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縣寺廟觀宮庵祠堂岩
岱山岩
岱山岩者,岱山中之寺也,又名鐵峰岩,位於永春縣離縣城近二百裏的一都岱山。山上有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四方竹”。
岱山岩始建于宋,興於明。幾度修建,日趨繁榮,文革遭毀,八十年代重建,岩寺、珠樹閣、西居堂修飾一新。寺頂龍飛鳳舞,寺內佛像形態各異。寺後有“望卿泉”。
宋代高僧楊公與九仙派岱山岩房僧施公先後在此顯化。
南宋.紹興十八年(一一四九年),永春民蘇裏(今一都鎮)陳光與理學家朱熹同年中進士,曾在渭北權知新州,因對朝庭不滿,棄官回鄉隱居岱山岩潛心治學。
《永春州志》卷十四載,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任同安縣主簿時,到永春城講學,並至一都岱山岩訪同年進士陳光,在文昌閣下塌,批註《四書》,與陳光吟詩唱和。他所著的《四書章句集注》一書,明清被定為必讀注本。
朱子研究專家束景南《朱子大傳》中,以陳光和朱熹“去年渭北望卿頻,今日深山屐齒新……”一詩,判斷“似朱熹到岱山及贈詩非止一次”。
寺外有兩塊緊靠著的石頭,形如大鐘、大鼓。大鼓週邊刻有朱熹墨蹟“寒竹風松”,筆勢剛勁,結構嚴謹。朱熹在岱山岩還留下“月蓬第一峰”等珍貴手跡。他將岱山改為“鐵峰山”,故岱山岩又名“鐵峰岩”。
朱熹有《贈陳光》詩曰:
“一錢一劍出新州,五柳憑誰添酒籌。
岱壑不嫌松共老,碧波偏向桂招遊。”
陳光在《和朱子詠岱山岩》中曾盛讚岱山岩景色:
“去年渭北望卿頻,今日深山屐齒新。
珠樹香沾千澗雨,蓮峰翠滴四時春。
漁人有意休相問,樵子無心不與親。
石榻盤施忘歲月,瓶罍差罄故人貧。”
明.顏廷榘、清.駱趙明等名人曾到此遊覽並寫下律詩。
崖石上有石碑記載。尚留下的摩崖石刻被永春縣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承春廟
位於永春州桃場城。
清末南安舉人戴鳳儀《松村詩文集.卷十八.楹聯.承春關帝廟楹聯》:“永春州桃場城有承春廟,古祀關帝,丕震聲靈。壬寅(一九○二年)春,予遊是城,顏友雪樓學博,介庵明經,請予撰聯以頌之,限‘承春’二字弁首。予謂鋪張頌語,不如辯明史事,較有合於帝心也。因綴俚句如此:承祚豈知心,青史浪書矜一字;春王誰定統,紫陽特筆契千秋。”
垂雲寺
俗稱大鵬岩,位於永春縣桃城鎮大坪村大鵬山山凹中,建于唐代,一九四三年重修,是永春縣名刹之一。
岩後大鵬山三峰秀出,寺在山凹中。為二進懸山式土木結構,面寬五間,進深三間。近處有“犀牛望月”、“蜘蛛結網”諸勝。寺外有崖刻二處,寺內有清.道光年間碑刻二方。
清.永春人黃際培《夜步大鵬岩》:
“千尋岩壑出重霄,極目秋光爽氣搖。
彌望平蕪嵐入幕,清談石榻月當宵。
松風滿地山都振,山靄侵衣冷未消。
坐到更闌鐘響後,朗吟高韻托輕潮。”
注--尋:古時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壑:坑穀,深溝。彌望:視野所及之處謂闊遠,亦謂滿眼。平蕪:平曠的原野。嵐:山林中的霧氣。宵:夜。靄:雲氣,氣象上輕霧也稱靄。更:舊時夜間計時的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闌:殘,盡,晚。更闌:夜已深。
魁星岩
魁星岩古稱“詹岩”,取“文曲華世”、“光昌文運”之意而名魁星岩,位於永春縣城西南十裏之奎峰山(即魁星山)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奎峰山(魁星山)下的上場堡,乃隋.開皇九年(五八九年)始設的永春縣城古址,時“內而聚堡千家,外而列肆數裏”。
《閩書.方域志》載:“魁星岩,古桃林場焉。今其村曰上場,延舊也。山置學宮,岩石峭拔。舊有詹岩,荊棘薈翳。南宋.乾道(一一六五~一一七三年)中,名僧圓覺誅茅新之;明年,邑第進士者二人,曰陳樸、顏應時,因名岩魁星,鐫之崖壁,琢石佛三十餘身。山下有泉,泉上石篆‘文曲華世’四字。皇朝邑人顏廷榘者,官長史,有詩名;其生時泉竭,及將卒之三日,泉忽湧出,人鹹異之。其右為龜山。”
魁星岩寺宇始建于唐.武宗會昌年間(八四一~八四六年),南宋.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年)重建,明.正統(一四三六~一四四九年)、清.康熙(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年間重修。現存寺宇系清代建築,廿世紀八十年代後重修。
寺宇重簷歇山式土木結構,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舉架五櫞袱,占地八百平方米,素稱“擅山林泉石之勝,近十裏內,名刹此為第一矣。”
中廳奉祀釋迦、文殊、普賢,廳右崇奉閩南清水祖師,廳左祀奉魁星。魁星“雕形奇古,世間罕匹”,據說是宋.鄉人顏應時取巨型樟木全相雕成的。魁星頭上長著刺發,瞪眼齜牙,散發披肩,袒胸露腹,青筋突暴,性戾乖張,疾惡如仇,其右手上舉,提筆點鬥,一足踩鼇,一足踢鬥,貌似猙獰卻不覺兇惡。
