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宗教
道教
道教是發源於中國的一種古老宗教。奉老子為教祖,老子《道德經》、《莊子》、《周易》為主要經典,宣揚“清靜無為”、“修身養性”等觀點。流傳有兩千多年歷史。
道教最早分為丹升派和符籙派。丹升派相信清修、煉養以長生;符籙派相信修儀齋醮,用符籙禁咒以禳災祈福。隨著歷史的發展,丹升派演變為全真派和真士派,符籙派演變為正一派和太乙派。正一道奉龍虎山張天師,“專持符籙,弄神捉鬼”,從事符籙齋醮活動。民間的齋公、道士都是由此演變而來的。全真道據山野、重修煉、不吃葷、叢林清修、煉丹練功,求長生不老。南安的道教主要是全真和正一兩派。
全真派
道教全真派在唐代時傳入南安。當時有道士蔡尊師(名如金,字叔寶),隱居于南安紫極宮、精思院,又在泉州清源山紫澤洞煉丹,卒葬南安。
唐末道士楊肅,俗稱楊仙公,原居朴兜高尾鄉,後徙居官橋塘上,晚年歸隱水頭高田仙跡岩,唐宣宗封“太乙真人”。
五代道士行傳,修行于盧山中。
宋代有詹道士,居高蓋山洞穴中,精針炙,有時不食,連日酣寢。被人稱為“鷦鷯仙”,呼其穴為詹道岩。
明代有道人孔希島,善鼓琴,遨遊海上,卒後葬於九日山。
清代有道士成微仙,海都人,戒行精修。晚年辟谷飲茶,蓋一小屋於田間,趺坐蛻化。民國時期,南安無全真派道教徒。
正一派
南安道教中正一派,最早可追及宋代,正一派楊蔗齋公,盧田人,以符咒法道高明而傳聞。之後,由於盛行崇拜祖先和多神崇拜,歷代正一派道士流入民間做法事,成為迷信職業者。他們在家設壇,父亡子繼,世代相傳。這一派道士人數雖少,在南安廣為流行,各鄉鎮都有三至五人。一九八八年統計,本縣有道士約二百人。他們未居觀堂,亦無所謂修身養性,僅以符咒和誦經作功德為業。
道觀
南安歷史上記載的道觀有:郭山廟、靈應岩、古艮岩、詹道岩、廬嶺庵、古跡岩、困山祠、陰陽岩、開化洞、福船山,金粟洞、龍水岩、聖林仙廟、仙跡岩、天心洞。這些道觀,有的毀壞,有的保存完好。
天心洞:原為天香寺,位於水頭瓊山,建于隋朝,明初寺廢。明隆慶間(一五六七~一五七二),裏人鄭以授隱居此,適道人顏子良來遊,勉其建道觀,供奉八仙,易名“天心洞”。明崇禎年間(一六二八~一六四三),又有道人黃續翁慕其林壑雅致,隱居於此,列爐煉丹。經過幾次大修,今為遊覽勝地。
廬嶺庵:位於羅東候垵嶺,建于宋代,供奉“泗洲公”,每年農曆八月初一至中秋在此舉行廟會“聽香”,至今,民間還流傳“泗洲公等客”的故事。
郭山廟:位於詩山,建於後晉天福年間(九三六~九四四),廟分上下兩庵,上庵於明代道佛揉合,供奉佛家三寶,改稱鳳山寺;下庵仍為道觀,改稱龍山宮,供奉郭聖王。經歷代修建,保存完好。
其他道觀已廢。
佛教
南安佛教傳入歷史悠久,西晉太康九年(二八八),就興建了南安豐州延福寺,為福建最早的寺廟之一。唐至五代,南安佛教最為興盛,當時有佛院百四十所,宋代,大小寺院達九十座。目前,尚存的寺院有三十八座。本縣佛教派別屬禪宗中的臨濟宗為多數,佛教徒分兩類:一類為出家僧尼,另一類為家中的居士,每日定時誦經拜佛,嚴守教規。歷代皆有名僧出現。
教徒
南安寺院僧制,一般只設方丈、監院、知客、維那四職。方丈亦稱住持,寺院主管僧;監院亦稱當家,即院主,主管一寺事務;知客負責接待外來客;維那主管僧眾威儀進退納紀。
