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華僑在國外
永春華僑足跡遍及五大洲,多數僑居東南亞各國,其中以新加坡、馬來西亞最多。華僑憑著刻苦勤儉和奮鬥精神,披荊斬棘,用血汗灌溉了荒原、林野……。他沒有“政治”背景,沒有“侵略”野心。在生活的“字典”裏,根本不認識這些字眼的意義和價值。而他一代代,犧牲了多少青春和生命,創造了社會繁榮和進步,他則仍然處在“風雨飄搖中。”……所謂“海水到處有華人”,可見華人如何遠渡重洋,到地球各角落尋求庇護和發展。而“無永不成市”更是形容吾永人士分佈各州,無論通都大邑或窮鄉僻壤,都有永春人足跡。”永春華僑憑著刻苦勤儉和奮鬥精神,數百年間,前仆後繼,為東南亞各國的開發和繁榮做出了犧牲和貢獻。
建設僑居地
一、開荒種植:
早在西元十八世紀中葉,豐山陳臣留就率領族親在馬來亞的麻六甲開荒種植,嗣後永春人相繼到了麻六甲。二百餘年間,居留麻六甲的永春華僑和華裔發展到六萬餘人。十九世紀末,東門人鄭成快率領永春人先後在馬來亞柔佛州的納美士開闢橡膠園七千餘英畝:被封為柔佛港主。同時期:湖洋人劉築侯也在馬來亞的麻坡帶領永春人斬棘披荊,建立大規模的橡膠園。東山顏克奇,弱冠到馬來亞馬冬、馬甲等地為傭工,稍有積蓄,即購山地墾荒種植木茹、樹膠,逐漸發展至千畝以上,城郊邱文堯也在印尼安汶附近的西蘭大山開荒種植樹膠。清朝咸(豐)、同(治)年間,霞陵人林明在馬來亞帶領永春人冒險入英州地,開發錫礦,後該地發展為市鎮,即以“林明”命名。西元一八七七年,永春人林慶吉第一個乘船到達印尼的萬里洞。當時萬里洞遍地荊棘,巨蟒猛獸,出沒為患。林慶吉歷盡艱難率領閩粵僑胞斬荊棘,辟草萊,開採錫礦。使本是荒島的萬里洞逐漸發展成為有十萬人口的市鎮。以上幾個事例,可以看出永春人對住居地的開發,付出了艱辛勞動,是居住地的開發者。
二、參加建設事業:
1857年,陳臣留之孫陳金聲為了解決新加坡市民用水的困難,捐獻鉅款一萬三千元給英殖民政府興建從麥裏蘭水庫引水至市內的自來水工程。1882年,新加坡市政局特地在紅燈碼頭附近的福爾敦廣場興建一座“陳金聲紀念噴泉”,以表彰他的功績。陳金聲還捐款修建麻六甲的“金聲橋”和新加坡的“金聲路”,與其他僑胞合資創辦華文學堂“崇文閣”和“萃英書院”。陳金聲的孫陳若錦與李清淵等合資經營海峽輪船公司,為開創新加坡航運作出了貢獻。陳若錦還為首發動華僑捐款八萬七千餘元興辦新加坡學院,是發展新加坡高等教育事業的先驅。二十世紀初,社山村的顏迎年首先在馬來西亞興建鐵路,發展交通事業。近代如原籍永春城關的馬來西亞丹斯裏李延年,一生捐獻給當地政府舉辦的地方公益事業總計在五百萬元以上,其中捐給拉曼學院一百萬元,捐給馬來亞大學癌症治療中心一百萬元,捐給同善醫院七十多萬元,捐給吉隆玻黎明小學二十五萬元中華獨立、中學二十萬元。華僑在各地興辦的學校猶如雨後春筍。石鼓王覺首創印尼望加錫中華學校和安汶培德學校;達埔尤揚祖在印尼萬鴉佬創辦中華學校;大卿林隆江在新加坡創辦鼎新學校。由永春華僑主辦的學校還有馬來西亞怡保的育才學校和豐興學校,麻坡的中華學校、麻六甲的育民學校和培風學校、紅毛丹的達才學校,實吊遠的南華學校,安順的培華學校,吉隆玻的尊孔學校和中華學校。瓜拉庇朥的中華學校,居鑾的培英學校。在印尼的有茂物市的華僑公學,蘇甲巫眉市的華僑公學,展玉的僑眾中小學校和龍目島的中華學校。還有菲律賓華僑學校。越南僑領顏子俊都在當地創辦學校和醫院,不勝枚舉。正如1892年12月 9日柔佛蘇丹在接受清政府頒給的一等一級雙龍勳章時致詞說的:“華僑之移居我國者甚眾,吾非故作浮誇之詞以謄華僑,倘柔佛沒有華僑,斷不能有今日之繁榮。”越南的領袖胡志明,生前高度贊許華僑對越南的貢獻。馬來亞永春華僑榮膺當地各項勳銜的達 335人。
