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水頭陳厝公廳晉主側記
2015-03-02
林語堂曾說:“文化”就是人們吃飯、睡覺、說話、各種習俗、儀式、人際關係等方面的生活方式。隨著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古建築老街區被強拆,只是我們表面可以看到的文化消失,我們一些語言、風俗習慣等傳統文化也正在我們眼前迅速地消失,廈門人不會說閩南話,上海人不會講上海話,春節時我們也不再自己蒸年糕,而春聯還是印刷的,壓歲錢倒是和房價一樣看漲。
我的家鄉在福建省泉州市的南安水頭,一個以石材聞名於世的經濟發達的閩南小鎮,由於地理和歷史的原因,泉州地區仍然保留著許多古代中原的文化習俗,有人說泉州人很迷信,敬畏鬼神,見廟就燒香,有難就求佛,其實外地人眼中的這些迷信在泉州人看來只是習俗而已,中國人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宗教信仰,有的只是祖先留下的薪火相傳的風俗習慣。
2012年我有幸參與了我家鄉陳氏宗族公廳落成典禮的籌備及擔任司儀的工作,從中感受和學習到許多閩南地區的傳統習俗。
我們水頭陳姓宗族原居住在鎮區東北方一個叫“埕邊”的村落,一世祖“拾使公”原居福州,明嘉靖年間任泉州府參軍(相當於現代的泉州市檢察院院長)而賜住“瀛遷”(即現在的水頭鎮“埕邊村),水頭陳姓的始祖“懋瑞公”為“拾使公”的次子,後來移居水頭街經商,開枝散葉,傳到我這一“傳”字輩已是第十九代了。所以我們的宗祠仍在埕邊村,水頭的祖屋不可稱為宗祠,而稱為“公廳”,意思為祭奉公媽祖先神明的廳堂。
陳氏公廳原是一座中軸對稱,三層深進的典型閩南傳統宮廷式大厝,為十世祖“榮珍公”始建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因文革十年動亂時《族譜》遺失,具體年代已不可考。
古人建造住宅很講究“風水氣形”,其實這裏包含著許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道理。“氣”簡單地說就是大地之氣和人體呼吸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追求人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以保證人的生理健康和心裏平和。
我曾翻閱過一本有關風水的書籍,書中對於“氣形”是這樣解釋的:氣者,形之微;形者,氣之著。氣穩而難知,形顯而易見。地有吉氣,土隨而起,化形之著於外者也。氣吉,形必秀潤、特達、端莊;氣凶,形必粗頑、欹斜、破碎。所以堪輿風水的山家就根據對周圍環境的觀察,按“龍、穴、砂、水”這四類本身的條件及相互間的關係來確定住宅的基位和朝向。
原陳氏公廳坐東朝西,規制形式是地地道道的唐朝“皇宮起”古制建築,與皇宮建築一樣,唯一的差別只是規制縮小而已。原陳氏公廳由“下落”、曠圍、天井、兩廂、護厝組成,“下落”和天井之間有一道“二門”隔開,我們從現存的七世祖“端吾公”的墓碑上可以看出,祖先是位有功名的秀才,所以大厝才可以有“二門”的建制,普通百姓是不可以僣越的。天井兩旁各有一間廂房,稱之為“櫸頭”,過天井為主屋正厝,中間是廳堂和後軒,其左右各有前後房四間,稱為“大房”和“後房”,是主人的起居室;廳堂是祭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場所,面向天井,寬敞明亮;起居室的大房及後房的房門通常用竹簾或布簾與外界隔開,天窗很小,光線幽暗;大厝左右兩側有護厝(俗稱“護龍”)環護,作為廚房或儲藏間之用。