殿后有鄉賢祠,用於祭祀顏廷榘、陳樸、顏應時等。祠聯曰:“卿崇博雅文風美,賢應魁星地無鍾。”
鄉賢祠後三十米,於巨岩削壁之上,有宋代依天然巨石雕刻的三尊全身佛像,中釋迦牟尼,左文殊,右普賢,號稱“華岩三聖”。佛像均高一丈,火焰光圈高四米。此“三聖”身披袈裟,衣褶深密,面如滿月,耳似懸弓,膚豐肌潤,慈祥端莊,靈光燦然,氣勢魁雄,宛然唐風。惜釋迦右臂、普賢左腕皆毀於人害離斷。《閩書》所載岩周圍“琢石佛三十餘身”,亦皆毀於禍亂。
魁星岩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晚唐.韓偓曾寄跡於此,並留有詩篇。南宋.乾道間,鄉人顏應時、陳樸嘗在此讀書,後同登進士。明.永春桃林場人顏廷榘晚年隱居於此,今尚留有其讀書處,以及手書“文昌台”石刻碑文。明.宰相李廷機、詩人黃克晦曾連袂登遊,鄭莊彥、王豫、王天策也有題詠。魁星岩與金峰山遙遙相對,互為犄角。因形勢險要,進可以攻,退則有迴旋餘地,故明代曾為抗倭要地;太平軍義軍領袖林俊也曾據此為重要活動據點。
魁星岩除石雕佛像外,尚有“迎雲”、“佛桌”、“佛跡”、“吟台”、“崆峒元石”、“文曲華世”等題刻,其中以六十釐米見方的“魁”字最為俊逸,出自清初武狀元、福建陸路提督馬負書之手。摩崖巨石上還刻有明、清書法家王豫、顏廷榘和無名氏的詠景詩四處。清初知縣王寶善所書刻的“魁星岩”三大字,雖歷經風雨侵蝕,仍依稀可辯。顏廷榘手書“文昌台”石刻豎碑,位於山門左側,高一.三八米,寬○.五五米,字體高古拙樸,筆力蒼虯。
魁星山疊嶂嵬嵬,林壑幽美,風光旖旎,時引騷人墨客,唱和其間。明.左史、永春人顏廷榘遊此地時,曆選其勝,分韻賦詩,依情工畫,標為十二勝景,並寫下《魁星岩勝景(十二首)》,分別題為:“萬松巢鶴”、“半嶺迎雲”、“茂林幔綠”、“廣庭秋月”、“梅盤仙榻”、“煙羅鳥道”、“吟台懸壁”、“竹塢佛泉”、“鬥石鐘靈”、“山陰禊跡”、“曲澗春流”、“崆峒通雲”。
其《竹塢佛泉》詩曰:
“泉聲何處滴冷冷,苦竹叢邊空自清。
伏地已知隨佛幻,出山猶似隔林聽。
他年卓錫曾留偈,此日摩崖信有靈。
惟是真源流不絕,遙分一派到岩扃。”
明.永春人顏明德 《游魁星岩》:
“青台閑上幾盤桓,岩裏魁星帶影看。
隔岸雲流溪水淨,滿樓風落石巒寒。
天開瑞色浮朱拱,鳥弄歌聲繞畫欄。
彈指明年秋信早,文光又見五雲端。”
注--盤桓:徘徊,逗留。石巒:岩石構成的小山。朱拱:紅色的呈弧形的建築結構。秋信:秋試的信息。秋試,也稱“秋闈”,明清科舉制度,每三年的秋季,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考試,即鄉試,因在秋季舉行,故稱“秋試”,由朝廷派出正副主考官主持,被錄取者稱“舉人”。
明.萬曆甲申(一五八四年),王豫邀顏廷榘游魁星岩,于魁星岩右側岩壁題勒《邀顏國史游魁星岩》詩:
“航海梯山興未酬,更來泉石訪清幽。
人間何事須蓬島,座有嘉賓是勝遊。”
明.永春人鄭莊彥《再游魁星岩》:
“吾生清夢此山幽,五載曾經兩度遊。
脫履登堂僧熟面,飛花入戶客凝眸。
風松絕地棲孤鶴,石壁橫雲掛逸虯。
世網塵纓今解卻,人生何處覓丹丘。”
注--逸虯:無拘無束地伸展著且盤曲如虯龍一樣的樹枝。世網塵纓:塵世的事情像束縛人們一樣的羅網和繩子。丹丘:即元丹丘,是曠達欲仙的隱者,李白有《元丹丘山居詩序》,在《將進酒》中有“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之句。
明.永春王天策 《魁星岩同範卿(顏廷榘字范卿)左史宴集》:
“采芳從詞客,再來尋山宮。
孤亭漫新草,鳴禽出密叢。
溪流何浩浩,四野披春風。
睥睨臨下界,煙火劇生濃。
登臨興未歇,歌嘯入寒空。
正喜今朝集,日忽逼下舂。
仰見眾星燦,俯視佛燈紅。
佳會豈常得,殷勤言笑中。
悠悠寄一杯,茲道未為窮。”
注--左史: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一說左史記言,即內史;右史記事,即太史。唐宋亦以門下省之起居郎(修記事之史)、中書省之起居舍人(修記言之史)為左、右史。山宮:指魁星岩。下舂:古代婦女常在晚上舂米,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有“鄰女夜舂寒”之句,這裏指天色已晚。
三尊石雕佛像左側,有清.翟茳(字湘芷,生平不詳)題刻二詩:
(一)
“出城三四裏,信步到魁岩。
陡壁遺仙跡,鳴泉湧石嵌。
蒼煙凝桔柚,僧舍隱松杉。
絕頂盤桓處,雲棲嶺半銜。”
(二)
“日暮山含紫,林寒葉綴紅。
霞光明遠浦,黛色淡晴空。
俯視群峰下,儼然碧漢中。
帝閽應可接,奚慮霧煙籠。”
清.乾隆丙申(一七七六年)秋,江西人章大任(字可堂,生平不詳)登臨魁星岩,在三尊石雕佛像左側岩石上,勒詩二首:
(一)
“桃園窮覽勝,攜伴陟層巒。
山志魁星號,碑餘佛跡嵌。
嫩藤牽薜荔,濃黛老松杉。
眺賞情何極,半峰落照銜。”
(二)
“雲鎖峰頭白,霞氣樹梢紅。
數聲清磬響,一望海天空。
城廓秋煙外,村墟暮靄中。
興來貧覓句,誰剪碧紗籠?”
