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在永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員撰文 2014-08-05
作者參加“中國香都.永春達埔”授牌活動(姚德純
攝)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對推動世界文明的進程貢獻巨大。中國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酒醋等物產都是通過這條黃金海道運往世界各地。永春縣是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又稱海上陶瓷之路)的發祥地和起點之一。
自宋迄清,桃溪流域、湖洋溪流域的陶瓷(青瓷、碗盤等)、漆器、茶葉、老醋等物產都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遠銷日本乃至非洲坦桑尼亞等地。
湖洋溪流域的海上絲綢之路史跡——始建於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的東關橋(通仙橋),歷來是大田、永春、德化通往泉州的必經之地。“無永不開市”,海上絲綢之路既成就了永春人能商善賈的“南洋神話”,也培育了永春人開放進取的創業精神。
林育華 攝
古窯瓷遺址與古印度教遺址
湖洋溪流域現存的外銷古瓷窯遺址有湖洋鎮的蓬萊窯(蓬萊村湖丘山,宋代)、溪西窯(溪西村原茶廠後,宋代)、碗窯芸窯(龍山村畚廄嶺至金雞亭一帶,宋至清代),東關鎮的內碧窯(內碧村南洋宿船潭附近,明代以前)、外碧窯(外碧村祖厝附近窯址,外碧橋亭附近古窯址,加蓮埔北山宮附近瓦窯隔,明代以前)等。
內碧(內八坑)、外碧(外八坑)二村人口口相傳,民國以前湖洋鎮龍山村的瓷碗粗坯做好後,主要轉運到宿船潭邊上的內碧窯再燒制,以方便船運。《桃源李氏族譜》保存的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立約書——《二世果齋公設立聽山祀山》已有“灰窯隔”“瓦窯隔”等外碧古地名。外碧村李氏三世李旺(1453-1490年)、四世遁齋(1488-1544年)之墓所的古地名叫“蘇陶壟”(外碧村林口右山麓,即現今橋亭附近)。外碧村清代道教科儀《福簿》同樣錄有“碗窯侖”“瓦窯壟”“宿船潭”等陳阪溪流域的古地名。這些地方史料充分證明,很早,永春就已是重要的陶瓷、碗盤的生產基地。
而在介福鄉,曾有考古發現到商周時期的陶瓷舊址。如果能夠進一步發掘,或許永春的陶瓷史可以更加完整起來,同時可以力證永春為中國陶瓷產業最原初的發源地之一。
此外,曾經有中國社科院印度教專家到外山鄉雲峰村天竺寺考察,認定該寺是古印度教的重要遺址。目前,寺中還可見一些古印度教神像,比如作為古印度教三大神之一的毗濕奴神。同時,永春還有很特殊的銅獅表演方式“刣獅”,使用的銅獅還有藤牌,這種形式可能跟永春早期是古印度教重要傳播地有相關。
永春作為古印度教傳播地之一,可見它與海上絲綢之路有很深的淵源。
陳坂溪和東關橋
據《桃源李氏族譜》記載,明代的內碧、外碧的溪段隸屬和平里十五都,統稱陳坂溪、碧溪。因湖洋溪流域較短,港狹灘多,多利小舟,且受到航道水深的限制,明代之前渡口主要開設在離東關橋幾里遠的外碧村陳阪溪沿岸一帶,以作為湖洋、東關、外山、向陽等地的陶瓷、茶葉等貨物的轉運碼頭之一。
明代外碧村李氏望族、進士兄弟李開芳(1544-1622年)、李開藻(1564-1619年)的祖父李陽初(1507-1579年,號慵素)掌管的山界地界,就包括陳坂溪沿岸渡口:“渡頭一所,坐在本都內碧坑俗呼宿船潭及山麓餘地並溪邊曠窯溪。上至北硿喉,下至東關雙溪口為界。”李陽初孫子李開芬(1563-1635年)繼承祖志,“鑿南安縣獅函大灘(按:南安九、十都大力灘),以通舟行,人比為龍門禹穴之功”。
