二十八.二六平方公里。宋屬金田鄉感德里,明清屬感德里。民國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長康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為潘桃鄉。解放後,先後屬長康區、第五區、十三區、感德區、長坑區;一九五八年十月屬感德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感德區;一九六五年四月屬感德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屬感德鄉;一九八七年六月析感德鄉轄的桃舟等七個村委會建立桃舟鄉政府。一九九二年轄七個村委會和鄉辦蓮地、雲中山林場、高會茶場、大匏湖果場,2149戶、10445人。境內山高林茂,是安溪縣用材林基地之一和毛竹出產區。
長坑鄉
位於安溪縣西北部,北緯
25°11′,東經117°52′,距縣城五十九公里,東、西與尚卿、祥華鄉毗鄰,南與藍田鄉交界,東北與湖上鄉、劍鬥鎮相連,西北和感德鎮接壤,面積一百九十二.一六平方公里。宋為金田鄉還集裏,明清為還二裏。民國為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長康區、長卿鎮。解放後,先後為長康區、第五區、第十一區、長坑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成立長坑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長坑區,下轄十四個小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為長坑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二十五個村委會和鄉辦長坑茶場、古岩林場,14644戶、69469人。
藍田鄉
位於安溪縣中部偏西,北緯
25°08′,東經117°52′,距縣城七十一公里。東與尚卿鄉毗鄰,西與祥華鄉接壤,南與西坪鎮、蘆田鎮相連,北與長坑鄉交界,面積九十九.七七平方公里。宋屬金田鄉還集裏,明清為還一裏。民國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長康區、崇新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為藍進鄉。解放後,先後屬長康區、第五區、第六區、十一區、長坑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屬長坑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屬長坑區;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仍屬長坑公社;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從長坑公社析出藍田等十個生產大隊成立藍田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二年轄十六個村委會和鄉辦藍田林場、藍田茶場,4768戶、23706人。
祥華鄉
清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的誕生地,清詹事府詹事陳萬策的故鄉,安溪開先縣令詹敦仁的隱居地。位於安溪縣西北部,北緯
25°11′,東經117°44′,距縣城七十八公里。東與長坑鄉接壤,西與華安縣湖林鄉相連,南與蘆田鎮、龍涓鄉和華安縣仙都鎮毗鄰,北與感德鎮、豐田鄉交界,面積二百五十八.三四平方公里。宋分屬金田鄉還集裏、感德里和積德鄉崇信裏;明清分屬還一裏、崇信裏、感德里;民國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長康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分屬福珊鄉和多卿鄉。解放後,先後屬長康區、第六區、十四區、珊屏區、長坑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屬長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長坑區;一九六五年四月成立祥華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二十個村委會和鄉辦寨片林場、大塔坑鐵觀音示範場,多卿茶果場,5309戶、27730人。是安溪名茶鐵觀音主產區之一和主要林區。
尚卿鄉
位於安溪縣中部,北緯
