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今古 第一章、悠久歷史

作者:  來源:新華網南安線上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安今古

第一章、悠久歷史

南安歷史起始

考古發現,南安豐州、侖蒼、水頭、溪美、英都等地有十二處新石器遺跡,說明了遠在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東、西溪及支流兩岸地區勞動、生息、繁衍,也就是說南安從那時開始有了文明歷史。一九九九年八月,考古工作者又在豐州廟下發現了舊石器遺存,此發現如經權威機構確認,將把南安的歷史推到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

南安建制起始

三國孫吳永安三年(二六○年),析侯官縣置東安縣,縣治在今南安豐州,南安之建制自此而始。

南安之名起始

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五○二~五一九年),析晉安郡置南安郡,治所在今豐州鎮。轄今之廈門、莆田、泉州、漳州一帶。南安之名自此而始。

何時命名“南安縣”

隋朝開皇九年(五八九年),改豐州(南朝中升晉安郡為豐州,州治在今福州)為泉州(州治在今福州),南安郡改為南安縣,縣治在今豐州;隋朝大業二年(六○六年),泉州改為閩州;大業三年(六○七年),閩州改為建安郡(並三郡為一)。南安縣轄地為今泉州市(德化除外)、莆田市、廈門市的大部分及長泰縣。

南安地名寓意

古時福建是個後開發區,相對於戰亂頻仍的中原地區,政局穩定,偏安一隅,而泉南一帶更為安定。“南疆安定”是當時人們公認的歷史事實,因而梁天監中析晉安郡地置南安郡時,即以“南安”名之。而靠近南安郡治(今豐州鎮)的江流即以郡名名之。

先秦及秦漢時南安歷史沿革

夏商兩代地理區劃屬古揚州之域,西周時為七閩屬地;春秋末期為越國屬地;戰國中期為楚國屬地;秦朝時屬閩中郡地;西漢時屬閩越國地;東漢時屬南部都尉的侯官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南安歷史沿革

三國孫吳永安三年(二六○年),析侯官縣地置東安縣;晉武帝太康三年(二八二年)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隸屬晉安郡;南朝劉宗改晉安郡、晉安縣為晉平郡、晉平縣;蕭齊複稱晉安郡、晉安縣;南朝梁初(五○二~五一九年)析晉安郡置南安郡,下領晉安等三縣。

什麼時候在閩南設“豐州”

唐朝武德五年(六二二年),在南安縣分置豐州,州治在今南安豐州鎮,並析南安縣置莆田縣。豐州下轄莆田、南安尤溪三縣。貞觀元年(六二七年),豐州撤銷,所轄南安、莆田、龍溪三縣併入泉州(治設今福州)。

什麼時候設“武榮州”

唐朝嗣聖初年(六八四年),析泉州(州治在今福州)的南安、莆田、龍溪三縣地設武榮州,州治設在今南安豐州鎮。不久,武榮州廢,三縣複屬泉州。武則天久視元年(西元七○○年),又于南安縣置武榮州,州治遷往縣東南十五裏處(今鯉城),下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流四縣。唐景雲二年(西元七一一年),泉州改為閩州(治設今福州),武榮州改稱泉州(治設今福州)。

晉江、同安、永春、安溪、長泰等五地脫離南安而設置

唐朝開元六年(七一八年),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貞元十九年(八○三年),析南安西南四鄉置大同場。長慶二年(八二二年),析南安西北二鄉置桃林場。鹹通五年(八六四年),析南安西二鄉置小溪場。乾符三年(八七六年)析南安縣武德鄉置武德場(後改武勝場、武安場)。上述四場為立縣之雛形,仍屬南安縣管轄。後唐長興四年(九三三年),升桃林場為桃源縣(九三八年改為永春縣)。後晉天福四年(九三九年),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年),升小溪場為清溪縣(一一二一年改為安溪縣);升武安場為長泰縣。

五代時南安建制

唐末光啟二年(八八六年)八月,王潮據泉州,南安屬焉。五代後樑開平二年(九○八年),封王審知為琅琊王。翌年四月,梁封王審知為閩王,泉州為閩王國地。後晉開運二年(九四五年)九月,王繼勳以泉州降南唐,後漢乾祐二年(九四九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後周顯德二年(九五五年),清源軍因有場升縣增至轄有九縣:南安、晉江、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長泰。

宋朝時南安建制

宋乾德二年(九六四年),隸屬由清源軍改為平海軍。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年),陳洪進佔據閩南,乃複為泉州,屬威武軍。雍熙二年(九八五年),泉州改屬福建路,南安隸焉。

元明兩朝時南安建制

元朝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年),置泉州路總管府,下轄南安等七個縣。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年)改福建行省為平海行中書省。至正十八年(一三五八年)設立泉州分省,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改泉州路為泉州府,南安仍隸泉州。

清朝時南安建制

清初仍置泉州府,仍領有南安等七個縣。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永春縣升為直隸州,轄有德化、大田二縣。南安仍與晉江、惠安、同安、安溪等縣合為泉州。

宋、元、明、清時南安的行政區域設置

據縣誌記載,宋時南安分為八個鄉,下轄三十一個裏。八鄉即唐安、從政、德教、懷德、金雞、歸墓、唐興、太平。元朝改“鄉里”為“都”,全縣設四十六都;明洪武年間,城內設三坊,城外縮為四十四都(即六、七都合一,九、十二都合一);明萬曆年間又恢復四十六都。清朝沿用明制。

民國時南安建制

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廢府設道,南安屬南路道(民國三年屬廈門道)。民國十四年,廢道,南安直屬福建省。民國二十三年,福建劃分為十個行政督察區,南安屬第五區;民國三十六年屬第四區。

民國時期南安行政區劃

民國初期,沿用清朝的鄉、裏、都的區劃。民國十七年,實行區鄉(鎮)制,劃為四區四十五鄉(鎮)。民國二十三年劃為十區、三百三十六保、三千三百七十九甲。民國二十五年劃為四區五十三聯保。民國三十一年實行區鄉鎮制(設四區)。民國三十五年,實行縣轄鄉鎮制,設三十個鄉鎮(其中九個鎮)。

