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永春名人.上

作者:  來源:互聯網  更新時間:2011年10月01日

永春名人.上

留從效

留從效(906~962年),字元范,南安桃林場(今永春縣桃城鎮留安村)人,唐天祐三年( 906年)生。幼年喪父,以孝順母親、尊敬兄長名聞鄉裏。好讀書,尤好讀兵書。少年時到泉州當衙兵,後升為散員指揮使,是閩王王審知手下的將領。後唐長興四年( 933年),王審知的次子延鈞在福州稱帝,國號閩。傳至延曦,於後晉天福九年( 944年)為部將朱文進所殺。文進自立為閩主,派黨羽黃紹頗為泉州刺史。留從效對裨校王忠順、董思安等說:“朱文進殺滅王氏,遣心腹分據諸州,吾等皆受王氏恩遇,而交臂事賊,一旦富沙王克福州,吾屬死有餘愧。”三人均以為是。從效便請他們密約親信,夜間到他家飲宴。得壯士陳洪進等52人,夜越牆入城,擒殺黃紹頗,請王延政之侄繼勳主持軍府事,他與忠順、思安三人自署為平賊統軍使。又派陳洪進送紹頗首級至建州,獻給富沙王王延政。延政大喜,即以繼勳為侍中、泉州刺史,從效、忠順、思安均任都指揮使。朱文進從福州發兵攻打泉州,從效率部設伏,出奇兵,於雙陽瞻跡嶺下殲滅文進軍。後晉開運二年( 945年),南唐國主李景遣將攻打建州,延政降,繼勳也以泉州降。李景委李宏義為威武軍節度使。翌年,定義派其弟宏通帶兵萬人攻泉州。從效以繼勳賞罰不當,士卒不肯用命為由,廢黜繼勳,自領軍府事,為泉、漳二州留後。領兵擊敗宏通,並上表向李景報告。李景把繼勳召往金陵,以從效為泉州刺史;改漳州為南州,以董思安為刺史。後漢乾祐二年( 949年),從效之兄南州副使留從願用毒酒殺害董思安而代之,自此從效兼有泉、南二州。李景升泉州為清源軍,任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泉南等州觀察使,累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書令,封鄂國公、晉江王。後周顯德二年( 955年),周世宗發兵攻南唐,李景以10萬大軍保紫金山,從效連續上表言“頓兵老師,形勢非便”。李景不聽,結果大敗,江北之地盡歸後周。從效為保境安民,密派人到開封向周世宗表示誠意歸附。顯德六年,又派別駕黃禹錫間道奉表,以懈豸通犀帶、龍腦香數十斤為貢,世宗賜詔嘉納。宋太祖即位後,從效一面繼續與南唐周旋,一面上表向宋稱藩,貢奉不絕,宋太祖也遣使厚賜從效。漳、泉二州得以保持相對安寧。宋建隆三年( 962年),從效因背生癰疽病卒,南唐後主李煜詔贈太尉、靈州大都督。從效出身寒微,知民疾苦,治理泉州17年,專以勤儉養民為務。他常說:“我平素貧賤,不可忘本。”平時一身布衣,將公服置於中門之側,外出和處理公務時才穿。他積極發展農業生產,令士兵墾田,召遊民種地,圍墾海灘,興修水利,因此泉郡常“倉滿歲豐”。手工業,特別是與對外貿易有關的陶瓷業、冶煉業和絲織業等,也得到較大發展。他重視教育,每年秋天都舉行考試,取明經、進士,謂之“秋堂”。對於從唐代逐步發展起來的海外交通貿易,他也不遺餘力加以發展。後晉開運三年,他對泉州外城重加版築,城高一丈八尺,周長二十裏,為王潮所創子城的七倍。他環城遍植刺桐,教人民在城內“開通衢,構雲屋”,以“招徠海上蠻夷商賈”。為發展對外貿易,他蠲除苛捐雜稅,讓人民自由貿易。泉州城內貨品充盈,商業繁盛,號稱“雲屋萬家,樓雉數裏”。宋代的泉州能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巴領旁,留從效之力非小。

 

盛均

盛均,字之才,迎福裏(今桃城鎮桃溪村)人。從小聰穎好學,博覽群書,唐大中十一年( 857)考中進士(為永春第一個進士),文學聲名震一時,官至昭州刺史。當時有舍人皇甫煥,博學善辯,自認無對手。每遇宴請賓客,常提出問題要人回答,客人多不能一一應答而退席,獨盛均與他對答如流,時人稱盛是他的“勁敵”。

盛均所作的文章,大多針對當時流弊,闡述自己的見解,不人云亦云。他認為自居易的《白氏六帖》,稍嫌疏略,乃廣收經、史和諸子百家的精華,擴編為《盛氏十二帖》,頗為當時學者所稱讚。他所著《盛昭州文集》和《盛氏十二帖》,可惜早就失沒了,現在僅有存于《唐文粹》中的《仲尼不曆聘解》、《人旱解》、《真龍對》、《送建安郡守之任序》等篇。他的《桃林場記》,為本縣現存最早的文學著作。

 

留從效

留從效,字元範,昭善裏留灣(今桃城鎮留安村)人,生於唐哀帝天祐三年( 906)。幼年喪父,以孝順母親、尊敬兄長名聞鄉裏。好讀書,尤其好讀兵書。少年時為泉州衙兵,後升為散員指揮使。

後晉天福九年( 944),閩王王延曦為部將朱文進所殺。文進自立為閩王,派他的黨羽黃紹頗為泉州刺史。從效對裨校王忠順、董思安和親信蘇光誨說;“朱文進殺滅王氏,遣心腹分據諸州,吾等皆受王氏恩遇,而交臂事賊,一旦富沙王克福州,吾屬死有餘愧。”三人均以為是。從效便請他們密約親信,夜間到他家飲宴,募得壯士陳洪進等52人,連夜越城牆而入,擒殺紹頗,請延政之侄繼勳主持軍府事,他與忠順、思安自署為平賊統軍使,並派洪進解送紹頗首級至建州,獻給富沙王王延政。延政大喜,即以繼勳為侍中、泉州刺史,從效、忠順、思安為都指揮使。

朱文進發兵攻打泉州,從效率部設埋伏,出奇兵,打敗文進。

後晉開運二年( 945),南唐國主李璟遣將攻打建州,延政降,繼勳也以泉州降。李璟委李宏義為威武軍節度使。第二年,繼勳以平輩身份致書修好巨集義,巨集義以泉州一向隸屬威武軍,不滿繼勳抗禮,派其弟宏通帶兵萬人攻打泉州。從效以繼勳平日賞罰不當,士卒不肯用命為由,廢黜繼勳,自領軍府事,稱泉、漳二州留後,領兵擊敗宏通,並上表李璟陳述經過緣由。李璟即調繼勳往金陵,以從效為泉州刺史;改漳州為南州,以董思安為刺史。後漢乾祐二年( 949),從效之兄南州副使從願用毒酒毒死董思安而代之。自此從效兼有泉、南二州。李璟即升泉州為清源軍,任命從效為清源軍節度使、泉南二州觀察使。後又加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書令,封鄂國公、晉江王。

後周顯德二年( 955),周世宗發兵攻南唐,李璟以十萬大軍守紫金山。從效一再上表李璟,言“頓兵老師,形勢非便”。李璟不聽,結果大敗,江北諸郡盡失,璟只得向後周稱臣。從效也派牙將蔡仲贇等扮作商人,用帛寫表,密藏在革帶之中,取道于鄂(今湖北),向後周表示誠意歸附。六年( 959),又派別駕黃禹錫問道奉表,以獬豸通犀帶和龍腦香數十斤進貢。世宗賜詔嘉納。從效為表示誠意,請求在京師建官邸,世宗以其一向依附南唐,有所顧慮而未允許。到宋太祖統一中原,從效一面與南唐周旋,一面向宋上表稱藩,貢奉不絕,泉郡因而得以安寧。宋太祖也派遣使者厚賜安撫之,使者未至,建隆三年( 962),從效因背生疽卒,年五十七。南唐後主李煜詔贈太尉、靈州大都督。

從效出身寒微,知人疾苦,他治理泉州十七年,專以勤儉養民為務。凡不利於民者,皆除去。平日常穿布衣,置公服於中門之側,外出視事,才穿上。每對人言,“我平素貧賤,不可忘本也。”故民情樸實,風俗淳厚。每年秋季,他都舉行考試,取明經、“進士”,予以任用,謂之“秋堂”。他治泉期間,建樹甚多。當時泉州地廣人稀,他令士兵墾田,收遊民耕地,圍墾海灘,疏浚和增建水利工程,故“倉滿歲豐”。手工業,特別是與海外貿易有關的陶瓷業、冶煉業、絲織業等,均得到較大的發展。泉州的冶煉業,唐代就已興起,從效治理泉州時,擴大了鐵礦的開採和冶煉。泉州城西龍頭山原有留從效時期煉鐵的遺址,後建廟,故民間俗稱鐵爐廟。從效對唐以來發展起來的海外交通貿易,十分重視。後晉開運三年( 946),他在唐代所建的泉州城(俗稱子城)之外,又建羅城。城高一丈八尺,有城門七:東門名仁風,西門名義成,南門鎮南,北門朝天,東南名通淮,西南名臨漳、通津,周圍長達二十裏,為子城周長的七倍(根據萬曆,乾隆《泉州府志》);並“教民間開通衢,構雲屋”(即開拓大道,建造貨棧),以“招徠海上蠻夷商賈”。當時從泉州港運往阿拉伯、東非等地的貨物是陶瓷、銅鐵等手工業品,運回的是象牙、犀角、玳瑁、明珠、乳香、樟腦等物。《清源留氏族譜.鄂國公傳》記載:“陶瓷、銅鐵遠泛於番國,取金貝而返,民甚稱便”。由於海外交通貿易的發展,增進了亞非各地人民的往來和宗教的興盛。當時泉州建造了不少寺院,其中規模最大的承天寺,原是從效的南園,於後周顯德中(954—958)建築起來的。他蠲除苛捐雜稅,使民得以自由交換買賣,做到貨物充足,市無二價。當時泉州城商業繁榮,號稱“雲屋萬家,樓雉數裏”。唐代以後泉州的海外貿易有較大的發展,是從效治理泉州的一大功績。