25°06′,東經117°57′,距縣城四十三公里。東與蓬萊鎮相連,西與藍田鄉接壤,南與西坪鎮相鄰,東北與湖頭鎮連界,西北與長坑鄉毗鄰,面積一百一十六.四二平方公里。宋為金田鄉龍興裏,明清分屬興一裏、興二裏。民國屬興善區、第二區、第一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為尚卿鄉。解放後,先後屬清溪區、第三區、第五區,一九五二年七月為第十區,後為尚卿區;一九五六年六月分屬湖頭、蓬萊、西坪區;一九五八年十月人民公社成立時,分屬湖頭、蓬萊、西坪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區,分屬湖頭、蓬萊、西坪區;一九六五年四月成立尚卿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二年轄十七個村委會和鄉辦徐州林場,雷嶺、尚卿茶場,6747戶,34436人。
西坪鎮
位於安溪縣中南部,北緯
25°01′,東經117°56′,距縣城三十三公里。東、南兩面連接虎邱鎮,西鄰蘆田鎮,西南接壤龍涓鄉,北界藍田、尚卿鄉,面積一百四十五.五平方公里。宋為積德鄉崇信裏,明清為崇信裏。民國為新崇龍區、第四區、第三區、崇新區、西洋鎮和寶溪鄉。解放後,先後為崇新區、第七區、第八區、西坪區,一九五八年十月成立西坪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西坪區,下轄十四個小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為西坪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二年八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二十六個村委會和鎮辦巴領旁林場、紅星林場、九龍岩茶場,8911戶、46311人。境內為安溪茶葉主產區之一,是名茶鐵觀音的發源地。
虎邱鎮
位於安溪縣南部,北緯
25°00′,東經117°59′,距縣城二十七公里。東連官橋、龍門鎮,西鄰西坪鎮、龍涓鄉,北接尚卿鄉、蓬萊鎮,南與大坪鄉和長泰縣楓洋鎮交界,面積一百四十七.九一平方公里。宋為積德鄉新康裏,明清為新康裏。民國屬新崇龍區、第四區、第三區、崇新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分屬新康鄉和寶溪鄉。解放後,先屬崇新區、後分屬第七區和第八區、西坪區和珠洋區、官橋區和西坪區,一九五八年十月屬西坪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西坪區;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成立虎邱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十八個村委會和鎮辦雙格茶場、長侖山茶場、官埔林場,8592戶、44195人。境內有國營竹園林場和縣辦良種繁殖場,是安溪烏龍茶主產區之一。羅岩、美莊、雙都一帶是名茶黃金桂的發源地。
大坪鄉
位於安溪縣南部,北緯
24°53′,東經117°58′,距縣城49公里。東連龍門鎮,西、北兩面與虎邱鎮毗鄰,南與同安縣蓮花鄉和長泰縣楓洋鎮交界,面積七十八.六五平方公里。宋為積德鄉新康裏;明清為新康裏;民國屬新崇龍區、第四區、第三區、崇新區、新康鄉。解放後,先後屬崇新區、第七區、西坪區,一九五八年十月屬西坪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西坪區;一九六五年四月屬虎邱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屬虎邱鄉;一九八七年六月析虎邱鄉轄的大坪、雙美等七個村委會建立大坪鄉。一九九二年轄七個村委會,3257戶、17264人。村民以茶為主業,是縣內高產茶區,萍州、大坪均盛產“毛蟹”名茶。
龍門鎮
安溪縣科技示範鄉。位於安溪縣南部,東嶺峰北麓,北緯
24°57′,東經118°05′,距縣城二十三公里。東鄰南安縣翔雲鎮,南連同安縣汀溪鎮,西與竹園林場交界,北和官橋鎮接壤,面積一百五十六.三三平方公里。宋為歸善鄉依仁裏,明清為依仁裏。民國先後屬依新區、第一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為龍榜鎮。解放後,先後屬龍城區、第二區,一九五二年七月為第六區;一九五五年九月改屬官橋區;一九五八年九月屬官橋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官橋區;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成立龍門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三十一個村委會和鎮辦萬格坑林場、頂坪茶場、紅色茶場,12302戶、58776人。龍門地處安南同毗鄰區域,為縣內主要僑區。境內桂瑤、桂林、龍美村盛產茭白筍。桂瑤有宋代古窯址。
