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民間傳說

作者:佚名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安民間傳說

地名

石亭茶史話

蓮花峰石亭,在南安一都,現豐州鎮所在地西北二裏。“石亭茶”以亭為名,早已聞名遐邇。據名勝志雲:“巔開八石蓮花,故名蓮花峰。其亭皆為石建,故稱‘石亭’,因此地產綠茶,暢銷國內外,便將茶葉命名為‘石亭茶’或‘石亭綠’”。

相傳宋末蓮花石間有茶叢,僧淨業、勝因開始繁植。當時此處稱蓮花岩,到明正德改為石亭。宋以來,茶產是僧家供佛、款客和自奉的珍品,數量不多。據傳說,清道光辛醜有複本禪師攜帶“石亭茶”上京,晉奉道光皇帝,御賜“上品蓮花”榮譽美號。“石亭茶”到了道光以後,因具有特殊優點,吸引許多嗜茶者的愛好,可惜僅限於寺內生產,出品有限,供不應求,茶價不斷上升,超過其他農作物的收穫利益。上述情況激發了蓮花峰下桃源村農民種茶的積極性,先是把私有山地範圍,石道、閑道零星種植,進而在山上一丘丘開墾,用石徹岸,整然成序,成為茶園。

光緒年間,“石亭茶”即已遠銷南洋群島。由於對外暢銷,幾十年來,蓮花峰桃源村山上山下,遍種茶林,全村男女老少對種茶、採茶、制茶,鍛煉出一套較好的技藝。現在石亭茶銷路大增,種植範圍也相應地擴展。從此,以蓮花峰石亭寺為中心,分佈到貪山、烏石山、西坑,路北的石馬山、法君山、五虎山等幾十個山,都有茶園。每年清明節後,在風和日暖的下午,桃源村到處飄蕩著制茶的香噴噴氣味。

“石亭茶”馳譽國內外,並非偶然。首先是它出產期為全省最早。在清明前節可製成“明前茶”,即海外馳名的“石亭首春茶”,使馬來西亞、印尼、緬甸、泰國的人都可以在豆雨前喝到石亭新茶。其次,石亭茶具有三綠三香的特點:精茶銀灰綠色,泡水綠色,泡後繁葉還呈綠色。三香:有杏仁香味,綠豆香味,菊花香味。

 

八尺嶺傳說

很久以前,有一年,陽春三月之際,在通往“八尺嶺”(泉州往溪美的小山頭)的來路上,傳來了一陣由遠而近的馬蹄聲,馬上騎著一位書生。那書生來到嶺下,因山巒重疊,一時方向難辨。剛好迂見路旁田裏有一位農夫跪著拔草,這書生傲氣十足,坐在馬上用鞭子指著田裏的農夫高聲問道:“喂,田趖,田趖,要過八尺嶺從倒落(哪里)?”農夫抬頭一看,見是個傲蠻無禮的書生在問路,他非常氣憤,便有意教訓他一下,即隨手指另一條路說:“從那走”。結果,書生繞了老半天的“冤枉路”,還是找不到過八尺嶺的路。此刻,書生自知有失。於是,便轉回頭下了馬,拱著手禮貌而又柔和地問:“老叔公,老叔公,我要過‘八尺嶺’應該從哪條路才走得通?”農夫歡喜地站起來說:“知錯必改聖人也!早這麼稱呼,不用是說‘八尺’,就是‘一丈’也過了。”於是便把書生引上正路。書生紅著臉,對農夫連聲道謝。

 

素月孤舟

沿英都下尾壩溪上去三裏多路,溪的中段一旁,即現在良山村阪埔之處,這裏是明末清初洪承畯隱居的地方。

溪的西岸是高聳的石壁。其中一塊巨石上面雕刻著四個大字:“素月孤舟”。這是為紀念高風亮節,義不順清,凜然正氣的書畫逸士洪承畯的名勝古跡。

明,崇禎末年,清兵入關,明廷命洪承疇(洪承畯之兄)總督薊遼,節制三邊軍兵抗擊清軍。由於明軍久疏訓練,松山一戰,全軍覆沒。承疇被清軍所俘虜,在勸誘與現實面前終於歸順了清朝。當他還鄉時,其母與弟承畯痛斥他投降清朝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失節行為。

承畯痛于國亡兄降,發誓“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回到英都造了一隻船于樹林蔽空溪中,偕同慈母在船上過著隱居生活。後人為紀念他的民族氣節,在舶舟隱居的石壁上,刻著“素月孤舟”四字,以表其堅貞氣節 。

 

千金廟

“千金廟”這座古寺,是在金淘鎮下墟街的虎廚地方。它的來歷,有著一段風趣的流傳:

後樑開平年間、開閩王王審知,為尋覓名賢,曾隻身雲遊四方。經過金淘山后村時,腹中一時饑餓,偶爾受到鄉民陳目五的款待,十分感激。便贈送一襲黃龍襖留念。

陳目五得此賞賜,氣焰滔天,橫行鄉里,欺壓鄉民,在虎廚這個地方,面對黃旗尖山,建起了一座宮殿式的府第。後因污辱其侄媳,受到侄兒的報復。其侄買通鄉紳劉登軒,大書“幹全朝”橫匾,高懸廳堂,然後趕到福州城,晉見王審知,指控陳目五圖謀不軌,妄圖造反。

消息傳來,陳目五之女陳千金,聰明穎慧,受典故的啟發,將“幹全朝”改為“千金廟”。廟中供奉閩王塑像,才解危急。陳目五死後,“千金廟”香火十分旺盛,尤以王審知的白馬和馬夫造像逼真馳名(王審知又稱“白馬三郎”),成為南安三大名刹之一。

  

