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天竺寺曾經輝煌一時 尋找消失的古老寺廟
永春天竺寺曾輝煌一時,如今成一片荒地。這座千年古刹給世間留下了什麼——望著眼前這堆斷木碎石,我們實在很難把它們與一座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刹聯繫在一起。
“這裏原本就是永春天竺寺的所在……”順著村民們手指的方向望去,我們看到的只是一片空蕩蕩的山地,它就像是天竺山被人用利刃切開後,留下的一個巨大傷口。在這片空地的左側,立著一塊孤零零的發了黃的石碑,上面用隸書體寫著“南禪聖地”四個大字……
古老的天竺寺就像是在霧中消失了一般
消失的千年古刹 僧眾夜半“分家”留疑
天竺山位於永春外山鄉雲峰村內,那天我們去山上探訪天竺寺遺址時,正好起了一場大霧。濃霧彌漫山巔,連周圍的樹木都難以辨認。事實上,整座天竺寺的消失,也正像一團迷霧一樣,令人覺得如此茫然。
“仿佛從地面上蒸發掉了一般,曾經香火那麼旺盛的一座寺廟。”雲峰村村民在談起位於天竺山頂的天竺寺衰落狀況時,這樣感歎道。如今在天竺寺遺址,我們只能看到一些寺廟的石頭基座、石槽、古磚、梁木和碎瓷片等物品。整座古寺廟連一堵牆都沒有留下。
據介紹,天竺寺歷史悠久,唐乾元中(西元758-760年間)建庵,後改為院。泉州師院陳桂炳教授稱,明代何喬遠《閩書》等記載:天竺山界南安、仙遊二邑,清淑廖廓,如化人之居,日霽可望清源主山,上有天竺岩。天竺寺曾被賢弘法師譽為“南禪聖地”,宋時寺院部分遷至雲峰鄉中擴建,規模更為壯觀,寺院改名為“雲峰寺”。這樣其實就形成了兩處寺廟共存的情況,一個在山頂,一個在山腰,統稱為“雲峰寺”。
據熟知天竺寺故事的永春人林樟木先生介紹,天竺寺是由天竺真人所建。而這天竺真人應是在唐代天寶間(742-755年)由印度進入清源郡(乾元元年稱泉州)的。後來,天竺真人覺得泉州山清水秀、人傑地靈,遂留下來開壇講經,並在天竺山上建庵蓋寺。但在天竺寺遺址附近,我們看到一塊由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立的“天竺寺記”碑中卻寫道:“傳天竺國王子達摩祖師曾于此講修禪學,天竺山因而得名。唐乾元間,邑人在此修建寺廟……”看來,這天竺寺的開山祖師是誰,還存有爭議。
另據村中傳說,原來的天竺寺乃佛教聖地,占地範圍曾達五十余畝,鼎盛時有僧伽百餘眾,寺中供奉釋迦牟尼、觀音菩薩等。在天竺岩上還有蛤蟆聽經、仙蹤佛跡、觀日台、攀月亭、通靈洞、望星台等“天竺六景”,雲峰村中更是流傳著“蛤蟆聽禪”等美妙傳說。
但就是這樣一座曾榮極一時的寺廟,卻日漸衰微,並最終成為一片丘墟,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天竺寺遺址上立著的“南禪聖地”石碑
僧眾夜半“分家”留疑
一提起天竺寺突然間衰敗的緣故,雲峰村裏的幾位林氏老人的話匣子馬上就打開了,七嘴八舌地爭論起來。不過,比較統一的說法是:在清代年間,有一天夜裏,雲峰天竺寺裏的僧侶們,突然分起了“家”。三位長老級的人物,各領一隊人,收拾好包袱後,就分頭離寺下山了。這三隊人,一路前往龍岩府,一路前往福州府,最後一路則到了泉州府。“福州府那路去了湧泉寺,而泉州府那支則投奔了開元寺,龍岩府那路情況就不清楚了。”林氏老人們這樣說道。僧眾為何離寺,是避難?是內亂?還是有其他原因?村裏老人也說不清楚。但他們認為,雲峰天竺寺在僧眾解散後,也就自然衰敗了。