秀才在古代可是個不易獲取的榮耀稱謂,狀元更不像影視作品裏那麼容易中,秀才也不是遍地都是。
假如你穿越生活在明清兩代的泉州府南安縣三十九都的水頭村,你想考取狀元,你就必須通過這樣的艱辛歷程:
首先你要在二月份到縣城南安參加每年一次的“縣試”,然後再到泉州府參加“府試”,府試通過後再到福州參加三年兩次的省級統考“院試”,院試通過後你才是“秀才”。這三次考試合稱為“童試”。假如你考取了秀才,那你現在在村子裏可威風了,雖然沒有領政府的俸祿,也不是公務員,但見了縣長不用跪了,犯了案也不可隨意打你的屁屁了,遇到公事也可直接稟見縣領導了,還不會被征徭役,幹義務勞動,真正成為一個“知書達禮”的讀書人了。
你經歷了“童試”後就有資格參加三年一次農曆八月在省城福州的全省考試--“鄉試”,考取了就是“舉人”,就是俗說的“中舉”,假如你還考了第一名,那就是“解元”。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就是個“解元”。這時你就是個“老爺”了,有當官做公務員的資格了,就可以參加第二年三月在北京舉行的由禮部(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兼文化部及外交部)主持的全國統一考試--“會試”,考中了就是“貢士”,第一名叫“會元”。這樣你才有機會在四月份參加由中央領導(皇帝)主持的“殿試”,通過“殿試”後就是“進士”。考第一名的就是“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每屆通過“殿試”的進士全國只錄取一二百名,比現在的博士難考多了,現代英語中就把“進士”翻譯為“Doutor(博士)”。
明清兩朝 544年間,高中狀元的只有 203人,其中明代89人,清代
114人。按照清朝的考試制度,每年有資格參加院試(也就是考秀才)的全國只有二萬多人,以前象妓女、伶人(演員)、公差(員警)、服役(部隊裏的服務員)因地位卑微,他們的子女是不能參加考試的。狀元比大熊貓還稀少,每年能考取秀才的全國也才兩千多人,可見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
我們祖先留下的這座大厝擋風避雨庇護了鄉人三百多年,終於累倒了,牆頹櫞塌,一病不起,住戶從最高峰的一百多人銳減為三人,鄉人只有在清明冬至或先人忌日祭祀時才會到這大厝來。真是滄海桑田,人去樓空,令人不禁唏噓。
令人高興的是鄉人面對日益破敗的大厝沒有逃避,而是商議拆舊原址重建,大家群策群力,戰勝許多困難和挫折,在2010年
6月29日(農曆五月十八)動工,歷經兩年多的施工建設,於2012年11月19日(農曆十月初六)落成。
新落成的陳氏公廳在原格局的基礎上小心翼翼地按照閩南古建築的風格和規制,將原房間的牆體打通,左右護厝改為走廊,擴大了大厝的使用空間,增強了採光,更加凸顯出公廳作為宗族鄉人公共空間的主要功能,新落成的公廳除了保留閩南古典民居的特點外,還運用現代加工技術打造更加琢美的裝飾石雕、磚雕、木雕、影雕及彩繪,得到眾多鄉鄰的好評和讚賞。
傳統的閩南建築為“皇宮起”大厝,其大門上方都會懸掛或雕刻一塊標有“堂號”的匾額(我們俗稱“丁號”),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大多有本宗族的“堂號”或“郡望號”,我們陳氏公廳的大門上就有一塊“潁水傳芳”的匾額。但我去年參觀安溪縣陳氏宗祠時見到他們的堂號為“潁川傳芳”,“潁水”與“潁川”是否有區別,我一直沒有找到可靠的答案。