古南安江考略

晉江,古稱南安江,見諸史說。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南安江”,福建晉江古名。成立南安郡。即因此江以名。根據《省河雜誌》、《福建史話》、《南安縣誌》等志書也都作記載:“有南安江一條,晉江古稱南安江。”南安地辟秦漢,一九七四年在南安大盈地區發現周代墓葬,應為吳越文化,出土銅器,陶器製品與中原文化相仿,可見早于秦漢時代,中原文化已影響到福建南部地區。史載,三國時吳永安三年(西元二六○年),在建安郡(今福州)南部(今南安豐州)增置東安縣,轄今泉州、晉江、南安、同安地方。晉武帝太康三年(西元二八二年)改東安縣為晉安縣,南安豐州延福寺建于晉武帝太康九年(西元二八八年)遲于福州紹因寺六年,為我省寺最早的第二座寺院。南朝時改名晉平縣,梁初曾用梁安縣。梁武帝天監年間(西元五○三年),始析晉安(今福州)置南安郡,轄今興、泉、漳三屬地方。中經隋代初唐或州或縣,南安豐州都是福建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直至唐景雲二年(西元七一一年)才把設置在南安豐州鎮的武榮改名泉州,並於開元六年(西元七一八年)移至今泉州市。南安較長歷史時間為閩南地區政治中心。才為泉州所取代。

古南安經過漢末設治以來的長期開發,到了六朝時代已有相當的發展。當時的南安江金溪港潮湧所及,江海聯絡的要津。為福建南部地區,古南安郡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有名的六朝港。福建最早通南洋的船隻東漢後期,見《後漢書》鄭弘傳說:“時福建與越南海上交通。”東漢至六朝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發展,到了六朝的陳、梁時期,南安江金溪港通江海航運應是相當繁榮的。《續高僧傳》卷二志載:“印度高僧拘那羅佗,于陳天嘉六年(西元五六五年),又泛大舶至梁安(南安),他住釋南安延福寺七年,翻釋了一部《金剛金》傳世。拘那羅佗返回也是從南安金溪港乘船,裝大舶欲返西國,業風賦命飄返廣州。”這一記載說明當時的南安郡與南洋各地通航,南安金溪港航運相當發達。古南安自梁武帝立郡起,至今泉州轉為州治,也經歷二百多年的時間為閩南地區,特別是今晉江流域各地的首府,歷史上江同地名的事例常見不鮮,在晉江未建治之前,今晉江稱為南安應是無可置疑的。

歷史存疑的是古南安江何時改稱為晉江?諸說不一。最早一種說法在晉初,見新加坡南安會館《會刊》引載史料稱:“晉武帝改東安縣改為晉安縣,南安江遂改稱晉江”。很淺顯這個說法不能成立,晉時並無南安治名出現,何有江名可改。另有說法,晉江取名當在晉人南下。《泉州府志》引《唐十道志》稱:“晉南渡時,衣冠避地者沿江而居故名。”還有一種說法,南安江改稱晉江,應在唐州治豐州遷移泉州以後。從查閱史料分析,我認為,晉江的確因晉人遷居而稱,但是當時的晉江應是南安江某一地段,也就是在近今泉州的這一地方。據史學工作者說“江”在我國不是普遍的辭彙,而是專門的名詞,指特定的一個地方。如我國舉世聞名的長江,據史學工作者考查,到了六朝以後才出現“長江”這一名稱,代表整個幹流名稱。而長江各段,又都有其特定名稱,《新唐書》說,“晉江縣北一裏有晉江。《舊唐書》說,晉江縣“開元八年分南安置,今為州治所。”志載說明南安是晉江的前身,晉江縣是從南安市拆出。當時的晉江設置與泉州,南安豐州到泉州十五華里,泉州治北一裏有晉江,正說明晉江在南安江下游,為南安江某一地段。泉州州治由在南安遷移到晉江(泉州城),江重地名,古南安江名遂為晉江所取代。南安江改稱晉江後,歷史上晉江河流各段仍保持其特定名稱,如晉江在安溪縣境內稱蘭溪、永春縣境內稱桃溪。南安市境內,上游稱東西兩溪,出雙溪口為金溪江,黃龍江、筍江、浯江、等等。晉江,還是以晉江為地區治名,而所突出體現。

 

塔尖生金

詩山十八景:白雲春曉,潭美觀魚,龍山夕照,鳳山勝覽,石笏沖天,鵬峰勝地,破溪夜瀨,長潭秋月,五台浮蓮,鐘山積雨,文章迭雪,貞坑瀑布,將軍坐帳,天柱觀日, 頭夜渡,銅喉鎖口,尾宮待駕。塔尖生金。景景都有個優美動人的傳說。單說“塔尖生金”:

詩山境內有一座北宋時建的婆羅白塔據說,明朝年代,詩山有一個姓黃的窮苦人,他待母至孝,自己寧可沒吃的,也要讓母親吃飽。無奈家中無隔夜之糧,經常為生活無著所苦。

有一天晚上,他已經睡著了,突然看到一位白髮白須的老者走進他的房間,笑吟吟地對他說:“孩子,念你是個孝子,我來為你指明一個藏金處,以改變你的生活。記住:中秋之夜,塔尖生金,切記!”說完,便不見了。

黃姓窮苦人雖然窮苦,人卻十分聰明。也許是時來運轉吧;他把夢中的白髮老人告訴他的八個字細細推敲,頓時有了主意。於是,他於這一年的八月中秋這一夜十二點,在月亮照射婆羅白塔塔尖倒影之處挖了下去,果然挖到了一甕金子,悄悄拿回家來,慢慢變賣。

不久之後,他成了詩山富戶。但他不敢忘本,經常把錢財舍施給窮人,並雇工把這石塔修飾一新。

人們把這個傳說概括為“塔尖生金”,並成了詩山十八景之一。

 

仙人飛瓦

很早以前,有一個游方道士,頭頂萬字頭巾,腳登細葛芒鞋,身披八卦衣,手執白塵尾,歷盡名山大川,來到南安三十七都。放眼一望,只見萬里平川盡頭,有一山峰崛地而起,宛如虎背熊腰。沿山巒盤旋而上,只見滿山青松翠竹,鳥啼深林,雲生岩岫,登上山頭極目四望:東北方,一線碧水東流、澄江如練;東南面,無邊大海蒼茫、煙波浩渺。西面,群山起伏,逶迤連綿。旭日東昇,滿山紫氣瑞靄;清風徐來,撲鼻山花芳香。趺坐茂林修竹之間,聽泉水叮咚,不覺神怡心曠。這老道在山中留連忘返,連聲贊道:“好山!好山!”