 

柯述

柯述,字仲常,和平里(今東平鄉)人,後遷居儒林裏(今五裏街鎮儒林村)。父慶文,宋天聖二年(1024)進士。述于皇祐年間任泉州教授,批改文章,筆墨犀利,深得諸生敬佩。嘉祐初,蔡襄任泉州知州,述與兄逑、弟迪以自己所寫的文章拜見求教,蔡襄看後大加讚賞。嘉祐四年(1059),述與迪同登進士第。述被派任贛縣縣尉,曾經審理一起搶劫案件,論罪罪犯當處死刑,述看他們有悔悟表現,叫他們積極退贓而給予減刑。後調潮州歸安縣知縣。任內興修水閘,蓄水灌溉,以利農田。任開封府襄邑縣知縣時,縣中盜賊聽說他是一個善於抓捕盜賊的縣官,紛紛跑往他縣。神宗皇帝聽到他的政績,召他赴京考核嘉獎。襄邑盜賊以為他調走了,就回縣行竊,被官府抓獲訊問,始知其情。神宗更加稱讚他,把他的姓名寫在屏風上,後升為懷州知州。哲宗元祐、元符年間,他兩次擔任福州知府,曾修建烏山北面的社稷壇,又以福州東南公廨及隙地建貢院。以後歷任福建提刑、湖南轉運使、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晚年辭官歸裏,應(泉)州人的請求,主持把遷建于育才坊的州庠(孔廟)遷回原址(即現泉州孔廟),深得地方人士的讚頌。

柯述對《易》學有精闢研究,著否泰十有八卦。百家諸史,亦皆貫通。

 

陳知柔

陳知柔,字體仁,號休齋居士。先世居晉江,祖從易,在宋真宗、仁宗朝內任諫議大夫、直龍圖閣學士。

知柔愛好山水,青年時游永春,至升平裏毗湖(今蓬壺鄉),喜愛當地風景幽勝,宛如世外桃源,就定居下來。他從小聰穎好學,立志攻讀古代的典籍。宋紹興十二年(1142)考中進士,被派任為台州判官。台州原來抓獲一夥海盜,案件中有不少好人被株連誣陷,拖延很久而未得處理。他審察實情,辨明有四十多人無罪而釋放。不久,調任建州、漳州教授,督理學政。又調為循州、賀州知州,所至均有政績。

知柔與秦檜之子熹系同榜進士。秦檜當時為宰相,榜中十余人都利用同榜的關係去阿諛攀援而通達顯貴。他鄙視之並因此而受到排斥,遂厭惡官場的汙濁,壯年即有辭官隱居之意。在台州離任後,遍遊名山,至會稽,愛其山川秀美,留居兩年。賀州卸任,又留歸善三年,終日泛舟豐湖,登白鶴峰,吟詠怡情。後又任福建安撫司參議官,前後凡四奉祠,諸生從學者甚多。泉州知州王十朋甚推重他,題詩以贈雲:“胸中包古今,筆下真有神”。

朱熹擔任同安縣主簿時,與知柔志同道合,為莫逆交。朱熹曾來永春,在北郊環翠亭講學,誘導後進。別後近三十年,朱熹複至,知柔與他酌酒賦詩,談經論義,遨遊蓮花、九日、涼峰、鳳凰、雲台之間,臨別複置酒餞行於洛陽橋畔。知柔對諸經皆有論述,將寄朱子考訂,文稿尚未寄出而於淳熙十一年 (1184)病卒。朱熹寫文祭之,深致惋惜。

知柔著有《易本旨》、《易大傳》、《易圖》、《春秋義例》、《古學並圖》、《詩聲譜》、《論語後傳》、《詩話》、《梅青傳》、《詩騷古賦》、《雜著》等,均有刻印傳世,早已散失不存。

 

蔡茲

蔡茲,字光烈,安仁裏東園(今達埔鄉東園村)人。從小博學廣聞,年青時聲望卓著,跟他學習的甚多。宋紹興十二年(1142)考中進士。十七年[舊《泉州府志》、《永春州志》、《永春縣誌》均作紹興二年,誤。按朱熹生於宋建炎四年(1130),至紹興二年(1132)才三歲。]擔任建州貢院考官,考試結束後,他對人說:“吾取中一後生,三篇策論都要為朝廷措辦大事,此人他日必非尋常。”考榜揭曉,是朱熹。他的慧眼取士,令人贊服,後官至南恩州知州。任期屆滿,丞相梁克家器重他,欲委以重任,他堅辭不就。遂回歸故里,築室家居,自題其室為“燕堂”。並題詩雲:“世情日淺道情深,悔不林泉早脫簪。一世簡篇貽後葉,百年香火奉先心。詩緣好句須親錄,酒到濃時輒剩斟。於此更無關意事,時系諸幼步花陰。”後取邵康節“齒發既衰非昔日,林泉能老是長春”之句,改“燕堂”為“長春”,每日與賓客飲酒吟詠其間。

 

留正

留正,字仲至,昭善裏留灣(今桃城鎮留安村)人,從效六世孫,生於宋建炎三年(1129)。少年時客居惠州,娶徐敦實之女為妻,因而在惠州參加考舉。紹興三十年 (1160)考中進士,任南恩州陽江縣尉。清海軍節度判官龔茂良駐守番禺,留正向龔進言:“在法,劫盜贓滿五貫死,海盜加等。小民餌利,率身陷重辟。請鏤梓海上,使戶知之,民始知避。”茂良認為他的話很有見地,就推薦他上京都,得宰相虞允文賞識,又推薦給孝宗皇帝。孝宗召見時,留正侃侃而言:“本朝右文而略武備,承平日久,邊防廢弛,至敵人長驅而不能支,今當改轍,使文武並用。”孝宗採納,下令中書、門下、尚書三省施行,並派留正出任循州知州。留正臨行時又向皇帝進言:“士大夫名節不立,國家緩急無所依仗。靖康中金人犯闕,效忠死義者少,因亂謀利者多。今欲恢復,當崇名節。”孝宗喜其耿耿直言,留他任軍器監主簿,後擢升為起居舍人,代理中書舍人。太子趙惇見留正修整,請皇上以留正兼太子左諭德,不久又代理吏部尚書。他以當時的輔臣不能勝任輔佐襄贊之職,又請孝宗“精選人才,與圖大計。”宰相不悅,正因而被貶謫外調,先後出任紹興、隆興知府。

時青羌奴兒結屢犯邊境,已十餘年,四川兵力不足,且缺主帥,孝宗加封留正為龍圖閣直學士,出任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不久,邊患敉平,晉升為敷文閣學士。留正為官清正,簡樸廉明,離任時,行裝只有書籍幾簍,時人皆嘆服。

淳熙十六年(1189),留正被授予端明殿學士,後並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拜右丞相。孝宗將禪位,一日,群臣奏事畢,皇太子侍立參予決策,孝宗顧謂太子曰:“留正純誠可讬。”光宗即位,薑特立自恃原系太子屬官身份,謂留正曰:“皇上欲遷公為左相,就尚書葉翥、張杓二人中擇一執政,以誰為宜?”正即列舉其僭權幹政,光宗怒,下令革去特立之職。孝宗聽聞此事後感歎曰:“真宰相也!”紹熙元年(1190),進左丞相,封申國公,後又加少保,封衛國公。

李端友以皇妃之親,光宗詔令派為侍從郎官。留正以為不可,繳回詔令,光宗不採納。正力爭不得,請求罷去宰相職位,不獲准。

薑特立被派為浙東副總管,不久詔令召至京都,正極力阻止,光宗以詔令已下,不能出爾反爾。正又奏言“陛下每事堅執,不顧是非,臣恐自此以往,言路塞矣;言路塞則萬機壞,非所以愛宗社也。”遂上繳前後賞賜物品及誥敕待罪,乞歸田裏。詔令不准。這時,剛好壽聖皇太后上尊號冊寶,正請隨班祝壽。於是詔令薑特立返任浙東副總管原官,而以正為禮儀使,正始赴宰相公堂視事。冊寶禮成,拜少傅,封魯國公。

甯宗即位,韓侘胄漸謀幹預朝政,不時出入宰相公堂,留正乃遣吏訓斥之曰:“此非知閤日往來之地。”侂胄含恨而退。適孝宗靈柩按舊制將發引至殯宮停棺,右丞相趙汝愚以停棺非永久不變之制,主張擇山陵安葬;留正以國步艱難,經費百出,非其宜。侂胄知甯宗平素有不滿留正之意,即乘機挑撥離間,正遂以少師觀文殿大學士職位,被貶出判建康府事務。

初,留正在朝執政,獎掖賢良,尤其重視朱熹理學。有重慶太守劉德秀入朝,要求留正為之安排重用。留正藐視他的為人,認為如入班部行列,朝廷恐難安寧,只任命他為大理寺丞主簿。德秀不滿,依附韓侂胄,被提拔為諫議大夫。這時,他趁機濫用職權,羅織名目,彈劾留正四大罪,首為招引偽學朱熹,以危社稷。正遂被罷職,授予中大夫光祿卿官銜,派往管理西京事務,住邵州。

慶元元年(1195),留正上疏不食俸祿。甯宗乃下詔恢復其原有官職,授予金紫光祿大夫致仕。嘉泰元年(1201),進封魏國公,翌年,恢復少保觀文殿大學士官銜。開禧二年(1206)七月卒,年七十八,贈太師,追諡忠宣。著有詩文、制議二十卷。子恭、丙、□、碩,孫元剛、元英、元圭,居官均有政聲。

 