鼎仙岩
位於永春縣東部湖洋鎮仙溪岩屏山(又名鼎仙山)上。岩屏山是戴雲山東南餘脈。
南宋.理學家朱熹多次到永春拜訪恩師蔡茲和好友陳知柔、陳光,曾履跡岩屏山,留題“溪山第一”;又在一座東面西巨石上再題“仙苑”二字,署名“晦翁”。臨下山,環顧山川勝概,曰:“興此岩也,必聚眾仙。山有仙則名,此山必仙眾而鼎甲,宜易名鼎仙山。”由於朱熹的題贊,仙溪民眾即在山上建起鼎仙岩。
現存岩宇為明.萬曆年間仙溪人鄭三洲、碧池重建式樣。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年),又添建環樓。一九八七年重修。
岩宇為懸山式土木結構,面闊七間,院落寬敞,僧舍禪房齊備。正殿稱大悲殿,奉祀觀音菩薩和南海祖師等佛像,佛道合一。岩內懸鐵鐘一口,敲之聲可聞十裏之外,系清代遺物。寺中額匾“鼎仙岩”、“大悲殿”、“澤被萬方”、“功參上乘”,落筆沉穩,雍容得體,是清·光緒年間林一桂所書。
文獻記載,清代詩人連步青曾遊於此,賦《遊鼎仙岩歌》長詩,有句雲:“我聞仙溪之上有鼎山,乃是飄飄碧落之洞天。石骨嵐光鬥秀削,丹梯翠棧相勾連。”近代陳亦修《鼎仙岩》雲:“鼎仙勝景是溪山,高士留題數百年。寺內鐘聲聞遠社,春前茶圃盡含煙。雲深日暮林歸鳥,夜靜天開日照禪。寶刹莊嚴佛勝地,如來獨坐對西天。”
鼎仙岩還是永春水仙茶和閩南水仙茶的發源地。
普濟寺
蓬山普濟寺
又名普濟禪院,取“普渡眾生,慈悲濟世”之意,位於永春縣城西北三十公里蓬壺鎮蓬山左峰。歷代名人如朱熹、張瑞圖、李廷機、葉向高、詹仰庇等曾來過此地,留下墨蹟。
始建於五代。 宋元時,只有幾間簡陋的院舍。北宋年間,名僧音淨、武功祖師曾主持本寺,爾後代有高人碩彥。明朝,該寺已“朝聖有殿,棲禪有室,香積有櫥,放生有池,望遠有亭,開澗有泉,”殿內殿外林木掩映,譽為“桃源古刹”。
明代,永春士子顏廷榘曾讀書於寺中並考取功名。顏氏“遊宦二十年”仍不忘普濟寺,垂暮之年回到永春並重修殿宇,題撰《重修蓬山普濟院記》碑刻一方,至今保存完好。
《永春州志》載:明.李廷機“遊普濟寺,有和顏廷榘詩六首。”現在可找到李廷機所賦的《普濟寺》詩一首:
“庭宇自幽敞,杉松況四圍。
住僧爭似識,遊子至如歸。”
上世紀初,一代高僧性願法師、弘一法師杖錫來歸,在普濟寺廣弘佛法。
一九三九年四月,弘一法師應永春僧俗的邀請,飛錫啟程入永。法師先在城東的桃源殿主講了一課佛法,令眾僧如“飲一勺水,而知大海味”。之後,法師入住普濟寺,謝絕一切活動,掩關靜修,日以治定律典為常課,並題寫一名聯:“閉門思過,依教觀心。”
同年十一月,弘一法師在普濟寺迎來了他的六十歲壽誕。得意門生豐子愷繪製《續護生畫集》六十幅,遠自桂林寄來;著名畫家徐悲鴻精心為大師油畫六十壽相。
革命詩人柳亞子送來祝壽詩:
“君禮釋伽佛,我拜馬克思。
大雄大無畏,救世心無歧。
閉關謝塵網,我意嫌消極。
原持鐵禪杖,打殺賣國賊。”
弘一法師提筆回贈:
“婷婷菊一枝,高標矗勁節。
雲何色殷紅,殉教應流血。
……”
一九四○年十一月,在永春普濟寺掩關治律五百七十多天的弘一法師搭乘一葉孤舟,離開了永春。其間,法師在普濟寺潛心編纂了《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編》、《華嚴疏科分》、《盜戒釋相概略問答》等律宗著述三卷,這些著作後來成為研究南山律學的重要典籍。
一九四二年五月,不久于人世的弘一法師在給友人的信劄中寫道:“……朽人爾來衰老益甚,何時能再入桃源,未可預定,至用歉然。”可見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幾個月仍眷戀著永春,期盼能再登蓬山,悠游林泉,與白雲群鳥為侶。
普陀山普濟寺
位於永春縣普陀山靈鷲峰下,為普陀山寺院之首,又稱前寺。是普陀山佛教活動中心,也是普陀山佛教協會所在地。一九八三年普濟寺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對外開放的全國重點寺廟之一。
初建於元朝(一二○六~一三六八年),清康熙(一亡亡二~一七二三年在位)時賜名普濟寺,現有建築為雍正年間(一七二三~一七三六年)所修,有殿宇十餘處,樓棟十二座,加上堂、軒等共三百餘間,規模宏大,建築雄偉。
