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泉州村”都說閩南話
2009年03月15日
今天,泉三高速公路就要正式通車了,兩地路程將由原來 6個多小時縮短到 2個多小時,兩地聯繫將更加緊密。而記者在三明採訪時發現,早在清代就陸續有泉州人移居三明。目前,三明人口總數近 270萬,其中有四五十萬是遷居來的泉州人和他們的後代。
走在三明永安市西洋鎮區下街村,就仿佛來到閩南農村。村裏人說,早在20世紀初,就陸續有泉州人遷移過來,慢慢聚居到村裏。現在村裏 70%的人口遷自泉州各地,老人小孩都講閩南話。而在三明,這樣的村莊還有不少。
遷居三明的泉州人,在融入當地的過程中,敢打敢拼的幹勁也影響了當地人,連泉州的民間習俗,也被帶了過來。
就著當地的花生,喝著泉州的鐵觀音,已經成為當地人的習慣了
故事
泉州移民敢打敢拼,在與當地人的磨合中,也改變著當地的經濟面貌
。
父輩回鄉找老婆
,兒孫娶當地姑娘。
細雨霏霏中,蘇忠詎老人剛幹完活下山,匆匆走來。72歲的他是一名小學退休教師,家在街邊,鋼筋混凝土結構,四層半,一層當店面出租,家境在當地算不錯。但勞動的習慣讓他閑不下來,而故鄉安溪農村,他這個年齡的老人,基本都不幹活了。
上世紀50年代,蘇忠詎18歲那年,聽說三明這邊做工種田混口飯吃較容易,初中畢業的他跟著老鄉,從安溪長坑鄉衡陽村隻身來到西洋做工。後來,他憑著初中畢業文憑,在西洋農村當了老師,一直到退休。
老蘇說,剛到西洋時,泉州人不多,語言、習俗上有差別,他的老婆還是回安溪老家找的。但他的子女輩就完全不同了。老大和老二的老婆都是當地人。有意思的是,因為一家人都講閩南話,媳婦們過來也學,幾年後就說得很地道了。
“泉州村”當家
,讓兒女回泉讀大學。
50多歲的林友勝是下街村村委會主任。他的父親解放前從永春蓬壺來這裏做小生意,母親是當地人,自己在這裏出生長大。如今,他在鎮上辦了一家酒家,還有一個果場,日子過得不錯。下街村有2000多人,是西洋鎮人口最多的一個村。這個村的幾任村委會主任,都是當地經濟能人。
林友勝講的也是閩南話。在他的印象中,下街村的泉州人與當地人有個從磨合到融入的過程。村裏 70%的人口來自永春、安溪、南安、德化、惠安等地,多數是在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間,沖著“三明比泉州好種田”的說法遷來。因為地緣的原因,泉州人自然把家安在同一個地方,久而久之,這個村就成了鎮上最大的“泉州村”。
在林友勝的印象中,當地人與泉州人並不是一開始就和睦相處的。過去往往是某個泉州人被欺負,幾個年輕人就站在一起,共同對付當地人。慢慢地,雙方結親,才相互融合。有意思的是,不是泉州人融入當地生活和習俗,而是當地人被泉州人同化。因為泉州人能吃苦,有闖勁,生活普遍過得比當地人好。
對故鄉永春一天天陌生的林友勝,卻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回到泉州。在他的動員下,他的兒子和女兒現在都在泉州讀大學。他覺得,過去是三明的農村比泉州的農村日子好過,現在則反了過來。
閩南“愛拼”精神
,改變當地面貌。
李謀煌,祖籍南安詩山的下街村民。數十年打拼,如今他是當地一家林場的場長,還是永安市政協委員。當地泉州人中,他算事業有成。
1966年,李謀煌 3歲時,隨父親來到永安。那年,一起來的同村人有 118個,現在包括後裔大約還有 260人。
中專畢業後,李謀煌留在永安一家水泥廠上班。當時,永安人留給他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安於現狀,閒暇便圍成一圈打牌。他認為,因為地廣人稀,當地人天生不愁吃,勤快和闖勁遠不如泉州人。
