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安溪 »

安溪縣清水岩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安溪縣清水岩

安溪蓬萊清水岩(清水祖師——陳普足。沿革。規制。景觀。聖泉。清水岩茶。詩文。摩崖石刻。明.安溪縣令周宗璧《重建清水山門碑記》)

安溪蓬萊清水岩

位於安溪縣城西北十七公里處的蓬萊鎮鶴前村蓬萊山上(海拔五百多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北宋.元豐六年(一○八三年)。

清水岩本來叫張岩,其山所處的蓬萊原叫彭內,因山界權屬張姓、地界有彭氏一族聚居而得名。

清水祖師

《閩書》:清水岩“宋普足禪師道場也。”

清水祖師俗姓陳,名榮祖,宋.永春小岵鄉(今岵山鎮)人。北宋.仁宗慶曆七年(一○四七年)正月初六日出生,為南山陳氏校尉公第九世孫。

兒時在南林山上牧牛,並在山上讀書。少年出家于大雲院,法號普足,性情淡泊,持齋戒殺,誦習經懺。稍長法明,結庵于高泰山(現永春界內大鵬山)之巔。他“廣行施濟,旋移住麻章庵,屢募捐修築路橋。”

後得法於大靖山明禪師,得賜法號麻章上人。普足在大靖山有年,聆受佛教大、小乘妙諦,深有領悟。辭歸時,明禪師授以法衣,囑他今後行事,需以利物濟民為志。

普足初歸高泰山,不久移居麻章庵,“遂雲遊汀、漳各地募捐,先後造通泉橋、穀口橋、汰口等橋,拓建岩宇,修道路,建洋中亭。”普足又精通醫術,到處施醫藥為人治病,救人無數。又值泉郡久旱,迎普足投疏祈雨。由於多行善事,得到周圍群眾愛戴,聲名遠播。

安溪縣彭內一帶十年九旱。北宋.神宗.元豐六年(一○八三年),清溪縣(今安溪)大旱,崇善裏(今蓬萊鎮)人劉光銳,素仰普足道行高深,率眾迎請蒞鄉作法祈雨,法駕駐於張岩石宮。“比至,雨隨沾足”,民心仰服,敦留駐錫,普足亦慕蓬萊靈山慧水,有意留此弘法。山主劉公銳慨然願贈山林田地悉數充作寺業,便以劉公銳為檀樾主。鄉人踴躍集資,於張岩之側開闢蒿萊,構庵數櫞以居之。普足因見“岩之左右清泉四時不竭”,遂改張岩為清水岩。自此,道場光風,香火日盛。

普足德高多行善。駐錫清水岩當年,便募款建造通泉橋、穀口橋;十年之後(一○九三年),又建成汰口橋。他醫道高明,為方便鄉人就醫,於山下洋中,募建亭閣一座,名曰“洋中亭”,常在亭中義診施藥;時值安溪、永春一帶瘴癘橫行,禪師廣施藥石,輒顯神效;他還不辭辛勞,遠遊汀州、漳州所屬各縣,為人治病驅疫,法力幾達閩南、閩西所有山區。

岩寺本較簡陋,他和徒弟楊道、周明等,三度修葺擴展,並在周圍廣植竹木,十餘年間,蔚然成蔭。

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農曆五月十三,普足坐化于清水岩,“越三日,神色不異”,鄉人雲集瞻禮。生前他曾以後事囑劉光銳,謂“形骸外物,漆身無益。”鄉人葬普足於岩後,運石甃塔,名曰“真空塔”。並以山中沉香木雕鏤普足真身供奉于清水岩殿中,四時祭祀,號清水真人,世稱清水祖師。

