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滿故事的永春舊街《三》
2013-05-28
牛脊上的街市--十字街頭
俯瞰十字街
現狀:熱鬧與雜亂並存
“記憶中,熙熙攘攘的十字街口,小商販的吆喝聲不斷。當時十字街的市集盛景,遠播縣內外鄉民,吸引各地的小商小販前來商品交易、買賣。那情景,街道兩旁,店鋪亂中有序。無論是日出、還是雨天,五腳基走道,處處相通相連。”這是一位新加坡華僑所寫的《十字街的落魄與滄桑》裏的文字。
於是,在一個雨天,來到它的面前,位於達埔鎮達中村厚山上的十字街。
第一眼已訝然:熱鬧、雜亂、豐富。熱鬧是因為攤點多,多到你得費點心才能找到風雨廊內的店面,因為幾乎每個店面前都有一個與它同大的攤位正在做買賣。原本就不寬的街道除了兩旁的攤位外,路中央還有一排小攤位,店面疊攤位,如何不亂,更何況還是在一個雨天。可當你沿著僅剩的一米左右的路面往裏走時,你很快就會忘記雜亂,因為花、鳥、蟲、魚、水果、蔬菜、竹製品、家禽、山貨等等各式各類商品應有盡有。
“達埔鎮人口多,達中村又是中心,這條街道更是商貿集中地,所以特別鬧熱。”當地村民潘儒奇樂呵呵地讚譽著自己的家鄉。“人越來越多,原本的店面不夠用,所以才店外有大攤,街中有小攤。”達中村村支書潘耀生穿行在街上,不時與鄉親們打招呼,“這街就要擴建了。兩邊都要拓寬 3米。”眾人有的說好啊,是得擴了;有的回答:哎呦,那我家的鋪面不就沒了嗎?
“當年,這條街可是永春數一數二的大街。”潘儒奇不忘驕傲地一再強調。
十字街心
初建:東西南北街
永春好多街道的建設與民軍陳國輝有關,達埔十字街也同樣。“1931年(一說1929年),陳國輝宣導在厚山上建新街。”村裏老人會會長潘儒砐侃侃而談,“牽頭的是那時兩位有名望的人,達德村的葉德舜和洑溪村的黃文標。”終於,在形如牛背的厚山上,東南西北向的十字街258 間店面建成了:兩層或兩層半的商住一體式建築,土木結構,有閩南獨特的風雨廊構造。
四條街各有分工,其中東街 127鋪,主要經營食雜、服裝;西街65鋪,主營地瓜、木薯等山貨;南街42鋪,豬仔交易主要集中於此;北街24鋪,各類竹製品彙聚於此。“以前沒有冰櫃,貨物容易受潮受熱壞掉。可我們十字街上的店鋪不擔心。牛脊形的厚山頂,特別通風、乾燥。北街倉庫到現在還用於儲藏糧食呐。”達中村村委潘添籌特別驕傲地介紹,“早年每月初一、十五,鄰縣德化、安溪,本縣的蓬壺、玉鬥,甚至五裏街、城關都有客商到這裏趕墟,非常熱鬧。”據悉,目前墟日改為陽曆逢1和6。
除了商業繁榮外,這條十字街與其他街市不同的還在於它的紅色痕跡。“曾經,東街的陳明堧理髮店就是地下黨的秘密聯絡點。”熱心的潘儒奇跑了出去,回來說,“現在是35號鋪。”“曾經住在東街尾的李素明是一位女地下黨員,她是當時遊擊隊政委李劍光的妹妹、隊長尹利東的妻子,犧牲時才18歲。”街上很多人都知道這位女地下黨員,“有一回她在獅峰山洞裏被敵人包圍了。她說:‘我死要留名四方,不願死在這無人知道的山洞裏。’說完就走出山洞慷慨赴死。”
據縣誌記載,1934年4月和8月,紅二支隊先後兩次解放達埔街。曾經的戰火紛飛,留給後人的總是許多不一樣的的傳說和一樣的勝利喜悅。
中西合璧
塘溪古街