民國時期,南安有寺庵五十八座,僧、尼、居士二百余人。民國元年(一九一二),成立閩南佛教會,南安雪峰寺高僧佛化老人為會長。之後,成立福建省佛教協會,南安縣相繼成立佛教協會南安支會,負責人為廣淨法師、妙燈法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有僧、尼、居士一百九十人,土地改革後,部分還俗。一九六六年,全縣有寺院四十二所,佛教徒八十四人。一九八五年恢復成立南安縣佛教協會,定期開展佛事活動,負責人為釋傳哲法師。僧、尼、居士增至九十五人,其中僧二十二人,菜姑三十七人,男居士二十三人,女居士十三人。
附錄:歷代名僧
曇靜:南安人,為泉州超功寺和尚,唐天寶十二年(七五八)隨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在日本任戒師,並設立放生池。
義存法師:南安楊梅山下人,十二歲出家,唐鹹通十一年(八七○),在福州創建雪峰寺。有僧眾一千五百多人,唐僖宗皇帝賜予“真覺大師”之稱,並賜紫袈裟一件,之後,在南安楊梅山建小雪峰岩寺。
添老大師:南安人,九峰山西華岩僧,從徒數百,雲遊京師,大師精通醫術,相傳為宋哲宗之母陳太后治癒其疾。元祐六年,皇帝御賜袈裟、金環諸佛器。
無可禪師:南安豐州人,宋延福寺僧,與當時的文人交往甚深。其所住的奉先堂壁上有蔡襄題書,蘇子瞻、黃魯直、陳瑩中、李老漢、謝任伯、郎儒冠、溫叔皮等人都有贊詩贈字。
道潛禪師:南安人,明在五峰、龜台剪棘屏翳,十七年不出山,老退居承天寺,作放生池,著有《龜台集》。
如幻法師:南安人,清重興靈應寺、雪峰寺的祖師,著有《瘦松集》,其高徒道余和尚,也是精經典、詩文,有語錄、詩集兩卷。
佛代老人:同安人,清末民初,雪峰寺僧,任過福建佛教會長。
轉逢法師:南安人,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主持雪峰寺。
本縣高僧于民國時期,到海外宏法者甚多。先後有轉初、轉逢、轉解、性願、廣洽、宏船、廣淨、妙燈、瑞今法師等,到南洋各地弘法,主持當地佛教寺院,同祖堂保持密切聯繫,促進南安同海外的文化交流。
寺院庵堂
西晉太康九年(二八八)興建的南安豐州延福寺,為閩南甲刹。隋唐之後,佛教寺院得到迅速發展,相繼建寺,據記載隋朝二座,唐五代發展到百四十餘座。明清時期大部分倒毀。康熙版《南安縣誌》載:當時有寺庵六十六座。至光緒二十六年(一九○○)統計,僅存四十二座,民國時期,又先後修建若干寺庵,至一九四九年,全縣寺庵五十八座,其中已廢有十六座。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對寺庵進行修建、保護,至一九八八年尚存四十二座:豐州延福寺、石亭寺;康美雪峰寺、慧泉寺、龍溪寺、太湖岩;梅山芸美文殊院;譙塘藥西院;羅東候垵明心寺、埔心洞頂寺、小壩大和佛堂;洪梅靈應寺、騎龍寺、水雲洞;洪瀨東林寺、樹德寺、地藏廟、南無寺;詩山鳳山寺;蓬華天柱岩;眉山西方岩;金淘報恩寺;英都雲從室;溪美白雲寺、上都開化洞;官橋嶺兜石室岩、五峰山一片寺、竹口五塔岩、社莊湧蓮寺、周厝天竺寺、天封寺;水頭埕美天香寺、新營飛瓦岩、康店白蓮寺;大盈仙跡岩;石井大慈林、清水岩、東庵寺。慧醃、慈覺林;翔雲龍須岩;向陽海潮庵。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七年先後有十四個寺院開展正常的佛教活動,每座寺院皆設有主持一人,僧或尼、居士數人。