北宋.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年),安溪知縣陳浩然為他立傳。

清水祖師為烏面。民間傳說,時有數十個山鬼企圖霸佔清水岩,與清水祖師鬥法失敗,於是將祖師騙入山洞,封住洞口,在洞外聚火焚燒,企圖熏死祖師。一連燒了七天七夜,山鬼以為祖師必死無疑,便打開洞口,不料祖師竟活生生地從洞中走出來,只是臉部被煙火熏得如黑炭一般。所以民間又稱清水祖師為“烏面祖師”。

此後,清水岩由普足禪師高足楊道、周明承繼衣缽,發揚光大。傳說,成佛後的清水禪師靈應異常,“事之稍或不虔,輒有雷電,迅烈之異。凡所祈求,無不回應。”

清水禪師神格不斷提高。南宋.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年)至甯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年)數十年間,地方官四度上疏請求敕封,先後受敕封為“昭應大師”、“昭應慈濟大師”、“昭應慈濟廣惠大師”,至“昭應慈濟廣惠善利大師”,為此激發了民間長盛不衰的清水祖師崇拜熱潮,逐漸成為一縣主神。

【根據敕牒引錄的宋代有關條例,有“道釋有靈應,合加封號者並加大師二字”、“每加二字,至八字止”、“宜加封官爵、封號、廟額者,州具事狀,保明申轉運司”等條文。其承辦單位“轉運司”,又有“本司委鄰州躬親詢究到;再委別不幹礙官勘實保奏”等語。

查安溪縣四次申請,都由縣父老具狀,經泉州府、福建轉運司,層層上報至禮部,再由禮部批交太常寺,轉福建轉運司辦理。這四件牒文,分別載明:曾派漳州府龍溪縣主簿方品、福建轉運司財計官趙不紊、永春縣主簿黃慣、莆田縣丞姚僅、漳浦縣主簿周鼎以、仙遊縣主簿韓淤、長泰縣尉何葆等人勘實。其中黃慣、姚僅、周鼎以三人,還各申報:“躬親前去安溪清水岩,呼集地頭鄉宿、保甲□□□等覆實‘前後祈禱,惠利及民’”這類勘實過程,並寫上“功跡顯著,惠及於民,載在祀典,不系淫祠”的按語。牒文均有參知政事、右丞相等人簽押。】

沿革

清水岩寺始建於北宋.元豐六年(一○八三年),為清水祖師(陳普足)所創建。

北宋.神宗.元豐六年(一○八三年),陳普足結庵清水岩,至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在岩圓寂的十八年間,他四出募化,三次經營(一次初建、二次修建改建),寺廓初奠。陳普足未來張岩山前,岩上已有如來偶像存在,陳普足本人亦祀奉如來,且其原為僧人出身,故清水岩此時應為佛教寺。

由於鄉人深感普足多行善事,德高道深,於其圓寂後,乃運石造塔,築亭於岩,刻木成像,崇奉為清水真人。從南宋·孝宗·隆興二年(一一六四年)至嘉定三年(一二一○年)四十七年間,四次獲得朝廷敕封,每次二字,累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從此成為釋、道混雜的寺宇。

寺因人顯,從始建迄今,屢有興廢。經遷建、重建、改建、增建達三十多次。據查,山中現存文物古跡達六十六處,其中宋代二十九處、元代一處、明代八處、清代五處、近代新拓展二十三處。

陳普足圓寂後,其弟子楊道、惠清等住持岩事,又募捐改建擴建。

南宋.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年),岩宇遭火焚,成為廢墟。

元.大德九年(一三○五年),僧人一果上人及弟子崇遠化緣募捐,在舊址重建安溪清水岩,至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年),前後曆十二年,殿閣、宮亭才修建完成。清水岩依山而築的“帝”字形結構已具規模。

元末明初,該寺受兵燹,寺宇僅存佛殿一座,破屋三間。

明.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開元寺正隆禪師來此主持岩事,見殿宇年久傾廢,募資修葺,經營二十二年之久,殿宇輝煌,超過舊觀。這時期,清水岩僧眾多達七、八十人,頗為興盛。