主殿為大圓通寶殿,供奉觀音大士,和一般寺院主殿供奉如來佛不同。觀音坐像高六.五米,蓮花座高二.三米,莊嚴慈祥,極為氣派。四周還有三十二化身像,為觀音教化眾生而化出各類人像。
寺前有海印池,植有蓮花,池上建有八角亭、禦碑亭,東南側為元代(一二○六~一三六八年)多寶塔,造型別致,雕工精巧,具有濃鬱的元代雕刻和建築風格,為珍貴文物。
寺後有一石,狀如鷲鳥,名“靈鷲石”,又名“慈雲石”,石隙間有清洌泉水流入寺內。
延壽寺
原名苦德寺,位於永春縣達埔鎮延壽村。建于宋代。
相傳南宋·端宗被元軍追趕南奔至此地,適逢生日,丞相陸秀夫率群臣為帝賀壽於此,因而改名延壽。明.林來鵬有《題延壽寺》詩記此事:
“丞相行師過此邱,停車野寺祝千秋。
祗園柳古藤蘿織,說法壇荒草木幽。
往事淒涼談故老,殘僧零落話新愁。
澗泉不洗孤臣恨,空間門前盡日流。”
為三進重簷歇山式土木結構。寺記憶體有北宋.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年)石水槽一口、明.顏廷榘撰寫的楹聯一副,並有“敕建延壽寺”金匾一塊。
百丈岩
位於永春縣蓬壺境內白鸛山脈,原名馬德山,相傳宋代馬氏女入山修煉,為當地人民療疾治病,坐化後,鄉民以其肉身塑像建廟,奉以香火,寄望仙姑廣佑眾生,俗稱馬氏仙媽,因此又稱“馬氏”或“馬寺”。因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燭火,因此亦稱百丈岩。
馬寺主廟名為公主殿,位於百丈峰巔,始建于宋代,原建築已毀,現存建築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所建。殿為磚木結構,古樸典雅,殿內雕刻精細。殿兩側侍立著四大天王等護衛神靈,栩栩如生。殿正中供奉著馬氏仙媽肉身,聖像慧眼慈祥,頭戴鳳冠霞帔,身披錦祀手執玉笏,端坐於神龕之上,聖像的臉部因長年香火薰陶而顯黑色。
傳說馬氏為古桃源驛(即今永春)馬文忠之女。十五歲時,鄉間瘟疫四起,馬小姐偕嫂上馬德山結廬修道,采藥為鄉民治病,藥到病除,鄉人以為神。十七歲時,馬文忠為奸臣陷害,馬小姐到岩下掏蜜洞取石乳十八擔,上京獻蜜,為父鳴冤,皇上嘉許其忠孝,封她為和豐公主。後皇上欲替馬小姐招駙馬,馬小姐請父親自焚府第,遁跡他鄉,自己與嫂子悄然坐化。皇帝聞訊感歎不已,下旨建馬氏廟,將馬氏肉身裝佛奉祀,稱為公主殿。現永春石鼓桃星村,尚遺存馬宅府基及其母“白氏墳”。
在百丈岩祈夢據說極為靈驗,南宋理學家朱熹曾於百丈岩上題字“夢”。每年中秋,百丈岩遊人如織,許多遊客席地而眠,希望得個吉祥好夢。
百丈岩在文革中寺廟俱毀,馬氏聖像幸得村民秘密收藏于山洞之中,得以保存。一九八○年,觀山村群眾捐資重建公主殿。
清.鄧啟元《百丈岩》:
“巉岩宛接蔚藍天,勝跡於今孰指傳。
眾道鐘靈齊泰嶽,自慚證果出瓊仙。
一身羈系官江界,片紙酬恩寄殿前。
登陟擬乘驄馬暇,丹楓林外羽衣縣。”
烏髻岩
又稱靈應岩,位於永春縣錦鬥鎮錦裏飛鳳山,始建于唐.開元十二年(七二四年),是永春縣最早的寺廟之一。山有一烏石,形如古仕女髮髻,故岩稱“烏髻岩”,主祀神稱“烏髻觀音”、“烏面觀音”或“烏髻媽”。
寺宇有主佛殿(烏髻岩)、鐘鼓樓、放生池;主佛殿上方有觀音殿,下方有彌勒殿。清末狀元吳魯有聯:“慈雲普蔭千年澤,法雨長施萬世春。”
岩上有《靈應碑記》,碑高一.五米,寬○.七米,上鐫“靈應碑記”,碑文豎行方楷,冠以題記小篆,字跡清臒娟秀,為傅天培題刻。傅天培,滿族藍旗人,廩生出身,清.康熙廿九年(一六九○年)以承德郎(正六品)官秩知永春縣事。
斯時佛教鼎盛,永春錦鬥烏髻岩廟小神顯,鄉人紛紛喜獻租田以謝佛。然眾善香資每被岩守侵吞,攫為己財,悠情揮霍。為此,傅天培應錦鬥黎庶之請,利用民眾崇神畏神心理,巧撰一篇戒貪碑文,刻立於岩上。
《靈應碑記》三百餘字,措詞委婉凝練,既描畫岩之幽勝,講述佛(烏髻觀音)之成因,進而演繹善善菩提教義:“開元年間,有施氏女修真顯化於此,故以名為岩焉。然,岩工以大士祀之者。何居曰:施氏女顯化靈應有類於救苦,故以大士像之噫。人耶佛耶,擬知人自人,而佛自佛,不可溷也。”