陳坂溪西畔土名祖厝及湯洋的溪岸舊稱長潭、渡船頭,至民國時期還是本地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之一;對岸的東畔土名盛溪邊上則稱田牛港;陳坂宮明代以前舊稱洋尾媽宮,宮門前碧溪蜿蜒曲折,其東畔曾經也是明代以前的古渡口之一,《桃源李氏族譜》謂之“曲港”。由於這些渡口在開展對外商貿方面的地位,外碧村清代道教科儀《福簿》還保存著拜請這些渡口土地神的科目。
東關橋因是桃溪、湖洋溪彙聚處,水陸皆發達,還形成“東關鋪”,俗稱鋪口街。近代湖洋溪流域“下南洋”的僑胞,相當部分是走這這座橋前往泉州乘船出海。永春人,或許還包括周邊地區的人們,正是沿著陳坂溪這條海上絲綢之路,開始“睜眼看世界”的。
東關橋(蒲遠寶 攝)
黃金家族與摩崖石刻
陳坂溪流域與海上絲綢之路的千絲萬縷聯繫,還可以從落戶在此岸畔的蒙古黃金家族、桃陵公摩崖石刻等處發現蛛絲馬跡。
明天啟壬戌年(1622年),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元宗相月魯帖木兒不花公(干洪木)九世孫干裕源(公諱以鎧1588-1649年)因續娶永春太平李氏之女,而館居於現內碧村宿船潭對面碧坑,繁衍生息。其二世先祖世襲制明指揮使昭勇將軍八禿帖木兒不花公(干洪休),鎮守晉江永甯衛(現石獅永寧鎮),與明代航海家鄭和同下西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授封萬戶侯。干裕源家族的子孫或外出讀書業儒(如長子干方生系晉江稟生),或經商“財富致萬金”。干氏先祖最初信奉伊斯蘭教並跟隨鄭和(原名馬三寶)出海,內碧村尚存有“三寶田”的古地名。外碧村道士科儀請神科還專門拜請“三寶田土地公”“南洋臺灣公”等。清末民時,有干德源南渡馬來西亞傳授永春白鶴拳,知名的白鶴拳師李載鸞、林寶山等人皆出其門下。
干氏族譜首頁(陳志文/供圖)
此外,在外碧村的福建陳坂宮左側石壁現存有一處“永春第一絕”文物——桃陵公(顏廷榘,1519—1611年)書法摩崖石刻,刻有“明萬曆戊戌(1598年)秋邑人顏廷榘書:明錦城李氏始基。七世孫開芳、開藻刻石。遁齋李公暨配陳氏尤氏墓道。萬曆廿六年戊戌秋孫應元、應辰刻石”等字。
永春民間有句俗語稱“全識石壁字,盡收潭底金”,或許是曾經創造對外貿易財富神話的陳阪溪渡口的歷史回聲吧。
從通遠王到媽祖
據史料記載,桃溪流域、湖洋溪流域很早便是宋元航海之神——通遠王(福佑帝君)和媽祖(天上聖母)的信仰圈。
通遠王是福建一帶最早的海神,主要是發端於永春和南安交界的五台樂山(舊歸永春治內)的唐代隱士——李元溥,又稱白衣叟、白須公、樂山神(王)、福佑真(帝)君、通遠王、善利王、善利廣福王等名號,現南安向陽鄉已複建昭惠祖廟(頂庵、下庵)。
清乾隆《永春州志》卷十四《壇廟》記載,宋代大觀間(1107-1110年)令留鎔、紹興間(1131-1162年)令任敞相繼在永春縣城州治西興建昭惠廟即樂山行宮。桃溪沿岸的石鼓鎮卿園菩提宮、東關鎮馬甲宮,敬奉樂山海神福佑帝君、陳公聖侯。湖洋溪流域的湖洋鎮玉柱湖橋殿、外山鄉雲峰村龍雲堂尚在祭拜通遠王。外碧村陳坂溪東畔是五台樂山的餘脈,離本村約數公里遠的海龍坑腳舊有神潮庵拜通遠王,已廢圯。
陳阪宮(梁白瑜 攝)
外碧村清代道教請神科儀名冊尚有“通遠福佑真君”“廣福廟陳公聖侯、夫人、舍人”等字樣。福建陳坂宮的科儀請神法事特別是年度繞境請火活動,仍然保存著拜請海神通遠王的地方傳統。
而隨後替代通遠王海神地位的莆田湄洲媽祖,也是宋元以後德化、永春等地海上陶瓷貿易的航行保護神。如共和《永春縣誌》卷三十一《文物志》記載,“原在西門外,又名天妃宮。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移建於河通門外衛城壩內的交通橋畔。此宮系以舟楫為行業的小老艄、牽夫、碼頭苦力等營建,宮內塑天后像,以祈水上平安。1974年拆除,興建縣文化中心大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