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南安 »

南安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錄入:陳承溢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南安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彌陀寺

在南安涼峰。五代.周.顯德中(九五四~九六○年)建。五代.刺史王繼崇葬是山,其妻郝氏因建寺,命僧主之。

宋.元豐間(一○七八~一○八五年),丞相蔡確請為功德院。

 

寶壽觀音院

位於南安市倉蒼鎮輝煌村的豐山之麓。

始建于唐.僖宗.光啟二年(八六六年),供奉南海觀音菩薩。歷代都有修葺,香火鼎盛,僧侶眾多。明代,觀音院規模更大,還建有書房。明.禦史巡撫王龍震就是在這裏讀書中舉的。清代中期該院廢於火災。近年重修。

 

寶湖岩

寶湖岩位於南安市英都鎮芸林村的龍湖山東麓,是南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系佛教古刹,始建於明代,幾經修茸,仍保留原建築風格。山深、水澈、林寂、景幽。

 

忠烈祠

原址鯉城桂壇,早已圯絕。

《南安縣誌》:洪承畯“以兄(洪承疇)事清,心不韙之,”故意在洪衙埕修一座“忠烈祠”,奉祀張巡,“蓋隱諷之。”

指張巡雍丘事:叛軍“攻圍經年,巡以雍丘小邑,儲備不足,大寇臨之,必難保守,乃列卒結陣詐降,至德二年正月也。玄宗聞而壯之。”

張巡,河南南陽人。安史之亂時,先禦敵雍丘(今杞縣),又移守睢陽,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城池失陷,被捕遇害。唐中葉睢陽人首建廟宇祭奠,宋以後各地膜拜為驅鬼避邪之神。《泉州府志》:“睢陽廟,郡中多有。”雙忠廟、三忠廟、忠烈廟也奉祀張巡。

 

檺林宮

位於南安洪瀨西林湖尾,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一五五○年),清乾隆年間曾重建。一九八○年按原址新建。

 

慧泉寺

位於南安市康美、梅山、洪瀨三鎮交界處楊梅山,距雪峰寺一公里許。在寺門前壁間,嵌有一方清.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年)的重修碑記,從碑記中得知,寺宇啟建于唐.大和年間(八二七~八三五年)。

楊梅山在鼎盛時期,共有十八座寺廟,如山巔有慧泉寺,山麓有本山岩,北有西真寺,西南有太湖岩,中區有雪峰寺等。楊梅山的寺廟,以慧泉寺歷史最為悠久,早於雪峰寺,故有“先有慧泉,後有雪峰”之說。然而雪峰寺名氣高、規模大、高僧多,統領山中諸寺。雪峰、慧泉兩寺相鄰,關係密切,一脈相承,每當慧泉寺衰落,總有雪峰寺住持出面修葺。

《南安縣誌》載:楊梅山“上有慧泉,清澈異常,倚泉為寺,備極幽敞。”

過雪峰寺後,一路上不時可見僧尼墓塔和不少象形巨石,如龜,如象,如蛙,如木魚;有些石上刻字,如“心”字石、“飛鯨”石。飛鯨石下有洞,是明代佛化禪師長年在此修煉所築的石室,清代也有個同一個法號的佛化禪師在此修煉。慧泉寺在望,山巔有一塊高大的方形巨岩,可看到新描紅的“慧泉”兩個大字,是清.福建提督馬負書題刻的。

山門古樸,石構拱形。

慧泉寺建有三寶殿,祀觀音、文殊、普賢,但規模不大。三開間皇宮體建築,屋脊呈燕尾式,二進深,雙護厝。寺門相向垛左龍右虎的石雕形象,深具宋代石雕藝術風格,應為早期建築構件原物。

後殿已經倒塌,殘存一對石柱,聯雲:“入是門須求解脫,到此地頓悟真空。”對聯正面刻有碑文。

兩邊戶厝尚存,各六間居室二小天井,已破爛不堪。據說,過去左護厝住和尚,右護厝住尼姑,而今無人居住。

寺前原有石構圍牆,多已倒塌。寺左有個半月池,泉水流進池中,倒映慧石奇觀,可清晰看到山巔“慧泉”二字倒影。寺旁有千年古井。

《南安縣誌》記載,慧泉寺附近有石壁圖字。其文曰:“楊處者,何許人?性恬退,好內外書,尚友。古初骯髒時侶,結訪廬澗。植梅百本,寒對其花,暑席其陰,賓客過從,談話竟久。自耕而食,酌泉而飲。菲於奉己,貧若有餘。乾坤之大,江漢之廣,飲食起居,惟梅之下,雖拙而安,不與世疏而世自疏矣。”又歌曰:“不羈兮斯人,種梅兮澗。酌清泉兮看梅山之雲,乘化歸盡兮複梅之根。”末書“咸淳壬申”。

“咸淳壬申”乃南宋○度宗○鹹淳八年(一二七二年)。時賈似道柄國,士君子耿耿孤忠叩閽無門,可能這個楊處即是抱恨勇退而隱之士。但《縣誌》所載的這塊宋碑,至今尚未發現。

慧泉寺歷經千載,時興時廢。清初,高僧如幻法師晚年避囂靜養,在慧泉寺眷寫其《瘦松集》四卷。近代弘一法師來雪峰寺期間,多次登臨探訪慧泉寺。

解放後,慧泉寺由於地處偏僻,日漸衰微。“文革”浩劫,大殿內七十釐米高的觀音瓷像及諸佛神像、法具均被砸爛,投於寺前圍牆外山崖,圍牆也任意拆除。

 

桃源宮

位於南安豐州。

桃源宮的尊勝陀羅尼經幢,建於北宋.天對三年(一○二五年)。高高七.八米,八面正書,全幢七層,雕刻精美,有重翼羽狀飛天。為“南安縣清信女弟子葛門陳二十二娘……夫葛二十七郎”舍資創建。建經幢的目的是為“考妣二親追薦……同保平安,特抽襄賄虔于當境神仙坊”建經幢,並鑿井一口,經幢保存完好,為現存經幢之典型。從經幢上的文字看,北宋泉州的善信,佛、道都求,這是佛教世俗化趨向的又一例證。

 

朝雲殿

位於南安羅東埔心村(原閩南十七都埔頭),五臺山分支山麓。南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明.英宗正統年間(一四三六年),由埔頭黃氏良庵開基鼻祖第四世朴庵公主持創建,始稱“夏唐宮”。崇禎二年(一六二九年),先賢黃夢松奏明崇禎帝,請改名“朝雲殿”,帝准奏,夢松親書“朝雲殿”,髹正金正漆榜掛於殿上,自此譽傳。

一九九六年重修。現朝雲殿占地一千五百平方米,建殿面積二百四十八平方米。正殿石雕浮金,左右兩側各有廂房;殿前正中是拜亭,拜亭兩旁是小院井。殿內供奉主神鄭府仙師(鄭恩,山西省應周府喬山縣[今應縣]人,生於後唐九二五年十二月三十日。自幼父母早逝,稍長賣油為生,浪跡江湖。心直口快,好交友,後與柴榮、趙匡胤義結金蘭,為建立大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趙匡胤登基後封為北平王。),侍側主神是虎馬元帥、田都元帥,兩側殿供奉境主公、金府元帥。殿后有一棵四百多年的粕籽樹。

 

臨水廟

又稱三夫人宮,位於蚶江古渡頭的鳳儀山大石坡上,“鄭成功水操寨”側。奉祀臨水準妖的女傑陳靖姑、林九娘、李金鳳。

臨水廟廟門對著日湖塔,面臨泉州灣,隔江與洛陽橋遙遙相望。

廟前涼亭的石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

 “日出湖邊,萬道金光朝寶殿;

  潮來海上,一團綠水護珠宮。”

注--日出湖邊:《閩書》:“日湖,日出之地也。”寶殿:指蚶江古渡頭的另一座寺廟——忠仁廟;珠宮:即臨水廟。

 