其結語段更是發人尋思深省:“……嘻!人欲佛庇,能欲佛勿為人庇乎?利害切身,尚思叩禱;貪閑無恙,輒起垂涎。舍者原為種福,侵者豈能致祥?願爾僧民共善共心,收租輸課,悉資香燈。去苦惱心,生歡喜心;去貪毒心,生慈悲心;去慎癡心,生恐怖心。當前淨土,舍置者福,調護者昌,後之人其之繹餘言。”
施氏女,名秀英,生於唐.景龍元年(七○七年)農曆六月十九日,永春縣福德里金坪(今錦鬥鎮洪裏村)人,父塾師。施秀英出生時,屋繞紫雲,室沁蓮香。既長,美麗聰穎,勤勉賢淑,善持齋頌,長懷惻隱之心。適安溪長坑邱家,尚未過門。開元十二年(七二四年)十八歲時,隨嫂往飛鳳山採擷苦菜,坐於薜蘿繞成的天然椅上休憩,竟安然蛻化。施母聞訊趕來,見女兒汗流如注,便拿著被炊火所熏的腰巾為她擦拭,紅顏忽然變黑;或說其父是私塾先生,慌忙中用沾了硯池墨水的汗巾為女兒拭汗所致。烏髻岩裏所供奉的烏髻觀音,便是黑臉金身的,民間又呼她“烏面觀音”。
施、邱兩家為為安葬施秀英屍身發生爭執,訴之官府。官府令將女身投入錦鬥“水窟仔”潭中任其自流,若往上流即歸父母,若往下流即歸夫家。女身竟從腰間斷為兩截,上身漂向上流,下身漂向下流。有聯贊曰:“斷軀又化佛,問深潭何致神功撼地?敬母亦愛夫,答隆恩方知孝道感天。”
錦鬥、長坑兩地鄉民緬其美德,感其靈異,各以其仙蛻之軀塑黑臉金身的烏髻觀音像奉祀。所不同的是,錦鬥烏髻觀音佛足隱蔽,長坑普陀岩烏髻觀音佛足外露。
永春錦鬥把施秀英奉為“南海重來”,每年農曆六月十九日定為觀音生日舉行朝拜儀式,烏髻觀音也被尊為永春佛祖之一,成為佛教本土化的一個典範。烏髻觀音影響巨大,尤溪蕉坑、大田吳山、安溪丘園、永春仰賢、爐地等均信奉烏髻觀音而建寺廟,還遠播海外,如馬來西亞馬桑紫雲亭、柔佛武吉甘蜜等多處,有其分香。
烏髻十八景
烏髻慈航,彌佛迎賓,紫竹甘霖,樟波倩影,村姑皈道,鳳旦衍祥,蓮池清趣,薜蘿證果,桃坪春曉,滴水瓊珠,天梯勵志,猴打觸慧,仙醪益壽,雲海望仙……
宋.王職《肆業寺中》:
“書餘仗策如沙門,幾縷爐煙香染巾。
流水高山窗外景,奇花異草寺邊春。
玲瓏曲檻籠明月,縹緲畫簾臥紫雲。
半點紅塵無夢到,時來白鶴伴僧人。”
無極殿
位於永春縣蓬壺鎮蓬山之巔。
這是一座仿北京天壇的雙層塔狀廟宇,底徑和通高都是九.九米,意合九九歸一,無極至尊。我國古代哲學認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生世間萬物。無極即天地之本源。無極殿第一層供奉彌勒佛和濟公法師,第二層供奉神農大帝,頂部呈圓形,懸有九龍戲珠,有萬家團圓之意。
雲居岩
位於永春縣岵山鎮南林山。已廢,僅存遺址。
據《永春州志》及相關史料記載,岵山南林山有一座名為“雲居岩”的寺廟,始建于唐.玄宗年間,宋.清水祖師曾在此地駐錫。遺址的地理位置、規模、形制,與歷史上記載的“雲居岩”相吻合。遺址還發現兩件宋代石質佛塔構件。
遺址只留下牆基,但從基礎部分仍可看出寺廟當時的規模。該處遺址原為三開間、面闊二十六米、進深二十二米的寺廟。正中一間為供奉神像的殿宇,地面鋪有紅色的方形磚,為善男信女跪拜之處。旁邊兩間地面則鋪有淺灰色磚。大殿前面十米處,有一方形的佛教石塔構件。該構件有四個側面,每個側面都並排刻有四尊佛像,栩栩如生。大殿正中央有一六角形的石塔構件,每個側面均雕有高約○.二米的佛像。此外,在寺廟遺址範圍內,還發現了不少青瓷碎片。
雲龍岩
位於永春縣城近郊大鵬山南面支脈梧坪山中,供奉宋代閩南名醫“保生大帝”(吳真人,吳夲)和“娘媽”。
雲龍岩最早在大鵬山支脈雲龍山。南宋時,留元剛罷歸鄉裏後,在雲龍山建別墅“雲麓圃”。留元剛卒後,“雲麓圃”改建為“雲龍岩”,以其位於雲龍山而得名。
明.嘉靖初年,永春知縣柴鑣為崇儒興學,大規模“毀淫祠”,永春境內多數廟宇被毀,雲龍岩也難逃劫數。嘉靖末年鄉民重興雲龍岩,將其移建於大鵬山另一支脈金犁山,到清末時又廢圮。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後坡劉氏(為留氏族裔,永春留氏于宋末元初的動盪中易姓為劉)族眾又將其改建於梧坪山,即今址。
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期間,雲龍岩大小佛身被毀光;“文革”期間,廟宇被拆為平地耕種作物。一九七九年按原基礎重建。
雲峰岩
太平雲峰岩
