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今古 第八章、美好未來

作者:  來源:新華網南安線上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安今古

第八章、美好未來

至二○○五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大力實施“兩區三鄉一軍一僑”發展戰略,推進產業升級、科教振興、體制創新、外向帶動、山海聯動、環境優化六大工程,全面增強我市綜合競爭力,實現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把南安建成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民生寬裕、環境優美、政治清明、法制健全、文明開放的社會主義新僑鄉和現代化工貿、生態、旅遊、港口城市。

至二○○五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奮鬥目標

“十五”期間,經濟總量保持全省、泉州市前列,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明顯進展,經濟品質和效益顯著提高;重點骨幹企業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非公有經濟更具活力,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參與國際國內及港、澳、臺地區經濟合作與競爭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開放型經濟再上新臺階:就業管道不斷拓寬,城鄉居民收入有較大幅度增加,小康生活逐步寬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得到加強;科教文衛體等社會事業領先發展,全民素質進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到二○○五年,全市基本實現寬裕型小康,為到201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總收入比二○○○年翻一番半以上,除山區鄉鎮外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至二○○五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定位

一、突出產業特色,努力在健全和完善產業體系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二、突出僑台特色,努力在參與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三、突出市場特色,努力在促進產業與市場聯動發展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四、突出文化特色,努力在推動社會事業產業化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五、突出山海特色,繼續保持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前列。

我市“十五”計畫國內生產總值

國內生產總值“十五”期間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一.五,到二○○五年國內生產總值達三百二十五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二萬元。

我市“十五”計畫財政總收入

財政總收入增幅略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到二○○五年達十三.五億元;一般預算收入達七.九億元。

我市“十五”計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基本同步,到二○○五年達四十四億元。

我市“十五”計畫利用外資

實際利用外資年均一億美元,“十五”期間累計5億美元;外貿出口總值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五左右,到二○○五年達八億美元。

我市“十五”計畫全市人口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以內,全市總人口二○○五年控制在一百五十六.五萬人以內。城鎮化率二○○五年達四成左右,市區人口二○○五年達二十萬人。

我市“十五”計畫人均純收入

農民人均純收入二○○五年達六千二百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二○○五年達一萬二千元。

加快南安發展必須著力解決五大障礙

必須著力清除思想障礙、環境障礙、體制障礙、政策障礙和結構性障礙等。

我市將如何規劃石井灣經濟區

石井灣經濟區將發揮港口、海洋、僑台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石材、陶瓷、電子機械、石油化工、倉儲運輸等行業,形成一個碼頭(石井港碼頭)、兩大外商投資區(蟠龍開發區、南聯工業城)、三條走廊(延平工貿走廊、三二四線水頭複綫工業走廊、豐霞南台農業合作示範走廊)、四個基地(以石井港口為軸心,沿內陸梯次佈局的沿港石化基地、臨港石材基地、近港陶瓷基地和電子機械基地)、六大市場(閩南建材第一市場、水頭國際家私城、官橋糧油批發交易市場、泉州花卉城、閩台農副產品交易市場、霞美機電市場)。

將如何規劃東西溪經濟區

東西溪經濟區將發揮市區政治文化中心、鐵路交通和資源等優勢,加快“一園帶兩區”和市區紡織品市場建設步伐,大力發展水暖、消防器材、紙業、包裝、家私、化工、針織、鞋業、雨傘、五金等行業,積極發展特色水果、食用菌和畜牧業。推進水果產業化,形成“兩線”工業帶、“兩溪一重山”水果基地,建設商貿、中轉市場,實現生產、貿易、流通一體化;尤其要加大市區建設力度,儘快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努力建成現代化中等城市,形成新的區域增長帶。

爭取穩定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一、穩定糧食生產,重點提高稻、薯優質率;

二、大力開發特色農業,重點發展以龍眼為主的水果業;

三、積極發展畜牧業,重點開發名優特禽畜品種;

四、發展壯大水產業,重點突破水產品加工;

五、鞏固提高林產業,重點建設林業生態體系;

六、加強南台農業交流合作,促進農業發展上臺階;

七、加快發展農業服務體系,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提高農民生活品質。

抓好工業與建材業發展

一、鞏固發展建材這一支柱產業,突出抓好石材業,規範發展陶瓷業,注重發展水暖消防、鋼材、鋁材業,進一步鞏固建材之鄉的地位;

二、改造提高電子機械、石油化工、紡服鞋帽、食品飲料、家私裝璜、紙製品六大重點行業,加強技術改造,提高產業層次;

三、引導培植電子資訊、生物技術、環保技術和新型材料等新興產業,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

四、規範建設工業園區,加快市成功科技工業園區和扶茂嶺工業區的建設,推進鄉鎮工業社區規劃建設;

五、推進企業組織創新,著重培養“小巨人”企業的先行部隊,重視培育“小巨人”企業的後備部隊,壯大企業規模;

六、強化產品品牌意識,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鼓勵企業創建名牌;

七、積極發展建築業,進一步健全建築市場運營機制,發展壯大建築企業集團,著力提高市場佔有率。

加快服務業的發展?

