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樓之魅
第一次被土樓震撼到的是那張五光十色的田螺坑土樓群夜景圖。紫、綠、青、藍、黃五色將“四菜一湯”籠罩,整個土樓群通體輝煌,再不是白天黑不溜湫的土樣。白天青山綠水掩映著黑瓦黃牆的土樓,有傳統山水畫的寫意感,具古樸之美。晚間黑夜抹去青山綠水,獨獨剩下遍體發光的一群土樓,恍惚間覺得是大型的精心設計的現代建築,是現代之美。青山綠水下的古樸,黑夜彩燈下的夢幻,古典與現代自如的變換真正震撼了我。
瓦簷錯落間有一圈高聳突起的牆體,是動亂年代被土匪燒毀的土樓的殘跡。近看土牆仍然完好,少有大的裂縫,也不怎麼見煙薰火燎的跡象。只有牆上一個個小洞邊沿隱約的黑痕能看出點苗頭來,那是原來有木框的視窗。原想土牆由土衍化而來,沒了人氣,多年的風吹雨打應該使它消蝕融化,重回大地,還原成泥土的本真。然而這土牆卻是屹立不倒,且沒有飽受剝蝕之感,結實得沒有長草的縫隙。它就那麼靜靜地立著,注視著周圍小小的錯落的田舍屋瓦,恰如慈祥的老人坐看圍鬧蹦跳的稚童。同是殘跡,園明圓看了讓人觸目驚心,扼腕嘆惜,或許還生出一番感慨,總之心不能平。而這圈土牆卻展現了土樓的厚重、踏實、端莊:牆由土生來,站著仍是土的形象,將來死去了還是土,終不改本份,何其穩重!做人能如土樓之穩,就不怕世間風雨了吧。
吊腳樓依山而建,小巧精緻;窯洞掘土為洞,樸實厚道;四合院聚族而居,莊重氣派。土樓兼取其長而更有發揮:一層伙房,二層儲物,三層住人,吊腳樓似的格局,一樣的防獸防潮;以土築成,冬暖夏涼,正如窯洞,而通風採光遠優於它;同樣聚族而居,土樓能容下幾十戶上百戶人家,為四合院所不能,內部的雕樑畫棟也不遜於四合院。額外的,土樓融合了碉堡的建築形式,有其他民居所不具備的完整的防禦系統。樓內有專門的儲藏室,有各式器具,可儲存糧食;有水井保證水源;有觀景台觀敵情;有射擊口射擊:有灌水口防火;有極厚極堅的牆壁,有裏大外狹的窗子。窗子的特殊構造使視窗小如眼,窗沿若不是白色的,就與碉堡的洞口別無二致了。遠處的土樓僅是囫圇一圈的土牆,嵌上小小的洞口,不僅讓人疑惑,真的是神話般的山區民居嗎,還是只是大型的防禦碉堡?禦敵、防盜、防獸、防震、防火、防潮、通風採光、冬暖夏涼、聚族而居。土樓是集大成者,笑傲于中國民居,神秘於世界建築。
地上挖土,山中伐木,加上人的智慧,成就了土樓。土樓是自然之子。在世時青山綠水黑瓦黃牆,與自然相偎依。死後早晚土消溶成泥,木朽化為肥,身歸自然,不留痕跡。生也自然,死也自然,這是怎樣的一種生存境界呵!
歸根結底,土樓是民居;追本溯源,土樓是人建。由此說來,土樓的魅力不就正是源于人的智慧?遙想當年客家人為躲避戰亂,舉族不遠千里來到這荒蠻的山林之地的狼狽困窘,而今他們發明建造的土樓已名揚天下,為世人驚歎。人的生存智慧真正是可圈可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