莊夏

莊夏,字子禮,桃源裏湖陽(今湖洋鄉)人,生於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少年時喪父家貧,跟兄莊晦學習,弱冠精通禮經,入太學就讀。淳熙八年(1181)考中進士,出任甯國知縣,後調贛州興國知縣。任內重教化,興學校,清賦稅,剔蠹弊,息爭訟,剖疑獄,對貧赤戶欠稅逃亡,則給錢代納,政聲卓著,民均感其德。慶元六年(1200)大旱,皇帝詔令天下言缺失。莊夏上書向甯宗建議抑制後宮戚裏、內省黃門,以提高皇上威望。被召為太常博士,上疏指揭近年朝政“分藩持節,詔墨未幹而改除,坐席未溫而易地,一人而歲三易節,一歲而郡四易守,民力何由而裕?”嘉定初,以著作佐郎官銜提舉江東常平倉。逢災荒年,開倉賑濟,饑民多得救活。後任轉運判官,入朝為尚書郎,升遷軍器監太府少卿。嘉定六年(1213)出任漳州知州,奏請屯兵大池故寨,增小澳、南嶺二寨,制控汀、潮二州,以保地方安固。第二年,根據老虎負子過江的傳聞,派人于柳營江急流中勘尋坻石,繼而捐資倡建大木橋一座,上蓋屋面如長廊,題為“通濟橋”(俗名“虎渡橋”,即後來之“江東橋”)。從此,柳營江兩岸人民免除了涉江擺渡之勞及翻船複舟的危險。

嗣後,莊夏至京都任宗正少卿,兼國史東宮官直學士院和太子侍讀。這時,河北流民紛紛渡河來京求生。莊夏向皇帝進言,以荊楚兩淮多拋耕之田,可以計口授地,貸給屋廬牛具。這樣,“吾乘其始至,可以得其欲;彼幸其不死,可以忘其勞,兵民可合,屯田可成,此萬世一時也。”又奏言時下兵多閒散,乞下令諸將帥,令老弱自報,可以子弟侄婿身體強壯者頂替,代其名糧。甯宗採納他的建議,並派他任兵部侍郎。

史彌遠為宰相,朝內官員都不敢言談邊境及宮廷秘密大事,唯獨莊夏直言:“西蜀潰卒,宜討宜招;江淮制閫,宜分宜合;山東忠義,宜刺宜汰。”並請詔令“侍從兩省台諫自為議狀,與二三大臣類聚以聞”,忤史彌遠之意,莊夏言皆不用。即一再上疏引退,朝廷授予寶謨閣待制奉祠,進煥章閣待制。自此,他退歸閭裏,閉戶著書,自號藻齋老人。

嘉定十二年(1219),封永春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他的祖墓在湖洋鬼岫山,甯宗為其改名錦繡山,並賜建府第於泉州城,始自所居永春蓬萊山遷泉州(故址在今泉州鯉城區莊府巷的市賓館內,該巷因莊府而得名)。嘉定十六年(1223)卒,贈少師。甯宗為他的像題贊曰:“天生美質,學業逍遙。堅冰志操,曆仕三朝。忠言逆耳,書史所標。宗祀繁衍,百世不祧。”夏對經學深有鑽研,著有《禮記解》、《國史大事記》、《典故備志》,遺文二十卷。

 

盧琦

盧琦,字希韓,惠安人。元至正二年(1342)進士,十二年(1352)為永春縣尹。剛到任,就碰上縣內發生饑荒。他下令開倉賑貸,減輕賦役,禁止橫徵暴斂,並減征鹽稅一百多引。他經常下鄉巡視,看到田園管理好、稻麥茂盛的,便加以慰問勉勵;看到籬落不整、溝渠阻塞的,則加以斥責處罰。有因小事而訴訟於官府的,他就嚴肅地正告他們:為何荒廢農事而到公庭訴訟?就使勝訟,所失豈不是更大嗎?對縣內原有訴訟積案,均一一加以清理。於是,官府事少而民競競樂業。任內還新建學宮,聘請名儒教讀,定期進行考查,因而文風漸盛。

至正十三年(1353),泉州大饑,餓死的人很多,有能走動的,大多扶老攜幼逃荒來永春。盧琦把他們安置到寺院和大戶中就食;對中途因走不動而被丟棄的小孩,還派船沿桃溪前去接運,因而救活了許多人。

這一年,各地災民紛紛起義,而永春卻安定如常。鄰縣仙遊有災民九百多人結夥行劫,剛好盧琦路過該縣,當他們知道他是永春縣尹盧琦時,就互相傳告,敬候在路旁。盧琦即對他們講明是非禍福的道理,眾人即放下兵器散去。從此,盧琦的聲名傳遠外縣而被尊稱為“盧永春”。

至正十四年,有起義災民數萬自安溪進入永春。盧琦為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乘災民立足未穩之時,召集各鄉紳長丁壯諭之曰:“永春無城,我為國家命吏,不可徒死於賊。今日之事,度能禦之,當致死與之戰,不能,則我先死以謝我父老子弟。”眾皆感憤曰:“賊吾仇也,順之必無幸,今日決與使君同死。”盧琦見眾志激奮,即率領丁壯出戰,大破起義災民。第二日,又乘勝分路出擊。前後大小三十餘戰,共斬殺俘虜災民一千二百餘人。

至正十六年(1356)調寧德縣,後擢升平陽知州。

 

顏隆

顏隆,字文盛,始安裏上場堡(今石鼓鄉桃場村)人,生於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永樂十九年(1421),以歲貢的資格入太學。正統元年(1436),任江西吉安府推官,執法公正,為少師兵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所賞識,士奇曾親筆為他題《永思堂頌》。

士奇之子楊稷,依靠父勢,結黨橫行邑裏,霸佔良田,搶奪民女,殺害百姓,縣官無可奈何。被害群眾紛紛上告于吉安府。顏隆不以受士奇知遇而枉法,收集楊稷罪狀達百餘條,用計把他誘至官署,然後拘捕鞫問,依法判處極刑,上報朝廷審核。一時朝野震動,諫議官員紛紛上表彈劾士奇。英宗皇帝雖欲袒護士奇,但逼於眾議,不得不於正統七年十一月,下詔將楊稷並從犯三百余人解京,下大理寺獄複勘。士奇憂鬱成疾,於九年三月病故。同年九月,楊稷被處死刑於錦衣衛獄中。顏隆執法嚴明,受到朝野一致稱頌。

正統十一年冬,吏部尚書王直會同眾官舉薦顏隆升任河南省按察司僉事。當時,北方瓦刺部落首領也先不斷舉兵侵犯山西大同等地。正統十四年,英宗禦駕親征,於土木堡被也先圍襲,兵敗被俘,史稱“土木之變”,直隸、河南二省的安全也受到嚴重的威脅。顏隆在按察司分管兵備事務,親自督率兵民嚴密防守。也先見宋軍有備,不敢來犯,河南全境得以安寧。

顏隆為官清廉,一切家務,夫人均親自操作,一如普通民婦,勤儉持家,傳為美談。

景泰四年(1453),顏隆以老病致仕歸裏。成化改元(1465),詔賜五品以上致仕官員增秩一級,顏隆遂進朝列大夫。成化七年卒。

 

顏廷榘

顏廷榘,字範卿,號陋巷生、贅翁、桃源漁人,始安裏(今石鼓鄉桃場村)人,生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父名溥,由太學生出任連州通判,有德於民,民敬而尊稱他為“顏佛”,後升曲周知縣。廷榘天資聰穎,秉性慈良,小時隨父到廣東任所,母在家侍奉祖母。一次,老師出對試他:“人在高堂千里遠”,廷榘應答“客眠孤館五更寒”。對仗工整協調,深得老師的讚賞。嘉靖三十七年(1558)被舉為歲貢,出任九江府通判。公餘即會友賦詩,遊覽匡廬、彭蠡的風景名勝,人以白居易比之。屢承辦郡縣之事,所辦案件均公正廉明。當時有兵與民衝突,當權者要加罪於民以媚兵,廷榘堅持不可,三次上報均遭駁回,忤上司的主意,遂被貶至大寧都司斷事。赴任時,只帶一僕人,一住五年,每日以讀書寫字自娛。後調任岷王府長史,輔導匡正,深得岷王的器重。年70餘,辭官告歸,縱游薊燕吳越間,棲虎丘,泛西湖,登天目,所過皆留詩紀勝,海內名碩士大多與他有交往。

廷榘重孝悌,篤倫紀,他與母及弟廷棐早已分產,而父親晚年再得一子,廷榘即取出原有契券,分產與弟。少年時,曾從老師莆田人吳石渠學習,後吳客死永春,廷榘抬其屍體至家收殮,設神位,哭泣數日,再以厚賻運柩歸裏。

廷榘工書法,但不肯輕易與人揮毫。相傳泉州有一財主欲為母祝壽,求其字不得,聞廷榘母嗜蠔,即買通一蠔販,每日以一筐蠔換一字,積十數日,前後所寫湊合而成壽聯。廷榘始知上當,最終索性加上下款付之。財主欲□贈巨金,廷榘不受。所著有《匡廬唱和集》、《燕南寓稿》、《楚遊草山堂近稿》、《顏氏家譜》、《叢桂堂集》及《杜律意箋》(在清朝編纂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集部存目中有《杜律意箋》二卷和《叢桂堂全集》文、詩各四卷。《杜律意箋》於1975年由臺北市閩南同鄉會影印。《叢桂堂全集》為清初顏廷榘孫堯揆及曾孫鐮編次校刻,以後沒有再版。1986年由永春縣誌辦公室整理,香港永春同鄉會理事長顏彬聲出資重印。)等。萬曆三十九年(1611)卒,後人把他奉祀在名宦鄉賢祠,並尊稱他為“桃陵先生”。

 

劉應望

劉應望,字思儼,桃源裏(今湖洋鄉桃源村)人,生於明嘉靖十七年(1538)。少年時在村中靈山佛寺攻讀詩書,每日雞鳴即起,正襟危坐,朗朗書聲,響徹山谷,村民就以讀書聲作為起床操作時間。應望感歎地說: “苟應望獲第,靈山其富乎!”

