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與臺灣
南安與臺灣一水之隔。元代,就有南安人遷往臺灣;明末清初又隨鄭芝龍、鄭成功大批移居臺灣;民國時期,東渡臺灣的南安人仍絡繹不絕。據一九二六年的調查,全臺灣的漢族居民達三百七十五.一萬人,屬泉州府籍的占44.8%。目前臺灣的二千萬漢族人口中,講閩南話的占八成,在台的南安籍的後裔有近百萬人,南安是臺灣漢族同胞的祖籍之一。尤其是鄭芝龍組織移民對臺灣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和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以後,南台關係更加密切。兩地人民血脈相連,語言相通,習俗相似,文教科技交流及通商貿易等交往頻繁,共同為臺灣寶島的開發和繁榮作出了貢獻。
南安人遷台
據《南安豐州陳氏族譜》等文獻記載,元代時期,南安豐州有陳氏遷台。明清時期,南安人徙居臺灣達到高潮。明天啟間(一六二一~一六二七),以顏思齊、鄭芝龍為首的海上貿易集團佔據臺灣北港時,適值福建沿海患旱,泉、漳一帶貧民競相奔往,人數不下三千人,鄭芝龍的胞弟芝虎、芝豹和從兄芝莞等也在這時渡台從事開發。荷蘭殖民者侵佔臺灣期間,曾誘募大批泉、漳人入台墾殖。崇禎元年(一六二八)鄭芝龍歸順明政府,又值福建饑荒,鄭氏在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支持下,即招集沿海災區饑民數萬人,每人給銀三兩,三人給牛一頭,用船舶載至臺灣進行墾荒。這是第一次有組織的向臺灣移民。據統計,至明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泉、漳移民驟增至十多萬人,主要是沿海一帶饑民。南安是鄭芝龍的故鄉,隨同鄭芝龍遷台的,除了鄭芝龍的親屬、宗親外,還有同村、同鄉、同縣人,大部分集中在台南一帶。
南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一六六一)四月,鄭成功東征複台時,首批入台人數達二萬五人,其中一大批將士是從南安各地招募的。據石井溪東村《李氏族譜》記載,僅溪東村就有一百多人跟隨鄭成功部將護駕左都督李啟軒一起從軍東渡臺灣,其中有被稱為“十八猛士”的李仕華、李學志、李富、李慎德等。
清順治末年,清政府為禁絕沿海人民對鄭成功的支援,開始實行“遷界”政策,下令沿海十五公里居民一律遷居內地,嚴禁船隻出海。於是,無家可歸的廣大沿海居民,一部分遷徙內地,一部分出洋到東南亞國家謀生,一部分渡過海峽,參加到鄭氏政權開發臺灣的行列中。康熙三年(一六六四),鄭經自廈門撤至臺灣,官兵一行四千人,加上眷屬計七千多人。據史學家估計,在鄭氏政權存在的二十三年間,大陸到臺灣的移民達二十萬人之多。南安的很多村民,如石井的雙溪、院裏、和美等,梅山的官園,詩山的霞宅,蓬華的蓬島等村民遷徙臺灣一年比一年多。一九八二年以來,許多臺灣同胞到本縣探親時,皆稱他們的祖先是當年跟隨鄭成功一起東渡臺灣的。
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鄭氏政權結束以後,政治上統一的局面,給海峽兩岸的各種聯繫和臺灣的進一步開發,帶來了新的積極因素,大陸人民仍是相繼不斷地湧向臺灣。特別是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清政府開放臺灣鹿港與泉州蚶江港對渡後,大陸移民達到最高峰。據《臺灣王氏宗親會》、《臺灣區姓氏堂號考》以及收集到的譜牒記載,這時期南安人遷台的移民有王氏十二人,李氏二十五人,石井村民楊氏十一人,華美鄉洪氏十七人,爐峰鄉潘氏三十五人,英都鄉翁氏二十人,翔雲鄉梁氏五十八人,其次還有詩山霞宅陳氏,美林李西楊氏,碼頭楓樹林氏,梅山官園陳氏,豐州陳氏、黃氏,榕橋李氏,羅東維新侯氏、陳氏,九都陳氏,侖蒼吳氏、鄭氏,省新賴氏,水頭埕邊吳氏等計二百五十三人。