待駕宮

位於南安市碼頭鎮大庭,建於一二七九年。

南宋末年,元兵追捕南宋最後一個幼主帝昺,趙宋王朝的孤軍護衛老臣懷抱年僅三歲的幼主倉惶逃命。斯時,鄉裏忠義之士聞帝駕將途徑大庭鄉水尾山下,即匆促在大路旁趕建一座簡樸的行宮迎鑾待駕,嗣後以此名之。

碑詩:

 “崖海未沉宋主舟,詩山先接禦車遊。

  迄今回溯迎鑾事,一片忠心表萬秋。”

 

樹德寺

位於南安洪瀨鎮區中心,建於北宋,一九八七年列為南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據石碑載,宋少主朱晟南逃,曾在此住蹕。抗日戰爭時期,弘一法師曾投宿該寺。廣義法師少時在此皈依佛門,後輾轉星洲成為名噪海內外的知名大法師。

 

相公宮

又稱坑口宮、田都元帥廟,位於南安縣埔頭十七都坑口鄉(現南安市羅東鎮振興村坑口宮自然村),祀奉戲神雷海青。現莆田、臺灣等海內外寺廟凡供奉田都相公都發源於此。

泉州民謠:“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丸,十六相公生。”泉州的高甲、梨園、傀儡諸戲班常在正月十六這一天結隊到坑口祖廟進香,場面頗為熱鬧。

 

雷海青

雷海青,唐.南安坑口鄉人。少時口舌笨拙,但好音律,善琵琶。開元二年(七一四年),唐玄宗從各地精選樂工,十八歲的雷海青應選入梨園且為班頭。天寶十四年(七五五年)“安史之亂”爆發,翌年六月,玄宗離京奔蜀,長安城被安祿山攻陷。叛軍大掠文武朝臣及宮嬪樂工。八月初,叛兵大宴于凝碧池,威逼梨園子弟百餘人歌舞為慶。以李龜年為首的眾樂工不願臣服,雷海青擲琵琶于地,向西慟哭,大罵安祿山,被安祿山親兵綁於戲馬殿肢解於眾,是年六十歲。

“安史之亂”平定後,玄宗返抵長安,撫恤有加,特賜雷海青遺骨回鄉安葬,於坑口築祠祀之,追封為田都元帥,食邑三百戶,故祠稱坑口宮或田都元帥廟。農曆正月十六為雷海青祭日,由坑口鄉林氏奉祀。

成神

雷海青成神是在北宋。

傳說,雷海青是同白須公、仁福王三人一同修道成神的。《泉州府志》載:白須公或稱翁爺,為蜀地聖僧,來永春樂山(五臺山)蛻化成神,北宋.哲宗.紹聖(一○九四~一○九八年)間敕封福佑真君;仁福王為北宋.神宗.熙寧(一○六八~一○七七年)間巡檢陳益,曾率兵抗禦西夏,北宋.神宗.元豐(一○七八~一○八五年)間化身南安九日山,南宋.理宗.淳祐(一二四一~一二五二年)中敕封仁福王。田都元帥是否如福佑真君、仁福王一樣受敕封,已難查考,但在泉地尊奉福佑真君、仁福王的宮廟中,常見並祀田都元帥,並認定三位神靈的形成同在宋代。

但雷海青成為戲神,則應在南宋。

宋室南渡之後,南外宗正司遷置泉州,一百餘年間,趙宋宗室發展到“內外三千餘人”,這批王子皇孫從臨安和溫州帶來歌舞樂伎,組成家庭戲班--“七子班”,所用的演員都童伶,到了一定年齡就得散棚重組,散棚後的伶人便於流入社會,重組班社,演出於民間,這就是泉州南戲的開始。

泉人本善於造神,宋代又是個造神的年代。在南戲日趨發展向外傳播過程中,出於行業競爭、藝人權益保護等需要,戲神的產生勢成必然。最初,戲班所崇祀的祖師的原型,或者只是姓名不顯的傳授南戲的藝人,尊稱為相公。為提高戲神聲威,便又附會地方傳說中的雷海青這位唐代盡忠而死的樂工,因為他既有忠義壯烈的事蹟,又是能歌善舞、會奏樂的伶人,符合“聰明正直是為神”正統觀念,雷海青便理所當然地取代原來的戲劇祖師相公爺,而被奉為戲神。戲神的信仰隨著泉州南戲向外傳播,其神源傳說在傳播過程式中雖經種種加工而產生異化,但名地總還是稱為“清源祖師”―――泉州有清源山,五代是地屬清源軍。

至於雷海青成為戲神後為何稱為田相公、田元帥?除傳說的唐.玄宗追封為田都元帥外,還有一則記載,雖為戲謔,但似乎可作注腳。

南宋.嶽霖(嶽飛孫,小時住泉州石龜外祖家)《桯史》記:淳熙(一一七四~一一八九年)間,一考出題,錯將“霈”字作“沛”,有考生指出,猶強辨:“有雨頭也得,無雨頭也得。”考後眾官設宴觀劇,優伶扮二儒辨古今人物,一人指雷萬春為田萬春,一人以為“曆考史牒,未有經雷為田者。”問一教授,曰:“有雨頭也得,無雨頭也得”。考官知諷己,大怒,“錄優而詰之,杖而出諸境。”“然其語盛傳至今。”

被稱為戲神祖地的南安坑口村,處於泉州城北四十公里處古大路邊。該村歷史上出過許多著名的道士和戲曲藝人,號稱“道士窩”、“戲窩”,在這種環境中產生出戲神是十分自然的。坑口早年有佘族雷姓居住,佘族是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崇拜圖騰,信仰道教,歷來奉雷海青為家族神。戲神原型的產生與之不無關係,譬如田都元帥廟必奉有狗舍人(靈牙將軍),便帶有狗圖騰崇拜的痕跡。

寺廟規制

相公宮為平屋三開間,占地約三百平方米,正殿奉泥塑田都元帥神像,頭戴插滿金花的學士紗帽,衣著紅色蟒服,兩側分立侍神,左為金雞,右為玉犬。正殿石柱刻聯:“九天都院歌白雪,十八學士醉青春。”此聯與梨園戲神座對聯“十八年前開口笑,醉倒金階玉女扶”之句相映照。拜亭刻聯:“坑口化身參元相,宋代封位列三公。”

宮對面五十多米處有一古墓,碑刻“相公墓”三字,系明.萬曆二十八年庚子(一六○○年)所立。據傳為雷海青葬處。其墓現由南安市文管部門立碑保護。

傳播

田都元帥信仰的廣泛傳播,是因為後來田都元帥不但是戲神,還逐漸演化為福神,獲得寬闊的社會基礎。

(一)坑口林氏外遷

坑口林氏一直奉祀田都元帥,幾百年後,林氏往晉江內坑遷徙,田都元帥信仰也開始四處傳播。

(二)戲班普及

明代政治較穩定,社會經濟有很大發展,促進戲劇繁榮。

其時地方戲劇班社眾多,散佈民間各地的戲班演員每常是“亦農亦藝”,平日務農,遇請則集中出演(因為演戲與節日、神誕、人家喜慶有關,不是每日出演),故有“湊腳老戲”之稱。而童伶演員到成年“散棚”後,有的也不再從事演藝,亦只有務農或做小生意。

由演員身份轉變為農民、市民後,他們仍然保持著尊奉田都元帥的習俗,田都元帥信仰便由戲神過渡到民間福神,得地方財力,城鄉眾多田都元帥廟就建立起來了。

(三)移民臺灣

明末清初,是福建特別是泉州、漳州向臺灣大量移民的時期。一次是明.崇禎年間,閩南災荒,鄭芝龍招集沿海百姓數萬人入台開墾;第二次是明末鄭成功收復臺灣後,大批漳、泉沿海百姓隨他東渡;第三次是康熙二十三年施琅統一臺灣後,閩南百姓成千上萬東渡往台開拓墾殖。渡台的百姓把本土風俗習慣帶往台島,田都元帥信仰向臺灣傳播成為必然。