隆慶二年(1568),應望考中進士,出任江蘇吳縣知縣。他為官清正,著有政績,巡撫海瑞薦舉他參加清廉宴,排位首席。當時,皇宮的織造中官系吳縣人,為人傲慢,應望不為所懾,只以賓主禮待之。鄰縣舉人趙用賢被人誣陷坐牢,應望為之辨解,得以無罪開釋。第二年趙中進士,以後成為名臣。此後,應望出任池州府同知,又入朝為刑部郎中,因事觸怒上司,被貶出判大名府事務,後又改調寶慶府。尚書申瑤泉主持朝政,薦舉他廉明能幹,調任廣州知府。廣州地處海濱,省內豪強狡猾的人,多以此地作巢穴,為非作惡。應望洞悉其奸,一一予以揭破清除,群眾贊為神明。及後,福建遭遇災荒,布政、按察兩台討論停止平糶,應望則竭力為民向朝廷申請,未得獲准,遂辭官返裏,隨身行李只有圖書數卷,隱士黃克晦特作《琴鶴自隨圖》贈予。萬曆十九年(1591)卒。

 

莊際昌

莊際昌,字景說,號羹若,初名夢嶽,應試時改際昌。約生於明萬曆六、七年(1578、1579)。祖籍永春,自其祖莊夏建府第於泉州,即舉家遷泉,至際昌複籍,參與永春縣童子試,為知縣陳見龍所拔取,並“許以大魁”(民國《永春縣誌》卷二十六第七頁。大魁,殿試第一名,即狀元)。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山永春縣學薦送參加鄉試,中舉人。四十七年中進士,會試、殿試皆第一,是整個明代閩人惟一連中會元、狀元者。但因制策“醪”字偶誤為“膠”字,數目字又誤寫,卷面稍有刮補(《明實錄》卷五八○第十五頁),被人指摘,遂不受職而請假歸裏。

天啟元年(1621),補授翰林院修撰,參加編修國史。三年,任經筵展書,直起居注,編輯六曹章奏和《光廟實錄》。完成之後,賜白金和文綺,加俸一級。又奉派出使冊封趙藩王,藩王贈以珍寶,際昌辭謝說:“王臣而彰寵賂,如國法何?且懸橐出,盈橐入,何面目見都人士也。”(乾隆《泉州府志》卷四十四第七十七、七十八頁。)

天啟五年(1625),際昌任會試考官。考試之日,題目尚未發下,主考令人傳呼外簾官。際昌堅持不可,認為內外防範,此乃祖制;內外防潰,則眾制盡潰。時宦官魏忠賢操縱朝政,氣炎方張,主持考試的官員多數是魏忠賢的私黨,際昌侃侃力爭,同試考官以目示意,勸他不要爭辯,際昌無所回顧。

翰林院編修陳子壯觸忤魏忠賢,被削去吏籍。命令剛下,忠賢爪牙即到陳家偵察。際昌不顧一切,前去慰問。有人怕他遭受不測,勸阻他。際昌曰:“苟得借此以去,吾願也”(乾隆《泉州府志》卷四十四第七十七、七十八頁。)後撰寫誥敕,兩次拒絕魏的私請,忠賢恨之甚深。

天啟六年(1626),會修《三朝要典》,忠賢又欲橫加幹預,際昌不屑之曰:“是固欲以國史為刑書乎!”(乾隆《泉州府志》卷四十四第七十七、七十八頁。)剛好調整宮中官員,際昌遂被罷斥奪職,回歸晉江。這一年冬天,海疆不寧,他約定鄉鄰,編隊守望,保衛鄉裏;又捐資修築晉江溜石陡門,擴大規模三分之二,內蓄溪流,外捍海潮沖齧,四十二鄉田地得以灌溉。

崇禎元年(1628),魏忠賢伏誅,際昌被起用為右諭德。赴任途中,又被提升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讀。至京後,賜鏹楮珍膳,授記注。在職期間,秉筆記言,堅持正道。每日黎明入朝,夜二更方罷,勞累而不顧休息,終於病逝官邸,年五十二。贈詹事府詹事。

際昌文思敏捷,為文立就,字勁遒,不喜摹帖。曾登武夷,曆五嶺,游桂林,所到之處,皆有吟詠題刻。平生喜引掖後進,文章有可取者,必加讚揚,使其成名。著有《羹若文集》、《霞棲藏稿》。

 

謝維

謝維,乳名岩,又名晶嶽,字繩騰,號摩詰,宣和鄉福德里魁鬥村(今坑仔口鄉魁鬥村)人,生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幼年聰敏過人,記憶力強,讀過的書都能背誦。對本國歷史,尤感興趣,慕班超投筆從戎之豪舉,胸懷大志,壯年參加鄭成功抗清隊伍,被委為工官司務(後改司務為都事),隨軍出征。清順治十六年(1659)六月,成功率師進攻鎮江、瓜州,令謝維負責調配各船火藥。十八年四月,謝維隨成功渡海東征,收復臺灣。七月,大肚(今台中縣大肚鄉)高山族騷亂,多數人主張以重兵彈壓,獨謝維認為主要原因是土司暗中煽動,主張先發一“安民告示”,說明收復治理臺灣的旨意,並表示自己願帶兵三百,前往南社撤換土司,與高山族訂立盟約,和平共處。成功採納他的建議,令他草檄並帶兵前往南社,只用三天時間,就和平解決。成功感歎地說:“吾無知人之明,有謝維之才能,近在肘腋而不能早用”(見《桃源魁鬥謝氏族譜》卷四。)。遂論功擢升謝維為工官給事中,後任職至居守工官,為開發臺灣作出了一定貢獻。康熙二十一年(1682),謝維在臺灣病逝,過了30年,遺骸才由他的後裔運回,安葬在安溪湖頭來蘇裏。

 

林興珠

林興珠,原名進周,字而梁,升平裏(今蓬壺鄉)人,生於明崇楨元年(1628)。年青時以屠宰為業。清順治六年(1649),與叔父林日勝響應鄭成功抗清號召,聚眾據三都帽頂和蓬壺馬跳諸寨。十三年夏,安溪縣李日璟率清兵攻破帽頂寨,興珠隨日勝走漳州降清,歷任福甯總兵、辰州副將等職,並屢立功績。因為是降將,未能受到重用,興珠以此鬱鬱不樂。

平西王吳三桂探悉興珠的才能,設法調興珠至其雲、貴轄地,委以重任。康熙十二年(1673),吳三桂舉兵叛清,使興珠率水師扼守嶽州、洞庭諸要害。清廷命安親王嶽樂率兵南下,為興珠所阻,兵不得進。十七年閏三月,清將韓如琦使幕客蔡鵬潛入興珠營中,向興珠陳說利害,勸興珠叛吳三桂。興珠料度三桂不能成事,遂率所部到安親王軍前投誠。同年六月,興珠敗三桂舟師於君山水寨。次年八月,興珠又大破三桂主力吳國貴部于武崗。捷報傳到京師,聖祖召興珠入京,授鑾儀使,封建義侯,使著籍鑲黃旗。

從17世紀50年代開始,沙俄侵略軍先後侵入黑龍江重鎮雅克薩(沙俄稱為阿爾巴津),並在那裏築城據守,對我國邊境居民進行燒、殺、劫掠。這夥強盜,國人稱之為“羅刹”(即俄羅斯)。清聖祖即位,在平定三藩和統一臺灣後,決心派兵反擊沙俄侵略者。康熙二十四年正月,命都統彭春督師出征,”又命興珠和何佑率福建藤牌兵 500名隨往。

藤牌兵原系鄭成功抗清時用作衝鋒陷陣的一個兵種。其裝備配有藤牌、滾被、片刀等,片刀鋒銳可削鐵甲。其兵三人一伍,一兵執藤牌蔽兩人,一兵砍馬,一兵殺人。興珠原系藤牌兵名手,曾在聖祖御前表演藤牌武技,深受賞識。此時他已年老,聖祖在他出發時,特諭彭春等人善視之,並讓他參贊軍務。

五月間,清軍3000餘人逼近雅克薩,在城郊執羅刹數人,訊問城中情況。被執之羅刹有一人逃逸,興珠當即建議:“宜亟進矣,掩其不備而圍之,令其在外者不得入,在內者不得出。少遲,眾合,不可當也。”彭春採納了興珠的建議,揮師急進,二十二日抵雅克薩城。果然,侵略者在城的“四門皆有巨炮,猛烈不可當,然司炮者皆隔於城外,無能施放。”興珠立了一功。二十三日,清軍攻城未克,圍之。時沙俄援兵乘木筏自黑龍江順流而下,欲與守城侵略軍會合,興珠率藤牌兵“裸而下水,冒藤牌於頂,持片刀以進”,迎擊來援之敵。羅刹驚所未見,呼曰:“大帽韃子!”藤牌兵“眾皆在水,火器無所施。而藤牌蔽其首,槍矢不能入。以長刀掠牌上,折其□,皆踣江中,殺傷大半,餘眾潰而逸,興珠不喪一人。”

這一場戰鬥,殺死侵略軍30餘人,俘虜15人,繳獲船一艘。接著,清軍發動攻城,炮彈所及,到處起火,興珠建議全體官兵“人取草一束,堆城下,不下即火之。”(按:當時雅克薩城用木柵築成)。城內侵略軍見狀驚恐萬分,其頭目額裏克舍只好投降。在受降儀式上,額裏克舍發誓永不再來。清軍即釋放俘虜 700餘人,以全勝利結束了第一次雅克薩戰爭。

二個月後,沙俄侵略者違背誓約,捲土重來佔領雅克薩。他們重建城堡,修築工事,籌集糧食,準備長期據守。康熙二十五年二月,詔命將軍薩布素率部2000人,林興珠率藤牌兵 400名,再次前往討伐。清軍抵雅克薩城下,以藤牌兵為前鋒,佔領城南土阜。“敵乘大霧來爭土阜,我伏兵齊起擊敗之。”前後鏖戰四個晝夜,擊斃侵略軍頭目額裏克舍,先後斬殺侵略軍七八百人,沙俄侵略者被迫于九月間遣使到北京求和。後經談判,中俄兩國於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1690年01月)簽訂《尼布楚條約》。

康熙三十五年,蒙古準噶爾部噶爾丹汗暗中勾結沙俄進行武裝叛亂。聖祖決定禦駕親征,興珠又以福建藤牌兵護駕從征。兵“至克魯倫河,與敵遇,突其駱駝陣,大敗之於烏蘭布通”。原先,興珠以從征羅刹功,蔭其五子,後其子以事落職,至是又以從征噶爾丹功,複其子原官。

興珠卒於北京,卒年未詳。

 