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年),安溪縣令廖同春捐俸倡建覺亭,開覺路。“覺亭”在宋代原為小茶棚,後因遊人漸多,擴建為茶亭;茶亭傾圮,廖同春複建為“覺亭”。

南明.永曆十年(一六五六年),知縣周宗璧倡建清水法門與覺路相連,改塑四尊佛像,並親自追回該岩以前被占地界。

清.康熙十年(一六七一年)起,謝宸荃來任知縣五年,其間岩宇將塌,謝主持重修。

清.康熙、雍正年間,僧人頂覺、玄覺等九人先後修葺局部寺宇。

清.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住持僧人智慧全面整修大殿、釋迦樓、昊天口、觀音樓等。

民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清水禪林首次被毀。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年),住僧禮缽、僑胞柯賢樹重修大殿和釋迦樓等。

民國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年),該岩遭受風雨襲擊,殿后牆被洪水衝破多處,砂石泥礫堆積數尺。

一九五三~一九七六年,該岩歷經坎坷起伏,直至一九七八年後全岩整修一新。一九七八年起,對岩寺進行比較全面徹底的整修。一九七九年三月,將整裝後的清水祖師偶像迎上岩殿,隨後各項服務設施相繼配套。

規制

現存的清水岩寺,西向,重樓複閣式,飛簷翹角,粉牆綠瓦,依山而築,面臨深壑,是一九六六年以後,經二十多年縝修、改造、擴建而成的,建築面積約三千二百平方米。它的整體佈局、建築風格,均按古文獻記載重修,盡可能保持原貌。

殿堂仍呈“帝”字形,由下而上,共分三層:第一層為昊天口,眾岩庭正中登石階至外廊,上有虛設一層附在岩壁,後簷及中間各減柱四根,成為廊道;第二層為祖師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補間鋪作兩垛,其間精雕細刻,金碧輝煌;第三層為釋迦樓,俗稱頂殿,石簷當心間設木龕,崇奉釋迦佛;後有清水祖師梵塔。

主殿左右翼以鐘、鼓樓;兩側依次毗建樓閣亭榭,左為檀樾祠、齋房、餐館,右為觀音閣、芳名廳、客舍,紅磚褐瓦,富麗堂皇,層疊勾連,頗為壯觀。

附屬建築有清水法門、覺亭、三忠廟、護界宮、石粟櫃、護碑亭、瞰龍亭、清水山莊、龍宮、山門等。

景觀

從蓬萊鶴前大橋啟步,沿曲折盤繞的石階古道拾級而上,沿路有各種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奇岩異石:嵌入“田”字的袈裟,烙有腳印的仙跡,頑似兒戲的弄獅,以及如雞、似狗、若船、象蒸籠的確一塊塊怪石。

進入護界宮,“覺亭”稍下西側,有老樟森鬱,枝幹粗悍,三五人合抱不過,曆千年風雨雷電摧劫而不枯不衰。猶為稱奇的是,它一反普通樹向陽而茂的習性,“枝枝朝北”。傳說此樹乃清水祖師親植,因為大悟成佛,得了山水靈性,當北宋.徽、欽二帝被擄北上、岳飛抗金壯懷激烈之際,此樹亦懷孤忠,枝枝朝北,一則望北盼帝歸,二則向英雄示敬。

離樹幾步有三忠廟,祀張巡、許遠、岳飛等忠臣。

昔日遊人曾於此題詩寄情:

 “岩外名樟占一隅,枝枝向北與它殊。

  無知草木猶如此,寄語人間士大夫。”

由“覺亭”沿古石道順行,道右又有傳說中祖師手植的羅漢松一株,高僅二丈餘,獨立幽澗邊,且“三年大一寸,雷響矮三分”。羅漢松而過,有清水簾於懸崖峭壁間迸出,豔陽下垂珠綴霞,五彩繽紛,淙淙水聲把古寺的空靈逼真地再現于幽谷之中。