其傳播途徑又有二種:

一是以戲神身份由戲班帶去。

二是以當境保護神身份由渡台墾殖者帶去。

早期渡台的漳、泉百姓大多是赤貧的農民,前往臺灣所帶的一般只有兩種東西,一是父母神主,二是鄉村當境神香火(攜帶的形式是縫一小紅布包,內中裝一撮神廟香爐裏的香灰)以作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在當地安居後,他們又為帶去的保護神立廟塑像。這就是臺灣宮廟所祀神靈大多與內地相同,而且要到內地謁祖的原因。

泉州田都元帥信仰既盛,臺地供奉相公宮廟相應也多。

臺灣最早供奉田都元帥的廟為台南市西勢村蕃厝三十七號的元帥廟,建于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年)。

其次為鹿港大有裏車圍攻巷玉渠宮,建於清.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由祖籍晉江的臺胞分香到台,來鹿港演出的戲班都要往該廟拜祀,宮廟規模宏偉,流傳雷海青成神故事與泉地一般,廟中還寫著唐詩:“萬戶傷心發野煙,百官何晶更朝天;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相傳這是唐.詩人王維悼念雷海青的詩句。

再來為臺北萬華紫耒宮,建於清.嘉慶四年(一七九九年)。

臺北行德宮也是一座主祀田都元帥的神廟。

此外,將田都元帥神像供在其他神廟側殿或住家廳堂的亦多。至今全台有二百多座廟宇奉祀田都元帥。

一九九六~一九九七年,臺灣鹿港玉渠宮、臺北行德宮等先後來南安相公宮謁祖。行德宮還立《虔誠之心成裏迢迢專程認祖緣起》碑於坑口宮前以紀其事:“本行德宮起源一九□□年間,設立於臺北市萬華區雅江街四十一號,奉祀主神三田都元帥,又稱田都元帥。長義經來,來此行德勸善,淨化人心,匡正惡念,救世為宗旨,故神威顯赫,澤被四方,香煙鼎盛,信徙遍佈各地。一九九六年五月間,本宮恩主田都元帥聖示,始進行祖團,由主持施見文帶領,遠赴福建尋根認祖之旅,經過無數之尋覓與奔波,終於在此地確認根源……一九九六年十月,經由坑口宮主以及全體委員相互確認肯定後,恩主田都元帥聖允,為增延福慧護佑臺灣區善信,正式分靈本宮,為臺灣區首例廟宇,期許慎思神跡,發揚光大,使香煙繚繞,延續不斷為依歸……”

 

昭惠廟

位於南安市英都鎮,始建于宋、元時期。奉祀通遠王。

宋元時期,以泉州港為起點的“海上絲綢之路”崛起,每年夏冬雨季,泉州郡守和市舶司官員率領外國番商使者,在九日山下昭惠廟(即通遠王祠)舉行隆重的祈風儀式,拜祀海神盛極一時。

泉州各沿海港口、內河驛渡碼頭也紛紛建海神廟,奉祀通遠王,英都昭惠廟便是其中之一。此外還如洛陽橋北昭惠廟、安海昭惠廟、泉州崎頭廟、南安水頭海潮庵等。

當時晉江主要支流西溪以及西溪的支流英溪都可通舟楫。素有“金英(英都)銀羅(羅東)”之稱的英都十分富庶,糧食、絲綢、薪炭、茶葉、筍乾等商品,在董林碼頭裝船,沿九曲十八彎的英溪水,用駁船運到泉州,經刺桐港遠銷海外。董林碼頭附近的村民便興建昭惠廟,以祀海神通遠王,祈求航行平安。

昭惠廟的神像,仿九日山昭惠廟,採用檀香木為材料,用“五鏤”手法鏤刻,是閩南五鏤雕佛中的珍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隨著媽祖神格的不斷提升,元代以後通遠王的海神地位被媽祖所取代,九日山昭惠廟早已圮廢,但英都昭惠廟的香火仍長盛不衰。特別是每年的正月初九至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到此祭拜,並舉行盛大的拔燈(串燈)活動。這一民俗活動,是英都昭惠廟作為海絲遺跡的重要佐證。

 

報劬院

在南安三十九都。後周.顯德中(九五五~九六○年),裏人呂元亮建以薦親。

 

靈應堂

又名三王府(孫王府、佘王府、池王府的簡稱),位於南安市倉蒼鎮蔡西村寮洋。建於明末,祀奉孫、佘、池三神。

據傳,孫王來自興化;佘王來自上海;池王名然,字逢春,南京人,明.萬曆武進士。某年朝廷欽命池然為漳州府道台,池然離京赴任,來到南安與同安交界的小盈嶺,為救遇難鄉民不幸身亡。鄉民為感念池然救民之恩,在馬巷五穀市大榕樹下立小廟供祀,後來分爐來蔡西寮洋,與孫、佘二府結為兄弟,並在寮洋建廟供祀。

 

靈應寺

南安靈應寺

又名靈應岩、紫帽岩,位於南安六都仁宅鄉(今南安市洪梅鎮北部仁宅)玳瑁山南麓半山腰,東連鸚鵡嶺、香嶺、淩雲寨、氈坪山,西接楊梅山雪峰寺,正面與馬甲雙髻寺對峙,是閩南著名古寺之一。

玳瑁山,海拔六百六十米,因山峰拔峭,林壑優美,時有雲霧盤繞峰巔,像戴著一頂大帽子而名“戴帽山”,雅稱為“玳瑁山”。

靈應寺創建于唐末天祐元年(九○四年)。旁立石碑《唐神僧靈應祖師現化記》記載:李文愈祖師(俗稱靈應寺李公祖師)系“三真人六祖師”之一。師字文愈,誕生於唐代仁宅李家,幼有孝行,家貧有志,博超群倫,福而有德,常現神愛事蹟昭聞,如渡溪飛笠、立石朝天、播竹茁地等,坐化於山中“茄藤”。鄉人就其肉身塑像,祀於紫帽岩中,尊為李公祖師。五代.後唐年間(九二三~九三六年)建寺。

清.道光年間(一八二一~一八五○年)南安縣令梁韻清來寺祈雨,甘霖普降,遂題刻“靈應”兩字作匾額。

明末清初焚毀,清初寺僧如幻法師、狀元黃培松、刑部尚書黃彌漚及華僑、鄉人等募捐重修,改稱靈應寺。

後又幾度修葺擴建,清末定眉和尚出力最多。文革中頹廢,文革後重新修建。一九四一年弘一法師曾駐錫此寺,閉門著述,研究佛經。

從護界亭拾級而上,約等一百四十級石階,便到靈應寺。最早為土木石結構,現為磚石木結構,建築面積三千平方米,占地近五十畝,由大殿、彩柱、兩廂、涼棚、護界亭、塔等組成七落漢式寺廟群落。雄偉壯觀,仿佛一座民間平時作“超度”用的紙厝,富有民俗風貌。

兩座牌坊式山門並峙寺前,飛簷、紅磚,層次分明。山門之後為放生池,清澈如鏡,遊魚歷歷。位於群屋中間的肉身殿,五開間,面積約二百多平方米,朱梁畫棟,頗為可觀。殿中供奉靈應祖師肉身像,右邊供奉其父母神主靈位,左邊供奉觀音菩薩,以及韋馱、伽藍諸菩薩;殿后供奉十八羅漢。殿前拜庭寬敞,拜庭兩翼輔有平臺,可縱觀東山日出和環山景色。殿之兩側為一座座不同時間建造的廂房,約三十多間。

寺門殿宇,名家書跡楹聯林立。

清.武狀元黃培松題:“潤物洪深”。

清末狀元林騷題:

 “此寺號靈應,後唐身化來。溪山兩亭峙,周宋一塵埃。

  夢逐寒鐘去,僧攜老衲來。君看竹倒拋,大造不能栽。”

注--在李文愈圓寂處有一片綠竹,傳說原來還有一株倒生竹。

林騷碑記《倒拋竹》立寺左旁。

清.刑部尚書黃彌漚題:“天下大嚴林似此亦稱古刹,個中佳山水遊來始駐真人。”

清.如幻有《寓居靈應寺同井公》詩。

鄉人名客黃圭、黃位中題寫門聯:“靈承帝事昭神化,應感人心奏佛力;為憫眾生多靈應,長存萬古大真身。”橫披:“果然靈應”。

一九一四年,弘一法師駐錫靈應寺一年餘。弘一法師留下佳聯:“即今休去便休去,若欲了時無了時”。

寺後一棵千年杜笙引人注目。據說有此寺便有此樹。樹高三十余米,樹圍四.六米,歷經滄桑,現仍枝繁葉茂。山中盛產荔枝、香蕉、桃、李等水果和茶葉,靈應茶聞名遐邇。

明.黃鼎象《靈應岩祖師竹》:

 “靈性原來物物有,況複耽經解脫久。

  生老病死苦根纏,枯竹生華根誰受。

  夾岸青青色空浮,植自道人牧牛手。

  道人牧牛歸純白,鞭笞不用盡回首。

  生意長存萬劫秋,優缽蘿花對悠悠。

  至今人指祖師竹,牧卻自家心上牛。”

注--祖師竹:李公祖師手植的“倒栽玉竹”,每竿偏枝倒掛,芽芽向下,年年都有新竹破土而出,青蒼翠綠。耽經:專心致志,深入研究佛經。解脫:佛教名詞,佛教徒認為,修道到了最後階段,脫離煩惱業報束縛,自在無礙,叫“解脫”。華:同“花”。根:高等植物的營養器官,也為佛學名詞,佛教以人身之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根是“能生”的意思,因眼、耳等對於色、聲等能生起感覺,故稱為根。受:通“授”。生意:生機、生命力。劫:佛教名詞,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重新開始,這樣一個週期叫一“劫”。缽:僧徒食器。

 

延福寺

曾名建造寺,位於南安市豐州九日山下。從晉代到唐.武則天.久視元年(七○○年)第三次設置武榮州,州治由豐州城遷址今泉州市區時,豐州是當時閩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清.乾隆《泉州府志.壇廟寺觀》轉引《名勝志》雲,泉州西門外九日山延福寺“晉.太康年間(太康九年,二八八年)建,去山二裏許。唐.大曆三年(七六八年),移建今所,寺額(延福寺)歐陽詹所書。大中五年(八五一年)賜名建造寺”。這是文獻記載的泉州最早的佛教寺廟建築。

相傳延福寺最初建寺時,曾得到永春樂山(五臺山)一位白鬍子老人的幫助,通過溪流發運來大批木料,滿足建寺之需。寺院建成後,就在寺院東邊建了一座小廟奉祀他,尊他為“白須公”,廟名“神運殿”。

南朝.陳.天嘉三年(五六二年), 印度高僧拘那羅陀掛錫延福寺翻譯佛經。

唐代,出家於會稽(今屬浙江紹興)的高僧無等禪師早年來泉州,掛錫於延福寺。後來,無等在寺後九日山西峰一天然洞穴結草為廬,築一石室,隱居修煉四十四年,卒後,人們雕無等禪師石像於洞中以祀,岩稱無等岩,洞稱無等岩洞。

無等禪師的弟子常笈,後入郡城,主開元寺廟舊法華院。

唐.鹹通(八六○~八七三年)中,隨著泉州地區海上交通的發展,這位與水運有關的樂山老人,成了第一代水神,受到船家的敬奉和地方政府直至朝廷的關注,封“通遠王”。並將延福寺旁的“神運殿”升格為“靈樂祠”祀之。

唐.天祐(九○五~九○七年)間周樸《題九日山建造寺(延福寺)》:

 “建造上方藤影裏,高僧往往似天臺。

  不知名樹簷前長,曾問道人岩下來。”

五代.劉乙《題建造寺》:

 “曾看書圖勞健羨,如今親見樹猶粗。

  減除天半石初泐,欠卻幾株松未枯。

  題像閣人漁浦叟,集生台鳥謝城烏。

  我來一聽支公論,自是吾身幻得吾。”

北宋.乾德間(九六三~九六八年),陳洪進增建建造寺,復舊名延福寺,“支院故有五十餘區”,僧侶亦不在少數。

北宋.曾會《修寺碑銘》載:“宋.開寶(九六八年)建三門……端拱中(九八八年)作亭於前。殿之前,眾作經幢、石塔、東南鐘樓者。……寺之西北有星宿堂,寺之東有浴室。西堂五百羅漢,東峰亭、西峰亭。亭之右,古松二株。北峰之南有白雲井,井之左有檀越林。”

北宋.呂夏卿《 題九日山建造寺精舍》:

 “日暖江空水漲沙,白雲平處見人家。

  獨憐此地重陽近,柿葉傲霜菊有花。”

北宋.元豐年間(一○七八~一○八五年),將五十四院落、五十余支院合為一大禪林,規模十分宏大。寺兩側建有通遠王廟,二、三、四賢祠,水陸堂、墨妙堂、禦書閣等,形成一獨特的建築群。從宋代遺下的數根立式石柱看,其寬廣度不亞於開元寺的大雄寶殿,是歡送、宴請蕃商的地點。

北宋.元豐年間(一○七八~一○八五年),開始在通遠王神祠舉行由地方官員主持的航海祈風典禮。

南宋.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年),慧邃禪師以佛戒改造世俗化道教的祀神儀式。進士李邴作《延福寺水陸堂記》裏,對慧邃禪師以佛戒改造通遠王神祠的殺牲祭祀行為,表示了高度的讚賞。說“師以佛戒信於神,其有不信於人乎;神以佛戒惠於物,其有不惠於人乎?是佛與神交致其道、人與物兩蒙其利”。但是南宋泉州地方官員卻不遵守此佛戒,他們仍然于每年夏、冬兩次祈風於九日山通元王祠,又是“桂酒椒漿,為舟預請”,禮畢,又是“飲福”。

至北宋.元豐以後,道教俗神通遠王神的聲譽,已遠遠超過延福寺的佛教,以致九日山摩崖儘是祀通遠王神的祈風石刻。南宋.嘉定十年——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七~一二一九年)、紹定五年——端平元年(一二三二~一二三四年)兩知泉州的真德秀在《祭大仙祈雨祝文》雲,“夫以佛道之尊,仙道之大,固萬靈之所命”,把仙、佛放到同等地位一起禱祝,這是宋代泉州儒、道、釋合一的事例。

宋代曾主持延福寺的高僧有無可禪師等。

宋.曹勳《題泉州延福寺壁》:

 “春深猶未試春衣,漠漠輕寒酒力微。

  堪笑楊花太輕薄,淡煙細雨不教肥。”

元代僅添建明堂於大殿后。

明時延福寺已大大中落。

明.馬祖常《延福寺詩》:

 “托缽千峰裏,枳花洞未開。哀猿依講席,饑鳥下生台。

  潭影留雲住,鐘聲送月回。山中太苦雪,誰寄一瓢來?”