鄭禮

鄭禮,和風裏大羽(今五裏街鎮大羽村)人,善拳術。傳說康熙年間,有方七娘與其夫曾四,因罪滴居永春。鄭禮之父與她比拳,不敵,病將死,囑禮須拜七娘為師。鄭禮遂與林椎、姚虎等24人拜其門下。七娘見鄭禮心誠意堅,即把自己的技藝全部傳授給他。禮勤學苦練,毫不鬆懈,遂以拳術名聞遐邇。

鄭禮嘗遊江西,有個和尚學得少林拳,威懾一方。和尚養有水牛一頭,不加繩索羈絆,放在田間,任意吃食糟蹋農家禾穀蔬菜;或放在街上,妨礙交通買賣。眾人懼怕和尚的拳術而莫可奈何。鄭禮聞悉,即在街上舒展雙手,搖拽牛角而把它拔脫下來,看的人又喜又驚,鄭禮即留下姓名籍貫而歸。不久,和尚來訪,至村前,適遇鄭禮,問路。禮知其來意,即佯稱自己是鄭禮雇工,並稱主人外出多時未返,願為帶路。遂將所牧耕牛故意趕入一羊腸小徑,牛難行走,禮即以雙手托牛腹躡足而過,和尚暗暗驚異。至家,禮以兩指夾盆水放廳口,再以左腳從廊柱下撥出礎石,請和尚坐下洗腳。和尚洗畢,亦以右腳將礎石撥回原處。是晚,和尚問禮技藝從何而來。禮告以他雖為鄭禮之雇工,主人待他甚刻薄,從不教給拳術,他的功夫,是在鄭禮練功時偷學得來的。和尚正想對鄭禮進行報復,遂以其所長傳授給禮。由是鄭禮的拳術更上一層樓,遠近無人堪與匹敵。

連城縣有個土豪,自恃其拳術高明,聚徒在縣內鬧事生非,上下均乏對策。適鄭禮至,官府士民聞其技,即引誘該土豪與禮比武,為禮所敗而死。禮受厚贈並被護送以歸。

晚年,鄭禮埋名隱姓,不外出,在鄉中以賣豆腐度生。人問其故,他都以病為詞對之。他所授的學徒,惟有林全一人全得其傳。

 

杜昌丁

杜昌丁,字松風,江南青浦(今上海市青浦縣)人。副貢生出身,任浦城縣知縣,有政聲,考勤成績優異。雍正十二年(1734),出任首任永春直隸州知州。時剛改縣為州,政務紛繁。到任之始,以護城壕先前為水沖蝕,桃溪逕流北移,迫逼城基,前人曾議築壩,因工費頗巨而未成。他仿照長江一些省份慣例,按糧賦底額加捐,動工興築衛城壩(即現西壩),以保城基堅固無虞。乾隆四年(1739),他以清初以來,永春每年科舉考試二次,只取優等入泮(秀才)十二名,稟請獲准按照直隸州編制增至十八名,武生亦自十二名增至15名。十七年,又以明倫堂作為童生考場過於狹逼,乃移訓導宅,用其地添建號舍,每次考試可容約一千八百人,避免過去童生雜遝雇人代考之弊端。二十二年,主持纂修《永春州志》。此外,如修建黃阪巡檢司、遊擊署、把總汛所、學宮中之毓秀坊以及修葺州衙等等,凡應興應革之事,無不盡力而為。

杜昌丁自任永春知州至其去世為止,前後二十七年,其中曾奉使赴滇采銅離任(約為乾隆三年)一次,母喪守制離任(乾隆七至九年)一次,代理泉州及建甯知府離任三次,其餘歲月,均為永春操勞,故政成民安,曆久而民益親。乾隆二十六年(1761),卒於永春官邸,囊篋無餘財,士民爭送賻儀以殮。棺柩運歸原籍之日,泣奠者盈於道。民國纂修的《永春縣誌》評雲:“其廉潔寬厚,深得人心,三百年中,蓋無其比”。

現永春縣政府大院有荔枝二株,系其當年手植,舊縣誌有律詩一首記其事,至今每年仍開花結果。

 

周自超

周自超,原名栢,字子蘭,號嵐溪,又號偉齋,迎福裏前溪(今桃城鎮桃溪村)人,生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幼聰穎,博學能詩文,工書法。年青時參加童子試,名列前茅。以勇力過人,遂應考武科,中武舉人。乾隆五十八年,考中武進士一甲第三名,欽點探花及第,被委為侍衛。隨禦駕至熱河,抓獲刺客,以功賜獨眼花翎,賞穿黃馬褂,誥封武功將軍。

嘉慶初,同安人蔡牽在福建沿海聚眾起義,清廷命孫全謀等會師廈門鎮壓。自超奉令率水師營,為清廷效力賣命。他善於領兵,屢破義軍,以功被派駐鎮金門。七年(1802)八月,與蔡牽戰于高□,殺蔡將辛德成等三十餘人,並乘勝以漁舟追至銅山宮口,攻佔義軍營地,被任命代理海門總兵,兼管平海。這時,平海有會黨首領陳阿本與蔡牽聯合,暗中聯絡自超侍衛及各營警衛多人,定期作內應,被自超察覺。他在義軍缺乏防備之時,率領輕銳隊伍乘雨夜進行突襲,殺害蔡牽主將卓亞旺等數十人。接著,又在黃嶼拿獲黃亞武等百餘人,在莽州擒獲陳明練,複追剿蔡牽於龍門鎮,俘擄義軍三十餘人。清政府聞訊,以自超鎮壓有功,提升為崖州參將,兼香山水陸協統,保薦提舉為虎門總兵。

稍後,在一次戰役中,自超轄內的新會黃象新炮臺被義軍攻佔,上司以他疏於防範,給予革職留任。自超為向清王朝表忠贖罪,即率兵會同其他鎮壓部隊,與蔡牽大戰於桅夾門。他率部追蹤深入,為義軍伏舟包圍,身受重傷,乃裹創奮力還擊突圍,發大炮擊沉義軍船二艘,引弓射殺蔡將三人落海,被圍部隊始得逃脫。事聞於朝廷,他官復原職。

自超與蔡牽義軍作戰十數年,屢為清朝統治階級建立功勳。然風潮靡常,起義軍到處均得群眾擁戴,且飄忽善變,難於“剿”滅。他深感師出無名,於心有虧;而諸將又良莠不齊,事權不一,中樞失察,常自坐累,遂萌退志,告病乞歸。返裏後,在桃溪之虎溪山坳,建屋舍數間,題其額曰“環穀草堂”,每日以賦詩彈琴自娛。後來,朝廷考績,以自超宿著賢勞,詔令重新徵召任用。他托詞以眼力衰退,不堪驅馳遜謝。從此足跡罕至城市,幅巾藜杖,自甘淡泊,蕭然如寒士。一心課督子孫讀書寫字,耕種田園,而戒涉足仕途,自己亦絕口不談戰功。道光十七年(1837)卒。著有《環穀草堂詩集》行世。

 

留正

留正(1129~1206)字仲至,泉州永春人。乃五代清源軍節度使留從效六世孫。生於宋高宗建炎三年,卒于甯宗開禧二年,年七十八歲。紹興十三年(1143年),第進士,授南恩州陽江尉。曆權中書舍人,言記注進禦,非設官本意,乞免奏禦。從之。主仕孝宗、光宗、甯宗三朝,累官簽書樞院密院事、右丞相、左丞相、少師觀文殿大學士等職,先後受封申國公、衛國公、魏國公,卒贈太師,諡忠宣,紹熙初,拜左丞相,謹法度,惜名器,毫髮不可幹以私;引趙汝愚與之共政。孝宗疾革,數請車駕過宮。帝拂衣起,正引裾泣諫,退再上疏,言極激切。嘉泰元年(1201年),封魏國公,進少師觀文殿學士。卒,諡忠宣。正著有詩、文、奏議、外制二十卷,《宋史本傳》行於世。

 

陳晉接

陳晉接(1200-1271年),字進叔,陳模之子。祖籍永春,南宋泉州晉江人。宋紹定五年(1232年)徐元傑榜榜眼進士,國子監司業,宗正卿。少習舉業,才藻秀髮,初授編修,遷京師國子監博士,治理學,從學者甚眾,立教條,革陋習,不治生計,閉門玩讀,至寢食不廢。晚年遭宋元交戰之亂,隱居紫帽山金粟下,詩樂守。宋度淳七年十二月卒。壽七十二歲。

 

周自超

周自超(1760~1837年),原名,字子蘭,號嵐溪,又號偉齋,清泉州永春桃城桃溪村人,生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幼聰穎,博學能詩文,工書法。年青時參加童子試,名列前茅。以勇力過人,遂應考武科,中武舉人。乾隆五十八年,考中武探花進士,欽點探花及第,被委為侍衛。隨禦駕至熱河,抓獲刺客,以功賜獨眼花翎,賞穿黃馬褂,誥封武功將軍。嘉慶初,同安人蔡牽在福建沿海聚眾起義,清廷命孫全謀等會師廈門鎮壓。自超奉令率水師營,為清廷效力賣命。他善於領兵,屢破義軍,以功被派駐鎮金門。七年(1802)八月,與蔡牽戰于高崎,殺蔡將辛德成等三十餘人,並乘勝以漁舟追至銅山宮口,攻戰義軍營地,被任命代理海門總兵,兼管平海。這時,平海有會黨首領陳阿本與蔡牽聯合,暗中聯絡自超侍衛及各營警衛多人,定期作內應,被自超察覺。他在義軍缺乏防備之時,率領輕銳隊伍乘雨夜進行突襲,殺害蔡牽主將卓亞旺等數十人。接著,又在黃嶼拿獲黃亞武等百餘人,在莽擒獲陳明練,複追剿蔡牽於龍門鎮,俘虜義軍三十餘人。清政府聞訊,以自超鎮壓有功,提升為崖州參將,兼香山水陸協統,保薦提舉為虎門總兵。稍後,在一次戰役中,自超轄內的新會黃象新炮臺被義軍攻佔,上司以他疏於防範,給予革職留任。自超為向清王朝表忠贖罪,即率兵會同其他鎮壓部隊,與蔡牽大戰於桅夾門。他率部追蹤深入,為義軍伏舟包圍,身受重傷,乃裹創奮力還擊突圍,發大炮擊沉義軍船艘,引弓射殺蔡將三人落海,被圍部隊始得逃脫。事聞於朝廷,他官復原職。自超與蔡牽義軍作戰十數年,屢為清朝統治階級建立功勳。然風潮靡常,起義軍到處均得群眾擁戴,且飄忽善變,難於剿滅。他深感師出無名,於心有虧;而諸將又良莠不齊,事權不一,中樞失察,常自坐累,遂萌退志,告病乞歸。返裏後,在桃溪之虎溪山坳,建屋舍數間,題其額說環穀草堂,每日以賦詩彈琴自娛。後來,朝廷考績,以自超宿著賢勞,詔令重新徵召任用。他托詞以眼力衰退,不堪驅馳遜謝。從此足跡罕至城市,幅巾藜杖,自甘淡泊,蕭然如寒士。一心課督子孫讀書寫字,耕種田園,而戒涉足仕途,自己亦絕口不談戰功。道光十七年(1837)卒。著有《環穀草堂詩集》行世。