“覺亭”稍上,在清水岩石粟櫃頂,現存一方南宋清水岩全盛時期的半浮雕全景“岩圖”碑。碑以二方花崗岩石合併為一,高二.七五米,寬○.九七米,厚○.一五米。以線雕形式勾勒,刻載宋代清水岩的岩宇、亭台、山門、舍利塔、道路等,以圖像在碑上顯示無遺,“帝”形清晰,雕工精湛,並附有建築度數,全國罕見,是研究閩南地區佛教興衰史及石雕藝術史的最好見證物。今築重簷式護碑亭保護。

還有建於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年)的綸音壇……

真空塔,在蓬萊清水岩後,北宋建。系清水真人.陳普足埋骨之地。塔石構,平面六角形,須彌座,仰覆蓮、果瓣、鼓形塔身與塔刹等組成,通高二.三米。為道教受佛教影響的具體例證。

聖泉

寺左覺路旁有一石,石中有凹,雕鑿為臼,泉自石出,注入臼中,稱“聖泉”。

明.嘉靖《安溪縣誌》載:“清水岩,岩之左有清泉,四時不竭。”

《清水岩志》(始修於明.崇禎六年〔一六三三年〕,清.乾隆、光緒重修)亦載:“泉自石出,味甘且冽,長年不竭。遊人到此,飲之清心,沐之卻穢,瓶裝帶回,用以驅災凝祥,是曰聖泉。”

宋.嘉定(一○二八~一二二四年)中,安溪縣令趙彥侯曾在聖泉附近修建一座“來憩亭”,甃池引泉,暇時則攜琴遊息於此。

清.乾隆進士唐桂生有詠聖泉詩曰:

 “迂回澗道石為梯,活水源頭霄漢齊。

  色在空中排樹影,聲傳穀底度禪棲。

  心脾沁入清泉遠,雲雨施行仁壽躋。

  寄語狂泉曾飲客,來從此地豁昏迷。”

清.廩貢陳家珍詠聖泉詩曰:

 “石隙玲瓏碧崖旁,淙淙盡日濺瓊漿。

  遊人一掬名泉飲,為傍靈源水亦香。”

清水岩茶

詩文

南宋.嘉定間(一○二八~一二二四年),泉州大旱,知州真德秀從安溪清水岩迎來清水祖師塑像供奉,並作《安奉清水疏》(《真西山文集.卷五十》)雲:“久闕甘霖,與此邦大有因緣,莫如清水。肆迎法馭,來駐梵宮。昔混跡世間,不憚曝身而救旱;今遊神天上,豈難翻手以為雲。願垂慈憫之仁,丕降滂沱之澤。”

宋.連三益《清水岩詩》:

 “蓬萊一境最奇哉,門外坑流傍石隈。

  巨竹不知何日裂,喬松總是昔年栽。

  石移莫匪神功運,岩築更無山鬼來。

  料得眾僧行道處,天花馥鬱遍蒼苔。”

明.黃鳳翔《清水岩律詩》:

 “空亭穀口敞晴輝,迢遞層岩一徑微。

  翠壁丹崖開寶地,寒花野草拂禪衣。

  苔邊雲影僧頻掃,松下棋聲鳥不飛。

  選勝何須方外去,浮生到此已忘機。”

