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縣城古今談
一
永春縣名的始用時間是五代十國後晉天福三年(西元
938年),後蜀孟昶改桃源縣為永春縣,“永春”二字,開始成為本縣的縣名。《輿地紀勝》雲:“縣境有樂山,其草木四時不變,故名永春。”
桃源,是本縣的別名、雅名,常見於一些書畫名家、詩文作者題寫于其作品之末端名下。這個別名,不僅是個雅名,而且是比“永春”更早的縣名。它是在後唐長興四年(
933年),閩王王延鈞升桃林場為桃源縣,於是有地方政治職守而疆域以定稱用的。更早之前,永春這個地方屬南安縣轄。至隋開皇九年(
589年),才劃南安縣的西北二鄉設置桃林場,治所在今桃場村。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永春知州張所受在《新築衛城壩碑記》稱:“永春州治(注),負鵬岫,襟長溪,溪水自西而東注,昔賢及閩志所謂巽水繚環,文物風土,恍惚桃源,因以為號焉。”同年,進士、邑人周鳳翔在其所作《永春人物風土紀》雲:“永春古稱桃源,以眾水會於桃溪一源,故曰桃源。山川繚繞,麗若圖畫,淡煙積靄,悠揚晴空,四時多燠,故日永春”。桃源、永春的啟用、出處、含意就是這樣。
二
永春自後唐長興四年建縣以後,一直到明代正德年末近六百年未建縣城。明嘉靖元年(1522年),汀漳農民武裝將至,知縣柴鑣始建城于白馬山麓之環翠亭前,築永輝、永豐、永熏三門以備防守。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五月初一日,倭寇五千餘人從仙遊流竄永春,知縣萬以忠棄城逃跑。倭寇入城搶掠後又轉至上場、達埔、蓬壺搶掠。六月十三日,又有數千人從詩山竄入,典史候爵統兵力拒,兵少不支,六月十五日縣城陷,倭寇據城搶掠三十餘日。這一年,省有關官員才委派德化知縣張大綱督建縣城,第二年又增築。城牆牆址即現環城路一帶,牆面及裏砌以石塊,中填沙粘土(隔土),周長
518丈 2尺,寬 8尺,高連城腰 1丈
9尺。城牆外東、西、北三面為壕溝環繞,南面桃溪。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知縣林萬春完成四城門:東曰迎暉(即現桃城路與環城路交界處),西曰來德(現桃源路西與環城路交界處),南日文明(現衙口街與八二三東路交界處),北曰拱極(現北門街與環城路交界處)。以後多次修葺,增建敵樓一座,警鋪五十二,敵臺四,升增城高
6尺,並改城門東曰賓暘,西曰延暉,南曰迎熏,北曰拱辰;又在南門東西方各辟一門,東日水門(現水門巷與八二三東路交界處),西日河通門(現八二二東路與郵電局大門前交界處),又以磚築城上雉堞,建城門樓。
乾隆十二年(1747年),知州杜昌丁以水逼城基,築西壩捍之。三十七年(1772年),知州張所受從西城壕外築雙基,上接舊壩,下至水門,堤壩計長
370餘丈,自此水患遂殺。
民國
9年(1920年),邑人、民軍王榮光執掌本縣軍政大權,為適應地方發展需要,倡令拆城牆,開公路,建街道,縣城城牆遂被逐漸拆掉。縣城大街建騎樓式店屋(即八二三東路),土木結構。北面店屋建在舊城牆內,南面店屋建在雙基堤壩中,城牆石塊和沙粘土,被挖掘建店屋及縣城群眾修建房屋之用,至民國十五六年始掘完。
三
永春自建縣後即有常備兵員。宋代,本縣有警捕弓手60名,明代有機兵
150名,鄉兵75名。縣升州後,乾隆三年(1738年),永春設千把總
7員,汛兵 256名,其中駐州城
200名,餘分駐縣內各汛。此外,尚有民壯50名,黃阪巡檢司弓兵18名。以後略有增減。
縣城汛兵的營房,文字上沒有記載。不過,按照民國初期群眾的稱呼,現永春賓館及其北面牆外,原有一南北向土牆截斷桃源路段而與合吉巷連接(土牆中夾一石塊,上書“獅王”,群眾便以獅王為地名稱該地)。這片土地稱武營,應系清朝縣城汛兵駐守的營地。民國20年拓通桃源路後,鵬翔小學以武營舊址作操場。
歷朝兵員操練的場地稱教場。明嘉靖年間,知縣柴鑣始建教場于白馬山下,後知縣謝裘移建於北門外,即現華僑中學入門處(群眾舊稱該地為北教場)。雍正十二年(1735年),知州杜昌丁乃移建於西門外,即今所稱西較場也。場內建有演武廳,每次學使來州考試武生,閱騎射武術於此。
民國14年(1925年),西較場改為永春縣公共體育場。
四