陳氏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其起源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周武王姬發滅商後,追封前代聖人舜帝的後裔媯滿為“陳侯”(今河南省淮陽縣),並把大女兒元姬嫁給他,讓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媯滿去世後,諡號“陳胡公”,他的子孫便以國為姓。我們水頭陳氏屬“潁川郡”一支,以潁水河(今河南省禹縣)得名,開基始祖為齊王建三子陳軫。
因此,在閩南只要你留意一下大門上方的匾額就能知道這戶人家的姓氏。諸如“延陵衍派”—姓吳,“渤海傳芳”—姓高,“隴西傳芳”—姓李,“九牧衍派”—姓林,“江夏衍派”—姓黃,“開閩傳芳”--姓王,“渭水傳芳”—姓呂……
我們的祖先究竟是何時來福建的已經無從考證,我曾請教過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的李非教授,據李老師解析,現在的閩南人歷史上從中原有幾次較大的南遷。第一次是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閩”(“八姓”指:林、陳、黃、鄭、詹、邱、何、胡),這部分人大都定居在福州地區。第二次是唐朝初年(
669年)跟隨“開漳聖王”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平亂的河南固始的子弟兵,第三次是西元755--762年躲避“安史之亂”的唐人,還有就是唐光啟元年(
885年)“開閩聖王”王審知帶領固始五千義民入閩這一次。當時唐朝的移民翻越武夷山脈後,發現福州地區已經被“衣冠南渡”講魏晉“齊語”的福州人佔領了,他們只好再往南遷徙到現在的廈門、漳州、泉州地區,所以說我們現在的閩南話為唐朝時期的官方語言是有歷史根據的,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博士曾在報章上表示,假如楊貴妃從墓地跑出來,她講的話和我們現在講的閩南話是一樣的。閩南話沒有現代漢語的翹舌音和F音,“飛機”我們閩南人會念成“灰機”,“石獅”念成“洗西”,張學友有一首歌《我等到花兒也謝了》,閩南人特別是石獅一帶的人唱出來是這個味:“你機不機道,你機不機道,我等到花額也謝了”。唐玄奘翻譯佛經時採用的是當時的唐朝普通話,所以我們用閩南話誦念佛經與梵文是最為接近的。
今天日本人誦讀佛經,吟唱詩詞時,與閩南人用閩南語古代漢音誦讀佛經,吟唱詩詞在發音上幾乎是一樣的,這足以說明為什麼許多佛經中音譯或意譯使用普通話無法瞭解其意旨,而用閩南語卻好理解;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法師常常感歎,閩南語漢音之失傳對誦讀佛經的人是極大的損失。
我們現代漢語普通話只有四百年的歷史,是古漢語和少數民族特別是滿族語言的混合物,是滿族人講的胡式漢語,而不是正宗的漢語。我們形容有人說話沒有根據,叫“胡說八道”,古時候少數民族被中原漢人稱為“胡人”,少數民族的話漢人聽不懂,稱之為“胡說”。從特定的歷史視角來看,我們現在講的普通話其實就是“胡說”。而我們的閩南話卻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有一則關於唐朝官話與閩南話淵源的故事。