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華僑出國史略
南安地處福建東南沿海,與臺灣毗鄰,與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相望。從地理上看,為出洋謀生提供便利條件,加之歷代南安人有吃苦耐勞,勇於開拓,不斷進取的大無畏精神,敢於走出家門,跨出國門,飄洋過海,在異域他邦,披荊斬棘,建家立業,因此,南安人是福建乃至中國最早的華僑先驅。歲月悠悠,星移斗轉,南安僑跡遍佈世界各地,為僑居地和故園桑梓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
一、隋唐五代時期
南安華僑出國最早歷史可追溯到漢魏時代,古南安是閩南地區最早的郡縣,三國時代有東安縣建制,華僑出國與古代南安航海交通發達是分不開的。在菲律賓曾發現唐代墓葬,史學家認為是泉州地區人,也即古代南安人。南安豐州的金雞港,在兩晉、南北朝時代是有名的六朝古港,當時與國外,特別是東南亞諸國開展海上貿易活動,港口經濟十分繁榮。據史料記載,南朝梁時,印度高僧拘那羅陀前來中國翻譯《金剛經》,兩次返國時都是從金雞港下船後,沿太平洋經印度洋抵達他的祖國。唐代南安人前往南洋謀生,已經絡繹不絕,這從目前已經出土的菲律賓古南安人墓葬可以得到證實。據《南安縣誌》載:“唐龍朔元年(
661),南安人鄭國希卒葬於菲律賓的禮智省馬亞辛地。”從我們發現的地方史文獻的記載看,唐五代時期,也有南安人前往海外謀生,從事貿易、手工業、宗教文化活動。晉江《安海志》記載,唐代南安石井地區人林屢仙,造船通渤泥(今印尼),又有王堯從渤泥載運木材來石井作為造船之用。據《泉州晚報》載稱(1989年
3月20日三版),唐代天寶十二年( 753)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經,泉州超功寺僧縣靜(南安人)隨行前往。唐末五代開平三年(
909),王審知治閩,其侄兒王延彬治泉二十六年間,大力發展海外貿易,“歲曆豐登,複多發蠻舶,以資公用,驚濤狂飆,無有失壞,郡人借之以利,號招寶侍郎”(《泉州府志》)。據李長富撰著的《南洋僑史》稱,福建閩南地區是唐代海交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南安人、大海商陳匡花就是利用海外貿易,成為富商巨賈。王延義治閩時,陳匡花當上了國計使,生意更加發展,日進萬金,時稱“人中之寶”。五代時期,留從效、陳洪進相繼治理泉州,“殖貸泛于番國”,鼓勵泉屬各縣到南洋諸國開展商貿活動。那時,南安沿海許多人到南洋謀生後,生意有了發展,或與當地異族通婚,或將故鄉親友遷往海外定居。《五代史》雲:“劉祖安仁,上葵人也。後徙閩中,商賈南海,固家焉。”據查劉安仁,即晚唐隨黃巢起義入閩定居南安,成為當時南安有名的海商。
二、宋、元時期
宋代,泉州是我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那時各國商賈雲集,從古詩“漲海聲中萬國商”中,我們依然可以領略得到當年的繁榮盛況。
南安是泉州的主要沿海縣份,對泉州海交貿易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存豐州九日山上的祈風石刻,記載著宋元時代郡縣官員祈風盛典和南安人前往海外謀生的史跡。據地方文獻和族譜記載,宋代南安石井人前往東南亞各國進行商貿活動的有丁有財、許漢青等人,他們靠航海與番邦(南洋諸國)做生意。把南安生產的瓷器、銅鐵製品、翁絹、布匹、蔗糖等運往南洋,又把南洋的木材、香料等運人國內經銷,成了當時的海商巨富。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曾利用泉州獨特的地理優勢,組建水兵,並把泉州作為發兵進擊爪哇占城的基地。當時,南安沿海許多人被召募為水手、兵勇。進軍爪哇後,許多人就留在當地定居。荷蘭人所著的《爪哇土地和民族》一書,指出九世紀至十一世紀在爪哇的福建人很多。據考察,“閩僑之南來東印度也,較奧僑為早,元世祖遣史弼南征爪哇時,子弟兵都為閩南籍,後落居爪哇者很多,繁殖也多”。