走在岵山鎮塘溪村長 120米、寬 7米的古街上,冷清還是冷清,雖然分立兩旁建於80多年前的店鋪依舊。它們大多為二層,土木結構,前後出水。每家店寬 4米左右,高約 4.5米,其中底層高 2.7米,深 15~17米不等。兩側設排水溝,水由西向東流入岵山溪。
“塘溪街包括上下街,上街在清末民初就開始有店鋪了。食雜店、藥店、肉鋪等等十多間。”該鎮僑聯副主席陳耕愛說,“下街是1930年陳國輝規劃建設的,有幾十家店集中在這裏。”眼下可見的,就屬下街。
古街按照閩南特色街道佈局而建,因民國時期建築風格已受到西方建築的影響,古街也有了中西結合的特色。古街兩邊建築有著閩南傳統古厝的紅磚和飛簷,但已不像傳統古大厝那樣明顯,一層廊柱和二層陽臺柵欄則採用西式的建築風格,雕飾精美,樣式獨到,是那個時期的典型寫照和文化標示。當時古街建築第一層基本上用作店面和生活空間,第二層則為臥室。岵山人在此經營一些私人小本生意。民國時,國民黨也曾在這設有國保隊;抗美援朝時期,大部隊也在此修整駐防過。
“1950年後古街逐漸成為小姑(岵山原名小姑)的鎮區中心,大部分公共配套設施,如公社、供銷社、稅務、郵電等都在此。”陳耕愛說,80年代建起銀行、稅務所、郵電所,並擴建供銷社,為二或三層,磚石鋼筋混凝土結構。街道為瀝青路面,商業集市也隨著向這裏轉移。
塘溪村坐落於岵山鎮南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自然風光與人文資源並茂的千年古鎮。村子裏百年以上歷史的古厝達62座,古厝成片相接,自成一派極具觀賞價值的風景線。
沿著塘溪街,隱約可見硬山及卷棚屋頂、燕尾型屋脊。“穿鬥式木為主要結構,古厝內雕樑畫棟,裝飾有透雕、浮雕、線刻或圓雕而成的精美雕刻。”該鎮宣委溫令城如數家珍,“雕刻材質有木雕、磚雕、石雕、泥灰雕,雕飾題材廣泛、技藝精湛、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既沿襲中原河流文化,部分吸收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其蘊含的文化內涵獨特豐富,堪稱閩南文化活化石。”
塘溪街
長不過魂縈夢牽
五裏街長
說起五裏街,現在已多指五裏街鎮,它是一個行政區劃,而往昔的五裏街是一段商賈雲集的繁華古街,是讓闖蕩四海的永春人魂縈夢牽的記憶。是的,已近百歲的它已經老了,老得齒牙鬆動,老得孤寂沉默,只有沿街的兩列騎樓依舊驕傲。
五裏街
火災後的繁華
緩緩地從兩列騎樓間開車而過,心中的肅穆與腳下的距離讓記者難過。不行,必須下車,讓手指撫過那一片片撐起兩層小樓的木板還有架起風雨廊(俗稱“雨腳器”)的紅磚,用雙腳實實在在地踩在廊底的石板上。
閩南重鎮、商賈輻輳、海絲起點,這些用於呼喚五裏街的美名已很遙遠很縹緲。當下,記者只懂得老街很老,甚至有些淒涼,除了偶爾有一兩家賣竹製品的商鋪外,就是幾家生活在這裏的住戶,開著門,門內很空——因為家裏就只有一兩個老人了,東西不多而且也舊了。為何不跟子女們搬走呢?不捨得唄,父親的父親的父親、母親的母親的母親可能就已經住在這個風雨廊下,就讓我們靜靜地陪著它過日子吧。
1917年十月初四夜裏的那場大火將原本的34間舊街店屋燒毀了。關於這場大火,沒有更詳細的記載,故前因不得而知,但後果卻是一位年輕軍官重建了這條街,並從而留下了聞名遐邇的繁華五裏街。