清道光以後,南安人移居臺灣漸少,而原移民生傳子女,則迅速增加。據有關資料及族譜記載,南安人在道光年間遷台的有:翔雲鄉梁氏五人,石井東安楊氏九人。民國時期,詩山霞宅陳氏在臺灣繁衍的後裔達二千人;美林李西村楊氏在臺灣彰化溪湖繁衍的後裔達數萬人;梅山官園陳氏在臺灣桃源縣蘆竹鄉山鼻村一帶居住長達二百五十多年。據近年來臺灣陳氏“德馨堂”組團回官園謁祖的同胞介紹:僅官園陳氏第四房柱就繁衍四千多人,其他房柱移居臺灣者,繁衍人數也不少;蓬島村郭氏在臺灣的後裔計六百人;金淘鎮後坑埔謝氏在台南的後裔一百四十二人;詩山鎮鳳坡村梁氏在臺灣各地居住二百六十多年,梁氏後裔近萬人。又有不少移民同臺灣當地人通婚,建立家庭。據譜牒記載,詩山霞宅陳氏遷台,與當地通婚者達八十三對。
在日本帝國主義侵佔臺灣期間,南安人移居臺灣雖受到一定的阻撓,但始終沒有中斷過。一九四五年臺灣重歸祖國以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幾年間,南安人又相繼東渡臺灣,形成了近代的又一次移民高潮,這期間的移民包括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種人員。據一九六六年的調查統計,這期間到臺灣的南安人計二千一百零七人,其中城關一百七十八人、美林一百二十四人、東田二十一人、英都八十六人、侖蒼二十四人、金淘一百五十二人、詩山三百四十五人、碼頭二百二十人、九都一百零七人、羅東一百八十八人、梅山七十二人、洪瀨一百四十四人、康美二十三人、豐州八十二人、官橋二十三人、水頭五十六人、石井一百二十八人、大嶝一百三十四人。
分布
南安人移居臺灣,大部分集中在臺灣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後來逐漸發展到臺灣中部山區和臺灣東部一帶。據臺灣省各姓歷史淵源發展研究學會一九八七年編的《臺灣區族譜目錄》一書記載,南安人移居臺灣的主要分佈是:
陳氏散居地:台南市、台中、彰化台中、彰化鹿港、彰化和美、彰化埔鹽、
彰化台中清水、彰化溪湖、臺北市三峽樹林八裏桃園、
桃園龜山、桃園中壢、桃園雲林、樹林新店、樹林泰山、
樹林阪橋、台中後裏、臺北淡水、南投竹山。
黃氏散居地:臺北、臺北蘆川、臺北汐止、台東、屏東、彰化、嘉義竹崎、新竹竹東、
雲林虎尾。
傅氏散居地:雲林元長、台東、臺北新店。
曾氏散居地:臺北三峽鎮、彰化花壇。
楊氏散居地:彰化溪湖、台中梧棲、高雄、梓官、台中清水、新竹香山。
褚氏散居地:彰化芬園、臺北三峽。
葉氏散居地:屏東埔鹽。
蔡氏散居地:桃園、彰化田尾。
劉氏散居地:臺北市。
鄭氏散居地:彰化、南投、臺北、南港、淡水、基隆、臺北汐止、臺北新店、
台中清水、澎湖白沙、屏東東港、新竹。
潘氏散居地:臺北、桃園蘆竹。
藍氏散居地:桃園龜山、臺北。
謝氏散居地:臺北、高雄彌陀。
梅山琉瑭戴氏散居地:臺北、新竹。
詩山戴氏散居地:臺北、彰化鹿港、嘉義太保。
蘇氏散居地:台南、臺北、新竹。
李氏散居地:桃園蘆竹、桃園龜山、臺北永和、新竹、臺北汐止、彰化、
台中清水、高雄大社、雲林鬥六、雲林元長。
