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行走四海 根在永春》之五 一鄉三僑領.下

記者:姚德純  來源:桃源鄉訊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10日

《行走四海 根在永春》之五 一鄉三僑領.下

2013-07-08

“革命老前輩”顏子俊

顏子俊(1887—1959),名福黎,字篆祜,號子俊,達埔達中村下荇角落人。他是永春華僑發動捐鉅款支援抗日的第一人,周恩來總理曾經稱之為“革命老前輩”,曾任越南中華總商會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福建省僑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僑聯副主席、國務院僑務委員會委員等職。

 

立志改變貧困

顏子俊少時家貧,父親以肩挑貨擔謀生養家。顏子俊僅讀兩年書便輟學了,10歲時,其父因積勞成疾,過早去世。當時大哥才14歲,兩個弟弟更是幼小,一家生活的重擔都落在母親一人身上,母親僅靠為商家紡織夏布和裱褙冥紙錫箔來維持生活。顏子俊跟哥哥一起早出晚歸,割山芼、拾豬牛糞變賣以補貼家用,但所得也是微不足道。

13歲那年,經宗親介紹,顏子俊離鄉到幾十裏外的玉鬥鎮慶和藥店當學徒。一年後他到離家鄉更遠的德化縣赤水格,先後在德春和德太兩商店當店員。誠實勤快的他,深得店主喜歡,無奈山村小店生意清淡,除提供日食三餐外,工薪甚微。顏子俊想到母弱弟幼,家計維艱,在山鄉小店當夥計終究不是長久之策,必須另謀發展。“爺爺晚年時常給我們講起他幼年的生活情況,常告誡我們:‘貧不足患,無志可憂。’”顏子俊的孫子顏禧墨回憶說。

1902年,15歲的顏子俊在同鄉吳青雲的引薦下,奔赴越南西貢謀生。對於15歲的顏子俊來說,身處異國他鄉,舉目無親,身無分文,要在這裏謀生活、圖發展,談何容易!但當他看到許多閩粵華僑在此早有成功的先例,乃至於華僑無所不在、無業不存,尤其是每當思念故鄉慈母和兄弟以及鄉親之時,顏子俊就立志要闖出一條發展之路。初到越南,顏子俊就在一家僑親商店當炊事員。因其在國內已有當店員的經歷,不久,店主就讓他站櫃臺,做門市買賣。他把商店經營得很起色,很快他又被提升為經理。在越南奮鬥十年後,他在西貢華僑商界已漸露頭角,小有名氣。

積攢了一些錢財,除以僑匯孝敬故鄉慈母和幫助兄弟鄉親之外,他悉數拿出與人合資經營商業。“由於爺爺的誠實經營,信譽日増,積蓄稍厚,後來,他獨資在西堤創辦了啟華英布莊。幾乎是心想事成,生意興隆,店鋪由一間發展到數間或整條街。”顏禧墨說。

在《永春人海外拓殖志》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越南地當中南半島之東,水陸國界均與我國連接相關……其他曾為中西商業輻輳及交通樞紐,中西商人多往貿易,福建人留居者不甚少……商業方面,永春專營布匹,清末由達埔之顏子俊等開其先。”時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歐列強正陷入戰爭的泥沼,無暇東顧,越南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因此,顏子俊經營獲利不少。於是,除繼續經營布店,顏子俊還進一步拓展染坊、陶瓷業、戲院和書報社等實業,並到國內投資。顏子俊迎來了從事商業、投資工業的黃金時期,他的財力逐漸雄厚。

顏子俊故居福善堂 (梁白瑜 攝)

 

支持民主革命

在國內,家鄉的貧困,民生的凋敝,政府的腐敗,顏子俊感同身受;在國外,旅越僑胞因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欺淩與壓迫,日子更是不好過。1907年,孫中山抵達西貢,同時在河內建立同盟會分會,宣傳革命。顏子俊從此接受了愛國民主革命思想,同情並支持辛亥革命,並于1913年毅然加入中國同盟會。就在那年,孫中山發動討伐袁世凱,時任越南中華總商會主席的顏子俊不但自己捐出鉅款,還大力發動華僑捐款,支持革命,這在當時國內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後來,顏子俊正式加入中國國民黨。