據說唐朝的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今西藏)國王松贊干布,古時交通不便,公主和迎親的人馬沿著唐蕃古道整整走了一年才抵達拉薩,路途的辛苦不言而喻,而且文成公主從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最為繁華的長安遠嫁到荒涼的青藏高原,心裏怎麼會高興呢?只有每天傍晚安營紮寨休息的時候才會露出一點笑容,公主用當時的普通話,現在的閩南話問隨行的人員:“夾系達羅?”(這是哪里),吐蕃人聽不懂公主的話,就問公主的隨從,公主每天都會講一句“夾系達羅”到底是啥意思?隨行人員很聰明,隨機應變答道:公主是祝大家“吉祥如意”。藏語“紮西德勒”的問候語就是這樣來的。
所以說我們閩南人就是唐朝人的後裔,我們現在許多風俗就存有唐朝時候的影子。其中宗祠或公廳的落成儀式不叫“工程完工典禮”,也不叫“啟用典禮”,而叫“祔祧”或“晉主”。
如果單從字面解釋,“祔”:祭名。原指古代帝王在宗廟內將後死者神位附于先祖旁而祭祀。“祧” 本義:祀遠祖、始祖之廟。
“晉主”是關乎全村族人興旺發達、福禍成敗、前途命運的大事,絲毫馬虎不得,有關“晉主”具體日期和人事安排都必須先在我們村的“擋境”神像前“博杯”占卜,神明同意決定後方可著手計畫籌備具體的工作。
閩南人除了佛教道教信仰外,民間神明信仰很多,幾乎每個村落都有屬於自己的“擋境神廟”,其中影響最大的“四大民間信仰”有:莆田湄洲媽祖、清水祖師、龍海白礁的保生大帝和南安詩山的廣澤尊王(聖王公)。我們村屬“泉州南安三十九都清水境”的範圍,其“擋境”保護神就是安溪的清水祖師(祖師公)。
“三十九都”是什麼意思呢?它是古代區域劃分地方的單位名稱,稱為“都圖制”。
“都圖制”始設於元代,“八家為鄰,三鄰為明,三明為裏,五裏為邑,十邑為都,十都為師,州有十二師”。宋時南安分為
8個鄉,下轄31個裏,元代改“鄉里”為“都”,明清兩代南安分為46都。按這樣的計算方法,一個“都”有3600戶,一個“州”則有43.2萬戶,當時的南安縣約有16.5萬戶。現在我們村有紅白喜事時仍會沿用這一古老的稱謂。
清水祖師真有其人,他是福建永春縣小姑鄉人(今永春岵山鎮鋪上村),俗姓陳,名“榮祖”,法號“普足”,生於一千多年前的宋仁宗慶曆四年農曆正月初六。據明朝《閩書》記載,清水祖師自幼出家,元豐六年,應當地百姓邀請,結庵于安溪清水岩,自是誅茅鋤草,岩棲穴處,常來往于建陽、汀溪、漳州等地免費為百姓看病施藥,修橋鋪路,造福四方,圓寂于宋建中靖國元年,享年57歲。
清水祖師圓寂後被當地百姓奉為神明,每逢危難,有求必應,先後被南宋朝廷四次敕封。據《安溪清水岩志》記載:嘉定元年(1208年)泉州大旱,在求助其他神佛祈雨不應的情況下,抬出清水祖師神像,“為民祈雨,隨即沾足”。禮部先後委派仙遊縣主簿韓淤、長泰縣尉何葆實地考察,均以確實“祈禱靈驗,惠利及民”上報。嘉定三年(1210年)封牒頒發,加封為“昭應廣惠慈濟善利大師”。
傳說祖師神像的鼻子和下巴曾被山寇打斷過,後來每次出現天災人禍時,清水祖師塑像的鼻子就會自行掉落,以示警告。有一次清水祖師繞境,經過某家門前,鼻子突然掉落,當夜該戶人家發生火災,大家傳為祖師顯靈。參拜祖師的人,如果身體不潔或心裏不虔誠,祖師生氣,鼻子就掉落。另一傳說,祖師塑像曾被山賊挖掉鼻子,雖經修復,自此以後卻每有異故,鼻子就會自行掉落,但是所掉落的地方,必定在袍袖裏。
通過了清水祖師的“博杯”後,接下來就開始籌備“晉主”當天的工作了。說實話,我們村從未曾經歷過這樣大場面,工作千頭萬緒,既要請神謝土,又要敬天祭祖,又要“點主”進牌位,“晉主”後還要宴請陳氏金姑(本村已出嫁的陳氏女兒)、同姓鄉鄰,及友好村落,我們又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真可用“焦頭爛額”四個字來形容當時的心境。多虧臨村同姓宗親的支持和幫助,才讓我們這場三百年來第一次的“晉主大戲”得以順利開場。
