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古代書法述略
書法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這種藝術,是由實用性的文字演進發展而來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實踐中,為了相互聯繫,交流思想以及記事等實際需要,創造了語言和文字,又創造了書法藝術。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地處僻隅山區的永春也出現了一些知名或者不太知名的書法家。當然,由於古代中國經濟文化發展先北後南的差異,永春的書法起步較晚。據考古發現和志書記載,永春書法開始於東晉,發展于唐宋,興盛於明清。
1977年,永春首次發現的東晉墓葬,墓磚邊印模有“太元十五年九月二十日葬此”12字(太元十五年為西元
390年),系隸書反寫,是為永春迄今發現的最早書跡,此為永春書法史之開端。
唐代是我國書法發展的黃金時代。這時永春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有名有姓的善書者一一盛均。其字之才,迎福裏(今桃城鎮桃溪村)人,唐大中十一年(
857)進士,官至昭州刺史,為永春“破天荒”進士。文學聲名震于一時,著有《桃林場記》,為永春地名風土的最早著述。他不以書法名世,但唐朝以書取士,擢拔人才,朝野學書成風,在此風氣中,其書焉能不工?惜無墨蹟傳世。
宋代永春較出名的書法家為陳知柔。其字體仁,升平裏(今蓬壺鎮)人。紹興十二年(1142)進士。授台州判官,曆知循州、賀州。自號休齋居士,著有《易木旨》等,為宋理學家。裏人王識嘗作渾天圖、渾天儀,陳知柔為之刻碑題跋。他在九日山延福寺棲隱時,乾道六年(1170)為無可禪師所辟的保存歷代碑記帖銘(內收有蔡襄,蘇軾、黃庭堅等人的絕妙墨蹟)“墨妙堂”寫下的《墨妙堂記》成為研究九日山歷代碑銘石刻字帖等書法藝術的重要史料,被編入《九日山志》。《墨妙堂記》裏有一段話:“書之工無深泥也,學者要識世尚友,考其行事以無愧於天地間是矣。而後商略故之非是悼石經之缺,補奇字之亡,猶不失為蔡伯喈、楊子雲。若臨池嘔心,退筆成山,以謀一切之名,果何益哉!果何益哉!!”言語雖未免偏激了點,然而對好以書法來沽名釣譽者卻是很好的告誡,對端正書法愛好者的學風也有一定現實意義。
與知柔同榜進士的蔡茲,也善書法。其字光烈,安仁裏東園(今達埔鎮東園村)人,官至南恩知州,善於選拔賢才,曾慧眼識朱熹,令人贊服。他回歸故里,築室家居,自題其室為“燕堂”。並題詩雲:“世情日淺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脫簪。一世簡篇貽後葉,百年香火奉先心。詩緣好句須親錄,酒到濃時輒剩斟。於此更無關意事,時系諸幼步花陰。”後取邵康節“齒發既衰非昔日,林泉能老是長春”之句,改“燕堂”為“長春”。
宋代永春還有個顏唯庵,詞藻豐贍、書法精工,陳知柔題涵清閣雲:“追憶唯庵真可人,詩成咳唾筆如神。”
宋代著名理學家、書法家朱熹與知柔志同道合,為莫逆交。曾蒞永春,留下了“居敬”、“朱苑”、“溪山第一”、“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等書跡。朱熹,字元晦,後改字仲晦,號晦庵,婺源人(今屬江西),累官轉運使,煥章閣待制,秘閣修撰。著有《四書章句集注》等。他“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筆既沉著典雅,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秘。”故後世不少永春學者心摹手追之。