但是,雲峰天竺寺僧人投奔泉州開元寺這一說法卻並不被史學、宗教學的專家們所接受。泉州海外交通史研究員李玉昆先生表示,他翻閱了包括《永春州志》、《泉州宗教志》等多部志書,都未發現有雲峰天竺寺僧眾前往泉州開元寺的記載。泉州文庫辦公室副主任楊清江先生稱,沒在史書上見過有關的文字記載。泉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吳松柏先生也表示難以置信,他在開元寺待過很長時間,沒有耳聞過這樣的事情,也從未在《開元寺志》或其他書籍中,見過這樣的敘述。
陳桂炳教授認為,寺廟衰敗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譬如民間信仰的自然淘汰,或者傳承出現斷層。而雲峰天竺寺如果在清代真有“僧侶分家”情況,則可能是因為受清廷迫害要“政治避難”,或者寺廟出現“派系之爭”。不過如無史書佐證,就不能輕易定論。
遺址上還有石礅、石槽等物
兩大寺院合併?
巧合的是,筆者在翻看明代黃仲昭編纂的《八閩通志》之七十九卷寺觀篇時,發現其中有載稱:(永春)雲峰寺在十六都。唐乾元中始建庵,尋改為院。後徙建于南巒,國朝洪武間併入太平寺(上二寺俱縣東北)。這裏既講到了永春雲峰寺(天竺寺)遷建至雲峰鄉中(南巒)的事情,還提到寺廟曾于明朝洪武年間併入永春東平鎮太平寺一事。
同樣在《八閩通志》這一篇中還有載:太平寺在十五都。唐開成二年建,國朝洪武三年重修建。
照此看來,雲峰寺併入太平寺和太平寺重修這兩件事都發生在洪武年間,極有可能是有因果聯繫的。那會不會雲峰村民所說的僧眾“分家”遷徙,不是發生在清代,而是在明朝洪武年間呢?
在歷史上,明朝洪武(1368年-1398年)、永樂(1403年-1424年)年間曾對全國的僧團進行過全面整頓。青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白文固所寫的《論洪武年間對僧團的整頓》一文中,就提到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對佛教的整頓是多方面的,綜合起來講主要有:改革度牒頒出辦法,嚴格剃度,淘汰僧尼,整齊法事儀規,嚴肅僧尼戒律,裁併寺院等。洪武二十年(1387)甚至還規定,男子年20以上不許出家為僧,女子年40以下不許為尼。
所以,在寺院拆並成風的洪武年間,雲峰寺與太平寺合併,就不是什麼奇事了。而一旦雲峰寺的人大部分遷往太平寺,那雲峰寺衰敗也就成了必然。
永春東平鎮僑聯主席李錦義稱,太平寺與雲峰寺洪武年間合併確有其事。當時太平寺本就富甲一方。雲峰僧眾加入後,太平寺擴寺,更是達到鼎盛時期。“聽鎮裏的老人說,當時太平寺連用的佛具都是金子做的,可以說富得流油,後來還有人在寺院遺址挖出過一塊金碗。”可是,到了明朝後期,太平寺也突然斷了香火,這是怎麼回事?李錦義先生解釋說,“據說發生了瘟疫,寺裏所有的僧人全染了病,沒有一人能倖存,寺院就此荒廢。”他說,當地還有一個“和尚墓”,據傳當時所有染病而亡的僧人全埋在裏面。
不過,在天竺山山腰的雲峰寺至今保留著一塊萬曆年間制的“雲峰古刹”牌匾,這證明,至少在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雲峰寺內還是有僧人居住的。
在眾多地方誌書中,都沒有詳細記載雲峰寺和太平寺合併這件事情的過程,所以我們也無法獲知,在兩寺合併後,是否還有僧人住在天竺山頂的雲峰寺,又是否在清代上演過“分家”那一幕。
林樟木(右一)向筆者展示遺址中不同年代的磚石
雲峰村中的寺廟還保存著一塊“雲峰古刹”匾額
雲峰村出土的陶土獅子 (資料圖片)
還有多少未解之謎?