至清代陳慶鏞重修時,其規模已縮成一小寺廟。

文革中被毀,文革後重建。石刻楹聯有清末.林騷題延福寺:“觀人觀我觀自在,是佛是仙是因緣。”佚名題延福寺:“小築依名山,風交九日;長橋橫古渡,水鎖雙溪。”

 

關帝廟

洪瀨關帝廟

位於南安洪瀨街中,已有千年歷史。

宋朝洪瀨就已經是商業繁華之地,關帝是商業之神,商業重忠義,從宋代開始,每年農曆二月十二和十三,洪瀨鎮區五境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關帝巡遊活動(天香巡境)。活動期間,四鄉八裏的人們都趕來彙集。

農曆二月十一,出巡隊伍就開始熱身。入夜,洪瀨街上鑼鼓喧天,旌旗流光溢彩,沿途鞭炮齊鳴,隊伍沿洪瀨主要大街先行巡遊一遍。

農曆二月十二子時一過,就已經零零星星有人來進香了。早飯後,先是“關平出巡”,亦稱“關平探路”。隊伍集中地點在新洪南大街至萊州宮口,隊伍前面是八面大牌“肅靜”、“回避”,然後是彩旗、涼傘。關平坐在馬上,身披彩袍,後面人馬緊跟。上午的隊伍由萊州宮口出發,繞境內一些大街道,穿街走巷,最後返回萊州宮,整個儀式持續一個多小時。

農曆二月十二中午,蓬萊境天香出佛巡境開始,從萊州宮口出發。農曆二月十三為樹德境天香。兩天的天香,大致的巡境隊伍、時間相似,只是路線有所不同。

天香巡境隊伍最後回到萊州宮,有一個“沖宮”儀式,就是關帝爺、土地公巡遊全境將要回宮的時候,不能象出發和巡境時候的慢慢行進,而是有一個“沖”。

先是關帝爺“沖宮”。在離宮門口百余米時,專門派人把路邊觀望的人群散在路的兩旁,讓出道來。七八個小夥子抬著關帝爺神像拔足飛奔起來,邊跑邊大聲吆喝,周圍人群也大聲呐喊助威,周圍鞭炮齊鳴。眾人抬著神像擁進宮裏,把神請上寶座。

接著是土地公“沖宮”。土地公個頭較小,神格也較底,但土地公是與人們離的最近的、關係最親密的。土地公“沖宮”時要“顛轎”,就是抬神轎著小夥子一定要邊奔跑邊大力的搖晃。據說這樣土地公才會高興,保佑全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天香巡境實際上是一次場面宏大的民俗文藝踩街。整個遊行隊伍浩浩蕩蕩,至回宮要將近四個小時。

隊伍中,八面“肅靜”、“回避”大牌和二面大鑼清道,順忠候騎馬,太監八名,關帝爺涼傘、周倉大將軍、土地公,接著大鼓吹、彩車、蜈蚣閣、鐵枝閣、雨傘閣、板車閣、舞龍、南音、吹鼓隊、拍胸隊、火鼎公火鼎婆、打胸隊、車鼓婆、排子吹、阿仙踢球、馬隊、車隊、人隊等,依此遞進,有時隊伍足達五千米。

最具特色的是馬隊,往往由一百多匹馬組成,馬上坐的都是七八歲左右的小男孩小女孩,粉雕玉琢。男孩或扮成耀武揚威的小騎士,或扮成傲氣十足的王公大臣,或打扮成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英雄好漢;女孩則或妝成紅樓夢裏的美女,或妝成昭君出塞呢,身披白綢,頭上白紗巾,撐著黃色涼傘。現在隨著時代變化,騎在馬上的還出現小博士、韓劇大長今主角等!

樹德境主祀神是觀音菩薩,因此天香隊伍與蓬萊境有點區別,主要是船閣。船閣下面是安裝有輪子的木架,上面是花枝招展的船,繪畫精緻,小孩化裝後站在船裏,隨隊伍巡遊,長長的船連在一起,一起遊行,場景壯觀。龍閣有人抬著,小孩子們也是坐在上面,一個個打扮的漂漂亮亮,最前端則是一個巨大的龍頭,張牙舞爪,十分神氣,足足有幾十米長。據說龍閣在洪瀨天香活動裏是有著相當長的歷史,經久不衰的。中國人對龍有著特殊的崇拜,“二月二,龍抬頭”,春天來到,舉行這樣的儀式也是祈求龍能夠佑護一方風調雨順,消災禳福。

 

鳳山寺

又稱郭山廟,位於南安市詩山鎮境內西北郭山上,因山形如鳳翥,也稱鳳山,廟名鳳山寺。

始建於五代.後晉.天福三年(九三八年),是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閩南古刹,也是閩台和世界各地廣澤尊王宮闕廟宇的祖廟。“文革”期間夷為丘墟,一九七八年重建古刹,且增建鳳山賓館和環山公路等,成為鳳山旅遊區。

供奉主神廣澤尊王、文昌夫子、釋迦牟尼、觀音佛祖等。廣澤尊王本屬道教尊奉的神,可是信眾也把他看成佛,歷代常有和尚在此住持,屬多神廟,合三教為一。

廣澤尊王俗姓郭,名忠福,幼失怙,事母至孝,為財主放牧以贍養其母。十六歲時,攜酒牽牛登山,在老樹古藤上坐化。鄉人嘉其孝,於其坐化處築祠祀之,曰郭山廟。據說他曾顯靈驅寇,信眾因以將軍禮祀之,所以又稱將軍廟。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年)賜廟額曰“威鎮”,甯宗慶元年間(一一九五~一二○○年)追封廣澤尊王,清.同治年間(一八六二~一八七四年)加封保安王。

現在的寺宇為典型的四進宅皇宮式殿宇,屋頂為釉面陶塑的飛禽走獸、龍飛鳳舞,燕尾形屋角飛翹、大門彩繪,拱鬥間也附刻飛天樂伎,建築佈局奇特,結構精巧。雕樑畫棟使整個寺宇顯得富麗堂皇,充滿厚重樸實、古色古香的閩南傳統風格。

自宋以來,鳳山寺香火鼎盛,影響遍及港澳臺及東南亞各地。臺灣以廣澤尊王為主神的廟宇就有二百六十多座,香火傳播東南亞各國的廟宇有三百多座。歷代名人騷客多來此題詠,明代通判顏延渠賜額題匾“鳳山勝覽”,把鳳山寺景區列為“詩山十八景”之冠。

明.陳學伊《題郭山神廟》:

 “突兀來峰勢若騫,石梯百仞到山門。

  原疇一望平流水,煙火相連遠近村。

  棟宇鬥成棲佛像,藤蘿幻跡說將軍。

  欲尋舊記今天考,指點群山笑白雲。”

注--突兀:高聳特出貌。騫:高舉,飛起。疇:已耕作的田地。鬥成:突兀屈曲成鬥狀。

明.戴廷詔《游郭山廟》:

 “山門縹緲俯遙岑,雲樹蒼茫玉洞陰。

  累石崚山疑鳳馭,環溪澎湃引龍吟。

  當年遺跡藤蘿杳,此日明神帳殿深。

  卻喜高僧如惠遠,焚香頌偈一相尋。”

注--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狀。岑:小而高的山。蒼茫:也作“滄茫”,曠遠迷茫的樣子。玉洞:神仙的居處,這裏指“郭山廟”。陰:同蔭,遮蔽。嶙峋:高峻突兀。馭:駕禦。澎湃:波濤衝擊聲。杳:幽暗,深遠,見不到蹤影。偈:“偈陀”(梵文音譯)的簡稱,佛經中的唱詞。

 

鳳凰寺

在南安,五代·刺史王延彬葬妻徐氏于此,建院改為寺。

南宋.黃公度詩:

 “一代衣冠霸業休,半山金碧梵宮留。

  傷心廢宅松榆老,滿目寒塘菡萏秋。

  馬鬣未平餘葬地,蛾眉不見但妝樓。

  憑高欲問豪華事,耆舊無人僧白頭。”

 

天心洞

原名天香寺,俗稱南仙公寺,位於南安水頭鎮埕美村瓊山南麓。瓊山峰巒回環,林木蒼鬱,洞掩其中,故名“天心”。是南安唯一保存道觀面貌的道教基地,為南安市三大古刹之一。

現天心洞道觀與重建的佛寺天香禪寺緊鄰,互為依存,可謂“釋道歸一統,仙佛成一家”。

沿革

天心洞始建于隋代(五八一~六一八年),始祀何神難以稽考,後祀八仙,沿襲至今。

據嵌於洞宇右側壁的清.道光十年(一八三○年)晉江安海王源遠《重修天心洞碑記》載:

