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詠春拳源於永春拳

者:  來源: 中國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13日

詠春拳源於永春拳

2009-12-13

民間資料證實:李小龍的詠春拳源于福建永春拳

中新社發 顏堯民 攝

6月8日,即將對外開放的福建省永春縣“中國白鶴拳史館”裏,一本永春籍馬來西亞華僑、著名拳師李載鸞收集整理並於一九二七年首次印刷出版的《桃源新拳術藥方》古拳譜內一張照片兩位武師的動作,與李小龍和師父葉問對練的照片動作驚人相似。專家認為,這為“詠春拳源於永春白鶴拳”之說提供了相關實物證據。圖為古拳譜內中一張照片兩位武師的動作,與李小龍和師父葉問對練的照片動作驚人相似。

中新社泉州六月八日電(林永傳 顏堯民)福建省永春縣五裏街鎮近日在佈置中國白鶴拳史館時,從民間找到一本永春籍馬來西亞華僑、著名拳師李載鸞收集整理並於一九二七年首次印刷出版的《桃源新拳術藥方》,並發現古拳譜內一張照片兩位武師的動作與李小龍和師父葉問對練的照片動作驚人相似。

國際南少林五祖拳聯誼總會主席周焜民先生八日向記者表示,兩幅相關照片雖然不是同一個動作,但都是五祖拳(包括太祖、羅漢、達尊、行者、白鶴五種拳)“盤技”的動作,這些動作是五祖拳練習者平常練腕、臂、肩、腰、馬步的力量、應變敏捷和提高力度,“可以看出葉問教李小龍所練的‘詠春拳’與五祖拳是同一淵源”。

電影《葉問》再次使詠春拳成為坊間言談焦點,但詠春拳始於何時、源於何處、創于何人,一直是爭論焦點,從未有完整的文字記載。一些專家認為,詠春拳源於永春白鶴拳,苦於找不到相關實體證據,而永春縣此次意外發現這張照片,填補了此項空白。

關於詠春拳與永春拳的關係,李小龍師傅葉問的兒子葉准在他一九九九年的論文《世上果真還有“詠春拳”的下半部分嗎?》中提及,他曾以“香港詠春體育會”董事局主席身份去順德杏壇東西馬甯鄉探訪華公(對詠春拳早期宗師陳華順的尊稱)後人陳汝棉之子陳國基先生,發現陳汝棉的神位寫的是“永春”拳。葉准對此“甚出意外”,陳汝棉是陳華順之子,所習的是眾所周知的“詠春拳”,為什麼神位上卻寫的是“永春”呢?

陳國基先生解釋,爺爺陳華順臨終前鄭重其事地對父親陳汝棉說:“詠春拳原本出自少林寺的‘永春堂’,原來是教‘永春拳’的,後來清廷火燒少林寺,於是少林寺僧眾包括在‘永春堂’中習‘永春拳’的僧眾在內,皆被清廷緝捕,‘永春’門人便將‘永春拳’改為‘詠春拳’以掩人耳目。”陳華順遺言:若他日清廷被推翻後,“詠春拳”便將認祖歸宗重新改回叫“永春拳”。

無獨有偶,六月七日,永春縣五裏街鎮八十三歲高齡的辜連雲老人將一方苔痕斑駁的古殘碑送到五裏街鎮政府。經過專家鑒定,這塊雕刻著“……泉院住持沙蘭契約酬修……、……七娘追資生眾舍五……”的殘碑,直接證明了永春白鶴拳創始人方七娘確有其人。

對永春白鶴拳歷史進行長期研究的永春縣五裏街鎮鎮長林玉品先生認為,詠春拳源於福建省永春縣方七娘始創的永春白鶴拳。在一八七〇年前後,由於左宗棠和郭嵩燾的不睦,驅匪入廣東,促使在當時的起義軍林俊、陳湖殘部中的永春白鶴拳弟子流落廣東,個別人埋名隱姓,傳授永春拳;也因為口傳的原因,產生了嚴(顏)詠春這個虛構人物,致使永春白鶴拳訛傳為詠春拳。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