老道有心在這山頭上修一宮觀,在這裏修道。從此,每天“踏踏”芒鞋,驚醒五更宿鳥;飄飄鶴氅,拂碎草上露珠。從春到夏,從秋到冬,山花開了一度又一度,松梢抽了一節又一節,說不清過了幾個春秋,走過了幾千里路程,只記得泉州府和南安、晉江、同安三地的善男信女們,捧出的白銀填滿了山洞,送來的磚瓦堆成了小山。

那時候,上山的道路只有一條羊腸小徑,不用說車馬難上,就是空手行人也要攀藤拊葛、跨澗涉圳走上半天才能到達山巔。眼看著山腳下這一座座磚瓦木石堆起的小山,多少人望而興歎:這要怎樣將它搬上山頂,築成寺觀?忽一天,泉州府和晉、南、同安三地治城牆上同時黃榜高懸,說是某年月日雲遊道長將在這熊山頂上築壇作法,拜請四方神將、九天玉女和赤腳大仙顯聖飛瓦——要叫山下磚瓦木石騰空而起,飛到山巔。消息很快就傳遍四鄉五裏。家家戶戶準備著早臨其境,看這仙人飛瓦的奇觀。

那一天,男女老少官吏、士人、農夫、蠶婦、牧童、樵子,一大早就從四面八方雲湧而來。北坡南麓,萬頭攢動。忽然山頂上一聲鑼響,傳來道長銅鐘般的話音:“四面八方善男信女聽者,本道今日築壇祈天,拜請諸位仙君于子夜上凡飛瓦。凡至誠至信者,皆有福目睹壯觀。諸仙君不耐香火,只願眾生為仙岩加瓦添磚。有志者當不避艱危,攀援上山!”話音一落,善男信女一個個爭先恐後,力大的扛大樑、挑石料,力小的提磚頭、攜瓦片,連那垂髫童子、古稀老嫗也拾三兩塊石子一表虔敬。從寅初到酉末,山路上人群絡繹不絕。千萬隻腳在崎嶇烏道上踩出級級階梯;千萬雙手牽沿途竹木藤蘿編成扶索護欄。更有好事者扶孤木、架溪澗、鑿懸岩、修甬道。到酉時三刻,老道登壇,只見松鶴古劍一舉,祭壇四周巨燭燒高燒;山上山下火把齊明。遠遠看去,宛如一條閃閃發光的金龍盤旋升騰;而那天中明月,恰似巨龍噴吐的明珠,閃射著萬道清輝。

老道站在那裏祭壇之上拈香致祭,喃喃念著有詞;善男信女擠擁在祭壇周圍舉頭仰望,肅穆無聲。子時初交,忽聞仙樂大作,絲竹管弦,隨風起落。似龍吟虎嘯,如鸞鳴鳳和。滿山瑞靄飄渺,四處清香凝聚。天上地下,如披上一襲輕紗。茫茫煙靄中,眼見點點金光倏忽明滅,分不清是星光、火光、燈光;耳聽“嚓嚓”之聲陣陣不絕,只覺得磚瓦灰石、檀椽樑柱從每一個人的肩上手中紛紛落下。朦朧中,誰也看不見仙人面目;樂聲裏,誰都覺得置身於飛瓦的仙境之中。平明時分,又聽得老道洪鐘般的話音:“賴眾生至誠至信,感動四方天兵神將一齊降臨,顯聖飛瓦。請看──”隨著老道劍梢指處,人們看到:人群四周、身旁腳底,到處是磚瓦木石,原來山腳下那一垛垛磚石堆成的小山,果然盡已飛上了山巔。

人群中有人詫異,有人讚歎,不約而同對天頂禮謨拜起來。老道一看,“哈哈哈哈……”發出一陣銅鈴般的笑聲:“善男信女們,這天兵神將、仙姬力士金童玉女、乃至王母娘娘、赤腳大仙,並未遠去,原來還在你們中間!”聽他這麼一說,大家先是一陣愕然,後來定神一想,便一齊發出爽朗的笑聲。

百鳥啼破了晨霧,紅日躍上了藍天。漫山花草樹木盡灑上一層金輝,萬千善男信女都塗上一抹紅光。樂隊又吹奏起來了。那悠揚的樂曲,伴著朗朗的笑聲傳遍了萬壑千山,縈迥于蒼松翠竹之間……。

為了紀念這次盛舉,宮觀落成之日,鶴髮童顏的老道就在飛簷橫匾上奮筆疾書,“飛瓦岩”三個遒勁大字。這則傳說一直流傳至今。

這個故事,幾百年來流傳于南安沿海群眾中間。故事中的山叫熊山,座落在南安市水頭鎮新營村。山上有寺,其名“飛瓦岩”,系明代建築,至今猶存。山高海拔一百八十公尺,北坡有盤山石徑,累二千八百四十餘級。山上林木蒼鬱,早晚雲煙繚繞。泉甘水冽,更有茗花、水仙等名茶出產,是一登臨遊覽勝地。

 

孔子廟前話都裏

南安市豐州古城的杏後村,早期有一座占地甚廣的巍峨廟宇--孔廟。古木、翠竹、小山、叢林,掩映成趣,風光優雅別致。廟前寬闊埕地鋪成八大格,接連一座“穩龜橋”,砌成四十六格,橋前兩旁豎立著“魁星亭”。現在雖然沒有完好地存留,有的埋沒,有的已廢。但溯其原來構築因由,卻含有深意。

這裏單從八大格的平板地、四十六格的“穩龜橋”、“魁星亭”三者而言,則有二說;一說其廟是屬鳳穴,為恐鳳凰飛去,用四十六格的“穩龜橋”代以大鐵鏈,“魁星亭”比作牛拴牛樁,把鳳凰鎖住。一說用以表示南安市古時轄區劃分,其八格平板地表示縣城內外屬縣直轄的八鋪。即城內四鋪,城外四鋪。城內之東門其時曰富春鋪、西門禮樂鋪、南門武榮鋪、北門長壽鋪。城外東為招賢鋪,城西為社壇鋪,城南秦州鋪,城北桃園鋪。四十六格的“穩龜橋”則表示部分編序,共分四十六都。

如果是出於精心設計,應該說構思獨特;如果是出於巧合,那真是天造地設了!