南安解放以來的隸屬關係

一九四九年九月起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一九五○年四月至一九六七年中,公署先後改稱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晉江區專員公署、晉江專區專員公署,南安分別隸屬之。一九六七年中至一九八五年底,南安分別隸屬于晉江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晉江專區革命委員會、晉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晉江地區行政公署。一九八六年一月以後,南安隸屬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

新中國建立以來,南安行政區劃

一九四九年九月,全縣劃分十一區,轄三十鄉鎮。一九五○年四月,撤銷金門縣工委,所屬大嶝區劃歸南安縣,增至十二區。一九五一年十月,鄉鎮細劃,增至一百九十一個鄉鎮。一九五二年八月,調整為十九區、二百○七鄉鎮。一九五五年十月,全縣重劃為十六區、二百一十三鄉、六鎮。其後尚有多次變動,如撤區並鄉;成立人民公社;恢復(後又撤銷)區公所。一九八一年劃二十二個公社、一個鎮。一九八五年轄十一鎮十一鄉。一九八八年轄十五鎮七鄉。一九九二年轄二十鎮二鄉。一九九九年,全市共劃三街道二十一鎮二鄉。

新中國成立後,南安版圖變動

一九五八年,人民公社化期間,豐州招賢點的糖房、潘山、西埔、燒厝、京墉,岐山點的新浦、延陵、阪頭、岐山、東邊、黃石頭、金浦、大錦田、華岩,浮橋街頭等地劃歸泉州市(今鯉城區及豐澤區)管轄。一九六○年,組建晉江縣國營紫帽山農場,又將官橋鎮的紫星和霞茂等大隊劃歸農場。一九七一年一月,將大、小嶝及蓮河劃歸同安縣。

南安撤縣設市後,下屬區域調整

一九九三年五月十二日,國務院批准南安撤縣設市(縣級,由省直轄,委託泉州市代管),以原南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南安市的行政區域。同年十月十六日,市政府正式掛牌辦公。一九九九年,撤銷溪美鎮,成立溪美、柳城街道;撤銷美林鎮,成立美林街道和省新鎮;豐州鎮析出霞美鎮;羅東鎮析出樂峰鎮。全市轄三個街道、二十一個鎮、二個鄉,三十三個居委會、三百八十個村委會。

南安縣治曾遷洪瀨

一九三一年,南安縣治曾遷于閩南重鎮洪瀨兩個月之久。後又遷返豐州。

南安縣治遷溪美

一九三七年初,南安縣治由豐州遷至南安中部的溪美。溪美鎮從此成為南安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

南安的原始居民

南安的原始居民即古南安人,屬古閩越人。漢武帝時,因閩越族反,朝廷派朱買臣興師滅東越、閩越,把大批閩越人遷至江淮一帶。後來躲進深山僻地的古閩越人又出來重建家園,自立治縣。晉代以後,大量中原漢人南渡,古閩越人漸漢化。

“晉人南遷”對南安歷史影響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衣冠望族紛紛南遷,沿南安江而居,與古閩越人雜居生活。南遷的晉人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明,加快了南安的歷史發展進程。

南安境內居住民族

南安境內以漢族為主,歷史上曾有佘族、回族、壯族、滿族、蒙古族、苗族、水族、布衣族等二十五個少數民族,多已漢化。目前,在南安境內人口數較多的少數民族有:佘族,碼頭坑內、豐美、錦林、鋪前、店口、竹子腳和溪盈的雷姓;省新鎮滿山紅村林口和侖蒼鎮大宇村的藍姓;石井鎮埭頭自然村的鐘姓。滿族,霞美鎮埔當梧坑的粘姓。回族,官橋鎮新街周圍、成竹村下寮的丁姓和周厝的郭姓。

南安人口數的變化

有文獻可查,南安戶口資料自宋代始,有58802戶、82257丁。當時未計女性,若以女性占總人口49.5%估計,人口為162885人。明末人口27892丁,估計總人口55231人,大量減少。清道光九年(1829年)普查,49745戶。民國37年,人口數為508841人。1949年為112541戶、526852人口。1959年,增至133854戶、673293人。1969年為154628戶、846769人。其間1958年及1960年還劃出近30個村。1979年為196653戶、1032612人,突破百萬。1989年為249504戶、1320906人。截至2001年12月,全市人口達1474928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我市旅外僑胞、港澳臺同胞

我市是福建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的華僑、港澳臺同胞達三百多萬人,超過了本土人數。

南安新石器時代遺跡

一九五○年以來,考古工作者曾在豐州的獅子山、鳳母山、前鞍山、金雞山(葵山),英都的石獅祠山上福社尾,侖蒼的芸尾山、寨仔箍、浚下沽,水頭的坑尾山和刺尾山,溪美的蜘蛛山和寨寮仔等十二處發現了南安人生活的遺址和生產工具。據測定,屬新石器時代,距今約三、四千年。

豐州新石器遺址

一九五○年、一九五六年、一九七七年先後有省地縣文物部門、廈門大學歷史系和人類學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等單位,多次來豐州考古,在四處遺址發掘出的石器有石戈、石 、敲砸器、三棱刮削器等,陶器有紡輪、罐、盆、釜、缽、鬲等,獲得豐富的歷史文物資料。

豐州雙溪井兜村前鞍山麓發現大面積的貝丘

貝丘為考古學名詞,指江海河湖附近居民遺留以貝殼為主堆積的垃圾地層,往往雜有陶器、石器等新石器時代遺物。此發現證明金溪和東西溪匯合處一帶,曾住著古人類。附近翠屏山(福清寺後)所發現距今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古文化遺物堆積層,亦證明這一點。

