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時光之一都鎮
╴▂▄▆█ 一都黃田行
█▆▄▂╴
2012-03-19
走一都黃田是前一個週六的事情了, 3月10日。
那天早上8:25由
203線316·3K處,玉池(吳治)路口起步,往玉池走。
山村玉池(吳治)景致
沿小溪旁的水泥村道進去沒多遠,就到玉池了。“玉池”是書面雅名,也寫作“玉地”,本地音則叫“吳治”。吳治是黃田的一個自然村,卻孤懸主村山外,要到黃田須走山路翻越吳治格,
4公里呢,相當不方便——現在摩托普及,據說人們有事多是經一都鎮區繞一圈近10公里前往,少有人走路了——現在來走山路的是咱這樣的城裏人啦。
水泥路只到吳治村裏,再往前走就是山路了。山路沿溪向北,有
1米多寬,環境幽靜,行走最宜。
山路彎彎
一路走一路觀賞山間景致。春天並不因山高穀深而遲到,雨後草木葳蕤,新萌發的各色新芽或翠綠欲滴或殷紅如花,知名不知名的山花更是競相綻放,讓人目不暇接,心曠神怡。
路旁盛放的山花——白花檵木
路旁的小溪已變為小小山澗,路也縮為一線,逐漸向上。這段路不太好走,大概是少人通行,無人打理啦。路旁有零星的紅豆杉(榧子)躺倒,大概是被偷伐吧,有20多釐米徑,卻只取走樹幹一段,其餘的棄置,可惜啦,那樹恐怕要三十年才能長這麼大的。
沿小路爬上吳治格,那一側也有一條山澗,山路也是沿澗向下,不過這一側的山路有修整,好走多了。
往下走
1公里多,山澗匯入黃田溪,山路也接入水泥村道,黃田到了。黃田位於一條山谷間,地勢還平,但不寬闊;中間是大致平行的小溪和村道,民居散佈路側。主村有小學,村部附在小學樓上。黃田盛產木材竹子,一路走去看到好多個木材加工場,還有一個規模頗大的竹業工廠,生意興隆。
黃田景色:路旁多堆放木材
沿黃田村道往東北走,據說可通到大田謝洋的白玉(白葉),就走去看看。大概 1公里多出村後變為土路,也開始爬坡。山腳下岔路口有一個小小林業檢查站,在這裏碰到一位大田的單車騎士,說是從大田縣城騎車經這裏要到漳平象湖再返回——說不定有
150公里?壯哉!
過站走左手,爬坡 1公里多就到格上,這也是永春大田交界處,大田那邊已經是水泥路面了。測了方位,是117·49·01//25·31·06,高度約
650~690米。
稍停就往回走,下山回到黃田,接著沿村道往南走,去一都鎮區。大概
4公里到一都街,這一天正逢一都農曆二、八墟日,可惜我們到街上已經
12:45,墟市早退了,看不到熱鬧。
黃田溪風光——這裏已近一都鎮區,大概是仙陽地方吧。後來黃田溪匯入一都溪,最終于安溪入晉江西溪
這一天走了
23320步,合16KM。
╴▂▄▆█ 蘇合--三嶺--苦竹頭
█▆▄▂╴
2011-12-06
早年常聽知青前輩們說起一都三嶺,印象中似乎異常的遙遠、荒僻而陌生……她和同在一都的光山林山魯山齊名,都是山山嶺嶺,都是當年“上山下鄉”的末選目的地——那時的三嶺包含今日的美嶺、蘇合,地盤大著呢,山高林密,地廣人稀,也不知有多少“知青”去了三嶺,陷身其中?
