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柳城霞東村挖出一塊明代墓碑

記者:卓曉熹 朱晨輝 實習生 黃俊濤 文/圖  來源:南安商報  更新時間:2015年04月25日

柳城霞東村挖出一塊明代墓碑

2015.04.24.

保存較為完整的明代墓碑

距今388年仍保存完整 千字銘文字字清晰 圖片提供:陳炯林 按此放大 >>>

“我們挖到開基祖三宅公的墓碑,銘文由晉江進士丁啟濬、晉江進士陳亮采書纂,是否有一定的歷史研究價值?”近日,陳先生通過本報新浪微博“南安商報”爆料,村民在柳城街道霞東村的山上挖出一塊明代天啟年間的墓碑,上面刻有墓誌銘,距今已有 388年歷史。

市文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墓誌銘對研究明代時期南安當地的風俗人情、喪葬體制等提供了難得的文字資料,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墓碑發現時刻 與當年入葬時間驚人相似

“這塊墓碑的挖掘有一段特殊的故事,說起來真的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昨日,說起發現這塊墓碑的過程,80歲老人陳克宇很激動。

 1月20日(農曆十二月初一),陳克宇在熟睡中做了一個奇特的夢。“那天晚上祖先托夢給我,讓我去村裏一座名叫紅山的山上,尋找他的墳墓,讓他重見天日。”

當天,陳克宇醒來後就跟自家宗親談論這事,大家決定去紅山找找。

紅山位於霞東村,距村裏陳氏宗祠大約有 1公里遠,陳克宇等人帶上鋤頭就出發了。“夢裏只知道是這座山,但不知道墳墓具體在哪,花了 1天都沒找到。”陳克宇說。

第二天(農曆十二月初二),陳克宇等人又前往挖掘,沒想到,挖了一天挖到一塊墓碑。“大家很興奮,以為找到祖墓,深挖了很久,可惜除了這塊石碑,什麼都沒找到。”80歲村民陳克珍說。

“當我們小心翼翼清理完這塊石碑上的泥土後,發現這塊墓碑是我們開基祖三宅公的,從銘文上看,三宅公‘葬于丙寅十二月初二日申時’。也就是說他葬於西元1626年十二月初二申時(下午3時至5時)。”陳克珍說,這跟他們挖到的時間基本一致,都是十二月初二下午 5時左右。“這讓我們這些族人認為,這是祖先不甘深埋地下,托夢于我們族人,得以今日重現。”

 

墓碑上刻千餘字 記述主人生前樂於助人

在柳城街道霞東村的陳氏宗祠內,記者看到了這塊墓碑。墓碑保存完整,為墨葉岩質地,長60釐米、寬30釐米、厚度2.5釐米,上面刻著1000多字,字字清晰。

墓碑銘文由當時晉江進士丁啟濬、晉江進士陳亮采書纂,詳細記載了明代陳三宅一生。“墓誌銘分 2部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記敘陳三宅先生世系、名字、生平事蹟等;後一部分是‘銘’,用韻文表示對陳三宅的悼念和讚頌。”71歲的村民陳繼手說。

陳繼手說,銘文描述了陳三宅從小機敏聰慧、學富五車,對《論語》、《六經》和諸子百家、歷朝史籍,大多有所收集注釋,還撰寫詩文小集《武榮志稿》。他本性孝順、友愛,對兄弟、子侄、鄉中小姓人家都有恩有義。那時,他能幫忙解決爭鬥糾紛,扶持貧困村民,救治生病之人,鄉里人都很感激他。

60多歲的陳文典看了墓誌銘後,頗受感動。“祖先才學高,且一生教書育人,對村裏百姓關照有加,在當時肯定是一個很有聲望的人。我們作為後人要學習他的情懷,多做好事善事,讓這些精神繼續延續下去。”

“經過這麼多年,我們族譜都已經不見了。”陳繼手說,如今,墓碑的發現對他們修繕自己族譜很有幫助。通過走訪查證,他們已確定陳三宅是他們這一支的開基祖,也就是第一世。“從他開始後近 400年間,我們族人發展到 720多人。”陳繼手說。

 

保存完整字跡清晰具有一定研究價值

“墓誌銘,一般記錄古代官人或有聲望的人生前歷史。這塊墓碑保存很完整,字跡清晰,很少見。”市文管辦主任楊小川。說,如今由於開發建設和盜墓者的倡狂,導致十墓九空,造成一些地方史和家族譜受到嚴重破壞。

楊小川介紹,墓碑一般有幾種,有墨葉岩、紅磚、大理石和普通石頭。其中,墨葉岩在碑岩的使用中算是“高檔”。

“目前朝代比較久的墓誌銘屬於歷史文物,這些墓誌銘對研究地方史、家族史有幫助,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楊小川建議,發現墓誌銘後,市民可以交由市博物館保管。“對於文物,博物館有著嚴格的管理,不僅能保護墓誌銘,還能對文物的歷史價值與意義起到宣傳作用。”

據瞭解,市博物館收藏的墓誌銘年代最久的是宋代,最近的是1955年。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