原名大山庵,地處永春縣東平鎮太平村大山嶺頂端。始建于宋.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年),先後曆八次重修擴建,至明.萬曆九年(一五八一年),太平進士李一昆大規模整修,名為雲峰岩。雲峰岩海拔八百多米,《閩書》載:“山高承雲,故名雲峰。”
山門由四根石柱支起,歇山飛簷式,巍然矗立,氣勢恢宏。山門的大理石石柱上刻著一副對聯:“雲聚神光看此間已成故地;峰凝紫氣觀斯裏別有洞天”。
入山門,左邊山牆貼著三十米長的彩色瓷磚,上面畫的是佛教的五百羅漢。在羅漢牆對面的小廟內供奉的是道教的土地公,佛、道、儒相容並蓄。
出土地公廟,就看到一尊笑容可掬的大肚彌勒了。宋朝以來,中國佛寺中的彌勒塑像多為大腹笑面,據說是借用了五代.後樑.布袋和尚的形象。他是浙江省奉化縣的契此和尚,因他常攜一布袋終日奔走,勸人信佛,人稱“布袋和尚”。坐姿安然、身軀滾圓、天庭寬闊,眉眼喜悅。
大肚彌勒對面的小山名“觀音山”,原來只有一塊石頭,一九九九年由惠安石匠雕了一尊高二米的觀音塑像。她面向東方,正對大雄寶殿,手持柳枝淨瓶,腳踏雙層蓮花座。那智慧的雙眼、飄逸的身姿、端莊的神情,可敬可親。
登上觀音山遠眺,南有南安詩山、金陶等鎮;東有樂山、五台、碧卿等群山;北有嶺頭庵;西有天馬、大鵬等山,還可以俯視城關、五裏街全景。
雲峰岩因山勢而建,山門對著西南,而大雄寶殿卻是正對西方。大雄寶殿正中的塑像就是武功祖師。武功祖師姓蘇,名一道,號法真,籍貫陝西省武功縣。宋.紹聖元年(一○九四年)出生,十歲持齋,十五歲成道,十八歲入閩,在永春的普濟寺拜音淨法師為師,修學佛法。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年)入永春許阪為人耕田牧牛,同年十一月坐化於雲峰山。武功祖師為百姓做了很多善事,圓寂之後,民眾建大山庵供奉。現武功祖師塑像是整修後重塑的。
永春開元寺
又名永春小開元,位於永春縣桃城鎮桃溪村象山北麓,與縣城隔水相望。是永春現存古刹廟宇中最早的一座,一九八二年列為永春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春縣佛教協會會址設於該寺。
始建于唐.大中年間(八四七~八五九年),初名臨水寺。
宋.大中祥符年間(一○○八~一○一六年)重建,改稱惠明寺,寺產曾達七頃四十餘畝。
明.正德年間(一五○六~一五二一年),僧眾多至九十九人。
清.光緒十八年壬辰(一八九二年)年再建,更名開元寺。為與泉州大開元寺區別,又稱小開元。
現存永春開元寺為一九八六年重建。重建前,僅存光緒年間重建的二進重簷懸山式土木結構房屋,占地六百平方米,是原來寺廟的後殿。
寺內至今保存有宋.嘉祐年間(一○五六~一○六三年)建造的兩個石雕浴槽,還有明.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年)顏廷榘《重修惠明寺記》石碑一方、清碑刻一方。
大白岩
位於永春縣桂洋鎮岐山,背鄰德化九仙山,東方為永春名嶽雪山,西邊為大田名山大仙峰,是永春縣文物保護單位。
南宋.嘉定年間,僧人黃圓通、徐證聖、鄭頓悟在此圓寂,鄉人建寺廟塑佛像供奉之,尊稱為“黃公祖師”、“徐公大師”、“鄭公大師”,其中“鄭公大師”乃鄭頓悟坐化後以其肉身塑成。所建寺廟自南宋至明,三易其名,最早叫鳳凰岩,繼之稱集仙岩,明.正德帝遊江南登上集仙岩後,俯看桂洋群山,滿眼嵐煙白霧,欽賜該岩為大白岩,延稱至今。
文革中,大白岩寺正殿遭毀,三尊佛像被當地群眾保存下來。岩寺正殿在原址重修,於二○○一年動工興建,既保留了原來寺廟的建築風格,又吸取了“桃源甲刹”普濟寺的建築優點,殿內石柱雕龍,屋架木構細作,屋頂琉璃翹脊,頗為精緻壯觀。
大白岩作為永春西部一處珍稀名勝佛地,歷史上香火綿延旺盛,住岩僧人累計上百,正殿右側岩石上刻有“百僧福田碑”字樣。
大白岩是永春海拔最高的寺廟,除三尊原塑佛像外,這裏尚存有古代木結構偏殿一幢,正殿保存有古鐘一口,後山保存石雕佛像兩尊,幽林古道旁明朝和尚墓完好無損、黃公祖師坐化處立有標誌石雕。
雪山岩
雪山是永春最高峰,上有岩寺。
明.李廷機曾遊雪山岩,極目望遠,賦詩曰:
“竹樓晴日好,攜友一登山。
人影茶旗外,樵歌薜徑間。
澄潭沉碧藻,古柏鬱禪關。