在豐州曾發掘出古墓葬

一九五三年,廈大考古隊在今豐州蓮花峰發掘了西晉至唐代墓葬群,其中有紀年的是隋開皇十二年古墓一座;一九五七年豐州華僑中學建校舍,在獅子山發掘到晉至唐墓幾十座,其中保存一穴完整的南朝古墓;一九八二年,豐州旭山廟下農民又挖掘到一座西晉太康五年(二八四年)墓葬。這些古墓葬的發掘,對研究南安的古代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南安出土典型的商周時期的文物

一九七四年五月,考古工作者在水頭的蔡盈村發現一座古墓,墓內有一批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共二十件。這批青銅器的發現最為重要,因其為西周時代文物,且具有福建地方特色,對研究福建古文化具有很大參考價值。

南安發現青銅時期的遺址

英都石獅祠山和大新村洞後寨,侖蒼寨仔山和古村寨、寨箍尾山,美林崎梯山,溪美困狗山,官橋和埔村鋤頭山、泗溪村龜山,以及水頭蔡盈寨等十處遺址。

南安古城和古寨

明嘉靖年間建築豐州石頭城牆,四城門名曰熙和、平城、文明、拱華,後城牆被倭寇攻破。清順治年間重修城牆,四城門改名為富春、豐樂、武榮、長壽。一九三九年,日寇飛機兩次轟炸豐州,據傳是緣於日寇不知南安縣治早於一九三七年遷至溪美,誤認為豐州還是縣治之故。

石井銃城遺址在石井鎮石井居委會東面海口,僅存殘牆一段。

水頭鎮勞光村小盈嶺有墩台遺址。

英都鎮大新村有洞後寨。

詩山鎮聯星村有玉華寨。

東田鎮鳳巢村大旗尾山有黃巢寨。

南安古港

泉州在宋元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東端,南安轄地有金雞、水頭和石井三個古港。

古南安江演變為晉江

泉州的母親河,古稱南安江。“永嘉之亂”後,晉衣冠士族大舉入閩避亂,沿南安江聚居下來,披荊斬棘,開疆拓土。後人為紀念晉人開發有功,故把南安江易名為晉江。唐玄宗開元六年(七一八年),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時,縣以江名,故名“晉江縣”。但歷史上晉江河流各段仍保持其特定名稱,如上游的蘭溪(安溪境內)、桃溪(永春境內)、東西溪(南安境內)。雙溪口以下又有金溪、黃龍溪、筍江、浯江、溜江之古稱。

清康熙年間南安沿海遷界

清順治末年,清政府為禁絕沿海人民對鄭成功的支援,開始實行“遷界”政策,下令沿海居民一律內遷三十至五十裏,嚴禁船隻出海,並毀衛城、燒房屋、沉木船,造成赤地千里。遷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當時南安經濟的發展。

南安與海外交流的最早歷史記載

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五五八年),有西天竺(印度)僧人拘那羅陀,乘海舶至九日山麓的梁安港(即金雞古港),登岸掛錫延福寺,前後居住三年,將梵文《金剛經》譯成漢文。後人于九日山上鐫刻“翻經石”為志。這是南安與海外交流的最早歷史記載。

南安與臺灣歷史聯繫

南安與臺灣有密切的親緣關係。唐宋以來,南安人陸續移居臺灣,開發臺灣,與臺灣建立了歷史聯繫。石井《雙溪李氏族譜》載溪東李在元代有先民三房下柱的遠祖移台經商。明清時期,南安人遷居臺灣達到高潮。民國時期,東渡臺灣的南安人仍絡繹不絕。

南安人遷臺灣開發

清康熙年間,美林人黃怨等人渡海到臺灣嘉義定居,稱“廬山派”。清乾隆間,美林人黃好慮攜其子黃犁、孫黃沙遷入臺北萬華開基,稱“南安美林派”。一六六一年,鄭成功部總兵李林等石井人七十二名,在鹿耳港附近住墾建村。《蓬華郭氏家譜》載五代人中有二十人去臺灣定居的名單及職務。《武榮詩山霞宅陳氏族譜》載從九世至二十世竟去臺灣定居多達一千一百四十三人,自清康熙年間到民國期間曆三百多年,代代有人遷台,無法枚舉。據《尋根攬勝話泉州》著者所見過譜統計,南安去台一千五百三十人中有陳、梁、李、張、黃、洪、郭、周、侯等四十個姓氏。南安許多鄉民移居臺灣後,大都取故鄉地名為定居地村鎮名稱。如屏東縣南州鄉南安村;高雄縣田寮鄉南安村;彰化市南安裏等冠籍地名。又如照用母地名有:石井的院裏、溪東、安園;水頭的新營;康美的玲蘇;碼頭的楓樹村;詩山下宅的深泉村;羅東埔頭鄉;豐州長壽鋪及環山胡厝;蓮塘鄉等。

鄭成功胞弟後裔來南安

一九八八年五月十一日,鄭成功在日本橫濱市的胞弟七佐衛門的第十一世孫福住邦夫到石井“延平郡王祠”祭祖,並到水頭覆船山鄭成功陵墓舉行謁陵儀式。此外,他還在鄭成功紀念館內手栽一棵榕樹,作為追根尋源紀念。

南安人僑居海外

據《南安縣誌》載,唐龍朔元年(六六一年),旅居菲律賓的南安縣人鄭國希卒,葬于菲律賓禮智省馬亞辛,為史載南安最早出洋唐人。

南安史上統計事務

南安自三國孫吳永安三年(二六○年)建縣後,開始有人口、田畝、賦稅、徭役等的基本統計,以後又逐步建立農業、手工業、商業等的統計。

南安最早的徵稅機構

唐乾元元年(七五八年),在武德場設鹽監,管理鹽稅事務,這是南安最早的徵稅機構。宋建炎四年(一一三○年),南安重要港口的石井地區,始設固定稅務機構,稱“石井鎮”,委“鎮監”一名。

南安郵驛

宋朝,南安就有郵驛,舊為“大盈驛”。宋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年)縣令宋鈞改建“康店驛”(今水頭康龍)。

近代南安郵政

清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成立大清郵政,驛政廢弛。

歷史上南安縣商會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南安布帛、糧食、木材、乾菜、屠宰、藥材等六個行業,成立縣同業公會,並在此基礎上協商代表名額,召開商人代表大會,成立南安縣商會。

