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安十篙陳氏源流 泉州晚報.陳育輝
福建南安二十七都(現為南安英都鎮)十篙村陳氏家族系河南穎川衍派。
唐.總章二年(西元六六九年),河南光州固始縣人陳政奉旨任嶺南引軍總管,領兵入閩平叛,因征伐不利,退守九龍山。儀鳳二年(西元六六七年)四月,陳政卒,其子陳元光,字廷樞,代父領兵征戰,途經南安至龍海縣等地,歷經九年,終平息叛亂。垂拱二年(西元六八六年),陳元光奉請朝廷批准置設了漳州郡,並組織民眾有計劃地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文化建設。陳氏祖孫四代一直擔任漳州最高行政長官,歷經一百餘年,陳元光被閩奧及臺灣百姓尊奉為“開漳聖王”。
唐末五代時,十篙陳氏先祖兄弟三人循著祖宗留下的蹤跡由漳入泉,至南安縣境內的龍山(現稱天馬山)、英山一帶的英山盆地置業定居,繁衍生息。據考證,英都軒邊等村落,早先曾是陳氏家族居住之處,後來,逐漸遷移他處發展。名聞遐邇的英都昭惠廟所供奉的仁福王陳益原系北宋熙寧年間的巡轄官,元豐年間為保境安民於九日山捨身“造化升天”為神。軒邊陳氏村民查閱族譜,知悉其系本族祖先,便燃香禱告,請古城名匠雕鏤金身,迎到英都奉祀。
明末清初,留居英都的漳州陳氏後裔移至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居住。其時,陳氏祖厝建於湖內山腳下,面朝過溪的英山、馨山、翁山,三山並列如屏合稱筆架山,背靠湖內山上的白英石、疊石,西南為龍山(現稱天馬山);座向為坐東看西,兩側南北空氣對流。有識之士均言,風水極佳,必蔭子孫後代。村西側的英溪是古代英山盆地將糧食、絲綢、茶葉等農副產品和工藝品運往沿海及海外銷售的主要交通要道,因而溪畔長年停靠船舶十隻,船上各有撐船竹篙一支,這一山明水秀的村莊因之得名十篙村。
陳氏先祖定居十篙村後,子孫們繼承祖宗“仁愛、謙讓、勤勞”的家風,發揚崇文尚武的傳統,開拓進取、不斷向上,因而人才輩出。陳氏後裔知書達禮,與英都洪氏家族鄉鄰和睦相處,共同發展,並互有通婚。子孫繁衍,人丁興旺。後裔們有入朝為仕的,有從軍衛國的,有外出經商的,更有在家耕耘勞作,奉祀祖先的。
一六六一年,抗清名將鄭成功收復臺灣後,閩南人不斷遷徙臺灣開發寶島。十篙陳氏家族後裔也有不少人相繼加入此行列。清.乾隆年間,十篙陳氏有一叔字輩先祖偕同英都同鄉義兄洪氏遷徙臺灣島的臺北三峽八裏桃園。臨行前,陳氏奉請了祖上信奉的潘王爺公,洪氏奉請了祖上信奉的劉王爺公,護身起行。其後,十篙陳氏因反清,觸犯清廷,為避追殺,匆忙告別義兄洪氏,隻身逃往臺灣東部花蓮縣隱居,並在該地繁衍生息。據祖傳,在此前後時期十篙陳氏先祖還有不少遷徙臺灣桃園龜山、彰化鹿港、台南、台中等地。最後一批到臺灣的是清.道光年間文字輩兩兄弟。十篙陳家字輩(前五信字輩已失傳,以下從第六信字輩開始)依順序為邦、君、伯、仲、叔、季、雲、文、武、金、皇、注、煥、高、升計二十個字輩。留在大陸的叔字輩至雲字輩連續兩代單傳,至文字輩方才出了三個丁。現在留居大陸的十篙陳氏後裔系為去台文字輩的直系嫡親兄弟所傳。至今已至高字輩,也就是第
十九世。
重洋遠隔,骨肉分離。大陸的十篙陳氏宗親無日不在思念海峽兩岸的骨肉兄弟。清光緒年間,大陸十篙陳氏金福、金釵兄弟兩人曾駕小船跨越海峽前往臺灣尋找親人。日夜行駛,數天后的黎明時分,已聞島上雞啼,他倆十分高興,不料天公不作美,海上驟起風雨,小船無法靠岸,只得掃興返回大陸故里。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臺灣“十篙陳”有一宗親到大陸任軍職,率兵路過南安縣,特地到二十七都十篙村送信尋找陳姓宗親。因連年戰亂,村中老少婦孺一見當兵的,都嚇壞了,未敢接信,致使聯繫再次中斷,兩岸宗親隔絕數十載。
近日臺灣花蓮十篙陳氏宗親托人尋根問祖,大陸親人無論男女老少,農工商學,聞訊後,個個眉開眼笑,惟盼兩岸親人早日團聚。