在湖洋,還有宋石刻“萬歲山”,系宋光宗禦書,賜兵部侍郎莊夏。該山原名鬼岫,光宗為之改名並書。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書法發展很不平衡。建國初期文學藝術旁落,到了仁宗、英宗,書法才開始得到重視和發展。這時期,永春謝孟,高中大元廷試狀元,可以作為書法家看待。但具體不詳。
明代書法家隊伍十分龐大,永春縣也出現了顏廷渠、李開芳、莊際昌等有名的書法家。
顏廷渠,字範卿,始安裏(今石鼓鎮桃場村)人。嘉靖歲貢,授九江通判,自號贅翁,人們尊稱為“桃陵公”。他在魁星岩讀書時,經常以磚為紙,用水作墨,刻苦臨池習字,成為永春歷史上有名的詩人、書法家。著有《楚遊草》等。其書跡,今天可見的有魁星岩大殿山門外側“文昌台”三字豎碑一方,崖刻詩一首和桃城鎮桃溪村《重修惠明寺記》和蓬壺鎮《重修蓬山普濟院記》、達埔鎮延壽寺木刻楹聯、東平鎮陳阪宮摩崖石刻等。他擅長行書和楷書。其行書筆法謹嚴、筆勢奔放,具有明代中晚期獷逸豪壯、雄渾的氣勢,其中以黃山谷揮灑疏朗的筆意較多,但不如山谷放縱,而較收斂,擒縱中又見凝重。其楷書方折平正,間有似方似圓之處、於峻峭中有秀潤停蓄的意態;結體寬舒,端莊飄逸,無絲毫媚佻,給人一種筆凝而不滯,和而不弱的感覺,頗得王獻之、歐陽詢的遺意,弘一法師也倍加推崇,歎為觀止。故其書法與芳亭織畫、翹松詩詞被稱為“永春三絕”。除實踐外,廷榘在書論上也多有見識,只是沒有專著而散見於一些文中。
李開芳,宋伯東,和平里(今東平鎮太山村)人。舉萬曆癸未(1583)進士,授戶部主事,曆遷至江西按察使、廣西布政使、南京太僕寺卿,所至有政聲,“軍民德之”。他善詩工書法。永春縣誌說他“字則龍騰鳳翥,詩亦奏韶鳴”,“一洗寒酸陳腐習氣。”為明代有名書法家、詩人,撰有《天風堂集》六卷。開芳書法以篆隸見長,明代陶宗儀《書史會要》雲:“開芳好以篆隸八分作署書,自謂得斯邈(李斯、程邈)遺意;體勢雖涉奇怪,袤丈之字,略無怯澀亦人所難。”當代老書法家祝嘉編著的《書學史》內收明季有影響的書法家
358人,開芳也榮膺其中。但其流傳下來的書跡極少,至今可以觀賞到的僅有幾經摹抹的匾額榜書“神威保障”等。此匾在東平鎮太平村昆侖寨上,字體行書,筆法似顏魯公,有篆意,渾厚雄放,結構肆意逞豪,奇特開闊,的確有點“怪”,然不流於野,顯得妙趣橫生,氣格不凡。
莊際昌,字景說,號羹若,初名夢岳,應試時改際昌。萬曆己未(1619)會試殿試皆第一。天啟初,魏閹擅權,他守正不阿。因奉敕立靖藩,抵家,杜門不出。莊烈帝即位,起為國子祭酒,卒於官。際昌文思敏捷,著有《羹若文集》等。曾登武夷,曆五嶺,游桂林,所到之處,皆有吟詠題刻。永春今可見書跡有東平鎮東山村“叢桂庵”題匾,坑仔口鎮謝氏祖厝“臚唱第一”匾額以及題:《龍津鯉魚石》詩:“溪聲湍瀨夜喧雷,柱砥當流跋浪開。萬里龍津撐一角,東風直上禹門來。”他不喜摹帖,好直抒胸意,故其字遒勁,較之當時千人一面,千字如一的“台閣體”,顯得瀟灑放縱些。
明代永春還有個長壽書法家顏標,嘉靖四十一年(1562)歲貢,授常寧訓導,遷象州學正,歷任黃州溫州教授。他一生勤奮、嗜學不倦,善書法,攻楷書,享年九十四,為永春歷史上有文學記載的最高齡書法家。歷史上書法家長命者多,顏標則可以說是其中的佼佼者了。
這時期外來書法家在永春留下書跡較著名的有張瑞圖和王豫。
張瑞圖,字長公,號工水,晉江人,晚明書法大家。萬曆丁未(1607)進士,殿試第三,授編修,官至建極殿大學士。其行草書,運筆爽拔,起筆勢長而露鋒,結構重橫勢,主重左右借讓,善用粗筆與排疊的橫畫,使字幅具有節奏感和整體感。他與開芳有過往來,至永春曾到天風堂拜訪。張瑞圖在永春留下了普濟寺巨匾“雲缽經生”和為開芳及其弟開藻(進士出身,官至太常少卿)書丹的《李工有道先生合祠功德碑》等,書法俊逸,堪稱傑作。