南安工業製造史

南安的工業史,可追溯到唐朝。當時有制鹽、制糖、燒制陶瓷、織布以及鐵(木、竹)制傢俱等。

解放前,我縣工業狀況

制糖業主要用手工、小機械土法制糖;私營作坊的土布廠、麻紡廠,靠手工木制織布機操作;食品業都是私營加工生產,有糕餅、糖果等;釀造業有小酒廠、醬料廠。生產工藝落後,都是一些輕工行業,沒有重工業生產。據縣統計資料,有私營工業企業二十九家,產值二百二十萬元;個體手工業一千九百二十四戶,產值一百一十九萬元。

南安合作事業源溯

一九三六年十月,南安經省建設廳同意列為合作事業發展縣。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九年建立了信用社及生產合作社,四十年代又建立消費合作社。

南安始設議會

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南安縣議會成立。

民國年間,南安縣政權機構

民國初年,南安設縣公署,置縣知事一人,下設兩科(後添設教育局)。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縣公署改為縣政府,縣知事改稱縣長,除督學、技術員直屬縣長指揮監督外,再分設民政、財政、教育、建設四科。以後機構多次變動。一九四六年,分設科室十一個,即一科、二科、民政、財政、教育、建設、公糧、地政、軍事等科及會計、統計等室。

南安縣公署改縣政府後首任、末任縣長

一九二七年,南安縣公署奉令改為縣政府,由蘇濟時代理縣長。

一九四九年八月間,南安碼頭人劉筠生任南安縣長,任期僅十八天。不久南安即獲解放。

民國期間南安縣長兼任金門縣長

一九三七年七月,日寇侵佔金門。金門縣政府遷南安合署辦公,縣長由南安縣長兼任。

民國期間南安縣長(知事)

民國期間南安政局動盪,官員更迭頻繁,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年間竟有六十二任縣長(知事)先後主政,其中任期最長的近三年,任期最短的僅十八天。民國十三年,一年換七任知事。

目前我市中共黨組織設置情況

我市目前有五十二個基層黨委、黨支部一一八二個。其中,鄉鎮(街道)黨委二十六個;市直系統黨委十個(分別是黨群系統、政府綜合系統、統戰系統、文教系統、政法系統、計畫系統、財稅系統、經貿系統、農林水系統和規劃建設系統黨委);村黨委三個(梅山鎮新藍村、詩山鎮鳳坡村和石井鎮淗江村黨委)。

目前我市的機構設置

黨委工作部門:市紀委機關、市委辦、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台工辦、編辦、市直黨工委、老幹部局、文明辦、信訪局、農工辦。

黨委正科級事業單位:黨校、黨史辦、檔案局。

人大工作部門:人大辦、法制委、財經委、教科文衛委、華僑委。

政府工作部門:市府辦、發展計畫局、經濟貿易局、公安局、司法局、財政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規劃建設局、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交通局、民政局、農業與海洋局、林業局、水利局、糧食局、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教育局、科學技術局、文化體育局、衛生局、計劃生育局、審計局、統計局、國土資源局、環境保護局、外事僑務辦、民族與宗教事務局、監察局、物價局、安委辦、人防辦。

政府正科級事業單位:市志辦、廣電局、旅遊局、地震辦。

政協工作部門:政協辦、提案辦、文史辦、台港澳僑聯絡辦。

“兩院”:法院、檢察院。

群團組織:總工會、團市委、婦聯、工商聯、僑聯、計生協會、科協、文聯、殘聯、關工委、老年大學。

民主黨派:致公黨、民革、民建、農工黨。

省、泉州市直屬單位:安全局、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技術監督局、藥品管理監督局、人民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信用合作聯社、商業銀行、人壽保險公司、人民保險公司、氣象局、煙草專賣局、電信局、郵政局、移動通信公司、公路分局、公路稽征所。

南安別稱“柳城”

豐州古城,系明朝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南安知縣夏汝礪為防倭寇而築。築城之前,環城植柳為界,故別稱“柳城”。縣治遷溪美後,溪美別稱沿用“柳城”。

“溪美”地名的由來

溪美,原名“溪仔尾”,地處東田蘭溪至此流入西溪的末端。蘭溪不長,閩南方言俗稱“溪尾”,雅化為“溪美”。後來縣治從豐州遷移至此,沿用豐州別稱“柳城”。

溪美的歷史沿革

溪美開發于晉代以前,宋朝時屬歸善鄉崇善裏;元、明、清時劃歸三十一都。民國十七年在溪美設第一區,轄今溪美、柳城、美林、省新、侖蒼、英都、東田、翔雲一帶。後第一區改為縣直屬區。民國三十五年置溪美鎮。解放初在溪美設第一區,轄今溪美、柳城一帶。一九五六年屬美林區。一九五八年在城關(溪美鎮撤銷)成立衛星人民公社(年底更名為城關人民公社),轄今溪美、柳城、美林及省新、侖蒼部分地區。一九六一年改置城關區。一九六五年成立城關公社,轄今溪美、柳城一帶。一九八○年從城關公社劃分成立溪美鎮。一九八四年九月城關公社併入溪美鎮。一九九九年初撤鎮分設溪美街道。

溪美街道現有面積六十五平方公里,轄十五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八萬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溪美集鎮是如何形成的

明代時,溪美街只有幾間簡陋小商店。清康熙年間,往來客商船隻頻繁,沿困狗山(即建安山)邊漸次蓋起一些木板小店,形成了幾條木屋小街場。以木炭集散中心“炭埔街”最為出名。

溪美街道的蓮塘原稱“潮塘”