 

龍山夕照

詩山鎮詩山公園之內,有一座“龍山宮”,原為郭聖王的故居,現為詩山圖書館。建築古樸大方,富有民族特色。每逢夕陽西照,余暉映於屋頂,便反射出萬道光華,蔚為奇觀。故稱“龍山夕照”為“詩山十八景”之一。

 

鵠嶺白蓮寺

位於水頭鎮鵠嶺之上,古代從大盆至小盆嶺的驛站官路從寺邊經過。

白蓮寺為南唐評事林光所建。明末清初,南安明代最後一個進士沈佺期,當過禦史。明亡後,隱居白蓮寺。回應鄭成功焚青衣招覽起義,沈在白蓮寺樹義旗,方圓九溪十八壩民眾紛紛參加,與鄭成功聯合,進兵金廈。兵一敗於海澄,再敗于護國嶺,三敗於廈門港。後來,沈佺期隨鄭成功收復臺灣,采藥行醫,救濟鄉民及高山族同胞,深受臺灣人民的無限感載和崇敬,被奉為臺灣的醫祖。

白蓮寺文革時被毀,現已重修,四周名勝古跡不少。

 

五塔岩

五塔岩位於官橋鎮竹口村後龍水山,是紫帽山的一部份。

據南安市志卷二《輿地志》載:“紫帽山……的西北為邑界,其東南為晉江縣界,絕頂有三石列峙,名三公石。東有九洲岩、龍水岩,下有一小井,名潮汐井,四時不涸。相傳潭中有龍汁,三峰聳秀,中多石硿,名曰虎硿岩,可容二百餘人。宋時有縉紳,棄官入道修煉其中。山中有橋,石古榕根所蟠結,其亭最古”。

“龍水岩”即“吳水岩”,因寺前有五座塔,故俗稱“五塔岩”寺,宋曾從佩建,史稱小延福寺。明洪武年間,並“小彌陀寺”於本寺,古屬三十三都管轄。

五塔岩為宋代所建,屬窣堵婆式的石結構塔,五塔一字排在寺前,各塔之間相距二米,塔高約五米,底座四邊形,邊長1.2米。五塔後右邊摩崖石上,有“龍水岩伏承”石刻,系宋鹹淳六年(一二七○年)刻,五塔岩石刻,今存著有“佛”、“龍水古禪”、“第一山”、“盤古洞”、“元至大戊申”石刻等。

 

瓊山天心洞

位於水頭鎮西北部呈美村境內,古屬三十七都。始建于隋代,原名“天香寺”。明隆慶年間,裏人往遊,見四面疊嶂環繞,雲天如碗,龍潭綴于其中,宛如天之心臟,重修後易名為“天心洞”。明崇禎年間,有黃續翁者,慕其林壑雅致,橫造並閣,列爐煉丹,沉吟出林,鐫碑為記:“南安之瓊山天山,其他群峰聳峙,諸嶂迥環,山門勒石:別‘一洞天’、‘鎖雲’恍若別一天地。於中懸崖峻壁,疊翠披舟,飛泉噴瀑瀉柱巨壑,遠望之,瑩瑩然似垂白練。卷  測韻,石洞前地勢蜿蜒,形似象管、構有棟宇號:‘象管岩’期間林木蒼蔚,曲衍幽通,四時景象變幻不同,誠天然之佳域也”。

清康熙間主持僧靜素諧裏人重修舊觀。乾隆時又葺之。道光三十九年遂自下移建今址。同治十三年重修。光緒五年轉深和尚再葺殿字,築拜亭,複于左構精舍。一九二八年,建置鐘鼓樓,晨鐘暮鼓,引來了晉、南、同多少香客遊子。

清嘉慶丁醜大旱,龍潭水涸,露出古代少鶴山人丁一中的題刻於潭底岩石山上的詩一首,中有“天心下碧泉”佳句,文采飛溢,意景無窮。

 

蓮花峰石亭寺

位於豐州古城西北部桃源村境內,海拔一百二十米,山巔有岩石一簇,狀似八瓣蓮花,故名“蓮花峰”。相傳該峰為南海觀音駕前的蓮花仙子所化,故峰下建一石亭,供奉南海觀音大士。宋代詩人戴忱曾題詩刻於山巔摩崖上:“此石非頑石,成因浩劫塵,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因而石亭又稱“不老亭”。

石亭寺建于晉代,歷代許多名人學士、高僧達官在此寄跡留墨。

蓮花峰盛產的石亭綠茶馳名中外,有“三綠三香”的特點。清辛醜年間,有複本禪師攜帶“石亭茶”晉京,道光皇帝品茗之後,大為讚賞,御賜“上品蓮花”。萬隆會議後,周總理曾指示有關部門恢復發展高士峰綠茶(即石亭綠茶,高士峰在石亭寺西南側)。

 