三、明清時期
明代南安人定居國外,最早記載,始於明洪武25年,南安人蔡偉崇移居琉球,成為琉球蔡氏始祖。明代永樂年間,鄭和率船隊下西洋時,曾來過泉州天妃宮行香,並在泉州地區招募水手、礦工通事(翻譯),南安沿海船民應者甚多。目前發現的明代南安民間族譜,無論是沿海還是山區村裏,都有族人往南洋謀生的記載。如蓬華鎮華美村的《洪氏族譜》記載,洪瑤慶於明正德十六年(1521)前往呂宋(菲律賓),次為其兄涼慶,其後鄉人紛去。石井鎮《伍氏族譜》載稱,嘉靖癸未年(1523)族人出洋,到了暹羅。明代嘉靖年間,倭寇(古代日本海盜)連年襲擾南安,到處燒殺掠奪,致使南安許多鄉里田舍荒廢,民不聊生,倭患長達半世紀之久。這期間,南安人為避倭害,大批逃往南洋定居謀生,成為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規模出國潮。據麻六甲南安會館館史資料介紹,明代嘉靖壬午年(1522)至隆慶丁卯年(1567),南安芙蓉(今梅山競豐村)李氏鄉人為避倭害和自然災害,不惜觸犯朝廷海禁殺頭的危險,私自下海,南渡菲島謀生。
菲律賓(古代稱呂宋)與福建隔海相望,成為華人較早到異地謀生的第一站。南安地處福建東南沿海要衝,因而捷足先登,早在西班牙人之前,華人(主要是福建泉州南安、晉江人)早已在菲律賓土地上謀生發展。1527年,西班牙殖民者靠船堅炮利佔領了宿務,以後菲律賓逐漸淪為其殖民地,西班牙殖民者採取了對華人排擠和勞役政策。明代萬曆三十一年(1603)從閩南募集了數萬華工前往從事開墾種植業,南安人被召募者很多。西班牙殖民者後來在華人社會中實行甲必丹制,以甲必丹管理華僑社會,達到以華制華的目的。據查,首任甲必丹為漳州籍華僑林風為,第三任則為南安人楊尊親,可見當時南安人在當地華人社會的地位。聞名中外的南安“大厝群”的創建人官橋鎮漳裏村華僑鉅賈蔡淺也擔任過甲必丹之職。1972年,文物部門在官橋出土過一批西班牙銀幣,重量不一,有大、中、小、細四種,印有圖案文字,正面為其國徽,背面為旗徽,後期出產的銀幣,則有西班牙國王像。1973年,文物部門又在詩山鎮出土五公斤西班牙銀幣,數量多且種類也多,有銀餅、銀元。銀元最小面值為一角,有花邊,鎖邊。銀幣有四個漢字為金、雞、落、井。這些西班牙銀幣的發現,說明南安明代前往東南亞,特別是菲律賓謀生的人已十分普遍,而且交往十分頻繁。
明末清初,鄭成功抗清鬥爭堅持了十餘年,收復臺灣後,大批南安鄉親跟隨鄭成功去了臺灣,從事墾植或經商。臺灣後來歸順了清朝,許多南安人轉赴南洋諸國謀生。據有關史料稱,鄭成功的兒子鄭明就曾率數船人馬(其中多數為南安人)前往印尼三寶瓏定居開發。清朝順治、康熙初年間,朝廷實行海禁政策,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解除海禁後,南安沿海人民往南洋者一時蜂湧。據石井《曾氏族譜》載:“迨海氛平後複界……家資蕩然,不得不涉海經營,受稟父命,往番邦呂宋生計。”石井《伍氏族譜》、《洪氏族譜》也都有記載,清初不少人遷居暹羅(泰國),洪氏還有二人在暹羅任官員,他們就是洪應科、洪傳友。清朝康熙四十九年,洪應科和洪傳友還受暹羅王之命來中國進貢朝廷,如今二洪的墳瑩還在泰國的內皆地區。東田鎮埔邊村範鴻埴,早年前往呂宋謀生,並娶當地婦女為妻,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成為當地商豪。晚年歸鄉時,所帶行李達十三擔之多。據民間傳說,範鴻埴與當時的宰相李光地私交甚篤,托李光地帶三件寶進貢給康熙皇帝,這三件即金酒瓶、金酒杯、玉柿,皇帝大喜過望,特賜其爵,祖厝還豎貢旗,皇帝御筆題“望重外國”。