溪美地處西溪流域,屬溪穀盆地。西溪溪面寬闊,水量豐沛。因上游安溪每有暴雨,便氾濫成災,“潮塘”地名與此有關。

柳城街道的歷史沿革

柳城街道開發于晉代以前,宋朝時屬歸善鄉崇善裏;元、明、清分別屬二十二、三十、三十二都。民國十七年及後幾年間為溪美鎮一部分,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一區、直屬區。民國三十五年置榕橋鄉。解放初屬第一區。一九五六年屬美林區。一九五八年後隸屬於城關(公社、區)。一九八四年併入溪美鎮。一九九九年,撤溪美鎮分設柳城街道。

柳城街道現有面積七十一點九平方公里,轄十五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六萬二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美林”地名的來歷

美林地名來源於五代後樑開平年間,王審知入閩,南安縣在美林這個地方設養馬場。此地傍溪竹林蒼翠,遍地綠草如茵,是養馬的天然牧場,故稱“馬林”,寫在官方典籍上取諧音則雅稱為“美林”(閩南話仍念作“馬林”)。另一說,五代時,黃姓從羅東的馬林崎遷入此處墾荒,稱馬林。

美林的歷史沿革

美林開發于晉代以前,宋代分別隸屬于唐安鄉禮順裏,金雞鄉清歌裏、仁德里。元、明、清改隸於廿二、廿三、廿四、廿五都。民國初年改都為鄉。民國十七年置美林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屬第一區、直屬區。民國三十五年置崇仁鄉。解放初在美林設第三區,轄今美林及侖蒼部分地區。一九五六年設美林區,轄今美林、省新、溪美、柳城及侖蒼一帶。一九五八年後屬城關(公社、區)。一九六五年自置美林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八年鄉改鎮。一九九九年撤鎮分設美林街道。

美林街道現有面積六十一點六平方公里,轄二十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七萬一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省新鎮的歷史沿革

宋代隸屬于金雞鄉清歌裏、仁德里。元、明、清改隸於廿三、廿四、廿五都。民國十七年為美林鄉一部分,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一區、直屬區。民國三十五年屬崇仁鄉。解放初屬第三區。一九五六年屬美林區。一九五八年設立南廳鄉。一九五八年屬美林人民公社。以後直至建置沿革與美林同。一九九九年從美林鎮分設省新鎮。
省新鎮現有面積六十一平方公里,轄十一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四萬五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東田”地名的由來

東田地名,來源於唐禧宗年間。黃巢起義軍入閩,從同安登芹山,駐鳳巢,遷萬夫寨。黃巢佇立峰巔,察看地形,見東方莒溪西畔,田園阡陌縱橫,西南層巒疊嶂,峰如劍戟,一時感慨,對部下說:“東方肥美良田,西方利刃高峰,此乃兵家必爭之地也”。後人為懷念之,遂將該地命名為“東田”。另一說,以境內芹山之東良田取

東田鎮的歷史沿革

晉代,這裏便有中原人從晉江下游沿蘭溪兩岸入遷,墾荒定居。宋置歸善鄉經善裏和金雞鄉崇順裏。元、明、清分屬二十八都和二十九都。民國十七年置東田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一區、直屬區。解放初在東田設立第二區,轄今東田、英都、翔雲一帶。一九五六年、一九五八年分屬英都區、英都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由英都人民公社分出成立東田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改為東田區。一九六五年改為東田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九二年初鄉改鎮。

東田鎮現有面積一百七十六平方公里,為我市面積最大的鎮(鄉、街道)。轄十五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四萬八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侖蒼”地名的由來

侖蒼地名,來源於侖尾的“侖山學校”與古村的“蒼山學校”。一九二八年建校,後合併,取首字定名“侖蒼學校”,侖蒼地名開始出現。另一說,舊稱古蒼圩,後以侖尾、古蒼兩個片村合併稱之。

侖蒼鎮的歷史沿革

侖蒼晉代就已經開發。宋分別隸屬金雞鄉仁德里、崇順裏及歸善鄉經善裏。元、明、清隸屬二十四至二十七都。民國十七年置大宇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一區、直屬區。解放初屬第三區。一九五六年、一九五八年和一九六一年分屬美林區、城關人民公社和城關區。一九六五年自置侖蒼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五年鄉改為鎮。

侖蒼鎮現有面積四十四點六平方公里,轄十一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四萬六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英都”地名的來歷

“英都”地名,源始于隋。隋末江西九江人陳承功任南安縣令,後隱居英都翁山(又稱鷹山,後取諧音統稱為英山),以山取名,稱當地鄉閭為“英鄉”,溪為“英溪”。唐宋以後,鄉人又將屬翁山(英山)以內的鄉里改稱為“英內”。元代“英內”編為二十七都,遂又稱“英都”。

英都鎮的歷史沿革

英都開發很早,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大新村恒區尾的石獅祠山上,挖掘出新石器時代遺址。宋置歸善鄉經善裏,元、明、清改置二十七都。民國十七年置英都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一區、直屬區。解放初屬第二區。一九五六年設英都區。一九五八年在英都設立紅旗人民公社(年底更名為英都人民公社),轄今英都、東田、翔雲一帶。一九五九年析出東田。一九六一年改為英都區。一九六五年改為英都公社。一九七○年析出翔雲。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五年鄉改鎮。

英都鎮現有面積八十一點二平方公里,轄十五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五萬七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翔雲”地名的來歷

“翔雲”二字,來源於境內的“象運山”。相傳古時該山形似巨象,呈粉紅色,四周雲霧飄繞,遠遠望之,如紅色大象在雲中運行,故鄉民稱為“象運山”。隨著風雨長年侵蝕,地貌變遷,象運山漸漸改變原來的形貌與風采,但“象運”之名仍保留下來。宋代鄉人以其地勢如飛天鵬鳥,便把象運山雅化為“翔雲山”。

翔雲鎮的歷史沿革

翔雲開發甚早,晉代以後不斷有人從英都遷此。宋代置歸善鄉經善裏,管轄至東田、西坑。元、明、清隸屬於廿八都。民國十七年置翔雲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一區、直屬區。解放初屬第二區。一九五六年起隸屬英都(區、公社)。一九七○年底由英都公社析出成立翔雲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九二年初鄉改鎮。