龍涓鄉
位於安溪縣西南部,北緯
24°57′,東經117°43′,距縣城七十八公里。東連虎邱鎮和西坪鎮,東北與蘆田鎮、祥華鄉毗鄰,南與長泰縣楓洋、岩溪鎮和阪裏鄉接壤,西北同華安縣仙都鎮、良村鄉交界,面積三百五十六.八六平方公里。宋分屬積德鄉龍涓裏和崇信裏,明清分屬龍涓裏、崇信裏。民國先後屬新崇龍區、第四區、第三區、崇新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分屬龍涓鄉和寶溪鄉。解放後,先屬崇新區,後為第八區、第九區、龍涓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成立龍涓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龍涓區,下轄七個小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恢復龍涓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三十三個村委會和鄉辦水雲波林場及五四茶場,12338戶、62940人。為縣內主要僑區之一。境內有著名的護國岩、仙公岩、石鼓亭等文物古跡。以陶瓷和鑄鼎生產為最著名。森林資源豐富,有國營半林林場。
城廂鎮
安溪第一個進士張讀的故鄉。位於安溪縣東部,北緯
25°03′,東經118°10′。因緊鄰縣城,故稱城廂。東南與參內鄉和南安縣侖蒼鎮、翔雲鎮接壤,西南和官橋鎮毗鄰,北連魁鬥鎮,西北與蓬萊鎮交界,面積一○七.二平方公里。宋分屬歸善鄉長泰、永安、光德里,明清分屬長泰、永安、光德里;民國先屬縣城區、第一區,後分屬城苑鎮和泰安鄉。解放後,先後屬龍城區、第一區、第二區、城關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成立城關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設城關區,下轄十二個小公社;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成立城廂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二十四個村委會和鎮辦澇港茶場、冬青茶果場,12676戶、59252人。其地開發較早,據考古學者調查,早在三千多年前,這裏就有人類居住。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曾在後垵發掘五座唐墓,出土唐瓷明器一百多件。盛產著名特產柿餅。
參內鄉
位於安溪縣東部,北緯
25°04′,東經118°13′,距縣城六.七公里。東與南安縣眉山鄉接壤,西與鳳城鎮、魁鬥鎮毗鄰,南與城廂鎮隔溪相望,東北與魁鬥鎮和南安縣眉山鄉交界,面積四十九.九四平方公里。宋為歸善鄉長泰裏,明清為長泰裏。民國屬縣城區、第一區、泰安鄉。解放後,先後屬龍城區、第一區、城關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屬城關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城關區;一九六五年四月屬城廂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建置參內鄉。一九九二年轄十一個村委會和鄉辦洋烏內農場、參林林場,5272戶、24972人。
魁鬥鎮
位於安溪縣東部,北緯
25°08′,東經118°09′,距縣城十公里。東鄰參內鄉,西連蓬萊、金谷鎮,南接城廂鎮,北與南安縣詩山鎮和蓬華鎮交界,面積五十五.八平方公里。宋分屬歸善鄉長泰裏和修仁鄉清源裏;明清分屬長泰裏和崇善裏。民國分屬縣城區、興善區、第一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分屬城苑鎮、溪東鄉、泰安鄉。解放後,先後分屬龍城區、清溪區、第一區、第三區、第二區、城關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屬城關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城關區;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成立魁鬥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二年八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十二個村委會和鎮辦翁後林場、黎山茶果場,5083戶、24664人。
