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水頭鎮埕邊村陳氏簡介
南安市水頭鎮埕邊村位於安平橋畔北面,東鄰晉江市安海鎮,西通廈門同安區,南連鄭成功故鄉石井鎮,北接官橋鎮,是三縣市的交會點,緊臨
324國道福泉廈路段,地理位置優越,全村有二千多人口,陳氏約占四分之一。
根據埕邊陳氏族譜記載,埕邊村陳氏肇基始祖陳拾使,原籍福州府,明嘉靖年間授泉州府參軍,乃卜居南邑州九都埕邊鄉,鄉號曰贏僊,郡望“潁川”,陳拾使傳有五子入繼一子。長房衍派大田縣;二房分居水頭街南畔;三房無傳;四房支分浙江溫台兩州及本省漳州安溪等地;五房守祖宗之基業,奉先人祭祀於贏僊;六房聚居本鎮五裏村,後遷徙水頭報劬居住。
埕邊村陳氏自始祖拾使公至今,已傳至二十二世,曆四百六十餘年,今水頭本埠單二房、五房、六房留居者連同埕邊村陳氏人口達二千多人。旅居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發展的族裔為數也不少;海外主要支分菲律賓及新、馬、緬等東南亞國家。
埕邊村陳氏五房公(即二世祖)恪齋,字振挺,生於嘉靖戍午年二月初四日,卒于萬曆癸卯年三月十一日。從二世至六世均單傳。七世傳有二子,長子陳玉廷,次子陳廷東,廷東出任廣東靈山縣三河塘巡檢,留居廣東、澳門繁衍。陳廷東留居祖地,傳有三子,長子陳日仕,次子陳全直,三子陳日兩。陳日仕隨鄭成功軍旅,授“憲忠武將軍”,曾鎮守山東島銅山營,陳全直隨鄭成功收復臺灣,頗具戰功,授“榮祿大夫”,臺灣府副總兵,留居臺灣傳衍發展。
埕邊村陳氏宗祠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清光緒乙亥年及民國乙亥年曾兩次修葺。民國期間,該宗祠曾作為埕邊村贏僊小學校舍,解放初期作為水頭糧倉,因久年失修,棟蛀梁腐,屋頂坍塌,宗親目睹於心不忍,愧對列祖列宗,雖有海外僑胞多次倡議重修,因受到歷史條件限制,未能如願實現,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撥亂反正,百廢俱興,升平景象,振奮人心,為啟迪後昆,敦宗報本,永志祖德,乃于共和乙亥年,在家諸宗親齊心協力破土重建宗祠。工程循規蹈矩,聘請山家名匠,切磋琢磨,歷盡艱辛困難,然而採取群策群力,終於眾志成城,重現宗祠風采,為使家廟錦上添花,乃續建廡樓,祠宇按原座向座北朝南,二進中天井前大埕築照牆,東進二層護厝,占地1400多平方米。全貌古色古香,氣勢高昂,威儀肅穆,祠內外木作雕棟畫梁,鑲金錦彩,富麗堂皇,石工浮雕、影雕,細磨板材等構件精砌巧拼,華貴雅典。宗祠廳後設龕供奉贏僊陳氏祖先牌位,正廳供奉太始祖舜帝重華公、始祖虞思公、陳胡公聖像。兩邊牆上影雕曆山耕田,媯滿封侯等圖,牆上懸掛匾額,櫸頭兩邊牆上影雕二十四孝圖,下刻捐資芳名、重建陳氏宗祠碑記,中大門正面門頂上書“陳氏宗祠”,背面刻“潁川衍派”,左右兩大門分別書上“忠孝、廉節”,背後分別書上“頂天立地,繼往開來”,牆內壁刻上本族較有名望及大學畢業以上的名錄,祠前大埕由火燒石板鋪就,分三級而上,兩石獅雄踞門前,氣派非凡,祠對面築有照牆,正中石刻康熙御筆至寶“福”字,含意深奧,字劃形如子孫多田即福,兩邊對聯為:“舜帝慈恩融地被,曆山孝悌動天心”。
重建宗祠的資金,由水頭、埕邊村拾使公派下的裔孫添瓦出力、海內外宗親齊心協力,慷慨解囊,宗祠主體工程建築面積由原來
150多平方米擴大到
460多平方米,占地面積共1200多平方米,一九九八年九月竣工,歷經三載。宗祠重建,族譜撰修,相繼告成,顯示出吾族同心同德,奮力拼搏,共為家鄉的繁榮昌盛及文明進步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