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鄉情鄉訊 » 永春 »

苦雨淒風路幾千(上篇)

作者:梁白喻  來源:永春新聞網 2013-03-18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26日

苦雨淒風路幾千(上篇)

永春人出洋史概說

從永春縣碼頭下船,到達洪瀨後轉坐軟轎趕往泉州,深夜才抵達泉州,再從泉州搭船往廈門。在廈門等了一個多月之後,大輪船“芝巴德號”啟程下南洋。大船在汕頭港和香港稍作停泊之後,歷經七天七夜的海上漂泊,終於停靠在新加坡的一個小島棋樟山。再從新加坡坐火車,半夜到淡濱車站下車,然後乘牛車前往麻六甲。“駕牛車的是一位印度人,牛車上備有一盞燈可以照亮道路。它還備有一個銅鈴,牛車跑動時鈴鈴作響。清晨終於抵達麻六甲。”

——摘自【澳大利亞】顏清湟《行走在東西方文化之間》

留宅古荔枝(劉良槐 供圖)

 

出洋第一人:留居道

留居道是目前有文字記載的首位出洋永春人。他是晉江王留從效的嗣子。嗣子是指過繼的兒子。據悉,留從效一生無後,居道為其堂兄之子,過繼為其嗣子;從效還有另外兩個嗣子紹錤、紹鎡,是兄長留從願的兒子。

留居道首赴越南(時稱安南),時間是在留從效治理泉州期間,也就是945年到962年之間。如此算起來,永春人的出洋史幾乎與永春縣史同長。史載,933年升桃林場為桃源縣,938年改桃源縣為永春縣。此後的數年間,留居道就奔赴越南了。

雖然,目前無法查證他具體哪一年去越南、去了多久、做了哪些事。不過有兩件事是肯定的。其一,留居道之所以會出洋肯定與其父親留從效治理泉州有關;其二,留居道從越南帶回了十八株荔枝種苗。

留居道(留安社區供圖)

既然如此,先從晉江王留從效說起。話說唐末天下紛亂,群雄並起,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桃城鎮留安村出了一位大人物留從效。他官至同平章事兼侍中、中書令,封鄂國公、晉江王,管轄泉州、南州(漳州)等地,卒贈太尉、靈州大都督,治理泉州達十七年之久,對泉州的開發和建設有相當大的貢獻。治泉期間,留從效致力於開拓海上貿易。據《清源留氏族譜•鄂國公傳》記載:“陶瓷、銅鐵遠泛于番國,取金貝而返,民甚稱便。”也就在此時,泉州開始以“刺桐城”聞名海內外。正是留從效大力提倡海上貿易,才會有留居道赴越南經商之舉。

而留居道從越南帶回的十八株荔枝就種植在位於莆田仙遊楓亭的留宅。作為永春人的留居道為何會將荔枝種到仙遊去呢?原來,晉江王留從效年少時就隨母漂泊到楓亭赤湖定居。而到北宋初年,留居道“出判莆田鎮,因愛赤湖山水之勝,遂卜居焉。”後人稱其居所為留宅。據《楓亭志》記載:“禦書樓在留宅,宋左僕射留居道以藏禦書,後圯為園,有古荔十八株,來自安南,為諸處荔枝之祖,今存五株,虯枝老幹。”眾所周知,莆田又名“荔城”,楓亭更有“十裏荔蔭”之譽。殊不知楓亭荔枝之祖正是永春人留居道從越南帶回的。

留居道出洋只為經商,匆匆而去匆匆而回。那麼,永春人移居海外的歷史又從何時開始呢?

《永春縣誌》有載,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大約1015年),顏必和由達埔洋頭遷金門,其曾孫十六郎從金門渡海下南洋。既然這是目前最早的移居海外的史料,那麼就從這裏算起,永春人遷居海外的歷史也已近千年了。

元初,因抗元失敗,永春人多有逃出洋去。而同時也有得朝廷外派為官之人,其中就有越南等國的宣撫使尤永賢。尤永賢,達埔蓬萊人,曾為蒲壽庚舊部。據悉,他於至元十三年歸世祖,授虎符、振威將軍,管軍萬戶。1280年11月,尤永賢被元廷“授占城(古國名,後歸入越南)、馬八兒國(古國名,位於今南印度東海岸一帶)宣撫使……奉旨招諭,蓋南毗也。航海逾年,始至馬八兒國。宣上威德,國人風從而靡,治舟以歸。”不料,兩年後,巡遊一番回到占城時,適逢其內亂,尤永賢及副使亞蘭等30多人全部被抓遇害了。