金谷鎮
位於安溪縣東北部,北緯
25°10′,東經118°06′,東接魁鬥鎮,西南鄰蓬萊鎮,西北連湖頭鎮,東北與南安縣蓬華鎮交接,北部和永春縣達埔鎮接壤,面積一○一.六平方公里。宋分屬修仁鄉來蘇裏和崇善裏;明清分屬崇善裏和來蘇裏;民國分屬興善區、來感區、第二區、第一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為溪東鄉。解放後,先後屬清溪區、第三區、蓬萊區,一九五八年十月屬蓬萊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蓬萊區;一九六五年四月撤區成立金穀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改為鄉建制;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二十四個村委會和鎮辦河東、淵港場,9597戶、44143人。荔枝為本鄉名果。金穀村的暮雲山,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閩南名勝“聖王公墓”又名“太王陵”,是聞名海內外的遊覽勝地,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湖上鄉
位於安溪縣東北部,北緯
25°15′,東經117°58′,距縣城四十四公里。東北部與白瀨鄉接壤,南與湖頭鎮和尚卿鄉青洋村毗鄰,西連長坑鄉南陽村,北與劍鬥鎮東陽村交界,面積四十九.○四平方公里。宋屬修仁鄉感化裏,明清屬感化裏。民國屬來感區、第二區、第一區,民國三十四年十月為八社鄉。解放後,先後屬清溪區、第四區、第十二區、劍鬥區、湖頭區,一九五八年十月屬湖頭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湖頭區;一九六五年四月改屬湖頭公社;一九八四年四月屬湖頭鄉;一九八七年六月析湖頭鄉珍地等十二個村委會建立湖上鄉。一九九二年轄十二個村委會,4069戶、22060人。境內礦藏以石灰礦最豐富,安溪縣石灰廠設在珍地村。
白瀨鄉
位於安溪縣東北部,晉江西溪上游,北緯
25°16′,東經118°01′,距縣城四十六公里。東與湖頭鎮半山村接壤,西靠劍鬥鎮東陽村,南與湖上鄉飛亞村隔溪相望,北與永春縣玉鬥鎮毗鄰,面積三十一.八四平方公里。宋屬金田鄉常樂裏,明清屬常樂裏。民國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八社鄉。解放後,先後分屬清溪區、第四區、第十二區、劍鬥區和湖頭區,一九五八年十月屬湖頭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改屬湖頭區;一九六五年十二月析劍鬥公社的長基、寨阪大隊和湖頭公社的下鎮、白瀨大隊歸白瀨林場領導,以場帶隊;一九八四年八月以場轄區域建立鄉政府。一九九二年轄五個村委會和鄉辦橫坑阪茶果場,1645戶、8260人。境內有國營白瀨林場。
蘆田鎮
位於安溪縣西南部,北緯
25°01′,東經117°49′,距縣城五十四公里。東北連西坪鎮、藍田鄉,西北與祥華鄉接壤,西南與龍涓鄉毗鄰,面積九十一平方公里。宋屬積德鄉崇信裏;明清屬崇信裏;民國屬新崇龍區、第四區、第三區、崇新區、西洋鎮。解放後,先屬崇新區、第七區;一九五二年七月分屬第八區、第九區;一九五五年九月屬珠洋區,後屬西坪區;一九五八年十月屬西坪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西坪區;一九六五年十二月西坪社辦茶場與蘆田農場合併為安溪縣蘆田茶場,西坪公社的蘆田大隊劃歸場領導;其後又將西坪、龍涓公社的部分生產大隊劃歸場管轄,兼有全民和集體兩種所有制,相當公社一級建制;一九八四年八月以場轄區域建立鄉政府;一九九一年十一月改為鎮建制。一九九二年轄十個村委會,2897戶、14015人。境內多屬丘陵山地,有四十六個山峰,適宜茶樹栽培,創辦有國營安溪蘆田茶場,為安溪縣茶葉主產區之一。
豐田鄉
位於安溪縣西北部,北緯