一、大力發展旅遊業;

二、進一步發展商貿流通業;

三、重視發展房地產業;

四、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

五、繁榮發展社區服務業。

旅遊發展目標

到二○○五年,全市爭取接待國內旅遊者一百三十八萬人次,接待境外旅遊者十二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八.八億元。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構建開放暢通的交通運輸體系,縮短流通時空;

二、建設現代化資訊通信體系,提高傳輸效能;

三、優化能源結構體系,穩定能源保障;

四、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高經濟安全性;

五、完善市政環境配套設施體系,強化城市功能;

六、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農業基礎。

“十五”期間將構建哪些交通運輸體系

“十五”期間,我市將加快南同公路建設,著力縮短與廈門特區的時空距離;加快省道三○八線市區複綫、省道三○七線梅山複綫、省道梅仙線、沿海繁榮大通道(從肖厝五萬噸碼頭開始,沿海經我市水頭、石井進入廈門同安區的道路)及省道二○六線南安段的建設進度,完善大市區網路;抓好石井港口、淗江千噸級陸島交通碼頭和南安火車站區的配套設施建設;以石井港碼頭為依託,合理利用有限的海岸線,建設海上通道。

“十五”期間實施的城鎮化建設發展戰略

總的是要按照“中心市區-中心城鎮-小城鎮-中心村”的框架,進一步完善城鎮化體系,推進我市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心市區要按照“打開城門,拓展空間,改建並舉,提高品位”的思路建設發展,提高城市的輻射能力。

未來城市規模發展目標

未來我市城市性質被定性為“著名僑鄉”、“工貿城市”,凸顯了我市城市發展的優勢和方向。城市規模按近期、中期、遠期、遠景四步發展目標。近期(至二○○五年):城市人口規模十九.五萬人,城市用地規模十七.五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八十九.五平方米。中期(至二○一○年):城市人口規模二十二.五萬人,城市用地規模十九.一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八十七平方米。遠期(至二○二○年):城市人口規模三十萬人,城市用地規模二十七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九十平方米。遠景(二○二○年以後):城市人口規模三十五萬人,城市用地規模三十一.五平方公里,人均建設用地九十平方米。

推進科技創新

一、實施農村科技示範工程;

二、實施技術創新工程;

三、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

四、實施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工程;

五、實施人才培養工程;

六、實施科技興海工程。

加快建設教育強市

一、建立和完善以市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新體制;

二、切實保證教育投入,不斷優化基礎教育辦學條件;

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基礎教育的水準和品質;

四、深化辦學體制改革,促進辦學主體多元化;

五、深化中小學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六、加強對基礎教育的領導,營造有利於基礎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

至二○○五年教育“兩基”水準程度

至二○○五年,實現高水準高品質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全市適齡兒童小學入學率達百分之九十九.八以上,初中入學率達百分之九九以上,十五周歲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全市青壯年人口中文盲率降到百分之一以下,三類殘疾適齡人口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分別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初中畢業升學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基本普及學前三年教育,適齡幼兒入園率達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至二○○五年學校達標情況

至二○○五年,南安一中和國光中學達到國家示範性高級中學的標準,全市有十五所高中達標校,三十五所省達標初中校,九所省示範初中校,十二所省級示範小學,四十所省級農村示範小學,一所省特教示範校,三所省優質幼稚園。

加強社會文化事業建設

一、大力推進文化建設;

二、著力發展體育事業;

三、全面推進衛生事業改革和發展;

四、積極探索廣播電視事業發展新路子;

五、加快社會文化產業化步伐。

至二○○五年全民健身計畫

到二○○五年,我市全民健身的目標是全市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全市人均壽命和青少年、兒童體質均達到全國中上水準;居民人均擁有○.八平方米的體育場地。

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

一、深化國企改革、提高國有資產運營品質;

二、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進行體制創新;

三、推進社會保障體制改革;

四、創新政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五、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

進一步推進鄉鎮企業發展

要從政策上扶持、經營上引導、管理上強化,分類指導,扶優促強,推進創新,使鄉鎮企業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一、創新機制,建立有利於人才價值實現的分配機制和有利於盤活人才資源的用人機制;

二、優化環境,優化創業環境、生活環境和社會環境;

三、拓寬管道,借腦引才,借梯引才,借緣引才。

推進可持續發展

一、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二、加強資源保護與開發,提高資源利用水準;

三、加強環境的統一監督管理和綜合整治。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一、引導發展區域特色經濟;

二、進一步強化山海協作;

三、加大政策傾斜力度。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