這位年輕軍官叫做王榮光,生於1885年,那時的石鼓鄉石鼓村人。他為人任俠好義,精習武術,“縣內外青少年爭相依附,尊為魁首。”縣誌載,辛亥革命後,有“辛亥革命猛將”之譽的宋淵源推薦其赴南京軍官學校受訓。1918年 5月13日,王榮光率護法軍襲占永春縣城,宣佈永春起義。 6月,王榮光被委為閩南護法軍軍長。1920年春,王榮光率部複駐永春,成立永春縣議會並進行變革。1922年,年僅37歲的王榮光在泉州被北洋軍閥殺害了。正是王榮光在永春變革時,新修了五裏街,街名為“大同路”(俗稱中街)。店面是二層土木結構磚柱騎樓建築,路面寬 9米,可通大車。1929年大同路擴建,向西延伸至吳厝橋,同時建華岩街(後改名為民生路,即現在的西安路)。“它是民國年間最為繁榮熱鬧的地段。”退休幹部林志恩說,從城關的城隍廟至此距離剛好五華里,故這裏也被稱為“五裏街”。
不過那時的五華里路線跟現在的大公路是不一樣的。林志恩仔細地說:“所說的城隍廟已經不存在了,它的舊址在縣政府側門外,郵政局和百貨公司就占其兩廊。從城隍廟開始,沿著一條小卵石路到西菜市場後面再穿過體育場,接到 403台前面的那條小車路再橫穿永春一中經崇賢路,到基督教堂到多瑪印書局接到通用廠門口,來到七境之“中央境”內,這裏就是百年五裏街的所在。
百年來,五裏街承擔著周邊的德化、大田、永安、三明、尤溪、漳平的山貨與廈門、泉州、晉江等地海貨的交換重任。“山貨通過人工肩挑到五裏街,再用木船運至泉州乃至海外去銷售;鹽、海產品、布匹等貨物通過‘溪舟船’拉運五裏街再轉挑到周邊內地出售。”林志恩說起曾經的五裏街繁榮,滿臉自豪。抗日戰爭期間,沿海遭受日本人封鎖,廈門、泉州不少機關、學校內遷至永春、德化、大田。五裏街一躍而為商業流通重鎮,土特產、布匹批發商行應運而生,中國、中央、交通、農民銀行及福建省銀行、集友銀行、永春縣銀行都在這裏設立分支機搆,貿易盛極一時。還有“華德布行”,專做布生意;“金飾店”,出售各式各樣的金銀裝飾品;還有雜貨店“福源號”、批發海產雜貨的“金全裕”,專營紗布的“可聯行”。“前清官員之子王冬土曾創下‘萬安藥店’。‘萬安’兩字是當時岵山著名書法家陳如珠寫得,至今還保存完好。”林志恩說,以前,這條街上中藥店特別多,有“怡春堂”、“保和堂”、“瑞益號”、“德春號”、“峰興號”、“瑞興號”等等。
隨著這些生意往來,永春商人漸漸遍佈世界各地,下南洋的尤其多。“‘無永不開市’(沒有永春人就開不了市)在馬來西亞各埠流傳很廣。”很多返鄉的南洋華僑這樣說。
從遠古走來
“金峰山、銅鼓山和埔頭小山,是古人首選的居住地。古到什麼時候呢?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文物看,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林志恩帶著記者走街串巷、爬山越嶺,去找尋先輩們的足跡。
《永春縣誌》記載:“商周時代,就有人類在永春生息繁衍,最早的是土著閩越人。”而1956年和1958年兩次考古調查均有實證發現。1956年,廈門大學考古實習隊在九兜山、康山(萬春寨)及其支脈,發現的遺物有石器、夾砂紅陶、泥質紅陶、印紋硬陶和釉陶等碎片。1958年文物普查時,又在康山上採集到陶環、陶罐和陶都等器物;埔頭小溪對面的大宗山和附近的許厝山、銅鼓山東北面山坡上的遺物有石器和陶器;永春一中後面,遺物有陶片。這些記述說明,發現的古人生活遺址大多在溪兩側的小山坡上。據考古人員分析,所見的印紋陶最多,軟陶第二,釉陶很少,證實是較早的商周時期留下的。