在越南西貢,當時有不少的進步人士和共產黨員進行著反帝和反獨裁的革命活動,顏子俊總是積極支持。經濟有困難的,他出錢接濟;遇到危險的,他盡力保護。得到顏子俊幫助的人很多,後來任中共中央聯絡部副部長、國務院僑辦副主任的連貫就是其中一位。

1928年,連貫來到越南,在西貢廣肇華僑學校任教,並組織領導進步青年開展革命宣傳活動。在這裏,連貫遇到了顏子俊,並得到了他的傾力幫助。在連貫遭到法國殖民統治者的追捕時,顏子俊幫助他化險為夷,但他的名字卻一直到1954年 8月,顏子俊到北京參加中僑委第三次僑務擴大會議同他見面後才得知。“安南僑領顏先生最著名,幾乎無人不知曉。”連貫盛讚他是“真正的愛國僑領”。

顏子俊由於積極支持越南和中國的革命活動,受到國民黨在越南代表機構的指責與監視,他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即公開發表聲明退出國民黨以示抗議,這事在越南華僑界震動很大。為避免事態擴大,國民黨中央派了一個中央委員到越南要與他會談,被他拒絕。

 

支援祖國抗日

1931年東北三省淪陷的消息傳來,顏子俊無比憤慨,馬上發動越南僑商組織“華商經濟聯合會”,號召僑胞抵制日貨,節衣縮食,踴躍捐資給黑龍江省馬占山將軍和東北抗日義勇軍作經費。“他自己曾一次捐獻 100萬元,支持東北抗日義勇軍。”顏禧墨回憶道。

“凡是愛國的事,他總是滿腔熱情地支持,爺爺還曾經捐款支援十九路軍抗日。”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發生,十九路軍向全國、向全世界發出抗日通電,呼籲全國同胞奮起抗日,而蔣介石反責十九路軍,破壞全局決策。顏子俊非常憤慨,即以越南華僑總會主席名義,發出快郵代電,揭露蔣介石的消極抗日行徑。時值四兒子出生,顏子俊就將兒子取名為“國仇”。他以越南華僑總會主席的名義,先後組織並主持“越南華僑抗日救國賑濟總會”和“南圻華僑救濟總會”,發動華僑捐資籌集百萬元鉅款以及40餘箱衣服、藥品,支援十九路軍抗日。

1933年十九路軍入閩成立人民政府,越南華僑在顏子俊宣導下,捐款購兩架飛機獻給十九路軍,蔡廷鍇將軍曾親筆專函致謝,並邀請顏子俊回閩參加飛機命名儀式,後來因為“福建事變”很快失敗,沒有成行。

西安事變後,愛國將領張學良被拘禁,楊虎城被迫出國,顏子俊對此心有不平。1937年,楊虎城將軍自法國回國請纓參戰,途經越南西貢。為了鼓舞華僑的愛國抗日熱情,顏子俊不顧部分國民黨員的反對和不滿,率領旅越華僑代表設宴款待楊虎城,並與之懇談抗日救國大計,同時對張學良將軍所遭受的迫害表示無比憤慨。

1937年“七七”事變發生,全面抗戰爆發後,顏子俊召集成立“旅越華僑縮食救濟祖國兵災慈善會”,並擔任會長,號召各華僑商店每日節省菜金兩成作為救濟金,每週收集一次,匯回祖國,此舉得到越南華僑的積極回應,活動得以持久開展。

1938年10月10日,愛國領袖陳嘉庚在新加坡成立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號召各坡承擔常月義捐。被推選為常務委員的顏子俊積極回應,全力以赴主持越南華僑籌賑工作,直到日本侵入越南為止。

因顏子俊支持抗日,日寇對其進行威逼利誘,但顏子俊卻抗懷物外,其高風亮節令人敬仰。1941年7月28日晚上,日本駐越總領事派代表朱裕朝竄入顏子俊家中,向他下說辭,說“中日要合作”,“共存共榮”,讓顏子俊以華僑名義通電擁護汪精衛,並以“如肯合作,將給予三井、三菱產品在越南的總代理權”為誘餌,限三日內答復。顏子俊嚴守民族大義,不顧個人安危,堅決拒絕。