“南安之瓊山天心,其地群峰聳峙,諸嶂回環。”明.隆慶(一五六七~一五七二年)間,裏人鄭以綬隱居於此,有道人顏子良來遊,見此地疊嶂環繞,別成洞天,是個修道煉丹之所,便勉鄭以綬舍地充田,改建道觀,供奉八仙,並將原名“天香寺”易名“天心洞”。“此地四面疊嶂環繞,雲天如碗,龍潭綴于其中,宛如天之心臟”,故名。

迨至明.崇禎(一六二八~一六四四年)間,道人黃續翁重修擴建。因循崗巒向背之勢,構成佛閣,旁列精廬,丹鑊熒煌,莊嚴畢具,晨鐘夕鼓之音,與澗泉淙淙相答響,甚為壯觀。勝跡有“山門勒石”、“別一洞天”、“鎖雲”、“恍若別一天地”等。

清代多次重修,建殿宇、拜亭、精舍。現存洞宇為清.道光十年(一八三○年)重修,進深各三間,歇山式磚石木結構。洞前有石構平臺,與跨澗石橋相連,圍以欄杆,便於觀賞瀑布,傾聽水聲。

一九二八年增建鼓樓。

一九七九年後,翻修舊宮殿,重建文革中被拆毀的山門,重浚被填平的龍潭。

有趣的是天心洞自古以來,除顏子良、黃續翁於隆慶、崇禎兩代在此主持列爐煉丹之外,均由僧人住持。文革後重建天香寺,始佛道分開。

洞宇前有飛泉瀉注,遠望如垂白練,下形成深石潭一窪,深不可側,相傳時有蒼龍起自潭中,祈雨輒應,名曰“龍潭”,相傳可照影觀物,蔔知吉凶。潭邊地勢蜿蜒曲折,形如象管,因構棟宇,號“象管岩”,雅稱“龍宮”。

人文

在瓊山一帶有大量宗教文化傳說。例如,八仙懲惡龍,觀音與八仙交換寺觀,觀音在五裏橋頭建海潮庵鎮潮,八仙用龍津配藥驅瘟疫,八仙給楊仙公太乙真人仙杏等。許多景點和地名都與這些傳說故事千絲萬縷脈絡相連,如龍潭、水閣、潭底八巨石、困龍山、海潮庵、獅子山碧雲寺、仙跡岩、杏宅等。還有“龍潭洞直通陳壩(今石壁水庫底)”之說。

南宋.大儒朱熹曾到此一遊,稱這個地方為“晨昏兩不見日之地”,是個風水寶地。

清.嘉慶丁醜(嘉慶廿二年,一八一七年)大旱,龍潭水涸,見潭底東側石壁上,留有明.隆慶壬申(隆慶六年,一五七二年)九月泉州府丞丁一中登遊天心洞所題刻的《秋月天心洞觀泉》五律一首:

 “萬峰環崒嵂,一徑入雲煙。地脈連滄海,天心下碧泉。

  仙源猶有路,人世豈無緣?倚閣憑欄處,塵襟已灑然。”

明末清初,鄭成功曾到天心洞祈夢。

天心洞有清·曾遒所書長聯,將與道教密切相關的陰陽五行學說和八卦易理融為一體。聯曰:

 “動靜有常,奉其純墨,四時順宜,與氣相得,剛柔斷矣,

  不相涉入,五行守界,不妄盈縮,易行周流,屈伸反覆;

  陽以三立,陰以八通,三日震動,八日兌行,九二見龍,

  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體乃成,九三夕惕,虧折神符。”

天心洞又有南社詩人、南安蘆村人潘希逸詩刻二首:

(一)

 “天環繞地幽徑曲,心怡回首白雲低。

  身登絕壑疑無路,步至深崖別有梯。

  疊疊峰巒煙霧鎖,森森樹木鷓鴣啼。

  忽聞鐘鼓覺路醒,如忘桃源忘途迷。”

(二)《天心洞觀瀑》

 “林外遙空望杳冥,懸崖瀑布作琴聲。

  龍潭碧水深千尺,照見禪心分外明。”

天心洞龍宮後屏石,有晚清秀才、南安樸兜人呂人龍民國七年九月詩刻一首:

 “只見峰圍繞,誰言路尚通。桃源開景外,香積隱雲中。

  雜樹饒蒼苔,懸泉掛碧空。紅塵飛不到,自是有仙風。”

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曾飛錫至此,題下楹聯:“佛放淨光明,心生大歡喜。”

 

天柱岩寺

位於南安市西北隅蓬華鎮東部海拔一千○三十三.五米的天柱山之巔,是福建省重點佛教寺廟之一。

始建于宋.鹹淳九年(一二七三年)。斯時,廣東潮州一個俗姓蕭號維真的和尚雲遊至萬壽山,慕此山雲表高聳,遠離塵俗,乃在山上結廬,開壇講經。後在鄉民的資助下,大興土木,建造了寺廟,並改萬壽山為天柱山,取寺名為天柱岩寺院,取其山高如撐天柱之意。一幅冠頭聯極言其地勢之高,曰:“天宇無窮行日月,柱峰多峻近星辰。”

寺院的僧侶最多時達一百七十多人。歷代幾度大修。

一九八三年,原蘇厝村人、旅居印尼的高僧聖忠法師回鄉謁祖,募資重修天柱岩寺,擴大堂廡,保留明代建築風格。寺宇坐北面南。大雄寶殿為重簷歇山式建築,綠色筒瓦覆其頂,朱漆其門,玉石其柱,參天古木環抱。一九八五年,聖忠法師花費钜資,特地從緬甸購進一尊釋迦牟尼玉佛,玉佛高二米、寬二.五米、重三.八噸,是全國最大的釋迦牟尼玉雕大佛。此外,還從境外運進大香爐、大鐘、大鼓,為古刹增色。

寺後峰巔,雕有一尊高丈許的石佛,還有一些摩崖石刻。郭梓新曾在天柱岩門口下庭開六角井供佛,相傳井水能治百病。岩寺前平坦,有田耕作,四周植茶種果;天柱岩茶色香味美,聞名遐邇。

寺中有不少古今名家手跡。明.張瑞圖親筆題匾“華藏世界”饋贈寺院,中國佛教學會原會長、著名書法家趙朴初題寫的“天柱岩”匾額,新加波著名書法家潘受題寫的對聯:“登臨還望,何時清晏海無波?俯仰莫憂,此地分明天有柱。”以及梁披雲、吳捷秋為山門書寫的對聯等。

清.順治九年(一六五二年),南安清代首榜進士郭暄第,曾親為寶刹題聯:“一柱參天戴九重,千峰俯地拜萬壽。”並吟詠“天柱八景”詩八首傳世。

清.郭紫霄《遊天柱岩》:

 “天柱真仙境,人居接太清。入岩伴佛坐,推戶看雲行。

  不有煙霞性,安知山水情。談禪凡俗外,空界一時呈。”

注--太清:道家以玉清、上清、太清為三清,皆仙人所居之府,此指天空。空界:佛教以超乎色相意識之界為空界。

 

雲台寺

在南安,五代.刺史王延彬歿,葬於此,婦徐氏舍宅為寺。

 

雲從古室

閩南名刹,位於南安市英都鎮良山村的龍山北麓,是南安市文物保護單位。

原為祿壽院,五代.後唐.僧人智緒創建。北宋.熙寧八年(一○七五年)重修,後廢。南宋.端平年間(一二三四~一二三六年),鄉人於此修建龍山書院。

元代,有儒生屢考不第,寄寓於此,致志篤學,適院上側龍興寺廢,便迎清水祖師供奉於書院。是夜,夢祖師曰:“宜樹人宜才為生。”儒生便無意功名,設館授徒。學生有成,尊師為“雲從先生”,取《易》“雲從龍,龍起而臻雲氣”之義。