永春華僑在國外,大都份當“苦力”,少部份經營小商、小販,只有極少數是經營工商業的實業家。他們刻苦耐勞,積極參加僑居國的經濟建設。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永春華僑集資創辦火柴、椰油、檳榔、餅乾、橡膠、皮革等工業企業和經營著大量的橡膠園。旅居印尼的華僑籌資創辦玻璃、食糖、織布、鐵工、醬油、糧食加工、椰油、電器維修等工廠以及運輸業等等,為僑居國的經濟發展和繁榮作了重大貢獻。
由於雙重國籍的解決,大多數的華人取得了居留國的國籍,獲得公民權,參與了當地的政治活動。據馬來西亞的調查,永春華裔在馬來西亞各地當選為國會議員、上議員、州、縣、市議員的共四十五人。隨著華人、華僑參加政治活動的增多,華僑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提高。
跟當地人民共同鬥爭
華僑在國外,身受深重的剝悄和壓迫,他們與遭受西方殖民主義者統治的東南亞各國人民血肉相連,患難與共。積極參加當地人民反殖民主義,反法西斯主義的革命鬥爭,為當地人民獲取獨立自由作出重大犧牲。華僑的熱血,灑遍東南亞各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新加坡永春籍華僑陳若錦獨資購戰鬥機一架贈送英國,大批華工到歐洲參加反法西斯的戰鬥。印尼人民反對荷蘭殖民主義者統治,永春華僑從各方面大力支持。華僑顏裕發,解囊資助蘇門答臘棉蘭地區的反荷遊擊隊,自己也參加了遊擊隊的武裝鬥爭。岵山華僑陳金安,千方百計運送糧食接濟遊擊隊和被荷蘭殖民主義者拘禁在西伊安附近荒島的前任總統蘇加諾。他們的英勇事蹟,在印尼民族獨立運動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在日本軍國主義南進侵佔東南亞各國時期,永春華僑和居留地人民一道,組織抗日遊擊隊,在東南亞廣闊的土地上,堅持了三年多的抗日鬥爭。馬來亞麻坡永春華僑積極參加抗日鬥爭,一批華僑領袖和知名人士如鄭文炳、顏回華、羅文漁、林太宗、林彬卿、鄭友專、郭詩善、鄭明月、鄭金龍等慘遭日寇殺害。永春華僑余天送、林盛謀、陳崇智、梁元明等參加抗日軍 136部隊的遊擊戰鬥,後來林謀盛被捕英勇犧牲。馬來亞共產黨星州市委李秋萍,巴力士弄的永春僑領吳光沛、檳城抗日積極分子鄭德渭。林茂坡的文在,印尼高茅的陳展,菲律賓蘇祿的陳柔寶、陳大萬等都因抗日而遭殺害。鄭文炳、郭詩善等全家均遭難,無一倖存。日寇在麻坡一次就集中槍殺華僑四百余人。抗日期間永僑李俊承在新加坡收容難僑五百余人,又在興樓開闢農場安置失業僑胞一萬余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永春的華僑又和當地人民一起開展反殖民主義的鬥爭。在馬來亞,東園華僑吳先力和太平華僑曾紹舜先後為馬來亞民族獨立和解放英勇犧牲。1947年秋,荷蘭殖民主義者從茂物進攻蘇甲巫眉和展玉兩埠,蘇坡永春華僑聚居的魚幹街全部被燒毀。1948年間,英政府宣佈實行“特別緊急條例”,加緊對殖民地進行殘酷的鎮壓,永春華僑先後被拘捕遣送回國的達1038人。永春旅越僑領顏子俊積極支持胡志明領導的越南人民的革命鬥爭,並冒險掩護解救越南的革命者,為越南的革命鬥爭作出了貢獻。