古風猶存的三嶺:峽谷、小溪、溪阪洋田、山腳下的老房子——遠山應該是“大帽尖”
咱卻從沒到過三嶺。直至上周日,
11·27才去看看,由蘇合進,
348縣道出,然後走橫口苦竹(福德),沒去美嶺。
早上8:38於
203線蘇合路口起步,這地方地圖上標“新內坑”,上方不遠處有個滿是粉塵的水泥廠。過橋往蘇合,村道是新築不久的水泥路面,一路上坡。雖說這時已近
9點,可山間晨霧正濃,時而滯重不見天日,時而輕靈飄忽……溫度也比縣城低了許多。爬坡
2·5公里到格上,霧氣消散,陽光明媚,可以看見前方頗陡的盤山公路以及下方山谷間的蘇合村莊了。
蘇合的盤山公路
下坡
2·5公里就到村莊了。蘇合是很有特色的漂亮山村。山谷間難得的一塊平地,小河蜿蜒其中,民居錯落有致,“阡陌縱橫”,好一派桃花源般的田園風光,和早年“窮山惡水”的傳聞絕然不同。——不過地方雖美,真要讓人背井離鄉來此“插隊”靠“兩隻手”吃飯,恐怕沒人願意吧?當年偉人偶爾衝動,“神經線搭錯條”,揮揮手讓“知青”們上山下鄉,“不在城裏吃閒飯”……引發的苦痛用得上成語“罄竹難書”:知青浪費青春、苦不堪言不說了,所到山鄉也受驚擾受破壞;而政府下大力氣投入人力物力換來的卻是哀怨,社會也因此再倒退數十年……數敗俱傷,何苦來哉?不說也罷。
還是說蘇合景致吧。閩南的山間峽谷一般呈“V”形,而蘇合峽谷則為“凵”狀,“凵”形的底部平坦,有些地方還相當寬敞,而谷側青山恍若拔地而起,沒有緩坡過渡,顯得乾脆俐落又秀氣,使人聯想到桂林的山水。
桃花源般的山村蘇合
蘇合據說古屬二都,後劃入三嶺,92年仿美嶺獨立為蘇合村。我們沒有進村細看,直接從蘇合村路口走右手去三嶺。水泥路沿小溪繼續往南,地勢平坦,不遠就進入三嶺地方。三嶺同樣是“凵”型峽谷,但不如蘇合的秀美,村莊修長,民居沿小溪、村路兩側分佈,或近或遠,有新有舊,較隨意,行走的感覺也不錯。
縣道
348線旁的三嶺民居,前為一都溪
在三嶺走了4公里,村道接上縣道348線(一都至橫口),路口是11KM處。往右可去美嶺、一都鎮區,我們左拐沿348線去福德。348線基本沿一都溪走,因而起伏不大較平坦,兩側山水風光宜人,適宜行走,只是時而有重載卡車經過,那車多超載,重得連大地也震動,路面多有破裂,傷痕累累。
縣道
348線南側的一都溪,遠處山巒為美嶺的蓮花山
3公里許就到橫口苦竹(福德)的苦竹頭地方了。苦竹的山很有特色,山上多石灰岩,褐色岩石比綠樹多,石多孔竅,風蝕?水溶?估計和“丹霞地貌”相類似吧?待考。
苦竹的山——這山據說名叫“石交椅”,就在苦竹頭。船頭岩船尾岩的岩石和這山也差不多的
在苦竹頭地方還打聽了“帽頂寨”。據說帽頂寨和閩南歷史聞人林日勝、林興珠、李光地、林俊有關聯,值得看看。老鄉說,“帽頂寨”就在“石交椅”後面,薑埕地方,那明年找時間去看看。
過苦竹頭後一直走到
348線近16KM處結束行程,時12:40。這回走
20380步,14公里而已。
╴▂▄▆█ 岱山岩
█▆▄▂╴
2011-07-11
岱山岩是一都的風景名勝,《閩書》說永春的山,開篇就是“岱山,石盤高大……”,簡單一句話,神龍見首不見尾,引人遐想。6日就慕名相約前往岱山,在山中住了一晚,還兩次攀越“石盤”登上頂峰,“一覽眾山小”,愜意。
岱山,一名鐵峰山,“石盤高大”,海拔
955米;登頂要經上面那鐵色巨石攀越,有點險!
(一)進山
早年曾多次來過一都,印象不深,似乎就是個山區小集鎮。這回在一都街上走過,發現今非昔比:一條長街從車站往西一直延伸到一都中學邊,近千米長,數百家店鋪擠在一塊,生意興隆;好些商家還街中擺攤叫賣,來往行人穿衣打扮也與縣城一樣——一句話,“鬧熱”。
穿過街道(叫“仙陽街”),沿
203線走,稍上坡越過一個“格”,遠遠就看見路右的岱山岩山門牌坊了,右拐過牌坊進入仙友村地方。仙友和仙陽、南陽同處一都平洋,地勢平坦而富庶,經濟聽說很好,而田園風光依舊,大群鷺鳥棲息路旁大樹上,時而在田野上飛翔,悠然自得,看得清的有池鷺、白鷺、夜鷺數種——“西塞山前白鷺飛”,美景!