王豫,字敬所,浙江烏程人。他勤奮好學,“肆力於學至忘寢食”,終至自成一家,博學工文能書,遊閩地至永春登魁星岩題詩勒石。詩雲:“船海梯山與來酧,更來泉石訪清幽。人間仍事奚蓬島,座有佳賓是勝遊。”(《邀顏國史游魁星岩》)此詩崖刻書宗宋代黃山谷,豪宕凝練,結構寬舒而瘦勁有神,不愧為學魯直書之高手。
清朝為我國書藝中興時期,書學發達,書法家數量超過以前各代。水漲船高,永春擅長翰墨者達20人左右,數量亦為歷代之冠,只是未能產生影響較大的書法名家。清代永春籍書法家有:
孫士瀾,字海若,儒林裏(今五裏街鎮仰賢村)人,其身材魁梧,臂力超群,有百步穿楊之絕技。康熙戊辰(1688)武進士及第,授溫州鎮標遊擊,後遷至寧波參將,治軍甚佳。他善書法,能屬文,軍務之暇即讀書作字,曾曰:“將不知■,必非名將。”
陳江之,字晉方,和平里(今東平鎮太平村)人,雍正乙卯(1735)拔貢生,判湖南道州講學,為政為人仁善,士民懷之。江之精書法,工繪事,尤善行草,欽服朱熹書法,曾心摹手追,努力學習,頗得朱書意致蒼健,沉著古雅之遺意。江之所遺文翰,道州人爭寶之。他與明朝張弘宜、清朝張煒可算是歷史上學朱子書有成就者。
周自超,字偉齋,今桃城鎮桃溪村人。其武藝出眾,勇力過人,參加武科鄉試、會試均名列前茅。乾隆癸醜(1793)高中武探花,曆香山水陸協鎮保擢虎門總兵,能與士卒同甘共苦,屢立功勳。他自幼聰穎博學,能詩文,工楷書,尤善章草,超逸有致,清和靜雅。自超解甲歸鄉後曾自題所居齋舍曰“環穀草堂”並教子孫讀書學字。
“蓬壺三林”即林玉瑛、林爾裕和林登霄。林玉瑛,號棣園,自幼聰穎過人,博覽群書,嘉慶丁卯(1807)舉人。工書法,善屬文,“駢、散文俱有矩度”。曆侯官、長泰、南安教諭。其族人林爾裕擅長草書,以孝友稱,其餘事蹟不詳。林登霄,字世鵬,州廩生,工詩及楷書、草書,長於箋奏。為當時永春知州王光鍔所重,結為文友,締詩社唱和。
陳佩韋,字義昌,號韶蘭,城西(今五裏街鎮儒林村一帶)人。佩韋學習刻苦,善詩工書法。詩以杜甫為楷式,朗健可人,書法初學唐代歐陽詢,後轉師宋代蘇東坡,並以蘇書為宗,落筆沉著痛快,揮灑自如,骨力蒼勁,以健取勝。他曾自署所居為“筆耕堂”,撰有《韶蘭遺詩》一卷。
鄭煥光,字筱銘,佩韋同鄉,同治癸酉(1873)拔貢生,歷任知縣,為人和氣,以廉著稱。他善詩工書法,長於行草,和佩韋交往最篤,詩作才調相類而朗健不逮。
邱人龍,字宏蒼,與佩韋、煥光同裏人。光緒乙酉(1885)拔貢生,甲午(1894)舉人。“善詩文,工翰墨。”後赴會試卒於獻縣旅邸中。
陳蓋謙,字牧卿,安平裏小岵村人,也是光緒乙酉拔貢生。其為人忠厚,篤學工書法,所作文章和平溫厚,確是“文如其人”。
潘望年,字莊若,今達埔鎮人,宣統歲貢,為人醇謹。他仿效明末書法大師張瑞圖筆法,頗得功效,遠近求書者甚眾。但望年較為流美,溫文恬靜而少氣魄,骨力不逮,不似瑞圖書法險峭爽拔。
劉廷俊,也是達埔鎮人,與望年生活於同時代。他鑽練初唐書法家歐陽詢筆法,尤擅小楷,運筆挺拔凝重,結構嚴謹,險中求夷,精整渾穆;然嫌拘於繩律,稍乏韻致。廷俊書法與望年齊名。
鄭書銘,永春縣人,除縣誌裏記載他書寫大鵬岩的“滌塵”二字之外,找不到其他與之有關的事蹟。估計他既非官宦,也不是舉子文士,很可能是位一般沒有功名的讀書人。他精書法,可以說是地道的民間書法家。書銘寫刻在大鵬山的垂雲寺外大石上的“滌塵”擘窠大字,至今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兩個大字,約有二尺余,為行書體,整體看去,氣勢不凡。認真琢磨,則點畫道健,圓勁婉暢,筆意連綿,受宋代書風影響較大,誠為佳作。
清代永春外來書法家不少,以任職永春的官員居多。
馬員書,清初鑲紅旗漢人,乾隆元年(1736)會試武狀元,十八年(1753)提督福建陸路軍務。馬員書雖是武人出身,卻喜好翰墨,乃當時有名書法家。永春現今存有的馬員書書跡主要有魁星岩殿內的匾額榜書“光昌文運”和殿后崖刻榜書“魁”字,均行楷體。前者用筆沉雄老辣,筆劃粗細對比強烈,饒有氣勢。後者運筆精整扎實,結構團結慎重,比較收斂秀逸。