拜劍亭

舊時,在南安山頭城有名為“拜劍亭”的古跡,此亭是紀念唐末王審兄弟軍旅入閩,在南安詩山奪了王緒兵權,拜將地點。自後王審知據有閩地,開創閩國,後人建亭紀念。

唐末黃巢起義,王緒陷光州,為秦宗權所迫,悉舉光州兵馬渡江南奔。以王審知兄潮為副前鋒,經贛入閩,自汀漳,皆不能行。王緒多疑,聽信讒言,殺無辜。及軍抵南安,前鋒將縛緒擁潮為將軍,潮不願授。乃殺牲血為盟,植劍于地,祝曰:拜而劍三動者當為帥。至審知,劍躍於地,眾以為神,爭拜之。審知事兄如父,也不敢授,遂奉潮為帥。

 

呼井格

呼井格,在九都與羅東交界處的一座山嶺。宋德祐二年,元兵入侵,恭帝北狩,陳宜中等奉福州益王昰為帝,是為端宗。元兵入閩,他帶著群臣,勿惶出奔。由莆田、仙遊、永春面南安。待走到九都與埔頭交界處的一座峻嶺上歇下,時在初夏,群臣日夜賓士既累且渴,高山峻嶺一時找不到水,山於饑渴交迫,個個頭昏眼花,四肢酸軟。不皇帝平時呼三喚四,此時滴水不得,急得大呼“水來呀!水來呀!”想不到這麼一喊,大家提神一看,石隙中湧一股清泉來。群臣大喜,認為是天助,祥瑞之兆,大家痛飲一番。自此以後,這裏就稱為“呼井格”。格上一泓清水,至今猶存。

 

侯垵嶺珍珠粥

宋幼主君臣離開“呼井格”,來到十八都侯垵嶺,站在山麓,仰望山巔,望山嵯歎,兩足酸軟,再加連日粒飯未進,寸步艱難。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當“乞丐皇帝”,到鄰近村子討飯。時值麥收季節,家家產戶吃大麥米粥。幼主一向蟄居深宮,吃的是山珍海味,不知大麥米粥為何物,大麥米粥狀如粒粒珍珠,大臣告之為“珍珠粥”,再佐以鹹鮭(海貝,長方形,殼有鳳眼紋),在這饑餓中卻覺無尚珍品,幼主連稱“好料”,高興地說:“朕今乃食珍珠粥配鳳眼鮭也。”這便是閩南俗語:“食珍珠粥,配鳳眼鮭”的出處。

 

梅花嶺

梅花嶺在溪美榕橋和官橋嶺兜交界的地方,原稱大帽山,自古是山都通海都的交通要衢。

傳說古時嶺上漫山遍野植梅花。山下有個村姑,在梅花盛開時,天天上山採摘梅花,鄉人都叫她“梅花姑娘”。有一天,一個新上任的年青知縣從這裏過,從梅花叢中傳來一陣陣清脆悅耳、聲韻婉囀的山歌聲,為其吸引了。這位年輕的知縣,逕自往花叢中走去,見到這位芳麗聰明的姑娘,一見鍾情,邂逅不去,要求與姑娘結為連理。姑娘心怕“門不當,戶不對”,婉言卻之。

知縣為了追求梅花姑娘,居然棄官,在梅花嶺南面山坡築室讀書(今稱石室岩)。每當梅花季節,天天上山找梅花姑娘。姑娘見他情摯意誠,終與其偕百年之好。姑娘的父母也將這嶺上的梅花作為嫁妝,劃歸所有。自是,此嶺改稱梅花嶺。

 

萬衣嶺

萬衣嶺位於南安豐州西華村北部葵山上。隆武二年,鄭成功約其叔鄭鴻逵攻打泉州。鄭成功從豐州城發兵,越埔頭,穿董埔。時在中秋,路上遇下陣雨,軍士衣服盡濕。登上葵山時,雨過天晴,鄭成功體察軍情,急下令軍士暫停前進,避入樹林小息。讓軍士把黑布縫製的軍衣脫下,擰幹曬在山坡石頭上。頓時,萬件征衣披峻嶺,蔚為奇觀。後人為紀念這件事,將此嶺取名“萬衣嶺”,又名“黑衣嶺”。清道光年間,有人鐫刻“萬衣嶺”三字於岩崖,引來遊客。

 

海上視師

“海山視師”是一塊碑刻,位於鄭成功故鄉石井的鼇石山下。傳宋大學士朱熹,曾遊覽至此,看江上雄偉,海天一色,欣然題下“海上視師”,後刻石於此。又一說,系明洪武初江夏侯周德興,到泉視察,到了石井鐫刻此石。

事有巧合,清順治十八年初(一六六一),鄭成功東征逐荷複台前夕,曾來家鄉石井鼇石山,與文武將佐商討複台大計,視察水陸大軍,接受荷蘭通事何廷斌(南安人)獻圖獻策。果然在此視師,為此景物增添佳話。

 

五馬江

石井江又名五馬江,位於南安石井與晉江東石之間。石井瀕臨海濱,是本縣重要港口之一。

五馬江底有五個礁嶼峻岩;狀似五馬揚鬃欲馳的駿馬,四匹馬頭皆朝向大海,惟獨一匹馬頭往回看。平時淹沒海中,只有農曆五月初二、十六兩天海潮大退的時候,始可看見。這就是所謂“五馬朝江一馬回”的傳說。

傳說明太機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後,為鞏固其帝業,曾派江夏侯周德興至此破壞風水“真龍穴”。這年周德興看到“五馬朝江一馬回”,籌思破壞,忽有土地公托夢,聲言此穴“一馬回”,只能出藩王,且在二百年後,能在東南保漢祚,周德興才罷手。

後來,果然出延平郡王鄭成功。

 

禦駝嶺

明末,清軍大舉入閩的時候,隆武帝帶著一批親隨,押著一百匹驢騾,滿載珍珠財寶,倉惶逃出福州,想到廈門與鄭成功會合。隆武帝一行來到南安三十六都白石、九溪交界處,正值清兵追到,跑在最後的一匹騾子回頭一看,見清兵已追到,明晃晃的馬刀就要截來,便失卻前蹄,橫倒在地,背上的珠寶也掉落在地。清兵見了珠寶,紛紛下馬爭搶,一刹那,騾子突然翻了個身,把那些散落的珠寶及貪婪的清兵壓在身底,騾身刹時變成一座峻嶺,截斷了驛道,清兵受阻。保住了隆武帝一命。所以這座山嶺稱為“禦駝嶺”。這一故事,及今,官橋地方孩童見到騾馬經過,還唱著“驢駝驢益益,腳村後頭死一隻”的兒歌。