僑親團結互濟
新中國建立前,華僑作為“海外孤兒”,飽受殖民主義者的歧視和壓迫。為了團結各地鄉親,爭取華僑權利,聯絡同鄉感情,共謀社會福利和振興教育文化事業,永春華僑在各地的知名人士,先後倡議組織“永春同鄉會”、“永春公會”和“永春會館”等社團組織。1867年,新加坡永僑首先組織成立“新加坡永春會館”,1875年,馬來亞麻六甲繼之成立“麻六甲永春會”。到目前為止,東南亞各地已經成立“永春會館”和類似的組織達三十多個。許多會館為加強社團的活動和豐富華僑的文體生活,先後組織了“桃源俱樂部”。目前僅馬來西亞就有“桃源俱樂部”十一個。各地永僑社團的任務是:
(一)舉辦公益慈善事業,如創辦華僑學校,設立獎學金,救濟貧僑,資助難僑回國等等;
(二)調解同鄉僑胞間的糾紛;
(三)幫助家鄉舉辦公益事業;
(四)加強與其他僑團的聯繫;
(五)以集體名義與當地政府交涉,保障華僑的正當權益;
(六)協助華僑就業和貧苦華僑的子女升學等。
日本軍國主義入侵馬來亞時,麻六甲永春會館以館址作為難民營,收容遭受日寇蹂躪無家可歸的永春難僑,日寇投降以後,又發動華僑捐資幫助難僑重建家園。馬來亞永春聯合會成立後,即開始籌資設立大學獎學基金,從1958年至1982年,共頒發大學獎學金一百一十五名,金額七萬二千五百五十元。
各地“永春會館”及其成立時間:
名稱 地址 成立時間
馬來西亞永春聯合會 吉隆玻 1957
新加坡永春會館 新加坡 1867
麻六甲永春會館 麻六甲 1875
巴冬永春會館 坡巴冬 1882
雪蘭莪永春公所 巴生雪蘭 1892
麻坡永春會館 麻坡 1894
森美蘭永春會館 芙蓉森美蘭 1898
瓜拉庇朥永春公所 瓜拉庇朥 1910
峇株巴轄永春會館 峇株巴轄 1919
棉蘭永春公所 印尼棉蘭 1919
丹絨馬林永春會館 丹絨馬林 1922
居鑾柔佛州永春總會 居鑾 1922
吉隆玻永春會館 吉隆玻 1924
東甲永春會館 東甲 1925
吡叻永春會館 吡叻 1925
蘇甲巫眉永春公所 印尼蘇甲巫眉 1927
文冬永春會館 文冬 1930
檳城北馬永春會館 檳城 1932
居鑾永春會館 居鑾 1938
柔佛巴魯永德會館 柔佛柔佛巴魯 1938
新文龍永春會館 新文龍 1941
椰城永春公所 印尼雅加達 1947
昔加挽永春會館 昔加挽 1952
展玉永春會館 印尼展玉 1953
上霹靂永春公會 上霹靂 1956
吉蘭丹永春會館 吉蘭丹 1965
笨珍永春會館 笨珍 1966
關丹永春會館 關丹 1971
孟加錫永春公會 印尼孟加錫
三馬林達永春公會 印尼三馬林達
旅菲永春同鄉會 馬尼剌
越南永春同鄉會 西貢
各地桃源俱樂部及其成立時間:
麻六甲桃源俱樂部 麻六甲 1921
新山桃源俱樂部 柔佛巴魯 1925
麻坡桃源俱樂部 麻坡 1927
新加蘭桃源俱樂部 新加蘭 1927
東甲桃源俱樂部 東甲 1964
昔加挽桃源俱樂部 昔加坡 1968
巴冬桃源俱樂部 麻坡巴冬 1971
雪蘭莪桃源俱樂部 巴生雪蘭莪
巴羅桃源俱樂部 巴羅
居鑾桃源俱樂部 居鑾
實日丹那桃源俱樂部 麻六甲
除以上社團外,在各地華僑當中還有不少的“宗親會”“聯絡處”組織,除聯絡同姓鄉親感情,舉辦本姓的公益事業外,主要讓華僑尋根追源,不忘祖先。如魯國顏姓宗親會、榮陽鄭姓宗親會、蓬萊巷梅鏡梁氏宗親聯絡處、夾際鄭氏旅菲宗親會、仙鄉陳氏宗親會、東門鄭氏宗親會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