有一年,他聽說老家有個華僑,單是珠海傢俱廠就有8000多名員工,耐不住誘惑的他,隻身來到廣東創業。1998年,他重返永安,開始水果行銷。2003年,他瞄上林業生意,將市場延伸到泉州,與泉州市區、南安等地做起了生意,然後在西洋鎮區的下街村買地蓋房。
拼闖下,這些泉州移民逐漸凸顯了優勢。這種現實的差距,在生活品質、村裏換屆選舉、民事糾紛時都有表現,強烈地刺激了當地人。當地人開始利用當地土特產豐富的優勢,從事土特產加工,搞起運輸流通,生活因此改變。
西洋鎮黨委副書記陳彩春告訴記者,西洋的經濟發展,要感謝當地泉州人。解放初,西洋鎮人口不上千人,現在是近 2萬人,其中泉州人占 60%多,還有一些外地人,純粹意義上的本地人,只有約 30%。無論是散遷來的泉州人,還是整批移民來的泉州人,如今都是講閩南話的西洋人,他們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可以說,沒有泉州人,就沒有西洋的今天。
改變
敬老宴、鐵觀音,在泉州非常盛行的民風民俗,如今也開始在當地流行起來了
。
在下街村採訪,走進村民家裏,招呼客人的除了當地產的水果、花生外,和閩南人一樣,大家還圍在一起喝鐵觀音。當地村民說,起初並不習慣這些,後來通婚往來,泉州小夥子到岳父家走親,習慣帶上鐵觀音,又因下街村泉州人占多數,日子久了,當地人慢慢也習慣用鐵觀音招待客人。
今年80歲的李間淦,老家在永春達埔,十幾歲時來到西洋。在當地打短工的他和左鄰右舍接觸中發現,永春人不少,講的都是閩南語。本地人少,為方便和泉州人打交道,也學起了閩南語。
記者採訪中發現,當地一些民俗也被泉州人同化。李間淦介紹,永春趕廟會,一群人祭拜後,會圍在廟裏吃素菜,而當地人各自拜完就回家。如今,當地人在祭拜後,也加盟到泉州人的行列中,圍在一起吃喝笑鬧。
林友勝說,下街村所有老人,泉州的,本地的,重陽節這天都會聚到村部吃敬老宴。而這,原本也是閩南的習俗。過年時,65歲以上老人還可以從村委會領到長壽紅包,老人去世,也可以從村裏領到 500元的喪葬補助費。這在過去是沒有的。
移民
遷移到三明的泉州人,大致有 5大部分,其中,因自然災害和支援建設過來的最多
。
三明市駐泉州辦事處主任邢國富在三明駐泉辦已工作了十幾年,對三明泉州人的遷居史有過一些研究。他介紹,三明人口總數近 270萬,其中有四五十萬是遷居來的泉州人和他們的後代。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是遷移的高峰期,有的已發展到第四代了。
他說,在三明的泉州人群體,大致由 5大部分組成。
最早是移民,占這個群體總數的多數。三年自然災害自發遷來的,還有就是上世紀50年代末惠女水庫和70年代初山美水庫建設時期,有計劃遷居來的移民。
然後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分配到三明的大中專畢業生和招工去的工人。從上世紀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初都有。當時全省大的工業項目多在三明,全省調集了10萬人到三明支援工業建設,這其中,就有許多泉州人。上世紀60年代,省裏還出臺政策鼓勵沿海居民遷三明。那時,泉州工業少,泉州籍的大中專畢業生都願意去三明工作。像三鋼,最多時有 1.4萬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一就是閩南人。
第四類是知青。還有就是到三明做生意的泉州商人,主要是上世紀80年代後到三明。據三明泉州商會的資料,僅該商會,就有泉州籍會員1000多人。
記者:李賢斌 曾小琴 謝向明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