回首三千界,白雲心與閑。”
清泉岩
位於永春縣湖洋鎮蓬萊村二公里岩屏山中。至今五百多年。
佛殿為二進懸山式土木結構,大小七間,僧舍禪房齊備。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韋馱伽藍、觀世音、文殊、普賢等菩薩。下廳殿堂正座的是彌勒佛,左右是四大天王。
主殿右下方三百米處的路壁上,留存墓塔一座,石上鐫刻著“清泉前僧後化諸位覺靈”。
寺內清.光緒庚子年天津蔚縣縣令黃照書題寫的“慈雲普薩”及乙巳年(一九○五年)鄉賢閩侯縣儒學黃兼三所書“慈雲慧日”兩匾額至今完好無損,懸于殿堂內。殿堂正中的“大雄寶殿”巨幅橫匾,是趙朴初親筆。
留廂使廟
位於永春縣。祀神為河南光州固始人,姓留,名失傳,生五代.後樑.乾化間(九一一~九一五年),後晉.天福七年(九四二年)補廂使團練。
廂使為唐肅宗時,在禁軍中選擇善騎射者,置御前射手,分左右廂。到五代後樑時,京師置四廂,諸軍分二廂。廂置使,掌城郭煙火事。
在契丹進犯中原時,留廂使移居桃林(永春),生前對移居地永春的開發作出貢獻,民懷其德。死後,鄉人立廟祭祀。
永春泰山岩
泰山岩真寶殿
位於永春縣蓬壺鎮蓬山右峰,是福建省惟一供奉神農氏的道教宮殿,始建於唐朝,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
真寶殿的前身是陳岩顯應廟,供奉的是神農大帝和陳叔寶之子陳鏡臺。至明初,美山長老林長茂將顯應廟拓建為真寶殿。神農大帝的塑像炯炯有神,額上有對牛角,肩披樹葉,身著龍袍,赤腳圓目。
入山門不遠,有一塊心字石:在一個圓圈內刻著一個變形的心字,心字的兩點上下位移,上面的一點是圓形,下面一點是方形,有天圓地方之說。兩側刻有“提起萬千般,放下全無事”的格言。據考,這是南宋.進士陳知柔所刻。他當過幾任知府,因不願與奸臣同流合污,辭官歸隱此地,在真寶殿旁,建別墅“休齋”,研究學問,修心養性。
真寶殿周圍聚集了方竹、空心樹、刺桐、枇杷、山草花、桃金娘等奇花異草,還有石象、通靈石。真寶殿外有“神農洞府”。左前方為聞鼓亭,亭柱上有副古聯:“土鼓有聲憑雨打,藤門不鍵任風敲。”仙洞山上至今還保留了“古黿負經”、“靈龜朝聖”和蝙蝠洞等景點。沿山之“鳥道”前行,右側一塊巨大岩石,宛如一個碩大無比的鱷魚頭,稱“藤門懸鱷”。還有另一塊石塊,上寫“虎關”兩個字。以上都附會有神農的傳說。
古德院
位於永春蘇坑熙裏村,肇建于唐,規模宏偉。
明.李廷機與當地學子王天策(與李廷機同年中舉人,官江西都昌知縣)友善,相攜往遊。《永春州志》載:明.李廷機“游古德院詩二首。”
之一
“九月山中寒氣微,浪遊客子愛朝暉。
泠然行處風為禦,卓爾空中錫欲飛。
薏苡野人初得種,松楸澗道故相依。
獨憐容易時光換,才著單衣又夾衣。”
之二
“相逢萍梗興懷同,躡屐憑虛到此中。
繞院潺潺千澗水,入松颯颯九秋風。
輪回法藏猶堪斡,牢落僧居半已空。
誰說遊人心未了,雲霄萬里一飛鴻。”
叢桂庵
原名嶺頭庵,位於永春縣桃源裏湖洋地的山坡東側(今東平鎮)。始建於北宋.元佑年間(一○八六~一○九四年)。
嶺頭庵有一則典故與南宋.孝宗、光宗、甯宗朝的三朝元老莊夏(一一五五~一二二三)有關(參見《泉州人名錄.莊夏》)。莊夏之父莊陶(桃源八世),早年未娶,每日肩挑豬肉擔入市販賣,往返必經嶺頭庵前。有一次中途遇雨,進庵暫避,道姑鄭氏女見莊陶衣服盡濕,請其先後解衣褲烘乾保暖,不意被尼師發覺,致遭鞭責驅逐。鄭氏女不得已投靠陶母,母憐愛之,待如親女。後見鄭女與陶相愛,遂為擇吉完婚。婚後夫妻倍加孝順,育四子皆人才出眾,莊夏更是飛黃騰達,始悟鄭女與陶之情緣福分,皆因一個“裳”字引起(注:上衣為衣,下褲為裳,意指當年因烘褲被逐,才獲如此良緣)故莊陶始稱莊裳,後世稱為裳公。後父以子貴,贈中大夫。
嶺頭庵地處貴格嶺要隘,齋居幽靜。莊夏後裔、明.萬曆狀元莊際昌曾卜居此庵攻讀(參見《泉州人名錄.莊際昌》)。萬曆四十七年已未(一六一九年),莊際昌高中狀元,不忘讀書發祥地,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來庵拜謁,想起當年讀書時的月夜桂花香,敬題“叢桂庵”三個字。自此,“叢桂庵”之名傳世。現掛於中殿牆上的莊氏手筆“叢桂庵”,遒勁挺拔,為縣級保護文物。
