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多次遷址 官園舊夢 華僑古大厝裏書聲琅琅
2012年11月16日 泉州網--東南早報
在泉州五中建校110年的時間裏,曾經在泉州市區範圍內多次遷址,而曾遷往南安、德化的舊事卻少有人知。
記者採訪多位元見證當年學校內遷的知情者後得知,1951年因防空備戰,當年的五中師生曾內遷至今天的南安梅山新蘭村一個學期時間;1938年至1946年,五中師生還曾遷往德化舊孔廟
8年。
南安官園(1951年)
借古厝為教室 日夜值守水井
泉州五中1953屆校友蔡燦津在回憶文章裏,提到1951年原省立晉中內遷南安的事,出於防空備戰需要,學校決定帶學生從當年的泉州府貢院校址,內遷至南安官園。
師生們借用當地華僑大厝而居,廳堂成教室,由於沒有課桌和椅子,大家或隨身攜帶小板凳,或就地取材,用紅磚與木板搭成簡易凳。七八人甚至十幾人擠一間宿舍,夜晚只有昏暗的煤油燈照明。
當時老師們教學認真,學生們專心學習,出門在外,大家的心緊緊團結在一起。古厝前有水井,是師生們的生活用水來源,大夥兒日夜輪流看守,年齡大的同學總是爭著替小同學值夜。隨著局勢緩和,內遷官園的師生們一學期後回遷。
“道是官園舊夢,重溫伉儷恩情。當年攜手憶分明,簾前門外,攝影留真。”學校內遷的特殊經歷,在師生們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1988年,跟隨學校內遷至南安的政治老師郭養洛重訪官園時,填了這首題為《重訪官園》的詞。今年91歲的郭養洛老人,是原省立晉中內遷南安時期的高中部負責人,時任政治老師,他已過世的老伴任杏芬時任高中部生物老師。他回憶,師生們內遷南安走的是水路,從泉州市區五堡上船,在南安下船後,還要走好長一段路。“老師們每晚必須巡房,是我們把學生從家長身邊帶出來的,要對他們負責。”
當年官園校址 今梅山新蘭村
當年的南安官園校址,就在今日南安梅山新蘭村。
日前,記者驅車趕到新蘭村,在臨近公路的古厝裏,68歲的老人陳尹衡說:“沒錯,這裏就是原省立晉中內遷的古厝。”
古厝是陳尹衡的爺爺陳鼎訓建造的,在古厝西面,原來還有一座同樣規制的古厝,是陳鼎訓的二弟建造的。陳鼎訓兄弟倆是菲律賓華僑,因想到年邁的父母在南安無人照料,兄弟倆一合計,決定由陳鼎訓回國,弟弟則繼續在外謀生。幾年前,西邊的古厝被陳家後人拆除,建起了樓房。
陳尹衡回憶,1951年他 7歲。來這兒上課的五中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一下課,常過來抱他、逗他玩。
五中內遷的一個學期裏,師生們的生活很艱苦,“大厝裏的空房間做宿舍,沒有床,大家就打地鋪”。兩座大厝院落分明,加起來有28個房間,對於內遷的師生們而言卻遠遠不夠。陳尹衡指著公路對面的那片稻田告訴記者:“沿著村道往裏走,師生們其實還住過其他古厝。”
循著村道走,記者找到了66歲的陳允順,當年只有 5歲的他,對往事的記憶,來自去世不久的父親口述。
“村道邊有七八座古厝,都是當年師生們上課和住宿的地方,加上公路上的那兩座,官園的五中內遷舊址有十座左右。”
當年省立晉中師生使用的大厝,是旅居海外的華僑陳榮西後代陸續建造的。陳氏家族因開辦僑批局發家,大厝多是燕尾式屋頂,唯獨一座“挹青山莊”使用馬背式屋頂。“這座大厝建造之初,既是居住之所,也是僑批局。”
當年陳氏家族留在家鄉的宗親很少,建築龐大、空置房間眾多的大厝成了安置內遷師生的不二選擇。
如今,新蘭村的陳氏紅磚古厝群多已翻新,留有當年原貌的古厝,只剩下“挹青山莊”和陳鼎訓兄弟的房子。
德化舊孔廟(1938年至1946年)
校長挑米又種菜 每人每頓一碗粥
五中師生曾內遷至德化舊孔廟,從1938年至1946年,時間長達
8年。10年前,泉州五中郭思明老師曾經造訪德化,孔廟主體建築早已不復存在,只剩下兩座日漸凋敝的建築——明倫堂和朱文公祠。10年後,明倫堂和朱文公祠也沒了,只剩下當年陪伴同學們度過漫長學習時光的大松樹。雖然內遷的校址不在,但是學生們的回憶還在。
校友王人瑞是內遷德化的學生中最小的一個,60年過去了,回憶起初到德化的場景,他記憶猶新:最初幾夜,宿舍裏常常聽得到同學們躲在被窩裏哭泣的聲音,十幾歲的孩子驟然告別父母、離家上學,夜晚想家心切。
時任校長林葭蕃號召師生發揚“苦幹”學風,自己種菜,到35公里外的赤水挑米,即使這樣,每人每頓飯也只能吃一碗稀飯,就著幾根鹹菜或者幾粒黃豆下飯。
新生入學時,站起來只比課桌高半個頭的王人瑞,卻在初三下學期三個月時間裏,身高增加了10釐米,體重增加了10公斤——這得益于師長們帶頭宣導大家鍛煉身體。
林葭蕃每天早上都在操場上帶領學生跑步,操場旁邊設有沙坑、平臺、雙杠,個子矮的學生夠不著,他就抱著學生攀上去。
學校在大成殿走廊上裝上吊環、斜梯、平梯、雙杆,供學生室內鍛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