翔雲鎮現有面積六十九平方公里,轄十二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二萬六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金淘”地名的來歷

“金淘”來源於境內的“金剛山”(現稱朝天山)與“淘溪”,各取首字合併而成。

金淘鎮的歷史沿革

金淘唐時屬山頭社(今詩山)所轄。宋時屬懷德鄉清風裏、崇安裏、由風裏。元、明、清分別改隸於十三、十四、十五都。民國十七年置深土安、千金廟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二區、一區。民國三十五年置金淘鄉。解放初,在金淘設第四區,轄今金淘、眉山。一九五六年、一九五八年分屬詩山區、詩山公社。一九五九年由詩山人民公社分出成立金淘人民公社,轄金淘、眉山。一九六一年改為金淘區。一九六五年改為金淘公社。一九七一年劃出眉山。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八年鄉改鎮。

金淘鎮現有面積一百一十平方公里,轄二十三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七萬九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眉山”地名的來源

“眉山”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取自村名大眉、小眉的“眉”字和山腰、山后的“山”字合成“眉山”。另有一說是取自大眉山(又名大帽山)的山名。

眉山鄉的歷史沿革

眉山開發于隋代,古代曾在高田山一帶狩獵、墾荒、種茶。宋時分別屬懷德鄉清風裏和金雞鄉仁德里。元、明、清改屬十三、廿四、廿五都。民國十七年置眉山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二區、第一區。解放初屬第四區。一九五六年、一九五八年分屬詩山區、詩山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五年分屬金淘區、金淘公社。一九七一年由金淘公社析出成立眉山公社。一九八四年改稱眉山鄉。

眉山鄉現有面積五十三點八平方公里,轄十三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二萬四十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詩山”地名的來歷

詩山原名山頭城,以原址為一小山頭而得名。“詩山”來源於高蓋山,此山因歐陽詹中甲第進士而名士紛至,詩跡遍山。宋朱熹與陳知柔登山感歎曰:“此詩山也”。後人遂將山頭城改稱詩山。溪稱詩溪,村稱詩阪。

詩山的歷史地位

詩山地處泉、永、德交通要道,歷史悠久。唐朝王審知開闢閩疆屯兵於此。明洪武年間擬在此建南安縣治,曾建東嶽廟。因建縣治未果,東嶽廟後設為詩山書院。

詩山鎮的歷史沿革

詩山在唐時為山頭社,宋屬懷德鄉清風裏、太平裏。元、明、清分屬十一、十二、十三都。民國十七年置山頭鄉,屬第二區。民國三十一年,第二區改為第一區,駐詩山。民國三十五年設山頭鎮。解放初,在詩山設第五區,轄詩山、蓬華。一九五六年設詩山區,轄今詩山、碼頭、眉山、蓬華一帶。一九五八年在詩山設五星人民公社(年底更名詩山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析出金淘、碼頭。一九六一年詩山公社改為詩山區,轄詩山、蓬華、碼頭。一九六五年成立詩山公社,轄今詩山、蓬華。一九七五年析出蓬華。一九八四年十月公社改鄉,同月鄉改鎮。

詩山鎮現有面積九十六點二平方公里,轄十九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八萬五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蓬華”地名的來歷

蓬華古名“暗塊”。“蓬華”之名來源於地處本鄉中心,且人口最多的蓬島、華美兩村名的首字。

蓬華鎮的歷史沿革

唐為暗塊鄉,宋置蓬島鄉。元、明、清所屬十三村為十二都的一部分。民國十七年置蓬華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二區、第一區。解放後一直屬詩山。一九七五年由詩山公社析出成立蓬華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九二年初鄉改鎮。

蓬華鎮現有面積四十三平方公里,為我市面積最小的鎮(鄉、街道)。轄九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二萬三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碼頭”地名的來歷

“碼頭”地名,來源於宋時“鼇頭”(河運裝卸的碼頭)。這裏為晉江流域貨物集散地之一。由泉州沿晉江上運貨物,經東溪上溯直至“鼇頭”停泊起卸;內地山貨即由此下船裝運至泉州等地。後以“碼頭”取代“鼇頭”。

碼頭鎮的歷史沿革

晉代中葉,中原人陸續南遷,沿晉江上溯碼頭溪兩岸墾荒定居。唐屬山頭社管轄。宋分別隸於德教鄉崇和裏、懷德鄉太平裏和清風裏。元、明、清分屬第十、十一、十二都管轄。民國十七年在碼頭設第二區,轄今碼頭、詩山、金淘、眉山、蓬華一帶。民國三十一年,屬第一區。民國三十五年設碼頭鎮、高蓋鄉。解放初,設第六區。一九五六年、一九五八年分屬詩山區、詩山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由詩山人民公社析出成立碼頭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屬詩山區。一九六五年成立碼頭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五年鄉改鎮。

碼頭鎮現有面積一百零八平方公里,轄二十五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六萬七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九都”地名的來歷

“九都”地名來源於元朝年間,南安由八鄉三十二裏改為四十六個都。當時置為第九都,以都得名,沿用元代都裏編次至今。

九都鎮的歷史沿革

晉人南遷後,先聚居晉江兩岸,又逐漸沿江上溯內地定居直至此地。宋置德教鄉崇和裏。元、明、清置九都、十都。民國十七年置九都鎮,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三區、第二區。解放初屬第七區。一九五六年屬梅山區。一九五八年屬火箭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由梅山人民公社析出成立九都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改為九都區。一九六五年再改為九都公社。一九七○年析出向陽。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九二年初鄉改鎮。

九都鎮現有面積二百零二平方公里,轄十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一萬五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向陽”地名的來歷

“向陽”地名來自境內的五臺山。該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座山峰,海拔上千米。站在中峰巔,山高向陽,可觀東海日出,故俗稱“觀日台”,又名“向陽山”。

向陽鄉的歷史沿革

這裏隋代便有人居住,宋屬德教鄉趨庭裏,元、明、清改稱八都。民國十七年置八都鄉(後屬樂峰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三區、第二區。解放初屬第七區。一九五六年屬梅山區。一九五八年屬火箭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起屬九都(公社、區)。一九七○年由九都公社析出成立向陽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