“當晚,爺爺一夜未眠,思量著越南既已淪陷,義捐等救國活動無法開展,為了安全,還是離開為好。”第二天,在友人的幫助下,顏子俊取水路離開了越南。後來幾經輾轉,1941年底,顏子俊返回了闊別40年之久的達埔老家。事後,日本駐越總領事十分惱火,立即派人查封顏子俊的店鋪,多次大抄其家,逮捕其長子純趙和女婿盧仲華。顏子俊在越家屬被迫到農村去避難。

 

樂為公益行善

“舉凡公益事業都樂而為之”。顏子俊熱心公益,數十年如一日,成為旅越華僑聞名的愛國愛鄉的華僑領袖。

顏子俊雖旅居越南,然心中不時惦念著祖國、故鄉、慈母和鄉親。為了發展家鄉的教育,1921年顏子俊斥鉅資在家鄉達中村下荇故居附近的溪岸邊,興建一座頗為壯觀的“洋樓”,創辦鼎新小學,這是達埔最早的一所僑辦學校。這讓家鄉的學子受益匪淺,然終因戰火於1934年被毀而停辦。

1942年秋,因抗戰之初轉移到達埔的永春中學(即今日永春一中的前稱)遷回縣城原址,看到偌大的家鄉沒有一所中學,顏子俊便發起倡議籌辦中學,經過籌備,達埔中學即私立達理中學(今永春五中)於1949年9月開學。顏禧墨介紹,“後來建校舍時,我爺爺就捐出了被毀壞的鼎新小學的磚石等材料。”

1931年,家鄉連續數年鼠疫肆行,得悉消息後,顏子俊立即捐資從越南釆購防治藥品寄回家鄉,並免費發放給家鄉人民醫治。“當年如果沒有他的幫助,不知道還會死多少人。”達埔鎮的許多老人說起顏子俊,至今仍無不感謝萬分。

1941年底,回到家鄉的顏子俊看到許多僑眷鄉親“衣不暖,食不飽”。“我年已老矣,不能執干戈去抗戰,理應在後方搞生產,責無旁貸。”經過實地考察,顏子俊認為永春僑鄉惟有“靠山吃山”,應墾荒種植才有出路。於是,顏子俊聯合歸僑和僑眷,投入70多萬元資金,組織了歸僑合作社,先後創辦達理、鳳美和洑江三個華僑農場,既種植水稻和薯類,又種植木材和果樹等。後來,由於時政腐敗、通貨膨脹等原因,農場投資最終血本無歸。

1947年,傳來閩粵兩省因天災兵禍而出現饑荒的消息,已經重返越南的顏子俊立即以越南華僑救濟總會名義,募捐3000噸大米。此時已年過花甲的顏子俊仍以監賑人身份隨運糧船回國。

發賑完畢已是1948年,顏子俊原想重返越南西貢,但南越當局正加緊搜集他與越盟往來關係的證據,情勢十分險惡。為了安全,家人和親友都勸他暫緩返越,顏子俊因而留在了家鄉。這時國民黨政府進行所謂“國民大會代表”的選舉,一再電邀他到南京,共商華僑代表人選問題,他以不久即將返越為辭,加以謝絕。

永春五中顏子俊科學樓 (湯永和 攝)

 

援助越南革命

在僑居地越南西貢堤郡,顏子俊捐資創辦福建中學、小學和暨南中學,並擔任這三校的董事長。他還捐資創辦西堤福善醫院,任董事會主席。

“不僅如此,爺爺還幫助過越南總理範文同,後來範文同也解救了爺爺。”據顏禧墨介紹,1936年,越南勞動党範文同到西貢進行地下革命工作,曾遭到法國殖民主義者當局巡捕追殺,在危急時刻,範文同躲進顏子俊的布行,工友讓他打扮成營業員,避過了追緝。顏子俊得知此事後,即把範文同帶到安全地方,此後,他們不時聯絡,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顏子俊在經濟上也予其無私幫助。