古室前有數棵亙古桂樹,四季飄香;右邊有一股清泉,潺流不息;寺院東廂為禪房,西廂即當年雲從先生讀書、執教之書齋。西室背山面水,遙對英山。

明.成化間(一四六五~一四八七年),英都洪氏六世祖洪暘道在此設館,首創鄉學,乃並寺院、學館更名為“雲從古室”。到清.乾隆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又作較大重修,此後不斷修繕至近年。

雲從古室是英山人文發祥地,歷代有許多子弟在此攻書,僅明、清高中進士、舉人就達八十一名。雲從古室又是道教禪院,歷代文人墨客留下諸多詩詞題詠和楹聯佳章,惜年久散失。

一九七八、一九九○年先後重修主殿、護厝等主體建築,並塑造佛像及殿內設施,增建山門、石階、涼亭、水榭、眺望台、羅漢閣。山門牌坊橫額“雲從古室”四字系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親筆題字。該寺現在有在雲版、和尚塔墓等文物。

 

雙靈寺

位於南安水頭鎮埕邊村,始建於清.嘉慶七年(一八○二年),奉祀高榜娘、高瓜娘姐妹肉身佛,為埕邊鄉人將其坐化成佛之肉身粉塑供奉而建。

埕邊村《高氏族譜》載:“三女諱榜娘,持齋二十一年,少為後山鄉朱家所聘。十月朱家欲行婚禮。榜娘辭婚絕粒,至四十六日,端坐龕中十二晝夜,而成正果也。佛號真人,遷入宮中。”“四女瓜娘,持齋亦是。山前王家所聘,行禮期近,學三姐辭婚絕粒,兩月有餘,亦成正果。開龕門,現真容,男女環視者至三日皆見其顏不變焉。遷入與三姐同龕並坐,佛號四姑娘。”

高氏姐妹坐化之後,本省及外地官吏、社會賢達贈詩送匾者眾多,其中有一聯雲:“持齋成佛稱雙靈,絕粒登仙見二難。”姑娘宮因此改名為雙靈寺。

雙靈寺為磚石木結構,三開間二進格局,前進為拜堂,後進為大雄寶殿。門前立有臺灣弟子送來的明代輝綠岩石獅一對。高氏姐妹肉身佛就供奉於拜堂神龕上,兩尊佛像並排而坐,頭戴金冠,身披錦袍,手執法器,裝飾秀麗。雙目凝視前方,神態安詳,栩栩如生。

二百年來,雙靈寺香火鼎盛,信徒遍及閩南及臺灣。一代高僧弘一大師曾駐錫雙靈寺講經,對兩姐妹一心向佛、施醫濟世、救苦救難的事蹟十分讚賞,手書條幅“願一切眾生悉得成佛”題贈雙靈寺,並題匾“以戒為師”。

一九七九年重修雙靈寺,新建報恩堂、鐘鼓樓及伙房、僧舍等,並對兩尊菩薩的金身重新粉塑。

 

開化洞

位於南安市溪美鎮榕橋境內的鵝眼山,洞在一塊巨岩覆蓋下。

洞頂石面平坦,可曬十餘擔穀子。洞內寬敞,可容百人,供奉佛祖。

岩石上刻釋迦牟尼立體雕像,高約四.五米,立於蓮花座上,頭戴方簷法巾,臉型豐滿,兩耳垂肩,雙目微合,嘴唇飽滿,左手掌心向上平放胸前,右手攤掌向前自然下垂,神態安詳,衣褶轉疏,線條飄逸。形態逼真,栩栩如生。

從對面的山坡上看,開化洞所在的山脈呈一隻橫臥的鵝狀,石佛正好位於鵝眼的位置上。

《南安縣誌》:“宋.道人陳大受,慶元間(一一九五~一二○○年)居邑鵝眼山,刳石為洞,名開化。前架一室,鑿石佛,可一丈。大受善琵琶,工草書,諸名公多集與遊。”

“文革”時,佛像頭部被炸脫斷裂,一九八七年修復,近年又在洞前擴建殿堂。

 

萬公媽宮

位於南安美林三蒲橋。

明末清初,南安九都陳餘因不滿清朝的統治,遂沿晉江南下,在三蒲橋附近帶領玉葉、金枝、圳後(含橫山)、月埔、梧山、松英、英山等七個村的村民起義,抵抗清兵人侵。其間陳余的舅舅曾幾次前來規勸他投降,均被拒絕。後來,陳餘遭清軍鎮壓,全軍覆滅。從東、西溪會合處到三蒲橋數公里的晉江水面上,漂浮著的屍體逾萬具。由於陣亡人數太多,無法一一埋葬,附近七個村的村民便將屍骨合葬在蒲橋畔的“萬人窟”裏。

後人在原址建“萬公媽宮”,並將每年農曆十月廿九定為祭祀日。每年農曆十月廿八至十一月初四,附近七個村輪流做東,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這一風俗沿襲至今。

 

廣福堂

又稱鳳凰院,位於南安美林福溪鳳凰山。

五代.泉州刺史王延彬之妻徐氏病喪,葬於鳳凰山麓。傳說,王延彬與徐氏感情篤深,他中年失妻甚為悲坳,在妻子墳前守墓多日。為了便於常來看望結髮妻子,便在鳳凰山上建廟,又稱“鳳凰院”。

如今,廣福堂也供奉觀音菩薩。

 

山川壇(風雲雷雨、境內山川、城隍神壇)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十六.祠廟志》載:

“在府治西南臨漳門外柳通鋪。《八閩通志》雲,宋初以風雨雷師附祭社稷壇(參見《泉州寺廟.社稷壇》)。(南宋)嘉定十四年(一二二一年),郡守宋均複別建于仁惠坊內東倉之隙地。元因之。明時,故址併入府治。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知府常性建今所。

晉江縣附郭統祭於此,不別為壇。

其制累石為之,南向,縱橫各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寸,繞以周垣,門、階、廚、庫等所如社稷制。設神位三,中風雲雷雨之神,左境內山川之神,右府縣城隍之神。

國朝(清)雍正九年(一七三一年),知縣王之琦重修。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奉文再修。”

 

飛陽廟

位於南安豐州九日山下金雞橋頭,廿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因農田水利建設被拆毀。

北宋.蔡襄任泉州太守時,曾多次到飛陽廟禱雨,並題詩廟中,落款“莆陽蔡襄嘉祐三年(一○五八年)夏詣飛陽廟禱雨書壁”。詩曰:

 “年年乞雨問山神,羞見耕耘隴上人。

  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蒼何事罪斯民!”

一百多年後,南宋.王十朋知泉州,也曾往遊飛陽廟,竟然還看到廟壁上保存完好的蔡襄題壁詩,因而引發了思古之幽情,撫今追昔,他也當場提筆揮毫寫了一首“題壁詩”在其旁。詩曰:

 “賢侯去久跡猶遺,乞雨詩奇字更奇。

  世俗妄論公政猛,愛民心有彼蒼知。”

 

飛瓦岩

位於南安市水頭鎮新營村熊山上。始建於元代,清光緒十七年(一八九一年)寺僧圓瑞倡議修葺,寺側立有兩方記敘重修的石碑。

進入寺宇,是拜庭、天井、廂房,接著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面積約七百平方米,殿中正面供奉釋迦、藥師、彌陀三世尊,又祀觀音菩薩和善才、龍女。兩廂分列神態各異的十八羅漢,背景為觀音道場洛迦山,別具一格。殿前兩側有鐘鼓。

寺門壁間四十幅輝綠岩石雕刻,人物花卉有的鏤空有的深鑿,栩栩如生,充分表現閩南石雕的精湛工藝。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兩根石雕龍柱,高三米餘,直徑近一米,龍首龍須怒張,線條簡潔、流暢、剛勁,堪稱龍柱石雕罕見精品。寺中所有石柱全部鐫刻楹聯,有“無柱不刻聯”之稱。