摩崖石刻

清水岩的碑刻、摩崖石刻,共有二十多方,涉及年代:宋、元、明、清,以至現代。就書體而言,有篆、隸、楷、行。以楷、行最多。其中宋代“岩圖”碑最為珍貴。

《出水石》崖刻:“頭陀應員等開墾蔬園十餘丘,無水灌溉,於鹹淳丙寅(一二六六年)春,佛旨出泉,引為萬年清潤者。”南宋刻,豎鐫陰楷,在覺亭西路旁。

《六老同遊》崖刻:“萬曆戊戌(一五九八年)冬十月,晉江莊國禎、林雲程、黃鳳翔、林喬相,南安歐陽模,安溪詹仰庇同遊此。”明刻,豎鐫陰楷四行,在石粟櫃路旁。

《曲水流觴》崖刻:“萬曆辛醜(一六○一年)春日,建覺亭、開覺路、引水流觴,共醉千仞崗頭。清溪令廖同春偕邑士紳李椿、詹仰憲。”明刻,豎鐫陰楷,在清珠簾崖壁上。

《功德林》崖刻:“功德林。萬曆辛醜(一六○一年)裏人◇佳喜舍。”明刻,豎書陰楷,在覺亭路側。

《喜舍緣銀》崖刻:“漳州府龍溪縣二十七都池宅社龍池宮林眾弟子喜舍緣銀五十兩,內三十四兩買起崇善裏岩山土名深內租田一十五栳,配民米一鬥四升,付清水岩東西住僧收管,歷年以為祖師佛前香燈之資,其餘系修理岩宇,立石為記。雍正辛亥(一七三一年)二月日,施主文昌、士芝、宣國、楊大義、緒曾,住持僧徹明、雪冠同立。”清刻,豎書陰楷,在覺路。

“裂竹”崖刻。佚名,無款識,陰隸,在法門前崖石。

“靈淵”崖刻。陰篆,在聖泉路下。

“映月池”崖刻。行書,在火化台西南田中。池已辟田,僅有崖刻可稽。

“洗心”崖刻。陰鐫行書,與廈門南普陀二字相仿,在護界宮內。

“人間天上”崖刻。上款“清水岩”,下款“益陽王道純”。陰楷,在清水岩左崖壁。王于一九四六年任安溪縣長。

“佛”字崖刻。陰鐫行書,在祖師殿后、獅喉崖壁,為民國時主持僧禮缽所書。

梁披雲(當代澳門書法家)題刻:“魔氛一掃,清水如來。”陰鐫行書,在鬼洞崖壁。

胡平(時任福建省長)題刻:“情通四海暖人心,祖國文化催人進。”上款“清水岩留念”,下款“胡平一九八七年九月十四日”。行書陰鐫,在方鑒塘之側。

《臺北龍泉岩謁祖》崖刻:“臺北縣林志峰、蘇深祥、吳素花,桃源縣邱星微、陳德龍、林美美、陳三郎同游清水岩。”陰楷,在覺路頂。此為一九八八年間,登岩詣謁的留刻。

附:明.安溪縣令周宗璧《重建清水山門碑記》:

清水祖師誕生於宋,化身于清水洞中。原其部下有護法四神,守山門以卻魔者,向侍祖師之傍,年深像壞。

不佞來令是方,偶以祈雨之役,請師沛霖,意欲新飭。其住僧以為護法神宜在山門,因本刹無山門,所以無寶像。不佞乃首事集諸檀信,建山門於刹前,嗣為塑整其像。

適夜宿岩中,僧有不平,雲:“本刹四面之山,皆祖師故物。鄉人攘而據之,相訐有年。”噫!夫古人尚有舍頭腦身家以供佛,無非為本來事種功德,豈有奪僧之焚資而為己業乎?因召其人而諭以因果。柯家有老成亦能解,輒翻然還僧。

爰聞古志,自佛國二大碑以內,寺前裂竹、龍淵池、羅漢樹、含笑花不過徑者雲。外有張岩、空映月放生池、尼姑院、蔡田室、出水石。半嶺前後二室、菜園等地界,皆寺之舊有。一登陟之,而祖師化身之處,寇萊公誥敕之文,及我朝諸名公所題卓峻名跡,真祖師道場也。何無識之人乃改郭清為清水,而沒其勝跡乎?今已改回本刹矣。

時餘在寺,而為創山門以守神居,遍閱其界,而為之清楚以還佛產。洎餘下山,而淋雨大至。此一役也,三事皆成,因勒之瑉,以垂永久。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