臺灣同胞組團英都尋根 泉州晚報.林少川/李立興
英都,古稱“翁山”,又名英山,地處南安西部。四面群山逶迤,中間曲水環瀠,風光綺麗。明末清初,出名人洪承疇,又以物產豐富而聞名泉郡,有“金英”之譽。英都境內,依湖內山下,傍英溪之畔,有一個名為十篙的小村莊。這裏就是臺灣花蓮瑞穗陳氏的祖籍地。
三月一日,十篙村祖祠及英都鎮“水溝館”前人頭攢動、歡聲笑語不絕於耳。臺灣花蓮瑞穗陳氏、黃氏及臺北三峽洪氏宗親返鄉懇親團一行三十八人來到這裏進香拜謁。英都水溝館內供奉著潘、劉等五姓“王爺”,是臺灣花蓮瑞穗陳氏、黃氏及臺北三峽洪氏信奉的潘、劉兩姓王爺的祖廟。
據傳,清•乾隆年間,十篙陳氏一先輩同英都同鄉義兄洪氏一同遷徙臺北三峽八裏桃園。臨行前,陳氏奉請了祖上信奉的潘王爺公,洪氏奉請了祖上信奉的劉王爺公,護身起行。其後,十篙陳氏因反清複明,為躲避清廷追殺,隻身逃往臺灣東部花蓮縣隱居,並在該地繁衍生息。
十篙陳氏的淵源可以上溯到唐代開發漳州的“開漳聖王”陳元光。唐末五代,十篙陳氏先祖兄弟三人由漳入泉,至南安縣境內的龍山(現稱天馬山)、英山一帶的英山盆地置業定居,繁衍生息。明末清初,留居英都的漳州陳氏後裔移至湖內山腳下的小山村居住,並在此興建陳氏祖厝。因村西側的英溪溪畔長年停靠船舶十隻,船上各有撐船竹篙一支,故得名十篙村。陳氏先祖定居十篙村後,與英都洪氏家族鄉鄰和睦相處,共同發展,並互有通婚。子孫繁衍,人丁興旺。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閩南人不斷遷徙臺灣開發寶島。據祖傳,在此前後十篙陳氏先祖有不少遷徙臺灣。現在留居大陸的十篙陳氏後裔系為去台文字輩的直系嫡親兄弟所傳,至今已至第十九世。
海峽遠隔,骨肉分離。大陸的十篙陳氏宗親無日不在思念海峽對岸的骨肉兄弟。清光緒年間,大陸十篙陳氏金福、金釵兄弟兩人曾駕小船跨越海峽前往臺灣尋找親人。因海上驟起風雨,小船無法靠岸,只得掃興而返。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臺灣“十篙陳”有一宗親到大陸任軍職,率兵路過南安縣,特地到英都十篙村送信尋找陳姓宗親。因連年戰亂,村中老少婦孺未敢接信,致使聯繫再次中斷,兩岸宗親隔絕數十載。
而海峽彼岸,十篙陳氏已在臺灣繁衍了二十三代。供奉著潘姓王爺的瑞穗“福安宮”香火旺盛、信徒眾多。臺灣花蓮的陳氏族人與信奉劉姓王爺的臺北三峽洪氏族人往來密切,親如一家。
臺灣花蓮十篙陳氏宗親陳有土先生雖身患頑疾,仍立下宏願,要找到花蓮瑞穗陳氏的根。但兩岸音信久隔,雖有家譜為據,仍難以確認故鄉的所在。他說,不能再久等待了,不要把回故鄉尋根大事推到下一世紀。於是,二○○○年十二月,陳先生與好友黃文鏞先生在《泉州晚報•海外版》及英都鎮政府的大力協助下,經泉州陳育輝,廈門陳注榮、陳源勝以及南安文管會李輝良等先生的查證下,終於確認英都十篙村即為臺灣花蓮陳氏的祖籍地,並決定春節過後即組團前來尋根竭祖。
二月二十八日,臺灣花蓮陳氏、黃氏及臺北三峽洪氏宗親返鄉懇親團一行三十八人從臺灣出發,踏上了尋根之旅。抵達泉州時,受到南安市及英都鎮領導洪本地、陳進興等的盛情接待。兩岸雖近在咫尺,這次懇親團返鄉卻要繞道澳門,轉經福州,歷經一整天的舟車勞頓方於當晚十點多鐘才抵達泉州。在談到這點時,八十一歲的臺胞洪兩全老先生表示希望兩岸早日實現“三通”,兩岸的居民交流就更加方便。在一旁的臺胞黃先生也表達了同樣的願望,“一小時的航程卻要人為花去一整天,太不方便了。”
這次的返鄉懇親團還有臺北三峽的洪氏族人。他們到水溝館進香後,還到英都翁山洪氏家廟尋根謁祖。懇親團的臺胞洪先生將家廟裏所列的輩分與臺灣三峽洪氏的輩分對照,合符若節,說明臺灣三峽八裏桃園洪氏與英都洪氏確實是同根同源。
相見時難別亦難。懇親團很快就要離開這片祖先生活過的土地,離開同根同姓的故鄉親人。但在他們的心目中,從此留下了一個深深的烙印,那就是對故土那份難以割捨的依依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