站在天竺山巔,待到日出,向南可照金山水庫銀鏡,向北可倚仙洞古寨雄風。透過晨嵐暮靄,俯視可見山下生機萌動的雲峰村和青紗蕩漾的梯田。此地天工巧構,當真是造化鐘靈。
去年,雲峰村村民對天竺寺遺址進行挖掘時,意外發現一隻憨態可掬的陶土獅子。專家初步判斷,該獅子可能屬明朝產物,並與永春當地特有的童獅(一種舞獅)外形極為相似。據介紹,這只陶土獅子寬約15釐米、長約30釐米、高約20釐米,一張大臉幾乎占了一半,最有意思的是它的額前刻著一個“王”字,而後背有
9道花紋。雲峰村是永春童獅的發源地,童獅區別於其他舞獅的特點就是額頭繪有“王”字,而且脊背有
9道紋路。從天竺寺遺址中發現的這只陶土獅子,對於研究永春童獅起源極有幫助。
在尋找天竺寺遺址的過程中,筆者還在雲峰村民的帶領下,發現了一處據信是天竺寺僧人閉關之所的洞穴——通靈洞。這個洞穴是由兩方巨岩依靠著山坡斜拱而成,洞內面積約二十餘平方米,由於洞的一側曾出現過山體坍塌,洞內大部分已被泥土掩埋,無法知道洞中到底藏有何物。但是,在洞外的岩壁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神像頭,從臉形看有些像印度教守護大神毗濕奴,面部是草綠色的,頭頂黃色的錐筒帽,帽上還有
5個駭人的蛇頭。村民有的認為這個神像頭是古代留下的文物,也有人認為頭像色彩豔麗,可能只是現代人遺棄的藝術品而已。由於頭像未經文物專家鑒定,殊難斷定為何物。除此之外,被發現可能是天竺寺遺留物的還有石墩、石槽、石欄等物,而在天竺山中,仍存有當時的僧人修建的涼亭和開鑿的古井。
迷霧總有被吹散的一天。隨著泉州文史考古界專家的進一步介入,相信會有更多的天竺寺文物被解讀出來,而籠罩在這座千年古刹面上的黑紗,也終有被揭開的一天。
在通靈洞外發現的奇怪神像頭
永春的雲峰童獅很出名
尋找是為了帶回時光
時光流逝的速度真是太快了,在尋找天竺寺的過程中,不得不這麼感慨。一轉臉,千年身,塵埃複塵埃。不過,也正是如此,方才有了尋找的意義。
每一次俯下身去尋找前人的足跡,就像踏入了一條往事的河流,那種被歷史沖刷身軀的感覺無可比擬。記得在考古學家真正發掘出特洛伊古城之前,有許多人宣稱它純粹是荷馬史詩的虛構嗎?可是最終特洛伊被發現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得以重新灌入生活,那就是時光被帶回的感覺。
不光是寺,老巷、舊街、古橋,甚至以往的生活、以往的人,種種過去或者曾經,都可以是我們尋找的物件。帶回以往,充實現在,生命也會就此擴大。
永春天竺寺引起學界關注 社科院專家組團來泉考察
曾經輝煌一時的永春天竺寺為何消失?天竺寺裏的僧侶們是否真的分“家”?天竺國王子達摩祖師是否到此講修禪學?……帶著這些疑問,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專家組於近日蒞臨永春天竺寺考察,力求解開籠罩在這座古老寺廟上空的一個個謎團。
今年
2月24日,《泉州晚報》環灣生活週刊大篇幅報道永春天竺寺,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同時吸引了中國社科院相關專家的眼球,7月2日上午,專家組蒞臨泉州,到永春外山鄉雲峰村天竺寺遺址進行考察、調研。
據介紹,天竺寺歷史悠久,唐乾元中(西元758—760年間)建庵,後改為院。宋時寺院部分遷移擴建,規模更為壯觀,寺院改名為“雲峰寺”,這樣就形成了兩處寺廟共存的情況,一個在山頂,一個在山腰,統稱為“雲峰寺”。