仙友的夏日田園風光,綠意盎然
從山門牌坊到岱山據稱
5.3公里,水泥路面。輕鬆走過平坦的仙友、雙溪,來到岱山下,開始爬坡。坡雖不陡,卻漸漸覺得吃力——因為大家都背著露營裝備,越走越覺得沉重;氣溫也上升不少,汗出浹背……好在這段坡不長,
2公里多,而且一路樹蔭,歇了兩回終於到達岱山岩,這時
10:50。一路逛來,花了近兩小時,走9850步,約當
7公里——山門到岱山岩還真是 5.3公里。
(二)岩寺
岱山岩據說肇建于宋,主要建築有大殿、珠樹閣、文昌閣、西居堂等,為民間信仰宮廟,主祀清水祖師、黃公祖師、(本山)楊公祖師。又據說宋代朱熹曾過此與陳光唱遊,所以岩寺上下有多處朱子遺跡與傳說,但恐怕都是夤緣附會吧?彌足珍貴的是寺前五方明清石刻,內容為捐資舍田征信榜,具文史意義。
寺前的明清石刻
西居堂兼為食堂,我們請廟裏管事代辦伙食。中午是煮面——我們早上路過一都時在街上採買的麵條與豬肉,加上寺裏自種的青菜,美味可口。
(三)登山
飯後四處走走,順帶登山——主要目的是尋找晚上露營的地方。文昌閣旁有登山臺階,頗陡峭; 200多級後改為土路,也相當陡。路旁有狐狸洞、朱子洞、古格等景致,數個亭子;最可觀的是滿山樹、石,值得細細賞玩。
在朱子洞旁眺望群山
樹林中一本九柯、齊齊向上的奇觀
古格可以看作岱山岩山的次峰,海拔約 925米;再往上就是巨石了。石面上開鑿出幾處勉強可以落腳的石窩,小心翼翼向上攀爬,有如登天,也不敢左顧右盼——後來下來時才發現石壁上有石刻“月蓬第一峰”,卻是偽古董,不看也罷——攀上石盤,再爬一段極陡的小“路”,終於到達山巔。
山巔稍平夷,方廣二十余平方,周遭有樹,中間空曠,在這裏搭帳篷倒是挺寫意的,但大家恐怕沒力氣背東西上山啦,只好打消這念頭。
稍測量,山巔方位117·46·02/25·29·31~32,高度950~960,縣誌標高955米(西北不遠處據說有岱山963米)。
(四)露營
下山回到岩寺,決定帳篷搭在寺門外文昌閣下平臺上——這地方差強人意,雖不夠清靜,卻也找不到更理想的地方了。
晚餐是米飯、白鴨湯,還喝了點啤酒——雖是深山中,天氣還是炎熱的,啤酒解暑。
飯後散步,出寺往大田方向走——岱山緊鄰大田謝洋,有便道相通。走一段回來,估計已越境到過大田了。
山裏的蟬異常活躍,到七點還在鳴叫,我們卻早早爬進帳篷休息——山間夜裏涼得快,氣溫可以高臥。但一時無法入睡,因為廟裏西居堂居然有人唱K!那鬼哭狼嚎的“歌”聲委實無法恭維,與廟堂氛圍也格格不入,卻也無法可施,只好開大音量聽自己的
MP3,直至迷迷糊糊睡去。
山間晨曦——攝於岱山頂,5:56
(五)日出
深山裏雞鳴特早——隱約聽到雞叫醒來,看手機才
3點多!再睡就不太安穩了,有夜鳥也“時鳴三兩聲”;到曙色微現,蟬就集體大叫——於是早早起來,準備按昨天說好的獨自登山,看日出去——這時才
5點,他們還都在帳篷裏高臥呢。
這回登山輕車熟路,極快捷。休息一夜後精神抖擻,加上早晨山間空氣清新,登山使人振奮——專家們以訛傳訛都說早上太陽出來前樹林裏二氧化碳充斥,似乎會憋死人,好笑!早晨登山多好,空氣清新!
20多分鐘就登上山頂了,卻不見太陽的蹤跡,四處雲、霧飄忽——按說這時節太陽該出來了,也許是厚雲濃霧遮擋?
等了好久,才看到太陽從半空雲層裏探出笑臉,卻轉瞬消失,只勉強來得及拍下照片——看來日出不是那麼容易見到的,要運氣。
岱山日出,6:00
下山更快,也就20分鐘吧。岱山其實不算高,從岩寺到山巔也就 200多米高度,再加上路陡,爬起來更有效率,所以一上一下不用一小時的。
回到岩寺時,他們已在早餐,稀飯,好多個菜,我也吃了一碗——等下要背行李下山,不好多吃。
(六)下山
6:40動身下山。大家都走得輕快,可見昨夜都休息好了——當然早上涼爽又是下坡也有關係。邊走還是邊東張西望,拍了幾張田園風光。在仙友雙溪還看到一座舊拱橋,應該是清代的,但沒有細看,因為橋下的塑膠垃圾太顯眼讓人不忍逼視。
仙友古橋
從岩寺到仙友路口牌坊走了7430步,和昨天上山7830差不多。
在一都中學旁右拐,去看看一都舊街。舊街稱“黃阪古街”,因清代在一都曾設“黃阪汛”得名。
太陽照在寂莫的一都舊街,不見一個人影
舊街寬不過
1米多,長大概百數米,有數十家店鋪。店鋪多兩層土木結構,騎樓,卻只在騎樓下臨街開個寬大窗戶以為鋪面,老闆在內客人在外交易,頗有特色,早年是非常熱鬧的——現在生意都改在新街做了,舊街沒有一家營業的,我們等了一會兒才看見一位老闆肩扛豆腐走出,趕緊抓拍照片。
一都舊街口,一店家扛著豆腐去新街賣
舊街出口,是往南陽的橋頭,不過橋左拐幾步,就是繁華的新街了。
走過新街,8:15來到一都車站,結束行程。下山連同逛街走了
10180步, 7公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