25°17′,東經117°41′,距縣城一百○二公里。東南與祥華鄉福洋、珍山村相連,西北與福前農場接壤,東北和感德鎮的福德、尾厝村毗鄰,西南同漳平市蘆芝鄉、華安縣湖林鄉交界,面積三十八.七五平方公里。宋屬金田鄉感德里,明清屬感德里。民國先後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福珊鄉和多卿鄉。解放後,先後屬長康區、第六區、十四區、珊屏區、長坑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屬長坑公社;一九六一年八月屬長坑區。一九六五年四月屬祥華公社;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析祥華公社轄的白桃、雙垵、豐田三個大隊正式成立豐田林場,以場帶隊;一九八四年八月以場轄區域建立鄉政府。一九九二年轄五個村委會,1077戶、5281人。境內有國營豐田林場。
福前農場
位於安溪縣西北邊境,北緯
25°15′,東經117°36′,距縣城一百一十二公里。東南和豐田鄉接壤,西北與漳平市蘆芝鄉交界,東北同感德鎮尾厝村相連,面積四十八.七九平方公里。宋屬金田鄉感德里,明清屬感德里。民國屬長坑區,第三區,第二區,福珊鄉。解放後,先後屬長康區,第六區,第十四區,珊屏區,長坑區。一九五五年縣有關部門組織數千人來此墾荒造田、開發山區。一九五八年四月以當地高級社為基礎籌辦安溪福前綜合農場,由縣管轄;同年十月劃歸福建省潘洛鐵礦管轄,即福建省潘洛鐵礦福前農場;一九五九年十月改為縣辦農場;一九六二年四月改為省辦農場;一九七○年十月下放為縣辦農場。一九九二年轄場前、格口、石獅、郭埔、坑仔口、柑果、林業等七個分場,822戶、2991人。
同美農場
一九六○年一月在縣城西郊北石建置安溪縣同美綜合農場,一九六一年改稱安溪縣同美農場迄今。面積一.八八平方公里。場轄北石、中寮、炭坑內三個管理區,267戶、1038人。
半林林場
建置於一九五八年九月,原稱安溪縣林業局龍涓林場,一九五九年八月全省統一國營林場名稱,定名安溪縣半林林場。面積十六.○六平方公里。場分茶溪、紅茂、溪泊、裏口、深垵、碧嶺、水洋、山竹格、新嶺格等九個工區,在場二百四十四人,經營面積
64116畝,為安溪縣重要用材林基地。
白瀨林場
建置於一九五九年九月。同年十月縣在此創辦林校,工人和學生工讀並舉共同開發林場。一九六二年三月,改稱福建省安溪縣白瀨林業墾植場。一九六五年十二月析劍鬥公社的長基、寨阪和湖頭公社的下鎮、白瀨四個大隊歸場領導,更名為國營白瀨林場。面積十三.三二平方公里。場分中路、寨阪、下鎮、白瀨、佛仔格、土地壇等六個工區,在場一百七十五人,經營面積28307畝。營造杉、馬尾松、建柏、木樺等,為安溪縣用材林基地之一。
竹園林場
建置於一九五九年九月。一九六二年三月改稱福建省安溪縣竹園林業墾植場。一九七○年十月,虎邱良種場和蘆田茶場的水辦生產隊併入該場改稱竹園林場。一九七二年二月,竹園林場和良種繁殖場機構分開,各司其職。面積十三.八九平方公里。場分站旗、不同、芹後、前垵等四個工區,在場七十二人,經營面積20206畝。
豐田林場
建置於一九七二年十二月,時稱安溪縣竹園林場豐田分場。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從祥華公社的福洋、雙垵、白桃、豐田四個大隊劃地正式成立國營豐田林場。面積七十五.一一平方公里。場分豐田、白桃、雙垵、圓潭、後溪、茶葉等六個工區,在場一百四十九人,經營面積138892畝。營造杉、馬尾松為主,還有黃柏、柳杉、毛竹等,是安溪縣較大的林業基地。
聯發林場
一九八九年八月,為進一步貫徹省林業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林業生產的發展和脫貧致富步伐,省林業開發總公司、泉州市林業局、安溪縣財政局、尚卿鄉政府聯合創辦一個工業原料林場,定名為福建省安溪聯發林場。場分翰新、科洋、科名等三個工區,經營面積二萬五千畝,營造濕地松、火炬松為主。
良種繁殖場
一九五二年二月,安溪縣國營農場在虎邱鄉湖坵村建置。一九六二年十二月改辦安溪縣良種繁殖場。在場二十八人,有耕地一○六畝,茶園一百四十八畝,。建場以來,先後承擔省、市、縣及有關部門農作物試驗課題五十多個,試驗新品種三百多個。
湖頭茶場
一九五六年五月在橫山鄉大嶺山建置茶場,稱福建省民政廳安溪民安茶場,屬省民政廳轄。一九六九年下放給晉江專區轄,改稱福建省晉江地區安溪湖頭茶場。一九七○年下放給安溪縣轄,更名安溪縣五七農場。一九七三年省民政廳收回,更稱福建省民政廳安溪湖頭茶場。面積○.九六平方公里,在場人口二百三十六人。場以經營茶果為主,有茶園八百畝,果園四百畝,林地三百畝,農田二百畝。
蘆田茶場
一九五九年十月縣在蘆田大隊東山村建置蘆田畜牧場。一九六一年九月改稱蘆田農場。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合併原西坪社辦茶場、龍涓招坑社辦場、西坪南岩大隊耕山隊為國營安溪縣蘆田茶場。場分蘆田、福潭、西坪、石門、芹草洋等五個管理區,在場四百零八人,經營面積四千多畝,以發展茶果生產為主,有五個茶葉初制廠和一個具有萬擔加工能力的茶葉精製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