“其中永春一中後面的金峰山,離桃溪最近,古人捕魚更方便,和桃溪平原連成一片,氣候更有利於人類生存,古人居住的人數會比其他地方多,可是至今發現的遺物反而比其他地方少。”林志恩認為,由於近代時,金峰山是公山,外地人死了,均可以自由在這裏下葬,密密麻麻,層層相疊;後來又開墾成片栽種,致使遠古留下的遺物被覆蓋或遭破壞。因此,他堅信,如果進一步挖掘,肯定會有新的發現。
那麼,所有人都不免有疑問,這些古人從何而來,又因何消失,什麼時候消失的呢?現在永春還能尋到這些土著閩越人的後代嗎?似乎我們都無法給出精確的答案,因為沒有任何文字資料和實物證據。不過,這些遺址文物的出現,可以證明在遠古,五裏街就曾經有人居住生活過。而且他們的開墾勞作,為五代至唐朝大批遷居永春的中原人打下了一定的環境基礎。
俯瞰五裏街
從官田市到豐芩頭街
“讓人們思念不斷的五裏街,指的是西安周圍一帶,地處桃溪東岸,從縣城到新亭路五華里的平原區域,還延伸到埔頭小平原。”林志恩說,不過五裏街的市集,有一個從官田市西移到豐芩頭街再到大同路的過程。
《永春縣誌》載:宋代“晉江東溪從泉州至石鼓潭可通舟楫。”遠古的桃溪平原,遭受洪水沖刷,河道經常移動。唐以前,溪水曾經臨近現在的仰賢和環翠,後來向南移。現在,縣醫院及西門、體育場附近一帶的地名仍叫做“溪洲”。溪洲天妃宮岸邊、邀祠宮後、真武佃等分別成為行舟碼頭,是商船靠岸裝卸山海貨物交流的地方。宋元明時期,在縣城西,大致位置在儒林村的義烈殿至現永春一中旁邊的侖中嶺,漸興官田市。
那時,桃溪水又大又深,還經常洪水氾濫,有“三年水流東,三年水流西”之說。隨著官田市東段被沖毀,商船直通到地勢較高的西安許港。“清同治三年(1862年),建豐芩頭街。”據縣誌載,官田市逐漸向西移,市場慢慢移至西安豐芩頭。市場比較集中,街道 2~3米寬,地面用鵝卵石鋪成,肩挑運貨,商品非常豐富,吸引了遠途的客商。現存的“海客巷”,成了山海貨物交流的歷史見證。
據考古證,五裏街當是入永中原人的最早居所。1966年 2月,在位於金峰山南麓的永春一中校園內發現四座磚室唐墓,墓磚上有“貞觀廿一年”( 647)和“永徽二年”( 651)字樣。專家考證,該墓群主人為最早入住永春的陳後主的兒子陳鏡臺。崇賢中學內也曾發現過兩處類似的墓葬。縣誌稱,這裏(指五裏街)是永春、德化、大田一帶貨物集散地,繁榮盛況為全縣第一,也是閩南著名集鎮之一。可見此時五裏街已有集市,無愧於“街”的稱呼。而多年之後的唐光啟年( 885)起,才有莊、鄭、林、留、王等多姓陸續入永,永春的其他地方也才慢慢有人居住。
如此看來,五裏街當為永春最早的古街,不管其市集是在官田市、豐芩頭街還是大同路。對於離鄉背井的許多永春人來說,讓他們魂縈夢牽的一樣是“五裏街”。
結束語:
自此,三篇《寫滿故事的永春舊街》系列報導落下了帷幕。
此番,記者尋訪了九條舊街。從最西的一都鎮黃阪街到最東的湖洋鎮丁字街,不論是否依舊熱鬧依舊繁忙,每一條街都有自己的故事,永春人的故事,或愉悅、或心酸,或老、或新,……最重要的是每條街上的居民都那樣熱愛並驕傲著自己的土地與歷史。
在採訪中得到許多熱心人的幫助,借此一併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