林俊

林俊,原名大俊,字士孝,號萬青,慕仁裏埔頭(今五裏街鎮埔頭村)人,清道光八年(1828)生於一個士紳家庭。父親林捷雲,是道光元年恩科武舉人。林俊從小善騎射,好打抱不平,十五歲時曾打死魚肉百姓的團丁,以豪俠聞名。

鴉片戰爭後,隨著階級矛盾的激化,反清的秘密會社天地會的分支派——紅錢會和黑錢會(亦稱烏錢會)活動更加活躍。林俊從小受紅錢會、黑錢會“反清複明”的思想薰陶,又目睹當時社會黑暗,青少年時期就立志為推翻腐敗的清朝統治而奮鬥。

鹹豐二年(1852),林俊迫于父命,到省會參加武舉考試。他武藝件件精通,卻被考官擯棄,心中十分憤怒,反清意志更加堅定。在福州,他遇見一位前來遊說各地豪傑起兵回應的太平軍,當即表示:“誓與洪君(秀全)一致進行”。從此,他一面聯絡會黨,一面以調解械鬥、教武術、學南曲等為名,在永春、南安、德化一帶交朋結友,很快團結了一大批人。其父捷雲怕惹禍,曾親自“執以送官”。但林俊未至州衙,其党一千餘人已佈滿城內,聲言“要與大帥共命矣!”永春知州只好“禮而釋之”。當時紅錢會會首黃有使在延平當船工,同意“以上游(指延、建、邵、汀四府)應林俊”;而烏錢會會首陳湖,是林俊的摯友,也樂意進行合作。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一支秘密的起義大軍便在閩中閩北地區形成。

鹹豐三年春,林俊正擬派人到福州尚幹,以林氏族誼說其豪傑先破省城,然後約黃有使等“上下游並舉”,進行起義。不料其兄大廣開設在德化的店鋪突然遭受與官府勾結的軍戶劫掠,貨物被搶,夥計被捕。林俊氣憤不過,趕回永春,集眾計議,決定立即起義,一場偉大的革命烽火,就這樣在永春山城點燃並迅速燒遍閩中閩北地區。農曆四月二十四日,林俊集眾一千餘人,並事先安排德化縣書辦邱亢、陳志、黃招等人作內應,一舉攻克德化縣城,擄知縣申逢吉。三十日又率領四五千人攻取永春州城。義軍所至,開倉濟貧,搶放“監犯”,對老百姓秋毫無犯,還以洪秀全名義張貼告示,號召人民起來推翻清朝。

由於永春地主豪紳拼死頑抗,駐泉州的清兵很快趕到,永德二城均得而復失。林俊乃於五月初率眾北行,與黃有使所部合圍延平。清陸路提督炳文和延建邵道道台胡應泰督率兵勇竭力抵禦,延平城未能攻克;原已為黃有使和另一位紅錢會首江水攻克的沙縣、永安又相繼丟失。林俊即轉戰尤溪,七月十三日攻入尤溪縣城,打死知縣金琳。並在山頭窯迎擊來援的清軍顧飛熊,林俊負傷,撤退至二十四都,不久重回永春。黃有使、江水仍在沙縣、永安一帶堅持戰鬥。

七月中,在陳湖的烏錢軍配合下,林俊在永春桂洋打了一次勝仗,並乘勝於七月二十七日,第二次重占德化縣城,擊斃德化知縣蕭懋烈和遊擊、都司各一人,接著又與黃有使配合第三次佔領大田縣城。隨後林俊轉戰莆仙,於八月二十四日攻下仙遊縣城,殺知縣黃曾惠,豪紳王捷南,改仙遊為興明縣,委南安貢生潘宗達為知縣,建立了第一個義軍政權。九月間在莆仙烏白旗群眾支持下,林俊兩度率眾一萬餘人進攻興化府城,但均未能得手。這時,正在泉州督剿閩南小刀會起義軍的福建巡撫王懿德,急調兵二千馳襲仙遊,企圖截斷林俊歸路。林俊命兄大廣帶兵到楓亭堵截,在當地烏白旗群眾配合下,擊潰清兵,打死遊擊周兆麟和仙遊知縣黃際虞。十月初,在仙遊城郊又擊潰尾隨而來的清軍二千人,打死參將瑞文、興化府通判其昌和遊擊周向宸。

當時形勢很好,東起莆田,南至惠安,綿亙一百餘裏,均在義軍控制之下。自福州至泉州的清軍餉道已被截斷。在泉州督剿的王懿德十分著急,一再向其主子哀歎:“臣逼處危城,兵餉皆匱,戰守兩難。”十月中旬,清軍在打敗廈門小刀會起義軍後,集中兵力,回師仙游,林俊只得於十一月十五日主動撤退。從此,義軍由戰略進攻轉入防禦,戰局越來越艱難。

林俊撤出仙遊後回師德化。十二月四日,在德化城郊與尾追的清軍惡戰失利,德化縣城陷落,烏錢會首陳湖英勇犧牲。林俊率部退駐永春西部的帽頂山寨,憑險據守。咸豐四年初,原在上游堅持戰鬥的紅錢會首黃有使、江水等人,因相互矛盾而被清軍各個擊破,江水犧牲,黃率部到帽頂山與林俊會合。其時,清政府調集兵力五千,由總兵鐘寶三、道台胡應泰督率,對帽頂山寨四面圍攻。泉州知府馬壽祺則耍弄離間計,請在籍禦史陳慶鏞寫信給林俊說,只要林俊殺掉黃有使、童森(德化人,林俊手下的一員戰將)、蘇卓(一作蘇度,安溪烏錢會首)等人,將保他“不死”;然後故意把信的內容洩露出去,目的是使義軍的領袖們自相猜疑。但敵人的陰謀並未得逞,林俊在帽頂山堅持了四個月,最後因寨內糧草被安溪練總李維林所收買的奸細燒毀,才不得不於三月八日夜間率眾縋崖撤退。

退出帽頂山后,林俊帶領部隊到南安埔頭、爐內開闢新的根據地。鐘寶三率清兵五千尾隨而至。林俊又巧用調虎離山計,命義軍將領胡熊、邱二娘帶兵進攻惠安縣城,把鐘寶三全軍誘往惠安,待其撲空再度回師南安時,林俊已在爐內等處作好反圍剿的準備。五月中旬,清軍集中全力,攻爐內根據地,林俊即以隱伏多變的戰術與敵人周旋。泉州知府馬壽祺在稟報當時的戰況說:“大兵至鄉,賊匪均竄伏近山。兵丁縱火之後,撤伍回營,而竄伏者紛紛複集,救滅餘燼。兵勇貪得財物,行走落後者,且被擒殺。”爐內有座土堡,是林俊重點設防的指揮部,清軍連續攻打二十幾天仍不能得手。會陰雨連綿,清軍死亡日眾,鐘寶三只好讓當地紳耆具結,保證林俊不在爐內後草草收兵。

爐內反圍剿剛告一段落,六月三日,林俊又到仙遊蓋尾與旗首朱三共同指揮烏白旗與清軍作戰。清政府偵知後,集中兵勇七千餘人,由總兵呂大升、鐘寶三,道台徐宗斡、胡應泰督率,並派禦史陳慶鏞、侍禦莊志謙參與戎幕,企圖一舉圍殲。林俊、朱三利用當地的地形與敵周旋,清軍打了好幾個月,蓋尾仍巍然不動。徐宗斡曾哀歎說:“軍興以來,費帑將近二十萬兩,由仙遊至蓋尾僅二十裏,是以一萬金止進一裏而未能也!”閏七月,清軍利用奸細殺害朱三。至九月十七日,蓋尾始被攻破,但林俊等早已撤出,清軍又一次撲空。

離開蓋尾後,林俊退到晉、南、仙、永交界處。從此,隊伍化整為零,有些義軍被遣回鄉當鄉勇,潛伏待機。為了迷惑敵人,義軍還放出風聲,說林俊已在蓋尾被火焚斃。王懿德信以為真,便在鹹豐五年初宣佈:“全省肅清,大兵凱撤”。

正當王懿德等歡慶“勝利”之際,四五月間,林俊又在南安、永春交界處集結二千餘人,開赴閩北開闢新戰場。因此,從九月份開始,王懿德又驚呼:“沙縣、將樂、順昌土匪為亂”,“林俊、黃有使餘黨……踞(順昌)班寶山、淹山”,不得不再次調兵進“剿”。但“剿”了一年多,當地義軍仍十分活躍,聲勢越發壯大。鹹豐六年十月間,在順呂督剿的清守備王三韜、延平知府金萬清,均被義軍擊斃。

義軍複起閩北後,林俊即不斷派人到江西與太平軍聯絡,要求支援。咸豐七年二月,太平軍楊輔清、石鎮吉所部三十萬人應邀首次入閩,連克光澤、邵武、崇安、建陽、泰甯、建甯、寧化、汀州等府縣,全閩震動,清統治者萬分恐慌。林俊立即在晉江、南安交界的大羅溪、吉火一帶,以“英烈王三千歲”名義張貼告示,號召分散回鄉的義軍重新集結。個把月時間,便集中了一萬餘人。在兩次攻打南安縣城,兩次圍攻泉州府城,並分兵進攻惠安的向山、仔邊、回船等鄉之後,隨即揮師北上,欲與入閩的太平軍會師。義軍由永春、德化、大田行進,一路上打垮了許多地主武裝的阻擾,於五月間抵達沙縣,接著又向順昌進軍。其時,太平軍已折回江西,林俊會師的願望未能實現。七月二十一日,在順昌縣仁壽鄉仁壽橋,林俊率先過橋之時,不幸被鄉勇開槍擊中,落水身亡,犧牲時年僅三十歲。