向陽鄉現有面積五十九零五四平方公里,轄七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一萬三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該鄉為我市人口最少的鄉(鎮、街道)。

“羅東”地名的來歷

“羅東”因地處羅溪東部而得名。該溪古時兩岸盛開蘆花,得稱“蘆溪”。“羅”與“蘆”方言諧音,後遂變“蘆溪”為“羅溪”。

羅東鎮的歷史沿革

羅東開發于晉代。唐時以蘆溪、埔頭心、爐內為三個鄉社。宋時分屬德教鄉嘉禾裏、趨庭裏、崇仁裏和懷德鄉豐年裏。元、明、清改置十七都,部分屬七都、八都、十八都。民國十七年置羅溪等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三區、第二區。解放初在羅東設第七區,轄今羅東、樂峰、梅山、九都、向陽一帶。一九五六年屬梅山區。此後,一直隸屬梅山(區、公社)。一九六五年自置羅東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八年鄉改鎮。一九九九年析出樂峰鎮。

羅東鎮現有面積六十點六平方公里,轄十二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五萬五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樂山”與樂峰鎮

據傳唐末贛中名士李元溥,看破紅塵,隱居此山。他一面為民治病,一面傳播中原文化。有人請教其隱居緣故,李答:“仁者樂山”。這就是樂山名稱的由來。一九九九年,從羅東鎮析出部分行政村建鎮,因此山而取名樂峰鎮。

樂峰鎮的歷史沿革

樂峰鎮開發于晉代。唐時“爐內”名。元、明、清稱七都、八都。民國十七年置爐內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三區、二區。民國三十五年置樂峰鄉。一九六一年改屬梅山區管轄的樂峰公社。一九六五年併入羅東公社。一九九九年由羅東鎮劃出設立樂峰鎮。

樂峰鎮現有面積六十四點四平方公里,轄八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三萬六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梅山”地名的來歷

“梅山”地名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源于芸溪南畔與康美交界的楊梅山,故以山得名;一說站在楊梅山上向西北俯瞰,見其形似五瓣梅花,芙蓉村中一小山,宛如梅蕊。古時因境內一溪的兩岸盛開豔麗的芙蓉花,故該溪稱芙蓉溪,梅山亦稱芙蓉(方言諧音“浮牆”)。

梅山鎮的歷史沿革

梅山開發于晉代,興盛于唐代。唐宋以來,芸溪之畔的芸尾街,乃泉州至永春等地航運貨物集散地,是古代梅山經濟貿易中心。這裏宋為懷德鄉民壽裏。元、明、清為十六都。民國十七年置梅山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三區、第二區。解放初屬第七區。一九五六年在梅山設梅山區,轄今梅山、羅東、樂峰、九都、向陽一帶。一九五八年在梅山設火箭人民公社(年底更名為梅山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析出九都公社。一九六一年置梅山區,轄今梅山、羅東、樂峰一帶。一九六五年析出羅東公社,成立梅山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五年鄉改鎮。

梅山鎮現有面積五十九平方公里,轄十九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六萬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洪瀨”地名的來歷

“洪瀨”地名,來源於洪瀨溪。晉江的上游東溪流至湖尾時,因地勢下斜,溪中多卵礫石,瀨水湍急洪大,故稱“洪瀨溪”。洪瀨因溪而得名。

洪瀨鎮的歷史沿革

梁武帝置南安郡,豐州成為南安郡治後,毗鄰的洪瀨逐漸形成集鎮。隋唐五代後,開始繁榮。宋為懷德鄉豐年裏及從政鄉崇化裏、靈感裏、遵教裏,還有德教鄉趨庭裏、崇和裏、嘉禾裏。元、明、清分屬四、五、六、十八、十九都。民國十七年在洪瀨設第三區,轄今洪瀨、豐州、霞美、梅山、康美、洪梅、羅東、東峰、九都、向陽等一帶。民國三十一年,第三區改為第二區。民國三十五年置洪瀨鎮。解放初,在洪瀨鎮設第八區,轄今洪瀨、康美一帶及梅山部分。一九五六年設洪瀨區。一九五八年在洪瀨設紅色人民公社(年底更名為洪瀨人民公社)。一九五九年析出康美。一九六一年置洪瀨區,轄今洪瀨、洪梅、康美一帶。一九六五年析出康美,設洪瀨公社。一九六五年五月社教後,劃出洪瀨鎮為縣直屬鎮。一九六八年洪瀨鎮併入洪瀨公社。一九七九年析出洪梅。一九八四年十月公社改鄉,同月鄉改鎮。

洪瀨鎮現有面積八十七平方公里,轄二十二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八萬二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洪梅”地名的來歷

“洪梅”之名源于梅溪。五都人陳瑞山官至明朝雲南道監察禦史。陳瑞山曾以溪為題,於其府第撰寫對聯:“可有諫章存柏省,猶留聲望在梅溪。”自此,梅溪名為之遠揚。解放後這裏一直屬洪瀨管轄,故稱“洪梅”。

洪梅鎮的歷史沿革

洪梅開發於南北朝。宋隸從政鄉靈感裏和德教鄉嘉禾裏。元、明、清改置五、六都。民國年間屬洪瀨鎮。解放後一直隸于洪瀨。一九七九年十月一日自置為洪梅人民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九二年初鄉改鎮。

洪梅鎮現有面積四十九平方公里,轄十一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近五萬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康美”地名的來歷

“康美”地名來源於古地名“坑尾橋”。後人將“坑尾”諧音雅化為“康美”,取“康安富美”之意。

康美鎮的歷史沿革

康美宋屬德教鄉依仁裏。元、明、清改為二十都。民國十七年置玲蘇鄉,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三區、第二區。解放後一直隸屬洪瀨。一九五九年由洪瀨人民公社析出成立康美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又併入洪瀨區。一九六五年自置康美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八年鄉改鎮。