到明代,先後有汀州、廣東、漳州等地農民武裝多次侵入永春,加上官府橫徵暴斂,民不聊生。就1376年一年,全縣徵兵2038人,男丁多逃散,田園拋荒 8萬多畝。而人禍又加天災。有載,1482年農曆七月至八月,連續發生暴風雨,洪水氾濫,民眾溺死甚多;1486年春旱,至五月大旱,早稻失收,秋複旱等等。

永春百姓為尋活路,無奈背井離鄉遠渡重洋。其中包括1431年留安村的劉孟福隨鄭和下西洋到印尼的思門噠口劣(即蘇門答臘)。而岵山《陳氏族譜》和南山《鄭氏族譜》也都記載有他們的祖先往呂宋謀生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可喜的是我族人到海外依舊保持吃苦耐勞、勤奮進取之風,事業有成者有之。譬如,1619年,荷蘭殖民當局推行‘甲必丹’制度,蓬壺仙嶺的沈愈及其子景昆、松茂曾相繼出任巴城(即雅加達,以前雅加達是叫巴達維亞,華人簡稱之巴城)的甲必丹。可惜,這些記載都缺乏更多史料,詳情皆不得而知。

順提一件題外事。元朝至元二十七年即1290年,著名旅行家義大利人馬可•波羅護送元朝公主出嫁波斯,大概在1291年路過永春。他在《馬可波羅行紀》裏寫道,有埃及人教溫敢城居民,用樹灰淨糖的方法。這裏的“溫敢城”就指永春。他還說永春“制糖甚多”,除供應本地居民外,還運往漢八裏(指北京)“以充上供”。

 

率族下南洋:陳臣留

明清時期有較長時間實行海禁,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稍開海禁。永春人開始成批到海外謀生。桃城鎮豐山村的陳臣留曾有率數百親友下南洋的壯舉。

清乾隆二十二年也就是1757年,年僅20歲的陳臣留前往麻六甲謀生。剛到那裏,臣留為當地蘇丹(疑當為“甲必丹”)挑水打雜。恰逢蘇丹的妻子患上乳癰之疾,試過各種方法都無效治癒。陳臣留有些中醫知識,他就采來青草藥為其敷治。俗話說,對症只需甘草三分,幾貼中國的青草藥竟然為蘇丹的妻子解除了病痛。蘇丹感激不盡,劃出一大片山巴林給他墾植以報其恩。陳臣留辛勤開發,漸漸小有規模,就在麻六甲成家立業。為了更好地墾荒種植,臣留決定回鄉招募族親到麻六甲。於是,帶了一大筆錢,陳臣留啟程回鄉募工。就這樣數百親友與他一起下南洋安家落戶,開荒造林,寫下永春人下南洋絢爛的一筆。至今 200多年過去了,其後裔已有數千人。其中發達者不少,最突出的代表是其嫡孫陳金聲。

陳金聲被譽為新加坡“自來水之父”。1805年出生於麻六甲古城。1819年隨家人遷到新加坡。

1824年,他開辦金聲公司,隨著業務逐漸擴大,遂購置“豐興號”輪船,開展海外貿易。短短幾年之後,陳金聲就在麻六甲和上海開設分公司,從此富甲一方,成為麻六甲、新加坡華社的領袖。他在新加坡天福宮右畔興建崇文閣,作為華僑青年學習中文的場所,開新加坡華文教育的先河。他還捐資建造橫跨新加坡河的大橋,鋪設大世界遊藝場前面的大路,後分別被命名為“金聲橋”、“金聲路”。樂善好施、急公好義的陳金聲最為人稱道的善舉是捐建新加坡最早的自來水工程,為新加坡居民解決飲水困難的問題。此前,新加坡居民飲水,多靠駐地的馬來西亞人用牛車從外地運入。金聲捐款 1.3萬元,敦促英政府興建麥裏蘭自來水庫,由武吉智馬河引水至新加坡市區,從此徹底解決了老百姓的飲水難問題。他為社會做了一件大好事,得到政府的賞識與人民的愛戴。新加坡政府在伊莉莎白女皇道上建造了一座塑有金聲肖像的紀念噴泉。噴水池的底部用英文刻寫:“此噴水池為市政當局所建,以紀念陳金聲先生獻款捐助新加坡自來水工程。”而在麻六甲,陳金聲同樣聲名赫赫,與子明水、明嚴,孫若錦(亦寫作若准)相繼出任四任“青雲亭亭主”(即麻六甲華人領袖),時長近70載,“三代四亭主”被傳頌至今。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如陳臣留、陳金聲那般幸運。“西方殖民主義者侵入東南亞後,永春人到海外謀生的遭受搶劫擄掠,有的終身被奴役,有的被折磨致死。”史書上如此短短一句話背後是漫長的辛酸血淚史。據多家族譜的記載統計,從明末至清宣統年間,死於海外的永春人有563人。