林俊自起義至犧牲,前後堅持戰鬥五年。他所領導的這支起義軍,是當時福建境內眾多起義軍中規模最大、戰鬥時間最長、影響最深的一支。這支起義軍曾先後攻下德化、永春、沙縣、永安、大田、尤溪、仙遊等州縣城,圍攻了延平、興化、泉州三府城和惠安、南安二縣城,殲滅了大量清軍,清除了大批貪官汙吏,給清政府以沉重打擊,給太平軍以有力支援,對當時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福建貧苦人民帶來了希望。長期流傳在晉南永和莆仙地區的兩句民謠:“家家點紅燈,迎接林俊兵”;“感謝林俊,有吃有睏”,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林俊和義軍的魚水深情。

 

宋淵源

宋淵源,字子靖,五裏街鎮儒林村人,生於清光緒八年(1882)。父如勣,曾經營僑信款的業務(俗稱水客),恪守信用。淵源聰敏好學,18歲參加縣學生員(秀才)考試,名列榜首。光緒三十一年(1905),到福州全閩師範學堂學習,畢業後東渡日本,肄業於東京體育會兵事科,並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學成回國,與邑人倡辦永春中學堂,設書報社,介紹西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和科學知識,同時倡辦州立高等小學堂和新智小學堂,任州立高等小學堂堂長。宣統元年(1909),淵源再度赴日,肄業於明治大學。

辛亥武昌起義,淵源奉派返閩協助孫道仁、彭壽松等光復閩省。11月19日在福州舉義,擒斬清將朴壽成。福州光復後,淵源任都督府參事,共理閩政。後奉派到廈門、漳州、泉州、惠安、南安、安溪、永春等地,安撫軍民,先後推薦本縣青年余逢時、潘節文、林慶榮、餘承堯、王榮光、林懷瑜等到南京軍官學校和日本陸軍士校、日本東京體育會兵事科學習。

民國元年(1912),淵源任福建省議會議長,並膺選為國會參議員。翌年 7月,李烈鈞在江西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閩省回應。“二次革命”失敗後,淵源離開福州,轉赴南洋各地,發動討袁,並在香港成立討袁軍事統籌部。四年秋,回閩參加領導討袁鬥爭,並奉孫中山令,與葉青眼、許卓然等在廈門成立中華革命党福建支部,淵源任支部政治委員。閩省反袁鬥爭失敗後,淵源轉奔上海、香港等地,圖謀再舉。討袁鬥爭結束後,淵源到北京參加國會工作。六年,張勳復辟,解散國會,孫中山在廣州發動護法戰爭,淵源即赴廣東參加,並派王榮光、趙光、寧益生等回閩南組織新軍(俗稱民軍)。粵軍入閩後,永春、德化、安溪、仙遊等地民軍組織閩南護法軍,公推淵源為總司令。八年,桂軍陸榮廷派方聲濤入閩,策動張貞、許卓然等另組靖國軍。淵源為避免衝突,於九年宣佈取消護法軍。後因病離閩赴粵療養。

民國11年0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淵源謁孫中山於永豐艦,建議先入閩收編閩省民軍為討賊軍,在閩省立足後再回師討賊,為孫中山所採納。淵源即委王榮光負責收編閩南民軍。在收編過程中,榮光為部屬出賣遭害,淵源急回福建安撫榮光舊部。繼任粵軍總司令許崇智率軍援閩,閩南各地民軍擁淵源為東路討賦軍第八軍軍事委員長。10月,北洋軍閥戰敗退出閩省,孫中山委任淵源為閩南宣慰使,使統領閩南各地民軍。不久,許崇智回粵,北洋軍閥孫傳芳部屬周蔭人乘機入閩。淵源退居永春,聯絡民軍吳威、陳國輝、盧興邦等部共同抵禦,設聯合指揮部於永春,派田畝捐數萬元以充民軍軍費。群眾無力繳交,紛紛逃往南洋。

民國15年冬,何應欽率領東路北伐軍入閩,淵源建議改編各地民軍為福建國民軍,參加北伐。何採納其建議,並設參謀團負責統籌接應,以淵源為參謀團主任。北伐軍統領福建全省後,淵源辭去軍旅職務,就任國民政府委員。17年,兼任僑務委員會常務委員,發動華僑捐資創辦福州三民中學。

十九路軍“閩變”期間,蔣介石任命宋淵源為宣撫特派員。淵源的學生餘承堯在福建人民政府興泉永警備司令翁照垣部任參謀長,淵源密令余策動翁照垣“反正”,改編翁部為“興泉永討逆軍”,余承堯任指揮。十九路軍“閩變”失敗後,淵源任福建省政府顧問,協助保安處將各地民軍整編為保安團。抗日戰爭開始,淵源由上海輾轉經香港至新加坡,參加南僑代表大會,並在南洋各地宣傳抗日,發動華僑支援祖國抗戰。民國28年回國赴重慶,就任國民參政員。抗日戰爭勝利後,回上海定居。35年,被圈定為國民政府“國大”代表,參加“國民大會”。1950年,宋自福州經香港赴臺灣,任臺灣國民黨的“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委員。1961年病故於臺灣。

 

餘承堯

 Yu Chengyao(1904 - ? )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期步科,抗日戰爭期間任風紀巡察團成員,1946年7月31日授少將銜,同年退役。

 

余超英

Yu Chaoying(1896 - ? )1920年在馬來西亞倡辦育民,益智二校,並兼任校長。1924年回國,任永春教育局長。北伐軍入閩,任新編第一師政治部副主任。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轉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海外第一、二處處長。1932年安溪縣長,後調入僑務部。抗日戰爭中策動華僑捐款,及參與慰問華僑。勝利後積極呼籲華僑回國開發實業。1948年昇任僑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去台後乃任職於“僑委”。
 

餘光中

餘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

1953年,與覃子豪、鐘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詩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臺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餘光中是個複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臺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1842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臺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鐘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陳興硯

號體研,Chen Xingyan ( ? -1969),1948.5.19署務僑委。去,台後乃署其職。1969年五月逝世。

 

鄭揆一

又名揆儀,Zheng Kuiyi.(1907 - )一說南平人,畢業于日本早稻田大學,再赴法國留學,獲巴黎大學政治歷史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廈大教授。抗戰第三戰區黨政工作指導委員會文化委員,青年軍幹部訓練團東南分區政治教官,華僑與業公司經理。1945.4被聘為國民參政會第四屆參政員,1946年當選“制憲國民大曾”社會賢達代表。

 

章偉義

Zhang Weiyi (1947 - )碩士學位,1991年12月當選第二屆國大代表,1993.1997年8月分別當選為14、15屆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

 

黃金如

 Huang Jinru (1930 - )中央警官正科21期畢業。曾任臺北市黨團副書記,中國國民黨臺北中山區黨部委員,臺北市中正國際獅子會會長,臺北市商會常務理事,雙福證券董事長。1985年當選臺北市議員,1993年 8月當選國民黨14屆候補中央,1995年8月遞補中委,1997年8月又當選15屆候補中委。

 

林阿綿

林阿綿(1937~)筆名辛純、閩聲。福建永春人。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歷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少兒部編輯、記者,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文學部、電視部及音像出版社文學編輯、主編、編審。1964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凡人奇冤》,中篇小說《驪山營火》,革命故事集《八個畫鉤》、《朱德的故事》、《只見公僕不見官》(以上均合作)、《開國元勳的故事》、《人生楷模故事》,電影故事集《外國兒童驚險電影故事集》、《多彩的世界》、《外國少兒科幻電影故事》,影視文學劇本《槍從背後打來》、《神農的後代》,作品集《在莊嚴的法律面前》、《電影的奧秘》、《龍的傳人——馳騁在世界舞臺上》、《名揚海外的中國人》、《我是地球小衛士》等。電視劇劇本《魯冰花》(已錄製播出)獲首屆優秀電視劇小天鵝杯二等獎,《飛翔吧,中國頭盔》獲全國1985-1986年青年報刊好新聞好作品三等獎,《朱德的故事》獲中國版協遼寧分會優秀書畫二等獎,報告文學《元帥的家風》獲1985年天津市《八小時以外》優秀作品獎,散文《兒子風塵僕僕地歸來》獲《北京日報》家教徵文紀念獎,《快樂家庭》獲1994年《八小時以外》徵文活動優勝獎,《幕後耕耘結碩果》(主編)獲兒童電影劇本集獎。

 

陳秀冬

陳秀冬,女,漢族,福建泉州永春人。當代散文作家,詩人、古詞家、辭賦家,網路活動家、中華辭賦網副主編,被賦壇譽為“桐城賦花”,或“桐城小花”。筆名:寒池青蓮、佛前青蓮、病中的蓮花、青蓮等。其著有《陳秀東賦集》、《寒池青蓮駢文集》。其中《永春賦》、《思君賦》、《薑東賦》、《遊園記》、《鼓浪嶼記》、《秋夜遐想》、《青蓮與畫家老可兄書》最具代表性,引起了讀者心靈的共振和久遠的共鳴。

 

張大宣

張大宣,小名端峭,鼇峰鄉鼇西村人,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生。祖父、伯父、父親均系秀才。大宣小時進過私塾,後入小學、中學繼續學習,13歲失母,14歲喪父,兄妹三人,均由繼母一手撫養長大。他天資聰敏,學習勤奮,生活儉樸,為人忠厚誠實,因而得到伯父的器重和經濟上的大力支持。