1953年,時任越南總理的範文同率代表團首次訪問中國,在周恩來總理面前提及當時結識顏子俊的情況,盛讚他對越南人民解放事業的巨大貢獻並請周總理幫助找到顏子俊。而此時,顏子俊在家鄉正遭受不公正對待,被批鬥、關押審查,勞動改造。中央馬上派人從永春把顏子俊接到北京,顏子俊始得平反,並與範文同見面敘舊。

1946年,顏子俊返回越南西貢,重整舊業。此時越南民主共和國已成立,而西貢卻尚在法國殖民主義者所支持的保大政權統治之下。越盟(越南共產黨前身)派代表秘密會見子俊,要求他支持越南人民反對保大傀儡政權的革命鬥爭,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當時有不少從事秘密活動的越南革命者,有些還是負有重任的領導人,在經濟上都得到他的支持,遇到危險也得到他的掩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破壞下,越南農村民生凋敝,不少人到西貢尋求生路。一向樂善好施的顏子俊發起組織華僑救濟總會,進行勸捐募款活動,收集糧食、鹽菜、豆豉和舊衣物、布料、針線等救濟物資,又暫時徵用空貨倉、宮廟和會館等場所以安置難民,並幫助難民介紹職業。很快,顏子俊的募捐救濟逐漸擴展到越南各地。

 

竭力僑聯工作

國務院僑務委員會委員任命書

1949年全國解放,陳嘉庚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大典後,回到廈門。顏子俊前往拜會,“有了強大的祖國為依靠,華僑再也不是海外孤兒了。”陳嘉庚向他介紹了全國政協會議情況和中央人民政府對華僑的方針政策。顏子俊聽了非常高興。

永春解放後,也成立了永春縣歸僑聯合會,顏子俊先後被選為縣僑聯副主席和達埔僑聯主席等。

1954年 6月,顏子俊和同為達埔的印尼僑領尤揚祖同上北京,會見了蔡廷鍇將軍和舊友莊希泉、李鐵民。同時,顏子俊還拜會了中僑委主任何香凝,並受贈一幅《猛虎下山》的國畫。10月,他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在全國政協二屆一次會議上,周恩來總理親切會見了他,當得知他是同盟會會員時,稱他是“革命老前輩”。

為使永春僑生、歸僑和僑屬子女有較多的就學機會,在顏子俊等人的倡議下,1954年秋,永春創辦了華僑子女補習學校(即如今的永春華僑中學),其第一任名譽董事長便是顏子俊先生。

1955年 3月,顏子俊被任命為福建省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1956年當選為全國僑聯副主席。1957年被任命為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在參加全國政協二屆三次會議時,列席了最高國務會議,雖然年過古稀,但顏子俊仍精神矍鑠,竭力為華僑多做工作。此時,顏子俊已被查出患上了喉癌。

1959年 2月25日,顏子俊病逝於永春醫院,終年72歲。周恩來、何香凝、陳嘉庚、葉飛等海內外友人紛紛發來唁電、敬獻花圈。追悼大會被安排在新落成的永春縣人民會堂舉行。越南西堤和香港、澳門等華僑團體不僅發來唁電,還在當地舉行公祭儀式。

1987年 9月18日,泉州華僑歷史學會、永春縣僑聯會在永春僑聯聯合舉辦紀念顏子俊先生誕辰100 周年活動。我縣教育泰斗李世山先生賦詩頌揚道:

  “立志出鄉井,南天揚國魂。

   高風僑界重,碩望枌榆尊。

   業遂一生願,名將萬代存。

   為公壽百歲,仰止誦清芬。”

1995年,為紀念顏子俊,港胞梁良鬥在永春五中捐建科學樓“顏子俊大樓”。

“我打算建個紀念館,來好好紀念我爺爺,也讓他的品格精神影響後來人。”前不久,家住廣州的顏子俊的孫子顏禧墨回鄉修繕顏子俊的故居福善堂,並圍上了圍牆。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