石井雙溪李氏散居地:南路(七老爺莊、海線頂)、北路(赤山五甲),
鳳山縣中莊、竹仔腳、澎湖。
阮氏散居地:彰化和美。
林氏散居地:台南新化、屏東東港、高雄、臺北新竹、屏東潮州、屏東車城。
侯氏散居地:台中沙鹿、嘉義六腳、台南東石、柳營。
梁氏散居地:彰化鹿港、南投草屯、彰化芬園、彰化秀水、高雄。
張氏散居地:台中神罔、台中後裏、新竹、臺北板橋、屏東埔鹽、屏東萬丹。
王氏散居地:桃園龜山、台中、大安、臺北花蓮苗粟、台中神罔、彰化和美、
高雄、岡山、桃園大溪、臺北三峽樹林、雲林、南投、埔裏。
徐氏散居地:臺北市新莊、臺北淡水、高雄、岡山,臺北板橋。
周氏散居地:臺北三峽、桃園中壢。
卓氏散居地:臺北鶯歌、彰化員林、臺北桃園。
郭氏散居地:雲林土庫、屏東。
蓬島郭氏散居地:彰化、淡水、鹿港、苗粟苑裏莊。
許氏散居地:臺北關山。
吳氏散居地:花蓮、高雄、田寮、屏東、新竹普山、台中清水、台南、臺北三峽。
尤氏散居地:臺北三峽樹林、桃園、大溪北港、大溪基隆。
白氏散居地:臺北市、宜藍礁溪。
從以上資料看出,南安籍移民大多數分佈在清代臺灣的商業中心:府城(今台南市)、鹿港、淡水、滬尾、新竹、彰化、嘉義、鳳山等。
南安人移居臺灣以後,從來沒有中斷過與祖籍地的各種聯繫,南安移民在臺灣各地最初形成的村落,基本上是以血緣關係聚族而居或以地緣關係同籍人住在一地。他們為了不忘祖籍,往往以其姓氏或祖籍鄉村的地名來命名所居住的村落,形成眾多的貫姓貫籍的地名。臺北的“黃厝村”是明清時期豐州北門街長壽埔的“燕山黃”族人遷居臺北時開發而命名的;臺灣四大深水港之一的“蘇沃港”,是康美鄉玲蘇村人蘇土尾,在康熙年間率族人開發了蘇沃村,以後發展為港口,並以村名為港名;碼頭楓樹人林氏在雍正年間遷移臺灣蓮花縣定居後,開發“楓樹村”;豐州人吳全率領鄉親遷移臺灣蓮花縣定居後,建立“吳全城”;梅山鄉人到臺灣嘉義縣定居後,開發“梅山村”;溪美大埔人遷台開發“大埔村”,石井的雙溪、院裏、和美等村人遷台開發“雙溪鄉”、“雙溪村”、“雙溪裏”、“院裏村”、“和美村”、“太平村”、“福興村”;侯成、劉傳等人遷台開發“下雙溪莊”;侯堪民等人遷台開發“大塗師莊”;黃雄、陳巨郎等遷台開發“蒜頭莊”;陳意境、陳意能遷台開發“灣內莊”;侯定、侯佐遷台開發“溪墘厝社”;蘇澤恩、姚承遷台開發“蘇厝村”;張春遷台招集佃農開發新竹縣“大眉村”。以“南安”命名的地名有:高雄田寮鄉和屏東南州鄉的“南安村”,彰化市和宜蘭蘇沃鎮的“南安裏”。此外,還有一些經過鄭氏官兵屯墾,發展成為村莊後以軍隊的番號為地名的,如台南的舊營、五軍營、左鎮,高雄的參軍莊、前鋒莊、後協莊、援剿中莊等;以鄭成功和鄭氏部將為地名的有延平路、延平區、成功裏、國姓巷、成功大學;台南的林鳳營、林圯埔等。
移民開發臺灣的南安人除沿用貫姓、貫籍地名外,還以貫籍地名命名宗族派系。據資料記載:羅東埔頭鄉黃怨遷台定居嘉義縣,被稱為“蘆山派”;美林鄉黃氏遷台定居臺北市萬華,成為萬華“美林派”;蓬華鄉黃棠華遷台定居臺北市後,自立為“棠華公派”;豐州環山胡厝胡榮觀遷台定居三重市,稱“榮觀公派”;象運梁氏遷台定居後,自立為“象運派”。進一步說明臺灣與南安祖地的淵源關係。
臺灣同胞移居南安