民國九年(1920)春,大宣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廈門集美師範。這時,新文化運動正方興未艾,他受《響導》、《新青年》等進步刊物的影響,深感要傳播新思想,改造黑暗落後的社會,必須提高民眾的文化素質。13年春,他回到家鄉,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創辦鼇西村第一所小學,命名為日新小學(現鼇西小學)。第二年,在伯父的支持下,他進入廈門大學深造。15年,北京發生了“三.一八”慘案,大宣在校參加聲討大會和示威遊行,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前夕,他服從革命的需要,中途離校,回永春開展工作。他在家鄉日新小學任教,白天教書,晚上和假日則到附城學校串聯,醞釀成立學聯會。翌年06月,永春縣學校聯合會在潤中公學成立,大宣被推舉為臨時主席。同年秋季,他也轉到潤中公學任教。

民國15年11月,東路北伐軍入閩,永春的農民運動蓬勃展開,不少鄉村建立了農民協會,大宣致力於縣農協會的籌建。第二年三月,縣農協會正式成立,他任主任,領導農協會開展減租減息、抗捐抗稅和鬥爭不法地主的活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大宣不顧個人安危,利用縣農協會主任的公開身份,繼續為大眾的利益而奔走呼號。這一年暑假,縣農協會在潤中公學操場召開全縣農民大會,大宣事先回鼇峰鄉發動 300多人前來參加,到會群眾1000多人。大會宣傳革命形勢,號召群眾開展減租抗餉、反迫害運動。會後舉行示威遊行,到縣政府請願,要求廢除苛捐雜稅,懲治貪官汙吏,反對政治迫害。縣長急令緊閉衙門,並命令軍警鳴槍威嚇。會後,掀起減租抗餉新高潮。

縣農協會進行的這些活動,直接觸動了地方軍閥和豪紳地主的利益。他們對大宣恨之入骨,但又懾於他在群眾中的威信,不敢在永春對他下毒手。他們處心積慮,派人跟蹤,於民國16年,乘大宣赴省途經泉州花巷時加以暗殺,時年僅24歲。其靈柩由縣農協會派專人從泉州運回,並在縣體育場召開2000多人參加的追悼大會。

 

顏步青

顏步青,原名登梯,又名金皆,東平鄉東山村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生。幼年時,因地方匪亂,隨父逃往南洋。13歲回國,先後在本縣冷水、鵬翔小學讀書。民國13年(1924)春小學畢業,到福州三牧坊中學(現福州第一中學)學習。他積極參加共產黨組織的活動,並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利用寒暑假回鄉,向群眾宣傳國內形勢和革命道理。

民國15年11月,步青受廈門共青團和工會的派遣,同蔡鐵佛、余更生等人,先後到永春開展革命活動。他發動鄉親創辦東山村第一所小學——啟明小學,自任校長。聘余更生等人任教員,並介紹蔡鐵佛到潤中公學教書。他們以學校為陣地,很快地建立了覺民社和東山村農民協會。覺民社是進步農民的秘密組織,曾發展到10個分社,社員 250多人;東山村農民協會是公開的、全縣最早建立的農民組織之一,步青任主席。他在會址大門橫眉上題了“藏器待機”四個大字,表達了實現革命的策略思想。

農民協會成立以後,步青等人不斷利用學校集會和訪貧問苦,揭露封建階級剝削壓迫的罪惡,指出革命翻身解放的道路,並編印《桃浪》刊物,傳播馬列主義和報導各地革命活動情況。東山村有個地痞,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群眾恨之入骨。村農會組織會員進行說理鬥爭,把他的囂張氣焰打下去,群眾拍手稱快,農會聲威大振,東區(東平鄉)各村紛紛成立農會。

民國16年02月,縣成立了永春縣政務委員會,步青被選為委員。03月,在縣農民協會籌委會成立時又任籌委。同月13日,民軍營長塗飛鳳派兵催收捐稅,開槍打死寡婦邱愛嬸。步青發動東山等村農會會員和群眾千餘人,抬著邱的遺體到縣城遊行示威。11月,步青被推選為東區農民協會領導人。翌年02月中旬,他和李文墨、蔡鐵佛等帶領東區遊行隊伍向縣城進軍,駐軍尤賜福部龜縮營房,不敢出來阻擋。示威群眾打開監獄,釋放因抗捐而被關押的無辜群眾。09月,縣委派步青收集太平商戶購買的槍枝,成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人民武裝——東區民團。10月18日,在太平寺廣場公審大會上,步青親手槍決了二名農運的破壞者。

民國17年11月09日,在湖洋民團劉子寬頻兵包圍東區民團事件中,顏步青等九人被捕。被捕前,其父顏柴回國探親,曾被尤賜福抓去關押,要他交出步青,被勒索白銀7000元,又花應酬費用2000元。步青被捕後,先押解泉州,後轉漳州監獄,受盡嚴刑拷打,他堅貞不屈。東區群眾千方百計設法營救,其父在南洋也不惜傾家蕩產,最後在華僑團體和輿論壓力下,省政府才不得不將奄奄一息的步青交保釋放。步青出獄後,雖經國內外醫院搶救,終因傷勢過重,醫治無效,於民國20年去世,年僅24歲。

步青遺有一子,隨其愛人李乖逃往南洋。

 

李南金

李南金,乳名世混,學名果,達埔鄉岩峰村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生。父親李原燈是晚清秀才,以教書、行醫為業。南金聰穎好學,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達新高初兩等小學畢業以後,到泉州昭昧國學專科學校深造,學習成績優異。他博覽群書,愛好文學,勤習書法,曾發表過不少文章,並剪輯成集,取名《碎錦》(已散佚)。他還利用課餘時間,搜尋醫書,輯錄秘方,想為貧苦百姓醫治疾病,濟世利人;又苦練武術,希望能以此幫助人民排憂解難,吐氣伸冤。

20歲那年,南金到法屬越南教書。那裏也是弱肉強食、爾虞我詐的世界。祖國衰弱,華僑地位低下,忍辱度日的情景使他更加深入思索,尋求出路。

民國17年(1928),南金回國,進上海中華藝術大學文科班學習。他如饑似渴地閱讀大量進步書刊,開始接受馬列主義真理。他特別喜愛魯迅的作品,並聽過魯迅的演講。魯迅反帝反封建的硬骨頭精神,對他有極為深刻的影響,曾說:“魯迅先生是個極有骨氣的文學大師,他的文學才能,毫不妥協的戰鬥精神,是很值得崇敬的。”在校期間,他積極投身于工人和文化界的愛國運動,致力於反帝反封建鬥爭。民國18年,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長期蘊藏在心中的革命意識,得到昇華。

民國19年07月,南金大學畢業,組織上派他回永春開展革命工作。此時的永春正處在白色恐怖之中,南金面對險惡的形勢,毅然接受任務,擔任中共永春縣委宣傳部長,負責在城關建立活動據點。他利用與國民黨建設局長黃文標的同學關係,在建設局當職員,主編《建設月刊》,用“覺因”筆名發表文章,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宣傳革命真理。他還利川公務活動機會,在社會上廣泛結交朋友,培養積極分子,秘密發展黨員。東平的李曉山、李永康,蓬壺的林多奉,夾漈的郭節(原籍安溪)等,都是在此時被吸收入黨的。年底,南金擔任縣委書記。這時,《建設月刊》的進步言論受到統治永春的民軍頭子陳國輝的查究。為了避免暴露,組織決定他回達新小學(現岩峰小學)任教。他以學校為據點,聯絡附近小學教師,深入群眾,秘密開展工作。不到半年時間,在達埔先後建立了兒童團、農民協會、互濟會、婦女會等組織,並建立中共達埔支部,為後來安、南、永、德遊擊根據地造就了一批骨幹。他還親自主編黨的秘密刊物《磨礪》,撒播革命種子。

這年年底,上級黨組織派南金到安溪、南安、永春三縣邊界開闢遊擊根據地。他打扮成獵手,翻山越嶺,到安溪發展獵戶陳體,並先後在東溪、佛子格、山后、貞洋、小溪等地建立據點,創立了以佛子格為中心的安南永特區,並兼任特區書記。

在鬥爭中,南金建立了一支有40多人、用火槍土炮武裝起來的遊擊隊。在陳體的配合下,奇襲東溪祠堂,活捉豪紳陳忠晨。旗開得勝,首戰告捷,特區人民深受鼓舞。為促進武裝鬥爭進一步發展,南金一方面加緊收集槍支彈藥;一方面派李劍光、李世全、林紹瓊等人先後到漳州遊擊隊學習,培養軍事骨幹。

民國20年初,特區的革命活動引起敵人的驚恐,陳國輝所部到處抓人,南金的家九天被抄11次。省委為隱蔽保存革命力量,把南金調到漳州、石碼一帶工作,擔任同安特支書記。儘管工作環境十分艱苦,南金始終以堅強的意志,克服困難,奮鬥不息。當時廈門中心市委書記王海萍給他的評價是“很老實,能吃苦,性情好,群眾關係不錯,對黨忠誠。”

這年10月,南金在廈門參加了省委擴大會議。根據中央關於“保護蘇區,擴大遊擊區”的指示,南金以中共廈門中心市委特派員的身份,重回安南永特區。他在佛子格先後多次召開黨的會議。派郭節到安溪小溪恢復和發展組織,吸收小溪農會主席楊七入黨;派李劍光、林紹瓊、李世全、李曉山等分別到安溪芸尾、東溪、後寮、溫泉、龍居,南安蓬島、華美、山后,永春的卿園、洋角、圳古一帶,恢復組織,發展農會,收集民間武器,發動群眾打土豪,擴大政治影響,建立以佛子格為中心的安南永邊區紅色遊擊區域,為開展遊擊戰爭打下堅實的基礎。

民國21年03月23日,南金和陳鴻伍從東溪到佛子格開會,途經芸尾時,由於反動地痞告密,遭到護路局(煙苗捐局)葉範疇駁殼槍隊的伏擊。在危急情況下,南金拔槍向敵人猛烈射擊,殺開血路,脫離險境。但陳鴻伍是外地人,地形不熟,被敵人包圍。為救出戰友,南金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回頭沖入敵圍,掩護陳鴻伍突圍脫險。這時,南金手槍子彈已盡,敵人步步逼近。他赤手空拳,奮力同群敵搏鬥,終因寡不敵眾,不幸被捕。04月01日,中共廈門中心市委在給中央的工作報告中沉痛地指出:“最近,李南金同志被捕(他是永春黨的靈魂,市委派他去恢復工作),工作上是一大損失”。04月24日英勇就義于安溪縣城,年僅25歲。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