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烏龍茶永春佛手
清康熙年間(一七○四年)永春獅峰岩建成,“僧種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穀被崗,一望皆是。”永春佛手已有三百年的栽培歷史。
永春佛手茶在一九八五年、一九六九年被農業部評為優質農產品;一九八七年獲“全國華僑茶葉基金會”授予的“佛手獎”一九九五獲中國第二屆農業博覽會金獎。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就有少量佛手茶開始轉銷國外。現有茶葉種植面積六萬多畝,產量四千噸,其一等品每公斤售價在一百五十元以上,每年外銷茶葉二千五百餘噸。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閩南一帶的華僑不僅將其作茗茶品飲,還經年貯藏,以作清熱解毒、幫助消化之藥。讚其“西峰寺外取新泉,飲佛手賽神仙;名貴飲料能入藥,唐人街裏品茗篇。”
永春佛手茶又名香櫞種、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貴勝金,又稱“金佛手”,主產于福建永春縣蘇坑、玉鬥等鄉鎮海拔六百米至九百米高山處。乃佛手品種茶樹梢製成,是福建烏龍茶中風味獨特的名品。
佛手茶樹品種有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以春芽顏色區分),以紅芽為佳。鮮葉大的如掌,橢圓形,葉肉肥厚,三月下旬萌芽,四月中旬開採,分四季採摘,春茶佔四成。
佛手茶成品特徵茶條緊結肥壯,捲曲,色澤砂綠烏潤,香濃銳,味甘厚,耐沖泡,湯色橙黃清澈。沖泡時馥鬱幽芳,冉冉飄逸,就像屋裏擺著幾顆佛手、香椽等佳果所散發出來的綿綿幽香沁人心腑。
佛手本是柑桔屬中一種清香誘人的名貴佳果,茶葉以佛手命名,不僅因為它的葉片和佛手柑的葉子極為相似,而且因為制出的幹毛茶,沖泡後散出如佛手柑所特有的奇香。永春佛手始於北宋,相傳是安溪縣騎虎岩寺一和尚,把茶樹的枝條嫁接在佛手柑上,經過精心培植而成。其法傳授給永春縣獅峰岩寺的師弟,附近的茶農競相引種至今。清光緒年間,縣城桃東就有峰圃茶莊,在百齒山上開闢成片茶園種植佛手。清康熙貢士李射策在《獅峰茶詩》有讚佛手茶詩句:“品茗未敢雲居一,雀舌嘗來忽羨仙。”原全國人大副委員會周穀城先生亦為之題贈“永春名茶”條幅。
永春佛手茶樹屬大葉型灌木,因其樹勢開展,葉形酷似佛手柑,因此得名“佛手”。永春佛手分為紅芽佛手與綠芽佛手兩種,其中以紅芽佛手為佳。茶樹樹冠高大,鮮葉大如掌,呈橢圓形,尖端較鈍,主脈彎曲,葉面扭曲不平,葉肉肥厚,質地柔軟,葉色黃綠油光,葉緣鋸齒稀疏。
佛手茶相傳為閩南一寺院住持採集茶穗嫁接在佛手柑上所得,其葉與佛手柑的葉片相似,茶水具有獨特的“佛手韻”。永春已有三百年的栽培歷史,現有茶園二萬畝,年產一千五百多噸,五成以上出口日本、東南亞各國,是全國最大的佛手茶生產出口基地。佛手茶外形緊結捲曲、肥壯重實,色澤沙綠油潤,湯色黃綠清澄明亮,香氣馥鬱幽長,滋味醇厚、回味甘爽。不僅為名貴茶飲,民間長期兼作藥用,既能提神醒腦、醒酒消暑、開胃健脾,又有抗癌、減肥、降血脂之功效,為著名保健茶品,是獨具地方特色的中國名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