清.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年)修葺,並立碑誌勒石一方。廿世紀八十年代重建。
石竹廟
位於永春達埔岱山。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竹廟歷史悠久,現有廟宇為近年重修。紅牆黑瓦,翹脊淩空,典型的閩南風格。廟右前方立有高達二米的大石碑,上書“武德英侯”四大字,另有小字注明為宋.紹興庚辰年(一一六○年)奉旨敕封。
祀章侯,又稱章府元帥、武德英侯。章侯名失傳,傳說他為官剛直,惠愛君民,奉命由河南光州率軍護送移民入閩,開拓南方山區。當時社會動盪,匪寇猖獗,民心惶惶,章侯組織、訓練了一支武裝力量,掃平匪患,使人民安居樂業。因當時朝政腐敗,章侯無意仕途,整日寄情山水。有一次,他帶一個少年,手持竹杖到安溪、南安、永春、大田山中遊覽,到了永春、安溪、南安交界處的岱山地方,流連忘返,遂將竹杖倒插于石縫中,在雞心石上坐化。後竹杖顯靈,竟變青萌芽,複枝繁葉茂,當地民眾遂尊章侯為神,建造廟宇,塑雕金身,廟即名為“石竹”。章侯有求必應,深得鄉民崇奉,並由南宋朝廷封為“武德英侯”。
章侯是閩南民間信奉的神靈,後又傳到臺灣,成了兩岸民眾的共同信仰。海峽兩岸有多處章侯祠,其祖廟都是永春石竹廟。
南安洪瀨章侯的香火尤勝。林中和先生的《泉州聯話》引《南安縣誌》說,“章侯祠在十九都洪瀨街……每歲春,鄉人往石竹取火,遠近從之者以萬計。”洪瀨章侯祠據說有數處,“後□宮”就是其中一處。“後□宮”位於洪瀨鎮後□角落,規模樣式與“石竹廟”相仿,只是建得更富麗堂皇,廟前還多搭了個戲臺。廟門石柱上的對聯“明朝封典廟,府志著明宮”昭示了歷史的輝煌。每年三月十六日,合境百姓為章侯慶生日,連唱大戲,熱鬧非常。
明.永歷年間,閩南有陳姓鄉親渡海往台謀生,遂將章侯信仰帶到臺灣。至今嘉義縣六腳鄉有供奉武德英侯的“鳳山宮”,規制也近于“石竹廟”,是灣內地方的當境神廟。據說,陳姓鄉親初來台時,因人丁稀少,常受周圍各大姓欺壓,由石竹廟分爐迎來武德英侯後,章侯保境安民,神功赫赫,使陳氏族人奮興發展,該廟也因而香火不斷。
龍湖岩
在永春天馬山。明.天啟、崇禎年間,僧懷璽由永春湖洋西峰寺掛錫此岩,重建岩寺,祀奉祖師。有明.書法家張瑞圖“天馬真島”題匾。
清.周鳳翔《游天馬山龍湖岩》:
“聞道湖中景色幽,攜詩載酒一同遊。
千尋拗折堆雲磴,百丈奔趨劈石流。
松幹獨扶行客倦,竹聲環極佛堂秋。
山僧妙解登臨意,更指山庵在上頭。”
注--拗折:曲折。極:房屋的中棟,也指山的最高處。
東台祠
位於永春樂山。神姓庾,唐.光啟間(八八五~八八八年)隨王潮入閩,為奮威將軍,鎮戍桃林,家於此。年八十卒於永春樂山,“時著靈異,以衛鄉井,凡水旱禱之多應。”鄉人立廟祭祀。
位於位於永春縣城東南郊三公里處泰山,肇建于宋,代有重修,千年不衰。“文革”中拆毀,廿世紀八十年代稍加修繕,一九九三年重建。
北宋年間,河南道士黃惠勝南下弘法,雲遊到永春泰山,棲禪於此,選住岩壁間一龕形石洞靜修。
黃惠勝後往安溪縣翠屏山修道,南宋.紹興四年(一一三四年)圓寂于安溪大尖山。永春鄉人聽說黃惠勝“坐化成佛”,前往瞻仰,並集議在永春泰山建岩廟,取名“泰山岩”,塑佛像金身,設龕供奉,稱“黃公祖師”。後黃公祖師被敕封為“顯應普濟大師”,又稱“泰山顯應天師”,民間俗稱其“顯應祖師”。
由於黃惠勝晚年在安溪弘法並圓寂,安溪民眾也感念他的恩德,立寺祭拜,也取名“泰山岩”。
永春泰山岩坐南朝北,山門位於岩之西側。山門內一片空地,巨石磊磊,矗成峭壁危崖。面前一方平整石壁,摩崖刻一“靜”字,旁邊是縱向的三個小石孔。岩後,比簷尖稍高的石壁處有一凹入的龕狀洞穴,是當年顯應祖師修行的棲身之所。
岩西側門上有石匾“小天下”。據說為南宋時著名理學家朱熹來永春講學,游泰山岩時所題。門聯:“不是眼空天下小,只因位置泰山高。”
正門有匾曰“佛地洞天”,聯曰:“泰峰勝境神仙地,山間秀氣伴人明。”
山門外石壁上有題為“小天下”的詩:“心無煩惱最清靜,人生之路不平靜。地下石多路不平,天上無石日月明。”雖俚俗,卻也暗藏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