康美鎮現有面積六十六點七平方公里,轄十二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五萬二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豐州”地名的來歷,古豐州所指範圍不同

“豐州者,豐美、豐饒之州也。”作為地名,首見於閩的是,南朝陳光大元年(五六八年)升晉安郡為豐州,治所設在福州(即今福州地區)。彼時的豐州,實際上相當於省級編制。唐武德五年(六二二年),在舊南安郡地置豐州,下轄莆田、南安及尤溪三縣。此時的豐州,屬於州級(相當於郡級)編制。自此,豐州地名沿用至今。

豐州鎮的歷史沿革

豐州開發於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現豐州鎮所轄的十二個行政村(居)在宋時除分屬舊城廂內外七鋪(城內四鋪為:富春、豐樂、武榮、長壽;城外三鋪為:桃源、前淵、社壇。另外,潘山鋪軍早已劃歸鯉城區,現為豐澤區北峰鎮轄。)之外,其他分屬於宋時唐安鄉下轄的修文裏、昭文裏、禮順裏的一部分。在元朝時,除舊城廂內外七鋪外,其他分屬於當時的一、三、廿一都。民國十七年置豐州鎮,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三區、第二區。解放初在豐州設第九區,轄今豐州、霞美一帶。一九五六年置豐州區。一九五八年成立燈塔人民公社(年底更名為豐州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改豐州區。一九六五年成立豐州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五年鄉改鎮。一九九九年析出霞美鎮。

豐州鎮現有面積五十六平方公里,轄十二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近四萬五千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霞美鎮的歷史沿革

霞美開發於三、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現該鎮各行政村在兩宋時分屬南安縣轄下唐安鄉的修文裏、禮順裏、田和裏的一部分,以及唐興鄉下轄興集裏的一小部分;至元朝時,分別屬於當時的一都、廿一都、廿二都的一部分,以及卅二都的一小部分。明清沿襲元制,沒有變動。民國以來沿革基本上與豐州同。一九九九年從豐州鎮析出設立霞美鎮。

霞美鎮現有面積五十六平方公里,轄十六個行政村,二○○一年底總人口六萬二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官橋”地名的來歷

“官橋”原稱“翁厝橋”。晚唐翁承贊為閩王右諫議大夫,于此傍溪築宅建橋,稱“翁厝橋”。因翁系官宦出身,故習呼“官橋”,地名因此而得。

官橋鎮的歷史沿革

官橋開發於南北朝。宋代,此地屬唐興鄉興集裏及太平鄉欽風裏、清化裏、曾於裏。元、明、清改隸卅三至卅七都。民國十七年置官橋鎮,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四區、第三區。解放初在官橋設第十區,轄今官橋、水頭大盈一帶。一九五六年置官橋區(轄至今水頭大部分地區)。一九五八年成立紅專人民公社(年底更名為官橋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改為官橋區。一九六五年成立官橋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一九八五年鄉改鎮。

官橋鎮現有面積一百二十平方公里,轄二十九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近十萬二千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官橋圩”

官橋鎮原名官橋圩,始建於清康熙年間,是官橋與晉江內坑、磁灶的主要貿易市場。一九三一年擴建一條新街,解放後沿福廈公路又新建一條街道,形成十字交叉街。官橋牛圩是全省第二大圩,馳名省內外。官橋鎮也是聞名的糧食批發市場。

“水頭”地名的來歷

“水頭”來源於自然水位。因文鬥、樸山等處溪流與石井的五馬江漲潮交錯,此處成為潮水頂托之頭,故稱“水頭”。

水頭鎮的歷史沿革

南北朝時,這裏開始有人聚居繁衍。宋時分屬太平鄉常樂裏、常安裏、崇教裏。元、明、清改隸於卅七至四十一都。民國十七年在水頭設第四區(後第四區改為第三區),轄今水頭、官橋、石井一帶。民國三十五年置水頭鎮、大盈鄉。解放初在水頭設第十一區,轄今水頭(不包括大盈)、石井。一九五六年大部分地區屬官橋區,余屬石井區。一九六五年,原併入官橋、石井管轄的地區析出成立水頭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建鄉。一九八五年鄉改鎮。

水頭鎮現有面積一百一十七平方公里,轄二十六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十萬六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該鎮為我市人口最多的鎮(鄉、街道)。

“石井”地名的來歷

“石井”地名,來自境內白鶴山下的一口天然石井,該井水甘美,名聞遐邇。明初江夏侯周德興巡防海疆時,曾題“石井”二字,鐫刻井旁。

石井鎮的歷史沿革

隋代就有人在石井打漁為生,聚居成村。宋代設石井津,包括安海、東石;置巡檢司,屬太平鄉崇教裏及福興裏。元、明、清分屬四十一都至四十四都。明初建靖海寨,抵禦倭寇。明末清初,曾歸廈門(思明)管轄。清順治十八年,歸南安縣。民國十七年置石井鎮,至民國三十五年期間先後屬第四區、第三區。民國三十五年置延平鄉。解放初屬第十一區。一九五六年置石井區(轄至今水頭部分地區)。一九五八年成立成功人民公社(年底更名為石井人民公社)。一九六一年改石井區。一九六五年成立石井公社。一九八四年公社改鄉,同月鄉改鎮。

石井鎮現有面積八十三平方公里,轄二十六個行政村(居),二○○一年底總人口七萬二千多人(市統計月報資料)。

雪峰開發區的歷史沿革

一九六○年四月,晉江地區僑辦在歸僑李春禧創辦的雪峰茶場的舊址及附近五個山頭範圍,建立雪峰華僑農場,隸屬省僑委,共安置歸僑六百五十三人。一九六二年洪瀨鎮林場併入雪峰華僑農場。一九七○年二月下放南安管轄。一九七八年五月收歸省僑辦主管。一九七八年九月,安置越南難民三百三十八人。一九九七年四月,農場移交地方管理。同年七月,設立南安市雪峰華僑經濟開發區。

雪峰開發區現有面積一平方公里,二○○一年底總人口七百六十人。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