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永春第一座寺廟

記者:林聯勇  來源:桃源鄉訊 2012-04-17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25日

永春第一座寺廟

永春第一座寺廟是出現于隋末的恩惠院(後稱靈感寺)。

西晉末年,大批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而大規模南遷,進入相對安定的福建繁衍生息。其中有一部分人沿著晉江水,溯遊而上,來到現在永春境內的桃溪兩岸定居,也將中原文明第一次帶到這裏。1977年,晉江地區文物普查隊在永春城南牛頭寨發現的東晉墓磚,印有“太元十五年”(西元 390年)字樣。隋朝開皇九年( 589年),劃南安縣西北二鄉設置桃林場,這是永春縣最早的行政建制,其治所在今石鼓鎮桃場村。也正是在這一年,隋滅陳,陳後主之子陳鏡臺率親族和部屬南奔永春,在石鼓、蓬壺居住。

陳鏡臺及其族人在永春奉佛祈求平安,佛教開始在永春傳播。隋朝末年,僧思慧在魁星山麓的上場(即桃場村)建“恩惠院”,這是永春出現的第一座寺廟。到唐鹹通年間(860—874年),改稱“靈感寺”。

關於永春第一座寺廟興建的歷史,歷代永春地方誌似乎都過於吝惜筆墨。清乾隆二十二年《永春州志》說:“靈感寺:在上場村,隋末僧思慧建。”清乾隆五十二年《永春州志》的記載相同,只是在後面加上“今廢”二字。民國《永春縣誌》說:“靈感寺:在上場堡,隋僧思慧建,今廢。”根據這些記載,似乎該寺始建即稱“靈感寺”。倒是明朝中期的《八閩通志》有這樣的記述:“靈感寺:在(永春)縣西南二十三都。隋末建,初名恩惠院,唐鹹通間改為靈感寺。”

靈感寺(恩惠院)的肇建時間,以上舊志的記載都是籠統地說“隋”或“隋末”。1990年版《永春縣誌》有明確紀年,卻有兩種說法:一是“大事記”中說:“隋大業十三年( 617),僧思慧在魁星山下建靈感寺(已廢)。”一是“風俗志”中說:“唐高祖武德元年( 618),僧思慧在桃林場(現石鼓鎮桃林村)建靈感寺(已廢),是永春最早的寺廟。”兩種說法雖然只隔一年,卻是互相矛盾,且不知所據為何。

在靈感寺(恩惠院)建造之後的唐和五代,永春佛教進入一個興盛時期。根據《八閩通志》的記載,永春肇建于唐的寺廟有:建於乾元年間(758—760年)的雲峰寺,建于開成二年( 837年)的太平寺,建于大中年間( 847— 860年)的白雲寺、雲居寺、惠明寺,建于大中二年( 848年)的白馬寺、延壽寺,建於鹹通十年( 869年)的西峰寺,建於天佑年間( 904—907)的山居寺,建於天佑二年(905年)的興善寺等。至於五代時期佛教的興盛,南宋紹興年間永春縣令黃瑀在《惠明寺記》說:“五季迭興,偏方離析,全閩之地,王氏得而有之。干戈相尋,略不休息。將佐晚年,悔於屠戮,爭建祠宇,盡刈膏腴,求為福田。僧徒日熾,甲於天下。”永春不少著名寺廟如魁星岩、普濟寺即肇建於五代。

永春的第一座寺廟——靈感寺(恩惠院),由於舊志記載過於簡略,既不知其廢圮於何時,亦無遺跡可尋,恰如一縷煙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