臺灣省籍同胞移居南安人數不多。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九年間到南安定居者四人,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九年間到南安定居者十七人,總計二十一人。這些臺胞來自臺北市七人,台南市三人,基隆市二人,基隆縣一人,高雄市二人,嘉義縣一人,新竹縣一人,台中市一人,宜藍縣一人,籍貫不清楚的二人。他們當中隨國民黨三二五師投誠起義一人,行醫三人,演戲一人,隨父母定居三人,隨丈夫定居十一人,讀書後移居南安一人,自幼從臺灣賣到南安一人;居住在豐州鎮四人,碼頭鎮三人,詩山鎮二人,官橋鎮二人,水頭鎮二人,石井鎮一人,溪美鎮三人,梅山鎮一人,洪瀨鎮二人,英都鎮一人。職業以從事農業生產為多,計十一人,其次是醫務人員三人,教師一人,國家職工六人(退休三人)。
探親謁祖
探親謁祖修族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數百年來,稱居臺灣的南安人為了使子孫後代不忘故土,一代繼承一代地回到故里謁祖,同家鄉人一起建祠堂、修祖墳,修族譜。
據族譜記載:清雍正十年(一七三二),石井溪東重建李氏宗祠時,移居臺灣的溪東宗親也寄回白銀五十兩作興建費,並於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返梓進祠祭祖。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梅山官園陳氏十三世陳伯達的長子陳仲月遷台發跡後,在臺灣建“德馨堂”,同時多次返鄉拜祖。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溪東三房下柱李圖塔從臺灣返裏拜祖,捐銀十兩作為維修祠堂之費用。道光四年(一八二四)陳和裕回故里梅山官園謁祖,抄錄譜牒,以明源流宗友,以明倫紀昭穆。清光緒六年(一八八○)四月,溪東二房十七世裔孫李瑞昆專程從臺灣回故里抄錄族譜;光緒十六年(一八九○)蓬島郭氏三修譜牒時,郭騰蛟為紀念水源木本,使子孫後代不至於數典忘祖,十分重視宗族的修譜工作,即率其子回故里協助修譜,四修譜牒時,其孫木火又捐銀二百元以助修譜費用。在臺灣臺北汐止鎮和南安蓬島各有一部合修的蓬島郭氏族譜。民國十六年至十八年(一九二七~一九二九),蓬島郭纘好曾數次往台合修族譜。民國30年以前,居住臺灣的蓬島郭氏後裔也經常回故里謁祖省親。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貢生陳獻琛偕其長男陳光泮回梅山官園謁祖時,見到故里大宗祠建築富麗堂皇,返台後仿造祖宇,以“盡水源木本之恩,迎春露秋霜之極”。民國十八年,陳獻琛之子陳光蟬以及陳光昌、陳榮科三人回梅山官園慶祝官園第七次修譜。
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金淘東門謝養肯往臺灣,查錄修譜資料;族譜修完後,又送交臺灣謝氏族人。
民國十九(一九三○),楓樹村林氏宗親修譜祭祖時,臺灣花蓮楓樹村的宗親也專程派人參加祭祖,還帶來了臺灣的鳳梨、芭樂等種苗,種植在祖宅周圍。每年祭祖時,祭文都提到有分居臺灣花蓮楓樹村的林景迪派下的裔孫名字。海峽兩岸兩個“楓樹村”祭祖時用的燈號相同,為“九牧傳芳”。
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臺灣鹿港隴西衍派李氏第八代孫李阿南等三人回石井院裏掃墓續譜時,在祖墓兩側種植楓樹,在祖宅附近種植臺灣鳳梨、芭樂、甘蔗。
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台南的鄭子英回石井認親謁祖,找族譜,受到家鄉族人的熱情款待。
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詩山霞宅村陳雲兌到臺灣向臺灣宗親募捐三萬台幣重修家鄉陳氏宗祠和修族譜,臺灣陳氏族裔也派人回故里修祠續譜。