“晉主儀式”確定於農曆十月初六淩晨舉行,其實初一就開始預演,就是我們閩南人俗說的“轉公飯”,其主要目的是召集鄉人一起吃飯,聯絡感情,商討和準備“晉主”的各項事宜,我的主要任務就好像電影攝製組的編劇工作,負責“晉主”儀式的程式編寫、相關人員的演練及擔任儀式司儀,其他宗親則各司其職,分為外聯組、內聯組、接待組、採購組、廚房、衛生、安保等有條不紊地運轉起來。
十月初五上午,各家備好“三牲五果”供品到清水祖師廟拜謝神明,及焚香稟報祖先“晉主”的時間。所謂“三牲五果”古代指馬牛羊、和板栗、桃、杏、李、棗。隨著時代和地域的變遷,“三牲五果”也隨之變通和改變,但是“芭樂”這一原產於南美洲的熱帶水果(明末清初傳入中國)是不可當敬神供品的,據說芭樂的種子吃進肚子後種子不能被胃腸消化,種子隨便便排出體外後有可能再發芽生長,能引發這樣不潔想像的芭樂當然不能當供品了。
在閩南地區一個村落或人家每遇較重大的喜事都會請神明“鎮煞”,或抬出神像巡境,象“晉主”這樣隆重的事,如果沒有觀音菩薩和“擋境”的庇護是不可想像的,所以接下來是“請神”。抬菩薩和清水祖師轎子的人選是預先“博杯”確認的,能被神明選中來抬轎被視為是一種很榮幸和好運的事。
請清水祖師開啟公廳大門後,全村人各持一炷香在道士的帶領下到海邊的安平橋畔繼續“請神”,這回請的是天上諸神,只見道士口中念念有詞,請了諸如“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皇五帝”、“三清六禦”等等仙職的名字,請這些神仙來幫忙“鎮煞”。
據說“傀儡戲”(這種提線木偶閩南語叫“嘉禮戲”)是可以驅鬼鎮煞的,所以這次我們也請來一台“傀儡戲”,在“傀儡戲”開演之前,戲臺和房屋還有一個“淨油火”儀式。
“淨油火”時先煮沸一大鐵鍋花生油,由一人用鐵叉托著,一人端酒,在大廳中噴酒下鍋,頓時酒落火起,濃煙滾滾。“淨油火”路線由上而下,先內後外依次進行,操持的人中途不能說話,也不可以停頓,屋裏淨火後要趕到屋外,將油鍋置放於大門旁,隨行的人即在門口燃放鞭炮,意在將屋裏的鬼怪等不潔之物驅逐出去。
“傀儡戲”開演時間與“謝土儀式”是同期進行的,這一古老的戲種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我的屬相與當天的“煞星”犯沖,不能觀看“謝土儀式”,從而有機會在院子裏觀賞“傀儡戲”的表演。
戲搬演的是傳統經典的“北斗戲”,講的是南斗星君、北斗星君和臨水夫人陳靖姑降魔伏妖,掃除種種邪煞,保護宋朝太子長大成人繼承皇位的故事。臨水夫人陳靖姑福建民間稱為“陳夫人”、“注生娘娘”或“婆姐”,是唐代莆田東莊鎮象山村人,一尊主管胎兒安全,產婦順產,降妖伏魔的神明,一位和“海上女神”媽祖林默娘齊名的“陸上女神”,信眾遍及26個國家和地區。
道教諸神中有五方五土龍神,分別司職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東方屬青,南方屬赤,西方屬白,北方屬黑,中央屬黃。他們各司其職,也各有眷屬。所以為什麼我們建造房屋住宅要舉行“動工儀式”,就是人們興工動土,修前整後,搬沙運石怕有冒犯五方五土龍神,“動工儀式”就是祝告五方五土龍神和他們的眷屬、神君神煞暫離本位,以免工人無意中有所冒犯。
工程告竣後理當“謝土”,感謝土府的諸神。
酬謝土神的祭祀儀式“謝土”在整個“晉主儀式”中是場重頭戲,可惜我當天因“避沖”不能觀摩,我是通過當時拍攝的圖片資料和其他宗親的描述來瞭解個大概的情景。