當然,這些艱辛裏面也有感人的故事。石鼓卿園人黃際良遭遇海盜、變賣家產救一船難友的故事最是動人。

也是在乾隆年間,正值壯年的商人黃際良常年來往于呂宋(屬菲律賓)、廣東和福建一帶。有一年,黃際良攜貨搭船欲前往呂宋售賣。這條船在茫茫海面上顛簸了六個日日夜夜。誰料,突遇狂風巨浪,船隻失去掌控,全船 100多人在海面上隨風漂浮了三天三夜,這才靠了岸。不曾想靠上的竟是海盜巢穴蘇祿島。海盜也只是要錢,故而,黃際良將全船貨物作為贖金救了自己和水手們。同船的另外一百多人的痛苦與哀鳴,讓正要離開的黃際良不忍心。他就懇求海盜首領丐無允許他籌款贖人。丐無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好人,很是感動,就答應暫時不將這些人當“豬仔”販賣。雙方議定每人贖金 100元,限定時間取贖。對天立誓之後,黃際良告別而回。脫難回家後的黃際良為兌現誓約,變賣所有財產,終於籌集夠 1萬多元贖金並如期到蘇祿島交給丐無。丐無也同樣信守承諾,釋放了人質, 100多名難友終於獲救。此時的黃際良已是家徒四壁,一無所有。但好人終有好報,他向親友借貸資金,重新到呂宋經商,後來終於發家致富。

華工在南洋(翻拍)

陳金聲(陳慶先供圖)

其實,不只出洋路上滿是血淚,遠隔重洋的親人之間的交流也很是艱辛。“幹那低,幹那低,三年一張批(信)。”這句順口溜曾經很流行,意思是說一封信往返得歷經三年的時間。幹那低是印尼東部的一個島名。從幹那低開始收批銀(即信與錢),經安汶、望加錫,再到新加坡返國,回到永春後,把信、銀分送到僑眷家中,然後收回文到南洋交給寄款人,這樣前後要花三年時間。隨著出洋之人日多,“水客”(或稱“搭頭”)成了一種職業,他們除了經營僑批,還會帶些新客出洋。

據傳,最先經營僑批者就是前面提到的陳臣留。清乾隆年間,他在麻六甲開“陳豐興”商號,兼營僑批。其後大路頭李侃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在新加坡、麻六甲開“李振裕”商號。不過,隨著交通工具的改善,速度也跟著加快了,一年可以走一個來回了。有書載:“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豐山陳應謀為麻六甲華僑遞送批銀,每年來回一次。”

參考文獻:

《永春縣誌》、《福建史志》、《清源留劉氏族譜》、《清源留氏族譜•鄂國公傳》、《泉州歷史人物》、《楓亭志》、《仙溪志》、《閩泉州吳興分派卿田尤氏族譜》、《卿園黃氏族譜》等史志、族譜;《泉州古港海外交通航線》、吳鴻麗的《鄭和下西洋與福建》、吳遠鵬的《泉州民間信仰在印尼群島的衍播》等文章。

(翻拍)

 

Copyright©2006 - 2016 www.nanchens.com  版權所有:南陳宗親網

網站管理員:陳承溢 電話:0852 - 9802 6641 傳真:0852 - 2911 4810 電郵:cs@nanchens.com QQ:2668771678

如果本站中有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請您通知我們,我們將及時取得您的授權或馬上刪除。謝謝!