一九四九年以後,海峽兩岸人民隔絕三十七年。一九七九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海峽兩岸恢復“三通”,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臺灣當局正式開放民眾至大陸探親。從此,海峽兩岸從對峙到緩和,回到南安探親謁祖、觀光旅遊、經商貿易的臺胞日益增多。這些人,以臺灣中上層人士和科技界知名人士為多,其中解放前夕離開大陸到臺灣的占大部分。
一九八六年九月,台輪“源豐順號”船長陳水源到詩山霞宅尋根謁祖。一九八八年五月,世界鄭氏宗親會理事,臺灣鄭氏宗親會總幹事鄭親池陪同鄭成功的第十一代侄孫鄭幫夫回石井拜祭延平郡王,後回侖蒼蔡西村尋根;八月中旬,清嘉慶年間遷台的李美水第六代玄孫回金淘後坑埔外山阪尋根渴祖;九月上旬,臺胞劉福元回東田南坑村尋根;十月,臺灣源永昌席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金城率其子楊炳顯、楊信志回美林李西村尋根謁祖,贈送臺灣彰化縣《溪湖鎮楊氏族譜》一本給李西村宗親,捐資一千美元作修建祖厝之費用;十月十七日,出生臺灣的美籍華裔著名化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李遠哲博士偕夫人吳錦麗回榕橋祥塘村尋根認祖。一九八八年到南安尋根謁祖的還有臺北市臺胞黃國師回水頭布安尋根;台南縣北門鄉的臺胞侯吉定回羅東維新村尋根謁祖,捐資二百萬元台幣修建祖祠、建幼稚園。從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八年,先後回南安探親、旅遊、尋根謁祖的臺胞八百七十人,臺胞、臺屬往香港會面的四百三十九人,回南安定居的臺胞十二人,往台定居十一人。一九八九年回南安探親謁祖的有臺灣警備司令陳守山的親屬、臺灣中國統一聯盟執委謝正一,國民黨國防部戰略設計委員會顧問、少將陳維金等。五月三十日,臺北市鄭氏宗親代表和臺北市延平宮主持組團七十二人回石井鄭成功故里祭祖、謁陵,並捐資十六萬元修建“延平郡王祠”及配套設施,新建鄭成功故里的牌坊。
共尊鄭成功
民族英雄鄭成功于康熙元年(一六六二)五月初八日,在臺灣安平遽逝,葬于台南州仔尾。康熙皇帝十分推崇鄭成功矢志忠於明王朝,說:“朱成功系明室遺臣,非聯之亂臣賊子。”于一六九九年下敕官兵護送鄭成功棺槨歸葬南安水頭,建祠祭祀,並撥給守塚人戶。又賜挽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光緒元年(一八七五),清政府在臺灣建立延平郡王祠,諡“忠節”,每年春秋兩季舉行祭奠。
臺灣人民對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的偉大歷史功績和愛國主義精神,堅韌不拔的英雄氣概與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更是由衷地尊崇。清軍攻克臺灣之後,人們私下在臺灣縣(今台南,即鄭氏之承天府)安東坊為鄭成功修建開山王廟,尊之為“開台聖王”。凡是遇有水旱病疫等災害,人們便到廟中禱告,祈求保佑。每年正月十六日(相傳為鄭成功誕辰,實際鄭成功生於七月十四日),人們持菜饈“三牲”,到開山王廟虔誠禮拜,焚香燒紙,每年七月二十二日還在開山聖王廟舉行盂蘭盛會。據一九八八年統計,在臺灣各地建造紀念鄭成功祠、廟四十九座,臺北市延平宮規模宏大,新宮耗資一億新臺幣,該市延平郡王的信徒有數萬人。