雪峰寺主持釋傳哲,僧十二人、尼五人;男居士一人;五塔岩主持緣姑,尼四人,女居士一人;大慈林主持心傳姑,僧十三人,女居士二人;靈應寺主持永太居士、男居士一人;天柱岩主持釋品學,僧五人,男居士一人;湧蓮寺主持釋廣守,僧一人,女居士一人;慈覺林主持惠華姑,尼五人;天竺寺主持莊研姑,尼三人,男居士一人;一片寺主持許尾姑,尼二人,男居士三人;樹德寺主持釋傳為,僧一人,尼十人;飛瓦岩主持釋道門,僧一人,男居士三人;天封寺主持張兩姑,尼一人,男居士一人,女居士十人;大和堂主持傳明姑,尼一人,男居士一人;石室岩主持釋道淳,僧一人,尼三人,男居士一人。
縣境內歷史上較有影響的十個寺、岩有:
延福寺:
建于西晉太康九年(二八八),為福建最古老寺院之一,位於豐州九日山,南朝梁普通年間(五二○~五二)印度高僧拘那羅陀住延福寺翻譯佛經。唐大曆三年(七六八)移建九日山南麓,大中五年(八五一)大興土木,建有院落54座,其中二十一座榮獲皇帝賜額。高僧無等禪師當時也住錫延福寺。
宋乾德開寶年間,節度使陳洪進對延福寺加以增築擴建,並將原來的五十四院落,五十余支院聯並成一有機組成的大禪林,重建三山門,又在寺東南角添建“奉先院”,興建“講經堂”和“鐘鼓樓”於寺內;在寺的西北建“星宿堂”,於寺東面建“浴室”,在“講經堂”之東建“影堂”,之西建“五百羅漢堂”,成為一所規模宏大,設備周全,重殿疊閣、寺岩輝映的大禪林。
元朝以後,延福寺逐漸衰弱。民國時期,只剩下一座重簷歇山式的後殿,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只剩後殿的地基遺址。八十年代末,由華僑再次重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觀音等佛像,香火旺盛。
雪峰寺: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宋代,為名僧真覺大師義存創造,俗稱小雪峰,立于楊梅山中,與福州雪峰寺有歷史淵源。宋代時雪峰寺建築漸成規模。民國時期為省佛教會會址,近代佛教三大法師弘一、太虛、蘭峰曾會集該寺,歷代名人墨客為雪峰寺留下不少題刻。宋朝理學家朱熹為山寺寫了“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的楹聯和一篇序文。清代博學鴻儒洪世澤等人也為雪峰寺撰寫序文,另有杜文良、林佛化、釋在奎、黃妙應等人的石雕像。現代傑出詩人音樂家李叔同(法號弘一法師)于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和民國二十九年先後兩次遊住雪峰寺,留下題匾和詩文墨蹟。一九八一年春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視察福建亦光臨山寺,並留下題詞,這些名人題刻,大為雪峰寺增輝添色。
一九八四年新加坡龍山寺廣淨法師,普濟寺妙燈法師送給該寺一尊高二米、重五.五噸的釋迦牟尼玉佛。一九八八年第三次重修雪峰寺,寺前有山門;寺宇分前後兩殿,前殿“萬福堂”,明亮寬敞,堂中懸掛孫中山先生遺像和明朝書法家張瑞圖撰寫的“法界藏身”橫匾;後殿為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觀音大士等十多尊大佛像。寺宇周圍還有歷代寺僧塔墓,其建築亦各具風格。
寺內建有藏經閣。高僧著書頗多,有《瘦松集》、《雪峰寺志》、《續志》等,從臺灣購進佛教經典多部。
鳳山寺:
