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東田甘露坑陳氏宗祠
2015-09-11
南安東田甘露坑陳氏宗祠古老祠堂人才輩出
甘露坑陳氏宗祠始建於明代,為兩進五開間雙護厝府第式建築。
2009年重修落成,建築面積達
540平方米。
東田鎮甘露坑也稱庵後坑,這裏山清水秀、環境優美、人傑地靈。陳氏宗祠就坐落在鼓山金雞寶穴,坐北向南,面堂八峰拱笏,四水歸堂,風景十分秀麗。
步入宗祠,發現其為兩進五開間雙護厝府第式建築。新修的宗祠氣勢輝煌,東田村甘露坑陳氏老年人協會會長陳世森告訴記者,宗祠是2009才重修竣工的。據介紹,宗祠歷經
700餘載,由於年久失修,雨浸蟲蛀,破損不堪,傾頹殆盡。為了方便族人尋根謁祖,2006年正月,族中賢達陳助欽、陳世設、陳文星等人倡議將宗祠重修,這個提議得到了眾族親的熱烈回應,大家都積極參與,踴躍捐資。許多海外宗親也一起回來,為家鄉的建設出錢出力。
歷時三年,新的宗祠修建而成,重修宗祠共投資 200萬元,建築面積達
540平方米,祠埕面積1000平方米。“有了新宗祠,以後海內外宗親就能連接得更加緊密了。”陳世森說。
甘露坑陳氏,源自潁川,漢太丘長陳實為潁川陳氏始祖。唐中宗時期,陳實十四世襲孫陳忠之子陳邕榮登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後來因為和朝廷不協,被貶入閩。居住在漳州南山寺,又稱南院,成為陳氏南院開基始祖。到了明正統五年,十八世祖興基公從漳州入泉,其次子顯寬公遷到東田鎮許厝庵寺後坑居住,並在此繁衍生息,得村名庵後坑。明隆武帝御前中書,著名天文地理學家柯定元,為其姑父陳桂芳擇建池後祖厝,並改庵後坑為甘露坑。
如今甘露坑陳氏子孫衍傳四方,遍及建甯、沙縣、廈門等地區,遠播港澳臺和東南亞,至今已傳6000多人,人才濟濟,先後湧現出博士生
5人,特聘研究員、研究生20多人。“文魁”“武魁”“商賈名流”層出不窮,燦若繁星。
甘露坑陳氏宗祠族譜主編陳助斌最近正忙著收集資料,修繕族譜。他告訴記者,陳氏子孫人才輩出,有鄭成功名將陳賓朱。據介紹,陳賓朱為人慷慨大志,精通武藝。明隆武即位福州,正值干戈擾攘之秋,急需召禦侮賢才,陳賓朱由鄭國公拔授為遊擊將軍,成為鄭成功的虎將之一,禦封為江西建昌府城守,並屢立汗馬功勞。後來,山海寇亂,陳賓朱操練鄉勇,殺敵有功,名貫都邑。
抗戰時期更是湧現了革命烈士陳言廉、船長陳世庵等。陳言廉在收復南日島、攻打福清城、夜襲金門島的戰鬥中功不可沒。國家民政部於1984年追認陳言廉為革命烈士;陳世庵在解放戰爭進入決戰階段和全體海員投身到保船護船的偉大鬥爭中,並參加起義,冒著國民黨飛機轟炸和堵截,將船開到內陸港口,受到國家表彰和周總理的接見。
如今的陳氏宗祠不僅成為子孫感念祖德宗功、奉獻思孝的場所,也成為村民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及開展文體健身娛樂活動的場所,激勵著宗親開拓奮進,建設和諧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