一九六二年,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周年,北京舉行首都各界人民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大會,福建廈門召開鄭成功研究學術討論會,兩個會議高度讚揚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臺灣的偉大貢獻,並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鄭成功做了全面評價。南安縣人民為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周年,在鄭成功的故鄉石井西亭的鄭氏宗祠籌建鄭成功紀念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親臨指導,並贈送題詞。廈門市人民為紀念鄭成功,在鼓浪嶼建築鄭成功紀念館。福建省人民政府撥款重修水頭鄭成功陵墓,南安縣人民委員會在鄭成功陵墓前豎立“重修民族英雄鄭成功陵墓碑記”以表紀念。在臺灣的各界人民,也舉行鄭成功複台三百周年慶典,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這位中華民族的英雄。
一九八二年,福建省成立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二十周年委員會,開展多種紀念活動,在廈門大學召開有日本、美國及國內部分省、市學者、專家、教授參加的鄭成功研究學術討論會,在廈門鼓浪嶼海岸上,雕塑鄭成功塑像,南安縣文化局出版《鄭成功的故事》,南安縣港胞呂振萬、餘新河出自對英烈的欽敬心情,為了滿足參觀者的要求,倡議並慷慨解囊捐資興建鄭成功紀念館于石井的鼇峰北麓,新館的主體工程為富有民族特色的三進宮殿式,總建築面積二千七百九十平方米,占地三千二百零五平方米,每年吸引了海內外成千上萬敬慕鄭成功的人們。一九八六年南安縣華僑體育會在南安縣城舉行首屆“鄭成功杯”籃球友誼邀請賽,出版《鄭成功特輯》一書,藉以緬懷英雄業績,弘揚英雄精神。一九八九年五月,臺北市鄭氏宗親一行七十二人到石井鄭成功故里祭祖、謁陵。臺灣彰化鄭氏宗親會、台南鄭氏宗親會、全台鄭氏宗親會也紛紛到石井朝拜。
臺灣南安同鄉會
同鄉會組織是隨著大陸移居臺灣人數的增多,移民的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的提高而形成發展的。所掌握的資料記載有臺北市南安同鄉會和高雄市南安同鄉會兩個組織。
臺北市南安同鄉會
臺北市南安同鄉會成立於一九五四年六月。為一九五三年洪采年、劉江水、林喬木等旅菲華僑回臺灣後倡議成立的。當時在臺北市的南安籍臺胞有三千多人,推舉臺北市南安籍臺胞林治平、陳其志、石禮祥、林兢忠、蔡桐椿等十多人為籌備委員,組織經費及落實會址。翌年六月在臺北市愛國西路九號的臺北市南安同鄉會會址召開會員大會,選舉第一屆理、監事組成人員,理事長石禮祥,理事十四人;常務監事劉戈青,監事四人。至一九六七年七月一日,共召開五屆會員大會,選舉了五屆的理、監事。第二屆理事十四人,理事長林治平;常務監事洪祖持,監事四人。第三屆理事十四人,理事長陳其志;常務監事劉戈青,監事四人。第四屆理事十三人,理事長吳逸真;常務監事洪祖持,監事四人。第五屆理事十四人,理事長戴良川;常務監事尤芳尚,監事四人。