 

金雞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從昆侖山下來一位道士,將豐州九日山巔的“通天蠟燭巨石鑿打成佛”。在完工時,突然從石佛中飛山一隻金光閃爍的金雞。道士見狀大喜,想拐金雞發財,卻被金雞啄瞎了一眼。道士痛叫一聲,滾下九日山巔,現出原形,原來是一條大黃龍。黃龍潛入江中,發誓要報金雞一啄之仇。他得知金雞落宿貧苦農民吳志家中,便興風作浪,將吳志父親吳江連人帶船捲進江底。

從此,晉江下游,經常洪水氾濫,兩岸居民被鬧得不得安寧,叫苦連天,稱這段江為黃龍江。吳志發誓要報父仇,為民除害,建造跨江橋。落宿吳志家的金雞大幫吳志的忙。金雞吃上白米生下銀蛋,吃上穀子生下金蛋,為建橋備足資金。其後,吳志又在神仙李鐵拐、呂洞賓的幫助下,降服了黃龍,建成了橫跨晉江第一座大橋。人們為懷念金雞的功績,便將此橋稱為金雞橋。

 

名物特產

澳柄楊梅

唐朝的時候,豐州澳柄的楊梅就很出名。五代時,王延彬在此置十裏梅村,故有“萬梅村”之稱,後來卻一度衰落。到了宋代,澳柄洪氏的祖先一生酷愛楊梅,臨死時把全族的子孫召來,吩咐說:以後凡誰家生了孩子,都須種植幾株楊梅做紀念,生男孩種十株,生女孩種五株。同時要求不准偷摘別人的楊梅吃。從此以後,這位祖先的遺訓代代相傳,澳柄的楊梅也就一代比一代盛,並越來越出名了。

 

蓬華芥菜贏過黃埔解元

南安蓬華芥菜素稱珍品。明代初年,詩山人黃埔梁解元到華美村作客,主人用芥菜飯招待他,梁解元覺得清甜可口,味道芬香,連聲說好,主人盛意砍了十株芥菜送他。十株芥菜至少也有百來斤,放在轎裏,累得轎夫喘不過氣來,渾身大汗。梁解元心裏明白,就下轎走路,讓轎夫只扛著芥菜走。於是蓮華芥菜贏過黃埔解元,傳為佳話。

 

米粿成金果

金果是洪梅鄉山溪一個村名,這裏有段故事。

相傳明神宗年間,相國李九我偕同大學士葉向高從泉州出發,來到山溪水尾宮稍事休息。肚子也餓了,正好有位村姑進廟拜神,兩人要向村姑買米粿吃,村姑說:“不用買了。”隨即遽送米粿。兩人為官廉潔,雖餓也不輕易接受,叫她回去問主人。好客的主人卻邀請兩位到家作客,兩人隨問:“你家主人今天辦宴席嗎?”村姑說:“不瞞貴客,今天是我家主人孫兒周歲,通常是要請客的,但主人被人誣告,官府要追究,今天是無心請客了。”兩人聽了這番話,細細盤查,覺得冤枉。決定到其家去,主人殷勤招待,酒罷,兩人在一把扇子上寫上十六個字:“葉向李九,在家飲酒,不是親戚,就是朋友。”送給主人,著他懸在大門上。

未久,官吏、捕役,來勢凶凶到其家,見大門緊閉,仔細一看,嚇得縮頸咋舌,逕自回衙。此事傳開,鄉人說我村米粿是金粿,遂成金果村。

 

淨業驚夢覓新茶

南宋後期,蓮花台寺住持僧淨業,看到當時許多名公巨儒,陸續來此登臨覽勝,以鬥茶為樂。因此,對茶園的管理、茶苗的培植特別熱心,並千方百計提高製作技術。他想的是茶,說的是茶,甚至夢中也在觀賞茶園。

一個晚上,雨聲淅瀝,他禪坐出神,走上園通寶殿,虔誠地跪在觀音佛祖像前。只見觀音麈尾一拂,飄飄離座,自己則身不由主地隨在麈尾尖,飄飄然出了寶殿,轉到寺後。觀音踩著蓮花騰空,石蓮中間白雲縈繞。他在石蓮瓣中穿行攀登。突然,石罅中亮光一閃,他走上前一看,啊,一株茶苗,碧綠玉潤,水珠晶瑩。

淨業仰首一望,見觀音手拿柳條,水珠一滴一滴地滴在茶苗上。一刹那間,觀音麈尾一拂,淨業立即跌倒,驚醒過來時,人還坐在蒲團上。夢中所見,歷歷在目。他又驚又喜,慢慢站起,在觀音佛祖前麵點了一柱香。

天剛濛濛亮,淨業便默默地按夢中走過的路,繞回在蓮石間。果然在夢中所在地點發現了幾株新茶,崖石上的水珠一滴一滴地滴下來。霧很重,白雲冉冉上升。他非常高興,以為是觀音所賜,連聲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淨業精心培育這幾株新茶,第二年,新茶長出新芽。他試嚼一葉,覺得口齒生香,精神頓爽,不同一般。他和寺僧勝因精心研究培植,分株,製作、沖泡,形成一套技術。隨著種植的發展,蓮花峰茶名聞中外,呼為神品。

 

名人趣事

歐陽詹月夜讀書

南安詩山古稱山頭城,因唐詩人歐陽詹少年時在高蓋山居住讀書而改名“詩山”。至今,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有關歐陽詹勤奮讀書的故事。