永春天竺寺遺址 雲峰藏有印度神像
東南網-海峽都市報閩南版7月4日訊 記者 林繼學 呂波 文/圖
村民在遺址中挖出的陶制童獅
在永春縣外山鄉,有個半山腰上的小山村叫雲峰村。村子雖然不大又偏僻,卻一直不為外人遺忘。在村裏的高山之巔上,有個千年天竺寺的遺址,隔三岔五就有人遠道而來,專程來看看從遺址挖掘出的雕像,還有那些斷壁殘垣。
看著一撥又一撥的人來來去去,不少熱心的老人喜歡上前來當“導遊”,說說這座千年古寺的興衰歷程,還有達摩祖師到此講修禪學的故事。前天,這些故事把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專家也引來了。
高山之巔 千年古刹漸衰落
外山鄉雲峰村在永春縣東部,是永春、南安、洛江、仙遊四地的交界處,車子繞著盤山路行駛了40多公里,才攀上高山之巔,眼前的空曠山地就是天竺寺的遺址,涼亭、古井、石壺、石磨、青石砌成的石墩,還有地上散落著的碎石、斷木。一塊略顯土黃的碑記上,寫著“南禪聖地”。下方是塊新立的碑石,是去年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立下的“天竺寺記”。
“天竺寺建於唐朝,至今已有1250多年,曾是極負盛名的千年古刹。”附近村民林樟木說,鼎盛時期,有僧眾百餘人,宋朝時寺廟遷至雲峰擴建,規模更是壯觀,成為八閩聲名遠播的受戒之所,被賢弘法師譽為“南禪聖地”。相傳天竺王子達摩祖師還曾于此講修禪學。
只是後來,天竺寺漸漸消失。對此,村中流傳著各種說法。有人說,清朝年間,寺廟突然分家,三位長老各自帶著人投奔各地;還有人說,明朝時,天竺寺與太平寺合併後,從此天竺寺漸漸衰落……
這尊毗濕奴神像是印度三大神之一,至今依然色彩斑斕
天竺寺遺址如今只剩石墩、石壺和些許碎石
附近山洞 藏印度教神像
“這尊童獅是從遺址中挖掘出來的,還有這尊神像是附近通靈洞找到的。”林樟木老人帶著專家走進遺址旁一座臨時建成的小屋,那裏供奉著神佛,供桌上還擺著一尊陶制的童獅和一尊色彩斑斕的神像,草綠色的面,黃色錐形帽,帽上還有
5個蛇頭。
這尊童獅面寬約15釐米、長約30釐米、高約20釐米,額頭上刻著一個“王”字,後背上有
9道花紋。這是去年村民挖掘遺址時意外發現的。泉州市文化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陳鵬鵬判斷,該獅子可能屬明朝產物,並與永春當地特有的童獅(一種舞獅)外形極為相似。“陶制童獅可能是當時寺廟翻修時,工人根據當地童獅的形象特點製作成閩南特有的‘風獅爺’,安裝在寺廟屋簷上辟邪。”
“這尊是毗濕奴神像,是印度三大神之一。”50多歲的邱永輝研究員,是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當代宗教研究室主任,印度教研究方面的權威。前天,她看見這尊神像時很興奮,她說,這就是印度教的神,由此可以推斷,天竺寺是印度教的。當年,印度教傳入中國後,與佛教融合,因此,泉州的不少佛寺內至今還能看見印度教的神像。
對於達摩在此傳教一說,邱永輝覺得,這可能是每座寺廟僧眾的願望。不過,如果當年達摩是走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那麼很可能到過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