建於後晉天福年間,位於詩山,先為庵堂後為寺院,傳統由和尚主持,但屬多神廟。供奉廣澤尊王和佛家三寶,存有《郭山寺志》。聖王雕像白眼黑珠直視,有“白目佛、益外境”之說。受到歷代皇帝封號,更為華僑所崇拜,歷來香火鼎盛,是座聞名海外的古刹。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泰國、菲律賓、以及臺灣皆建有類似的鳳山寺,存有《郭山寺志》、《詩山書院志》等著作。
蓮花峰石亭寺: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豐州北部二裏許。始建于晉,蓮花峰峰巒聳峭,奇石矗立,中通外綻,若吐若舒,溪光野色,藻浮萍樹,儼然一蓮花。寺在石下,明代建有石亭,故名蓮花峰石亭寺,又稱不老亭寺。崖石上的歷代名人詩題石刻,有唐歐陽詹書室,宋朱熹、黃庭堅曾遊此。八十年代,有新編《蓮花峰志》。
五塔岩: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官橋鎮竹口村,寺始建北宋年間,原稱龍水寺,寺的殿堂分上下兩部分建築,並利用兩個天然大石洞建道場和禪樓,猶如空中樓閣。寺前有石人、石馬,到了南宋,寺前增建五座石塔,各塔之間相距2米,塔高5米,後來遂改稱五塔岩。
清水岩: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石井鎮楊子山中,北宋年間建造,南安朱熹任同安主簿時曾到清水岩講學。留有紫陽夫子摩崖石刻數方,另有明代三尊石佛。五十年代,菲律賓高僧性願法師,在此建大慈林、佛學苑,培養佛家弟子。
靈應寺: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南唐,向為禪門和尚誦經處,位於玳瑁山麓。後為宋代文愈祖師道場,初級靈應岩,後改靈應寺。該寺外有一株八百多年的杜杉,寺後有一叢倒拋竹,傳說為文愈祖師生前所植,民國三十年,當代高僧弘一法師在該寺住錫半年,閉門著述。現寺院殿堂樓閣齊全,曲徑幽衢,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探幽訪古,登山遠足。
一片寺:
為唐僧人道岑創建,寺有唐代石佛、宋代石塔、明代崖刻,因寺為一巨石蓋頂,故名一片寺。位於五峰山,山多岩洞石室,有二尊宋代大石佛。歷來為名士游憩佳境。明嘉靖年間,晉江莊國棟、林雲程、黃鳳翔、林喬相、南安歐陽模、安溪詹仰庇六位京宦,相約同遊一片寺,現留有《六相同遊一片寺碑記》。明狀元羅一峰留有“仙家白晝應無夜,玉樹長春不覺秋”之佳句。六十年代遭雷擊,石室被裂,後重修完整。
天柱岩:
建于宋鹹淳九年,位於天柱山巔。宋鹹淳年間(一二六五~一二七四),得道和尚在天柱山的湖坪結廬,建天柱岩,開壇講經。一九八三年印尼僧人聖中法師重修寺院。保存有明代書法家張瑞圖手跡“華藏世界”匾。一九八五年該寺由緬甸迎來一尊高二米、寬二.五米、重三.八噸的玉雕大佛供奉。八十年代新編《天柱岩志》。
石室岩:
宋嘉定年間為張彌樂隱居處,明正統十四年,處士張書軒辟為書軒,清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始為佛寺,石室岩位於梅花嶺群山中。民國時期,長期作為共產黨地下遊擊隊活動據點。曾為中共晉南縣委機關所在地,為革命勝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