相傳歐陽詹幼年喪父,家道中落,無錢入塾。幸而其母原是大家閨秀,知書識禮,便以炭為筆,以牆當紙,手把手地教詹讀書識字。有一回,歐陽詹從塾師處借得一冊詩書,他一邊趕著牛上高蓋山放牧,一邊看書吟讀。他書迷心竅,讀得忘了時辰。日頭落山,明月高懸,他全然不覺。也不知過了多久,歐陽詹只覺濃濃倦意,身子一歪側臥在一塊大青石上睡去了。

天已晚,母親仍不見兒子歸來。這高蓋山麓林深道險,猛虎傷人之事時有發生,她的心煞是焦急。左鄰右舍可憐這對孤兒寡母,提燈結伴與歐陽母上山尋找。月夜茫茫,山嶺連綿,何處尋覓歐陽詹的蹤跡?說來也奇,正當歐陽母為難之際,“突”地跳山一隻小白兔,繞著歐陽母轉了一圈,便往前蹦跳而去。眾人尾隨白兔而行。來到林中空地,白兔不見了,卻見歐陽詹在大青石上酣然大睡,一隻白額老虎在旁守護著他。那老虎向歐陽母點了三下頭,逕自去了。

從此以後,歐陽母給兒子約法三章:外山必須在日落前回家;讀書不得走離高蓋山;每晚讀書至子夜方眠。歐陽詹遵循母訓,勤奮攻書,唐貞元八年,高中進士第二名,被憲宗皇帝敕封為四門助教,任國子監教習。就在這個大喜之際,卻傳來母親病逝的噩耗,歐陽詹當即日夜兼程趕回故鄉,母親卻早已下葬于高蓋山。在母親墳前,歐陽詹悲痛欲絕,吟詩一首以答慈母哺育之恩:“高蓋山前日影微,黃昏宿鳥傍林飛。墳前滴酒空垂淚,不見叮嚀道早歸。”

 

楊樵修陂

唐末五代時,南安楊樵,精醫學。時閩王王審知妃子任夫人生惡瘡,久治不愈,由南安官橋人諫議大夫翁承贊引見閩王,治癒夫人膿瘡而名揚。

楊樵精脈理,能經線過脈,在給閩王妃子看病時也採用此術。侍女覺得奇怪,有意開玩笑,把絲線先系於木,後系狗腿,都被察出。經過一番施灸治療,果然治癒,人稱神醫。

楊樵告辭時,閩王大加獎賞,楊樵堅決不受。問有何求,楊樵於是說:“我家鄉有九條溪,水短流急,大雨成澇,無雨便涸,這一帶農田,十年九旱。如能在上流築壩,中流築陂蓄水,可得灌溉農田之利。”閩王喏喏連聲。

楊樵歸裏不久,修壩築陂工程就開始了,軍民齊動手,奮戰萬人川,終於在九溪建成十八壩,一條大石坡。閩王親為這條陂命名為“慈嘉陂”,意思是其夫人慈意嘉獎而成的。後來訛音為“自家陂”。

 

朱熹九日山講學

宋紹興年間,理學大師朱熹任同安主簿秩滿,回泉州待補。在九日山書院講學,由地方推選優秀生員,每天授修己治人之道,名揚閩南。

朱熹在九日山書院揭示教條引導弟子信守。一為五教之目: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二為治學之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三為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四為處事之要: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五為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他的這些教條,舊時在閩南、臺灣到處可見。據說朱熹在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時,這些教條更加系統、完整化了。

 

蔡居易興會朱熹

宋代蔡居易,官橋黃山人,擅理學,成名人。他與理學家朱熹有段故事。

朱熹要出任同安主簿時,從其鄉里過,一望所有田園種的東西,排列都成八卦形。即對隨員說,此地必有賢人。及到蔡宅門口,看到蔡居易為故世父母作功德時貼在大門的一副對聯“報親恩無可無不可;作功德其然豈其然”。朱熹料定此是居易家,便投刺請會。

兩人一見如故,談話十分默契。蔡居易會朱熹時,款待午餐的飯菜只有薑、豆、鹽、茄四味。朱熹隨從人員見了很不滿。朱熹說:“你們不懂,這裏面是山珍海味”。臨行蔡居易送到門外,鞠躬不已。而朱熹的回禮,一直過禦駝嶺還未停止。禦駝嶺離蔡名人家已好幾裏路了,一個差役說:“老爺,那主人早巳不見了,路也走得不少了,為何還須還禮呢,”朱熹說:“你有所不知,他還在門外還禮呢。”那人不服氣,轉身回走,看到的情形同朱熹說的一模一樣。

 

清官李贄

李贄五十三歲那年,由於不滿當時黑暗的官場,三年知府任滿,便憤然告歸。要走的那天,姚安府城的百姓紛紛前來送行,手帶雞蛋、乾糧,要給李贄路上充饑。李贄執意不收,同時一一致謝老百姓。這時,突然一個滿臉橫肉的大麻子沖著李贄走來,指著車上一隻藤箱,硬說是李贄用來裝著受賄得來的金銀細軟,要李贄當眾打開,同時還打賭,藤箱內若不是裝著金銀珠寶,情願做烏龜王八繞姚安城爬一圈。李贄令家人打開藤箱,裏面裝的全是書籍。這一下驚呆了胡大麻子,激怒了老百姓,他們硬要胡大麻子做烏龜爬街示眾。

這天,姚安城老百姓一直把這位兩袖清風的李知府送到十裏之外。

 

鄭成功啞謎招賢

鄭成功為了擴大“反清複明”的實力,便在幾個地方招軍、招賢,泉州西門外招賢橋就是其中之一。

招賢橋當時是一座木板浮橋。鄭成功親自在此以啞謎招賢。啞謎是在橋頭豎立一面大旗,上書“招賢”二字,旗下擺一張方桌,桌上放一隻盛著半碗清水的瓷碗,碗前放一束香,一對打火石,桌前貼一張招賢榜,說誰猜中啞謎者可授予軍職。

啞謎招賢是新鮮事,人們一傳十,十傳百,來投軍的人非常多,過了三天三夜,仍無人猜中。幾位元親信將士勸說鄭成功改用別的方式招賢。鄭成功微笑著說:“閩國多雄傑,豈無真英才?”