縣城城內的土地,四周高而中間低,雨季期內,城中常積水。民國以前,城中最低窪處原挖有兩口池堀,一叫後田池,即現桃城路中段後後田池居民區;一叫大崛池,即現中境路末端與通政路交界處,作為淫雨季節雨水一時排泄不出的緩衝地帶。解放後因城內人口不斷增加,五六十年代起就逐漸被填平起蓋樓房,故大雨一至,附近街道常常被淹。
城東北隅原為武營和曠地,城西北隅民國以前民房少,為劉、王氏祠堂及曠地,故解放後賓館、公安局、武裝部、城關糧站等用地面積較大的單位,多建於此,拆遷民房極少。
縣城面積雖不大、但在封建時代,一些公共建築和宮殿廟堂卻佔用不少,如:縣公署(現縣人民政府),考棚(後為中山紀念堂,現人民會場),文廟(現文廟和縣實驗劇團),武廟(現縣法院內),明倫堂(現桃城小學),城隍廟(已拆除,在縣郵電局大門口曠地),文昌廟(現縣印刷廠內)等;有各地農村建築作為讀書人來縣考試或鄉人來縣辦事的住宿之地,如:湖洋館,錦鬥館,紅山康館,溪口謝館,龍鬥館等;有鄭氏、王氏、劉氏、方氏等祠堂;還有東西南北中的宮廟,如:東門(外)桃源殿,西門廣澤尊王宮,南門、水門土地官(均已廢),河通門(外)天妃宮(已廢),北門法師宮(已廢),中境龍井宮。
城內住戶的姓氏原不太多,東西南北中,各有其主要姓氏如次:東門鄭,西門王,南門章、傅、陳、黃,北門王,中境雜姓。
五
現環城路東南側跨越桃溪通達南安、泉州等地的永春大橋處,早在宋代紹興十三年(1143年)林聘擔任永春知縣時,就建有扶闌瓦蓋的橋樑,初名知政橋。後歷經修葺重建,並改名雲龍橋。
明代末年,因遭受兵燹,橋被燒毀,乃改築便橋,即以松木鑿造如椅,排列溪中,上鋪木板通行;遇溪水暴漲,即拆便橋改用渡船載人。縣城的小碼頭設在現八二三東路中段,俗稱“南門空”。便橋的架拆管理和渡船的撐駛,由對岸桃溪村專人負責,村裏每年撥給若干稻穀作酬勞,另對本村及縣城以外群眾搭渡,略收幾個零錢。民國十四五年間,泉州、永春成立汽車公司,由於汽車涉水過溪不便,汽車公司、汽車站即設在“南門空”對面桃溪村。
民國19年(1930年),鋼筋混凝土的永春雲龍橋建成後,永春至南安、泉州的交通更加方便。汽車站遷至縣城,泉(州)永(春)德(化)公路全線通車。第二年,在現環城路東南轉角處十字路中,建一水泥澆灌的八角亭,簡潔壯觀,頗具地方特色,成為行人休憩的場所。邑人久客外地,乘車返鄉,汽車一過雲龍橋便可望見八角亭,內心悠然而生“永春到了”的喜悅慰藉之心。解放後由於地方發展,交通發達,該亭成為車輛行旅的障礙,於1970年拆除。時至今日,邑人尤以華僑和旅外同鄉,輒思重建,因無恰當地點而未成。
六
永春的街路巷道,原都短小狹隘,全部為卵石路面。幾條可以通行汽車的,都是民國時期和解放後才改建的。
現在的八二三東路,系民國
9年邑人、民軍王榮光掌權時,倡令拆城牆以城牆基地逐步建成的,初名南門街,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中山路。新中國成立後,以縣城解放日八月二十三日而更名八二三東路。初為沙土路面,民國25年為水泥路面,解放後改為瀝青路面。
桃源路,民國20年,民軍陳國輝下令拆民房拓寬道路。初名西門馬路,新中國成立後改今名。
環城路,原為舊城牆牆址,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建成街道。
除以上三條及衙口街、考房口外,全縣城的道路、通巷的大小寬窄,均仍封建時代之舊。路名雖略有變化,而道路的寬狹基本無變。通巷的巷名,原來都有其事物出處為依據,如:水門巷(現桃城路東通八二三東路東巷道),因巷道直通舊城水門而得名;巡更巷(現為中境路末端),系封建時期縣公署巡更之終點而成名;合吉巷(現為後路街頭),系巷中有合吉厝而得名;邊芝巷,原指現文廟與桃城小學東西方牆外夾道。封建時期,因文廟內種有一攀枝(俗呼邊芝)樹,枝幹高大,花朵紅豔而得名。此巷為城內南北主要通道之一,巷道兩邊只有側門而無正門出入。和仁巷,原在桃源路中段,因巷道東側系和仁厝而得名,為城內南北主要通巷之一。此巷不長,但其狹窄為城內巷道之最,南方巷頭約一米寬,北方巷頭減半,只容一人通過。行人進巷,須先看清如巷中有人走來,則須停候以待。解放後已拓寬,現為通政路終點。
注:清雍正十二年,永春縣改為直隸永春州,轄德化、大田二縣,原縣城改稱州城,縣治改稱州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