清代雍正,乾隆年間(1723~1795),沿海開禁,在東南亞諸國的西方殖民者乘機前來誘騙華工前去當苦力,南安人大批“過番”(出國),而往菲者最多。據南安半山《陳氏族譜》稱,雍乾年間,族人“維持生活費躊躇,於是乎奔走南洋,紛赴小呂宋各埠,親屬介紹接踵而來,甚至有舉家而往者,為勞動者多,為富者少”。從這一介紹,可見當時南安人出洋之風十分盛行,有“舉家而往”之勢,從目前南安人在菲的人數眾多來看,說明明代南安先輩前往菲律賓謀生確實十分普遍。官橋鎮金坑王氏家廟碑料記載,明代嘉慶年間,族人王奕彬(即王彬)往菲律賓馬尼拉後街經商,娶當地婦女為妻,後成為菲國鉅賈,對當地貢獻巨大,如今,馬尼拉還有以王彬命名的街道。在新加坡,每年清明,南安鄉親都要為三十一位南安先賢的合葬墓祭掃,這座公墓是十七世紀南安人在新加坡開發謀生的歷史見證,所以說,南安華僑出洋史,也是一部血淚史,發展史。
四、近、現代時期
清代道光庚子年(1840)後,西方列強利用炮艦外交,強迫中國開放門戶,迫使清朝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南安人迫於戰亂和災荒,而大批逃離家園,往海外謀生。據梅山鎮新藍村《藍園陳氏族譜》稱:“族之子孫發達後,限於疆界垠土偏小,昔者每渡臺灣、福州,近者臺灣割讓,省會蕭條,鄉之族人變更計畫,紛赴中呂宋各埠”。咸豐年間,永春林俊造反,南安爐內潘榜等人回應起義,後被官府所剿,失敗後,許多跟隨林俊起義的鄉農不得不背井離鄉,前往南洋避難。據《筍江潘氏族譜》記載,潘氏族人出洋呂宋、實叻、馬來亞者達30餘人。據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出版的《潘家村史》載,二十世紀初以來,爐內潘氏族人陸續移居新加坡義順區的興利芭,在這裏建立潘家村,有潘姓人60多戶
400多人。他們仿效故鄉習俗,建立“橫山廟”,供奉其先祖明代工部尚書潘季馴為神祗,其廟大門聯曰:“橫濱美景秀色千秋遠,山河錦繡壯麗永留長。”表達了對故土家園無限眷戀和熱愛之情。
清代中後期南安人出國,許多人是當“契約勞工”,被當成“豬仔”從廈門口岸出洋的。西方殖民者對華工壓迫歧視,運載船隻條件很差,擁擠不堪,衛生條件低劣,途中病死華工不少,因而迫使華工起來反抗。日本學者曾撰文介紹“羅伯特號”事件。1852年,從廈門開往美國的運載華工船“羅伯特號”,在途中發生華工抗暴事件,全船
380人,多屬泉漳籍人,其中南安就有46人。南安華僑遠涉重洋,飄洋過海時有沉船喪生發生。詩山《霞宅陳氏族譜》,記載族人
400多人南渡謀生,其中就記載海難喪生多起。《南安縣誌》(民國版)“烈女傳”記載,因丈夫出洋沉船溺死而殉節的“烈女”就有18起。1939年出版《南安政書》稱:“僑民出國之事務,在抗戰前鮮有經縣政府辦理者,抗戰後因壯丁出國者
958人,婦孺及逾齡(逾45歲者)男子計30人,去年約2400餘名”。抗日戰爭時期,南洋交通斷絕,南安出洋人數也因此斷絕,直到1945年秋抗戰勝利後,大批僑親往南洋尋親就業。據1950年統計,僅1945年至1949年10月,南安人往南洋者達10余萬人,可謂近現代的一次大規模的出國潮。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僑務工作,制定華僑出入境管理規定,便利華親的往來。南安從1950年起,華僑出入境已恢復,據統計,1952-1953年出國人數為1603人,1954年至1957年為5942人。新中國剛成立,由於種種原因,出國人數較少。70年代末,隨著我國的日益強大,邦交不斷發展,出國人數驟然增加。改革開放以來,中外交往頻繁。南安人抓住機遇,大膽開拓,跨出國門開展對外經商貿易或自費留學,足跡遍及五洲四海,新一代有文化、有經濟實力的南安華僑已經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