一直到第十二天,招賢橋上走來了兩個外鄉人。走在前頭的身材壯實,雙眼有神;走在後面的是彪形大漢,氣宇不凡。兩人走近方桌邊端詳了一下,接著由身材壯實的漢子走上前去揭下招賢榜,轉過身來,端起那裝著清水的瓷碗,猛地反扣在桌上,任碗中的清水從桌上漫流落地。然後敲燃火石,點明香束。此時,彪形大漢高呼“反清複明”四個字。於是周圍許多投軍的人才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了鄭成功的用意。

此兩個猜中招賢啞謎的外鄉人,一個叫甘輝,另一個叫林泗,都富有才智,被鄭成功留在軍中重用。

 

洪承疇衣錦還鄉

洪承疇降清後,官居極品,朝政忙碌。但他是個孝子,日夜思念母親,故有錦衣還鄉之念。泉州知府得悉洪將回,為了拍馬屁,在泉州建立“洪公生祠”,欲藉此博洪歡心,謀取晉升。洪的胞弟承□,對乃兄降清,本已不齒,今見知府建祠更是憤怒。於是特意在“洪公生祠”前,購地建“雙忠廟”,崇奉唐朝張巡、許遠。張許神像均怒容圓眼,手指生祠。又在偏殿供奉觀音菩薩,殿上署有“大慈蓮心”匾額。他擅長草書,把“大慈蓮心”草得驟看有如“大無良心”的樣子,以此諷刺哥哥。

洪承疇也是有氣度的人,對弟弟的揶揄並不在意。洪承疇來到鄉里,也受人冷遇,無人迎接。進入家門,卻見母親穿著“紅襖肚裙”(閩南婦女結婚禮服)。洪拜見畢,怪而問母,母道:“我們婦道人家三從四德,你父已死,你是長子,既已效忠新朝,我只得改嫁了,才合‘夫死從子’古訓。”洪方悟母諷己失節,急忙叩頭謝過。洪之母以為大勢已去,不過分難為兒子,只叫他“尊三命”,即“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儒降僧道不降”。洪均依命,於回京後奏過清帝,頒行天下。閩南女子至民國初年,出嫁時仍穿明朝禮服“紅襖肚裙”。死人殉葬衣物,均為明制。對僧道也不加干擾。

  

洪承疇的奏對筆記

洪承疇文韜武略,學識淵博,深得順治皇帝賞識。一天,順治帝要了洪承疇的奏對手抄筆記,同時還認真地閱讀著,覺得洪承疇在奏對手抄筆記上所論的問題都追求到事物的根源,深刻地分析國家的利病。因此,越看越喜,便隨手提起朱筆,摘錄了數百條,命內史另錄一編。並親筆批文,要攝政王認真細讀。

據說,洪承疇一生留下的著作,就是這本《洪大經略奏對日抄筆記》。順治把它視為治國之寶,以後又傳給康熙、雍正,雍正又傳給乾隆。乾隆看到洪承疇講的許多問題,都維護了漢人的利益,感到很不是滋味,覺得先皇上了洪承疇的當。所以在乾隆朝編寫清史時,便把洪承疇列入“貳臣傳”。

 

阿岱舍救馬佚

相傳羅東的羅溪,有個官家子弟叫阿岱舍,生性機敏,好打不平。

有一年,羅溪縣來了一位愛馬的知事,每晚都要馬伕一家睡在馬廄的隔壁,以便隨時照料他的愛馬。這年冬天,馬伕的母親取暖失火,自己被燒焦了,連馬廄裏的馬也被燒死。知縣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馬伕抓來就要處死罪。馬伕的妻子急求阿岱舍,阿岱舍寫了一個字條,叫她拿交知事,知事拆開一看,字條僅寫十六個字:“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見《論浯.鄉黨》第十二章)。知縣看後,說不出話來,於是傳來書吏撤案,令衙役把馬伕給放了。

 

豎千倒萬

俗語稱人富貴曰“豎千倒萬”,說來也有個故事。

清末狀元黃培松的父親黃淑,個頭大,人家叫他“大科淑”。家裏窮,吃量又大,度日唯艱。有人罵他無路用,“豆豉酺不會發芽”。他一氣把間房子典了,拿了九串錢上福州找工做,並發誓,不發芽不回鄉。

大科淑在一同鄉開的萬泰茶行當挑水工。當時福州為通商口岸之一。時洋人在南台開一大賭場,賭法樣樣俱全。有一天他想到賭場看熱鬧,正好老闆在那大賭“三文銅”,小便正急著,又輪老闆作莊,此時見到大科淑進來,拉著他代理作莊。賭‘三文銅”是一群大富人,圍著一個地方以銅元作賭注,豎著一文當一千,倒著一文當一萬。大科淑不明此規定,見周圍的賭注都豎有四、五寸高,心情很緊張。於是把盤內銅元全部倒著,周圍的人驚奇看著他,以為是大財主。這盤開合結果全萬,洋管理前來清盤,賭客歎聲悔氣走了。大科淑也走出賭場,回到萬泰茶行。

過了三天,老闆和洋人笑面相迎。洋人告訴老闆,屋裏擺著一十多擔籮筐白銀,是三天前賭贏的。並說那一賭要是輸了,兩個萬泰茶行也不夠賠,弄得大科淑發呆出冷汗。這老闆是個有良心的人,把一大半白銀分給他。於是大科淑就利用這筆錢,另開一家茶行,取名“新萬泰”,以示富不忘本。隨即在福州結婚,建立家室。直到他兒子黃培松中狀元之後,回家謁祖,大排宴席請客。席上還特備一碗芽菜,以示“豆豉酺發芽”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