“謝土”由“土師”(土建)、“木師”(木匠)、“石師”(石匠)三個大師傅主持道場,上呈黃表,以表酬恩答謝,普請土府及讚揚土府,普渡孤幽。謝土法事圓滿,祈求地脈隆昌,男女老少人等平安如意,火盜埋藏,官非不染,災禍退散,男添百福,女納千祥,士農工商,前途光明,各家各戶,所求皆遂等等的利益。並用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的五色錫箔色紙剪成“鏡、尺、剪刀、青蛙等圖案的“符篆”張貼于四方龍壁上,意為敬謝五方神明。
大廳大樑正下方還要升上一根彩繪有龍鳳呈祥圖案象徵“人丁興旺”的“丁梁”,廳堂大樑上用裹上插有金花的八卦紅布,懸掛粽子、紅紙彩條圈、小吉燈、添丁進財袋、香袋、通書等用於鎮宅祈福,還要在天井的下水道口立一樅象徵“官運亨通”的“官芒”(蘆葦)。
當我被允許進入廳堂繼續觀禮時,“謝土”已告完成,緊接著一項儀式是“篩圓”。我不知道“篩圓”的典故,所謂“篩圓”就是在法師主持下,一群人共同手持圍繞一塊盛有“湯圓”的竹篩子在廳堂裏,一邊轉圈,一邊念著“添丁進財”等吉祥話。據說被神明應允來“篩圓”是十分幸運和有福氣的事,“篩圓”的人家將會闔家平安財運滾滾“賺有吃”。我們全村只有四對夫妻通過神明的“博杯”,有資格來參與“篩圓”,“晉主”的當天這八個人也成為全村人羡慕和嫉妒的對象。
祈求“五穀豐登”對於農業社會來講是至關重要的事,對於“五穀神”的崇拜由來已久,“撒五穀”成了閩南地區佛事或道家法事中常常進行的一個儀式。“五穀”通常指稻、麥、稷、黍、豆五種糧食作物,現在閩南“撒五穀”時則換成稻穀、麥、花生、紅棗等食物,還會加入硬幣一起撒,據說五穀通陽,能除妖祛邪,身體健康,何況還有可以保佑發財的錢幣了。撿到的花生可以吃掉,錢幣則要放置在自家佛龕的香爐裏,所以“撒五穀”儀式是最為熱鬧和混亂的。
所謂“晉主”是指宗族中各家各戶向祖祠晉奉各自祖先的靈位,靈位的排列先後講究等級、輩分、聲望和地位。這個儀式是重中之重,據說假如“點主官”不是在職或退休的官員,或官階不夠份量,或輩分地位不高,或未經神明應允,或屬相與當值“太歲星”犯沖都有可能被“煞”到,但能夠成為“點主官”是相當有福分的。其實“晉主”應稱為“晉祖”更為貼切一些,《說文解字》說:“晉”為六十四卦之一,表示游魂,於天上矣,本義“上進”;
“祖”始廟也,從示而聲。
祖先靈位安妥,祔祧禮成後既由神明“博杯”確定的主祭、陪祭代表全體族人舉行“祭天儀式”,就是我們俗說的“拜天公”。閩南人除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會“拜天公“外,遇有象結婚、上樑、喬遷等大喜之日都要“拜天公”。
道家認為玉皇大帝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地位最高,總管“三界”(天、地、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牲、餓鬼)的一切陰陽福禍。
有關玉帝的來歷有許多版本,民間流傳最廣的為《諸神傳奇》描述的傳說:話說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天地祥和,後來諸神爭鬥,人間荒淫,三界大亂,太白金星因此下凡,想在人間尋找一個德才兼備的人來做三界大帝,幾經探尋,在泰山傲來峰“天生寨”發現人稱“張百忍”的寨主張友人治民有方,人人和諧幸福,並且為人慈悲,因此便將張友人帶回天庭,後來三界眾神共同推崇他為“玉皇大帝”
根據明代吳承恩的《西遊記》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猿心”寫道:“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曆過1750劫。每劫該129600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照此計算來推斷,玉帝出生在距今