一九六七年七月以後,臺北市升格為院直轄的市,臺北市南安同鄉會也隨同升格,理監事人員也相應增加,但屆次仍從第一屆開始。至一九八七年共有七屆理監事。第一屆理事十三人,理事長陳淵源;常務監事尤芳尚,監事四人;第二屆理事十四人,常務理事六人,理事長郭啟明;常務監事戴良川,監事六人,顧問二十五人;第三屆理事十四人,候補理事六人,常務理事六人,理事長郭啟明;常務監事黃瑞福,監事六人,候補監事三人;第四屆理事十四人,候補理事六人,常務理事六人,理事長郭啟明;常務監事戴懷璧,監事六人,候補監事一人,總幹事一人;第五屆理事十四人,候補理事五人,常務理事六人,理事長陳秉泰;常務監事尤芳尚,監事六人,候補幹事二人;第六屆理事二十一人,常務理事六人,理事長陳秉泰;常務監事尤芳尚,監事七人;第七屆理事二十一人,常務理事七人,理事長陳秉泰,常務監事陳友忠,監事七人,第七屆會址改在臺北市延平北路三段四十二號七樓。
同鄉會的宗旨是聯合組織臺北市的南安籍鄉親,溝通國民黨政府與駐臺北市南安人的聯繫,任務是負責對南安籍後裔的鄉情教育,使後裔不忘故土;處理鄉親間的婚喪紅白之事,資助困難戶子女上學。籌備南安籍鄉親競選國大代表等活動。
同鄉會的經費來源:一是由南安籍華僑匯款資助,一九五三年在籌備同鄉會經費時,旅菲華僑洪采年、劉江水、林喬木等捐資台幣二萬元;二是舊臺北市南安同鄉會會址出租;三是會員投資;四是每年團拜會餘款(每年正月召開一次會員團拜會,向會員介紹同鄉會一年的活動情況,聽取會員的意見,推選理事長、理事和監事,舉行會員自行捐資的聚餐宴會。每年團拜會都有一筆餘款作為同鄉會經費)。
高雄市南安同鄉會
高雄市南安同鄉會成立於一九八七年十月,有理事十人,常務理事四人,名譽理事四人,總幹事鄭修仁,理事長鄭彥鐵;常務監事陳連銘,監事四人,顧問二人。
宗親會
隨著移民的增多,子孫的繁衍,臺灣各地的南安籍同胞以姓氏組織的宗親會,以鄭氏宗親會為多,據統計有全台鄭氏宗親會、臺北市鄭氏宗親會、臺灣彰化鹿港鄭氏宗親會、台南鄭氏宗親會;其次有臺灣嘉義縣黃氏宗親會、臺北市萬華黃氏宗親會、臺北市黃氏宗親會;此外還有臺北三重市胡氏宗親會、臺灣彰化鹿港郭氏宗親會、彰化鹿港梁氏宗親會、臺北市陳氏宗親會、臺北市傅氏宗親會等近百個。宗親會的宗旨是團結同姓宗親,共同發展經濟,互相幫助處理鄉親間的婚喪紅白之事,加強宗親家族的聯誼活動。
南安縣臺灣同胞聯誼小組
為了廣泛地聯絡臺灣同胞,促進全民族的大團結,早日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一九八○年七月成立南安縣臺灣同胞聯誼小組,成員五人。
臺灣同胞聯誼小組成立以來,積極聯絡、團結海內外臺胞,為臺灣鄉親尋根謁祖、探親、旅遊、投資、定居等提供幫助;協助居住在南安的臺胞、臺屬與臺灣島內的親人建立聯繫,為南安臺胞提供學習、討論和相互交流思想的環境條件。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八年,臺灣同胞聯誼小組協助人民政府安置十二名繞道日本、香港到大陸定居的南安籍臺胞,安置在石井鎮二人,溪美鎮二人,美林鄉二人,碼頭鎮三人,洪瀨鎮一人,詩山鎮一人,蓬華鄉一人,回鄉定居臺胞年齡較大,均在家養老。
在做好臺胞回故里定居安置工作的同時,還協助詩山、金淘、碼頭、梅山、羅東、英都、美林、石井等鄉(鎮)的十一名臺屬(年齡最小六十四歲,最大八十八歲)往臺灣彰化市、臺北市、新竹縣、台中市、高雄縣等地與親人團聚、定居。其中找丈夫一人,找兒子八人,找兄弟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