大雄寶殿榜書匾額為清末著名書法家林仲羽(右邊中字旁)所書,遒勁有力。殿旁佛堂的壁間又有名士羅一峰手書的《醒世詩》二十首一百二十句,富有啟迪人生意蘊。

寺宇建造在海拔近四百米的山上。據傳,元代一位和尚游方到此,四處化緣建寺,但要把磚瓦木石搬運上山卻是難題。他張榜傳文,稱某日要在山上築壇作法,拜請各路神仙顯聖飛瓦,幫助搬運建築材料。是日四鄉五裏群眾雲集山下,爭看高僧作法。和尚立在山頂高呼:“貧僧作法即刻開始,敬請諸位上山施主,同時為岩寺添磚加瓦,共造福祉。”眾多善男信女,爭先恐後,頓時把山下的建築材料全部搬上山去。和尚說:“諸位施主仍各路神仙也。”飛瓦岩由此得名。

 

一片寺

位於南安官橋附近五峰山上。山上有石室,蓋頂石長二十餘丈,廣十餘丈,下覆如屋,可容五百餘人,亦名“一片瓦”。該石於一九六五年農曆九月十五日黎明時分崩析為兩片下塌,據雲為雷電所擊,毀於一旦。

一片寺古有“六相同遊”勝跡。

清代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安海人志參和尚曾到此開發荒廢的一片寺,成立“哥老會”(亦名白旗仔會),進行反清複明活動,後被清廷剿毀。

此外有唐代“菠羅山塔”、神秘的“九十九洞”、“白雲岩”、“寶珠峰”等自然景觀。

 

資福院

位於南安高蓋山(詩山)。《南安縣誌》載系歐陽詹祖父所建。

明.戴元佐《游高蓋山資福院》

 “高蓋山頭晚樹陰,秋來乘興此登臨。

  參禪不索杯茶去,采藥方知草徑深。

  煙火近村催薄暮,山禽傍寺促歸心。

  名賢仰止思難企,龍虎聲稱冠古今。”

注--龍虎:指歐陽詹榮登龍虎榜。

 

石佛岩

位於南安市倉蒼鎮蔡西村妙峰山上。

相傳宋、明時期,一名人在一塊大岩石上雕刻如來佛石像,人們稱為石佛岩。石像高三米多,身圍一.五米,額頭上有一小孔,小孔裏藏有一枚珠寶,傳說石佛夜能發光。該石佛于“文革”期間被炸,佛身部分斷裂。

 

生韓古廟

原位於泉州城內雲山鋪今第二醫院門口南側,已廢。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六十九.寺觀志.城中寺觀.生韓古廟》載:

“生韓古廟,在雲山鋪。

以宋.魏公(魏國公.韓琦)生此,明.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年)間設公神牌祀焉。石刻匾額,乃相國張瑞圖書也。

附以晉江縣城隍,國朝.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年)城隍別建廟。”

 

石室岩

位於南安市官橋鎮梅花嶺下嶺兜村的觀音山(古屬二十四都),因天然巨石疊成石室,可容二百餘人,故名。

南宋.甯宗.嘉定年間(一二○八~一二二四年),進士張彌皋由河南光州固始縣入閩,任晉江縣令,後棄官離任,仰慕梅花純潔,石室清靜,隱居於石室岩,結廬吟詠,自得其樂,傳衍後代。

明.正統十四年(一四四九年),處士張書軒始建石室,供觀音菩薩,設僧尼長住,留下石盆一個,上刻“妙慈結主比丘尼”為記,並設書室,長有居士、處士往來吟詠。明.弘治年間(一四五八~一五○五年),張彌皋裔孫張友松,又至石室岩攻書,留有名聯:“獨樂芳園四時春不息,無邊風月一榻意何窮?”其曾孫張維新鐫刻“友松讀書處”以示紀念。明.萬曆年間(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年),又有張連山為紀念其父張梅峰仰祖先之志,到石室岩攻書,題聯曰:“愛梅花,宅梅花,名吏胸襟高士慨;讀石室,探石室,隱君素懷佛慈心。”書室與佛室並存。

石室岩真正成為佛寺,是在清.雍正四年(一七二六年),西畔大石顯現觀音佛影,四方來拜,香火旺盛,佛寺擴建,住持為喜才法師。時僧民墾荒栽果,耕種田園,誦經講佛。光緒七年(一八八一年)修正堂。宣統二年(一九一○年)擴建走廊,當時鐫刻柱聯:“石中顯現三千界,室裏虛容百萬天。”一九一九年,置朝陽鐘。爾後陸續增修。

石室岩山峰層疊,挺拔俊秀,形若雄獅戲球,狀若龍騰虎躍。巔岩巨石,仰望之釀泉吐石,佛影、螃蟹、玉笏相襯。山中松柏長青,楊梅茂密。漫步岩室,幽雅清靜,殿宇寬敞,古色清香。

石室岩至今保留石盆、友松讀書處、化龍洞、寶珠泉等明代遺跡,“佛”字青蚌石、朝陽鐘、禪床等清代遺寶。天然名景有鶯歌念佛、石龜聽法、石鼓傳聲、蓮花生香、玉笏朝天、觀音石、香爐石、黑熊母子石、佛影等。

 

龍峰寺

位於南安縣官橋鎮黃山村。

龍峰寺始建于隋.大業四年(六○八年)。相傳宋初擴建成為三殿二落,寺兩側有鐘樓、鼓樓各一座,寺前有一八卦蓮花放生池,規模宏偉,住寺尼姑百人之多,稱“百姑庵”。元代,百人尼姑四處躲避災禍,寺廟被掠奪焚毀;元.泰定年間(一三二四~一三二八年)重新修建。經明清兩代,又恢復先前氣勢,但清朝後期和解放前,又遭到破壞。

在二○○○年重新修復龍峰寺中,陸續發現古代該寺的四十餘件南宋初期遺物。

根據遺物,可初步判斷原先該寺規模比較龐大,估算大約占地將近四千多平方米,由三大殿組成,與當地的說法一致。在一塊石槽上依稀可見一行字跡:“紹熙三年(一一九二年)內子□正月主持沙門□道置造”,分析當時營建該寺的是和尚並不是尼姑。從遺留下來的地基看,大殿當時由七開間構成,面積大約四百六十多平方米。在出土遺物的兩側也發現一些地基,按宋代的寺廟結構應該為居住區,可見該寺規模。

 

南安石井清水岩

位於南安石井西北楊子山,始建于唐代,初名水泊庵。寺宇建在半山腰,因背依巨石,面臨深壑,又稱半山岩、大坑岩;寺邊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常年不涸,後人也稱清水岩。

清水岩殿堂系四垂杉木結構,殿二進,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簷歇山頂。經歷代多次修葺擴建,殿宇巍峨,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異常壯觀。

大殿正中奉祀釋迦、藥師、彌陀三尊石佛,系明代文物。石佛高約二米,盤坐於蓮花之上,其精湛的雕藝,為歷代遊人所讚賞。

大殿楹聯為明.正德進士黃鉞題刻:

 “清相雲新,萬丈毫光勝瑞座;

  岩松枝老,千年貝葉振空山。”

 “梵響楊山,是處人天皈古佛;

  瀾觀浩海,千秋文物繼前賢。”

前殿有明.萬曆進士黃華瑞、黃華秀題聯。

清水岩石牆上嵌《會清水岩記》碑,明.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年)戶部郎中轉雲南知府鄭普撰文,清.道光六年(一八二六年)泐石,詳細記述建寺的緣起。

清水岩還有一些鶴頂格嵌字聯:

 “清水一瓶普施甘露,楊山片石長現慈雲。”

 “清澈長空,幾杵鐘聲敲古寺;水連曠野,一岩月影照禪房。”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