李經芳,直隸舉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任永春州州同,“有便於民者必白州牧行之”,永春人敬稱他為“李佛”。萬春寨(俗稱公孫寨)至今還存有他題寫的匾額“靈祜萬春”一方,為行楷體,結構嚴謹,雍容大度,筆致潤和,有晉唐遺意。當然,由於受到“館閣體”的一些影響,書作顯得甜媚有餘而遒勁不逮。
嘉謨,滿州鑲藍旗人,乾隆三十年(1765)任永春知州,精通書法,尤其擅長寫擘窠大字,所題匾額書法,筆力雄健,氣勢開張。乾隆三十一年(1766)建梅峰書院,親自撰書《梅峰書院碑記》。
鄭一崧。號雪樵,江蘇英山人,舉人出身。乾隆四十九年(1784)任永春知州,前後七載,愛民重士,以教化為己任,做了不少有益之事,“政聲卓卓冠節全閩”。其書寫的《谷音亭朱熹詩碑》今在吾峰衛生院門口。文曰:來子宿大劇鋪舊題:“王事賢勞只自嗤,一官今是五年期,如何獨宿荒山夜,更擁寒衾聽子規。”此碑字體行楷,結字寬博,端莊厚重,嚴謹之中見峭拔,用筆老練安閒,縱橫自如。也許是他敬重朱熹,故書寫時格外下力而致非同一般。
翁學本,字蘭畦,湖南善化人,祖籍浙江余姚,由縣丞擢知泰寧,曆調崇安,閩侯。同治六年(1867)、十年(1871)兩次擢任永春州。“興利除弊,不遺餘力”,永春人民感其德政,建翁公祠祀之。翁學本的書名雖為其政聲所掩,但書作流傳至今不少。主要有《修築永春大鵬山龍脈碑記》、《文廟重修碑記》和《重修東關橋碑記》、《古通仙橋》木匾等。前三碑,字體均為楷書,運筆流暢,結體端莊,筆枝瘦勁俊逸,每碑洋洋數百字,一氣呵成,首尾連貫,誠非易事。木匾“古通仙橋”四大字為行楷體,古拙老練,結法自然,流露出一種天真之氣。左旁注腳,則為行草,娟秀練達,源出二王書。
袁學顯,字芝銘,江蘇陽湖人,道光年間以父蔭為太學生。光緒五年(1879)任永春知州,嗜酒豪飲,“工書畫能詩詞”,有《芙江詞》一卷行世。其書法成就雖不算突出,但由於他蒞永“溫厚和平,與民休息”頗得人心,加以詩文甚佳,永邑人士得其翰墨,很是珍之不已。
吳佐熙,字仲穆,廣東惠來人,拔貢生,光緒年間任永春州同。佐熙工擘窠書,遒勁似何紹基,人們爭相求其墨寶,他不以為煩,曾自言其書源出魯公山谷。他對當時永春書壇影響很大。佐熙蒞永後,遠近書家盡為所掩,在他宣導下,永春書法界人士才開始厭棄過去的圓媚之習而講求六朝以上的雄強書風。佐熙不僅書法不同凡響,而且見識也非同一般。他說:“書雖藝事,然非性情純摯,學問深造者不能拔俗而入古,故必能為第一等人,然後能為第一等書,以字畫結構求之末也!”這確是真知灼見,與書法上的高級境界所要求的除技法練習外,還必須作書先作人,“心正則筆直”,作書先求學,“書卷氣溢於其間”同出一轍,完全拍合。永春縣裏佐熙書跡,保存至今最多的是在五裏街鎮仰賢村東埔安慶堂厝。此祖厝為當年富僑李俊承所建,其楹聯皆出佐熙之手,字體多變,尉為大觀。
吳魯,晉江人,光緒十六年(1890)狀元。工詩文善書法。永春九中腳下的一座祖厝裏,至今留存有他書寫的浮刻在木板上的楹聯:“道德根于孝弟,清白傳之子孫。”為行草體,字大經尺,宗法魯公,參以魏碑,筆酣墨暢,剛健雄強,毫無板滯纖弱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永春文廟的“萬世師表”和“生民未有”匾額還分別是康熙和雍正親筆禦書,皆為楷體,以顏為宗,圓潤端莊,受明代書法家董其昌影響較大。因為“康雍之世,專仿香光,”香光大字,出自平原。
以上所述,基本上反映了永春古代書法概況,但限於水準,難免錯漏,請方家們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