2.3億年前的中生代三疊紀,正是地球上恐龍等哺乳動物大繁殖的時期,大家看過電影《侏羅紀公園》吧?比那侏羅紀還早。
閩南一帶祭拜祖先之前要先拜俗稱“土地公”的福德正神。
傳說土地公名叫張福德,生於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周武王二年(西元前1056)二月初二,三十六歲任朝廷總稅官,為官清廉,體恤百姓,
102歲壽終,死後三天顏容不變。據說有一戶窮人家用石頭圍成一個簡易的石屋供奉,不久由貧轉富,大家都相信是土地公保佑,於是建廟祭祀,尊為“福德正神”。在道教文化裏“土地公”為“社神”,是負責管理地方的土地行政(國土局長),兼理財務(財政局長)的基層幹部,我們常說“賺土地公錢”就是這個意思。“土地公”與執掌農業生產的“稷神”(五穀神)合稱為“社稷”,在古代是國家的象徵,人們常用“社稷”比做“江山”語意即源自於此。
在閩南一帶土地公被視為財神和福神,以前閩南地區的商家供奉“武財神”趙公元帥或“文財神”陶朱公的很少,幾乎每家都供奉土地公為財神,每月的初二、十六都會奉“果盒”燒香,稱為“做牙”。二月初二叫“頭牙”,十二月十六叫“尾牙”。這些習俗對於北方人來講可能很陌生,但的確是唐朝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只是這一習俗其他地方已經失傳了。
“尾牙”是商家一年經營活動的“尾聲”,這一天要供五味菜或潤餅菜祭祀土地公,還要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據老人說,以前如果老闆來年不想續聘哪個員工,便在筵席上以雞頭對準他,暗示解聘之意。過了農曆十二月十六的“尾牙”就開始年底收賬了,但廿五日這天是不能收賬的,因這一天是“玉皇三尊巡視諸天”視察眾生善惡的日子,即使是債主老闆親自收賬,也可能被對方痛駡,甚至挨揍也不能有絲毫怨言。
“祭祖”是經“晉主”請進祖先的靈位、敬天公、敬土地公後的最後一道程式。和前幾個程式一樣,祭祖儀式中設有“東贊”、“西和”兩個司儀,主祭一人,陪祭四人,執事若干,以及頌讀《碟譜》的各房子孫代表,上香祭酒,輔以大樂細樂做為祭祀音樂。
閩南民間的大樂細樂延續唐代宮廷音樂的形制,主要樂器有鼓吹(嗩呐)、洞簫、笛子、琵琶、二玄、鑼、鼓、鈸等,其中洞簫又稱“尺八”沿用唐簫規制,十目九節,長60公分;琵琶演奏時也保留唐代橫抱形制的姿勢,稱之為“南琶”,與現代北方的豎抱彈奏迥然而異。
依古禮祭奉的三牲五果或香、酒、茶等祭品在祭祀過程中不能直呼其名,而是賦以慎終追遠緬懷先祖的詞語。比如:三次敬酒分別叫“首舉杜康”、“再酌玉液”、“三奉瓊漿”,雞不能稱為“雞”而叫“德禽報曉”,蝦叫“紅甲泛光”,粉絲叫“經綸詩禮”。
“東贊”、“西和”則是兩個主持儀式的司儀,執事則配合司儀的工作。如“東贊”呼:進“臥冰求鯉”(鯉魚,表達孝道),執事把一盤鯉魚遞給主祭人,主祭託盤行禮後遞還執事放回供桌,“西和”應:獻順孝齊家;“東贊”呼:進“楚王絕纓”(豬心,表達仁義),“西和”應:獻仁義道德。
整個“晉主儀式”從11月18日(十月初五)上午的清水祖師廟謝神開始,持續到11月19日淩晨三時才完成。我覺得這是一次充滿團結和諧,隆重熱鬧的盛事,也是一次觸摸古代中原文化的親身體驗,但願這些傳統的中華文化可以保留延續薪火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